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读后感流浪地球

发表时间:2023-04-21

[精品]读后感流浪地球900字模板7篇。

读书笔记吧专题“读后感流浪地球”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读后感流浪地球(篇1)

当太阳面临死亡,人类便不得不选择逃亡。在冰冷的宇宙逃亡之旅中,生存唯一的意义便成了生存本身。

大刘这部短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一如既往冰冷且硬核。

故事以儿子的视角展开,从爷爷所在的人类黄金时代一路跨越至曾孙所在的人类逃亡时代。黄金时代的人类处于稳定安逸的自然平衡状态中,然而太阳内部突如其来的急剧老化使得人类意识到如果不离开太阳系,那么地球将在太阳死亡过程中的大爆炸里化为蒸汽,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死亡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全人类的头顶,太阳化身为死神。生态系统的极端脆弱使得联合政府下定决心开启为期两千五百年的「流浪地球计划」——全人类将带着地球一同离开太阳系前往半人马星座寻找新的家园。

黄金时代的幕尾,刹车时代降临。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数以万计的行星发动机用以改变并控制地球的行进轨道和速度,在地球逃亡启航的那一天,爷爷去世了,“我”与人类的黄金时代最后一丝牵连彻底断绝。

随后全体人类迁移至地表之下的地下城生存,逃逸时代来临。在逃逸时代,恐惧与绝望侵蚀着人类社会,就在死亡无边无际的恐吓中,“我”邂逅了爱情。“我”与在滑雪比赛中结识的加代子组建了家庭并幸运抽到了允许生育的抽签。广袤宇宙中,行星发动机推动着地球完成了最后的绕日公转,地球在穿越过小行星带和经历过陨石密集撞击与轰炸之后,木星引力将地球加速抛出了太阳系,流浪时代来临。“我”的父亲在清理地球航线的小行星行动中牺牲,而“我”的儿子却在木星红色阴影的注视下出生了。逃逸时代结束,流浪时代降临。

早期流浪时代的人类逐渐发现太阳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发生变化,叛乱爆发,「流浪地球计划」被认为是联合政府的独裁阴谋。叛乱军对联合政府发起战争以求夺得控制行星发动机的权利,操控地球驾驶台将地球推回太阳系重回黄金时代。“我”站在了联合政府的一方,于是加代子在叛军的人流中与“我”不辞而别。战乱逐渐使“我”相信“我”站在了反人类的一方,于是“我”和其他联合政府人员选择了占领地球控制室并将它交给叛军。因而当“我”和全体人类一同目睹最后那一批不肯反叛联合政府的五千人被叛军执行冷冻死刑时,我们是癫狂的,十几万人类一同高唱着对太阳的赞歌。然而死刑结束后,一刹那炫目的白光闪过,人类的狂热戛然而止——太阳氦闪爆发了。人类目睹着太阳系内的小行星在爆炸中汽化,见证了太阳的死亡。

流浪时代,“我”已年迈,“我”的儿子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地球仍在浩瀚宇宙中流浪,然而“我”知道两千四百年后,“我”的第一百代子孙终将在蓝天白云下的绿草地上欢笑……

这部《流浪地球》短小精悍,寥寥数字间便构建起了一个宏大的世界,大刘笔下的宇宙永远都是冰冷且无情的,人类永远是渺小而坚韧的。故事缘起于猝不及防的灾难,终结于怀有希望的未来。生存和希望是这篇《流浪地球》探讨的主旨所在,在大刘看来,人类的存在与宇宙的宏大相比不值一提,人类的生存也是脆弱中的极端侥幸。仅仅只是太阳内部氢氦元素的加速变化,就可以对整个地球带来灭顶之灾,人类生存的脆弱程度可见一斑。因而面对太阳突如其来的死亡预告,人类只能选择“带球逃亡”。

然而即便死亡和绝望无处不在,人类依旧没有放弃,从太阳系逃亡至半人马座比邻星,计划要花两千五百年的时间,人类仍然选择希望。怀揣希望,便是生而为人高贵的地方。而这在残酷宇宙之中生存下去的希望,为人类指明了家园的方向。当然,在《流浪地球》中,大刘依旧没有忘记对人性非理性面的描写。在观测到太阳发生没有预期变化后,人类社会爆发的大叛乱直击人性最愚昧最丑恶的一面,生死存亡关头,人类仍旧没有理智仍旧自残自害,在消灭了人类最后的理性群体后,太阳死亡、真理降临。人类这才发现自己亲手屠杀了拯救人类的英雄们。愚昧几乎将人类推向了灭亡的边缘,好在命运女神在最后关头还是眷顾了人类。

读后感流浪地球(篇2)

