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发表时间:2024-03-14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书籍是我们提升自我素养的一种方式,正如第一次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内心的感动久久不能平复。你知道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是如何写出的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各种角度深入剖析“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1

南渡北归读毕,书太厚,4000多页、200多万字;时间太长,前后三个月、累积36小时。边读边评,很多感想都在书中注记,到了封卷之时,作个综述。

一、读史亦是观人。伴随着书中的大师,从1937年北平仓皇出逃开始,百转千回、辗转万里,到西南边陲落脚,成立西南联大;待到抗战胜利,怀着胜利的喜悦和未来的期盼,拖家带口、一通折腾回到各自故土,此谓南渡北归。可北归后,心心相望的安逸生活并没有到来,随之而来的是解放战争,书中的大师有的随蒋赴台、有的留在大陆,自此各走天涯路,历经殊途人生。对于这段历史,如果在外围看着,只是于已毫不相干的悲喜剧;但如果真正把自己摆到那段历史中,与书中的大师一起经历沉浮,便有了别样的感悟。历史看起来很遥远、虚无缥缈,可具化后也不过是一个个人生罢了,只不过有人留下了足迹,有人什么也没留下~

二、读书全在兴趣。以前总是忙忙碌碌,感觉没时间读书,现在回首这段读书历程,大部分利用的是碎片化时间,比如写稿子间隙、报件路上,越读越入神,越读越难以释手。在我看来,学习有三重境界,一曰记,即长见识,开眼界,增加知识储备,实现博闻的目标;二曰悟,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握规律,感悟人生,实现知识的异构;三曰行,即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去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一生的追求。就像陈寅恪一样,通古今之变,立处事之本,成一家之言,终成一代史学大师,学问之精深,风骨之峭拔,让人仰望~

三、信念源自选择。这个世界上本没有什么绝对真理可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一样,随着认知的深入,现在的普世真理都会被推翻。牛顿三大定律提出时,有人就预言物理学的终结,结果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历史的几大社会阶段,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个主义的社会、那个主义的社会,说白了只是故事,这些所谓的社会是现代历史学权威们在考证基础上拍脑袋的结果,历史本连续,试想一下,如果按我们的划分,那生活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迭期的奴隶,是不是应该敲锣打鼓的庆祝,终于熬过了奴隶社会,身份也一夜之间由奴隶变成了农民(想想还蛮有画面感)。对世界的认知,关键在于你相信什么,大多数人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就像常讲的眼见为实;少部分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相信所作的选择,相信未来的愿景,也相信执着坚守终能如愿~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2

《南渡北归》讲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图书,文物转移到西南地区,抗战胜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册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书中,一个个坚韧绚烂的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记忆。

全书开始于沦陷后的北平,屈辱与尊严,征服与抗争。每一个人,都是毫无杜撰有血有肉的人。这批人,他们护送中国文物和大学图书在烽火下南渡。在军阀混战,中日战争的硝烟中描绘出中国最初的考古,建筑轮廓。也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本该在优越实验室中完成的任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仍不放弃。他们,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为有这批坚守信念的大师们,当我们再去凝视这段沉浸在深渊的历史时,才会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风骨凛然,这是中国式的风骨,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

在逃亡路上,为了不丢弃人才培养,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在艰难的日子里讲课声常伴随敌机的轰炸,师生们却把躲防空洞的事儿风趣地写成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晚上停电时,刘文典就一袭长衫,对月讲《月赋》。但却这么艰难的日子里,它为祖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解放战争时,梁思成焦灼地在楼上转圈,一看到有飞机在北平上空飞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些古建筑要全完了。”罗哲文回忆,梁思成在二战末期经常抱着日本地图标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图交给美军请求他们不要轰炸这些人类共同的遗产。日本知晓后极为感激——梁思成此时却早已死去多年。

看过一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们坐在檐上,并肩笑望镜头,林穿着合体的旗袍,脚下踩着一双平底布鞋,他们正进行维修测量工作。那时候,所有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关心的不会是林徽因的脸蛋长得美不美,也不会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没有色彩。它展现的是中国大师们的坚定信念,在一个古国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时间抢记建筑的记印。

书本仍在读,它在慢慢展现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国,我想,这就是梁思成和《南渡北归》的意义吧。(黄湘闽)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3

文/谢恬【江苏省苏州中学“伟长计划2011”】

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刚看完《南渡》时候,心里是满满惋惜和钦佩。我一直困惑着,怎样一群人,才能被作者称为“后无来者”大师?

