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领航》纪录片观后感通用4篇

发表时间:2023-02-08

《领航》纪录片观后感。

不同的人在观看同一部作品之后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的人看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只有用心的去观看,才能得到一篇拥有深刻的感悟的观后感,观后感可以让我们对电影有更深层次的见解和解析能力。你真的了解作品观后感该如何写吗?读书笔记吧的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领航》纪录片观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领航》纪录片观后感(篇1)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近期,有幸观看了纪录片《领航》,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骄傲感便油然而生。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全面脱贫,这也是世界脱贫史上的一大奇迹。

我出生于90年代的一个小山村,刚出生家里甚至都没有一台家电,要看电视,半个村子的人需要到村东头的一家小卖部去挤着看。家里的大门是用几个木棍钉起来的,家里的窗户玻璃破了是用报纸糊起来的,冬天是身上热出水,脑门冷冰冰。不知何时起家里有了一台电视,但是风一吹,那个所谓的001天线又没信号了,慢慢的家里又添置了交通工具:永久牌28大杠,慢慢的修了小康屋,换了房子,一切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变得好了起来,除了父辈的勤奋,国家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我们小家的逐步进步。

感谢国家让我们过上了好的生活,我将会努力做好现在的工作,过好现在的生活,珍惜拥有的一切。

《领航》纪录片观后感(篇2)

每个人都有梦,不相同的梦,但我有一个中国梦,一个自强不息、繁荣昌盛的中国梦!

中国从近代到现代,走过了风风雨雨,艰难挫折,终于走到了今天的富强,但我想问一下,中国难道是从自悲、软弱、无能中解脱出来的吗?不,不是,绝对不是!

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我们的祖国,从此就一蹶不振,受着帝国主义残酷的蹂躏,但中华民族不会束手待毙,一定会与残害我们祖国的敌人抗战到底!很多革命先烈,都为了我们的祖国而英勇牺牲,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他们的勇气值得我们去学习!周恩来总理说得好:“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现在的中国,虽然已经富强,但我觉得中国的未来远远不止这些,中国的先辈已经对中国做了许多,我们一定要振兴中华,我们一定要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我想当一名科学家,像爱迪生一样。虽然我没有爱迪生那样伟大,但我一定要造福人民,甚至全人类。我还想做一名军人,像冲锋陷阵的勇士一样,保卫我们的祖国。我想——无数个我的梦实现,汇聚成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基石。

有了这些理想,就要我们发奋读书,将来做一个国家栋梁。有了这些理想,我觉得身上又重了许多,犹如挑了一个沉重的袋子,但你请相信我,我一定会脚踏实地向前走,就像一只蜗牛,虽然慢,但那走过的路程却是一步步上来的。记得我读过一篇课文里面说:“一直空桶子非常容易掀翻,只有往里面加满水,桶子有了负重才不会被暴风打翻。”人何不是这样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着人生坚稳的脚步,从那风雨中坚定的走了出来,而那些消磨时光的人,往往会一事无成空悲叹!

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成为一片树林,给你撑起一片荫凉;我们会成为簇拥的花海,给您带来磬人心脾的芬芳;我们会成为一颗颗闪光的钻石,把您的美丽装饰起来!

我为什么有如此的梦想,因为我已长大。

《领航》纪录片观后感(篇3)

傍晚,走出爷爷家的门,我思绪万千,作为被他们疼爱十多年的孙女,竟然从未真正地走进他们地内心世界。

平时爷爷奶奶总是说现在日子好了,我们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别买,尤其是冬天,经常听见奶奶在电话里叮嘱爸爸:冬天冷,我们都挺好的,没事你们就别来了。爸爸就像接到圣旨一样,两、三周去一趟,而我却总以上辅导班为理由很少去奶奶家。可今天,奶奶一直在不停地跟爸爸嘟囔:“家里媒改电了,你们又买车了,你爸都八十五了,没事就常回来看看,家里不冷了!”还兴奋地让爷爷给演示一下媒改电的室内机上怎么调温。爸爸也只是随声应和着,而我听到这话真是扎心,原来爷爷奶奶冬天不愿意让我们回老家,是因为家里太冷呀!我鼻子一酸,眼里噙满了泪水。突然我一抬头,认真的审视了一下这座古朴的村庄,村边地一抹红霞把这座新农村映衬成一幅绝美的油画,宽宽的街道、笔直的路灯好像在诉说着这几年新农村的变化。

