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9-12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系列5篇。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吐血整理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系列5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篇1】

盘龙第二小学苏代兵

暑假中,我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杰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这是魏先生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对课堂的迷恋。读后,我受益非浅,现将其中的几点感触分享在此。

魏书生先生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对它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我觉得,学生也像镜子,当老师对他们总是高八度大吼大叫的话呢,他们也总是制造出嘈杂喧闹的环境,如果教师能温和的平稳地跟他们相处,他们也就学会了如何温柔的与人相处。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叫做不可察觉。因此,我们的老师应该学会控制自己,不要轻易发脾气。

要有爱,耐心和宽容。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节省内耗互头的时间。你想要教给学生什么,就先自己学会什么,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教师这个角色,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用你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就会变得轻松而又温和。

关于幸福,魏书生老师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让这个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幸福,那这个人一定是幸福的。这句话之前在其它出版物上读过,后来又听了一遍,加深了我的信念:

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我的工作就有了价值。

当我读到“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抱怨别人太狭隘,往往我们不够开明;天气太坏,往往我们自己的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这段话时,我心里豁然开朗:当我们在为课对学生越来越缺少吸引力时,我们往往只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纪律与注意力,而为什么不能从自身找找原因呢?

我的课堂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基础?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与其让五十几位学生来适应自己,不如让自己来适应这些学生,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

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我们就能看到那片天空的美丽。就这一点,文中魏老师对待学生不同错误的多种教育方法给我的触动特别深,使我想起我在教育学生时的黔驴技穷。有时除了将声音提高八度外,我真的感到无助。

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并不管用,或许学生的气焰灭了,但他们的抵触情绪仍然强烈,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做到信服。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这不利于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服学生。

反观魏老师能在处理学生不同类型的错误时,以尊重为前提,把自己定位于多种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对老师佩服地五体投地,从而主动积极地改正缺点。错误要分类,方法要多样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和改变错误。教育的秘诀之一是引导和说服学生不自觉地遵循你的思想。

任何时候凡是和学生商量,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解、谅解学生的苦衷,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都是不会错的。相反,那些“一定要专注学生”,并想借此立威的想法是错误的。持有此想法的老师,潜意识是将自己至于绷紧状态,将师生关系搞得很僵,动辄剑拔弩张。

这种老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好教育工作。

在教学方面,魏老师有更多独到的见解:

用自己的长处教书。以前总是觉得,做老师应该是多面手,一定要样样都过硬,否则自卑和挫败感便升腾起来。但是魏老师却一下点醒了我:

要用自己的长处教书。有的老师擅长讲授,他讲的好中差学生都非常愿意听,兴趣浓,注意力好,边听边理解便记忆。有的老师擅长写,字写的漂亮,还会绘画,板书设计极吸引人,学生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研究他的板书。

有些老师擅长个别辅导。不管是什么学生,只要有他辅导,他们都是有动机、有目的、有条不紊、有学习兴趣的。教师只有保持自己的长处,并加以发展和利用。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成长壮大,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少讲多读”之路。魏老师经过自己十几年的探索,觉得“少讲多读”之路,也自有一些存在的道理。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那些是必讲的内容,那些市讲了之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

讲得少,学生才能记得住。只有多读书,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杜的机会多,时间多,学生才能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智者交谈。感谢魏书生老师带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篇2】

乔方魏书生老师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我经常翻阅,常读常新,解决了我做教师的很多困惑,帮助我走出误区,激励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实践,在实践中收获成就,收获快乐。

魏书生老师的“高效管理”的理念,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是及其错误的。新课改进行了很多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可我却仅仅把这一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下课铃声一响立刻陷入了“教师发号施令,学生听话执行”的误区,但问题很快就来了。当我坐在办公室等着课代表把作业送来时,却发现收上来的作业总是参差不齐;吩咐课代表催学生交作业,甚至自己在班上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收作业变成了一件头疼的事。

当我读到魏先生的书时,我惊叹于魏先生的课堂管理的效率。我开始反省和尝试。学生为什么不按时交作业?我在班上做了一个匿名调查。原因如下:

1.不会做(主要是主观题);2.作业太多做不完(学生会优先完成语数外等主科)。

对于第一类问题,首先,笔者穿插了教学生回答主观题的方法,规范了答案格式,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练习。两周内,学生的主观题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次,设置竞赛机制,分学习小组比赛哪个小组交得最快,前三组交齐且批改可得优的小组学生可评一次优,每月奖励一次评优最多的前十名同学,“惩罚”最少的后十名同学。针对第二种问题,我尽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将时间“还给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来落实背书、作业,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为学生“减了负”,一举两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集了作业,提高了成绩。魏书生的高效管理理念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魏书生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改变了我工作只是谋生工具的观念。在工作之初,教师常常抱怨工作量大,不被社会理解,收入与投入不成正比。他们对教学的热情和对学生的耐心似乎都被埋怨和犹豫消耗殆尽,工作成了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当我了解了魏书生老师,我被他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震撼了!

魏书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他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心里。他更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他没有放弃一个学生。他应该教好所有的学生以便他们能学习。他认为学生比他自己更重要。他能忍受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和困难。目的是对这些学生逐一进行教育。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或宗教人士的精神

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他用满腔的爱谱写了人生光辉的篇章。当我遇到困难,想办法而不是抱怨时,困难就会得到解决。学生们的成绩和爱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如果你盛开,微风就会来。

魏书生的爱情教育坚定了我不放弃学生的信念。魏书生最突出的特点是他崇高无私的爱。它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学生心中黑暗的角落。

他胸怀宽广,犹如大海,能包容和理解所有学生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

我们从不因学生的错误而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唱歌或做一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了他在学生心目中的伟大地位。爱是最伟大的教育。

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和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一个聪明的人,一定会以人为鉴,取长补短,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念和伟大精神是我教育生涯的一盏明灯,让我收获了对教育的热爱,使我主动、积极得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并使我保持心态的平和,从容的享受工作的乐趣。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篇3】

拿到《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这本书,淡绿色的封面洋溢着清新的气息,上面的一行小字“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一个最幸福的教师。”朴实的语言,表达着魏书生先生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诠释。读完整本书,深深敬佩先生乐观、进取的精神,安静、平和的心态,独特、独到的教育观念与方法。于是,感慨着自己这两年走过的支教乡村之路。

一、坚守成长——内心的自觉

初到乡村,我深切地感受到乡村教师的“挫败感”:留守儿童是那么多,家庭教育是那么缺乏,隔代教育是那么常见。我不懂那里的方言,我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们无法沟通。我也常听到身边的老教师在说“老师再怎么努力也不行,学生就这样的基础。”“我以前也是这样教的啊,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也难以邀约他人一起探讨交流教育和教学的话题。

于是,我常想,我在乡下的日子会不会颓废,会不会沉沦?容不得我“乱想”,容不得我“偷懒”,学校让我承担一节“省名校名师”的展示课,我的导师推荐我参加镇江市省第二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培育站主持人委以我班长重任!所有人的关心、扶植,让我知道,不让现实中的困境改变自己,就要不忘自己身为教师的本质,不忘自己身处乡村而面临的童心,不忘自己来时的路,不忘自己要成为自己!所以,身为教师,无论身处何方,无论面对着怎样的环境,知不足而前行,“必须以他自己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

二、追求卓越——成长的自觉

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反求诸己,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会打开一扇意想不到的窗口。——摘自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

在乡村的两年,在培育站的一年,在“师生共读——农村儿童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的主题下,我以学生的心态先后阅读了多本书籍,聆听了多位特级教师和专家的相关讲座。

绕梁三日之音,总让我的耳边回响着两个词:儿童、阅读。成尚荣先生说:“儿童研究是教师的第一专业。”朱永新则说“阅读,让孩子成为天使。”以儿童和阅读的视角来看,之前我的小语阅读教学局限于教语文课文,一篇课文还唯恐教得不完整,将星星点点的语文知识碎碎念,多而杂,一地鸡毛,碎片满地;而以往的课外阅读,也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随性而为:老师布置,师生两处放任自流,最多写写读后感,出份阅读小报。

