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活着》优秀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3-16

《活着》优秀读后感1500字精选。

你近期在搜集作品的读后感范文吗?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当我们在读完这种优质的作品后,不妨用笔记录下来自己的读书感悟,《活着》优秀读后感是由我们为您整理和分享的内容。

《活着》优秀读后感 篇1

泪水久久萦绕在眼眶,黑色封皮包裹着的旧书被我紧紧拥在胸前,心酸的凝望一个老人心酸路,口中呜咽,竟不知何以倾诉。《活着》深深触动着心底的脆弱。

年少轻狂,仓皇走过的路,在福贵老时看去,应该只是苍苍横着的翠微,不再见愁容了。父亲自己赌光家产而被气死,自己被抓去当壮丁,在战火纷飞的炮火中,流离两年,再回家,却早已物是人非,女儿聋哑,一切都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不过,欣慰尤在,他多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有庆,

终于迎来了几年辛苦却温馨的团圆生活,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也许才是最完美的,不需荣华富贵,只求相守一生,轻轻抚摸你阳光下闪亮的长发,温柔的用体温知遇我们的心,父母的病故,令不孝之子翻然悔悟,用泪水埋葬过去,开始体贴妻子。照顾家庭。

岁月飞逝,世事果然都如浮光掠影。儿子天性善良,细心呵护羊儿长大,不辞劳苦的给羊儿喂草。儿子上学了,善良的他在为县长夫人献血时被无良医生超额抽血致死。今夕何夕,星空之下,又是一道流星划过天际,又是一条生命的凋零。

随后女儿凤霞产子离世,女婿因工活离开了自己,外孙被黄豆撑死折翼离去,身边至亲离开了自己身边,只留下老牛陪伴,怅惘人世,老人没有悲观,没有堕落。曾经的浪荡子弟在亲人离世的伤痛里成长,变得愈加坚强,因为他懂得,老泪纵横,一味苦怨,是挽回不了至亲生命的,只是徒增忧愁罢。在那个连酒都买不起的年代,甚至比不得千年前借酒消愁的李白,杜甫,顽强活着,实属不易。

山风习习,流水缠转着忧愁。当年富家大小姐家珍嫁到富贵家,却吃了一辈子的苦。临死时,还拖着病体,想为丈夫多干点儿活。几十年前,福贵在外沾花惹草,家珍忍辱负重,不愁不怨,忍受丈夫打骂,却从未抱怨。几年后,因丈夫的赌博,让她褪去丝绸,拿起了锄头,她却依旧不愁不怨,只因丈夫一句,“别累坏了,歇会儿吧”内心竟换了满满的安慰与感动,红晕浮上脸庞,欣慰的笑容绽放,愿为福贵付出全部真心。

几十年后,时光漂白了发丝,两人长相厮守,彼此的眼里都多了更多的柔情。世事难料,仓皇走过的昨日已是最美的时光,家珍因过度劳累而患上了软骨病,可怜的女人,不矫揉,不造作,依旧超越自己身体极限的吃苦耐劳。家珍死时,我的泪水止不住溢出眼眶,如此善良的女人却在那个民主与法制遭践踏的年代如此凄苦,那个纷乱的年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__,人格遭受践踏,生命遭受摧残。当时人的苦难,换来了如今的国富民强。

古槐烟薄晚鸦愁,独坐黄昏谁是伴?暮色苍茫牛与归。

《活着》优秀读后感 篇2

《活着》这本书是余华的一本短篇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同时也是一幕演绎着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而我由于某种机缘巧合得以阅读此书,感触颇深。

《活着》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的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富贵,年轻时是一个纨绔的子弟,他吃喝嫖娼赌,风流成性。总想着自己能够整个家族,却未付出过实践。直到最后把家产败光了。他们一家的生活由天堂跌入了谷底。不得不变卖家产,最后沦为阶下囚。时间在慢慢流逝。富贵的年龄在不断地增长,他也慢慢的成熟起来,却不得不面对亲人的相继离世。直到最后,他的儿子苦根的死去,他感到十分悲痛,却又感到轻松。因为他在世界上已经没有牵挂了,只剩下一头险些被杀掉了的老黄牛与他为伴。

在富贵的一生中,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多少东西。到最后只剩下了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尽管这样,他最大的爱好还是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经历。但,一切伤痛往事都在他口中变得那样的平淡。