所谓大师,我想,可以用北宋大儒张横渠一句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刚刚走出封建社会,仍然非常封闭落后。在这样一个时代,传统的中国人仍然注重名利,但也有人叛逆、叛逆。梁启超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人物。梁启超不仅在中国传播新思想,把先进文化带回中国,而且还让孩子们走上了学习的道路,荆棘丛生,无人追随。

中国人不做建筑,所以他让梁思成读美国的建筑。中国冷僻考古事业没有科学方法,他就让梁思永去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中国缺少将才,他就让梁思忠走上了军事道路。

“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中国人民没有受过现代科学洗礼教化,他就用这样方式把现代科学带进了国门。梁思成等杰出成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他们的伟大父亲,而中国普通人则逐渐从默默无闻中觉醒,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像梁启超这样无视自身利益、只想改变祖国现状的伟大大师。他们携带着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横渡大海,终于冲破了愚昧落后的大门。

这可谓“为天地立心”了。

“立命”之说来自孟子。《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自己做到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或许并非难事。而大师与平常人区别就是他们是“为生民”而“立命”。被称作“三百年来一大师”陈寅恪先生和他夫人最令我感动。

艰难困苦逃生路上,他夫人“悄悄叮嘱女儿:‘王妈妈和我们奔波半年,过旧历年总要让她多吃几块肉。”'想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首先就应对身边人有发自肺腑关怀。

陈寅恪先生毕生心力都投入在中国史学上,就连逃命都不忘提着书箱。傅斯年邀他去史语所就职,可是他却舍不下在清华教书育人位子。他右眼视网膜脱落,迫于时局无法医治,可他依然不放弃他教授职业。

书里这样写道:“此时他右眼视网膜脱落,仅剩左眼视力勉强看书授课。陈氏仍像当年在清华园一样,每次上课都用一块花布或黑布,包着一大包书向教室匆匆走来,至时满头是汗,却从不迟到。

”他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递给了千千万万学生。“为生民立命”恰是陈寅恪先生人格写照。

张横渠所谓“绝学”指是儒学,在此就让“绝学”扩充一下范围,暂代所有学问。如果将“继”简单地理解为继承,那么这个人必定不会是个大师。真正的大师必须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不管是董作宾“五期断代说”,还是老金符号逻辑,都已经超越前人,令人赞叹了。但在众多的大师学者中,我最佩服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曾在北大说过这样一段话:

“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学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先生毕生追求着他理想。他鼓励胡适之、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大学宣讲新文学,也不排斥辜鸿铭、陈汉章这样守旧派,这种学术“自由”之风,不正是在继承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发展吗?

能达到如此程度学术自由,我想是当下很多高等院校所难以企及吧。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既往圣之绝学”很好例子吧,而且,这里“学”可谓包罗万象,“继”也绝不仅是继承弘扬这么简单。

张载将“为万世开太平”放在最后,或许是以此为四者中最高境界。日寇铁蹄踏上了中华大地,中国成百上千学者、学生踏上了南迁之路。同是南渡,但各人表现确实迥然有异。

在书里,我们看到有爱慕虚荣女同学,逃亡途中还不忘装扮一番,我们也看到了像闻一多一样坚决主战,甚至有点儿狂热“愤青”,更有如陈寅恪、吴宓一般沉着冷静,参看时局之人。但是无一例外,作者所说大师,都是为国奉献,渴望“万世开太平”仁人志士。抗战期间,傅斯年曾一度担任国家要职,在逃亡路上呕心沥血。

1939年1月20日,他为爱子仁轨画了一张旅程图,题记日:“小宝第二个生日,是在牯岭外公外婆家过。爸爸在南京看空袭。

生下来三年,走了一万多里路了。”一席话读来不免令人唏嘘。傅斯年舍弃个人安危,甚至顾不上出生不久孩子,但是却不曾放下自己责任和事业。

董作宾、李济等史语所专家,为了不让出土文物损毁,更是想尽办法运输转移。更不用说回到北方后听到的更多,用一颗子弹穿过头顶,呼喊出对中华民族最深的爱!这些为万民开太平之人,才称得上真正大师。

我突然想起在书里读到这样一段话:“在这风雨之秋,一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退缩,只有鼓起勇气,坚韧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

”二“人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

本书封面有一行极其醒目宋体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了很久,作者这一席话究竟有何意味。我觉得先有必要**一个算是老生常谈问题:是时代塑造大师,还是大师铸就时代。

