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两个世界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22

两个世界观后感汇总7篇。

希望这份"两个世界观后感"能够激发您的思考,您有为印象最深的作品名写过观后感吗?一篇好的观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两个世界观后感【篇1】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程浩

在还未面见这本书这作者时,我想多数人总会又有一阵感动浮上心头。大不了又是一本在艰险时刻或阳光乐观或悲情哀叹的仅是令人再对人生揭一层面纱的“感动书籍”罢。不幸之人,人间皆有之;不幸之人中的有幸之人,不幸之人中更有之。此类书,借着令人潸然泪下的背景,图一意境,不过尔尔。

只是,我一直信奉几乎绝迹的奇迹,也在这平凡人海中终有一现。

“从小到大,我最讨厌别人给我贴什么‘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样的狗屁标签。看似是表扬,实则是歧视。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活得好,是每个人的欲望。……难道因为疾病,每个人就要活得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吗?”

我们人人都在渴望电影电视荧幕上走了狗屎运的好运,明知上帝只会给那些宠儿以这样的恩赐。却总有人愿相信好运会降临。

只是真的仅仅如此?

母亲说她上学时写了一篇“第九座坟”的文章使得老师坚信她是从书上抄的。母亲百口莫辩,已分辨不清当时的心情。

几年前,我写了一条说说安慰朋友,母亲偶遇,询问是转发是原创,我昂起头眼底放着异彩地说“原创。”母亲不信,硬是要我再编一条。我才明白母亲当初的滋味:有作品被认可的骄傲,有不被信任的失望……待再写一条验实后,再是什么喜悦也没有了。

有人承担了幸运,便要有人承担不幸。

饶是如今,我也不敢忘却那时的滋味。汇为“悲哀”二字。

许我在此书已读范围中有限的心理中,了解程浩。

我想,首先是“有血有肉的真实”。

他对于《妞妞》所作的评价是“虚伪”,对于《麦琪的礼物》评价令人感到他深深的不屑与失望,对于《童年》他只提出了阿廖沙的学习能力强。种种皆令人无奈。(各原因详见原书)

他不会隐藏缺点“把自尊看得比命都重,人送外号:死要免死活受罪斯基。”他不会博同情,不会隐藏哀伤,不会将不满掩埋。皆化为锋利,直入人心。

再,是他不平凡中的平凡气息,引向再次不凡。

他的不平凡,是他命运承担的太重,依旧乐观。

他的平凡,是他的真诚、幽默、阳光、善良也在像普通人一样感受生活的幸福。

他的平凡中的不平凡,是他能一边说“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一遍急切地寻找母亲熟悉的背影。

最后,是“有灵魂的不真实”。

他有幻想、理想、梦想。他能就着“国家、世界随着物质的增长而造成精神上贫乏”阐述他的想法。清晰、明了,又深入人心。

他和我们一样地渴望光明。

他的有血有肉、不平凡、不真实,已然不再是他自己口中说的“美丽世界的孤儿”了。

是啊,我们不能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就放弃生命的过程。

两个世界观后感【篇2】

原作者,程浩,93年生人,白羊座,生在新疆,长在新疆。知乎ID,伯爵在城堡。

一个医生曾断言5岁病危的男孩,倚靠顽强的生命力驻足于人世间,直到在他最好的20岁被命运的手无情地夺去最芳菲的年华。生命之火从此陨灭,仅留下他对这个世界恒定不变的爱,善良,美好与真挚。

难以想象,一个长期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如何心平气和的度过。一个自出生就注定不能正常行走,与床榻作伴,没有玩伴,不能酣畅地沐浴阳光雨露,梦想与现实的沟壑,永远无法填满。总是被阻隔在熙熙攘攘的世界之外,永远无法自如地融入自然,人群,社会的丛林,他只能在他狭窄的内心世界,静静呼吸,他渴望有一些人闯进来,来他身边,拥抱他,和他一起,然而没有人,或者,闯进来,又被风带走,他像一只鱼,游荡在寂静的海里,来来去去,一个人。

就是这样一个自始至终被生活压迫的少年,没有因为病体及苦难淋漓尽致地表达对生活的愤怒,相反,他热爱这世界,希望自己如这世界真挚美好。这样一个随时如履薄冰的生命体,心底又何尝不被迷茫黑暗的困兽吞噬,他也曾荒诞度日,庆幸他重获生命之光,开始了漫长的自我救赎的道路。他用尽生命的余热,博览群书,了解音乐,领悟艺术,书写关于他的历史。伟大的母亲,令他魂牵梦萦的姑娘,以及甲乙丙丁的路人,及朋友。他说,他热烈地爱着他们,谢谢他们走近他的生命之门,让他有机会从一个需要爱的人变成被爱需要的丰盈的个体。

