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读书笔记读后感集锦

发表时间:2023-01-17

读书笔记读后感。

你是否需要一些作品读后感范本呢?作品这本书,我一看就入迷了,书中讲述的很多东西给了我许多回味。为了更好地记录我们的情绪,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读书笔记吧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读书笔记读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读书笔记读后感 篇1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纷扰《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读书笔记

关于读书,王安石说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之所以能让人富贵,让人晨昏相亲,是因为读书可以医愚,可以变人气质,可以养人精神。书页轻翻,犹如穿越时空,与智者先贤对话,尽情享受前人用智慧与思想设下的盛宴。读罢掩书,让人不禁莞尔的是视野开阔之后的喜悦。

未读《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之前,看山是山,见水是水,读书之后再看山,看到的是山的独特,再见水,见到的是水的灵动。每读一本书,都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会看到一个更精彩更深刻的世界。王晓毅编著的《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让我对习以为常的农村社会多了认识,也让我看待社会问题多了全新的视角。

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

人文社会科学应当关注现实,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贴近社会现实的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如果脱离社会实际,只作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探讨,其研究就没有太大意义。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谈道:正确地了解当前存在的以事实为依据的情况,将有助于引导这种变迁趋向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社会科学的功能就在于此。《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一书的写作就是基于对10个农村社会冲突案例的研究。通过真实案例的研究才能深人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矛盾和冲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当辩证看待调研访谈资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像理工科的研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很客观,因其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人、现象,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系统要素众多且不可控,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故而会增加研究难度。现象的呈现是简单的,背后的原因却很复杂,研究清楚现象背后的本质不容易,这就需要研究者更要具有辩证眼光,辩证对待收集来的调研资料。关于社会冲突,即使我们只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研究,并不试图给冲突双方一个直接的影响,甚至不关注事件的对错,但是被调查者所做的表述仍然是基于他们自己对社会价值的判断,也就是说,他们在陈述的时候会根据自己对社会价值的理解,对已经发生的社会事实进行裁剪。所以被复述的社会事实可能已经不是真实的社会事实,而是被主观解释过的事实。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描述和解释人们每天都可以看见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当复杂的社会现象被简单的逻辑所代替的时候,社会事实被大大简化了。我们不断探索的这些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又反作用于社会事实,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当探索的逻辑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人文社科的研究也就实现了其价值。

二、对农民、农村、民间传统的再认识

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的人与事对我来说是司空见惯,并没有什么新奇。读完《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却让我重新审视我熟悉的农村。书中写道:人类学中有着一个研究农民的传统,在其研究框架中,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介于原始居民和现代城市居民之间的一种生存形态,他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与城市人群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在他们的研究中,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从事农业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农民,农民是与一定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联系在一起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是介于原始居民与现代城市居民之间的一种生存形态,他们的生存方式较原始居民进步,却又没有城市居民先进,且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结构与价值体系,故而我也赞同将它定位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人们时常会用淳朴、憨厚、老实、善良、勤劳等词汇形容农民,但却往往会忽略这其实是农民思维的外显。农民的思维大多是单向性的,他们对人事的评价很简单。在农民那里,人与事被混在一起,如果有一个人得到农民信任,那么即使他在某一件事情上被认为不公正,也是可以被容忍的;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是公正的人,那么可能他的任何行为都会受到质疑。只有理解农民的思维,才能理解他们的处世方式。

在农村,每到农忙时节,大家都有相互帮助的传统,亲戚邻里会帮忙一起收稻割麦。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在这种现象背后潜在的却是一种生存伦理。在这种特殊的生存状态下,农民发展出来一种自己的伦理以对抗风险,这就是斯科特所谓的道义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农民更多地强调稳定和保险,他们可能缺少创新,但这是他们在这种生存状态下所形成的最有效的生存战略。其次,在这样的社会中,农民之间的互助就成为维持生存的最有效手段,这被称为生存伦理。这种帮助在很多时候是通过互惠的经济模式来实现的。农业生产活动很大程度上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人们的互助互惠能让他们更好应对自然,以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条件。

在中国农村中,传统的婚嫁方式是从夫居,即普遍都是妇女嫁到男方家,而很少是男子到女方所在村子落户。这种现象可以用婚姻制度来解释,但是背后却有一个社区内资源如何平衡的问题。结婚意味着人口的增加,村庄不希望人口单向流动,从而增加社区内资源的紧张,所以制定了这样的制度。如果所有的妇女都到男方所在村庄,那么对于一个村庄来说,人口的进出是平衡的,从而也就保障了资源的平衡,避免人口的迅速增加而导致的土地资源不足。

