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书笔记 > 导航

[读书心得借鉴]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心得(示范版)

发表时间:2022-08-23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阅读了相关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有哪些好的读书笔记范本而资借鉴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借鉴]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心得(示范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看完《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之后感触颇深,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魏书生老师对教育认真、专注、用心。他的典型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做教育,我们都能化腐朽为神奇,都会创造出奇迹。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一句话: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老师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

二、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相互关心着,帮助着,团结着,离开了这个家庭就走进了社会。一个班集体更像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集体便可能有什么。既然是一个小社会,就应该有一个管理问题。而魏书生老师管理班级,靠的就是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一是民主,一是科学。一小点就是引导学生强身健体。在这两大点中,民主是基本的指导思想: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唯亲,不唯富,不唯优,不唯近。为每一个孩子创设平等参与的机制,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和谐、主动的发展。

魏老师在书中讲到的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我觉得非常有用,工作中我们习惯让班干部来进行班级的纪律管理,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其实也不好,班级管理应该发挥集体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每个学生都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状态,发挥了班级管理的主动性。

三、懂得欣赏学生。在学生教育中,欣赏和批评学生,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经常鼓励学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赞扬学生时,学生能显示友好的态度,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的细微处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留心他们的长处,并能真诚的表扬他们,学生的自信心能得到提高。

总之,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之后,感觉他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处处都是发现,处处都是人生感悟的奇妙境界,在他的世界里,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哲学气质,让人仰慕,望尘莫及。自感眼界有所拓宽的同时,从中也学到了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借鉴的一些可行的做法。当然,在品味魏老师的感慨和收获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dsbj1.com延伸阅读

[读后有感系列]《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之四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有助于我们成长,而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而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你是否为此为写一篇读书笔记而苦恼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读后有感系列]《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之四”,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班主任兵法》一书记述了作者任班主任间与学生展开的“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读过之后,我感觉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很受启发。

我从中认识到教育是一种艺术,教师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自己的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线班主任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现有的小圈,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更多的东西,有意识地把其他学科的思想或经验借鉴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视野,提高教育水平。

书的内容简介中说:“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书的内容简介不知是不是作者自己撰写的,但它确实反映了作者教育思想的局限性。我有些疑惑。

读过本书,我有一种感觉,书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简直是一种“猫”和“老鼠”的关系,班主任工作就是“管理”学生,而不是“教育”学生。班主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挖空心思地去“对付”学生,运用兵法去战胜学生!班主任站在学生面前,像是警察与罪犯之间斗智斗勇,永远重复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较量!这本身是不是教育的误区?作者在“自序”里说,他最忧虑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自己的学生看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想法,他们会怎么看我?他们还会像以前那样尊重我吗?”作者为什么忧虑?为什么不敢坦然面对学生?是否心虚?如果文中的林巧是作者的女儿,这件事能否这样处理?教师在境界上应该远远高于学生,我认为。《礼记》说,“教学相长”,班主任和学生应该是共同提高的进步伙伴,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朋友。当作者回忆起这段教育经历时,他的感觉中有甜蜜的成分吗?

我的这种想法是否有吹毛求疵的嫌疑,但我想,一本书引起了读者的思索和探究,这便是它最大的价值了。

班主任:诗歌范例


有名人说:“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而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会有新的想法,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您是不是不太清楚读书笔记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班主任:诗歌范例”,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班主任

您就像我的妈妈

关心着我们

每天在您的身边

心中感觉真好

您辛苦

每天来给我们上课

准备课件

批改材料与作业

但您没有任何怨言

每天一丝不苟

完成该做的事

您幸福

因为拥有一群可爱的孩子

陪伴您

心里漾起一阵亲切

您疼爱每个孩子

在他们受伤或呕吐时

您总要忙前忙后

心里刀割一样难受

班主任

您就像我的妈妈

四年的风风雨雨

您让我们懂得

认真学习

好好读书

【必备】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四篇


古语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与故事情节产生共鸣。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书笔记,你有了解过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必备】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四篇”,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觉得有用请收藏。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篇一)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后的最深感触。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本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发。

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多用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 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 (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除了许多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这本书还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种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获取丰收的喜悦。教育如同园艺,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和魅力。

再次: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本书所讲述的几十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是交锋。读到(攻心为上)一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也是自身体验、自身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教师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治班、“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那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是促进我们青年教师人生发展和工作成长的最好途径。只有不断汲取书籍的力量,才能具备合格教师所必须的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个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份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书香飘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篇二)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后的最深感触。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本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发。

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多用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 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 (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除了许多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这本书还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种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获取丰收的喜悦。教育如同园艺,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和魅力。

再次: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本书所讲述的几十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是交锋。读到(攻心为上)一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也是自身体验、自身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教师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治班、“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那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是促进我们青年教师人生发展和工作成长的最好途径。只有不断汲取书籍的力量,才能具备合格教师所必须的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个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份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书香飘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篇三)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

寒假中,我有幸接触到《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使我的很多实践工作有了理论依据,让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犹如一个在沙漠中走了太久的极度饥渴的人,突然见到面包和甘泉,让我欣喜,让我若狂!