最大最重要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上半叶持续的动乱和战争。辛亥革命前后,国家科技落后,人民愚昧麻木。在目睹了其他国家的繁荣和我国的贫穷与衰弱之后,那些留在国外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救国救民的愿望,希望把西方搬到中国。当然,这种欲望不会以物质为终结。为了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对民主的渴望也在人群中爆发。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是复杂的,有保守派、改革者、想当皇帝的人,也有要求民主共和国的人。军阀割据现象是纷严重,外国势力猖獗。社会上没有统治世界的强大力量,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制约。这似乎有点儿像我国历史上孕育了“百家争鸣”局面春秋战国时期。

也许正是因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复杂,对任何思想都没有太多的压制,也没有办法压制,这才促成了当时思想的极大自由,从而为一批大师的出现创造了适宜的土壤。如果说辛亥革命前后是大师萌芽时期,那么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生存危机直接催生了大师的成长。中**队军备落后,面对强大日军无可奈何,这让每个中国人深深忧虑。

于是越来越多人踏上留学之路,他们不只是为自己而学,更是为让祖国强大而学。当他们背负着国家的荣辱,他们就有强烈的动力去鞭策自己。曾昭燏曾在写给傅斯年的信中透露过自己的心情。她说,她的国家缺什么,学到什么,不再向别人学习,以免浪费资源。

任继愈先生在谈到个人与社会关系时,曾列举董作宾成才事例,他说:“一个学者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本事,你总是拗不过这个社会大潮。只有在这股潮流中,你的个人角色才能显现出来。

”对此我深以为然。

书里还有一个细节吸引了我注意。蔡元培、梅贻琦等校长在招聘教师时不仅是为了学历。傅斯年等人在外攻读多年,可谓学贯中西,但也不曾获个什么博士学位,这些人是纯粹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

而反观当今社会,“功利”已经成为几乎一切活动目。读大学,是为了找个能赚大钱好工作;运动员拼了命地训练,只是为了换一块对得起谁金牌;医生不再救死扶伤,而是为了提成乱开药物……很多东西都变了味。社会风气浮躁,让很多人失去了专注做学问耐心。

当前极端功利的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和阻碍了大师的产生。作为当下社会一员,我觉得有必要深刻反省:我是否也在这功利世界里变得浮躁不已呢?

记得在卞敏方文章里见过这样一句话:“先觉者总是超前,超前者总是孤独,孤独者总是忧郁,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基本造型。”

一句提示

文章两部分开合有度。

从张横渠“立心”“立命”谈起,揭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思想基础与精神**,这就把握了问题根本。

文末上升到“一切大智者生命基本造型”,结得好!

(张永刚)春蚕吐不尽丝,蜡炬化灰泪干

——读《功勋记忆》有感

作者姓名:张慧嫔

单位名称:克拉玛依区中心幼儿园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克拉玛依油田发现60周年日子,作为新疆克拉玛依人民我感到高兴和自豪。为了了解更多油城历史我利用闲暇时仔细阅读了功勋记忆这本书,它主要是记录了克拉玛依人奋斗史丛书,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事迹。在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胜利完钻并喜喷油流。

从那天起,成千上万转业军人,青年知识分子,背负历史使命,从祖国四面八方踏上这片等待开发戈壁。没有他们当年奉献和付出,没有他们流血流汗,没有他们用智慧和生命奠基,就没有克拉玛依今天。而吴淑华就是她们千千万万名前辈中一名。

给我留下记忆最深刻是吴淑华,原”三八女子钻井队”指导员、克拉玛依卫校党委书记。她出生于1937年11月26日,安徽蚌埠一个难民家里。吴淑华在一贫如洗窝棚里,开始了苦难童年。

童年经历造就了吴淑华坚强性格。1955年7月,吴淑华响应党和人民需要,踏上西行列车支援新疆。开始了她援疆生涯。

1958年女子钻井队成立,8月17日,女子钻井队接手了一台贝乌钻机。石油钻井是钢铁与钢铁碰撞,是人与荒凉戈壁征战。但是吴淑华她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

攻破一个个技术难关,打破一个个记录。吴淑华经历告诉我们对于困难,苦难,意志薄弱人调头就跑,然而意志坚强人却勇往直前,成功自然属于后者。还要拿出一种勇往直前精神,我们就会看到阳光。

坚定意志和顽强毅力,还需要一种等待,一种忍耐。没有十年磨一剑精神,没有坚持再坚持耐性,谁能担保自己能成才?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

