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李鸿章观后感1000字合集

发表时间:2023-02-08

李鸿章观后感。

经过编辑精心整理,推出李鸿章观后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看电影和电视剧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习惯之一,难以忘怀的情节总是让我们感触颇多。观后感就是将自己的感悟和人生道理写下来,观后感应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李鸿章观后感 篇1

梁启超说过,在晚清政府中李鸿章是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尚且不能避免失败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还有国民。他不知道今天的国际竞争,不靠国家而靠国民;他不知道西方各国能够消除派系、消除旧习气,通过新政而富强的,那种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

从李鸿章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很多少年得志但最终因大环境不利而最终郁郁不得志的有志人们。所以,民族、国家、个人其实是三位一体的,看看以前,想想将来,我们那一个人能说自己身上没有一份责任呢?李鸿章签署的卖国条约其实是一个国家腐朽、落后的证明,他固有他的责任,但让他一个人来抗这个责任是不正确的。在飞雨看来,把战败、签丧权辱国条约的责任归到一个人的头上是不正确的,这实际上是对其他人的责任解脱。我们现在可以嘲讽那些当年在‘戊戌六君子’被砍头时无动于衷的先民们,我们认为他们麻木、愚昧、自私,回头反省自己,再看看身边的人们,难道不是还有吗?

李鸿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要抵御外侮,一方面要忠于那个腐烂的`朝廷,一方面还要面对顽固派的攻击,弱国无外交. 李鸿章只是一个可怜加无奈的人,大清的败落是封建文化衰败的必然结果..

国不幸~~~人之不幸~~

但是,在腐败无能的清廷统治下,李鸿章所做的一切,所进行的一切未触及本质的改革,只能对贫困而苦难的国家进行缝缝补补,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我们庆幸生活在现在的中国,国力日盛,国人地位大增,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一扫东亚病夫的形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GDP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在快速、全面地发展,正朝着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前进。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从没有过的和平盛世时代,个人发展空间也空前广阔,电子信息技术已让我们与世界“零距离”接触,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我们生活在盛世时代的中国,又有何理由不好好工作,从高处讲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尽份心,出份力;往近处讲则是为自己负责,做好这份工,不求做英雄,最起码也不能做庸人。同时,我们也应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世界,积极对外开放,在坚持“中国制造”的同时也应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西方国家友好交流,促进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李鸿章观后感 篇2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李鸿章观后感 篇3

在思考中读完一本人物传记,在反思中重塑心中人物形象,李鸿章,这个既有东方俾斯麦之赞扬,又有第一卖国贼之骂名的极有争议的人物,值得我们阅读,更值得我们反思。要走进这样一个褒贬难论的人物,阅读人物传记,一定是了解他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而叶署明先生的《李鸿章:潜龙在渊》便为我们了解李鸿章的青年时期打开了一个极好的窗口。那个满腔热血的青年李鸿章正在叶署明先生的笔下娓娓道来。我的读书报告将分为三个部分展开,由此书开篇,以拓展阅读过渡,由书及人结尾,希望可以呈现我对此书的思考。

一、开卷有益,读青年时期的李鸿章

从标题来看,副标题潜龙在渊便是耐人寻味的。潜龙在渊,出自易经乾卦。说的是君子要相时而动,也说的是在发迹腾飞之前的蛰伏状态,贴切到位地体现了李鸿章的青年时期。有才有志的大龙,势必要经历一番磨练才能正直飞龙在天。在这个中国内忧外患的民族转折点,李鸿章这条翻云覆雨的大龙便这这段时期获得了自己的成长,最终大展宏图。

从结构来看,此书分为了七个章节,按时间顺序介绍李鸿章的青年时期,从耕读传家到潜龙在渊的修炼,幕府生涯在淮军草创中画上结尾,秉政江苏,扫荡吴越,平定捻军,后几章可谓是李鸿章的平步青云之路,全书在李鸿章的军事成就达到巅峰之时戛然而止,令读者回味无穷。

从内容来看,本书描绘的是少年时科场得意,任李鸿章幕僚后抱负难伸,创立淮军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屡建奇功,于1869年剿灭捻军,成为朝廷封疆大吏的故事。篇幅冗长,史料较多,我抽取了本书的两大看点,以此为切入,一为李鸿章和曾国藩,二为李鸿章的为官之道,以下是我对这两个小点的概括及个人看法。

关于李鸿章和曾国藩。此书之谓潜龙在渊,而曾国藩的幕府便是李鸿章的渊,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关系贯穿全书,可作为一个专题探讨。有学者曾言,曾国藩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个人,是古典的结尾;李鸿章是新时代的第一人,是现代的开篇,站在历史新旧十字路口的两个人,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曾国藩成就了李鸿章,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作战指挥,曾国藩的思想都深刻地影响着李鸿章。纵观全书,有两个思想表现是最为明显的。一是挺经,二是曾国藩军营中诚的规矩。另一方面,李鸿章也深深崇拜并且感恩自己的老师,最具代表性的是金陵让功之举,李鸿章面对朝廷催促,按兵不动