如今,在与一群人共读共学的时光中,我对儿童,对阅读,有了全新的认知和体悟,明确了整本书阅读的体系与规范,苏醒了开展儿童整本书阅读的自觉,也悟懂了个人专业发展的语言所在:以整本书阅读为基点,融合丰富的语文资源,建立起个人的语文课程实践路径,承载着对儿童的研究,改变孩子,也改变自己。

所以,在自己班级开展了一系列整本书阅读活动,在读书中,在活动中,“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会打开一扇意想不到的窗口。”我发现,教师专业的卓越,在于自己始终把成长作为一种永照内心的自觉,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在于坚持以学生的自我发现和建构作为课堂的教学理念,不囿于“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观景之境,更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执着追求,登高望远,瞰察教育教学的理念与归途,明确目标与方向,让自己永在教育教学路途之上。心中有儿童,手中有书本,阅读有方法,无论他是不是乡村儿童,一样有收获,一样能精彩,一样可以改变现状。

阅读整本书,让学生成长,也让自己成长。师生共读,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有了桥梁,交流有了更加优雅的方式。

“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我想,先生说的就是这个理。

三、传递成长—专业的自觉

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斤斤计较,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跳出来,人生变得开阔,也便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摘自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

农村孩子的学习基础自然是个问题。第一次期中考试就与平行班相差6分之多,41位同学,不及格的有11人,其中还有两位同学是个位数。个别辅导的时间只能安排在中午,因为放学他们都是坐校车准时离校。第二年,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同样41位同学,同样考试个位数的有两位以上,从未有过的压力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角色进入学生心中。尽管每天作业本收不齐,交上来的作业改着改不下去,但是,不去计较他们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多少,不去纠结他们作业的质量如何,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表扬——表扬作业中字写得最好的,PPT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表扬作文写得最棒的,读给大家听,大家来评价;表扬作业一题不少的,表扬坚持写日记的。如此,“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斤斤计较,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跳出来,人生变得开阔”。

乡村的资源,相对于城市资源有优有劣,乡村的儿童,对于城区的儿童,他们,依然是有无限可能的儿童,依然是有着童年梦幻的儿童,依然是有着享受优质教育权利的儿童!作为乡村教师,带不了孩子们去博物馆、图书馆,但可畅游在农田阡陌,菜畦池塘;看不了文物标本,但可听取蛙声一片,蝶舞菜花。

在魏书生先生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一书中,我感受到:一个人,一部教育史;一个人,一本活的教育学。身为教师,无论在哪里,都需要不断自我成长,不断传递成长。我觉得这大概就是先生所说的“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一个最幸福的教师。”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篇4】

以前总觉得魏书生这位教育大家离我们太远,最近看了魏书生的书籍,我感觉豁然开朗,被他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平和的心态,敬佩他独特个性,敬佩他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原来,教育也能享受如此的幸福。魏书生先生语速缓慢,阐述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观和幸福观。

一教师的幸福源自学生

在序言的开头,我从不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我只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价值的普通人和一个称职的老师。关于幸福,魏书生说:

如果一个人能因为自己的存在而让世界变得更好,也能因为自己的存在而让别人更快乐,那他一定是幸福的。这句话,早些时候已在其它刊物上读到过,再次聆听,更加深了我这样的信念: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我的工作就有了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恐怕没有什么比遇见满足自己的学生更快乐的了。然而,教师无法挑选自己的学生。教师的成长,一定是自我的成长,是发自内心的成长。

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始终重视教育,这既是个体心理的需要,也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

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自己的优势,不断发展和利用。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成长壮大,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教师的睿智启迪着学生

魏书生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教师不能把自己能说的说清楚,为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首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的嘴动起来,更重要的师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他们机会去重复,给他们机会去重新测试和改正,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是间去沟通。还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暴露的问题并提出意见。教师要少讲、多讲,有针对性,提高学生陈述的效果,