假如程浩是本书,授人玫瑰留有余香,无疑他是迷人的。他竭尽全力,用生命的时间说明,生命是个奇妙的个体,燃烧自己,照亮生命,温暖别人。不愿去做别样的假设,假如他无病无痛,是否也会陷入空虚与懒散,走向平庸,虽生犹死。

我更愿意相信这份残存的美好,读书不能脱胎换骨,却能带给你生活的改变。因为读书,程浩给自己建造了一座城堡,他纵然化成风,光却永远存在。而因为读书,让我们有幸在有生之年遇见一个如此睿智、热烈、真挚、美好的少年,深刻感受他生命的厚度,寄予他心底最真挚热烈的爱与叹息。

有种爱,是对生命的敬畏,然而,我相信,我们对程浩的爱,已经超脱生死。他遗留人间的,值得如瑰宝般收藏。而他抛给我们的疑问,值得我们用一生思考。

留下我的眼睛照亮世界

用我的灵魂

为你们开拓另一个人间

我无法评断这本书好与坏

如人饮水

我不怕一个人走到世界尽头

只是怕陪伴我的人不能坚持到最后

好怕有一天,你在我的世界不见了

饭在锅里我在床上

原谅我之所以这么难过到底因为我是个女人吧

天堂有光吧

阳光空气水你心爱的姑娘

两个世界观后感【篇3】

这是一个比我还小两岁的男孩写得,看得出来文笔很好!没有学历工作爱情。因为一身病。职业是病人。两个世界的边缘我想是因为他的人生有这样的资格说这样的话,现在他已经不在了,我记得他叫程浩。在知乎上回答很多问题。因为他,我相信写作或者思考深度不能用学历衡量。而是你的阅读经历以及自己从中获得什么的悟性。他在有限的生命中记录那么深刻的事情,从身边的人那里感悟人生的道理,用他们的例子回答知乎上的问题,我想,他在生活中是细于思考和观察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活的那样认真。也因为他的一句:阅读再多都是消费,写作哪怕几句都是产出。我决定写自己的感悟。我同情他,同时也敬佩他,其实就像他所说的他只不过是伟大的身残志坚中渺小的一个,尽管他不喜欢别人用这样的词描述他,但是他的很多思考都能反映出他的成熟与机智。同情是因为他想要过得生活我们每个人大部分都是可以过上的,可是他只能用豁达的心态去遐想,有个心爱的姑娘,可以付出爱,得到爱。

这让我联系自己,昨晚我还想说离开网络,不去社交就是隐士,就是做自己。其实多肤浅,在生活中,我爱父母爱弟弟,可是我的行为却时而让他们失望。我无法做到隐士,因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需要围绕爱生活。付出爱,得到爱。并不是说我明白了之后我会做出多大的行动来表示对家人的爱,只是懂得了爱不可逃避,像他说的,如果远离人群,远离爱,那该过得多凄凉。我不能因为C曾经让我对付出爱感到失望甚至绝望而否定这一点。人不能没有爱。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是他说的一句话,无论在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这样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拥有什么,能抛弃什么。其实就是所谓的欲望的失与得。这来回答做隐士这个迷茫,可以这样回答:我想要获得爱,获得曾经被C拒绝的付出爱的热忱,获得我在意的人同样的在乎,我我希望我能不害怕付出爱。我拥有家人的爱和八嘎小坏这样在乎的人的爱。我能抛弃的便是C带来的迷茫与恐惧,尽量不接触她。因为这是让我迷惑困扰的源头。我曾经想改变这个源头,让我继续爱她,也让她爱我。可是中午的包裹,我对自己说如果她在快递里附带与材料无关的哪怕一句话,我也会选择继续爱她,因为我看到她在乎我的证据。这是唤起我勇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能量。但是结果是她没有。包装的认真仔细,也发来信息关心包裹情况。但是已经没有理由了。这句话解决了我的问题。只能说这个阶段的困惑。我会静静等候。【wWw.yjs21.Com 幼儿教师教育网】

两个世界观后感【篇4】

一半是光,一半踏着影——读《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有感800字:

一半是光,一半踏着影,消失前也亦做永恒的珍贵。——题记

“不幸和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去承担”,对于作者程浩,他将自己的病痛称之为不幸,也就是比我们早些离开这悲喜交杂的世间而已。

在这本书里,几乎看不到他因病痛缠身而发牢骚。你读到的,是他面对生死问题的淡然,他调侃自己是职业病人,你丝毫看不到他的绝望。一个阳光、积极的二十岁的他,在无数个煎熬的日子里,仍然保持着一个坚强求生的灵魂,以及强烈的自尊心。你是如何能够想象到一位六个月大就被查出“脑瘫”,多年来只靠在家自学的人,仍顽强地在屏幕前靠鼠标字字斟酌。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是对生命死亡的体悟和深度,文字里的沧桑,记录了他一生的印记。学历的高低牵制不住他思想的深浅,他的病痛压不住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以读书、写字来救赎自己生命的价值,质朴、温暖的文字下是一个少年炙热的心。