经常把自己关在卧室,静静地享受心灵的共鸣,倾听自己心跳的节奏。用各种符号做标记,把感觉最贴心的最有话要说的地方折起来。我尽量地节省符号,可书上圈圈、点点、三角、方框、曲线、直线画着重号的、折叠的地方仍然那么多!我知道,短时间内,我是不能无法写出我的全部感受的,因为我需要鲸吞,鲸吞大量的食物来满足饥渴的胃肠。

魏书生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班主任工作异常显得重要。

《班主任兵法》就是一本对青年班主任有很高借鉴价值的班级管理类书籍。它主要以事例的形式,巧妙地把中国古代或近代兵法融入到班级管理实践中,跳出教育论教育,做教育,使得管理者在教育管理中能够游刃有余,一览众山小。它记述了万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透过生动诙谐的语言,我看到了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同时,在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许多方法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的,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班主任兵法》分实践篇和理论篇两部分。对于这两部分内容,我都很喜欢。虽然实践篇中的案例和自己碰到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而且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都不同,但是我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理论篇,是在实践篇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可以检验我的总结的正确性,真是让人越看越带劲,还不住的点头。同时,还能够发现自己在上学期的工作中哪些事情处理的还算得当,哪些事情还有所欠缺,真是教给我很多做班主任的好方法。

万老师在书中写到:学生当面与你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一个原则:自保第一,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再等待机会反击。除此之外在其他地方还提到了很多类似的内容。原本我以为,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镇压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威信;假使我们忍受他们的顶撞的话,我们不仅会在其他学生面前威信全无,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脸面无存。当我读到《班主任兵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以前想的是多么的愚蠢和幼稚呀!与学生发生冲突尤其是面对一些易激动的学生,他在气头上是听不进你的批评的。而此时自己却和他计较就更加会使矛盾激化,到最后事情没有解决还让身心受到了伤害,而且学生们总会帮助学生,而且到最后他们只会觉得老师有错没有用。所以,当你遇到此类情况,首先自己必须要冷静,就像书中所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实力的最好方法。现在的撤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的前进,现在的自保是为了将来更大地发力。真是让我领悟到了什么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以前我总觉得我在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时候,好象并没有起很好的效果,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很有个性和思想的学生。但是,万老师在预篇中提到,找学生谈话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每次谈话前,都要仔细设计谈话的策略,寻找切入点,预想学生可能的反应以及应对的方法。这样想几次,心里有底了之后,再把学生找来。我这才发现我的问题是每次找学生谈话前,都没有进行适当的预,也许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在这样迷糊的情况下教育学生怎能有好的效果呢?所以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做好预,事先想好一切,甚至像备课一样,把自己要对学生讲的内容和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记录下来,切不可打无准备的仗。

《班主任兵法》这本书让我在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当然我也不会本本主义,迷上所谓的兵法因为那只是一般个人工作的总结,不是真理,更不能解决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问题,而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我会努力的!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篇四)

进入到实验小学以后,我一直担任了班主任,我总是被形形色色的琐碎事情所困绕。读了万玮老师的着作《班主任兵法》后,使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受益匪浅。

万玮的《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主要是对教育的反思,讲述了作者自己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它让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平时敏锐观察,及时问题,抓住时机,才能对症下药。

学生同样是学习成绩差,形成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是基础差,有的是智力差异,还有的是家庭原因。所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细心观察,深入调查后再进行处理,这样才不会打无准备之仗。

班主任工作中到处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想要自己无论是面对问题学生,还是意外事故,都能恰到好处的化被动为主动,

教师就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增长随机处置的能力,增强教育机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艺术水平。

在实践篇的十五破镜圆镜中有这么一段话,映入我脑海原来我发现这两个人太傲慢了。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她们,他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赢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提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当了两年的班主任,我体会到了,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和关心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我是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老师偶尔一句关心的话,关切的问候,都会使学生牢牢记在心里,特别是当学生的身体有不适,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到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我班的张硕同学,刚入班级时,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一般,课上不会听讲,做题不认真,经常因粗心十分,而且他的字写得很差。有一次,上写字课,张硕一节课只写了一张字,这足以看出他的认真和耐心。我当时及时的表扬了他,并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从他的表情中我看出了他内心的高兴。从此我试着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与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他,后来他真的变了,变得喜欢与同学玩,课上听讲专心了,特别是字体有了很大的长进。

总的来说,我们的教育,比较注重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这本书告诉我感化式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是万能的。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对待那些偶尔出错、无意犯错的学生,可能老师的温言细语就能有所收获,但是对待那些屡次犯错,专找空子的学生恐怕还是震撼的效果要好一点。

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去研究;教育是爱的艺术。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我不是阳光,但我会用自己全部的爱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阳光的沐浴,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的教育焕发勃勃的生机!

