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卡门》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3-23

[最新]《卡门》观后感合集。

以下的“《卡门》观后感”主题相关内容,是读书笔记吧小编特意整理的。好的电影能给我们带来对人生的思考,我们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心中会产生许多感想。观后感就是为了将这份感动保留下来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谈谈自己的具体感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卡门》观后感 篇1

卡门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她死在爱她的朋友刀下,尽管我读这个故事感到很吃力,但是却舍不得放下它,我感到激动、震惊,又在激动震惊中追逐着这位波西米亚姑娘的各种奇特的思想和行为。

卡门像一股不肯循规蹈矩的流水,愿意奔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她狂放到了荒唐和刻薄的地步。她由于讨厌一个女职工夸耀自己非常有钱,竟然江那为女职工的脸上用刀划了个“十”字。她可以为所爱的人付出一切,又可以随便的抛弃他。她不顾一切帮助朋友反抗死亡的命运,但同时也江他拉上了罪恶的道路--当强盗。她像一股惊心动魄的“祸水”,把动乱和牺牲带到它流经的地方。

但是,多少年来,肚子并不把卡门当做一个批评的对象。相反,卡门的故事都被改编成歌剧广为流传,我也被卡门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因为可闷的所作所为恰恰与那个伪善的社会相对立。我感到卡门对当时社会束缚的突破,感到她的逆反中充满向上的追求。我对卡门感到惊奇,又不会忘记。我合上书时在想,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生活在道德和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还能像卡门那样去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吗,我思索着:答案是否定。但是,卡门不断向往和不断追求新生活的精神难道今天不适用了吗?我思索着:答案是肯定的!

《卡门》观后感 篇2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为《卡门》。卡门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死在爱他的人的刀下。读这本书时我感到激动、震惊,又在激动和震惊中追逐着这位放荡的波希米亚姑娘的各种奇特的思想和行为。

卡门像一股不肯循规蹈矩的流水,愿意奔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她狂放到了荒唐和邪恶的地步:她由于讨厌一个女工夸耀自己有钱,竟然用刀子在那位女工的脸上划了十字。她行骗、劫物,随心所欲地取笑人、捉弄人。她可以为自己所爱的人而献出一切,又可以随随便便的抛弃他,就像扔掉一块破布。她不顾一切地帮朋友反抗死亡的命运,但同时又专横地把他拉上了一条罪恶的道路——当强盗。

是的,她又像一股惊心动魄的祸水,把动乱和牺牲带到它流经的地方。但是,多少年来,读者并没有把卡门当做一个批判的对象,相反,卡门这个故事被改编成话剧而广为流传。我也被卡门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因为卡门的所作所为恰恰与当时那个伪善的社会相对立,我不断感到卡门对当时社会束缚的突破,感到她从逆反中向上的最求。她对深深爱她、而她已经不再爱的人说:“继续爱你,这不可能。和你一起生活,我不愿意。”她是多么真实的人。对于卡门来说,理想和自由远远高于生命,她轻抛生命来追求理想和生命的性格,她的行为、为人,正如作者描写的一样:她的每一个缺点总有一个优点作为陪衬,而这个优点在对照之下,变得格外显著。

通过《卡门》这本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自己的理想必须追求,就如卡门一样。心所向,持以恒。

《卡门》观后感 篇3

假期里,我读完了法国作家梅里美的经典之作——《卡门》。 梅里美的小说非常好看,借用流行的字眼,就是很有“刺激性”。一个半世纪以来,始终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他和雨果、巴尔扎克是同时代人,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是齐名的。

不过,从作品的数量和深度来看,如果把雨果、巴尔扎克的著作比作“大型超市”的话,那么梅里美的小说就是“精品小屋”了。 梅里美的小说篇幅不长,数量又不多,就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也远远比不上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的作品,但依然显示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梅里美现象”。他仅以《卡门》《科隆巴》《伊勒的维纳斯》等十余部中短篇小说,就跻身于不朽作家之列,其中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 仅就《卡门》而言,847年一发表,便成为经典之作,而经比才作曲的歌剧《卡门》,又成为西方歌剧的经典。

我看梅里美的小说所产生的印象,大致可借用《卡门》中这样一段话来描述: “晚祷的钟声敲响后几分钟,一大群妇女聚集在河边高高的堤岸下。没有一个男人敢混进她们当中。晚祷钟声一响,说明天已经黑了,钟敲到最后一下,全体妇女便脱衣入水,于是一片欢声笑语,闹得不亦乐乎。男人眼睛睁得大大的,从堤岸高处欣赏这些浴女,却看不到什么。但暗蓝色的河水上,影影绰绰的白色人形使有诗意的人浮想联翩,只要略微思索,就不难想象出狄安娜和仙女们沐浴的情景……”

