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拆弹专家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3-07

拆弹专家观后感(精选6篇)。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拆弹专家观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拆弹专家观后感 篇1

我这人看电影有个特点,第一,如果看过觉得不错,一定写观后感;第二,如果眼下看的和曾经看过的在某些方面很相似,我一定会对比,并不是比较谁拍得更好,是希望借机唤醒回忆,当年的印象,如今的心境。

20xx年,我看过一部美国影片拆弹部队,近10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片中拆弹那紧张的情绪,拍摄手法很棒,紧张的呼吸声,沉重的脚步声,还有拆弹时的各方面内外环境因素,是我看过的最棒的拆弹题材影片,最近一定要找来再看,相信会有不同的观影心情。

昨晚看了刘德华的拆弹专家,完全和美国片不同风格,都是拆弹,但华仔的并没有涉及太多专业技术,更多是人物的情感刻画,爱情、友情和兄弟情,包括最后,华仔的最后一搏和短信告白,都是在打感情牌。影片还算不错,看后不讨厌,但没有太多印象深刻的地方,这对于刚刚看后一天的我来说,不算是很棒。

也许现在我真的对电影很挑剔,比如拆弹专家,看到很多问题,比如华仔很多时候是豁出去了,其实可以演得更老练,更专业,而不是像个好赌博的拼命三郎。还有片中小宋佳的戏份不多,纯纯的跑龙套,戏份还没其他几位警员多。恩,这本来就不是一部爱情片,所以没有女一号。

片中我喜欢姜武,我越来越觉得他是个演技派,从让子弹飞时便有这印象,甚至有些时候他的戏盖过了华仔。

整体来说,拆弹专家值得一看,炎炎夏日,看上这么一部紧张的影片,然后睡上一觉,睡得香。

拆弹专家观后感 篇2

电影拆弹专家2观后感作文1

《拆弹2》的卖点就不应该是港片,刘德华和刘青云再合作也没那么重要,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其实是成熟的商业大片思维,7年前杜琪峰拍《毒战》七个反派大佬还在为一个亿打破头,现在《拆弹2》的反派拉了伙儿人就沿着地铁路线爆HK了。

商业大片的重点不就是这个吗?拍点观众想象不到的事和画面!《拆弹2》危机核心是组织性恐袭,这对中国观众来说是非常陌生甚至有点神秘的领域,恐袭还不止是故事背景,更是故事主线,这样的讲述角度尺度很难把握,正反双方的设定也是很容易触雷的点。

正方太强反派太弱就很容易让观众觉得片方把人当傻子,反派太强正方太弱就很容易让观众觉得片方是傻子,那如果正反方都是一个人呢?以下内容将涉及剧透,毕竟这是一部全片没有一句废话的电影,提到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用。

坏蛋是谁他居然是反派

这电影主要讲的一个拆弹专家(刘德华饰演的)在一场爆炸中失去了一条腿,然后因创伤性格偏激变成了,策划了多起爆炸案,造成死伤无数,失忆后又幡然醒悟,牺牲一人,拯救大家。

套路就是这么个套路,演员演技和特效都很好,特别是爆炸的场面,在电影院里看着非常震撼人心。

不过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着,那些路人真的是好无辜啊,动不动就要中枪,动不动就要被炸。路人招谁惹谁了,真的是没有一点底线,这也太可怕了吧!

最后结局男主牺牲自己,女主在滴答滴答掉眼泪的那段,看着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最后那场大爆炸本来就是男主策划的,由他来阻止也是应该的。况且去阻止行动的过程中还死伤很多警察和普通人,

电影拆弹专家2观后感作文2

最近几年来,对于香港电影的期待值,真的是越来越低。即便是这次《拆弹专家2》,若非是刘德华和刘青云两位坐阵,我想我也是不会看的,而看完之后的感受,觉得是出乎意料的好,但是仔细想想,由这两位来主演的电影有这么好的观影感受,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两位影帝稳住场面,一个不拖后腿的花瓶,加上宏大的场面,有思想内涵的故事,这部《拆弹专家2》,在我看来,绝对是一部上乘之作。

电影中,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从阳光到黑暗,再到最后完成自我的救赎。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不论如何,也要挣扎着向世界证明自己能力,展现自己实力的故事。电影中的潘乘风,即便是受伤了,少了一条腿,但依旧阳光积极,自信乐观,有着明确的目标,返回警队,继续当一名守护市民的拆弹专家,继续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发光发热。

