《春》设计教案(通用二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设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
2、揣摩欣赏文中确切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春景画面的写作特点。
4、训练朗读,品味,赏析语言。
5、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教学难点:
目标5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2点拨法。
3课堂讨论,讨论,借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大家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能用两至三个词语来描绘吗?
能。他们分别是……你们心中的.春天太美了。不过,我们不妨也来欣赏一下我们的诗人,散文家,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春》。在那里也有如诗如画的春天。
二.感知朱自清及散文著作
朱自清(1898——1948),字佩轩,江苏人,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共创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三.感知语言美
1.学生自由认知朗读,划出不懂的地方。
2.老师朗读,学生跟读,试着解决疑难问题。
3.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时的感情,讨论疑难。
4.学生提出疑难,教师点拨疑难。
四.感知课文思路流向,理清层次
1.盼春:急切的心情
2.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3.赞春:具有新,美,力的特点。
五.小结
朱自清先生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生机勃勃,花木争春的春天,赞美,抒唱春的朝气和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然前行,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问一声自己:恰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准备好了吗?
五.拓展创新
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可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也可以自拟题目;可以写成作文,也可以写成片段。
板书设计:
盼春——绘春——赞春
《春》设计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3、感受作者对春的盼望、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新生命之情,对希望的憧憬之情。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挑选几篇同学改写的《春之古韵》散文。同学们,在你们将古诗改成散文的过程中,都加上了自己观察春天的特征,也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情感。今天让我们随着朱自清先生的足迹,看看他笔下的《春》具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初步感受,进入文本
1、播放视频朗读。
2、学生跟跟随视频朗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完文章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欢快、欣喜)
三、提升感受,概括特点
1、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来描写春天呢?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春天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美好的春景呢?
答: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
3、每个小组挑选一幅图画,说说这幅春景图美在哪里?
(1)春草图
①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C)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②从哪些角度描写春天的小草?
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颜色(绿绿的)、范围(园子里、原野里、满是的)
③这样的小草给人怎样的感受?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春草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欢乐。
④“钻”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春》设计教案网内容,请访问《春》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