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1000字合集

发表时间:2022-12-17

观后感活着。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大家在观看完《烈火英雄》以后,相信心中有着不少的心得,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是每个人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的感受和评价。你知道写作品观后感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吗?你也许需要"观后感《活着》怎么写"这样的内容,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1)

人在风光的时候,总会得意忘形。仿佛世间最繁华的一切,都只在自己那小小的眼珠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哪怕昔日龌龊,都抵不过今朝的放荡。世上最好的一切,大概不过就是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罢了。然而生活,从不会放过那些自以为是,得意忘形地的人。或许你还在纸醉金迷里,或许你还觉得自己拥有着一切。生活,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在你猝不及防的一刹那,全都夺走。只留下一脸漠然的你。从高处跌下,很疼,很疼。但人,总是会想尽办法的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未来,才有希望。但是,希望,从来都不是给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至少不是你我。但是,困境确是生活给我们准备的奖品,从来都不会忘记。

为什么要活着?死了多好,死了,就什么都不用害怕了。没有思想,没有疼痛,就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可是,疼你爱你的人,却用吵闹的哭啼,把美梦给打搅了。不想做梦了,为了心爱之人,身边一无所有了,幸好也只剩下心爱之人。

然而,噩梦不会这么轻易的结束。当生活轻易的把所有的荣华都从身边带走时,就应该想到了,这其中,也包括这自己心爱之人。父母,妻子,孩子,朋友,一个一个的,慢慢的,在眼前,在怀里,逐渐消逝。消逝的是他们,但从不包括你。或许,从此懂得了痛苦,从来都不是高处坠落,而是身边爱你的人,都离你远去,却又无能为力。

终于只剩下一个人,可是,却也不再想死了,反正迟早的事,也就不紧不慢了。可是,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回想着自己的以前,风光过,奢靡过,堕落过,穷苦过,平凡过,希望过,失望过,憧憬过,绝望过,哭过也笑过。感觉自己经历了世间所有人的人生百态,或许,这么活着也值了。剩下不多的日子,就留给回忆吧。

回忆很长,肯听的人也没有多少。跌宕的人生,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别人不愿听,那就自言自语好了,慢慢的回想,慢慢的老死。或许有一天,会有人肯听也说不定呢,不仅世间百态,人,也是如此呢。活着本身,从来都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但只有活着,才能找到意义。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2)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可谓是一生都活在苦难当中。苦难可以说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我们总安慰自己: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留一扇窗。到福贵这,上帝可能累了,他忘了打开那扇窗。福贵就在黑暗里,过了他整整的一生。

懂事活泼的有庆给县长夫人抽血,活生生的把血抽干了。余华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看着那条弯曲的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这简直就是在福贵的伤口上撒盐呐。还有一个喜欢笑,可爱的女儿,是个聋哑人。后来她跟有庆在同一家医院死亡了,也同样是流干了血。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连一根完整的骨头都找不到!后来连福贵的妻子也相继离世。最要命的是福贵的外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了……

俗话说:“久入鲍鱼之室,不闻其臭;久居蕙兰之屋不闻其香。”一个人如果经历的生离死别太多会不会也有免疫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苦根死了,当时的福贵却是这样说:“苦根这孩子不是嘴馋,是我家太穷。”说实在的,我在读《活着》时眼泪常会不期而至。

当我伴着苦涩的眼泪,终于读完了这部书的时候,我掩卷沉思:人生就是这样,当你累了苦了,摔倒了,你觉得快要挺不住的时候,你以为就结束了吗?NO!身下的石子嗝的你生疼,它不过是在告诉你,你还活着!其实人生是由一个个苦难组成的。

记得以前我读过一本日本作家的书——《不如死去》。单看这书名,就让人的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既然《活着》如此之难,那干脆《不如死去》好了。然而“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只是不想花朵还没有最终绽放就自行摧折;不想自己的一生还没有活出个样,就草草收场!生命是一团火,我不想只留下烟……

小说结尾写道:“我看到广阔的土地上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只有经历了磨难才会理解到生活的真谛。是的,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又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他们中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

我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充满韧性的、有力量的、能收获爱情和友谊的,甚至在艰难世道里保持热情与希望。本能的焕发快乐以及幽默,以及一切美而欢笑的东西。在生命的旅途上,活着本身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难道不是吗?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3)

终于完成了很多年一来的心愿。很早就希望自己能够读完这本书。今天终于读完了:《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福贵的一辈子,就如书名一般,活着,只是能够活着,活着就要面临苦难,但是苦难来临了也必须艰难的活着,虽然这一辈子有许多的遗憾,但也曾经有过相逢,有过团聚,有过幸福时刻,老人最后也是看淡了人生,参透了人生的去活着。