只是人生,并不能如我们一厢情愿的那样发展,而且很多时候,期望越是大,当期望变成失望的时候,带来的伤害也就越大,每个人都有自己能承受的极限,不论是精神压力,还是身体机能,一旦紧绷的弦断了,自己坚守的信念破灭了。

这一次,潘乘风不用站在天台上喊“我想当好人”。这一次,当好人还是当坏人,不用去和法官说,这一次,善与恶的抉择,由他自己来定。但问题是,当好人的结果,是成为别人眼中的“废人”,英勇负伤后,变成一个残废。当坏人,可以让所有人都知道,即便是我少了一条腿,但我的双手还在,我依然可以是最厉害的拆弹专家!这个问题,若换做是你,你怎么选?

潘乘风选择了自我价值的证明,选择了即便灿烂只有瞬间,那也要在天空中留下最绚丽的烟火!那消失的烟火里,是无奈,是不甘,是自嘲,是豁然。至少,全世界都看到了他的能力和实力,全世界都不得不认可他的实力。

电影拆弹专家2观后感作文3

现实残酷,所以,大家最好躲起来,当做看不见,就这么过?

这也很符合大众的心理。

比如我,一些太现实的影片,我是不愿意看的,因为从残忍,虽然这个社会本身就很残忍。

前几天,一个凶手杀了湖南高院一个法官,凶手该死,法官值得尊敬!

看了这个有关凶手的劳动关系判决书,又觉得这社会还真的是残酷。

与公司有矛盾,凶手陈述公司说道歉赔偿后不解除劳动合同,但这只是说说而已,第一天道歉赔偿获得谅解,说不解除合同,第二天就解除合同。

这种毫无信用的事怎么看?

不是都在说建设诚信社会吗?

凶手对此事除了自我陈述以外,没有其余证据,法庭就认为她说的不是真的。

是不是凶手要带着录音笔去录音,这不是逼着每个人都不相信对方,增加社会运行成本,岂不是与建设诚信社会相悖?

解除合同以公司人事管理部门作出,依法,应当由该公司作出,法院却认为可以,这好像不妥当吧?

解除劳动者合同,要经过工会同意,在工会没有明确的书面同意外,仅仅一个通知就能认定工会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吗?

法院认为工会同意了。

凶手提出了在工作群里面公司布置工作的群聊信息,法院认为这个群聊没有公司盖章,不认可。实际上,公司在群里布置的,哪个能不遵守呢?但法院以证据不符合形式要件予以否决,感觉要认定事实真相,却是与事实背道而驰。

作为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尽到了责任,但执行者和司法者为何把握不住这个保护劳动者的宗旨,以各种似是而非的操作,实际上剥夺了劳动者的权利,屁股坐到了资本家这一边。

这就是残酷的事实。

因此,人们在无法改变社会的时候,有一种逃避现实的趋势,电影所以如此超脱实际,看不见人间疾苦,没有教育功能反而麻痹受众,却那么多人趋之若鹜,这就是基础。

希望以后有好的值得一看的电影出现,因为我喜欢看电影。

电影拆弹专家2观后感作文4

第二部讲到刘德华饰演的专家,因为拆弹过程中炸断了左小腿,不能再做拆弹专家,他觉得警队过河拆桥,于是就加入恐怖组织,要炸香港。

这里面的人物善恶转化太快,电影仅仅用这个情节交代,无法令人信服。

好吧,我们不去计较这个转换。

居然能弄来核武器,并且这个核武器居然能在香港爆炸,这已然超出常识,天马行空也不能够如此乱来吧,又不是科幻片?

