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复兴之路》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09

《复兴之路》读后感精选9篇。

读书笔记吧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复兴之路》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只有读书和学习,才是成为人生赢家的最大捷径,读作品,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读后感可以帮我们把这些想法给记录下来。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1

《复兴之路》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依照时光的顺序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由衰落到昌盛的复兴过程。从鸦片战争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了,相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但是是一转眼,然而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变故。

1840年鸦片战争,将中国人民置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它让中国人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一个坚强的民族是不会屈于强权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从自发的农民运动,到有组织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让中国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让中国人民找到了复兴之路。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复兴之路》展览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重现历史,讲述了中国人民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用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这次参观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缴获日本侵略者的战利品—军刀。不明白那些军刀上沾染了多少中国人的鲜血,想到这我不禁颤抖了一下,顿时感到一阵寒冷。沉重的历史固然让人反思,更重要却是要在反思中吸取教训并不断前进。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深知自由的来之不易。

我们作为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前,就是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做到:这天在学校,用心进取,勤奋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明天到社会,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2

当21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走上了一段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兴之路。

片中的解说词说到: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它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部署一个城市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区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宝钢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王均瑶在浙江创办国内首家包机公司,被誉为“胆大包天”。刘永好在四川成立希望集团,这是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王选在北京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他领导的北大方正集团成为推动信息化的先行者

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和实践,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启了一段新的奋斗征途,获得了充分自信的中国人站在了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跑线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薪火相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未来。中国的复兴之路该如何走下去,我们该如何使复兴之路更加平坦?这些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思考的问题。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给我们留下了痛,但也留下了教训,那就是“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20xx年SARS来袭给我们留下了痛,但也留下了教训,那就是“珍爱生命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等等。这些都未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经验教训,保证我们沿着复兴之路走下去。

我们的民族是多灾多难的民族,这也造就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性。复兴之路不是一条平坦通顺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充满了坎坷与泥泞,但是我们的民族依然走了下来,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我们伟大的民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句话。这已表明我们这一代好好学习才是复兴中国之路的保障。所以说,中国的复兴之路掌握在我们手中,中国的明天掌握在我们手中。完善自我,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3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建党__周年之际,我们为这个国家而骄傲,为这个民族的繁荣昌盛而自豪。

今天来到了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今天的主题是“复兴之路”,从鸦片战争到现代化的中国,步步经历了从困难到胜利的过程,无论是战争时期的流血牺牲还是和平年代的经济竞争,中国都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我们是个勇敢自强的民族,所有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唯独坚挺不拔的精神不能失去,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后来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30年,到了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无论从经济还是军事方面我国已经发展为一个综合型大国,再也不会像旧社会那样受人欺辱了,我们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之林,挺拔的站起来了。“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即便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战争时期的爱国精神也已发扬的如此广泛,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抄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看完复兴之路的展览,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4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67年,贯穿着中国近代史以来每一个深刻的历史阶段、每一个感人的故事,勾画出了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从这条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历史结论:那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可以这样说,《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复兴之路》展览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讲述了中国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5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xx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xx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被屏蔽词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xx年**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被屏蔽词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被屏蔽词语]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被屏蔽词语]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被屏蔽词语]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6

最近看了一本叫《伟大的复兴之路》的书。书里有一部分是讲高铁的,不禁想起自己回外婆家的经历。

第一次去外婆家,年纪很小,妈妈抱着我在那里,没什么印象。据我妈妈说,我们早上出发了。坐绿皮火车到郑州大概4个小时,坐公交再到县城2个小时。我们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了。花了一整天。

三四岁的时候去外婆家,开始记起来了。绿皮火车换成了动车,把到郑州的时间缩短到了两个多小时,然后只用了半天就转到奶奶家了。

去年去姥姥家,郑徐高铁开通了。到了郑州后转机场专线,舅舅开车去新郑机场接我们。算了,从出发到姥姥家才三个多小时。

从一整天到写三个多小时,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中国现在日新月异。如书中所述,中国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建造和运营1。9万公里的高速铁路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高速铁路的总运营历史。目前,高铁产品已经出口到六大洲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仅是中国汽车,还有中国大桥、中国路、中国港口、中国网这些非同寻常的超级项目,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新时代的新标志。这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超级工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良好情操。

今天,我们享受着祖国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明天,我们将用自己的双手更好地建设祖国,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加油,孩子!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7

《复兴之路》全片叙事宏大,解读深刻,全景追溯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通过振兴之路伟大成就探索方向和平发展不懈探索唤起信心这六个篇章向观众展示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道路之抉择、民族复兴之画卷。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67年,贯穿着中国近代史以来每一个深刻的历史阶段、每一个感人的故事,勾画出了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从这条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历史结论:那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从1840年领土沦丧、百年屈辱的开始,到今天的独立自主并完成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从千年局变(辛亥革命)、峥嵘岁月(革命失败、探索新道路)到中国新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从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民不聊生,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申奥成功、小康社会。百年的屈辱和半个世纪的发展繁荣既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血的教训,也印证了“民族精神与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静态恒定之物,从来是在动态中不断变化演进的。可以这样说,《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从洪秀全到孙中山,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在百年沉沦、百年复兴、跌宕起伏历史进程中,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梦想在水深火热中探索;多少炎黄子孙为了国家复兴的追求,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作为现代中国大学生,我们是骄傲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富强;我们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有如此多的精神领袖和如此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矢志不渝追寻他们的梦想,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篇章。诚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只是一种口号。复兴,靠强大的军事高科技的国防,靠全中华儿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养的说服力。我们既需要完善政治体制,建立强大的经济体制亦要拥有不可磨灭的文化精神。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8