《活着》这篇小说写得温和,相比老舍先生的文,就没有那么压抑,没有那么露骨得让人难受。这篇文章福贵的.苦难绝不亚于老舍先生在《我这一辈子》小说笔下的那位巡警,那巡警最终的结尾是这样的:我还笑,笑我这一辈子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但却没有这位巡警这样让人难受,可怜。二者不同就在于,应该小说中的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人生,是把自己的人生归咎于内心还是归咎于天命。这就是活着的学问吧。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4)

影片《宝贝儿》今年10月上映,票房并不高,大概因为这是一部纯生活电影。但我看完之后,却心情沉重,很想写点什么。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弃婴的故事,镜头下的片段很平实很生活很现实,结局也很开放,客观冷静地去还原生活的本貌,不悲不喜,无解。

女主江萌千方百计想救活一个和她患有同样疾病的婴儿,想让她和自己一样活下来。结局却是因“偷小孩”被派出所拘留,丢掉了医院的工作;不得不搬离养母家,养母则进了养老院;患儿的父亲到她打工的地方,告诉她孩子已经去世。

影片通过大量的篇幅描述了江萌,和如她一般的一群人的生活状态,一直在向世人证明即使是病弱的弃婴,也可以努力地活下去。从江萌的第一视角出发来还原整个事件,其实患儿父亲到底有没有治疗小孩,有没有给她做手术,都是江萌从警察的口中得知,背后的真相无从查证。而患儿父亲一家人并不缺钱,甚至高龄很想要孩子,却又万般无奈选择不救患儿,片中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或许背后还有更多的压力和不为人知的隐情。

整部电影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做了大量的留白,对于结局,也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从“父亲是否有权决定婴儿的生死”的问题,到“每个生命的生存权利”,影片更多的'是在“探讨话题”,而不是“回答问题”,因为现实生活本就无解。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社会是否需要给所谓“不完美”的生命,提供一个平等的生活环境,这也是一个问题。就像歌中所言“用尽了力气,也难以改变,生存的疼痛;幸福是寓言,不幸是故事,愤怒与慈悲,粗糙交织”。

最近,基因宝宝的话题也很泛滥:人类是否应该为了消亡某些疾病就更改基因构成,人类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死和未来,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将是无解的话题。

生命总有很多不完美,人生而不完美,不必太过执着,即使是不完美的生命,也是弥足珍贵的宝贝。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5)

我有时候在想,可能比苦难更可怕的,是当苦难笼罩时的麻木、和无力感。

余华的《活着》早有耳闻。查阅过很多的书评,大概讲的都是看完之后的绝望和压抑。我先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版《活着》,里面葛优饰演的男主和巩俐饰演的女主把农村人的质朴和面对苦难时的反应诠释的淋漓精致,就是我接触过的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麻木又真挚。

第一次看完余华的《活着》,是想哭却哭不出的,是深深的叹息,是被作者笔下细腻又真实的场景打动,是感叹生命的死亡可以如此轻描淡写仿佛死的是一个牲畜。

第二次连夜认认真真的拿着笔,把《活着》从头到尾看一遍,斗胆写下观后感。这写的不是别人,甚者不是人,而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滑稽,简直是一出好戏。正如书本前言所说“《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忍受三千斤的重压,它没有断。它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讲述了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活着》讲述的远不止这些。”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叫富贵的人,他一生经历的各种苦难。他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老婆、女婿、孙子在这短短的六十年里相继离他而去,他亲手把一个又一个亲人埋葬,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跟他一样暮年的老牛作伴,很平静,没有半点波澜,就像书中所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书中每一处精彩的描写你不会热泪盈眶,你甚至都不会留下眼泪,只是仿佛心里有一堵墙,堵的慌,堵的.难受,无处宣泄。

刚刚上面有一句我觉得总结的很好,它讲述的是眼泪的宽广与丰富。对于这句话,我觉得它像是一股麻绳,绳头系着《活着》这本书,然后你开始回忆里面的内容,开始慢慢咀嚼置身事外的你那种想哭哭不出的感觉,然后绳子慢慢牵引出你的现实生活,让你开始浮现每一个有关于眼泪的画面。