,一再推诿,并非能力不够,而是不愿与曾氏两兄弟争功,可见其对老师的敬重。1872年曾国藩病故之时,李鸿章在挽联中这样吊念到: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恭为们生长,此时的李鸿章对曾国藩仍以师相称,足见其对曾国藩之尊重。

关于李鸿章的为官之道。晚清三大名臣,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后人如此评价:左宗棠做事,曾国藩做人,李鸿章做官。对应地,李鸿章有一句话说天下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做官,倘若连官都不会做那也太愚蠢了。李鸿章从进入曾国藩幕僚到草创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的官途可谓是平步青云,如鱼得水,其关键便在于他独特的为官之道。呈现在此书中的为官之道大致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为:借、狠、拍、蒙。借,一指的是创建淮军之时的李鸿章借曾国荃精兵填补核心力量之缺,二指兵入上海后借洋枪队交流操练新兵养精蓄,锐最后一战成名。狠,一指自我的高度自律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二指对他人狠,此处的狠多少有几分心狠手辣的贬性词义。1963年,李鸿章率兵攻打苏州,以高官厚爵,诱降太平守军,在入城后,血洗苏州城,太平军三万余人,无一人生还。拍,李鸿章利用溜须拍马在官场积累了不少好人缘,他擅长把知恩图报的义气和官场的潜规则糅合在一起,让功金陵便是最好的例证。蒙,慈禧太后生日,李鸿章从北洋水军的训练军费中抽出七百多万为太后庆生,左右周旋,巧妙利用岸上和海上的配合,举办了一场自欺欺人的海上大阅兵,讨得了太后的欢心。以上便是我基于该书内容对李鸿章为官之道的一些浅谈。

二、由此及彼,看梁启超笔下之少荃

还记得书的结尾这样写到:李鸿章亲临前敌,指挥作战的戎马生涯,亦在这一片欢乐声中告一段落。从此以后,他的人生将要另起一章,前路将有更多的曲折险棘,亦将更加迷茫难辨。这句话不免让我对李鸿章的后半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怀着好奇,我在图书馆借到了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从青年时期走出,我看到了甲午中日战争时代以及站上国际外交舞台的李鸿章。叶署明先生笔下的李鸿章站在金字塔顶尖,熠熠生辉,飞龙在天;而梁启超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李鸿章,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纵向由少年到老年,横向上将李鸿章同十六个人物相比较,在由此及彼的相互观照中发现人物个性。这里的李鸿章形象更为客观,也照出了其阳光面背后的阴暗,其不足之处仍值得我们思考。李鸿章的这一生,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的衰亡史,就像剥落笋皮一样,一天比一天危急,终于以前面光明,后面阴暗走向末章。李鸿章好似一个修理工,一辈子都在着手修复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破旧楼,楼宇断壁残垣增加难度,而其自身修复方法也不够先进,双重作用下产生了时代的悲剧。

谈其失败,有客观历史环境所人为无可奈何之处,也有其主观认识及性格上的局限,梁启超先生客观冷静地一一剖析,却更让人感到其力度。对于变法,他只知道有兵事,却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有内政;只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有国民百姓。每天责备别人在大局方面愚昧,而自己对待时局却搞不清楚;每天责备别人乱搞派系,旧的习气难以戒除,而他自己的派系、旧习气跟那些人比起来,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因此,可以说李鸿章是时势创造的英雄,而不是能够创造时势的英雄。然而他确实是一片忠臣之心,一心为国,无怨无悔。最让我动容的,是书中描写李鸿章临终之时,不曾说到家里的事,只咬牙切齿地说:可恨毓贤误国到现在。随后又长叹说:太后、皇上不肯回宫啊。随后即逝世。其家国情怀,臣子忠心,一生都在书写,此处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梁启超先生笔下的李鸿章,是更加多彩的李鸿章。