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三者的相互关系

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本应是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者,而实际上,两者却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也因此,地方政府会修正地执行中央政策。任何中央政府的政策都需要地方政府执行,但是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在试图扩大自己的利益,对政策进行修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不仅仅是国家的代理人,而是一个独立的行动者。最为典型的就是财政收人的分配。中央政府为实现职能的需要,与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人分配,中央政府拿走的财政收入多,地方政府可以自由支配的就少了,双方自然而然形成对立。

再来看地方政府的角色。地方政府本应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经济,却又因为固守政策而忽视了当地实际,导致本末倒置。将行政主体范围进一步缩小,细化到一个村庄的管理中,这种角色的定位依然存在偏差。村干部本应当承担对社区的管理职责,而实际却是,村干部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围绕政府工作,这也使他们无从发挥社区庇护者的职能。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本该是政府服务的对象,但实际上却仅仅只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施加对象,其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尊重。在发展中强调地方知识或实践知识,就是强调农民本身经验的价值。任何农村社会的变迁都要建立在农民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他们自身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农民自身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正是政策失效的原因之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牵制,三者只有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社会才能良性运行。

四、对农村社会环境的认识: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

许多学者用转型社会来描述当代的中国社会,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不仅包括社会转型,还包括体制转轨。所谓社会转型指的是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的现代社会的转变中。所谓体制转轨指的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转型社会是一个大的社会环境,或者说是社会背景,但转型时期还包含了另外一个意思,中国社会既然处于转型时期,那么现在的社会结构是不稳定的,许多东西都处于过渡时期,处于转变过程中。外来的推动力量对社会如何转型、向何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不稳定,处于过渡期的中国必然会面临各种混乱。从观念意识来看,变革是以外部社会为参照系建立新的制度和规则的过程。社会变迁是一个不断增加新知识、改变原有行为的过程。外部力量与传统力量相对抗,传统社会中的伦理规范瓦解,而现代社会的观念又未完全被人们接受认可,因而人们有时候会无所适从。从生产来看也是这样,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追逐利润与效率,如若没有健全的机制和调控手段对其进行规范约束,市场经济的缺陷必然暴露无遗。但健全的市场调控机制和调控手段的形成必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也属正常。人们纷纷抱怨道德滑坡、世风日下,但了解了这样一种大环境我们也就能理解这些现象的存在了,这是社会转型所必然会遇到的情况,无可抱怨。

社会转型必然会带来社会变迁,农村社会变迁受内外两方面力量的推动。农村社会变迁的内部力量,即传统社会中的组织、要素、观念等不完全在阻碍现代化进程。但是在内源发展的研究中却发现,农村社会固有的价值、规范和关系网络并没有构成农村发展的阻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的发展。在很多时候恰恰是借用了农村社会中的制度和组织资源,外来的工业化进程才能被推进。农村社会变迁也受外部力量的影响。变革的动力来自于农村社区之外。在近代中国,推动农村社会变迁不仅仅是农村内部的需求,农村社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社会所推动的。

五、对农村改革、集体经济、市场经济的认识

改革即是指把国家发展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以适应客观情况。一提改革,人们仿佛就看到了希望,但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应该辩证来看待。尽管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承包和改制,资源的利用率、劳动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髙,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同时也弱化了集体行动的能力。在他们看来,近年来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措施,如减免农业税、取消义务工,等等,都弱化了农村社区集体行动的能力。在他们看来,恢复农村集体行动的能力可能需要政府更多地介入,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组织权力。

集体企业效率低下、经营不景气的弱点常常为人们所诟病,很多地方通过拍卖或者租赁的方式将企业转给个人经营,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尽管从企业的微观角度看,改制可能会提高企业的效率,但是与此同时,原来集体企业所承担的许多社区功能也同时失去了。集体企业从其产生之初就承担了两个重要的任务,第一是解决社区就业问题,第二是增加社区集体收人。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公共资源在村庄中发挥着公共的职能,将公共资源分割到户可能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但是他们却无法发挥公共职能。因为除了作为直接的生产资料之外,这些资源还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职能。它们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而被利用,同时还在农民社会中起到平衡和公平的作用。