程浩在文章里说“从小到大,我最讨厌别人给我贴什么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标签,看似表扬,实则歧视。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获得是每个人的欲望。”赋予残弱者们太多标签,怜悯地去看待他们,其实是对他们自尊心的冲击,他们也只想在世上有正常人应有的尊严。亦如“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动着无数中国人,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信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程浩只想用昨天的自己感动今天的自己,而无需向任何人博取同情与一时的感动。

“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依旧阳光灿烂。”

对命运不幸的包容与对人生的理解,与那些在网上无病呻吟的人相比,程浩用短短的二十年诠释了什么叫“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让人触动的同时,也时人体会到:你的一个举动,是多少人趴在窗前的奢望;你的一个态度,又是如何改变人的思想。

一个生命的消逝对于世界可能微不足道,但对我们自己却是沉重且值得深思的事。对于你,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你曾遗失的精彩,在有生之年,静下来去寻找。也许,那是你度过漫长岁月的……信仰。

两个世界观后感【篇5】

赫尔曼黑塞 在文章中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父亲主持的家,这个世界清净而整洁,在这个世界中,我们要遵守秩序,这样生命才会变得明朗而丰富,美好而规整。另一个世界却大相迥异,它阴暗、残酷,藏匿着无数恐怖,但同时又充满魅力,十分美妙。最奇妙的是,这两个世界密切的彼此衔接,相生相伴。

我一直都生活在第一个世界,享受着光明,在父母的教导下从不涉足那个阴森而陌生的世界,但又时常躲在两个世界的衔接处,悄然窥视着第二个世界。好奇驱使着我走进这个肮脏而又神秘的世界,但所谓的圣洁的天使的名誉又迫使我远离第二个世界。第二世界中的邪恶像是毒品一样,深深吸引着我,我深知它的恶,却又逃不开它的妙。

后来,我成功涉足了第二世界,这次的经历让我毕生难忘。我遇见了一个名叫弗朗茨的男孩,他性格阴暗,举止粗鲁,明明只有十三岁,行为神态却像一个成年男人,他简直就是第二世界的缩影。对他,我害怕极了,却又想融合到那个以他为首的群体中,为了合群,我编造了一个以自己为主角的强盗故事,在故事中我是个聪明的强盗。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被这个自己杜撰的精彩故事害了。我本以为将自己变成看上去跟他们一样的人就万事大吉了,可弗朗茨却以此为要挟,要去果园主人那里举报我。这时,我才恍然意识到他的不同,他可以为了两马克而背叛自己的朋友。我害怕极了,试着与他沟通,要把自己珍贵的、喜爱的东西送给他以祈求他不要举报我,可他对我的珍宝嗤之以鼻。不得已,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可鬼知道我究竟要去哪里弄钱!

我想过向家人坦白,可是又担心从此之后我就被划入第二世界那个地狱!我偷窃,我撒谎,我变得邪恶,我要成为魔鬼了!我焦躁不安,我想获得谅解却又害怕坦白一切。我不得不屈从于恶魔,受他的驱使,为他效力,我变得越来越邪恶,可上帝知道,我有一个干净的灵魂,因此,那段时间我备受煎熬!

如同作者一样,大多数的孩子自出生时便被父母牢牢地保护在羽翼之下,父母费尽心思的教育他们,告诉他们什么叫做仁义礼智信,什么叫做温良恭俭让,什么叫世间真善美。可父母为孩子筑造这样一座密不透风的城堡真的好吗?让孩子一直活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真的好吗?那作为一个孩子,是保持一颗永远纯真的心好,还是修炼一副不惧恶魔的精钢铁骨好呢?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

两个世界观后感【篇6】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人们从来都无法以绝对的自我之相存在,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变成绝对自我,有人迟钝,有人更洞明,但无一不是自己的方式。人人都背负着诞生之时的残余,背负着来自原初世界的黏液和蛋壳,直到生命的终点。很多人都未能成人,只能继续做青蛙、蜥蜴,蚂蚁之辈。有些人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然而每个人都是自然向人投出的一掷。所有人都拥有同一个起源和母亲,我们来自同一个深渊,然而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埃米尔辛克莱的少年自10岁到18岁的心灵成长历程。埃米尔出生于富裕的家庭,上面有两个姐姐,一家人与人为善,信奉宗教,和和睦睦。但在这看似和美、平静的家庭里,埃米尔的生活并不平坦,首先在校外因为硬充好汉,被另一阶层的小混混所控制,违背自己的心性做了一些坏事,这时高他一个年级不同于普通孩子、早熟的叫做德米安的少年出现了,试图引导他找寻自我,真正的自我。

