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书笔记 > 导航

看《领航》有感

发表时间:2023-05-05

看《领航》有感汇总7篇。

古语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相关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一篇读书笔记是很有必要的,如何在读书笔记中全面的总结自己的收获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看《领航》有感汇总7篇”,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看《领航》有感【篇1】

短视频《领航》,回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的各项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展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号”巨轮前行,谱写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在教育上的改革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对此深有感触和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正加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进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发展新阶段,教育系统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坚持正确导向,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突出教育教学,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树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根本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健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内涵发展不断深入。我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我们强调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归根结底就是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研究”这是总课题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所说。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5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培养适应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一代新人,需要教育“强基固本”。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观念,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批批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茁壮成长。

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5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基本形成,高等教育也建立了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相关行业部门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

5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支撑。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涌现出张丽莉、李保国、黄大年等一大批优秀教师。教师队伍素质能力整体提升。教师学历结构不断改善。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正逐步形成。国家把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截至20XX年底,全国22个实施省份中,有684个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8.1万所学校的近130万名乡村教师。

保障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确立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学生核心素养,研制各学科课标与学业质量标准。教育领域各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层面的规范、指标、指南等近800项,让教育有标可循。

看《领航》有感【篇2】

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意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脱贫攻坚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贫措施,帮助每个贫困户脱贫,侧重于微观政策。作为各级干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重点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转型曲”。围绕精准扶贫,各级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阶段,各级干部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扶贫范围,实现扶贫资金逐步向非贫困户开放,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坚持乡村振兴建设总目标与乡村自身的特色结合,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乡融合曲”。城大乡小的格局凸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城乡何以融、如何融的双面性。各级干部在此项工作中要做到空间规划有序,以距离城镇中心和实住人口为参考,将乡村进行特大乡村、大乡村、中等乡村、小乡村分类,采取城乡融合归类,实施壮大、合并、融入的指导策略,做到城乡机理有别,对于承载独特地域文化的建筑及其它样式给予保护,避免在拆建中导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术互补曲”。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要技术上的相互补充,各级干部应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技术发展纳入农业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纵向相连、横向相通的技术体系。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快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发展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建档立卡和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精准扶贫数据库,为建档立卡户精准退出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看《领航》有感【篇3】

伟大思想源自伟大时代,创新理论指引创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脉开方,从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再到鲜明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开启、深入推进。

新一届自治区党委深刻认识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必由之路,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不断_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推动新时代广西高质量发展。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广西视察时又强调,“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牢记殷殷嘱托,自治区党委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启动“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引智项目经费包干制、科技项目揭榜攻关制,研究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努力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2月25日,直径仅0.15毫米、相当于2根头发丝的广西产最细钢丝在柳钢下线。这项柳钢集团自主开发的创新技术,让柳钢跨过我国行业内用帘线钢盘条生产钢丝最细规格的门槛。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广西本土培育发展壮大的企业,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短短7年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手持稳定器企业之一,核心技术占据行业最前端,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峰时超过50%,产值从7年前的500多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5.7亿元,智神飞一般的增长速度,是广西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日的广西,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向纵深处破冰:“天女散花”的科技项目统起来,僵化呆板的项目申报制度活起来,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用起来,企业主体“动”起来,科技人员“富”起来,奖励范围“广”起来。越来越多广西企业向创新要活力,靠“智造”拓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

广西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实特色产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西部制造强区。

推动升级,“老树”发新枝。实施“千企技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柳工持续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稳步推进国际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进程,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9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87亿元,行业排名直线上升,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贡献了硬核力量。今年一季度,柳工海外配件业务接连斩获千万级订单;1—2月,柳工出口产品销售同比增长95.02%,加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

大力育新,布局新赛道,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春伊始,中国首台套气垫炉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亮相。这台自主研发3年、近300米长的“大机器”,打破国内生产高端铝合金淬火薄板长期依赖进口设备局面。南南铝加工先后攻破航天、航空、轨道交通、3C泛半导体等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多次创下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纪录,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聚焦强企,崛起“小巨人”。实施“百亿强企”“千亿跨越”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打造领航企业新方阵;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引进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支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桂发展。

既有“大国重器”,也有“国民美食”。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为螺蛳粉产业发展点赞:“小米粉,大产业,民营企业敢于闯,在螺蛳粉方面闯成功。”

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赞誉的螺蛳粉,如今已成为一个大产业。柳州聚焦产业链创新,闯出一条用工业化思维推动螺蛳粉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1.97亿元。

新理念催生新变化,广西经济持续稳健前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已形成10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6个千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乘用车、工程机械、内燃机、电解铜、氧化铝产量进入全国前列。蚕茧和桑蚕丝产量保持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到全国的七分之一。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全国首个产销累计超过2500万辆的民族品牌单一车企,宏光MINIEV连续18个月蝉联全国新能源单一车型销量冠军。