市场经济往往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经济,现代社会农民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市场经济中。从表面看,农民通过市场发展了自己的经济,但也应看到市场带给农民的风险。农产品市场的变化可能比任何市场的变化都大,农民在市场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市场的波动,他们所遭受到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农民现在经常感叹的是,丰收了,农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农民就会遭受损失;减产了,尽管价格可能会上升,但是农民的收人还是会减少。经营农业生产似乎注定是要赔钱的。

六、对农村社会冲突的认识

构成农村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其损害可以分为群体层面的损害和个体方面的损害。所谓群体方面的损害来自于社会结构变迁,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农民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整体地位下降。而个体方面的损害又与群体层面的损害相关。任何结构性的问题最后也会变成农民个体的问题,农民整体利益受到损失,最后仍然是农民个体承受利益的受损。国家对农民有很多的优惠政策,但对于整个农民群体来说,他们的很多利益还是没办法得到很好保护,比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农村的孩子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农民利益受损是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农村社会冲突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合法与合理两种观念的不一致。外部社会希望賦予农民的是一个外部社会所认为的公正观念。国家用政策法规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看似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但这种美好的愿景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政策法规是一套外来的价值评判体系,而农民在其实践过程中自有一套他们的伦理价值观念。

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法制建设经常被作为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国家希望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来制定出一套唯一的规则,并将这些规则作为强制措施赋予社会。但是这些法律与农村社会复杂的现实经常发生冲突。合理带有很强的伦理色彩,是基于农村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价值,以及由这些价值而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当两个来源不同的制度在农村社会遭遇的时候,农民的公正观念更多地体现在合理的层面上,是否合理构成了他们价值判断的基础。但是合理本身有时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农民或者借合法的语言来表达其合理的内核,或者甚至对合法形成抗拒。

七、对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建设的思考

中国的土地是稀缺资源,并且会越来越紧张,针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出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和强调乡村建设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基于同样的国情,双方得出的结论却完全不同,前者认为,正因为中国的耕地紧张,所以更需要使有限的耕地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出,更需要现代化的农业替代传统的小农经济,也就更需要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中国农村现代化,看似能给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但实际可能无法达到。当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他们很可能会成为城市贫民,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能力、素质等无法让他们很好地融人城市生活。而强调乡村建设,要建设的是更加舒适宜人的乡村,不会让农民背井离乡去融人一个并不适合他们的环境。

每次听到被征收了土地的农民又分到了多少多少补偿款,内心都会有些不安。农民离开了土地还剩什么?看似是一笔丰厚的补偿款,可是这些补偿款用完之后呢?他们的后辈,特别是那些没有接受过髙等教育又无一技之长的人,难以想象他们在这个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要如何生活。随着城市化不断提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拥人城市,农村日益凋敝,这样的状态正常吗?农业是第一产业,农村是很多人的根,可现今却荒芜得让人不忍直视。理想的状态应当是城市发展得很好,高楼拔地起,但农村也不差,绿树绕村庄,春天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唯愿新农村建设能还我们宜居宜人、宁静优美的乡村,让我们可以去寻找远去的乡愁。

读书笔记读后感 篇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会使人终生受益。每当身你体疲惫的时候,一本好书就会使你轻松自得;每当你心情烦闷的时候,一本好书会使你心情愉快;每当你生活陷入迷茫的时候,一本好书会指引你步入成功的彼岸。我爱读书,每次读书都会有新的收获,闲暇之余,拿起一本书,书籍就会将你带到另一个世界,它使你的心灵得到宣泄,使你的身体得到放松。在书的世界中,我感到智慧,幸福,书里有激情,也有宁静,有悲情,也有欢乐,我仿佛乘着一叶扁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爱读书,书籍陪伴着我长高长大。

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的小说,为什么能让人感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想一口气全部看完呢?其中的原因有,题材新颖,写的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突出主题,细致地描写精彩场面,使你读了仿佛身临其境。这几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以就此感做文一篇。

这本以第三人称形式写的纪实体小说,记述了保尔?柯察金的一生。包括保尔与冬妮亚、红军战士谢廖沙与丽达、保尔与达雅几对年轻人真挚的友谊与爱情,红军抗匪的故事,小市民的心态等等。虽然保尔?柯察金的那段名言可能不会伴随你一生,但是,鞭策自己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去做一些对祖国发展和对社会有利益的事情是应该的,甚至可以说必须这样做。它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这本书曾经在俄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年轻的也罢,年老的也罢,读过的也罢,没有读过而想去读的也罢,都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这本书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国人,一个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共青团基层干部。19xx年出生于乌克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但是其中确实有大量的情节取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年幼家境贫寒,早早的辍学了,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重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深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能利用的武器笔。