因为没时间看电影补了小说,这样的故事在影片类型中可以规分为科幻片,也可以算作灾难片,在科幻这一部分,大多数人都去看个噱头,很多东西难以消化理解,所以我同大部分人一样,站在灾难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故事。在地球毁灭到来的时候,人类伦理亲情,社会秩序,精神存在都在崩塌,只有对于死亡淡漠的对视,全书故事节奏大致可以以三个部分加以递进,第一部分架构作者想象的世界观并加以解释和说明,很多科幻的元素都在开篇进行集中的出现,这是为了整个故事的后续展开,第二部分开始着重叙述在灾难图景下人类的情绪反应和社会秩序,以及政府和民众的关系,这部分或许受篇幅影响探讨并不深入。第三部分可以看到人类的矛盾和在大灾难面前是非的把控选择,人类总是偏向狭隘,在我的理解下这不是大刘一定要把人类写的如此自私。而是在宇宙的无穷中,在规律的自觉中,在精准的法则中,人类的意识和判断总是失衡,以此来说人类终究是渺小的,但因这种渺小的无畏却有些悲凉的伟大,正是以这种伟大,人类用生于忧患的品质去传递一个生生不息的信念。书中最后给了人类希望,流浪岁月中并要将此传递给一百代人。

读后感流浪地球(篇3)

故事在太阳氦爆炸的预言中拉开序幕,为了避免地球在爆炸危机中灰飞烟灭,人类成立了联合政府利用高科技使地球停止自转,同时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修建巨大发动机带动地球脱离太阳系,远离曾经带给人类光明与温暖的太阳。在这个过程中,地球面临着重重危机,陆地淹没,海洋冰封,火山爆发,气温骤变,幸存下来的人们迫不得已进入黑暗的地下生活。在生与死面前,爱情、艺术、鲜花、权势、金钱……都变得无足轻重,人类变得冷漠麻木,在机械的秩序运转中努力争取活着的机会。

当地球脱离太阳系获得短暂的安宁后,少数自以为聪明的公民开始质疑太阳爆炸这一理论,率领历经绝望变得心力交瘁的众人攻击联合政府,指责他们危言耸听,破坏人类的生活与文明。联合政府仅剩的五千人为了保护地球发动机不受损坏,选择了接收众人的惩罚,被抽取了隔离服中的恒温核材料后默默冻死在广袤无垠的冰封的大海上,他们的身躯凝固成五千尊雕像,向世界诉说着他们的坚守与正义。而令人讽刺的是,就在这时,太阳氦爆炸发生了!这个美丽的星球50亿年的壮丽生涯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太阳死了!

"幸运的是,还有人活着!"

小说的一开始读起来并不引人入胜,因为个人的天文知识缺乏读来甚至有些费力,但里面的感情线索亦是非常明显:对地球母亲的热爱,对太阳光明的追求,对生存生命的渴望,对责任理想的执着……我想: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这颗叫做地球的行星,将是那些为此努力的前人们永恒的纪念碑,而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位公民,都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在纪念碑上刻下生动而辉煌的一笔,贡献我们仅有的一点力量!

让流浪不再继续!

让生灵找得到回家的路!

读后感流浪地球(篇4)

昨天去影院看了《流浪地球》,首映那天没剩好位置就多等了一天。

大刘的原著是很久之前看了的,看完电影后又回来看了一遍小说。

电影中整体世界观背景和原著相比几乎没有太大改动,人物和故事情节则基本可以说是再创造了,可以尝试这么理解:电影展现的是在逃逸时代Ⅰ中发生的事件——有一次过近日点时,地木距离过近引发灾难,所以有了电影中的故事。

在看电影前,我的期待并不高(之前没看任何预告片)毕竟载体不同,表现方式必然不同,表现出来的效果也自然不同,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所以走出影院后反倒挺惊喜的。

相比之下电影的视角更温情些,突出的不是科幻色彩,而是在科幻色彩下,不同身份和性格的人物,在危机下的不同表现和选择。

其实这点说到底和大刘是一致的。大刘科幻作品中的世界构建确实是完整宏大,但不管是《三体》、《带上她的眼睛》还是《赡养人类》,故事包裹的内核仍然是人性和人的处境。只是电影表现的稍微有点过度,以至于科幻有点成了背景板的意思。另外电影和小说的情感基调不同也是显而易见了。

总的来说,光特效和场景就值回票价,节奏不拖拉,内容充实,没有尿点,演技过关,略显煽情,能提前猜到大致情节走向(比如谁要领便当)。总体观影体验良好。

不敢期待什么科幻元年,只希望这次《流浪地球》票房表现好一些,能带动以后这个领域的投资。毕竟上一个有姓名的国产科幻片可能还是1988年的《霹雳贝贝》......

期待大刘的其他作品搬上荧幕吧!