同样的。这个世界的确不公。有人可以享受繁华,享受着这个世界最好的待遇。而有的人却只能像富贵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尝尽人间的冷暖而自知,挥洒着血汗,过完这一生。有些人肯定会抱怨,为什么这个社会是这样的不公平,为什么自己不能享有同样的待遇?然而富贵一开始也曾不满,他刚开始什么也弄不明白,甚至连挑个担子都不会。到后来他开始慢慢释怀,并且鼓励自己像庄家人学习。直到最后得到了淡然和释怀。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经历不了的事情,但他还是坚强的挺了过来,并为之努力的去生活。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的过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澜,表现了一种面临死亡过程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就很艰难。但想延续生命就得更艰难地活着。而有些人却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若没有勇气面临死亡,那就心如静水的活着。

后记

《活着》优秀读后感 篇3

《活着》这本书的作者余华,说实在话,因为读书少的原因,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作者。说来惭愧,小学和初中总会有各种理由推辞,使得读书经历不多,但对于读书,我还是很向往的。《活着》这本书我已经全部看完,之前也曾针对这本书写过几篇类似读后感之类的篇幅。因为语文老师的介绍,我接触了这本书,也是第一次对一本书分析得如此透彻,花费几张纸的笔墨去介绍。

书已经读完一个月多了,再回想其其中的情节,更多了一些奇特的感觉。今天,就让我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式来总结一下这本书——《活着》。首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主人公福贵,在我的眼中,从书中我见证了他的一生,从他的玩世不恭到后来的勤恳努力,一生的坎坷让这位老人饱经沧桑,却又怀着对过去的回忆,情感坚持地过着自己剩下的余生,我感受到他的坚强和他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感情,令人动容。而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妻子家珍,当福贵家境败落,一无所有的时候,家珍从远处踏着坚定的步伐回到茅草屋中时,心中不免为之动容,一个如此放荡不羁的男人却仍让他不离不弃,她的善良和对丈夫的爱令我深深牢记。说到这里,便想到了可怜的风霞,从童年时的衣食无忧,再到少年时的失聪变哑,再到后来被父母狠心送人,风霞的一生充满了变数,但一切的一切没有改变她的本心一那份对父母的爱和责任,她担起来许多不属于她的责任,而终于找到自己的归宿时的那种喜悦让我看到了她那份渴望爱情的少女心,只是结局太令人感伤,为何总会是这样的结局,这令我不得不深深陷入对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当时的底层社会并没有真正获得自由、平等,当时社会昏暗到令人难过,还有那可爱的小有庆,脑海中总会浮现他与小羊亲昵的嬉戏,却因一场医疗事故被无情地夺去了生命,许多同学都在读到这里的时候留下了眼泪。

读完《活着》对生活进行全新的思考,让我们的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实现价值,好好活着!

《活着》优秀读后感 篇4

此次阅读余华中短篇小说《活着》,我发现自己深陷其中。

开头福贵父亲的死,并未在我心里激起太大的波澜。我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他们生活的巨大转折。造成这件事情的因由,还不是福贵无节制的嫖赌?福贵造的因,也得让他尝尝后果。但让我惊讶的是,福贵即使走回正道,生活也并没一帆风顺。他本是去给母亲请医生,却被抓充军而错过医治母亲病情的机会。儿子有庆去献血,却被活生生的抽死。本以为到这里苦难该结束了,但没想到紧接着是凤霞与家珍的死亡。到了最后,甚至福贵的女婿、外孙,都丧失了性命。亲人一个又一个的离去,使福贵不得已得一次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福贵遭受到的沉重的打击,也让我打心底难受。尤其是读到福贵埋怨自己老糊涂了喂了外孙那么多豆子时,我再也忍不住内心的伤痛,鼻子一酸,泪水盈满眼眶。

阅读到这里,我终于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仿佛是我办了这件错事,仿佛是我自己经历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我不禁埋怨起命运的不公。为什么血型对号的非得徐有庆?为什么福贵恰巧被抓过去充壮丁?凭什么苦根会被豆子撑死……难道是因为这些人注定命苦?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作者要把福贵的生活写得如此悲惨。难道,在那个时代活着的普通百姓,注定要像福贵一样,无力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坎坷?我又一次翻开书本寻找细节,想一探究竟。这一次,我看到了自己忽略掉的信息。我一直没有注意到,老人福贵,是使用了一种很平淡的语气,去讲述完他的一生。他没有流泪抽噎,没有顾忌左右。这种平静,难道是一种对生活的麻木?百思不得其解,我翻开了作者的自序想去探究。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