读书笔记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是陆小曼的两个弟子展望之和张方晦所写,用小说的形式给诗人徐志摩的一生抛光。我读这本书总觉得在独特的氛围中完成,经常泡图书馆,本无意翻开这本书,这时走过来一个熟识的女孩和我开玩笑道:你也读我读过的书呀?!于是,我就较真的读了起来。上部捂着鼻子读完,因为那种半诗半文十分破坏叙述的完整性和连贯,矫情的抒情是上部小说的硬伤。到了下部书,我才读到此书的乐趣,也读出了遥远诗人的那份独特的气质一半是诗人的,一半来自于孩子的。

诗人出身富商家庭,受过剑桥的大学正统教育,崇拜孔子、卢棱,喜爱雪莱、拜伦、济慈,结识曼殊斐尔、罗素,交往林长民,师承梁启超,满脑子自由,爱和美就像孩子,心中只有纯真、快乐和黑白分明。然而诗人的生活中有痛苦和污浊,所以诗人有宗教清教徒似的执著于自己理想的世界,执著行走于自己的诗歌,背负着忠实于心中的爱情,哪怕被现实拥踏而死也在所不措。

诗人本来不叫徐志摩,小时候有个苦行僧志恢大师走过诗人的家乡硖石镇,抚摩过诗人孩童时的头颅,赠几句诸如此子前途不可量之类廉价的吉祥话,得徐家施舍而走,却留下了志摩这个后来不同凡响的名字。

诗人的第一任老婆张幼仪,是父亲做的主,据资料载应该算作中上等的美女,不过此女让人佩服的地方是善经营、有豪气、对爱情决绝的姿态。她现实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道德的矜持,使得诗人的浪漫产生了抗体像至清的水中的油污,怎么也融不到一起。在明白此节之后,她主动要求和诗人离婚,给诗人的浪漫以绝对空间,诗人的肉体以绝对的自由,诗人的爱情以绝对的宽容。于是她终身未嫁,一个人孤苦零仃地背着爱的灰烬一生冷清。

她是个女强人的类型,在她到徐家后便帮徐家打点生意,而且井井有条,特别是令徐老太爷眉开眼笑(也导致了后来陆小曼进入家门后的冷遇,徐老太爷对陆的评价真是一个洋娃娃,中看中玩就是不中用,可见张幼仪是参照系);后来到德国深造后,回国兴办实业,成为当时极少见的女实业救国者。

我看她最可贵的还是她的宽容。

她主动和诗人离婚后,诗人大喜过望,像得到了方糖的孩子:脑子发热常常先于嘴中的甘甜,也绝不去想大人会为一个月的盐巴无着落而愁苦。诗人把自己写的《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刊发在《新浙江》的副刊上,恐天下人不尽知(时有评论家认为此举为自由先驱之举),而诗人的快乐和自由是建立在一个善良女性痛苦和一生幸福的终结基础上的。无怪乎,诗人的家庭宁舍其亲生的儿子,也要留住外来的儿媳这是善良的感召,与封建主义无碍;也无怪乎诗人的恩师梁启超写信规劝: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况多情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满足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境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身己耳。最可畏者,不生不死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可谓字字见血,惊心动魄,但诗人仍有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选择: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诗人的浪漫无边际是背叛现实的选择,他也以后来的生命承担了选择的后果,所以诗人也没有错,只是对一个善良的女性太过惨忍。而张幼仪更像他的母亲,承受着自己孩子给予自己的痛苦毫无怨言后来诗人和陆小曼生活无着落,她常常给予救济,这看起来像个玩笑,其实是个讽刺是现实对诗人生命过程进行的一个无伤大雅的讽刺。

诗人生命中的初恋情人是林徽音,一个绝色的美女,也是个内敛的才女。一对浪漫无边际的诗人,爱情因彼此的才气惺惺相吸,对平庸生活的不满,于是用激越的浪漫将它淹没,用伤感的诗歌将它忽略,用寂寞的爱情将它占领。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精神恋爱,是梦呓般美好而无奈,诗人喜欢引用爱德娜那句浪漫得无以复加也无药可救的诗:如果我突然飞了起来,你得答应我抓住我的两只脚,好吗?不然,我就永远下不来了。

这是注定的悲剧,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最纯粹最晶莹剔透的爱情呢?太纯粹的东西往往经不起现实的一点伤害,原先爱情有多纯粹,后来身上的伤口就有多深。

他们是对沉默的恋人,喜欢用眼神和诗歌倾诉一切,绝对的浪漫真实的感动。以致后来林徽音在解释为什么拒绝给诗人回信中说:你偏要我把心底难以言喻的感受用贫乏的语言来表达一番吗?你难道不知道沉默有着无限大的容量?