本学期学校让我们看了《复兴之路》。看完后给我的震惊使我久久不能平静。这部政论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如何觉醒,讲述了我国是如何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使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国历经了多少风雨沧桑,历经了多少磨难。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火烧圆明园的耻辱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今天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大地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 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之中慢慢发展壮大了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我国,当他们的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 中国,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 天朝物产丰盈 为由一口拒绝了,中国与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当我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我国的灾难降临了 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9

《复兴之路》的切入点是十分广阔的,它向我展现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现今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近现代史的广阔画面。而它的切入点侧重于讲述在各个历史关键分化点上道路的选择问题,也就暗合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复兴”。能够说是一部想要为观众展现一幅历史大画卷的大型历史记录片,同时也期望观众能够从中获得对于国家复兴的些许感触。

可是,在看完整部历史记录片后,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失望,让我提不起一点精神。整部片子几乎就是对于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原文照搬,所具有的新意可谓是少之又少,我想我就算不看这部片子所能够写出的历史观点应当也不比此刻所能写出的要糟糕。我想整部片子令人感觉如此乏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

1、意识形态宣传的痕迹太过于明显。整部片子虽然着眼于整个中国的近代史范畴,可是对于除开中国共产党在复兴上的作为之外的部分太过于单薄。其实对于其他非中国共产党团体对于我国近代化进程所做的努力实在不小。这些东西其实也值得用更多的笔墨去书写。

2、史观过于陈旧。整个纪录片的史观基调依然停留在高中课改之前的中国近现代史水准上,对于晚晴志士们的评价依旧是在一个很陈旧的层面上进行的,这显然对于一个追求新的史观的大学生是不能理解的。

3、整个纪录片的涵盖范围过于庞大,没有很好地驾驭整个纪录片。拿《燃烧的黄龙旗》作为比较,《复兴之路》显得极为死板,没有一种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还原的跃然纸上的感觉。这种缺陷也许就是因为它所涉及的范围太过于庞大而造成的。

尽管有这些许多令我不爽的情景的出现,我还是坚持将这系列的纪录片看完了,期望能够在里面找到一些对我的历史知识有提高的地方。看完之后,我也不怎样清楚这种新鲜知识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也许是潜移默化的吧。

以下是我对于中国复兴的过程的一些粗略的看法和见解:

1、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维多利亚时期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同时期的慈禧太后对于种.种现实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反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说明中国已经在经济、制度各个层面上落后于西方的先进社会。改革,或者说,社会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各个阶层都在做出各自的努力,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已经最终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这些努力,无论其最初动机如何,客观上确实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以及中国从封建社会的摆脱。也许从反帝国主义这个层面上来说,他们或多或少存在所谓不够彻底的问题,可是既然是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讲,那就不应当忽略。由于政治独立是经济发展乃至走向复兴的一个重大前提,所以,晚清志士们的努力最终失败是一种必然。

2、反过来说,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了政治独立的目标并开始进行经济建设也是一种历史选择,一种人民的选择的结果。所以,至少在当时,乃至当前,中国共产党都能够算作是一个有活力、卓有成效的政党,这些历史功绩和作为是永远无法从历史的功劳簿上抹杀。的确,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3、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构成的各种错误或者说极“左”的思想和作为,尽管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但不如把它看作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波折,也许百年以后,历史学者会把这一系列事件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建立起来之前的挫折。一如法国大革命,从热月政变到巴黎公社之后君主制度在法国的彻底消失所经历的70余年的历史。再者,对于一个当时执政经历尚且浅薄的政党,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上的错误情有可原。又比如英国从光荣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真正确立广泛的普选制度——政治体制的真正完善,所经历的长时间,是一个道理。所以,或许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今后所见的中国共产党,会有一些出色的提高。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瞩目,一些与经济建设和经济制度采用所相关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也有不错的成就。这点,哪怕是一个极端的反社会主义者也不会否认。可是政治方面的改革可谓是捉襟见肘,建国前的新政协所订立的一些政治原则和制度依然沿用至今。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当时订立的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前中国政治制度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落后。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观点,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具有反作用的。落后的政治制度必然对于经济建设存在阻力,或许此刻这种阻力在中国还不明显,可是今后会是个什么情景,是否乐观,没人能够预测。如果非要等到经济基础自我去决定一种新的上层建筑,那手段将会是激烈的而非平静的那种。所以,我认为,中国今后的改革方向,还应当更加注重政治制度的层面。否则,所谓走向复兴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