很多时候,眼泪不一定是情绪的表达,它是一种记忆。当你因为某件事情流过太多次眼泪,当你已经麻木或者无感的时候,它依然会流露出来。

我的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所经历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甚至比书中的剧情还有戏剧化。每当他在饭桌上给我们讲述战争的那段经历,每当讲到他的好战友去世那个环节,他总泣不成声,我也无论听多少遍都泪流满面,无论他在何时何地和谁讲述这件事情,他都会这样流泪,可有趣的是,外公在去年得了老年痴呆,下半身也因为小脑萎缩而不会动弹,他终日躺在床上谁都已经不记得了,可当他口齿不清的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眼里还是流下滚烫的泪珠。我觉得他可能已经触动不了情绪的神经了,只是习惯性的留下眼泪。

我的奶奶,在过去的一年里痛失两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只哭红过一次眼睛,剩下的时候,我只是看见她眼里常含泪水,但是没有任何情绪。她坐在凳子上看着我们忙碌的时候,我看见她眼里湿湿的;早上起来的时候,她眼里湿湿的;邻居来了叫她保重的时候,她说:“今后的每一天都是等死的。”时,她眼里湿湿的;看着我们一个个离乡返城的时候,她的眼里湿湿的。我觉得她的眼睛常年都是湿湿的,我都已经分不清这到底是她的眼泪还是液体。

去年我叔走那年,按照农村的习俗要“闹丧”,反正搞的很盛大。当仪式全部已经结束,我们留下来搞卫生了,有个老阿婆,婆婆梭梭地走过来,牵着我的手,小声问我:“你们家这么多人,什么好事?”我告知她原尾,她的眼眶通红,眼泪一下掉到我的手上,我征住了。然后一秒都没有的时间,老婆婆轻轻擦干眼泪,像个没事人一样问我读几年级了这些无关痛痒的话,就转身离开了,嘴里还念念有词“他是个好人”。我始终无法判定那一刻的眼泪什么意思?是她突然想起了这个人?还是她想起来某段关于他的过往?还是只是阅尽无数之后对生命的哀悼?

是不是人到了暮年的时候,眼泪的情绪已经不重要了,人生的经历才深深的刻在眼泪里,没有情绪,眼泪流下了,就轻轻擦掉。年轻的时候,眼泪的含义多了去了,是委屈、是惋惜、是愤怒,是辩解,可是,所有绝望到极致的情绪,通常是没有眼泪的。夕阳西下,哪有那么多情绪来矫情,不过是将以往的苦难和经历深深的刻进骨子里,然后全身都硬了,哪怕大脑已经没知觉了,眼睛已经看不见道路了,但是眼眸里的过往还一幕一幕的刷新着,毕竟也只能靠回忆活着了。

这,就是我对《活着》里讲述的眼泪的宽广与丰富的见解。

所有的书和电影都没办法用一篇观后感表达所有的精彩点,我所有感的只是这本书的凤毛麟角,里面可以挖掘的东西没办法用笨拙的文字去表达,而一本好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每一个年龄段都会读出不同的哈姆雷特。

摘抄两段作者细致的描写,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我直起身体,看到我娘站在茅屋门口弯着腰使劲喊我,穿水红旗袍的家珍抱着有庆站在一旁。凤霞一看到她娘,撒腿跑了过去。我在水田里站着,看着我娘弯腰叫我的模样,她太使劲了,两只手撑在腿上,免得上面的身体掉在地上。凤霞跑的太快,在田埂上摇来晃去,终于扑到了家珍腿上,抱着有庆的家珍蹲下去和凤霞抱在一起。我这时才走上田埂,我娘还在喊,越走近他们,我脑袋里越是晕晕乎乎的。我一直走到家珍面前,对她笑了笑。家珍站起来,眼睛定定地看了我一阵。我当时那副穷模样使家珍一低头轻轻哭泣了

有庆一个人躺在一间小屋子里,那张床是用砖头搭成的。我进去时天还没黑,看到有庆的小身体躺在上面,又瘦又小,身上穿的是家珍最后给他做的衣服。我儿子闭着眼睛,嘴巴也闭得很紧。我有庆有庆叫了好几声,有庆一动不动,我就知道他真的死了,一把抱住了儿子,有庆的身体都硬了。中午上学时他还活生生的,到了晚上他就硬了。我怎么想都想不通,这怎么也应该是两个人,我看看有庆,摸摸他的瘦肩膀。又真的是我儿子。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6)

电影《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1994年,该片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奖项。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活着》这部电影。