“活着是属于自己的态度,而不是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原来,福贵的苦命,只是我主观去下的定义。在我的眼里,福贵是一个在残酷环境中幸存下来的人,是一个命运充满坎坷与磨难的人。但在福贵的眼里,他的人生,或许没有我想的这么糟糕。福贵的妻子,贤惠善良。福贵的儿子,机灵活泼。福贵的外孙,懂事孝顺。他的家人们,没有一个不勤劳朴实,热情善良。他的朋友们,没有一个不真心诚意地对待他。福贵之所以深刻地记着却可平静道述这些回忆,是因为有这些人的陪伴。原来即使生活再苦再累,命运再艰难困苦,家人朋友间的温情也会带来幸福,支撑活着的勇气。

所以,福贵在谈到妻子时,只有惋惜,没有痛不欲生。在谈到他的朋友时,平静又祥和。在谈到外孙的死时,面露悲凉却欣慰。就是为所有的亲人送行,他心里也会比较踏实,在晚年养一头老牛,耕作田间。也许就是像福贵这样。活着必然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苦难。但是,再多的苦难也终究会化为平平淡淡,再多的苦难也不会阻止我们活着的步伐。

所以,通过这篇文章我发现,人们不会因为前途未卜而迷茫失望,而是会在一次一次跌倒和爬起中,渐渐把人生中的不幸看淡;人们不会因为坎坷与挫折而停止,而是会在信念一次比一次更加坚定的同时,再次对生活充满信心。然后,人们继续热情地活着,使一切再次变得无比美好。

《活着》优秀读后感 篇5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文章以富贵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他从一个父母、妻子、儿女双全的地主家的阔少爷到身边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去,临老孤独地与一头老牛为伴的凄凉、悲苦而又充满温情的故事。

故事以倒叙的手法,写作者田埂偶遇一个赤裸着脊背、扶着犁,一边唱着民谣,一边开导着老牛在耕田的老人,他就是富贵。富贵年轻时家境富裕,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嗜赌如命,抛妻弃儿,寻欢作乐。然而好景不长,当他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的回到家中时,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富贵身上,这个历经世间沧桑和苦难的老人,没有被命运残酷所吓倒,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友好,依然维持着他和命运的友情。他没有乞求没有报怨,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活得更加洒脱与坚强。

生活中,有谁还能比富贵更苦、更悲呢?有人不明白,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别人,为了幸福,为了金钱,为了爱情,为了养家……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为了一点小事,大吵大闹;需求没有满足,跳楼上告;遇到挫折,喝药上吊。特别是作为大人的我们,读了这本书,更应该懂得生命的珍贵,懂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待子女不能只求富养,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其明白人的一生窄若手掌,宽若大地;明白生命如花,每个人都要有活着的意志,这才是人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东西。

另外,作者叙事的手法和至真至诚的语言直抵人心。每一件事,每一次主人公的出场,都是水道渠成,不牵强,不造作。一头老牛在作者笔下也是那么可爱:老人在开导老牛,你别偷听,把头低下,凤霞、有庆、土根……他们都在干活,你怎么能偷懒?我初次见到老人时,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充满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

《活着》这本书在这个假期就常常放在我的床头。它教会我们透过泪水去观察微笑,通过苦难来体会生存的乐趣。在现在物质充盈、精神丰沛的年代,我们更应该正视苦难,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好好活着,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

让我们用笑容感染别人,感染社会,让我们活着的意志坚如泰山。

《活着》优秀读后感 篇6

听说张艺谋在转型拍商业电影前,拍过一部电影《活着》,被誉为是他拍得最好的电影。想看已经有大半年了,却一直没看。年底有空,想培养一下“艺术细胞”去学习下,看了下电影内容简介,好像内容很悲惨,不忍心看。

挡不住电影原著--余华写的《活着》盛名的诱惑,想着文字的冲击力应该没有电影画面那么直观强烈,就打开书本,可没想到小说内容更悲惨,太扎心了。一个泪腺萎缩,神经大条的中年人,深夜一气读完,数次眼泪喷涌而出。