[精品范文]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2340字)


古语言: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完以后,我们经常会仔细口味这本书,这些瞬间即逝的收获,就是我们写读书笔记的基础。那么,值得被我们借鉴的读书笔记有哪些?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精品范文]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2340字)》,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篇一】

前段时间,学校组织各班主任老师参加了“惠民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并给每位老师发了《班主任兵法》一书。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

这本书主要是用《孙子兵法》作为指导思想,来细细地分析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一共分为引言、自保第一、攻心为上、战略战术、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谋攻篇、形篇、势篇、捭阖之术、手段与目的、掌握时机、虚实篇。它的指导思想为:学校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痛苦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喜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多种角色,展示了新生代教师的风采:一位武艺高超、临乱不惊的武术家;一位处事干练、善于应变的政治家;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一位细致入微、举重若轻的心理学家。一位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智谋家……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努力把自己变成“反思型”教师

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读过《班主任兵法》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读着读着,经常感叹,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我也做过,我怎么不写下来呢?所以我在想:我们有很多老师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教学中,有很多好方法,何尝不能写下来,何尝不能相互学习呢?如果作者不把他的经历经验反思成文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那么多好主意。所以,我感觉,做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成长起来。经常写反思日记,总结不足与成功之处,使之不断进步,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做一名关心热爱学生的教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班主任只要心里装着学生,时常牵挂着学生,通过关心能形成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良性互动。首先,要从思想上关心。思想上的关心是最紧要的关心。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教师要想拨动这根心弦,就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外在表现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育学生时,应努力寻找学生的共同点,从而获得共同的语言。“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这要求我们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坚信学生是可以被教好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教。这需要教师具有转化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转化引导之目的。在平时,教师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方式有别,效果千差万别。其次是生活上的关心。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校时,还不免有头疼脑热,在常人看来的一些小事,却是他们的大事、难事。作为班主任,就要把关心学生的“饱暖小事”挂在心上,常跟他们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争取让他们无学习的后顾之忧。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日子里都有快乐的时候,不快乐的时候,有顺心的日子,也有不顺心的日子,如果我们能及时帮助一把,学生就会心存感激与幸福,主观上会更努力表现。试想一下,当学生对老师心存爱戴时,你这个班主任难道还会不成功吗?三是学习上的关心。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学会做人”的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实际,进行细致耐心地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于我一个踏上讲台没多少年的老师来说,富有的是满腔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缺乏的是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应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用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用兵法里的精髓来诠释教育现象。一扇门,你推不开的时候,可以尝试拉一下!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其中的道理只有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思量。思量。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篇二】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后的最深感触。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本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发。

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多用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 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 (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除了许多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这本书还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种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获取丰收的喜悦。教育如同园艺,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和魅力。

再次: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本书所讲述的几十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是交锋。读到(攻心为上)一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也是自身体验、自身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教师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治班、“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那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是促进我们青年教师人生发展和工作成长的最好途径。只有不断汲取书籍的力量,才能具备合格教师所必须的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个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份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书香飘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篇三】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后的最深感触。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本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发。

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多用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 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 (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除了许多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这本书还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种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获取丰收的喜悦。教育如同园艺,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和魅力。

再次: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本书所讲述的几十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是交锋。读到(攻心为上)一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也是自身体验、自身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教师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治班、“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那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是促进我们青年教师人生发展和工作成长的最好途径。只有不断汲取书籍的力量,才能具备合格教师所必须的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个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份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书香飘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篇四】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

寒假中,我有幸接触到《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使我的很多实践工作有了理论依据,让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犹如一个在沙漠中走了太久的极度饥渴的人,突然见到面包和甘泉,让我欣喜,让我若狂!

经常把自己关在卧室,静静地享受心灵的共鸣,倾听自己心跳的节奏。用各种符号做标记,把感觉最贴心的最有话要说的地方折起来。我尽量地节省符号,可书上圈圈、点点、三角、方框、曲线、直线画着重号的、折叠的地方仍然那么多!我知道,短时间内,我是不能无法写出我的全部感受的,因为我需要鲸吞,鲸吞大量的食物来满足饥渴的胃肠。

魏书生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班主任工作异常显得重要。

《班主任兵法》就是一本对青年班主任有很高借鉴价值的班级管理类书籍。它主要以事例的形式,巧妙地把中国古代或近代兵法融入到班级管理实践中,跳出教育论教育,做教育,使得管理者在教育管理中能够游刃有余,一览众山小。它记述了万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透过生动诙谐的语言,我看到了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同时,在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许多方法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的,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班主任兵法》分实践篇和理论篇两部分。对于这两部分内容,我都很喜欢。虽然实践篇中的案例和自己碰到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而且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都不同,但是我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理论篇,是在实践篇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可以检验我的总结的正确性,真是让人越看越带劲,还不住的点头。同时,还能够发现自己在上学期的工作中哪些事情处理的还算得当,哪些事情还有所欠缺,真是教给我很多做班主任的好方法。

万老师在书中写到:学生当面与你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一个原则:自保第一,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再等待机会反击。除此之外在其他地方还提到了很多类似的内容。原本我以为,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镇压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威信;假使我们忍受他们的顶撞的话,我们不仅会在其他学生面前威信全无,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脸面无存。当我读到《班主任兵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以前想的是多么的愚蠢和幼稚呀!与学生发生冲突尤其是面对一些易激动的学生,他在气头上是听不进你的批评的。而此时自己却和他计较就更加会使矛盾激化,到最后事情没有解决还让身心受到了伤害,而且学生们总会帮助学生,而且到最后他们只会觉得老师有错没有用。所以,当你遇到此类情况,首先自己必须要冷静,就像书中所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实力的最好方法。现在的撤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的前进,现在的自保是为了将来更大地发力。真是让我领悟到了什么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以前我总觉得我在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时候,好象并没有起很好的效果,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很有个性和思想的学生。但是,万老师在预篇中提到,找学生谈话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每次谈话前,都要仔细设计谈话的策略,寻找切入点,预想学生可能的反应以及应对的方法。这样想几次,心里有底了之后,再把学生找来。我这才发现我的问题是每次找学生谈话前,都没有进行适当的预,也许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在这样迷糊的情况下教育学生怎能有好的效果呢?所以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做好预,事先想好一切,甚至像备课一样,把自己要对学生讲的内容和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记录下来,切不可打无准备的仗。