在五十年代的一户家庭里,有一对夫妻,而且还有一个小女儿。男的整天到晚到赌场去和别人赌钱,因为每次都输给对方,所以损失极大。女的劝来劝去,他还是不听管教,结果连自己的家产都没了。从这里,我学到了做每件事都得有个度,还有及时改正错误,这样才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为家里太穷,所以男的就向那个曾经和他赌钱的那个人借钱。那个人没有借钱给他,但给他了许多皮影。他找了一些同伴和他一起演戏,后来他就赚了许多钱。从这里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

在六十年代,那对夫妻的女儿和小儿子都长大了,有一天,女儿正在干活,一群小朋友用石头扔她,因为她是哑巴,所以无法表达她要说的话。小儿子听到了,急忙跑过去把那群小朋友给痛打了一顿,他们也还击他。在一所大食堂里,小儿子又看见那个打他姐姐的小朋友。于是,他就装了很多面,还加了很多辣椒。然后,他就把碗里的东西倒在了那个小朋友头上,辣得他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唉!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

后来女儿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儿,过了不久,女儿和小儿子都去世了,所以只能让姥姥和姥爷来养育小孩。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能横行霸道,有错误就要及时改正,这样你就会得到上天的奖励。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7)

虽然张艺谋凭借《活着》彻彻底底火了一把,但是与这部电影相比我更倾心于余华的原著小说。张艺谋与余华相比缺乏了点对于艺术的忠诚和坚持,结尾显得有些献媚观众,而余华的原著小说则是彻头彻尾的艺术。

初中读《活着》,觉得这本书很假,故事太不合逻辑了,为什么这一个好好的家庭要接二连三的遭受命运的苦难呢,而且灾难每次都来的那么突然那么赤裸。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甚至不给读者留下一丝悲伤的空间,这种挤压的感觉令人近乎窒息,直到最后,一人一牛艰难地顽强地生活着,书中描绘的那背影是如此的悲伤又如此的坚韧。WWw.dSbJ1.CoM

高中读《活着》,觉得这本书很真。那些不符合逻辑的故事其实就是将生活放大夸张后的产物,人生就是那样,总要去不断地承受生活抑或应该称其为命运所给予的一次次历练。只是那时候还天真,根本不明白那些挫折的意义和重量,总以为“扼住命运的咽喉”是我听过最经典的话语,经常信口开河地去跟同学朋友们讲“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惧怕挫折,敢于直面人生挑战命运的人才是男人”,最大的感想就是福贵的懦弱和妥协(实际上可能当时自己都不知道妥协是个什么概念),叛逆的青春在现在想起是多么的激情,同时也是那么荒诞。

现在读《活着》,不会再将它当成一本书,因为我清晰的看到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面目,不虚假也不夸张,而且是对生活不施脂粉的忠诚。当你通过电视荧幕看到亿万人瞬间被大地无情的震吼所吞噬的时候,会明白生命到底有多么脆弱不堪。当你目睹身边生活着的朋友在阳光明媚的早晨瞬间被汽车撞飞的时候,会记住命运是多么乖张无常。当你知道那些不幸的家庭因为灾难一蹶不振又屡遭不幸的时候,会理解雪上加霜这个成语居然如此残酷不仁。当再次读到一人一牛俩“福贵”相扶相持的背影时,才真正明白“活着”二字的重量。

为什么活着是个沉重的问题,这个疑问也远不是一个还未真正接触社会的青涩学子能解答的。生活由幸福和磨难构成,一喜一悲二元对立但又力量不均,这种失衡让生命不再轻灵。上了年纪的前辈时常告诫说“生活就是经受住一次次打击”,有了点觉悟的知识分子怒骂道“贝多芬要与命运搏斗那是一句屁话”。活着就要承受生活的担子,活在当下就要去直面自己生命中的一次又一次挫折。因为《活着》,懂得了生活的本真即为坚强地接受和坚韧地面对;因为活着,懂得了要活得真实,抓住当下,尽量不留自己遗憾,下一秒钟发生什么无人知晓,但这一秒钟的风景要看得彻底。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8)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题记

惨白的台灯下,是黑白色的单调封面,略显沉重。书名却是活着。到底是怎样的人生?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壮丽史诗,只有沉重,忏悔,艰辛,死亡。因为不懂活着的意义,所以沉沦,堕落。以至于一生中经历失所,战争,离别,永隔,和孤独……

轻轻地捏着书角,页页慢慢翻动着,在平淡的叙述中,是跌宕起伏的人生。家珍回来了,徐富贵却被拉去当壮丁,在枪林弹雨中,流离在生死之间。终于回来了,可母亲却继父亲之后去世,乖巧的女儿凤霞也因发烧而无法说话。

