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北京冬奥闭幕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15

北京冬奥闭幕观后感集锦5篇。

写作品名观后感的格式要注意什么呢?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可能在写议论文时得到体现,与“北京冬奥闭幕观后感”有关的主题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北京冬奥闭幕观后感 篇1

雪花飞起,所有代表团的旗帜围绕在场地内,星星汇聚成一个五环,这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升起的“梦幻五环”,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唱响。

雪花火炬台与梦幻五环交汇,这一刻时空交错,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双奥之城”。梦幻五环高悬在场地,现场音乐变成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题歌《雪花》,在孩子们稚嫩的歌声中,雪花影像层层熄灭,最后雪花中心的奥运之火缓缓熄灭。

冬奥会闭幕式上,“致敬双奥”理念融入奥运之火熄灭环节,成为亮点之一。闭幕式导演沙晓岚表示:“闭幕式最重点的环节就是体现‘双奥’理念。”

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四两拨千斤”的点火方式惊艳世界,但却给熄灭环节带来难度。冬奥会闭幕式分场导演黄辉介绍,主火炬点燃有足够过程,但熄灭只有两秒,无法成为真正的过程。主创团队于是想到,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于是“致敬双奥”理念被融合进来,“尽管依然是熄灭‘微火’,但情怀变得宽广、厚重。”

“我们想突出‘双奥’,毕竟这个场馆、这个城市、这个国家都是唯一的‘双奥’。”张艺谋表示,2008年夏天,北京奥运会给予了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难以忘怀的时代记忆。2022年,北京再度因举办冬奥会为世界瞩目,这一设计也表达了“一起向未来”的愿景。

主火炬熄灭的短暂留白后,雪花形象又再次出现,伴随主题歌《雪花》的温暖歌声,“鸟巢”上空用烟花打出“天下一家”和“ONE WORLD ONE FAMILY”中英文字样,象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表达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在“意大利时间”的表演中,一个地球仪在冰面上滚动,冰面不断发出裂开的声音,裂开的冰面呈现出“双城璧合、聚力联辉”八个大字,这是意大利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的“八分钟”的表演主题,该主题有“Together”(译为:“在一起、更团结”),与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和新加入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英文为:“Together”)保持一致。

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交接仪式艺术总监莉达·卡斯特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在确定主题之前,并不知道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因此可以说双方“不谋而合”。“我们不约而同要展现这个主题,说明这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我们要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冬奥会闭幕,奥运之火其实没有熄灭,因为更多火种已化作雪花,伴风入夜,飘散到每个人的心里——一曲笙歌毕,千门灯火莹。今宵挥别后,一起向未来!”张艺谋道出他对闭幕式的理解。

北京冬奥闭幕观后感 篇2

北京再度燃起奥林匹克圣火,为世界注入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勇气。本届冬奥会是疫情以来首次如期举办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本届冬奥会,中国采取的各项防疫措施严谨到位,为运动员创造佳绩营造了松紧适度的安全比赛环境。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所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给全球有效抗疫提供了范例。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市长伍达德斯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由中国这样一个负责且有组织能力的东道国举办一届安全、健康、成功的冬奥会,这是全世界的幸运。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开幕的北京冬奥会是一次人类共同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盛会,为疫情之下不同肤色、信仰的世界人民展示体育竞技水平,展现团结进步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契机和舞台。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在北京燃起,必将为人类战胜疫情、拥抱未来点亮新希望。14亿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襄冬奥盛举,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闭幕观后感 篇3

20日,北京冬奥会迎来闭幕日。点亮花灯、中国结、“折柳寄情”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运动员们在《欢乐颂》欢快的旋律中“花式入场”……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有太多的亮点值得回味。

点亮花灯

作为中国传中年俗,“闹花灯”出现在闭幕式开场环节。闭幕式举办日期为正月二十,正值元宵佳节之后。孩子们手提以雪花为造型的花灯十分应景,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特色,延续了开幕式的核心视觉符号。

连接世界的中国结

在闭幕式运动员入场环节,现场天上地下都由巨大的中国结线条包裹,寓意满满,既表达了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也寄托着全世界在一起、“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传统的“中国结”图案,其实在开幕式就已经出现过。在运动员们欢聚的闭幕式上,中国结进一步被放大。“中国结”由数字AR技术生成,以超高的精细度形成仿真的视觉效果,就像一个巨大的实体装置挂在鸟巢上空,这也再一次展现了科技感。

欢快的《欢乐颂》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运动员入场背景音乐选择全人类的经典之作《欢乐颂》,充分营造出全世界运动员快乐欢聚在一起的嘉年华氛围。这也符合体育自身的快乐属性,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全民健身,快乐始终是一大要素。

花式出场

运动员们的入场仪式也可谓花样百出。中国体育代表团闭幕式旗手高亭宇肩扛另一位旗手徐梦桃出场,国旗高高飘扬。有网友打趣道:“是我的想象力输了!”