刘德华从好人变成坏人,又从坏人变成好人,这些转变过程太单薄,好到坏,坏到好,好又到坏,坏又到好,也真太难为他了。

整部电影,节奏紧凑值得表扬,动作戏份夸张,一如刘德华夸张的表演,只是感觉太不真实了。

也许,演员这种表演更适合在剧院进行表演,而不是电影。

情节夸张,表演夸张,故事夸张,感觉这样的电影是云端电影,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这样做,到是完美的避开了所有的人间疾苦,至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是视而不见,也符合了人们不愿意面对残酷现实的心理。

我认为,一个好的电影,首先其人物塑造上面要符合大众的认知,即使有夸张,也不能超越大众的心理期待,故事情节也要有内在逻辑性,这个逻辑性也要符合大众认知;演员表演和台词,要恰到好处,要真实可信,就是当观众代位进入演员场景,也会有和演员一样的选择等;这样的影片,才可能是一个好的影片。如果影片主题反映了人类美好的感情,可能会成为一个经典。

很简单,《拆弹专家2》不符合这个标准。

曾几何时,香港影片风行于大陆,成为一时风头无俩。

现在衰落了。

香港的导演没有什么社会底蕴,所做的作品基本上跳不出小家窠臼,所以,就要夸张的打斗、情节来演绎了。

抗日奇侠之类让人无语的电视剧等,就是拜他们所作。

电影也是如此,插科打诨,火爆场面十足,演员敬业拼命,却也支撑不起好的作品。

他们的衰落无可避免,因为家国情怀的缺失,忘记了电影首要的功能是传递价值观,也就是教育功能。

作为一个浓缩重要的教育阵地,电影这个功能从未改变,只有加强没有削弱。每一部电影都传递了自己的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大众。

电影拆弹专家2观后感作文5

因受女儿的强烈推荐,今天和老公一起去看了电影《拆弹专家2》。大概是因为我学了心理学的原因,看完电影之后,对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的几次心理变化,总想把自己的心里感受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最开始的潘乘风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自豪感,能感受到他每次完成任务后,对自己的那种满意感、骄傲感!他工作态度积极,乐观,恪尽职守,是一个宁可牺牲性命也要保护市民的拆弹专家,人物形象很阳光。

甚至在一次任务中失去了一条腿,他也没有消极悲观的情绪,积极地配合治疗,每天坚持高强度的体能训练,盼望能早日回到工作岗位,可见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终于等到了复职的那一天,没想到给他安排的竞然是文员的职务,他对上司的安排表示不满,在和上司强烈申诉后,依然没能如愿。

此时的潘乘风性情大变,愤世嫉俗的他不再相信身边的任何人,愤怒的他黑化了,并加入的行列。最后是在他曾经的搭档和女友爱的感化下醒悟过来,牺牲自己的生命将爆炸案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如果当初身边的人能关注他对文职工作不满后的感受,并及时安排相关人员提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消除他不被重用后的失落感和丧失感,并帮助他重新找回他的价值感,他就不会走上极端和歧途。

每个人最初的内心都是善良的,善和恶,就在一念之间,而恶,并不是无由诞生。

拆弹专家观后感 篇3

我一直以为世界上真有那种不怕死的人,今天看完《拆弹专家》才以另一种方式来理解“不怕死”的含义。

全程下来,我看到了因为队友的牺牲而咬牙切齿痛斥那些坏蛋的无恶不作和痛责自己无能为力的人;看到了因为想要用“用生命去保护生命”而去当拆弹专家的人;看到了在炸弹面前绷紧了神经,一心只想着将危害解除的人。但令我热泪盈眶的是这样一个画面。

那位身上绑满炸弹的警察,在章在山尝试剪掉8条必须剪对才可以存活的导线时,他还抱着一丝生的希望,大声说着:“我很镇定”来极力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时,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不怕死的人,他在颤抖、出汗。到了炸弹启动那一刻,由于离爆炸时间很短,他也意识到了死亡的`临近,他终于再也挺不住了,对章在山哭喊着:“救我,我求你救救我!”这时人性本能的求生欲望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章在山知道已经没有解除危害的可能了,只能将危害降到最低。于是大声对他喊着:“你是警察,你有责任,远离车群,远离人群,这样伤亡才会最少!听到了吗?告诉我,你有什么责任?”我看到他涕泪交加、声嘶力竭地喊着:“我是警察,我有责任,远离车群,远离人群,这样伤亡才会最少!”眼神里带着绝望,却又有着一股不可撼动的刚毅。