敏感成为习惯的诗人,麻木起来更令人害怕,当诗人沾沾自喜地把离婚的通告昭白于天下时,林徽音不辞而别(历史的一个谜团,但我想这和林与张幼仪女性相通的同情本性分不开的,当浪漫遇到善良的叉路口,她们宁愿选择善良行走),再到后来遇到梁启超的公子,并且相爱时,她和诗人的爱情即为灰烬。老奸巨猾的梁启超对年轻人的善变心理洞明得无以复加,知道林和徐的感情随时可以死灰复燃所以安排儿子和林到国外读书,直到林心中对诗人爱情的灰烬没有了温度

当林再一次见到诗人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情彻底灰飞烟灭的时候,林对诗人说道:爱做梦的人都喜欢圆明圆。一块破石,几根残柱,任你用想像重塑昔日的锦华,真要把它重建起来,就没有了想像,没有了怀念。志摩呀,不要给我们的故事添一个平庸的结局吧,这样就没有诗意了。

这不过是林以诗人能接受的方式拒绝了他,但诗人很久之后才接受这个现实:直到很久后泰弋尔访华。诗人和林一起陪伴,在分手后的火车上,诗人给林写了最后一封情书,然而最终没有送到林的手中,而是被诗人的红颜知己叔华保留。当后来叔华要把这封情书物归原主时,诗人不是接受,而是孩子气十足地学着当年张生在《西厢记》里对红娘的台词;姐姐真乃小生生平第一知己。其时,他已经结识京华名媛陆小曼。

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孩子。

当孩子的一半浮出生活的海面的时候,让人好笑,好气,但你却忘记记仇,他更不会。最后你还会不可思议地被他孩子气的可爱打动。上面的两位女性,和诗人的心灵靠的更近的时候,就是和诗人结束一段感情之后,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

诗人和陆小曼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用社会道德的眼光,陆是红杏出墙,诗人是第三者插足。但人们不忍用道德的眼光来否定诗人,因为诗人孩子似的气质中根本没有道德的杂质,而只有爱,忠实于心灵纯粹的爱。

人们以对孩子宽容的一切容量宽容了诗人,也成全了诗人的爱情。

用书中的话讲,他们的相遇,就像两个圆的相切,奇迹就在这个切点,生命的意义,也在等候这个切点。但我想说,当等到这切点之后,生命的意义该沿着哪条河流的方向?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那位西点军校毕业的,当年随同顾维钧出席巴黎和会的随从武官,他也像当初张幼仪成全诗人一样的善良而伟大,和陆小曼离婚给他们自由。

诗人,从来不同意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说法,然而被自己的婚姻求证。

他们结婚后,诗人的家庭不再给诗人以资助(大部分是张幼仪的资助),交际花陆小曼仍旧挥金如土不学无术(最后竟荒唐地领一唱戏的小生到家里陪她吸食鸦片,但此书因避讳未谈及),所以诗人不得不没日没夜辗转于几个高校之间讲课,但仍入不缚出常常靠借贷维生。有意思的几件小事,胡适等几位好友筹钱给诗人夫妻出国深造的银元,陆小曼用来作演戏用的服饰;诗人让陆学习写字,陆问诗人:我的一个香吻可以省写多少字诗人的诗歌开始沉默无语,他的浪漫无边际被自己一手营造的庸俗淹没,他灵感的翅膀在现实中受伤,再也飞不起来。

当在北京的胡适让诗人来北京就职时,诗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意识到自己该逃离一些东西了,就像叛逆的孩子本能的知道,世界在眼中的黑白分明是不真实的。

诗人到了北京,义无反顾的,但陆小曼割舍不掉繁华奢靡高朋满座歌舞升平慵懒浅俗的大上海生活,所以诗人不得不常常往返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他喜欢坐飞机,飞在天上,出入云霞,俯视尘寰,其乐无穷。

终于有一次,他得到中航公司一个朋友的免费票,乘运送邮件的济南号飞机返回北京途中,于开山失事,是年36岁。许多人扼腕恸哭,我看大可不必,人生犹如一篇文章,可以长而冗余,可以短而回味无穷,至于最后一个标点为句号、叹号甚至于耐人寻味的省略号,那就无关大雅了。