读完后首先不禁有些愤慨作者这么决绝残忍的让福贵一家如同遭受命运的“凌迟”,苦难不绝。相比之下,张艺谋的电影改编,故事结局倒是让人看到“苦尽甘来”的希望。

徐福贵本来是个“地主三代”或者“地主四代”,自小生活无忧,但精神空虚,吃喝赌嫖俱粘,尤其是沉迷赌博,因为赌博可以带给他最大的兴奋。被人设局,终于有一天,输得倾家荡产,父亲悲伤致死,一家几口从养尊处优变成靠自食其力的佃农,母亲积牢成疾,福贵去城里给母亲买药时被国军抓了壮丁,来不及给家人告别就去了前线,2年多后回来,母亲已经辞世,聪明伶俐的女儿凤霞也因为一场病变成聋哑;后来一家经历了三反五反,熬过了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极度穷困饥荒,已经上小学的儿子被急切救县长夫人的医生抽血抽死,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归宿的聋哑女儿难产殒命,患病多年妻子家珍不久后也去世,搬运工女婿工伤事故身亡,唯一留下的孙子由老福贵抚养,但几年后也因长期挨饿,一次吃豆子撑死送命。一个家庭就只剩福贵一人。

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设定福贵家的命运,难道他想通过一次人性对苦难承受能力的“极限大挑战”,来证明人有为了“活着”而“活着”这个本能的强大力量?以及示范一个所谓人对“苦难”可以选择乐观态度的主观能动力?

他这本书也非常有名,一版再版,甚至在国外发行,光是自序也写了不下4回。我看的微信读书电子版,集合了4个自序。

为什么余华要写这样一个结局的家庭,福贵一家可以承受远超常人可以承受范围的苦难而努力活着?我在自序中并没有找到十分满意明朗的答案。甚至对他的一套说辞更弄得一团迷糊。

以下引用余华在韩文版的自序中的部分文字:“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我知道,《活着》所讲述的远不止这些。文学就是这样,它讲述了作家意识到的事物,同时也讲述了作家所没有意识到的,读者就是这时候站出来发言的。”

我相信这些富有诗意和深奥哲学的文字是《活着》本身的主角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求生的本能是人类共有的能力,也是动物固有的。甚至人类还多一个能力,就是可以自行选择生命的终止来逃避生存的艰难。如果去煞费苦心去赞美或者强调一项“本能”似乎是多余的,而且还是有为数不少人选择了结束(就像小说里的县长,曾经过许多枪林弹雨的洗礼,最后在浩劫中饱受折磨而选择自尽)。

如果希望这个超强个案能力去鼓励更多人度过生存困境的励志作用,当然社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逻辑性和思想性还是存在硬伤,尤其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句。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其实可以有很多姿态,包括采用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人称颂和执行的丛林法则,那些视万物为刍狗的胜者为王的人们。就像臧克家说的,有些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

宣扬对生活要乐观的态度,虽然道理很对,但也过于轻描淡写,甚至有些老生常谈。一个人“乐不乐观”是一种性格,是不由自主,更何况乐观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药。“鸡精汤”常用这服“药方”,说多了跟“多喝热水”差不多。

有人读到了人生无常,要安于命运,苦中取乐。

甚至有人从书中读出了“知足常乐”的感叹,那些能从别人的不幸中感悟到自己的幸福,我总觉得是“毒鸡汤”喝多的症状。很有名的一句话“当我在为自己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人却没有脚。”这句话很“鲜美”,却真的有毒。

一个人能平和,不是因为别人过得比自己差,而是需要一颗慈悲心。

我觉得我就是那个余华说的那个要站出来发言的读者。

我更喜欢去探询那层隐藏的,可能不是最基本却起着决定作用的规律和逻辑,这不是那些“口号式”,“教条式”的空洞华丽的大道理。我相信之所以他们能“活着”,有一种潜藏在人性光辉深处,是他们当事人不自知的,不是他们自由控制的,超出他们主观自由意志的力量。

人有容易对口号式的肤浅道理陶醉并止步不前思考的特性,原因有两个:

第一因为人都有惰性,思考本来也是很累的。

第二容易从大道理(可能是伪的)上获得一种“确定性的满足”,人喜欢确定性,既然确定了,何必再寻烦恼去质疑。

但其实很可能对解决问题只是隔靴搔痒。真正遇到同样问题,这些道理却丝毫不能起作用。还是那句话,“多喝热水”。

幸好作者在《活着》中故事本身写得非常自然,真实,有血有肉有情有义,饱满合乎逻辑。

故事已经蕴含了福贵一家可以承受远超常人可以承受范围的苦难而还能活着的所有理由。

简单地说,福贵一家之所以有这个承担苦难的超生存能力,原因有两个:

1)他们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良心”,雅一点说就是有“良知”;