这种印象,既不像看雨果《悲惨世界》那样真切,也不像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那样清晰,而是朦朦胧胧,望见那白影憧憧的浴女,恍若狩猎女神和仙女们在沐浴。也可以说,就仿佛在异常的时间、异常的地点,如同神话一般,又不是神话,而是发生在人生的边缘。 不必通读梅里美的全部小说,只需看这本选集就不难发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不是人所熟悉的巴黎等大都市,也不是人群密集的场所,虽不能说与世隔绝,却也是化外之地,是社会力量几乎辐射不到的边缘。 《熊人洛奇》的圣诞故事,就发生在当时显得十分遥远而陌生的立陶宛。再如马铁奥大义灭亲,科隆巴设计复仇,全是科西嘉人所作所为;须知科西嘉岛不久前才从意大利拼入法国版图,全岛自成一统,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习俗,有一种独特的科西嘉精神,是法兰西文明的化外之地,连岛上的法国本土人也是归入四等公民的外国人,读。

岛上大部分覆盖着荒野丛林,高山峻岭遍布,还受着原始的强力控制。 原始的强力,这正是梅里美所偏爱的。他在《伊勒的维纳斯》中写道:“强力,哪怕体现在邪恶的欲望中,也总能引起我们的惊叹和不由自主的欣赏。”不过,性格的原始动力,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已不复存在,只有到社会的边缘、时空的边缘去寻觅了。 梅里美的第一篇小说,就写了马铁奥这样一个传奇式人物。他住在强盗出没的丛林边缘,浑身涌动着江湖义气,什么问题都以刀枪解决,是一个受绿林好汉敬重,连军警也不敢招惹的豪杰。可是,偏偏他的独根苗儿,他寄以极大希望的儿子为贪图一块金表,成了被军警追捕而受伤的一个强盗。马铁奥得知内情,既新奇又神气,对现代社会中过着平庸生活的人们,恰恰富有刺激性的诱惑。

他有意向流行的趣味挑战,选取和现代文明社会尽可能没有联系的题材。 梅里美不愿像巴尔扎克那样通过描述周围生活的边缘去寻觅稀有现象,寻找具有发聋振聩的冲击力,能使多愁善感的市民热血沸腾的奇人奇事。他沿着这种取向,舍弃规矩自成方圆,又塑造了科隆巴、卡门这两个神话般的女性形象。 科隆巴是个村野的姑娘,但是拿小说结尾时一个农妇的话来说:“那个姑娘美极了,但我敢说她有一双毒眼。”而这双毒眼,正是她那颗复仇女神的心的窗口。她一生仿佛只有一个目的:为父报仇,除掉仇家。为此她千方百计让她哥哥奥索一个退役的军官就范,终于借奥索之手,打死仇家的两个儿子;最后连承受不了打击而疯了的.仇家她也不放过,亲自去看他受痛苦折磨的可怜相。在科隆巴看来,社会、法律、文明、道德,全都毫无意义,她一生只干了一件大事,然后是生是死就无所谓了。这种性格的原始动力,比生命还重要,谁敢碰一碰就要倒霉,甚至可能同归于尽。 与科隆巴带有野性的美不同,卡门的美带有一种邪性。“她笑的时候,谁都会神魂颠倒”。美色和她的巫术、狡诈都是她的武器。她靠美色将唐何塞拉下水,成为强盗和杀人犯。唐何塞骂她是“妖精”,她也说自己是“魔鬼”——“不许我做什么我立刻就做”。她不再爱唐何塞时,唐何塞怎么哀求,甚至拔出刀来威胁也没用,她绝不改口或求饶,连中两刀,一声不吭地倒下了。卡门不择手段,蔑视和反抗来自社会和他人的任何束缚:“宁可把整个城市烧掉,也不愿去做一天牢”。哪怕拼了性命,她也要维护个性的自由,保持自我的本色。

梅里美笔下这些人物,根本不负任何使命,与世人所诠释的命运无关;他们处于人事的边缘,游离于社会之外,犹如荒野的芜草、丛林的杂木,随生随灭。他们生也好,死也好,无所谓悲剧不悲剧,无所谓逻辑不逻辑,无所谓意义不意义,不能以常人常理去判断。他们有的只是亡命的冲腾勃发,以及生命所呈现的眩目的光彩。 梅里美这些故事的结尾,都是鲜血淋淋的场面,冷酷无情的毁灭,如新郎阿尔封斯被维纳斯勒死,熊人洛奇在新婚之夜将新娘撕烂;《科隆巴》《卡门》中有多少人惨死……然而,梅里美并没有把这种悲剧题材写成悲剧,至少没有写成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的确是其匠心独运之所在。