他做到了他所说的,远离人群,远离车群,在众人眼前独自一人与炸弹一起灰飞烟灭……

不怕死不是毫不畏惧死亡,而是在众人的死亡与自己的死亡之间权衡,最后选择自己的死亡为众人的死亡让路。

拆弹专家观后感 篇4

这部电影让我开始落泪的地方是这名年轻警察的牺牲。

这名年轻警察,也是一名退休警察的儿子,正载着父亲和两名父亲的同事准备去游玩。父亲的脸上带着幸福祥和的微笑,腕上戴着儿子刚刚送的作为生日礼物的手表。然而一切都被这场恐怖袭击打破了。四人在车内安静的扮演着普通的人质,大家都清楚此时暴露自己警察的身份只有弊无利。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在释放人质的时候,他的警官证不慎滑落。

疯狂的匪徒将他绑上八个不同线路的炸弹推了出来,作为报复警察的工具。显示器上的时间一秒一秒地飞逝,他配合着拆弹专家平举着双手,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恐惧的苍白,但是口中却不断念着“我很镇定…我很镇定”。在死亡面前谁能不害怕呢,更何况,他的父亲仍然被胁为人质。

他不自主地微微颤抖,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断的问“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是只要站着不动就好了吗”“线路很复杂吗”,这时候他仍有一线希望,期盼自己能够死里逃生。他还这么年轻啊,一腔热血从警还没有实现够自己的理想啊!

时间只剩下一分钟,即使是最优秀的'拆弹专家也解不开这个生死注定的局。绝望的章在山只能反复告诉他:“你是警察,你有你的责任,远离车群,远离人群,这样伤亡才会最少!”“你记住了吗!”

年轻警察眼里终于只剩下绝望了,年轻的生命只剩下几十秒的剩余。背后是数百名人质,身前是数百名同袍,身上是杀伤力巨大的炸药。死,是一个眼见的马上要到来的结局,他恐惧,却没办法依靠任何人来求得安慰,他只能站在原地,远离车群,远离人群,这样伤亡才能减到最少。

终于,章在山也离开了。空旷的路上只剩下他,和他身上的炸弹。

他恐惧地颤抖,却只能站在原地,大喊着“我是警察!我有责任!远离车群!远离人群!这样伤亡才会最少!”眼里含着热泪,脸上却写满了坚毅。他一定很害怕,但一定不后悔。

终于,这时间走到了尽头。炸弹汹涌地绽开一片火红,他在这片火海里消失了。画面定格在他警官证上,警服映衬下帅气年轻的面庞,将永远成为世人见到他的最后模样。

我落泪了。我是警察,同样也是警察的子女。我想起了入警誓词里的“不怕牺牲”,想起了去年牺牲的362个警魂,想起了今年春节7位倒在岗位上的警察。

我不禁想,如果是我,我是否能像他这样镇定呢。大难当前,我会不会害怕地失态,会不会后悔?这是对于警察公职使命和职责的讨论,是对入警初心的拷问。

虽然很少如电影这样的悲壮,但是从警生涯里的危险无处不在。治安调解的时候,你不知道双方发生的矛盾是否会迁怒于你;管理交通的时候,疯狂逃逸的车辆也可能将你带倒甚至碾压;和吸毒人员打交道的时候,你也不知道咬了你的那个人是不是有艾滋病或者那个毒贩的身上有多少枪支凶器。但是更多的时候,你可能被误解被无端指责,但你都无力反驳。

我问自己,这时候,你会后悔吗?

这很难,但我不后悔。

“因为我是警察,我有我的责任。”

拆弹专家观后感 篇5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拆弹专家2》观后感4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时隔18年刘青云与刘德华再度合作,冰桶挑战亲自上阵,网友:你这样拼命值得吗?

最近,《拆弹专家2》轰轰发布预告,在其中一个花絮中,刘德华的冰桶挑战,让网友们惊呼:太拼了。视频中,刘德华手举蓝色水桶,在刘青云的协助下,装满了冰水和冰块,“哗啦”一声,倾泻而下倒在了刘德华身上,让隔着屏幕的我感到瑟瑟发抖。

20xx年,《全职杀手》在拍摄过程中,刘德华出现了意外,头撞在到了地铁门上,血流不止,要用止血剂才能止住血,但疼得五官都挤在一起的他,还在现场扮鬼脸,安慰工作人员。

20xx年,《大块头有大智慧》拍摄时,没想到他骑着摩托车真的撞墙,还因刹车失灵,胳膊受伤。20xx年,《墨攻》拍摄时,他从5楼凌空而下,当场左脚撞伤骨裂,但他却对自己表现不满意,直接说:“来,再拍。”直到第二天忍着痛,吊完威亚后,才告诉工作人员:“我想我该去看下医生了。”

