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读书笔记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03

读书笔记读后感2000字4篇。

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书笔记呢?作者写的作品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写读后感的时候,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读书笔记吧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读书笔记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读书笔记读后感 篇1

今天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就是新年了,天上下起了大雪,路上的行人都急着赶回家。只有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小女孩在路边站着,手里拿着许多火柴,她用颤抖的声音说:谁要买我的火柴!谁要买我的火柴!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的赶回家,一个人都没有理她,她失望的低下了头。

这时,一辆马车从街道上飞驰过来,小女孩儿连忙躲闪,但还是把鞋子弄掉了。她正想过马路去捡她那双又破又大的鞋子的时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个小男孩,跑过去捡起了她的鞋子,调皮的说:这个鞋子可真大呀!可以拿去给我家的孩子当摇篮了!说完后撒腿就跑。小女孩想要追上那个小男孩,可是她已经好多天没有吃东西,没有喝水了,跑了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这时,小男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她低着头走在路上,觉得每走一步就像被针扎的一样疼。

小女孩找了一个墙角坐了下来。她把已经冻僵的手放在嘴边,哈着热气。小女孩在想以前有多么的幸福啊!虽然家是一个茅草屋,可是它可以挡住寒风和冰雪,家里还有一个大火炉,火炉烧起来很温暖。家里还有爸爸、妈妈和慈祥的奶奶,一起在火炉边唱着快乐的歌,跳着快乐的舞。那时候多么幸福呀!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小女孩叹了一口气。

小女孩发现手里还有一盒火柴小女孩从火柴盒里抽出一根火柴,把火柴擦亮了,火光中出现了一个大火炉,这个火炉跟家里的火炉是一模一样的,她想把手伸过去暖和暖和,火炉不见了,原来是火柴熄灭了。她又擦亮了一根火柴,这次火光中出现的是餐桌上摆着甜甜的蛋糕,红红的苹果,香喷喷的烤鹅。突然,烤鹅站起来了,向着她走了过来。小女孩想用手抓住烤鹅,可是火柴又灭了。小女孩的手碰到的是冰冷的墙。于是她第三次擦亮了火柴,这次火光中出现了一个圣诞树,圣诞树旁边有明亮的蜡烛,闪闪发光,还有许多糖果和礼物,这时火柴又熄灭了,可是圣诞树还没有消失,圣诞树越飘越高,越飞越远,变成了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她看见一颗星星划落了下来,奶奶说过,天上掉下一颗星星,地上就会死一个人。她自言自语道:哎!这是谁又要死去了啊!

小女孩又擦亮了一根火柴,这次火光中出现了她亲爱的奶奶。她怕奶奶随着火柴灭了也消失了,她赶紧擦亮了所有的火柴。她扑进了奶奶的怀里说:奶奶,火光灭了,你就会走的。奶奶带着她飞走了,飞到了没有寒冷和饥饿的天堂里去了。

第二天早晨,人们在路边的墙角里看到了冻死的小女孩,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幸福的微笑,谁也不知道她现在是多么的幸福啊!

读书笔记读后感 篇2

卓越的管理是不断变化和有时效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心得1000字:

读了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最大的收获是一些管理理念的转变,书中的很多案例都能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可以更加辩证地看待和分析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聚菱燕已经发展了二十年,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生产经验,也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设备逐年老化、员工老龄化、成本不断升高等一系列困难,同时,我们的一些思想观念也比较守旧。近年来整个汽车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突然发现,“狼”是真的来了。

在新的形势下,以前一些传统经验已经不适用。例如,过去推崇的“合理库存”现在变成了占用流动资金;以往的“大而全”也逐步被“小而专”取代。当我们站在客户的位置上想客户所想时,很多问题就要重新分析考虑了。

书中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美国汽车的安全性问题,一开始业界关注的是车辆本身的安全、公路工程以及驾驶人员的训练,事实也证明了这些都行之有效,但安全事故仍然持续上升。直到人们进一步分析发现,3/4的事故是由于醉驾或有“行车肇事倾向”的人所致,这类问题又恰恰是前述管理方案无法企及的。汽车制造商改变思路,在考虑“正常驾驶”时安全的同时,更要考虑“不正常驾驶”下的安全,事故也就大为减少了。

按照精益生产的理论,我们要做到“不接受、不生产、不流出不良品”。我们通过原料的品质前置监控,能够最大限度地杜绝原料不良品的使用,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仍然无法全部避免不良原料流入,而这些原料必然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如果我们能够尽早发现不良原料,在制造时提前变更适合的配方,制造出合格的产品,就可以减少返工造成的浪费。而适合的配方,就是针对以往不合格原料的“不良原因”积累而做出的改良。对于同一牌号产品,预先设计几组配方,然后“对症下药”。