《卡门》观后感 篇4

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这次活动目的是想让我们体验父母的劳累,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深的,纯纯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给妈妈洗脚:晚上的时候,我让妈妈坐在沙发上,打来一盆温水,轻轻地抬起妈妈的脚,脱掉袜子,将双脚泡进水盆里,用双手往妈妈脚上泼水,认真而轻轻地搓着妈妈的脚背、脚后跟。洗完后我用毛巾擦干拉她的双脚。我顿时想: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了我成天的奔波操劳,而我却一次又一次地伤妈妈的心,我应该吗?现在想来,我真的恨自己的无知和懵懂,当初为什么不站在妈妈的角度想问题,为什么不静下心来好好地与妈妈说话呢?哎,在以后的日志,我会加倍的关心体谅妈妈。

帮妈妈洗衣服:虽说现在科技发达拉,洗衣服可以让洗衣机来帮忙,可是这次我要用双手完成这次“帮妈妈洗衣服”的任务。我首先把衣服倒入大盆里,放入大量的水,再加上一些洗衣粉,浸泡5分钟;之后,一点一点地洗,洗干净后再用干净的水冲洗;最后把衣服晒在凉台上。OK,看看自己的双手已经成了刚出炉的“熊掌”,腰也很疼……说不出的痛。再想想妈妈,冬天的时候,我穿的棉袄,不能用洗衣机洗,妈妈只能用她那饱经沧桑的双手,而她从不说一句怨言,从不表现出累的一面……

通过这次活动,我终于明白家长对孩子的一片苦心,明白了他们的累与痛。我们当子女的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父母,理解父母,献上自己的一片感恩的孝心!

《卡门》观后感 篇5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条通往自身的道路,都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对一条途径的暗示。没有人曾经完全成为他自己,但是每个人都努力变成他自身,有的人模糊,有的人清醒一点,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努力。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出生时的残余,史前世界的粘液和蛋壳,一直到生命的终结。----赫尔曼黑塞

《彼得卡门青》这本书是黑塞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有人说它是一曲古典主义的挽歌,有人说,它是一个人自我救赎之路的求索,也有人说,他是黑塞本人的真实写照。

还记得马克思曾说过一句话,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精神上,我是否能理解为,我们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前进,每个人的思想是由他所在社会上的所有其他人共同影响,而这些影响所留下的印记,综合起来,最终又成为自己的思想。这不禁让我想起三个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黑塞笔下的彼得卡门青,来自于一个偏僻的瑞士小山村,村里大多数人都姓“卡门青”,在那里,时间仿佛是停止的,村民们世世代代都守在这片土地,过着平静祥和的日子。“长久身在客地的本乡人,又重返故里时,除去见到几家人家的旧房顶更新了,几家人家半新的房顶变旧了之外,再不会见到有什么变化”。不安与此的彼得卡门青坚信,远方的大千世界才是他想要的未来,在心爱的母亲去世之后,他终于压抑不住对远方的好奇心和憧憬,离开了自己的故乡。

当卡门青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苏黎世,他欢欣地展开自由之翼,用自己的独特方式,用山里人未经世俗污染的眼光,打量着这个陌生又绚丽的世界,只是,不久他便发现了自己与这个社会之间隔着一道厚厚的无形的墙。尽管如此,他还是努力尝试让自己成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他也收获到愉快而真挚的友情,遇到了令他怦然心动的女画家阿格丽哀蒂。可那稍纵即逝的单恋爱情、挚友理查德的溺毙等等让他对这个曾倍感期待的现代社会大失所望,那些曾经他相信的爱情、友谊和青春一一逝去时,他的内心充斥着信仰与怀疑的交错。