”苦难是一所学校,许多人生命之所以伟大,都来自他们所承受苦难。最好才干往往是烈火中锻炼出来。”苦难能磨练人意志,激发人潜能,使它折射出光辉人格魅力。

吴淑华就是最好例子,在追寻先烈、先辈奋斗足迹中激发斗志,让伟大抗战精神、老一辈石油人精神得以弘扬和传承。现在多数家庭条件好了,在优越环境中长大我们,根本没有了吃苦意志。殊不知,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能够担当大任,必须首先经受磨难,接受各种考验,具备不屈不挠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汗水”,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经受得住苦难磨练,才能取得成功。

春蚕吐丝丝不尽,吴淑华经历是千千万万克拉玛依老一辈石油人缩影,他们人生经历折射着克拉玛依半个多世纪奋斗历程。回望昔日荒凉无度克拉玛依,再看今日现代化世界石油城。从心底深处,我由衷感谢那些为我们奠基父老前辈,没有他们付出和奉献,就没有克拉玛依今天。

他们精神将成为一种无声动力,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传承着,升华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正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真实写照。作为现代化油城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传承老一辈石油人爱国奉献精神。把我们青春,我们汗水奉献给我们所从事教育事业。

为世界石油城建设添砖加瓦。我相信在不远将来,世界石油城发展史上也会留下我们这代人辉煌一笔。

读《老赖自白》有感

经开团队于冠雯

理想状态,终究存在着差距。清晨,在单位领导带领下,认真阅读《老赖自白——我是怎么欺骗信贷员》这篇文章,深发警醒,想想自己平常工作,很多状况、现象都出现过遇到过,此文如一鼎警钟及时敲响,时刻鞭策警醒自己。现就这篇文章总结分析以下几点,供日后工作参考,避免疏忽纰漏,及时纠正自己不足。

(一)莫要”掉以轻心酿大错”.工作中,对于续贷客户内心总会滋生一种先入为主信任感,从而续贷时,疏忽了近一年客户真正实际一些细微变化,总认为”哎呀,一个续贷客户,没大事,客户资产在那摆着呢,大哥为人也爽快人品不错”这些情绪观念总会先入为主,殊不知这一点恰恰会被客户巧妙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目。今日就有从事信贷工作近3年时间,去客户那里最经常看到办公室挂着一幅庄重字画”诚信如金”亦或”诚行天下”,看似客户已深知”诚信”重要性,然而事实与实例发生在身边,客户经营偏工程类生意,工期为3月~11月,冬季休息。

在光大银行抵押贷款50万,光大年息6厘多。客户本月来我行申请50万抵押贷款,用途为进机器。期初,心想抵押,还是亲姐房子,抵押物地理位置又优越,之前还款一直不错,虽然有3次逾期,但时间不长,打**后都存上了。

认为没事,正沉浸少一笔任务压力喜悦中时,拿去给领导审核,结果领导综合分析,自己才深知自己掉以轻心,也为避开一次潜在风险深感幸运。分析如下:(1)客户征信报告近一年多次被多家机构查询,然后对应时间上并未出现新增贷款,说明都是有去无回;(2)客户现在处于工程收尾阶段,主要收账为主,这个时机贷款进机器显然不合时宜;(3)客户一年内资产结构资产方剧增,征信体现出负债几乎没变,甚至在随着还款中慢慢减少,说明客户有**负债(4)回想与客户闲聊中,猛然想起客户”无心”说了句光大银行来年不贷了,对小微企业主政策变了,你们什么政策,不能抽贷吧?

在领导还未看数据时,凭借纸质资料已然看穿客户风险性,此时脊背发凉,领导果断建议拒绝!如果说这一次是幸运,那么不知道幸运之神会不会每次眷顾我!臣服领导专业丰富经验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资历尚浅与大意疏忽!