《班主任兵法》这本书让我在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当然我也不会本本主义,迷上所谓的兵法因为那只是一般个人工作的总结,不是真理,更不能解决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问题,而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我会努力的!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篇五】

进入到实验小学以后,我一直担任了班主任,我总是被形形色色的琐碎事情所困绕。读了万玮老师的着作《班主任兵法》后,使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受益匪浅。

万玮的《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主要是对教育的反思,讲述了作者自己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它让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平时敏锐观察,及时问题,抓住时机,才能对症下药。

学生同样是学习成绩差,形成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是基础差,有的是智力差异,还有的是家庭原因。所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细心观察,深入调查后再进行处理,这样才不会打无准备之仗。

班主任工作中到处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想要自己无论是面对问题学生,还是意外事故,都能恰到好处的化被动为主动,

教师就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增长随机处置的能力,增强教育机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艺术水平。

在实践篇的十五破镜圆镜中有这么一段话,映入我脑海原来我发现这两个人太傲慢了。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她们,他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赢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提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当了两年的班主任,我体会到了,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和关心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我是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老师偶尔一句关心的话,关切的问候,都会使学生牢牢记在心里,特别是当学生的身体有不适,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到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我班的张硕同学,刚入班级时,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一般,课上不会听讲,做题不认真,经常因粗心十分,而且他的字写得很差。有一次,上写字课,张硕一节课只写了一张字,这足以看出他的认真和耐心。我当时及时的表扬了他,并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从他的表情中我看出了他内心的高兴。从此我试着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与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他,后来他真的变了,变得喜欢与同学玩,课上听讲专心了,特别是字体有了很大的长进。

总的来说,我们的教育,比较注重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这本书告诉我感化式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是万能的。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对待那些偶尔出错、无意犯错的学生,可能老师的温言细语就能有所收获,但是对待那些屡次犯错,专找空子的学生恐怕还是震撼的效果要好一点。

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去研究;教育是爱的艺术。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我不是阳光,但我会用自己全部的爱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阳光的沐浴,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的教育焕发勃勃的生机!

[收藏]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摘抄简短(5篇)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不可一日无书读。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完以后,我们经常会仔细口味这本书,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你有了解过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细心准备的《[收藏]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摘抄简短(5篇)》,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班主任兵法》咋一看题目就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的新鲜,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人把对敌的“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上。在我还没有深入去读它之前,我想这样的提法是不是过于“政治化”了呢?把对班级、学生的管理看作是一场战争会不会把问题“严肃化”了呢?当我才读了几页后,就发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班主任兵法》值得我们班主任细细品味和认真研究的一本好书!如果能真正内化并达到无形的境界,那么我相信:这世上很少会有他攻不克的“城”!

文中和平先生虽然把师生关系看作是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反斗争的“敌对”身份,然而其中却蕴涵了很多发人深思的教育策略,这些策略虽然是以看似冰冷的“兵法”形式出现,但却也映照出了和平先生对教育的深度反思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无限关爱。我真的感动了!文中说了很多很多的教育策略,每一个策略都看得出和平先生对学生心理是如此之“了如指掌”,也都看得出他的教学经验又是如此的丰富。

在本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教学事例被万老师用非常生动诙谐的语言细细陈述,娓娓道来,让我在每读一个故事时仿佛身临其境,在每读完一个故事后都会很有感触,有时又感到对万老师的种种招数由衷地佩服。在这本书里,万老师没有自封为“教育专家”,摆出一副权威面孔对教师们进行说教,而是通过真实的抒写,坦诚地表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成功或是失败。把这些心得和论点都写到我们这些教育同行的心坎里去了。比如他公开承认:“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反斗争的问题,把学生看作对手,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儿时“园丁与花朵”般的师生关系,正悄然发生改变,而要不要将学生作为对手,竟然成了一个争论的话题。这一点我想在一线做教育的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触:现在的学生和我们小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外界媒体少,传递的信息也少。孩子比较听话,个性张扬比较少。

一般说,来自家长和学校两方面的声音,是主要的教育来源。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接受信息量非常大。学生的思想成熟早,强调自我意识,想什么,想干什么,会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决定。他们还会按自己的想法对老师提出要求。因此,在与学生的“交战”之中,要让学生服你,就要靠老师的智慧了,如果能够智胜一筹,以智取胜,学生会甘愿做你的“手下败将”的!既然要以智取胜,我们就不能不依靠军事思想,军事思想中有大智慧啊!