魏书生说,要培养学生有比天空更宽广的胸怀,就不能让自己的胸怀像马蹄坑一样狭隘。相反,他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发展成为一个游泳池、一个湖泊、一个大海甚至更广阔的天空。这样我们才能明确人生的意义,才能把精力用在于国于民,于已于人都有利的大事上,才能活得开朗乐观有意义。

通过阅读增加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挑重担,锻炼实践能力,教师才能真正使自己一天比一天强。

我们必须坚信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两个自我在内心深处并存,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壮大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班级管理的最好办法。魏书生的原则是:在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我们的心灵像摄像机,眼睛是摄像机的镜头,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们拍下什么录像片在自己的心上,全由自己说了算。教师应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我们培养学生,要从发现学生身上的美好、长处和闪光点出发。

一个教师,应该学会自我控制,不轻易发脾气。要有爱心、耐心、也要有宽容的胸怀。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节省内耗互头的时间。

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教师要多做实事,善待他人,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自己无法改变的短处。

看到自己的渺小,用微笑对待人生的不幸,把它减半。做你感兴趣的事。听音乐唱歌。善于发现快乐,提高笑对生活的能力。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读魏老师的这段话,让我看到了别一个天空那美丽的风景。当我们对学生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时,我们往往只强调加强学生的纪律和注意力。为什么我们自己找不到原因?

我的课堂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基础?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让50多名学生适应自己,最好让自己适应这些学生,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我们就能看到那片天空的美丽。对待学生不同错误的多种教育方法给我的触动特别深,使我想起我在教育学生时的黔驴技穷。有时除了提高嗓门高八度外,还真觉得无计可施。

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并不管用,或许学生的气焰灭了,但他们的抵触情绪仍然强烈,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做到信服。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这不利于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服学生。

另一方面,魏老师在处理不同类型学生的错误时,以尊重为前提,以不同的角色定位,采取不同的角育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敬佩老师,从而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要分类,方法要多样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和改变错误。

三教师的胸襟滋润心灵

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选择一个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对生活有一个宽容豁达的态度,不要斤斤计较每一个细节,跳出自己的小世界,生活变得开放,然后才有更多的可能。

人们是这样的:年轻人认为年轻人好,中年认认为年轻人好,老年认认为中年认好。因此,他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好时光。那么,人的一生究竟什么时候最好呢?

实际上就是你现在最好。因为你不可能再回到昨天。人生这列车,以提速的趋势,载着人们向生命的终点奔跑,你只有珍爱现在,有效地利用现在,才能使你有所作为,不虚度年华。

“人”字的结构,一长一短,所有人都是长处和短处共同组成的。千万别盯着人家那点毛病,越盯自己越累,人家也不痛快。

“人”字的结构,一撇一捺,你帮着我,我帮着你,一块儿组成一个人。男人帮助女人组成一个家庭,领导帮助同志组成一个集体。

“人”字的结构,还是上坡和下坡。有上坡成功的时刻,也有下坡失败的时候;有强壮的年龄,也有衰弱的阶段。于是,成功时无需飘飘然,失败时也很坦然。

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

要为前进寻找条件,不为后退拼凑理由。

那些善于自我埋没的人,总是刚一看到1%失败的可能,就已泄掉了99%的勇气。

胜利者比失败者常常只是少了一占怯懦。

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困难,乐观者在每个困难中都看到机会。

多用时间来瞻前、来实干;少用时间去顾后、去空想。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少琢磨人,多琢磨事。

……264页的书,我边看边摘抄,边看边思考,魏书生的思考与做人,学习与工作,教书与育人,给我莫大的启迪与鼓舞!往后我自己的为师、为人,定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扬帆远行!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篇5】

魏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时期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观点,对我们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同样有着相通的指导借鉴作用。分析教材的逻辑起点,研究尊重孩子的现实起点,课堂上把握重点,分散难点,少讲精练,把时间舍得用于孩子的**交流中。在知识系统更强的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分析中,时刻关注教材的前后知识联系,把握知识脉络,教学中逐渐让知识网络清晰地呈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一个教师,不给学生讲教材,这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教师。一个老师,只教学生课本,这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魏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名篇时文,讲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资料,讲学习方法方面的资料,介绍国内外科技动态,指导学生写一些其他学科的文章。