以后工作中更要重视实质内容,经营为主抵押物为辅,积攒经验,从细节发现隐藏大问题。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4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如是写道。《南渡北归》便记载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从敌占区流向西南的故事。所谓“南渡”,实际上便是逃亡。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后又迁至李庄,随同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组织。

多次浩浩荡荡的逃亡与南迁,本就是无可奈何之举,也曾遭到学生的质疑与反对,有人甚至想上前线为国捐躯而非怯懦地一逃再逃。然而,历史的长河证明,这逃亡,正是促使中华民族复兴的智慧之举。这引发了我对于“逃亡”的思考。

逃亡,自古以来便象征着狼狈与落魄,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旧唐书》中也道:“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保全自己的逃亡之人为众人所唾弃,然而,《南渡北归》中所述的逃亡却并非代表贪生怕死,更非暗示着穷酸书生的软弱无能,反而是一种忍辱负重式的以退为进。悲痛的知识分子面对敌寇狷獗肆虐的局面,没法身体力行地给予敌人有力回击,只有发出“衰泪已因家园尽,人亡学废更如何”的悲叹,然而抹去泪痕,理性而冷静地分析着自己可以提供给国家的最大帮助,发现自己的使命,即是为了民族复兴,防止“人亡学废”的局面发生,将国家的学术水平提高,将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为了正义而逃亡,必然是悲壮却又智慧的选择。

的确,姑且不论所有北方知识分子,只举蔡元培先生一人的例子,便足以证明这一观点。蔡元培先生被公认为北大最伟大的校长,朴素谦抑的他,骨子里又有北方梁山好汉造反举事的志气与血性。出任北大校长之职时,他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用“知识革命”革去原京师大学堂里传统保守的迂腐气,使北大逐渐成为一块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圣地”。好景不长,如《五月四日那天早上》中记载的那样,冲动的学生未听从他“以学术救国”的劝导,一腔热血地发动学潮,致使多名学生被逮捕,北洋政府甚至将大炮对准了北大。顶着重重压力韵蔡元培,已成了北洋政府欲秘密惩办的目标,他却不顾自己已沦为众矢之的的身份,出面请政府释放被捕学生。随即,为避其锋与消除北洋政府的怨气,他于5月8日夜提交辞呈,乔装打扮后悄然离京,远走他乡。他的逃亡,绝不是畏惧的表现,反而是一个强者面对如何同时保护自己与他人的难题时的最佳抉择。

房龙的《伟大的逃亡》记载了瑞典人民在瓦萨王朝的建立者——古斯塔夫·瓦萨的带领下,建立起独立国家的历史过程。与《南渡北归》相似之处便是,瑞典人民不愿沦为臣虏的争取独立的顽强精神决定了“逃亡”之前可以加上“伟大”这一形容词。纵然知识分子流离失所,甚至与挚爱的亲人失散,但外表狼狈悲痛的他们,举手投足间仍是一种倔强不屈的高贵气质,一种中华儿女必胜的信念,而非苟且偷安的提心吊胆,这正决定了此次大逃亡的正义性。

其实,这次南渡的成功不仅在于知识分子是为民族大业而逃亡,而且在于它还是一次为时多年的旅行。

《难以企及的人物》的作者蔡天新先生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此给旅行者下定义:“一个旅行者除了通常的游览观光和增长见识以外,还带有另外的目的,或者说怀有某种特殊的使命。虽然每个人本质上都带有浪漫的情怀,但一个旅行者通常更愿意细细品味旅途中的每个细节,而一个旅游者则希望一切都安排停当。”显然,南渡的师生们不是旅游者,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旅行者,其使命便是为中华民族复兴之大业保存知识界的精英力量,边行边学,推进学术研究及教育事业的进步。

正因如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时,“湘黔滇旅行团”诞生了。1938年2月20日,旅行团大队人马离开长沙,一路经湘西穿越贵州,翻山越岭,夜宿晓行,跋涉1600余公里,日夜兼程68天,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与关照。岳南先鬻生如此评价这次旅行的意义:“68天的长途跋涉,旅行团师生们真正地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了书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干世界。一路上,师生们拜访苗寨,调查社会与民众生活,切身感受到国家经济的落后与百姓生活的艰辛。”黔西岩溶地貌,云贵民间歌谣,甚至是鸦片的种植背景和危害,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却让走近群众的师生们因祸得福,踏上了另一片自己不曾熟悉的土地,让南方的楚汉浪漫主义文化渗透于自己满是北方的理性主义的肺腑之中。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说“逃亡”所带给我的启发仅限于以退为进的谋略与忍辱负重的毅力,那么,相比之下,“旅行”的现实意义更为深刻。《天堂电影院》里,Alfredo说,年轻人要出去走走,不然他会以为,他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全世界。旅行旅行,之所以有一个“行”字,我认为是代表了自己的“修行”,不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边行边学,边行边成长。有句话说得好:双脚放在地狱,眼睛搁在天堂。我觉得这便是对有意义的旅行的最佳诠释。有意义的旅行,因为不是一味享受放松,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与体验,不断地吸收与借鉴,所以必定是艰苦的,但真正的旅行者正是透过这苦,觅到了收获的甘甜。也许只有这样,知识分子才能彻底丢开身上的迂腐气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嘲谑,深入实际,深入人民,深入社会,让自己的学问为老百姓所受益,也才能真正了解到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民族精神,从而造福于社会。