纵观全书,孤独似乎从未远离卡门青,奈何上天又赐予他一颗渴望被爱的心,这种矛盾性贯穿于卡门青的一生,当他从这场“梦”中醒来,惊觉自己的灵魂永远无法融入这现代社会,于是,他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失意,再次踏上他的流浪之旅,寻找一个能让他灵魂栖息之地。他徒步游历群国,却从不愿意停驻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卡门青是个孤独的灵魂,他宁愿把无言的大自然当作一个久别重逢的知己,与之探究万物的内涵,却不愿意敞开心扉与人相处。当行走的路越来越多,孤独感、疲惫和迷茫越来越沉重。那种凛冽刻骨的孤独让他逐渐懂得,“人生不尽美好,追寻自我注定孤独,而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当卡门青遇到博比、木匠一家人、小艾姬时,命运女神对他露出了善意的微笑,他的内心世界慢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阳光再次照进他紧闭的心房,他重新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欣喜于与木匠一家人颇为融洽的相处,耐心地聆听木匠太太讨论做菜的细节;他喜欢每天花一两个小时陪在单纯善良的小艾姬身边,像天使一样跟她描述草原、湖泊、森林之美,陪伴着小艾姬度过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直到她双眼渐渐失去生命的光彩;他沉醉于从小就瘫痪的博比那悠远绵长的歌声,折服于这位可以从生活中各种细节追求快乐的斗士,正是博比,让卡门青懂得,病痛、贫穷、孤寂,是无法击败一个坚强、博爱、感恩的灵魂,那些痛苦,犹如过眼云烟,没有在博比内心留下任何痕迹。

与博比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是卡门青一生中最丰富也最难忘的回忆,这个佝偻者所遭受的折磨,永远无法掩盖住他人性的光辉……他就像一位人生导师,让漂泊、孤独的卡门青疲惫不堪的灵魂寻得休憩之处。他们一起看书、玩多米诺骨牌、翻阅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和日记,一起欣赏窗外初冬的景象,一起到动物园喂养小动物,一起倾诉和倾听,最后,在卡门青的怀中,博比满怀对生命的感激和母亲的思念离开人世......回想到与博比刻骨铭心的羁绊,卡门青感到痛彻心扉,但他慢慢对死亡感到坦然,因为他逐渐明白“死亡是聪明的兄长,我们可以放心地把自己托付给他,他会知道在我们有所准备的适当时刻前来。我也突然懂得,原来痛苦、失望和悲愁不是为了惹恼我们,使我们气馁或者无地自容;它们的存在,是为了使我们心智成熟,臻于完善。”

倦鸟思巢,落叶归根。阅尽人间沧桑、饱经生死离别的彼得卡门青,最终选择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回到了他追寻自我之旅的起点、灵魂的归宿。那里湖水依然湛蓝,那里阳光依然温暖,一切,如昔。

《卡门》观后感 篇6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

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第二幕中还有一段吉普赛风格的音乐,表现的是两个吉普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第二幕中著名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第四幕的结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出的曲目。歌剧中的卡门事隔非常美的吉普赛人,美到只要让她看一眼你就会深深爱上她。是个奔放、不羁的女人。而扮演者虽说在美貌上差了些,但卡门的大胆,狂野,热情,忘情地舞蹈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本身就是一只跳动的音符,随着音乐为唐豪塞翩翩起舞。她连回答审讯也用歌曲,甚至只是哼哼旋律而没什么词。就像《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中唱的她就是一只叛逆小鸟,没人能捕捉她,驯服她,限制她,即使最终因为自由而死。

作品不仅仅是作品,其实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问题。当歌剧《卡门》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时却遭到失败。一位批评界人士认为乐队的演奏乱七八糟;而另一位则评价说,乐曲缺少创新和个性。但在今天,《卡门》既获得了评论界的美誉,又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且成为19世纪能与旷世奇才莫扎特的作品相提并论的几部歌剧之一。这只能说明巴黎上流社会无法容忍这样题材的歌剧而已。

的确,在现在的人们看来,敢爱敢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愿意为了自由而牺牲所有,她敢于做男人才能做的事,她喜欢打情骂俏,自己挑选情人,并且玩弄和欺骗男人,最终又将他们抛弃。她随心所欲,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且总能赢。风流奢侈、自由奔放、放荡不拘。她不仅让女人们羡慕,更让男人们嫉妒,为爱她而付出一切,为失去她而伤心欲绝。在十九世纪那样一个环境背景下,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作者通过小说展现一种美好未来的假设呢反正比才是用音乐、表演,用歌剧完美的体现了,这也是歌剧《卡门》历经百年依旧如此受到欢迎的原因吧。有空还要再看看啊。

唯一我觉得不足的是群众演员有些凌乱,因为很多大型戏剧都是从当地招募临时群众演员,加上语言的问题,西方人明显在集体项目上不如中国人整齐,似乎过于自由了些,想想我们国人的大型舞蹈和戏剧,动作整齐流畅,这可能就是东方集体主义精神和西方自由主义精神的明显差别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