2)他们家庭成员充满爱,关系非常亲密,能够“相依为命”。

所谓“良心”是,一个人有同情心,心中有爱的能力。对别人的苦难有恻隐之心,有同情心,有包容心,责任心。

我就以福贵为例,其实福贵未潦倒前,家财万贯,放浪形赅,没心没肺玩世不恭的。他可以目无尊长,肆无忌惮践踏人伦。是家族的“败家子”,“孽子”,远超现在所谓的“渣男”。但是在他一夜输光家产后,如书中所描述,失魂落魄,形销神失,如同中药罐里的“药渣”。本来有上吊的闪念却没有实施,主要是考虑到,所欠债务并不会随他死去而消失。所以还是回去面对。

回去后第一个知道这个事是她温柔善良的妻子,接着是母亲,在得知这一重大变故后并没有责怪于他,而是选择了原谅和安慰。然后他父亲虽然一时暴跳如雷,气倒卧床三日,恢复些元气后并没有像福贵担忧的暴打他,而是是接受这个残酷现实,因为他也知道,他儿子走到这一步,也是遗传了他的本性(他也是败家子,地主二代或三代,不可考证),平静而果断决然地变卖所有家产让他还清债务,体现出了一个有身份,有尊严,有担当的“地主风度”。但毕竟经历世世代代积累的家产一朝殒灭的大哀大痛,很快撒手人寰。

从此本来锦衣玉食的一家人,搬出地主大院,住进茅草屋。福贵母亲和妻子家珍安然接受现实,没有抱怨,没有责怪。母亲是极其慈爱和明事理的人,这个时候刚失去财富和丈夫,却依然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伤心,却经常安慰福贵这个“孽子”,因为她深爱她这个儿子,所有身外物都比不上儿子福贵这个人重要,她害怕失去儿子,她开解他,安慰他,她坚强地挺住。这也是很多慈爱母亲在紧要关头自然而然的做法。

这里不得不说福贵妻子是非常传统和贤惠的女人,她一直对福贵起着相夫教子的努力。她出身富商,嫁给福贵本是“门当户对”的世俗按排,但是她并不是爱慕富贵生活的人,她知道财富是造成福贵玩世不恭的原因,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就像早就等着那只“靴子”落地,她最大的心愿是和福贵“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或许在她眼里这是一个契机。

家珍此时已有身孕,被自己的爸爸强行接回娘家,并说断绝福贵家的关系,只留下家珍和福贵的女儿凤霞。这对福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刀口撒盐。

而且福贵的妈妈跟他儿子很笃定地说:“家珍会回来的,家珍是你的女人,没有人会抢走。”这等于给了福贵一个信心和希望。在这种局面下仍有此自信,对家珍的品性看得如此透彻,可以看出福贵妈是个很有生活阅历和人生智慧的人,从这个程度来说,不得不说,有些有钱人在这方面是比平常人家更有阅世能力的眼光。当然也说明了家珍是个贤惠的,重情重义的人。DsBJ1.cOM

福贵的妈妈这个“老地主婆”从未做过农活,曾经是千金小姐的女儿凤霞也才5岁,开始一起下地去挖野菜。凤霞虽小,但非常可爱伶俐乖巧,也非常爱她爹福贵。

所以呢,福贵看着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可爱的贴心的女儿凤霞因为自己遭受痛苦,自己内心如同“千刀万剐”的洗礼,“于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从未干农活的他,租了5亩地种田,做起了佃农,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的责任。其实所谓的“责任心”本质还是源于一个人的“良心和爱心”。

果然,没几个月,家珍在娘家生下儿子“有庆”后,就携儿子一起回到了福贵的茅草屋,一家人从此切换到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生活模式。

以上过程只是简略一说,其实一个家庭如果遭此惊心动魄的惨变,一般家庭根本扛不住。福贵的家庭成员所有表现堪称完美,像这种做法或者具备这些条件,是绝大多数家庭做不到的,甚至不具备,一般家庭可能鸡飞狗跳,妻离子散,福贵可能也破罐破摔,流落街头,在某一个贫病交加的风雪夜死去。很多影视剧包括现实中也有屡见不鲜。

所以福贵家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这是让他们渡过这个劫波的最大基础。

这才是真正难以复制的根本心灵素养。

接下去讲第二个原因:他们家庭成员充满爱,关系非常亲密,能够“相依为命”。

上面说到,一家人从此切换到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生活。从此福贵和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无二。