爸爸的车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疾驰着,路灯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白天的情景不停的在脑海中回荡,曾经邋遢的爷爷竟然穿上了一身干净利落的西装,从来不喝酒的爷爷今天竟然喝了二两白酒,从来不喜欢花的奶奶面对妈妈买来的两大盆蝴蝶兰竟然高兴地来回摆弄,还自言自语地说,冬天不冷了,你们争取开到过年开春。我突然想起进门时爷爷跟我说的一句话:“我下岗了。”当时没反应过来,哦!原来是农村的媒改电政策让爷爷“下岗了”,爷爷再也不用敲烟煤,筛炉渣,烧锅炉了。他告别了长达十多年的灰头土脸地烧锅炉生活,恢复了博学儒雅的老干部身份。记忆中,他的一身装备总是让我无法恭维,一件黑色罩衣,戴着一顶破帽子,围着一个暗灰色的围脖,带着口罩;记忆中,每次往锅炉填完烟煤他总是咳个不停,有时奶奶还说他读书人就是娇气,爷爷也总反驳到孙女来了,多填点媒,屋子暖和;记忆中,冬天妈妈上奶奶家总是穿着长身羽绒服,只有春节捏饺子时才脱下;记忆中奶奶家的被窝凉的像冰窖,每次我一钻进去,就蜷缩成一团。如今,这些记忆已经随着“媒改电”政策,存留在每一个人地记忆中。

前方道路是无比光明的,而爷爷奶奶的爱就像这路灯一样照亮了回城区的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欢笑、惊喜与幸福,充实着身边每一个人的记忆。

《领航》纪录片观后感(篇4)

夜阑人静,我常常一个人漫步街头,默默品味那份难言的寂寞。月色如水,星辉闪烁,昏黄的路灯光把我孤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如我淡淡的忧伤。

工厂里,辛勤的打工者们仍在车间忙碌。街道两旁到处都是摆地摊的人们,他们用渴求的双眼期待顾客的光临。车辆、行人川流不息。昏暗的花坛旁,一对对情侣正在那里呢喃絮语,给喧嚣的城市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浪漫。坐在路边的躺椅上,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流光溢彩的霓虹灯、金碧辉煌的酒店、简约时尚的高级轿车,无不在诉说着深圳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繁华。

不远处,一个流浪歌手弹着忧伤的曲子,唱一首首寂寞的情歌。旁边围着一群观众,铺在地上的吉他袋里,凌乱地散放着一些纸币。秉承对音乐的爱好与梦想,或许有一天,他会像旭日阳刚一样登上春晚的大舞台,或许他会一直在街道旁、地铁站弹唱,只要梦还在,就有希望。一位画家正专心致志地给别人画像,时而泼墨写意,时而托腮凝思,年轻而稚嫩的脸上沁满汗珠。或许,他应该遍游祖国的山山水水,在旖旎的风光中寻找创作的灵感,用多彩的画笔描绘斑斓的梦想。然而,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在别人限定的桎梏里,创作自己并不喜欢的作品。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许,这就是生活。

在深圳这个年轻、快节奏、包容性极强的城市,哪个人不是在追梦的路上阔步前行呢?成千上万的打工者,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或许,在他们家中,有年老体弱的父母、新婚不久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或许,他们正在筹集孩子上学的学费、归还住房贷款、开创美好的生活。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也正是他们开创了开创着深圳的历史。

转眼间,我来深圳已一年半了,我已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渐渐融入并喜欢上这个城市。这里没有家乡城市的舒缓与慵懒,有的是强压力、快节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在为梦想奔波,来不得片刻的懈怠与停留。这里有公平创业的环境,靠的不是关系,而是能力,天道酬勤,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一定能获取相应的回报。然而,在追梦的路上,每个人都是孤寂的行者,连续报道的“小悦悦事件”,让人充分体会到人情的冷漠与道德的沦丧。很多时间,我只有通过电话联络亲人,亲情永远是我前行源源不断的动力。

追梦的路上,我披星戴月,一路风雨兼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