为了给歌迷一个最难忘的'记忆,刘德华什么事都干过,高空绕场,空中骑摩托车等,不仅粉丝替他捏了一把汗,就连保险公司都喊话他:“华仔,快下来。”也难怪导演王晶说得:刘德华的成就,都是拼出来的。

如今那个拼命三郎刘德华,在诸多采访节目中,聊起家人和孩子,他说“我老婆她比我更爱我自己”说起孩子,他只是希望她能够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走过半生,享过繁华,他依然是那个刘德华。

曾有人问他,如果有人要你以一部电影形式拍你的一生,你会设定个怎样的结局?他说:那我就将画面定格在我女儿出嫁那天。

他不仅是这个时代的偶像,更是一个时代的楷模,莫说英雄老,未来会有时,刘德华永远是那个天王。对此,你怎么看?

拆弹专家观后感 篇6

时隔了好久,想起还没放假时看的《拆弹专家》,因为当时我还在上学,所以没有好好写写自己的感想,现在回忆起来真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我很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观后感。

首先演员的整容就十分的强大,不仅颜值高而且都是老戏骨。我看电影是因为宋佳才看的,但看完电影的时候,每个人的演技都特别想赞叹。

警察以及拆弹专家章在山的扮演者是刘德华,说实话刘天王的歌我倒是挺熟悉,可是他的电影我可是一部也没看过,但我看完电影后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感慨不愧为天王。演技十分到位,况且刘德华也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剧中完全和二三十差不多的硬汉形象。在剧中有很多危险的动作就算是才二三十的年轻人也不一定吃得消,但是刘德华还是依然坚持自己拍,可见他是一个十分敬业的人。当然除了对刘德华本尊的赞叹外,我更敬佩的是他饰演的角色章在山。起初他被派去当卧底,后来他和警察里应外合成功引爆炸弹,除了洪继鹏以为其他的犯罪分子被一网打尽。也正因为如此,他和大反派洪继鹏的`梁子从此结下了。

这也是警察这个职业的无奈之处,做了好人,为好人服务。但是却要被坏人憎恨。通过这部电影我看到和领悟的警察的不易比拆弹的危险多一些,也可能是我对拆弹这一行一点也不了解,虽然知道很危险,但是可能感触不是那么多。而在电影里我深知警察的不易,因为我身边就发生过警察遭到报复的事情,而且新闻的报道里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挺为他们感到不值的,明明是为了让社会变得而奉献自己的职业,反而还要遭到报复,社会就是如此不公平。就如电影里的章在山一样,为了人民的安宁,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如电影里的小警察一样炸弹爆炸前还喊着:“我是警察,远离人群,远离车辆,这样伤亡才最小。”这个片段把我看哭了,做警察奉献得太多了,搭上自己生命的不在少数。所以看了电影后我更加敬佩警察。但是拆弹也是了不起的职业,虽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不小心弄错了就会牺牲自己。电影的结局就是这样的,章在山恰好最后不幸运,选错了,而伟大牺牲了。

宋佳在电影里是“超人”的女朋友。作为“超人”的女朋友当然也是一个女超人。在电影里她虽然外表看起来文静、柔弱,但是她的内心非常坚强。虽然在知道章在山是拆弹专家后因车的爆炸而想要退缩过,但是她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爱情。当然正如她所说:“做超人的女朋友没一个有好下场。”她也没有例外,最后还是剩下了一个人,但是这样的结果是她想到过的,她能坚强面对,才选择对章在山不离不弃。其实除了警察和拆弹专家的女朋友外,家人也需要一颗坚强的心,父母可能会面临失去孩子的痛苦,而他们的孩子也要面临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煎熬,甚至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还有的就像宋佳在电影里一样作为人质被绑架。所以除了敬仰他们以外,他们的家人也值得我们敬佩。

看完电影我的内心非常沉重,可能是电影结局设计的氛围吧,再加上当时天气也很阴沉,所以我看完电影好久都不能走电影的沉重感和悲伤中走出来。虽然看完电影的心情不能用愉快来形容,但是能看到制作如此好的电影我还是感到很开心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