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不管是工作、生活多么忙碌,亲情、友情、如何交织演绎,社会关系中自己自在或者不自在,这些给自己造成的负面情绪都不足以摧垮我们的精神支柱,只有在琐碎繁杂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命运,找到自我,并且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那么内心就不会迷茫,不会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彷徨,也不会随波逐流。终有一天,命运会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自己曾经的梦想一样。平淡自然,回归心态,拥有一颗平常心。我们会发现,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无论她的深与浅。都已成为事实。寻找坐标,坐标就在自己脚下,你已牢牢的勾画出它的轮廓。只是你没有发现这个坐标就是自己的。背着梦想上路,踏着青春寻觅,寻梦的路还在蔓延。

散步在城市的街头,没有一点兴奋,也没有一点忧伤,只是就这样静静地走着,面无表情。偶尔偷偷看一下过路人的表情,试着猜测他们正在想什么,工作压力挺大吧,挺辛苦吧,现在的钱很难赚吧。也许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不同性格,不同品位的人,而且大家生活的目的也不一样,但是却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都在想方设法要对得起自己的灵魂。

不知道世界上做亏心事的人,会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但是,我却觉得人应该对得起自己,也要对得起别人。否则不仅良心会不安,也会成为没有灵魂的人。

有灵魂和没有灵魂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生存的快乐知道。人的快乐不是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相反,我们应该为自己为他人付出后得到的快乐而感动。在当今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谈论利益,而这里所指的利益就有很多种,可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目的,那就是让自己过得比别人好,比别人幸福。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样的,但是我坚信一点,那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灵魂,也许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灵魂,我也可以找到通往快乐的道路。

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现在的我们不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没有猜忌,没有竞争,大家都相互关爱的一个社会里,我们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呵呵!我想那是一个超级美丽,超级棒的地方,也是一个大家向往去的地方。可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我们真的可以拥有吗?世界上真的存在这么一个地方吗?

消极的人觉得这样的假设是妄想,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可是乐观的人却不这样认为,她会觉得世界上一定会有这样一个地方。

而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怎样去找这样一个地方,怎样才可以让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

很简单,从现在起,让我们换个姿态,换个方式生活,让我们多关心周围的朋友和家人,多去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多为别人着想,多去想想他们要的是什么。做完这些你还可以尝试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也许在他们的身上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多为别人着想,少想一些利益,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也许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的美丽,而你的灵魂也会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净化!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世上的事情本来并不是我们所看见的这个样子,只是因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不懂得去关心他人,才会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如果我们大家都懂得去关心他人,去帮助他人,那么不仅是我们能够受益匪浅,社会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丽。

两个世界观后感【篇7】

文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光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的人可以清清白白、规规矩矩的过一辈子;一个是阴暗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着无数刺耳的喧嚣、阴沉和暴力。年少时的我却幸运的同时接触了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似乎同时向我打开了大门,但却又离我非常的遥远,这让我非常的苦恼,不知该如何选择。

文中我正处于年少时选择的迷茫期,我因为说了一个谎,就遭到了威胁和攻击,这也使我逐渐陷入阴暗的世界,成为了别人的奴隶,我失去了判断事物的能力。每一个处在这个时期的少年都会有这样的病症,一方面,他们非常向往光明的世界,那个世界里充满了光彩、清洁、和婉的谈吐、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彬彬有礼的举止这些好像才是应该到达的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内心出现了邪恶和秘密,而这些也是不愿意向光明世界的人去吐露的,这时心里会不自觉地向阴暗世界倾斜,与此同时,情绪多变,也会给自己一个暗示:这样的我就属于阴暗世界,我的种种行为是与光明世界不相符的。

处于叛逆早期的孩子,怀着好奇心观察一切事物,对一些事物又保留着孩童般的眼光,比如划分两个世界,这个时期的孩子时最不容易被理解的。他们渴望被关注,却又害怕被老师家长发现自己的小秘密,一边羡慕哪些坏学生的行为,怀着跃跃欲试的心理去尝试,却又不能明目张胆,同时又害怕这样就会成为不伦不类,因为自己既没有自制力成为好学生又没有胆量做违反校规校纪的事儿,和坏学生同流合污啊,他们在这样的问题中挣扎,一直都是孤军奋战,真是让人很着急。但这也是少年时期必须经历的。这样思考性的彷徨和孤独或许正是你生命的开始,因为在以后的生命中,你要独自去面对许多个时刻和许多事,你会在选择时犹豫不决、迷茫和彷徨。假如你年少时,在这样的时刻,你选出了正确的选择,或许在日后处理这类问题时你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现在的我们也不得不思考,我们处于哪个世界呢?我们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世界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