书中福贵家不断遭受苦难,但你同样可以感受到那种一家人“相濡以沫”浓浓的亲情和温暖。这种美好的感觉是很多物质丰富的现代人可能无法感受,甚至羡慕的。

其实像这样的生活关系,在我们尤其是物质匮乏的农耕年代,倒是非常普遍。特别是70年以前生的人,很多甚至是自己也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所以很容易理解,并且感同身受。

到了那个层面,生存和解决饥饿是第一需求。每个人为了能生存竭尽全力,辛苦劳作。

福贵和妻子家珍,还有尚是幼年的女儿和儿子,都必须做出力所能及,甚至力远超所及的工作。大人干活不用说,小孩也要下地干活,最小的孩子都要割草喂羊,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全家为了生存都竭尽全力的情况下,(在有良知的前提下)特容易形成一种互相依赖,互相支持,互相感激,互相同情,互相体恤珍惜的同甘共苦的家人亲密关系,彼此的心力汇聚成共度时艰的磅礴力量。

夫妻为了彼此、为了小孩而竭尽全力,而他们彼此之间深感对方的艰辛和不易,就会内心特别柔软,更发奋努力。彼此有种夹杂着感恩、关切、愧疚、怜惜的深情难以详说,不断强化,这是一种十分符合人性自然逻辑的情感流动模式。

福贵和家珍为了能存点钱让儿子有庆上读点书改变命运,忍痛将12岁女儿凤霞送去给别人做活。聋哑女儿极不愿离开,虽不能言说和抗辩自己的痛苦,仍深明大义地接受按排,在分离那天跑去田头看因不忍看女儿离家躲避在田间的父亲福贵。这种无奈相当扎心。

几月后凤霞私回自家,全家欢喜相聚,却还是难逃再送回去的选择。那晚,福贵送着女儿出门去那户人家,女儿崴了一下脚,福贵弯腰帮女儿揉脚,并背着女儿走到城里,在分手的时候,父女难舍难分,福贵一咬牙背着女儿往回家方向走,悲伤的聋哑女儿意会到福贵的决定,一双小手紧紧地抱住了福贵的脖子,那种相依为命的亲情温暖让人欣慰和振奋。

有庆上小学了,每天跑10多里路去学校,所以刚开始特别费“布鞋”,那时候都是老妈缝的布鞋。家珍强撑病躯赶制布鞋,福贵心疼,就骂儿子友庆不爱惜鞋子,责令儿子光脚去学校,当看到儿子光脚在满是石头的路上奔跑时又心疼不忍了。就又责令儿子穿上鞋。但有庆知道原委后,穿上鞋子跑出父亲视线后,再脱掉鞋子跑。因为他也知道心疼他老妈。

吃大锅饭期间,家珍得了“软骨病”,慢慢失去劳动力,家珍忧心忡忡,生怕自己没有劳动力成了家里的负担,即使干不了外面的活,也竭力强撑病躯去做家务活。福贵当然也是非常关切,带她去看病,医生说是不治之症,家珍反而感到轻松,因为这样就不用费钱去治疗了,不想连累家庭。像这样的心情在现在来看有些不可理解,但在那个年代,这是很多普通穷苦家庭成员当自己遇到疾病最自然的想法。

正是因为彼此成全,彼此牺牲的精神和情感,每个人都不顾惜自己,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需要和依恋,可以为了家庭的其他成员奋斗不止,形成了那个年代所特有亲密关系。

我实在不愿意用“自私”和“无私”这些简单蠢笨禁不起逻辑的名词去错误定义分析里面的关系。因为一旦名词错误,后面一切关系都是错的。

福贵家成员之间的爱和表现,像我文章前面说的人的思维习惯特性,很容易会得出他们是“不自私”的结论。但这是不够准确的。

一个有良知家庭的成员,他们互相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恋,互相怜悯已经铸就了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感觉,很多时候,帮助对方,关心对方,已经变成由发自内心不假思索的自然需要,就是关心自己一样。

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对方,甚至关注度会超过自己,人的关注模式很多时候是单线程的,当你越关注对方,关注自己的时候就越少了,也更加容易获得满足,因满足对方自己也获得“满足感”。

相反,一个人越只有自己,自己的需求就反而会不断放大变得难以满足,变成一种“需求黑洞”吞噬自己的良知。

福贵家属于前者,这种情感的付出是能得到最及时的反馈,每个人都是付出的,每个人同时又收获了,是运动的,是相辅相成的,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运动,其实是互惠的,是不断“增益”放大的循环流动的情感闭环。这种模式是自然的、不由自主的、难觉察的、甚至很难被设计的人的天性。