当然,找出不合格原料的“不良规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多年来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这恰恰是我司的优势,我们有大量的技术、生产、品质数据,再加以专业的分析,一定可以总结出规律,并加以推广,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的目的。

同样,我们已经生产了二十多年,使用了日本制钢所、东芝和国产典型的挤出机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同样有规律可循,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我们集中人力、物力,将所有故障的发生频率、原因汇总、解决方案等统计分析,做成可视化手册,再通过不断的模拟训练以提高员工应对水平。在实际故障发生时,一线员工在逐级上报同时,在授权下也可以根据手册说明妥善解决,这样能够大大减少等待处理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诸如此类,在变化中发现问题,找到新的解决办法,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理由,确保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保持永久的战斗力!

读书笔记读后感 篇3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纷扰《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读书笔记

关于读书,王安石说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之所以能让人富贵,让人晨昏相亲,是因为读书可以医愚,可以变人气质,可以养人精神。书页轻翻,犹如穿越时空,与智者先贤对话,尽情享受前人用智慧与思想设下的盛宴。读罢掩书,让人不禁莞尔的是视野开阔之后的喜悦。

未读《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之前,看山是山,见水是水,读书之后再看山,看到的是山的独特,再见水,见到的是水的灵动。每读一本书,都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会看到一个更精彩更深刻的世界。王晓毅编著的《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让我对习以为常的农村社会多了认识,也让我看待社会问题多了全新的视角。

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

人文社会科学应当关注现实,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贴近社会现实的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如果脱离社会实际,只作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探讨,其研究就没有太大意义。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谈道:正确地了解当前存在的以事实为依据的情况,将有助于引导这种变迁趋向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社会科学的功能就在于此。《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一书的写作就是基于对10个农村社会冲突案例的研究。通过真实案例的研究才能深人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矛盾和冲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当辩证看待调研访谈资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像理工科的研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很客观,因其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人、现象,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系统要素众多且不可控,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故而会增加研究难度。现象的呈现是简单的,背后的原因却很复杂,研究清楚现象背后的本质不容易,这就需要研究者更要具有辩证眼光,辩证对待收集来的调研资料。关于社会冲突,即使我们只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研究,并不试图给冲突双方一个直接的影响,甚至不关注事件的对错,但是被调查者所做的表述仍然是基于他们自己对社会价值的判断,也就是说,他们在陈述的时候会根据自己对社会价值的理解,对已经发生的社会事实进行裁剪。所以被复述的社会事实可能已经不是真实的社会事实,而是被主观解释过的事实。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描述和解释人们每天都可以看见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当复杂的社会现象被简单的逻辑所代替的时候,社会事实被大大简化了。我们不断探索的这些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又反作用于社会事实,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当探索的逻辑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人文社科的研究也就实现了其价值。

二、对农民、农村、民间传统的再认识

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的人与事对我来说是司空见惯,并没有什么新奇。读完《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冲突》,却让我重新审视我熟悉的农村。书中写道:人类学中有着一个研究农民的传统,在其研究框架中,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介于原始居民和现代城市居民之间的一种生存形态,他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与城市人群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在他们的研究中,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从事农业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农民,农民是与一定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联系在一起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是介于原始居民与现代城市居民之间的一种生存形态,他们的生存方式较原始居民进步,却又没有城市居民先进,且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结构与价值体系,故而我也赞同将它定位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人们时常会用淳朴、憨厚、老实、善良、勤劳等词汇形容农民,但却往往会忽略这其实是农民思维的外显。农民的思维大多是单向性的,他们对人事的评价很简单。在农民那里,人与事被混在一起,如果有一个人得到农民信任,那么即使他在某一件事情上被认为不公正,也是可以被容忍的;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是公正的人,那么可能他的任何行为都会受到质疑。只有理解农民的思维,才能理解他们的处世方式。

在农村,每到农忙时节,大家都有相互帮助的传统,亲戚邻里会帮忙一起收稻割麦。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在这种现象背后潜在的却是一种生存伦理。在这种特殊的生存状态下,农民发展出来一种自己的伦理以对抗风险,这就是斯科特所谓的道义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农民更多地强调稳定和保险,他们可能缺少创新,但这是他们在这种生存状态下所形成的最有效的生存战略。其次,在这样的社会中,农民之间的互助就成为维持生存的最有效手段,这被称为生存伦理。这种帮助在很多时候是通过互惠的经济模式来实现的。农业生产活动很大程度上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人们的互助互惠能让他们更好应对自然,以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条件。