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不少老师对此是心存疑虑的,认为这些东西和语文没有多大关系,还不如老老实实讲教材,因为那时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里认为“教材即是学生的世界”,魏老师坚信自己的教育理想信念,勇于课改实践,以独到的见解、丰厚的课改实绩证明此路的可行性,成为我国课改路上的领路巨人。如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世界是学生的教材”的理念,早已为每一位教师所熟知,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满足于教教材,开始尝试整合教材、自编教材、超越教材等形式,比如我们名师工作室正在进行的小学中年级数学拓展课研发工作,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开展的研究活动,以期望拓宽孩子们的知识和视野,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及数学素养。魏老师指出:

磨刀不误砍柴工,无论哪一门学科,都不应该只将眼睛盯着教材和练习册,而是应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扩大学生的视野,多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背景性知识。只要老师努力,就会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素材,值得我们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发现、一起思考、一起探索。

二、自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从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代课老师,能成长为全国著名的影响深远的特级名师,除了需要一些做教师的天赋,更多的是魏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的结果。从念初中时开始自学《哲学讲义》、《论共产主义》等书籍,在工厂劳动时心怀教育梦想自学教育理论书籍,到学历进修自考,至今依然不断自学,魏老师曲曲折折地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自学道路。中师毕业后即走向讲台,我也曾庆幸自己有过学历自学考试的经历,自学路上不仅需要较强的记忆力、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更多的需要自己的理想、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参与。

新时期需要终身学习的教师,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自学无疑是最重要和最高水平的学习。在自学过程中,魏老师的体会能给我们指点方向: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筛选信息的能力,看多家之言,读写结合。

曾经对名师工作室每人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的任务感到“压力山大”,几番适应渐成习惯,与书籍为友,与大师对话,时而拾几片心得,自学一定能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能认真学习的孩子会优秀一阵子,能有效自学的孩子会优秀一辈子”,我想,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魏老师出差在外的日子里,孩子们没让功课落下,靠着自学习惯是原因之一。自学能力从心理学上讲,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任何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都要经历知、情、行、恒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和发展。

魏老师多年来坚持探索和研究的提升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是启迪我们教育方法的宝贵财富。如果一个学生想要学习并且能够学习,那么他已经掌握了接受生活的能力。而教育,就是教学生接受生活的能力。

三、班级管理有法才有效

说到班级管理,很多学生和很多事情,不管是老师还是班主任,都觉得很头疼。所以,学校一分配班主任的活儿,大多数老师都不情愿,或是避而远之。从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故事中,我发现当老师或班主任也可以轻松自在。

在他的班里,一切事务,甚至学生的学习也不用他操心,而班级仍然井井有条,让人羡慕不已。原来他在班级中实行的是学生自动化管理,班里的一切都责任到人,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学生相互监督管理,不用教师事事亲临。

在教育上,魏老师非常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好习惯。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我们教师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增长了学生做事的能力,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也可以感到分外轻松。

四、做一个胸襟开阔的教师

魏先生说,多改变自己,少抱怨生活;善于坚守幸福的立场——不幸福大多是自寻烦恼造成的。魏书生对教师职业的迷恋,源于教师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丽的职业。带着这份朴素的情感,他放弃许多机会、经过多次申请,终于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终身教师,以至在担任众多的行政及兼职工作时都不曾离开三尺讲台。

这些都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的独特魅力和风范,同心同德,快乐地生活、工作、学习。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大事做不了,我们就从小事做起,选择积极角色进入工作和生活,乐于接受任务安排,少些消极推诿,多些宽容之心,少些情绪牢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如果不是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去对待工作,那么生活和工作给我们的便是无尽的烦恼。

“什么叫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上千遍并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就是把大家都认为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去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魏老师朴实的教育情怀,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胸怀将引领我们如何去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事业,去充实自我,去发展自我,去超越自我,去奉献自我,以一份恬静的心情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