读后感流浪地球(篇5)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从来不去想这类问题,是因为相信它不会死亡,它有无限的生命以及对万物的守望,是它的光荣,也是使命。

当看到太阳在文字中提前寿终正寝,光明也随之永远消失,看着人类为了逃离地球家园被毁的结局,要带着地球向远处流浪,而流浪的正是主宰地球的人类。可悲又可怜。

流浪地球

第一个时代是刹车时代,用地球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传,这时候的人们一面永昼,一面永夜,地球的大气都已经破坏掉了,只能住在地下城。面对太阳的危机,人们的道德感都是其次,这是人类延续一百代人的任务,将地球逃离太阳系。

然后是逃逸时代,全力发动地球发动机,冲出太阳系的第三宇宙速度,由于在过程中椭圆沿着太阳围绕,每当到近日点就会带来大灾难,但幸好最后终于冲出了太阳系。

接下来就是叛乱,流浪时代和最终并入恒星的卫星中。

发动机?

平时一直喜欢看历史类作品,很少看科幻类作品,历史属于过去,科幻类似于在展望未来。沉浸在科幻的文字世界里总感觉心中跳跃出一种淡淡的恐慌感,一面是感慨宇宙的浩渺对比人类的弱小,一面又在担忧世界的未来。

我们原本的祖先就住在洞里,如今地球陷入流浪,我们又重新躲回洞里,只有黑暗,没有光明,没有希望的恐惧恐怕是最考验人类的。

其中最最最考验人性的是联合国政府军5000人的被判决。人类反叛者胜利,觉得太阳是永恒的,永远不会熄灭,把领军人物及部从,全部处于死刑,让他们在地面以上活活冻死,然而在冻死他们后的一小时,太阳真的寂灭了,永远消失了,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冻僵的5000人依然挺立在地面上,成为后太阳时代的一道永远的丰碑。

地球啊,真的流浪了。

我知道已被忘却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

我知道已被忘却

起航的时代太远太远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

我知道已被忘却

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们一声啊

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

主人公在歌声中迷醉了,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只参与了地球流浪的一小部分,有幸的是,他又重新在心中找到了希望—加代子,然后笑着死去。

地球,依旧在流浪……

读后感流浪地球(篇6)

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电影即将上映了,于是一边期待书的情节一边期待电影的情节。

一直很喜欢科幻的关于世界末日的美剧,因为会警示我们珍惜当下爱护当下的资源,警示我们千万要可持续发展,但人类啊,总是到了悬崖无退路才知道来补救,或者说,总是有一部分人类已经察觉到这警钟已经敲醒,于是他们开始去警示其他世人,但始终敲不醒他们的警觉。

是说他过于乐观吗,如同他们觉得我们过于杞人忧天,感觉这世界的分化是理性乐观的人和过于乐观的人之间的较量,是聪明的人和假聪明的人之间的较量。

或者我们都需要一个英雄或者一群英雄们,不顾一切地带领着大家义无反顾地前进,带着信念,带着正确的预知,带着无所畏惧。我们也需要正确的认识,我们选择站在真理还是假像的队伍呢?当然是真理,但我们究竟如何得知哪个是真理呢?不言而喻,学习,探索,求知。

如果到达了那一天,没有了春夏秋冬,世界只是灰色,不停息的发动机,我们的信念是否依然坚定?

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奢求。

“不知是我身处噩梦中,还是这整个宇宙都是一个造物主巨大而变态的头脑中的噩梦!”

还是更多地去想,怎么避免这么噩梦吧,希望这个流浪时代只是一个遥远的警示,希望更多的人提高意识保护地球吧。

#全文有几处高潮,人物刻画轻描但深刻,

这短篇小说跟三体对比,我觉得对于故事的情节性描述得更加到位,比较深刻,可能这也是短篇小说的魅力吧

读后感流浪地球(篇7)

感叹大刘的想象力和深厚的物理积淀,与电影不同,书中的故事显得更为宏观和直白,少了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惊心动魄的演绎,还记得电影里Mose的那句话:“让人类始终保持理智是不可能的”,而这也正是整本书的核心思想,正如《三体》中所表现出的真实人性,在大刘的科幻小说中,不管多么天马行空的文字,对人与人性的思考始终是全书的核心,这也就是大刘的书为何总是充满情感和温度的原因。

书中两次反转的设计将人性的脆弱和荒唐表现地淋漓尽致,这种戏谑式的批判当然不能出现在电影这种媒介中,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部改编电影总是浮在面上走不到内心深处的原因,要想深刻就必须舍弃一些刻意的正向引导,就跟白天一样,需要夜的衬托才有意义。

给书打三颗星,对于一篇短篇小说而言似乎有些苛刻了,但结局的戛然而止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我也在反思,也许这只是作者一时的火花迸发、灵感突现,没有必要苛求作者能在短时间里打好一个完整的框架,或许这样的结尾更好吧,人类文明未来的命运也终将是个谜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