书中有一些提示比较实用,如:“更多的体罚只能使学生情绪更加对抗,心理更加逆反”,“表扬与批评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罚工具”,所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敌退我追,就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况之下,不能放过,要一追到底”;“教师要琢磨学生的心理,然后经常给学生一些意外”。我们经常会碰到脾气特别倔的,软硬都不吃的学生,当这样的学生范了错,那么你一定要注意平静下来,不能和他对着干,如果他正在火头上,你还去批评他,骂他,就等于火上浇油,就算他知道自己有错,也不会承认;如果他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故意惹恼你,想让你注意他,我认为这时事情如果不是很严重就不要理会他,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只要过一会儿,自然会平淡下来,他也无心再去闹了,等下了课,老师再单独找他处理,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上课。

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刚柔并济的。该刚的时候要刚,该柔的时候要柔。他可以为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而对班级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罚,也可以在学生情绪激烈之时审时度势,稍作退让。而总体来说,我认为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有要求又宽大为怀。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这样的班主任学生自然信服。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是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以为教师软弱可欺。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需要言教,更需要身教。有些班级卫生工作不好,班主任带头拿起扫帚做值日工作,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班级学生自然被带动起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一定的制度管理,卫生状况自然大为改观。学生组织的活动,也特别希望教师的参与,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起打球,和学生一起搞联欢,甚至一起表演节目,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定有一个大的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也一定会有增强。班主任的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也非常不容易。有人说,一个没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做班主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向自我挑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素养的过程,有时候它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是极有价值、极有意义的。

在《班主任兵法》中提到,“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万老师只所以能有那么多精妙的结论和事例,就是在工作中注意收集,提炼,思考,整理。我们班主任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出更容易贯彻班级指导思想的办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变更方法,以达到更人性化的管理,我们的教育方法一定可以获得不断的创新和提高。

读完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要做好老师,做好班主任,首先就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非常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爱心是教师情感的核心。面对有待培养的一个个如此年轻蓬勃的学生们,教师要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情感、思想一天天的变化和成长,精心呵护,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没有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热爱教育事业是无从谈起的。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不可或缺的情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热爱和关爱尤其重要。作为班主任,平时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都能够比较清楚地掌握,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全班每一位学生多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沟通。同时,班主任还应对学生以诚相待,把班级管理的问题和困难告诉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谅解、支持与信任。

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及时的反思,总结以及方法的灵活运用,以达到更人性化的管理。班主任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因此它更强调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变更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出更容易贯彻班级指导思想的办法。在《班主任兵法》中提到,“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可见如果我们做教师的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主动反思总结的习惯,我们的教育方法一定可以获得不断的创新和提高。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反思,在日常的工作中养成随时记录工作得失的习惯;课下注意分析得失的原因;然后提炼出精华的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或改进;到了学期末再总结一下本学期的反思内容,可以写下有价值的经验材料,指导今后的工作,能够帮助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摘抄【篇二】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后的最深感触。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本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发。

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多用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 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 (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除了许多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这本书还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种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获取丰收的喜悦。教育如同园艺,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和魅力。

再次: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本书所讲述的几十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是交锋。读到(攻心为上)一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也是自身体验、自身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教师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治班、“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那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是促进我们青年教师人生发展和工作成长的最好途径。只有不断汲取书籍的力量,才能具备合格教师所必须的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个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份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书香飘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摘抄【篇三】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后的最深感触。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本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发。

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多用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 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 (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除了许多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这本书还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种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获取丰收的喜悦。教育如同园艺,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和魅力。

再次: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本书所讲述的几十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是交锋。读到(攻心为上)一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也是自身体验、自身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教师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治班、“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那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是促进我们青年教师人生发展和工作成长的最好途径。只有不断汲取书籍的力量,才能具备合格教师所必须的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个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份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书香飘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摘抄【篇四】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

寒假中,我有幸接触到《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使我的很多实践工作有了理论依据,让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犹如一个在沙漠中走了太久的极度饥渴的人,突然见到面包和甘泉,让我欣喜,让我若狂!

经常把自己关在卧室,静静地享受心灵的共鸣,倾听自己心跳的节奏。用各种符号做标记,把感觉最贴心的最有话要说的地方折起来。我尽量地节省符号,可书上圈圈、点点、三角、方框、曲线、直线画着重号的、折叠的地方仍然那么多!我知道,短时间内,我是不能无法写出我的全部感受的,因为我需要鲸吞,鲸吞大量的食物来满足饥渴的胃肠。

魏书生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班主任工作异常显得重要。

《班主任兵法》就是一本对青年班主任有很高借鉴价值的班级管理类书籍。它主要以事例的形式,巧妙地把中国古代或近代兵法融入到班级管理实践中,跳出教育论教育,做教育,使得管理者在教育管理中能够游刃有余,一览众山小。它记述了万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透过生动诙谐的语言,我看到了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同时,在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许多方法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的,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班主任兵法》分实践篇和理论篇两部分。对于这两部分内容,我都很喜欢。虽然实践篇中的案例和自己碰到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而且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都不同,但是我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理论篇,是在实践篇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可以检验我的总结的正确性,真是让人越看越带劲,还不住的点头。同时,还能够发现自己在上学期的工作中哪些事情处理的还算得当,哪些事情还有所欠缺,真是教给我很多做班主任的好方法。