八桂大地,干事创业热潮涌动;山海之间,希望与活力澎湃激荡。

看《领航》有感【篇4】

当前,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年轻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时时刻刻保持“在状态”,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笃定前行。

立好风向标杆,争先进位“在状态”。一个地区的发展,一个人的提升,总是在对标对表先进中增强本领,在不断拉高标杆中实现追赶跨越。当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年轻干部要敢于“由内到外”地争先进位。“对内”年轻干部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审视自我,给自己来一场由表及里的“大体检”,敢于把自己亮出来,把缺点摆出来,及时转变工作作风,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劲头,奋发有为;“对外”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摒弃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不断拓宽视野,跳出眼前工作的“一亩三分地”,同时对标先进典型,要认真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把谋划想到穷尽,把工作干到极致,着力解决一批深层次、累积性的疑难杂症,以高度自觉和饱满热情投身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去。

鼓起干事劲头,担当实干“在状态”。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立足当前形势,广大年轻干部唯有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长长久久地推向前进。面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风险挑战,年轻干部应不断增强机遇风险意识,涵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瞄准热点难点问题,聚焦大事难事,坚决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障碍努力做到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面对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环保等繁重的工作,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尽力去摘那些“跳起来能摘到的桃子”,践行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的誓言,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练就过硬本领,为民服务“在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而为民服务是干部践行初心的体现,年轻干部应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提升自我的紧迫感,发扬“挤”和“钻”的精神,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内容,坚持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年轻干部需在为民实践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做勤奋务实、爱岗敬业的表率,做攻坚克难、矢志创新的先锋,沉着冷静应对各类问题,把群众的事情办出实效,努力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提高本领,锻造成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在状态”是精神风貌,是工作态度,也是人生境界。奋进新征程,年轻干部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展现出踔厉奋发、难中求成的“状态”,方能“向未来”!

看《领航》有感【篇5】

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习近平

春回大地。八桂乡村,处处可见春耕春种忙碌的身影,处处可见乡亲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奋力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八桂华章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

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

最深情的牵挂,最坚定的决心。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代表全党作出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了!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八桂大地的发展大计,壮乡儿女的小康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于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用“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扶贫,让老区和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矢志让广西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摸清贫困家底,广西25万名各级干部进村入户,完成了“史上最严”的贫困户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留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这是广西深度贫困地区大石山区的真实写照。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曾是贫困群众心底无奈的叹息。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精准药方:易地搬迁!

遵循总书记的指引,广西全面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田东县思林镇龙邦村,位于喀斯特大石山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98.72%,当地山歌这样唱:“穷山窝、木瓦房、漏风又漏雨,羊肠道、望天水、缺水又缺粮。”该村被列为整村搬迁的贫困村,但村民们故土难离,刚开始思想转不过弯来,很多人不愿意搬。

当时,跟龙邦村类似的深度贫困村,在广西还有很多。要完成71万人的搬迁任务!这是广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重重困难,广西没有退路,也不能有退路。自治区党委、政府郑重承诺: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下!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这是唯一的出路,困难再大,我也要带领全村搬出去。”田东县龙邦村党支部书记蓝茂东下定决心。他率先签订搬迁协议,并带领党员翻山越岭、进屯入户,发动群众搬迁。最终,全村人都搬进了“幸福家园”安置小区,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了。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总书记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田东县龙邦村村民兰武兵感激地说。

一个乡村的跨越,折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飞跃。广西共投入426亿元,建成集中安置点506个,帮助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完成搬迁,全部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创造了广西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

脱贫攻坚期间,一项项惠民工程,暖心接力,润泽八桂。

广西义务教育学校新建766所,改扩建4.6万所(次),建设教育项目2.41万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全部接受教育。

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2996个。

建设自然村屯砂石或硬化道路7.1万公里,实现全部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目标;贫困村通电率100%,覆盖4G网络100%。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看病难”到“看好病”,贫困地区水、电、路、网全面改善,温暖的阳光铺洒在脱贫路上。

产业扶贫是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在脱贫攻坚中,广西一大批扶贫产业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产业,产业覆盖率达97.04%。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杨瑞华介绍,2015年起,广西落实9000多个区内单位定点帮扶全部贫困村,25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1.8万多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万多个村,结对帮扶的对象覆盖了所有贫困村。

为了摆脱贫困,广西尽锐出战,实行五级书记抓扶贫,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走进贫困地区,结穷亲、寻贫根、出实招。广大党员带头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前列,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大山深处,乡间田野,党心民心在新时代里同频共振。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是乐业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铿锵誓言,她把年仅30岁的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感动了无数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千上万像黄文秀一样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改变命运的斗志,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同饮一江水的粤桂两省区,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创新“乡乡、村村、村企”等基层结对帮扶模式,成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2020年初,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最后冲刺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战贫”工作更为吃劲。2020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就是要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总书记发出号令,我们就奋勇前行。广西以决战决胜之势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广西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63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国家组织开展的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广西连续5年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八桂华章。