南渡,实乃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一次逃亡旅行,却为中华三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最后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5

感受:南渡悲壮,北归凄苦,最伤别离。最伤别离。

感想:书封上有“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之语,但我相信大师终会再现,所需的是勇气与毅力,是土壤和时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印象深刻的人物:傅斯年、胡适、李济、梅贻琦、陈寅恪

傅斯年:对傅先生的认识可谓从无到有,此前只读过他的诗经点评,读此书才感到整个人物鲜活饱满起来,其学问、为人、处事都令人感佩。

胡适:对适之先生的认识则是从片面到多面。从《四十自述》知道他的生平与治学方法,但读他的红楼梦考据,似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成果不甚出色,读此书了解了他赴美外交和归台之后的经历,其为人品格值得尊敬。

真正的大师,人格与学问兼备,逆境与顺境如一,其内心深处有决计坚持的东西,或信念、或理想,矢志不渝。

真正的大师,能睿智决断自己应处的位置,任风吹浪打,自岿然不动。

本书四星:三星致敬大师,一星给予史料,缺一星实在因岳南先生时不常的不会好好说话。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6

解读梁启超——《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

中国读书人,没有不知道梁启超的。从小学历史就开始讲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其始作俑者,就是发起公车上书,搅的晚清社会地动天摇的康有为和梁启超。

戊戌变法是1898年,今年也是戊戌年,光阴似箭,一晃两个甲子了。就个人言,如同白驹过隙,电光火石。就历史言,恍如昨日,历历在目。这一百二十年,中国近现代社会动荡,思潮翻滚,文化运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波诡云谲,民族社会如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上闪转腾挪,山重水尽疑无路,而又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华文明所积淀的如同黄土高原一般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精神,生发着无穷无尽的动能,启迪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劈波斩浪,冲破迷雾,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人的来路千篇一律,但归途却各有千秋。

谁能想到,维新运动的领袖,清华国学院赫赫有名的四大教授之首的梁启超,竟然是被协和医院的一次医疗事故给割了腰子,去了健康的右肾,最终不治而亡的呢?!

更令人称奇的,是梁启超对这次医疗事故的态度——竟然是不求任何赔偿,不要任何道歉,并亲自著文为协和医院开脱。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这样的奇事,也奇得太不可思议了。

梁启超的学生,那位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最终飞机撞山,仙逝在天上的诗人徐志摩不干了。他通过媒体对协和医院口诛笔伐,兴师问罪。但是,老师梁启超制止了他。下次老师如此严肃的制止他,他没有听,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这次,他听了。

下次的事,是在数月之间,也是民国一段浪漫佳话,也引出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段证婚词。徐志摩风流倜傥,处处留情,陆小曼兰心蕙质,脉脉含情,徐志摩有妻,陆小曼有夫,而且还是徐志摩的同学,梁启超的弟子王庚。担任哈尔滨警察局局长的王庚是个粗人,陆小曼一要求风花雪月诗情画意就让她去找徐志摩,徐志摩在陆小曼身上,看到了林徽因的影子,以一首“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打开了陆小曼的心扉,梁启超怒其对妻不忠,对友不义,对其再三批评教育,甚至给在美国的梁思成写信,说徐志摩很聪明,这次却要陷于灭顶,我还想救他出来,也有一番苦心。梁启超还在家信中说,陆小曼将来要把徐志摩累死。

可怜天下老师心啊!

然而也是人的命该如此。老师洞若观火,奈何学生已经走火入魔。可笑的是,徐志摩的父母提出的条件是,如要结婚,必须胡适提婚,梁启超征婚。可怜梁启超,爱徒心切,虽然一百个不愿意,还得给这一对冤家征婚。

但是,梁启超是谁啊。他是徐志摩的老师啊!所以,他就以上课体扎扎实实地给徐志摩陆小曼征婚致辞: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你这个心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聚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

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读后感·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

有师如此,夫复何求乎:

在自己的婚姻大典上听到如此失败的证婚词的徐志摩,在老师遭遇医疗事故的困境时刻,挺身而出,剑指协和,为老师的权利奔走呼号

有徒如斯,此心光明哉:

梁启超为什么袒护协和医院?原因竟然是为了“维护西医社会声誉,以便使这门科学在中国落地生根”,梁启超认为“维护西医的形象就是维护科学,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

因此徐志摩埋怨老师是“白丢了腰子”——如果梁启超是兰州人,一定会骂徐志摩“你哥的腰子滴话吧”——,而三年后,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57岁。

六个月后,盛极一时,却维持了仅仅四年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告解体。

泰山崩塌,梁柱摧折,哲人永逝:

后记:一语成谶,徐志摩与陆小曼都是最后一次结婚。陆小曼师从刘海粟画画,解放后陈毅市长安排其进入上海文史馆工作,1965年去世。两人爱恋婚姻总共五年,陆小曼再未婚嫁,为徐志摩整理出版遗作,静心绘画。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7

《南渡北归》共有三部,但由于时间问题,我才看完第一部《南渡》。《南渡》讲述的是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说实话,以往我是不愿看描述抗战时期的书籍,因为不愿去揭开那段历史。

但如今,合上这本书,我只觉神清气爽,一位又一位大师的经历在我脑海中回荡,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的抗战岁月。

《南渡北归》的作者名为岳南,《南渡》所述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尽管作者对大师们的叙述有时是批驳,但这反而展现出大师们别样风采。正如王安石所说:“不以其善而非其善。”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他人是了解其为人的基础。作者的客观叙述更让我对曾经知晓的大师们产生了别样的感受,感受到大师们的人性光辉。作者参考浩繁的资料,引经据典,治学严谨,让我充分的了解大师。

在那样一个战火连天的时代,大师们拖着沉重的书籍纷纷南渡。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安逸去接受敌人的糖衣炮弹,出卖祖国,而是奋力保护祖国文化,那是一个时代的幸事。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的血脉才被保存下来。

在这些大师的故事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便是“梁启超和李济的友谊”这一部分。梁启超对李济的推荐与鼓励不仅是对人才的重视,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更有甚者,梁启超为科学牺牲自己,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读完这句,让人不免扼腕叹息。虽然那个时代的大师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和学术成果仍被有幸保留下来,供后人敬仰。而且我相信在这些精神的引领下一定会有新一代的大师出现来带领下一代人。读完这本书,我感叹于大师们的坚守与执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缺少的,这本书也许会在我的思想上产生一些触动,让我再次面对挫折时,有勇气去战胜它。

正如岳南在采访中所说:“希望读者看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是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是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了张显的那种历史温情。”大师们所带给我们的历史温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大师已远去,风范犹长存。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8

《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读后感

作者:【中】南岳

出版年份:2015年

字数:620000

一句话感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正文】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期间中断了一段时间。搁置的那段时间,又添了许多新书,但想着这本书实在很不错,所以还是读完了。《南渡北归》系列总共有三本——《南渡》、《北归》和《离别》,是一幅恢宏的**知识分子命运变迁的群像画,即群体人物传记。

不同于一般的单个人物传记,这本书整体架构是时间轴,再在时间轴上“横切一刀”,把在横截面上要重点描写的人物作详细刻画,而该人物其他时间段上的经历一笔带过,等到写下一个横切面时,继续把之前的人物的经历“拎过来”接着写,所以在看单章的时候,思绪会稍有些散,只有把好几章看完以后,才能对一个人物的命运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北归》包含的历史时间段大致在1937年至1940年前后,但书中对于一些活跃于这段时期的知识分子的个人的成长过程也着墨甚多,所以时间跨度很广。书中描写的主体是战乱爆发后,原本活跃在全国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知识分子,如王国维、赵元任、胡适、陈寅恪、傅斯年等。书中描述的事件基本上与这些人有关。而对于当时的大环境,比如党争,比如战争本身,都只是点到即止;即使描写到,也只是为了刻画某个人物,所以书中内容看起来比较“纯粹”。

书中容纳了大量的真实史料,这一点从每一章后面多达二十面的注释就可见一斑(全书共十一章);注释的内容多是所描写人物的日记、书信、作品以及亲近之人的口述等,所以足以见书中对人物刻画时都是基于事实,而非信口雌黄。

书中的人物,大多活跃于这几个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北大),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国立南开大学,**研究院(中研院)及其下属机构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在空间上,主要描述北京(后北平)、长沙、昆明和李庄、南溪、四川等地。