万老师在书中写到:学生当面与你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一个原则:自保第一,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再等待机会反击。除此之外在其他地方还提到了很多类似的内容。原本我以为,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镇压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威信;假使我们忍受他们的顶撞的话,我们不仅会在其他学生面前威信全无,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脸面无存。当我读到《班主任兵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以前想的是多么的愚蠢和幼稚呀!与学生发生冲突尤其是面对一些易激动的学生,他在气头上是听不进你的批评的。而此时自己却和他计较就更加会使矛盾激化,到最后事情没有解决还让身心受到了伤害,而且学生们总会帮助学生,而且到最后他们只会觉得老师有错没有用。所以,当你遇到此类情况,首先自己必须要冷静,就像书中所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实力的最好方法。现在的撤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的前进,现在的自保是为了将来更大地发力。真是让我领悟到了什么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以前我总觉得我在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时候,好象并没有起很好的效果,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很有个性和思想的学生。但是,万老师在预篇中提到,找学生谈话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每次谈话前,都要仔细设计谈话的策略,寻找切入点,预想学生可能的反应以及应对的方法。这样想几次,心里有底了之后,再把学生找来。我这才发现我的问题是每次找学生谈话前,都没有进行适当的预,也许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在这样迷糊的情况下教育学生怎能有好的效果呢?所以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做好预,事先想好一切,甚至像备课一样,把自己要对学生讲的内容和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记录下来,切不可打无准备的仗。

《班主任兵法》这本书让我在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当然我也不会本本主义,迷上所谓的兵法因为那只是一般个人工作的总结,不是真理,更不能解决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问题,而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我会努力的!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摘抄【篇五】

进入到实验小学以后,我一直担任了班主任,我总是被形形色色的琐碎事情所困绕。读了万玮老师的着作《班主任兵法》后,使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受益匪浅。

万玮的《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主要是对教育的反思,讲述了作者自己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它让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平时敏锐观察,及时问题,抓住时机,才能对症下药。

学生同样是学习成绩差,形成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是基础差,有的是智力差异,还有的是家庭原因。所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细心观察,深入调查后再进行处理,这样才不会打无准备之仗。

班主任工作中到处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想要自己无论是面对问题学生,还是意外事故,都能恰到好处的化被动为主动,

教师就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增长随机处置的能力,增强教育机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艺术水平。

在实践篇的十五破镜圆镜中有这么一段话,映入我脑海原来我发现这两个人太傲慢了。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她们,他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赢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提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当了两年的班主任,我体会到了,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和关心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我是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老师偶尔一句关心的话,关切的问候,都会使学生牢牢记在心里,特别是当学生的身体有不适,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到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我班的张硕同学,刚入班级时,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一般,课上不会听讲,做题不认真,经常因粗心十分,而且他的字写得很差。有一次,上写字课,张硕一节课只写了一张字,这足以看出他的认真和耐心。我当时及时的表扬了他,并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从他的表情中我看出了他内心的高兴。从此我试着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与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他,后来他真的变了,变得喜欢与同学玩,课上听讲专心了,特别是字体有了很大的长进。

总的来说,我们的教育,比较注重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这本书告诉我感化式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是万能的。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对待那些偶尔出错、无意犯错的学生,可能老师的温言细语就能有所收获,但是对待那些屡次犯错,专找空子的学生恐怕还是震撼的效果要好一点。

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去研究;教育是爱的艺术。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我不是阳光,但我会用自己全部的爱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阳光的沐浴,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的教育焕发勃勃的生机!

热门精选: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1790字)


古人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与作品产生共鸣。那些收获瞬时涌现,需要即时把它记录下来。我们能从优秀的读书笔记中写到什么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热门精选: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1790字)”,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篇一)

本学期,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1 、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 、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 、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篇二)

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而班主任是最能和学生心心相印,最能真正领略到人学的魅力。当下课了,我坐在讲台边休息时,总会有孩子围过来说:老师,要不要我去办公室给您端水喝?老师,我给您送本子吧,您休息!看到孩子们真诚的笑脸,关切的眼神,我倦意顿消了。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篇三)

很荣幸能加入名班主任的行列,我倍加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当一本本书籍作为阅读教材发到我的手中时,我很兴奋,迫不及待的拿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品读起来。第一次翻开它,很是激动,囫囵吞枣的粗略的看着,但慢慢地阅读我发现自己走进了李镇西的世界,如同学生一般融进了李镇西的班级,一次次的被感动,被激励,被启发。

教师陪着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起成长,和生机勃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因此,教育事业是永远年轻的事业,是幸福的。而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教师的责任更为直接、更为集中地体现在班主任身上,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既然做班主任是幸福的,为什么老师们都不愿意做呢?李镇西这样说到,是因为丧失了幸福感,产生了厌倦感。厌倦感从何而生呢?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我与李老师所说感同身受,听到的老师们的说法非常契合。现在的学生不行了生源不好,家庭教育跟不上啊等等,这是身边的老师和班主任们经常感慨的。特别是常常感叹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我也是这样想的。李老师说得对,其实是我们自己拒绝变化。这种拒绝是潜意识中的,如果没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甚至意识不到,更谈不上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按经验办事,是的,经验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经验有时恰恰是阻挡我们前进最大的障碍。我们的思想就限制于经验的圈子里,所以遇到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真心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确实,学生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的变化,无论我们对这个变化持何种态度,我们都改变不了社会的什么,可是我们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