三、读书知人,品毁誉参半的李鸿章

读完此书,心得有二,一是对于本书主人公李鸿章的认识的。二是关于对历史人物的认知的。高中的时候学习历史人物评价,老师说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二是客观全面,辩证看待。这两个原则在李鸿章身上同样适用。读完此书,那个从历史书中走出的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卖国贼在我心中已经变成了生于乱世,有勇有谋,虽有过错但仍可称英雄之人物。世人皆骂他出卖国家利益,而我却欣赏其坚韧和敢挑时代大梁的勇气。影视片段中伊藤博文有这样一句话:两国实力相等,外交就是力量;两国实力不等,力量就是外交。走向末路的清王朝自然是没有外交发言权的,但李鸿章仍凭一己之力,保卫中国领土完整,罚款上一再同列强协商,态度坚决,没有体现出一丝的懦弱与胆怯,这份胆量和勇气,是一般外交官所不具备的。关于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学,多读几本书才发现,历史并非年代和事件,他们是活生生的人物,是看似巧合又注定的奇迹,是深思熟虑的互动厚重的年轮下,有些晦涩难懂的文言背后,其实是古人智慧的锋芒。这次选读的是两本人物传记,或许以后还有机会走进一个朝代,一个国家去穿越千百年,和远方人物对话。读后才知晓,想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非易事,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和他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一个人的成就除了同自身能力直接挂钩意外,和他所在的时代和所拥有的机遇也密切相关。只有真正走过一个人的一生,才能够说理解他。通过两本人物传记,李鸿章之于我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同时也让我对历史人物多了几分温存和敬意,也有了阅读历史丛书的兴趣,从书中走来,再回到书里去,或许这又是阅读的另一层含义吧。

写到最后,再读李鸿章早年之豪篇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又有了不一样的意味。

李鸿章观后感 篇4

李鸿章现为世间推崇,是因为洋务,但被世人唾弃,也是因为洋务。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但是李鸿章办理洋务运动总结起来就是两件事,第一就是军事事务,购买战船武器、制造船只炮台;第二是商务事务,开设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等,虽然期间兴办洋学堂、派留学生,但都是为军事和外交服务,作者总结李鸿章了解西洋人的长处,就是这些而已。

进行30多年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购买的战船和武器在甲午战争以及以后的八国联军中也被化为灰烬。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dsBj1.COM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不学无术”,洋务运动中只知道军事,却不知道民政,知道外交,却不知道内政。同时期欧洲各国改革推陈出新,实行新政,而李鸿章身居高位却不能对上劝说皇帝指挥百官,对下不能号召全民发动群众。所以李鸿章是时势所造的英雄,而非造时势的英雄。

李鸿章观后感 篇5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李鸿章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历史书中对他的简单概括:剿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签署不平等条约。镇压太平军,让我感到可气,签署不平等条约让我干都心痛,即使实操办洋务运动,但北洋水师的覆灭让我彻底的认为他是个无能卖国贼。

在一次去图书馆找关于曾国藩的图书时,我看到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对于梁启超,在我们心中无疑是变法英雄,着名的政治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并且他们在政治上还是敌人。我便想看一看,在梁公的笔下,李鸿章又是个怎样的人。

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自己的学识感到羞愧,对梁公的见解感到由衷的敬佩。并且让我们从新认识了这的备受指责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书中,梁公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针对世人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公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公写的一句评价:李鸿章是事势所造英雄,而非造势之英雄。

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不多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见识超出同侪,对当时中国现状深切忧虑,深知中国处于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于是他倡导洋务运动。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这些方面无不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只可惜他学习洋务之皮毛、改良经济而不改良政治,最终没有把中国带向富强。再加上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李鸿章传读后感约,他被当时四万万国人咒骂着及后世之人痛斥着,而他的功绩也在无形中被否认。

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所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另外他又是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哀。

看完书之后,感慨颇多,心中也难以掩盖对李鸿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时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灯枯油尽之际,还被迫与俄国公使签下密约,还仍放心不下国家这一切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李鸿章观后感 篇6

这是一本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书,作者在书中对李鸿章的性格、思想做了极为细腻的分析探讨。作者从大历史的角度描述了李鸿章的一生,既对他的才能及贡献赞叹不已,又对他的失误直言相批,公正的评价了李鸿章的一生。应该说,李鸿章是试图睁眼看这变化中世界的中国第一人。他看到了中国已经在科学技术上落后于西方国家,也想到了这种落后将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所以他倡导了洋务运动,试图通过经济复兴、科技复兴带来民族复兴。但是由于他未能深入的了解西方文化,没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复兴形成的巨大的羁绊作用。因此他试图利用经济状况的改变来改造中国社会的过程及作用是极为缓慢的,并且在那个时代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他派往美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在国内封建势力的攻讦下半途而废,不得不提早回到国内就是明证。

李鸿章是改造中国社会的第一人,他试图将中世纪封建的中国改变为现代化的中国。但是他没有认识到中国文化所存在的缺陷,所以他的起步是艰难的,但是他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抹杀的。后来的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社会改革都是将他社会变革的延续,并最终由邓小平完成了中国社会的改革,实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任何人都脱离不了时代,任何人都脱不过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生不逢时之人。李鸿章就是为那个时代所生,就是因为有了他的积极行动,中国才缓慢的睁开了看世界的眼睛。

李鸿章观后感 篇7

中国近代历史的反光镜

薛光明

望着窗外高楼林立的城市,

回忆里却是满目苍痍的中国,

不读历史,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曾经的中国。

带有遗憾的敬仰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态。

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的结论。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鸿章观后感 篇8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