在中国农村中,传统的婚嫁方式是从夫居,即普遍都是妇女嫁到男方家,而很少是男子到女方所在村子落户。这种现象可以用婚姻制度来解释,但是背后却有一个社区内资源如何平衡的问题。结婚意味着人口的增加,村庄不希望人口单向流动,从而增加社区内资源的紧张,所以制定了这样的制度。如果所有的妇女都到男方所在村庄,那么对于一个村庄来说,人口的进出是平衡的,从而也就保障了资源的平衡,避免人口的迅速增加而导致的土地资源不足。

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三者的相互关系

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本应是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者,而实际上,两者却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也因此,地方政府会修正地执行中央政策。任何中央政府的政策都需要地方政府执行,但是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在试图扩大自己的利益,对政策进行修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不仅仅是国家的代理人,而是一个独立的行动者。最为典型的就是财政收人的分配。中央政府为实现职能的需要,与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人分配,中央政府拿走的财政收入多,地方政府可以自由支配的就少了,双方自然而然形成对立。

再来看地方政府的角色。地方政府本应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经济,却又因为固守政策而忽视了当地实际,导致本末倒置。将行政主体范围进一步缩小,细化到一个村庄的管理中,这种角色的定位依然存在偏差。村干部本应当承担对社区的管理职责,而实际却是,村干部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围绕政府工作,这也使他们无从发挥社区庇护者的职能。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本该是政府服务的对象,但实际上却仅仅只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施加对象,其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尊重。在发展中强调地方知识或实践知识,就是强调农民本身经验的价值。任何农村社会的变迁都要建立在农民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他们自身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农民自身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正是政策失效的原因之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牵制,三者只有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社会才能良性运行。

四、对农村社会环境的认识: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

许多学者用转型社会来描述当代的中国社会,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不仅包括社会转型,还包括体制转轨。所谓社会转型指的是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的现代社会的转变中。所谓体制转轨指的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转型社会是一个大的社会环境,或者说是社会背景,但转型时期还包含了另外一个意思,中国社会既然处于转型时期,那么现在的社会结构是不稳定的,许多东西都处于过渡时期,处于转变过程中。外来的推动力量对社会如何转型、向何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不稳定,处于过渡期的中国必然会面临各种混乱。从观念意识来看,变革是以外部社会为参照系建立新的制度和规则的过程。社会变迁是一个不断增加新知识、改变原有行为的过程。外部力量与传统力量相对抗,传统社会中的伦理规范瓦解,而现代社会的观念又未完全被人们接受认可,因而人们有时候会无所适从。从生产来看也是这样,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追逐利润与效率,如若没有健全的机制和调控手段对其进行规范约束,市场经济的缺陷必然暴露无遗。但健全的市场调控机制和调控手段的形成必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也属正常。人们纷纷抱怨道德滑坡、世风日下,但了解了这样一种大环境我们也就能理解这些现象的存在了,这是社会转型所必然会遇到的情况,无可抱怨。

社会转型必然会带来社会变迁,农村社会变迁受内外两方面力量的推动。农村社会变迁的内部力量,即传统社会中的组织、要素、观念等不完全在阻碍现代化进程。但是在内源发展的研究中却发现,农村社会固有的价值、规范和关系网络并没有构成农村发展的阻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的发展。在很多时候恰恰是借用了农村社会中的制度和组织资源,外来的工业化进程才能被推进。农村社会变迁也受外部力量的影响。变革的动力来自于农村社区之外。在近代中国,推动农村社会变迁不仅仅是农村内部的需求,农村社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社会所推动的。

五、对农村改革、集体经济、市场经济的认识

改革即是指把国家发展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以适应客观情况。一提改革,人们仿佛就看到了希望,但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应该辩证来看待。尽管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承包和改制,资源的利用率、劳动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髙,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同时也弱化了集体行动的能力。在他们看来,近年来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措施,如减免农业税、取消义务工,等等,都弱化了农村社区集体行动的能力。在他们看来,恢复农村集体行动的能力可能需要政府更多地介入,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组织权力。