那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幸福的班主任呢?现在想想答案是多重的,而良好的心态则是第一位的。只有沉下心来读书,才能磨砺出良好的心态。于是,为了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班主任,我总在夜深人静时,独坐灯下,如饥如渴地研读教育书籍。当我捧读起《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时,心灵有了一次从未有过的震撼: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这正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爱的含义。他那平凡而伟大的经历令人向往。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师爱多么沉甸甸而富有诗意的字眼!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字里行间的言语,李镇西老师行为的点滴,李镇西老师的言传身教,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足以让我这位年轻的班主任教师感动和愧疚、自责,如同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

每次读书中的那黑黑的铅字,我的内心便会触动于他与他学生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也许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他在给一个后进生写信的末尾写道:李老师今天很忙,本来想的是今天下午批改同学们的作文,但一听说你有进步我就高兴,就决定给你写信,及时鼓励你。虽然花了一个多小时,但如果你能够理解李老师,我就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字里行间,看到李老师的良苦用心,更清晰地看到,在他的努力下,学生真实地成长,慢慢地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好。

他经常说,写信或者找学生聊天,不能等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才进行。教育不能太功利,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是的,我们希望的是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文凭,失去固有的个性和应该有的良好品德。李老师用真情实感践行着爱与责任的教育。

其次,《做最好的班主任》告诉我:班主任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爱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爱的方式。我们不能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能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正如李镇西所说: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是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所以让我们真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我想:以后生活中的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的确,李老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就是现在,每次交流的时候,他们学校的老师也是无拘无束的。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因此,他向我们推荐了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书,作为徒弟们的必读书目,每周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沙龙,这两个人的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生命将更加精彩!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直接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评判与超越。对我而言,要向他学习的是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说:当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自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班主任的称呼便丰富着我的教学生涯:一班之主,任重而道远。虽说风雨一肩挑,甘苦皆品尝,没有八小时以外,但我还是从辛苦中享受到了幸福,因为学生前行的路上有我。

最后,引用这本书序中的一段话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只要都能够自省自检,把准方向、恒心努力,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充满阳光。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篇四)

鼠年新春本应是举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好时节,然病毒肆虐,疫情严峻,无奈之下只好在家隔离足不出户。陪伴家人之余,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收获颇多,感悟也颇多。本人从教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多年,深感班主任工作不好做,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繁琐,有时候很迷惘,甚至有一种心烦不想干的挫折感。今天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天下事,无心,事小则亦难;有心,事大则亦易。对于李老师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他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让我迷惘的班主任工作渐渐清晰,也让我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魅力。

一、大爱无声情之至

班主任一没权二没钱却干着最杂、最累的活儿,关键还责任重大,很多班主任常有此感,并为此而感到疲惫心累,甚至有一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敷衍心理,而李镇西老师当班主任却做得得心应手,幸福满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李老师做的非常好。

01、以爱心为本。

李老师的书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博大的爱心,这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孟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事实上前者很容易做到,后者却很难做到,但李镇西老师却在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中做到了这一点,令人敬佩。在《爱心:对孩子的依恋之情》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学生,其实有一个很简洁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依恋学生?或者说我是不是常常在周末或节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学生?千万别小看这种思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坦白说当班主任多年我有时觉得自己也爱过学生啊,但很少有李老师所说的这种依恋之情。相反我和学生一样,也盼望着周末或节假日的到来,因为这样我就不用管这些熊孩子了,也不用做一些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了,甚至有一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的轻松愉悦。现在才明白一个班主任能把自己对学生的爱内化成为一种依恋,这是一种多么深的情感啊!如果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有这种依恋之情的话,那他肯定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对孩子的教育肯定有质的改变。当我们以这样一种心境去看待班上的孩子时,那么他们犯下的错误都已不值得去计较,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能让我们感到骄傲,所谓的优生差生也都能一视同仁,再多的辛苦与付出都变得甘之如饴。

02、以耐心陪伴。

班主任其实非常忙,上课,改作业,管理班级、寝室,尤其是要抓好班级中的成绩,往往就让人变得不再心平气和,甚至心烦意乱。于是这个时候班主任的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然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看到李老师对孩子们的真诚与耐心,让我折服了。在《凌飞:从颓唐走向优秀》这个例子中,我看到的是李老师对凌飞的耐心等待以及不放弃,帮这个刚进高一时不怎么优秀,相反还有些消极颓废的学生最终走向了优秀。这中间的过程是漫长的,甚至还让人感到失望过,但李老师一直都没有放弃,而是怀着耐心与执着跟他谈心,给他机会,为他写日记,和他书信交流……直到他走向优秀。其实班上的很多学生也是一样,要转化他们绝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个星期就能成功的,有的甚至要一个月一学期一年,我们老师尤其是我们班主任只有本着耐心与执着,才能春风化雨点石成金。

03、以童心相处。

李老师在书中说到:“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语)……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具有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儿童般的思维,儿童般的纯真。”这绝不是让我们变得傻一点或者说去讨好孩子,而是希望以此来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和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避免我们以大人的高度和角度以及大人的思维定势去生硬地教育孩子们。其实,因为这种生硬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感,生疏感。而这种距离感、生疏感的本质是孩子们不喜欢你,不信任你,这对于教育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童心能让老师与孩子们“心有灵犀一点通”,能让老师与孩子们化“敌”为友。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怀着一颗童心和孩子们和谐相处!