当用“无私”去要求别人,用“自私”去指责别人,当使用这些简单蠢笨的词语时,情感就已经停止了流动,陷入了“死亡”。

因此这也是可以战胜各种困难的关键所在,日子过得虽然穷,但也过得很甘甜,感情也日益牢固。

接着说,有庆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他自己食不果腹,却可以每天不辞辛劳去割草喂饱他饲养的小羊,他可能是因为深感自己挨饿的滋味而不忍心他的羊也挨饿。这是很多小孩固有的善良天性(不是全部)。可见他良知充盈。

有次因为需要献爱心捐血,他非常积极,争先恐后排队,为自己没有献血的机会急得直跺脚。谁知只有他的血型符合,而对方是县长夫人,需要大量鲜血,试想一个小孩的血量去供一个大人,怎么够。竟被情急的大夫当场抽干血而死,惨不忍睹。

福贵得知,自然悲恸无比。但为了不让重病的妻子承受这个打击,只能一个人独自承受,悄悄地埋葬了心爱的儿子,谎称儿子只是住院而已。

如果不是福贵深爱妻子,他可能都无法承受而奔溃,正是这种对对方的关心,某种程度上遮盖了对自己的内心需要的关注。

后来每一次家庭成员的离开。福贵总是关切的眼光注视着家珍和剩余的家人。

“凤霞”是一个后天幼年因病致聋哑的心地又极良善的可怜姑娘,在父母的极力张罗下,好不容易找到同样有残疾的丈夫“二喜”。这个丈夫初出场时是沉默寡言的,面无表情的,这符合一个长期缺爱被嘲笑的人的特性,但他内心也是很善良的,这种善良想必也是只有他亲生父母给他的。当他和凤霞结合的时候,苦命人同病相怜,两个人相依为命,彼此珍惜,一时幸福无比,恩爱无比。

文中有段场景,当“凤霞”怀孕之后,一家人抱头痛苦,又喜又悲,喜的是看到幸福在眼前;悲的是,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无法分享自己幸福的。福贵和家珍和凤霞,为“有庆”而哭。“二喜”为他“死去的父母”而哭。二喜的父母只有在这一次“哭”中闪现,作者用寥寥数语,道出二喜父母一定是生前对二喜有无限深情和牵挂,也是道出二喜的“善良”是父母给养的坚实基础。

回到对本书人为何能“战胜苦难”而顽强活着的原因,仅仅宣扬活着而活着的本能基因是多余的。关于“活着”的意义也是多种多样,各种哲学,各种宗教,各种政见都有自己的高楼大厦的一般的宏伟理论。各人自有选择,我们无须再去添砖加瓦,画蛇添足般的去补充和发挥。

今天,我们仅仅关注人类中最小的单元——家庭。

我们只是探求那些最基础,最自然,最朴素的就够了。作为一个个人,其实力量是渺小的,是匮乏的。人是社会性动物,人需要一种关系才能获得存在,因为有了关系才可以更具生命力。就像心理学者武志红说“关系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关系。”人没有了关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年老的福贵最后失去了所有家庭成员,那么关系就因为人的物理成份分散而消失了吗?并没有,情感和精神的关系可以超越物质和时间而存在,福贵孑然一身活在了和亲人的回忆中,活在对亲人的思念中,活在和亲人的感怀中,他是幸福的。就像作者最后一版自序中所言: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从1993年余华创作《活着》到xx年最后一版,经历20多年中在不断的自序也是自省中完整着自己,他其实意识到了人“活着”的真正原因,尽管他当时只是凭借着作家的操守尽可能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无意中,“真理”其实就孕育在真实中。

对于家庭来说,“相依为命”或许是一种很好的可选模式。我们以前对“相依为命”这个词的认识总以为是一些可怜人的抱团。但其实,“相依为命”不正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理吗?

家庭成员之间,如能互相依靠,互相依恋,互相成全,在此过程中组成各自完整的生命。不正是最完美的模式吗?