集体企业效率低下、经营不景气的弱点常常为人们所诟病,很多地方通过拍卖或者租赁的方式将企业转给个人经营,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尽管从企业的微观角度看,改制可能会提高企业的效率,但是与此同时,原来集体企业所承担的许多社区功能也同时失去了。集体企业从其产生之初就承担了两个重要的任务,第一是解决社区就业问题,第二是增加社区集体收人。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公共资源在村庄中发挥着公共的职能,将公共资源分割到户可能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但是他们却无法发挥公共职能。因为除了作为直接的生产资料之外,这些资源还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职能。它们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而被利用,同时还在农民社会中起到平衡和公平的作用。

市场经济往往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经济,现代社会农民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市场经济中。从表面看,农民通过市场发展了自己的经济,但也应看到市场带给农民的风险。农产品市场的变化可能比任何市场的变化都大,农民在市场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市场的波动,他们所遭受到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农民现在经常感叹的是,丰收了,农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农民就会遭受损失;减产了,尽管价格可能会上升,但是农民的收人还是会减少。经营农业生产似乎注定是要赔钱的。

六、对农村社会冲突的认识

构成农村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其损害可以分为群体层面的损害和个体方面的损害。所谓群体方面的损害来自于社会结构变迁,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农民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整体地位下降。而个体方面的损害又与群体层面的损害相关。任何结构性的问题最后也会变成农民个体的问题,农民整体利益受到损失,最后仍然是农民个体承受利益的受损。国家对农民有很多的优惠政策,但对于整个农民群体来说,他们的很多利益还是没办法得到很好保护,比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农村的孩子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农民利益受损是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农村社会冲突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合法与合理两种观念的不一致。外部社会希望賦予农民的是一个外部社会所认为的公正观念。国家用政策法规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看似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但这种美好的愿景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政策法规是一套外来的价值评判体系,而农民在其实践过程中自有一套他们的伦理价值观念。

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法制建设经常被作为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国家希望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来制定出一套唯一的规则,并将这些规则作为强制措施赋予社会。但是这些法律与农村社会复杂的现实经常发生冲突。合理带有很强的伦理色彩,是基于农村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价值,以及由这些价值而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当两个来源不同的制度在农村社会遭遇的时候,农民的公正观念更多地体现在合理的层面上,是否合理构成了他们价值判断的基础。但是合理本身有时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农民或者借合法的语言来表达其合理的内核,或者甚至对合法形成抗拒。

七、对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建设的思考

中国的土地是稀缺资源,并且会越来越紧张,针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出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和强调乡村建设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基于同样的国情,双方得出的结论却完全不同,前者认为,正因为中国的耕地紧张,所以更需要使有限的耕地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出,更需要现代化的农业替代传统的小农经济,也就更需要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中国农村现代化,看似能给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但实际可能无法达到。当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他们很可能会成为城市贫民,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能力、素质等无法让他们很好地融人城市生活。而强调乡村建设,要建设的是更加舒适宜人的乡村,不会让农民背井离乡去融人一个并不适合他们的环境。

每次听到被征收了土地的农民又分到了多少多少补偿款,内心都会有些不安。农民离开了土地还剩什么?看似是一笔丰厚的补偿款,可是这些补偿款用完之后呢?他们的后辈,特别是那些没有接受过髙等教育又无一技之长的人,难以想象他们在这个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要如何生活。随着城市化不断提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拥人城市,农村日益凋敝,这样的状态正常吗?农业是第一产业,农村是很多人的根,可现今却荒芜得让人不忍直视。理想的状态应当是城市发展得很好,高楼拔地起,但农村也不差,绿树绕村庄,春天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唯愿新农村建设能还我们宜居宜人、宁静优美的乡村,让我们可以去寻找远去的乡愁。

读书笔记读后感 篇4

偶然的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名为《美国人的读书态度》的文章,这使我对读书一词有了新的认识。

文章写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截然不同的读书态度:中国人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美国人则视读书为一件平常事,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读书。文章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读书态度,要把读书看成一件平常事,轻松、快乐地学习,这才是读书的真谛。

掩卷沉思,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把读书视为一件神圣的事。《幼学诗》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也就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在我看来,这不免有点过于隆重。

想想雷锋,他是一个解放军战士,但是他平时都把书放在口袋里,一有时间就掏出来读,日积月累,所得的知识也就多了,这就是所谓的零存整取吧!再看看现在的人,不肯读书还为自己开脱:学习这么紧张,作业这么多,叫我怎么有时间读书?白天我要上班,晚上回家太太还要设麻将局,让我怎么读书?其实,一个真正肯读书的人,不要说旁边有人打麻将,就算是旁边有人打架也照读不误。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也还是有的。读书,就是要学会利用时间,随时随地读书,积少成多,以便零存整取。最重要的是,要把读书视为一件平常事,使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汲取书中的精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