或许是受到中国选手启发,类似的“花式出场”,也出现在了其他代表团中。来自美属萨摩亚的赤膊小哥,再次挥舞国旗入场。

入场仪式后,载着孩子们飞舞滑行的十二只巨大冰鞋,采用了“十二生肖”的造型。十二生肖是中国人按照传统农历纪年时,为每个人出生年份相配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生肖形象的诗歌、绘画、雕塑、民间工艺等,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折柳寄情

“缅怀时刻”是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固定环节,北京冬奥会闭幕式选择了“折柳”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方式演绎。80名舞者在地屏冰面上,采用人屏互动的方式,走出一幅“垂柳图”。

在中国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柳,因同“留”,有惜别和盼归之意。这一风俗,从两千年前的古老诗歌吟唱至今、从未断绝。

《我和你》的时空交错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还上演了一出让人动情的时空交错。孩子们在“鸟巢”中再次唱响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各国执旗手向中央汇聚的同时,五环以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完全相同的方式升起,与大雪花火炬交错落下,以此“双奥瞬间”致敬“双奥之城”。

奥运之火熄灭

伴着孩子们纯洁稚嫩的歌声,奥林匹克主火炬缓缓熄灭,各代表团旗帜亮起,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点亮世界。

伴随主题歌《雪花》的温暖歌声,空中出现一个巨大的焰火光环,象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表达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为本届冬奥会画上一个成功圆满的句号。

北京冬奥闭幕观后感 篇4

2月20日晚上8点,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使用了“无与伦比”一词来称赞北京冬奥会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并宣布北京冬奥会闭幕。北京冬奥会已成为奥运史上又一个载入史册的里程碑。

闭幕式上,孩子们手提雪花灯入场,12辆采用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驶入场内,场内冰车滑出的痕迹不断变换,最终成为中国结造型。随后,各代表团旗帜、运动员依次入场。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为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获得者徐梦桃和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金牌获得者高亭宇。

在冬奥回顾短片《2022,有我》播放完毕后,现场举行两项越野滑雪颁奖仪式,在闭幕式为赛程距离最长的项目颁奖是冬奥会的传统。

闭幕式表演结束后,奥林匹克会旗交接仪式开始,现场进入了“意大利8分钟”时间。2026年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两地联合举行。

“谢谢!中国!”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用一句中文感谢开启了自己的致辞。他感谢中国搭建了一个出色而安全的奥运舞台,冬奥村和场馆设施完善、服务温馨完备,各项组织工作非凡卓越。巴赫还表示,各国运动员们在本届冬奥会上奋勇拼搏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谢谢你们,中国朋友!”“志愿者,谢谢你们。”巴赫在致辞中频繁使用中文点赞中国!

随着冬奥会开闭幕式主题音乐《雪花》的响起,北京冬奥会圣火缓缓熄灭。鸟巢上空用烟花打出“天下一家”和“ONE WORLD ONE FAMILY”中英文字样,象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表达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为本届冬奥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北京冬奥闭幕观后感 篇5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熄灭主火炬环节。

不出所料,20日晚的闭幕式获得巨大成功。随着圣火缓缓熄灭,洁白的雪花飘扬升空,化作点点星火,“天下一家”的金色焰火点亮京城上空,沙晓岚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回忆长达两年多的创意、筹备、制作过程,沙晓岚百感交集。“2019年年底,我们基本确定了简约、精彩的开闭幕式基调,立刻投入紧锣密鼓、天马行空的创意过程中。新冠肺爆发后,我们所有人虽然都在居家办公,无法见面,但依然每天不间断进行创作讨论。”

“对中国人来说,真正极致的浪漫可能是‘举重若轻、大道至简’。”沙晓岚说,在讨论过程中,团队想出非常多各式各样“脑洞大开”的创意,然后慢慢往回收,最终逐渐明确了一点,就是用前所未有的浪漫和演绎科技,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我们想要的效果,是没有表演的表演、没有舞美的舞美。”沙晓岚说,此次开闭幕式将表演融入仪式,让所有环节一气呵成,非常紧凑。每一个表演都有其功能性,为仪式环节服务;而每一个仪式环节也都像表演一样有很强的观赏性。“没有舞美的舞美”则依靠巨型光影地屏实现。整场开闭幕式中,表演者的舞台是每一秒地屏画面都在根据节目的调整而变化,或空灵或浪漫,呈现独特美学。

沙晓岚感叹,要“举重若轻”可能需要花费比“举重若重”多好几倍的力气。这块冰一直在那里,但是每个环节它如何呈现不同质感?所有冰面上的东西都有折射的出的光影,也有冰面下的倒影,如何更加逼真?所有图像的颜色、亮度如何做到与冰的质感匹配?

由于使用了巨型光影屏幕,视效制作的数据量巨大。“即便是一个小动作、一个画面的修改,光视频渲染时长就要48小时,这意味着我们几乎没有试错的可能。一定要在这48小时里把影像、服装、道具同步完成调整。”

沙晓岚笑称,从确定了冰面地屏的方案开始,其实就是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必须把这块冰做到极致。“这要求所有团队成员真正踏下心来,回归最质朴、最纯粹的创作。”

这种纯粹、极致的浪漫体现在闭幕式的每一个环节。缅怀时刻,伴随着稚嫩的童声合唱,演员们手捧发光柳枝,在轻盈缓步中进入主场地。他们走过之处,微风轻拂,柳枝摇曳。地屏中,柳絮翩翩飘弄,漫天飞舞,似离别愁绪,也是延续生命的种子。当人们汇聚到场地中央,一束直径16米的白色光碑亮起,直冲天际。那是用光和爱铸就的生命丰碑。光束由白转绿,素白的冰雪地面瞬时被晕染成清嫩的绿色。人们在绿意中徜徉,对生命的告别缅怀和爱意久久不绝,生生不息。

“冰雪终将融化、冬去总会春来。缅怀不一定只有悲戚,还有新的希望。”沙晓岚说,自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始,“缅怀”成了奥运会的固定环节。“经过无数次创意和调整,最终团队找到了“折柳寄情”这一简洁、诗意、含蓄、唯美的方式。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人类发展历史中一直在战胜各种灾难,不断前行。尽管现在新冠肺炎仍然在,但我们总有战胜它的一刻,春天始终会到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将不再受隔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