毛南族整族脱贫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波川村脱贫户谭美春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与村民们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毛南族整族脱贫的喜讯。

没多久,总书记给他们回信了,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谭美春万分激动:“脱贫之后,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和关心。”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新一届自治区党委常委第一次集体调研,来到兴安县五架车村,实地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并在现场召开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会议要求聚焦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和民族自治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新一届自治区党委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协同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坚持长远发展抓乡村产业,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着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让农民有更多的增值收益。

进一步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强化政策、人才、资源等要素保障,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稳步推进全域、全员、全面的乡村振兴目标。

3月24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黄智宇表示: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我们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2021年共投入产业发展的财政衔接资金达到了116.9亿元;全区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77家;持续培育“桂字号”农业品牌,“广西好嘢”目录遴选发布411个农产品,加强消费帮扶,全区累计销售帮扶产品233.5亿元。

2021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江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杨宁,如今继续带领乡亲们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兴旺之路,种植辣椒、竹木、高山泉水西瓜,并建立起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在网上销售特产。

“我要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群众做好服务,带领大家过上越来越美好的日子。”杨宁说。

芒果产业是百色市促农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万物萌动的春天,田阳芒果脱贫产业核心示范区里,满山的芒果树生机勃勃。田阳区派出专家跑遍当地芒果园,向果农传授种植、管护技术。那满镇三同村村民黄尚师告诉记者:“我家种芒果30多亩,2021年收入10多万元。学好技术,还有增收,我们很有信心。”

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的瑶族群众,打开山门,做大做强生态旅游,2021年人均纯收入15026.7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5.8万元。

今年初春,贵港市港北区新圩村全力推进5005亩农田高标准建设,推动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助力农民增收……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向党、携手奋进的信心和力量。

朝着伟大复兴领航人指引的方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5700多万壮乡儿女,勠力同心、踔厉笃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编织共同富裕的美丽壮锦,一起用奋斗迎接八桂大地更加美好的未来!

看《领航》有感【篇6】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既是根本政治任务,也是根本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之发展成就,就是因为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带领我们克服各种困难艰险,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学史增信,从_中汲取信仰信念。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勇往奋进以赴之,殚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通过学习百年_,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仰的力量,_在_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信仰、信念、信心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坚定信仰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以实际行动守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学史崇德,从_中汲取为民情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从延安时期_同志发表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到关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从“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到“绿了荒山,白了头发”的人民公仆杨善洲,老一辈革命家为一代代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始终坚守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功德、严于律己的品德,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赓续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

学史力行,从_中汲取前进动力。自_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举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在攻坚克难上见真章,在担当作为中求实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实践是_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积极将_学习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从百年_中汲取前进动力,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在新征程上奋楫扬帆,实现_学习教育“办实事、出实绩、开新局”的目标。

看《领航》有感【篇7】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抓实“三农”工作,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农”领域涉及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干部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党员干部要紧贴“三农”工作实际,拿出新干劲、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的第一线大力提升工作本领,在当好群众的“领头雁”和“贴心人”的过程中,挥舞“四把刷子”,奋力绘就“三农”工作的靓丽“春色”。

挥舞强基固本“刷子”,绘实“三农”画卷的“底色”。我们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还要千方百计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这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立足点,必须在强基固本上下功夫。为此,党员干部要继续落实好帮扶工作“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夯实防止返贫的组织基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落实好产业帮扶政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以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节节攀升,绘实“三农”画卷的靓丽“底色”。

挥舞生态优先“刷子”,绘出“三农”画卷的“特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离开了这个支撑点,发展将是低层次的、不可持续的。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时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始终坚持走实绿色发展之路,以筑就生态屏障,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与环境协调发展,与“三农”事业相得益彰,让人民群众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走端生态碗、吃生态饭之路,奋力绘出“三农”画卷的生态“特色”。

挥舞乡村振兴“刷子”,绘准“三农”画卷的“成色”。党员干部要拿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劲头来,跟踪群众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奋斗。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扎实抓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大力提升收入水平,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要以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要抓好社区发展治理,让群众有更多安全感。要通过挥舞乡村振兴“刷子”,奋力绘准“三农”画卷的发展“成色”。

挥舞人才队伍“刷子”,绘就“三农”画卷的“亮色”。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做好“三农”工作,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各地要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集众智、策群力,为“土专家”“田秀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要激发农业科技工作者干劲,从源头上解决种子、农技等“卡脖子”问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要和农民同坐一条板凳,时刻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人才队伍挥舞好担当作为的“刷子”,奋力绘就“三农”画卷的“亮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