整本书的故事主线其实很简单: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城沦陷,于是原在北京的高校,以及南开大学和长沙临时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昆明,共同组建成西南联合大学;后来战事恶化,昆明也遭到了严重袭击,于是西南联大及相关的人员和科研机构又被迫迁往四川李庄。但在这段时期之内,发生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让人既感慨于山河破碎、人民命途多舛的凄凉,又感慨于这些知识分子对知识的热爱,甚至要胜过对自己的生命;也正是这种热情,才让众多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免于战火的涂炭。

1937年的中国,遍地狼烟。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知识分子也不能摆脱战争的痛苦。在诺大中国,他们不能放下一张和平的桌子。日军进攻北平、天津时,并不担心城里的大学,而是把枪对准这些地方。

当时,南开大学基本被炸成废墟。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园里,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在**中被湮没。搬去昆明时,各高校为了继续在昆明教研,可以说他们花了九牛二虎,想尽一切办法搬走教研资料。不仅是图书,当时自然科学中的动植物标本、考古发现的珍贵文物,都纷纷从陆路、水路运往昆明,期间经历的艰辛不言自明,甚至还因为船翻了而使不能沾水的古籍损失了一部分,实在令人扼腕。

当时,日本空军在中国许多地方进行了不分青红皂白的轰炸,无数人死伤。因此,书中有很多关于师生跑去报警、躲避轰炸的描述。第五章“弦诵在山城”和第十五章“国破花开溅泪流”里,刻画了当时昆明城频繁遭空袭时的众生百态。令人稍感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的是,一些学生因为“跑警报”(有日军飞机飞过城市上空时则拉响警报示意民众到城外或防空洞躲避)过于频繁而逐渐麻木,反其道而行之,趁着别人都去“跑警报”、室中无人时,尽情使用平常因为太稀缺而使用不上的资源,比如水;甚至还有年轻的学生们在跑警报时产生了感情,书中描写:

“同学跑警报,成双成对者越来越多。跑警报说不上是同生死、共患难,但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危险感,和看电影、遛翠湖时不同。这一点危险感使两方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但这终究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挣扎于炮火中苦不堪言。

看到昆明也陷入战乱,西南联大被迫迁往四川南溪李庄。在李庄,虽然于昆明相比,炮击般的苦难不得不减轻很多,但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也很艰苦。不论是粮食、医药还是衣物,都面临僧多粥少的窘境,大学的教室、宿舍和办公地点严重短缺,不论是当地学堂还是山头上的山寨,能征用的都被征用了,甚至“办公室”与牛棚仅一墙之隔,也根本没有挑剔的余地。

以上写到的这些,只是艰苦环境的冰山一角,真的很难想象,当时的这些追求知识与真理的人们,是凭着怎样一种信念,在咬牙支撑着。

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这批知识分子也始终致力于学习,甚至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过,在我国考古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掘工作,比如河南殷墟(甲骨文、彩陶与仰韶文化)遗址,山东济南城子崖(新石器时代的黑陶与龙山文化)遗址,以及对东北地区的“昂昂溪文化”的发掘考证工作等等,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时局动荡的环境下完成的。抗日战争爆发后,虽然物资极其匮乏,身体漂浮如浮萍,但学者们总是希望在知识中获得一些慰藉。

书中对于梁思成和陈寅恪都有较多的描写,这两人都展现出了对于“研究”的高度的热爱。抗战期间,梁思成一家为躲避战火而长途奔袭,原本就体弱多病的林徽因险些因肺病得不到救治而丢掉性命;逃难之时,即便再拮据、再疲惫,梁思成也始终把之前的研究成果——调查中国古建筑时留下的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和记录等,完好无损地带在身边,尽一切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编著《图像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陈寅恪就更是这样,1937年日军攻占北平城时,陈寅恪逃出城时,不带金银细软,却带了满满一汽车的书籍、手稿;而后辗转于多地,都不曾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抛弃。

这些把自己的研究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流亡的知识分子,实在是令人心生敬佩,也实在为他们多舛的命运感到叹息。国破家亡之时,武人血战沙场、保家卫国,而文人想要在书桌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是何等的艰难。并不是这些大师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国仇家难置之不理,而是他们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潜心学术、教书育人,也是对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祖国做出的力所能及的贡献。

军人上阵杀敌,普通老百姓专注生产,知识分子专注于文化,这都是在各自的战场上保卫着国家,都有一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只有国家稳定强大,才能为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提供一块自由发展的净土。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严禁抄袭。如需**请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云雁

写于二零一六年四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