随着时光流逝,徐富贵洗去了年少的放荡不羁,脸上沾染了沧桑,手上结出了厚茧。虽然艰苦,但也平淡幸福。然而幸福的时光却很短暂,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更难过了,饥饿成了唯一的感觉。

后来,凤霞老实憨厚的”偏头“,儿子有庆也懂事了。可是凤霞却死于难产,有庆为鲜血而意外身亡,二喜却死于工伤,家珍的软骨病再也二喜却死于工伤,家珍的软骨病再也熬不住了,孙子苦根吃豆子撑死了,活着就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最后独留一头脑老牛陪伴。

一个人的一生那么长,却也那么短,究竟应该怎么活?“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因为,他活的没有意义,没有色彩。“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因为他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一个人的生命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在这几十亿人的地球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一段记录。

人生的路那么长,总会有坎坷,我们或许做不到最好的,但也要积极地面对。富贵一生那么多不幸,不也是撑过来了吗?

最开始,如果福贵成熟安分一点,或许也不会造成这种结局,所以,人生是自己创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既然活着,就应该活得精彩。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9)

“福贵啊,我们可得活着回去了”,“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呀”。而我们又是为什么活着呢?对生命的认识,也许只有在失去后才能体会。不管怎样,生活总要继续。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活着”,是进行时,带有一种生命的张力与韧性,表达的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动力。福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断地适应着环境的变化,顽强的追求生命的延续。 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悲剧而变态,在苦难深处,反而不知为苦。只有沉醉于苦痛,所有的伤口才会不药而愈。从影片中主人公的各种遭遇,让我们了解到个体的思想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太过渺小无力了。正如《活着》题目里所隐喻的,小人物力所能及的只是关心自己的生存罢了,在那样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是“活着”二字;在当今呢,将之换成“自我”之后,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的小人物呢。在时代的迷雾里看不清周遭险恶,我们无法寻找“自我”源头在哪里。作为底层小人物,我们也只有好好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总说人要活得睿智、活得有“自我”,要学会宠辱不惊、留无意。被这样的价值观念劝说良久,我们却慢慢失表情,面对森多万象,只当在观看玻璃窗外风起云涌,不管是否内心暗潮激扬都不动声色。也许你可以对他人如此,不以他的言行动及任何情感,以为冷漠是自我意识强烈的前提。但是否想过,会有这样漠然冷峻的姿态的你我,正是被周围的一切驱使的结果呢。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始终在不断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而电影主人公则活灵活现地叙述出了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身上那种自然而又悲哀的耐性,在被迫面对各种失去后,继续平静地生活下去,仿佛领略过了生命的各种真谛,但最终兴许还是归于无物,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人世,又赤裸裸地离去。影片中所展现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感谢现在的安详与和平。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10)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看了《活着》,我想,接受现实,努力成长,好好活着,活着,活着就应该学会知足。

但同时,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的。未经沧桑的人总是容易在现实的捆绑中藉着心灵的不满足幻想着换个环境,一味认为物质的困境使自己忙于无意义的奔波,无暇顾及精神享受。于是,在不如意的现实边缘,痛苦地接受一袭又袭虚无的冲击。却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中,过着看人脸色甚至随时可能遭人毒打,随时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还会为曾经的生活尽不如意吗?或许那时,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恼和追悔了吧。

我也懂得做人应该积极乐观的处世至理,看余华的小说《活着》,我的人生观却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要说收获,则无非是在感叹之余,再一次被提醒:人应该知足。

我认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没事胡思乱想,无非是因为人的软弱,因为人的不懂得知足,总是想要得更多。

观后感《活着》怎么写(篇11)

这部作品,通过展示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和一波又一波无边的苦难,宣扬一种面对苦难面对死亡时可能的态度。

一本应列入你一生读书计划的书。

我高中时看了一遍,上个月又看了一遍,说的是一个老头的一辈子坎坷的经历,少时是个败家子,后来家产输光了,也老实了,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小时候生了场大病,哑了;儿子在上小学时给别人献血,失血过多死了。妻子受了刺激,大病不起。后来女儿结了婚,生孩子时难产死了。小外孙后来又成了孤儿,因为长时间挨饿,一次饱餐后也死了……真正的家破人亡!我刚好看过!

这部作品的名字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源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这是作者的自序

挺好看的,就是讲一个人的一生坎坷经历,这中间他经历了游手好闲的青年时期,战争、饥荒,还有亲人的相继离去,换了我们常人可能很多人会选择自杀,然而他还是活了下来!

看了让人愤怒,不过听说要改编成电视剧,会有一个大团园的结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