二、管理有道显成效

班级管理可以说是班主任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一个方面,也是最容易激化矛盾的一个方面。大到学生打架了,生病了,小到学生想排位,或者某个学生不想打扫卫生了等等,每一样班主任都得操心,处理不好,容易让学生有意见。那么,如何管理好班级呢?李老师用三个词生动诠释了这一点,那就是科学、民主、尊重。

首先班级管理得科学。班级管理制度及规定首先得科学合理。有的班主任想抓严抓紧以便出成绩,在班级的制度及规定上要求过于苛刻,甚至不科学不合理。这样在操作上很容易落实不到位甚至无法落实,也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和厌恶。李老师告诉我们最好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严肃活泼,张弛有度。

其次班级管理得民主。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大到一个国家或集体,小到一个单位甚至一个班级,搞“一言堂”是行不通的。班级是班主任的班级,更是学生的班级,在班级的管理上应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发言权,很多的规定要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一点李老师和魏书生老师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魏老师在管理班级时有很多规定都是让孩子们讨论了之后来制定,然后魏老师审阅,尽量让这些制度与规定,既科学合理又能让孩子们接受,并由孩子们去监督落实情况并负责记录,效果反而很好,这一点值得我们很多班主任借鉴。

最后班级管理要尊重学生。我们每个班主任都希望学生尊重自己,其实每个学生何尝不希望班主任尊重他呢?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内心深处被认可、被尊重的渴望很强烈,如果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地尊重他,关爱他,那么他对班主任也是非常尊重的,甚至让你感动。在这一点上,李老师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三、寻梦之路遍地花

有人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人说面向太阳就会有希望。

也有人说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

《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在疫情期间学会很多,作为一名班主任,此刻我深深地明白,只有爱教育,爱学生,爱班主任工作,才会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一朵“最美的花”去关爱她,尊重她,理解她,欣赏她,为她的退步而惋惜,为她的进步而高兴,才会让孩子们成为幸福的孩子们,让自己成为幸福的班主任!(喻慧颖)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篇五)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颇受启发,学习李镇西老师,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学习他的具体方法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要学习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学习他的教育境界、教育精神:热爱、民主、责任。

1.学习的是规范。

有句话说的好: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指出班主任应该有着怎样的专业素养,书中指出了方向,提出了做法。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班主任更要用自身的行为,用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化学生。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常修为师之德、常学为师之范,做一个有风格的人、有风度的人、有风骨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正直无私,富有爱心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行举止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动学生、教化学生。

2.学习的是方法。

班主任的能力和本领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因为加强学习和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作为班主任只有加强学习,勇于实践,自觉把学习当做一种终身追求,才能掌握科学理论,增强自身的各种修养和能力,努力在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学以提能、学有所成上取得成效。而《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恰恰提供班主任管理的诸多方法。

通过阅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使我感悟到作为班主任应加强学习新的教育理念,透彻理解并掌握新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抓住机遇,认真践行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指导精神。

3.学习的是精神。

“用童心报答童心,这就是我献身教育的原动力。”这是奉献精神,更是一种敬业的精神。学习《做最好的班主任》,就是学习李老师教育精神:热爱、民主、责任。首先,要有发现学生亮点的精神。在日常的管理中,班主任要发现学生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其次,要有奉献精神。在工作中一定要懂得奉献、学会奉献。最后,要有创新管理的精神。在班级管理中,要学会创新管理,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创新的管理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优质读书心得] 《看见》读书心得(示范版)


古语有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一篇读书笔记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优秀的读书笔记模板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优质读书心得] 《看见》读书心得(示范版)”,希望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柴静这个人我是欣赏的,从苍穹之下,到杨永信,还有这边书中时时刻刻展现的自省的自觉性,都能显示出这个人强烈的正义和责任感。但就这本书而言,读完有种很累的感觉。

阅读之前,鉴于柴静记者的身份,我以为里面会是一个个深入的新闻故事。从某种意义讲,确实写了很多新闻。可阐述的方式让我极度不适。一个好好的事件和采访,中间插入了很多或为了煽情或为了阐述心路的细节,于是整个事件被割离的支离破碎。柴静想不做主观评价,又夹带着很苦情的叙述,有种遮遮掩掩的不舒服。

比如直到最后一节,我觉得完全可以好好的对自己做一个总结,自己的现状,理想,计划,说说清楚。好嘛,最后又莫名插入了一则小事件。给人感觉就是她的文章极其缺乏逻辑的布局。

另外书里很多话,确实是鸡汤的。柴静很关注社会的特殊的弱势群体。山村支教的老师,相约自杀的学生。再经过柴静很多对于细微对话的热衷,显得大家都很无辜无奈。但说真的,再好的社会制度,再发达的国家,总有相对特立独行造成弱势的群体。这根本就是自然的产物。没必要搞出社会亏欠了他们的态度。

不过好像大部分人都很喜欢这本书。反正能有收获总是好的。不过时间有限的话,我觉得她的节目比她的书值得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