诗人死后,陆小曼开始真正的悔过,不再贪恋热闹的繁华而归于平静的清苦,整理徐志摩的文稿中也许她才开始真正了解诗人:感情是他的指南,冲动是他的风,她难以置信世间曾跳动过那样一颗孩子般晶莹的心灵,而且还曾经是自己深爱却不了解的人。

陆小曼,用整整后半生的孤独,寻找诗人前半生的执著,两颗分开的心这时才真正契合起来。我想起徐志摩送给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中的开头:幸福还不是不可能的。

直到诗人的生命结束以后,这种幸福才凸现其原形。

读书笔记读后感 篇4

拆掉思维的墙读后感-读书笔记1000字

最近郑在前行推出了好书推荐,我非常喜欢这个模块,希望未来的微信号能将这个模块做的更好。

上周推出的是一本励志书籍《拆掉思维的墙》,在大学期间就曾听过这本书,一直没有时间去拜读,在微信上去欣赏这本书也是头一回,不禁感慨如今科技让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方便了。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成长的一章,成长是我,甚至是中心所有小伙伴们都在面对的问题,我们的成长有从校园向职场的身份转变带来的成长,有从其他岗位到银行后台业务处理作业职责转变带来的成长,它们让曾经稚嫩的我们变得稳重成熟,变得严谨高效,作为一名在岗的普通员工,我经常问自己成长到底是什么?他看不到,摸不着,我怎么知道呢?有一天,组长夸我是个勤奋的人,因为我每次考试总是差一点,但是却坚持到现在,屡败屡战是我一直以来都坚守的!有一天,公司的业务表中我赫然登上第一的宝座,获得周围同事羡慕的目光,我的成长伴随着数据,伴随着周围伙伴的赞扬,伴随着我不懈的努力而发生!

这就是意识中没有发觉,却在现实中得到体现的,如何去感悟他们,如何让正能量成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拆掉思维的墙》真正拆掉的是思维中存在的我不行,我不能,我不可以,我不会这样自我否定,妄自菲薄的负面情绪,当我们去总是用自己的正能量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我们用自己的小太阳去温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力量,这是拆掉思维的墙之后带来的,书中有一句话说:我们不能总是漏斗式的爱,而是要溢出的爱!所谓溢出的爱也在强调这个观点,另外也强调了主观与客观,主管能动性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能量,我们的爱应当是主动赋予的,而不应该是被动违心的,我真心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这个美好世界是这样的:人们的施舍不是因为乞丐上街乞讨而散发的同情心,而是在乞丐年轻的时候我们的爱让他们有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做个自食其力的人。

在灾难发生之前就有用于去指正的人,在我们的公司里就有这样的员工,我们的每一位组长和培训师,在我们做业务前就在向我们灌输严谨的思维,让我们避免差错!

成长,时刻伴随着我们,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无论是身处职场还是身处社会,我们要用于拆除那堵墙,用于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并且去改正它,让真正温暖的阳光充满我们的心灵。

读书笔记读后感 篇5

词语:

失声痛哭 各色各样 恍然大悟 三更半夜 接连不断

正文:

今日,我阅读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讲述了鲁迅先生生前发生的几件事情,使我心灵有所触动。

周晔小的时候经常与鲁迅打交到。在一次谈话中,鲁迅先生得知小周晔读书囫囵吞枣,并没有大发雷庭,而是用含蓄而又委婉的语言批评了周晔这一行为。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关心下一代的人。

一次团聚时,小周晔问鲁迅为什么鼻子又扁又平呢?鲁迅则说是在黑暗中碰壁的原因,这里的黑暗是指当时黑暗吃人的社会;而碰壁是因为在黑暗社会中受到的种种磨难与挫折。可见,鲁迅先生是一位不怕阻挠的人。

一次,一位车夫因踩到玻璃片,而不法行走,周晔的父亲与鲁迅先生齐心协力帮助车夫,并送钱和药物。回去之后,鲁迅先生表情深重,陷入深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愤恨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鲁迅先生去世后,许多各色各样的人前来吊唁,有些人失声痛哭,花圈摆满房间。我恍然大悟。鲁迅生前喜欢写文章,常工作到三更半夜,还伴着接连不断的咳嗽,却常让别人不干重活,我悟到了他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

鲁迅,一代英明的文学家,我们为鲁迅的死感到悲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