这几乎可以说是自然的,必然的,唯一的出路,是科学的。

我真心建议大家读一下这本书,虽然主人公很悲催,但你同样可以感受他们那种亲情的甜蜜和幸福,去感受一下“活着”的力量,去对抗艰辛世道。

《活着》优秀读后感 篇7

人活着是为什么?活着的意义又在哪儿?活着究竟是怎样的?读了余华的《活着》后,我百感交集。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在我的心间降落了一场场瓢泼大雨,又在我的心尖吹起了一阵阵春风。它带给我的感受,是沉痛却又积极的……

作者以一个聆听者的身份,叙述了福贵的一生。福贵年轻时吃喝嫖赌败光了家产,父亲因为他的不孝而离去,母亲在不久后也病死;在自己被抓去做壮丁打仗时,女儿凤霞不幸失聪,自己回来后,家里一贫如洗,曾经的自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到如今为养家糊口下地干活;儿子有庆因抽血过多而离去,凤霞嫁人产后死去,妻子家珍病逝,女婿二喜意外事故身亡,孙子苦根在那样一个饥饿的年代活活噎死;暮阳西落,福贵与一头老牛相伴到老。福贵的一生失去了七位至亲,都由他亲自送葬。那种痛,扎在心里,刺在肉里;如刀割,如箭落,但福贵依然靠着坚强的意志一路走来,他依然活着……

凤霞,福贵的女儿,幼年失聪,但乖巧懂事又勤快。可福贵夫妇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把凤霞卖给了另一家人。看到这里我攥紧了拳头,心中满是疑惑:为什么?再苦再累再难,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攻克难关的。

因为贫穷和供有庆上学,就要把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女儿卖掉,这未免太欠妥了。父女别离的场面,太让人感到心酸了!明明那么的不舍,为何依然要坚持?可我转念一想,也对,在那种情况下,必须要顾全大局,这个办法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是最能应急的。因为国家有难、人民贫困,就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事,人们无可奈何,割至爱、舍至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福贵的儿子有庆,在学校主动献血。护士为巴结县长一家,把有庆的血几近抽干,造成有庆意外身亡,福贵好似抓了狂,万念俱灭。读到这段时,我的心乱做了一团麻,我想像雄狮一样怒吼:“这是什么?这是人性的泯灭!”有人为了巴结高官,不惜用一个生命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一条鲜活的生命,就一文不值吗?这是为何!有庆的死,又是给福贵当头一击……

可在充满苦难的生命中,我以为还夹杂着一丝丝的幸福。凤霞嫁了个好人,待她温柔体贴,为人实诚,福贵的女婿二喜的出现,也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和幸福。原本医生说福贵的妻子家珍,活不过一个月,但因为爱和那股坚定的力量,家珍神奇般的稍有好转,虽然最终还是没能拗过病魔。这一家子虽然很累很苦很难,但就是这样的,生活他们也能活得出幸福,活在出爱的光芒,活得出平凡与伟大……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啊,还是要为自己而活着,但这不代表着我们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他人,因为不管我们有多依赖他人对我们的帮助,他们都将离去。到头来,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活着的意义又在哪儿呢?我们活着不需要我们创造和奉献的有多少。就从最朴实的来说,活着不需要那么多浮华,平平淡淡,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他人。扛得住困难,挺的了伤痛,不骄不躁,就够了。

活着究竟是怎样的?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路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路全是磨难的。在这条漫漫的人生路上,会有荆棘,会有石块,也会有指路标和明灯,只有拔出荆棘,踏过石块,才可能看见希望。人生很苦,就像一杯茶,品到最后,才有点回甜;人生就像一块田地,需要时常耕耘,也需要经得住狂风暴雨,才能收获希望的麦田。

活着很苦,但也很美好。因为活着,本身就闪着灿烂的光芒……如果你遇到困难,请和福贵一样迎难而上,向着那希望的麦田加油,挺住,前进……

《活着》优秀读后感 篇8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作者用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和小说中主人翁——福贵聊天的方式,讲述了中国过去六十年里底层老百姓的生活遭遇。从清末明初,到国共内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福贵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他几十年里生活的变化就是中国当年历史的缩影。

福贵是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因嗜赌成性输光了家业,怀有身孕的妻子也被接回了娘家。福贵在一段时间的懊悔之后成了佃农,开始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妻子也抱着生下的儿子回来了。不久,在他去县城为母亲抓药时,半路上被国民党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带着两个孩子,女儿却因一场病变得又聋又哑。“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像一切又可以回到福贵离家前的情形,但是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就连外孙子也因吃豆子撑死了。

经历了人生这么多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彻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还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于是,我不禁想:福贵活着的理由是什么呢?家中的亲人一个个先自己而去,甚至外孙也先自己而去,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但他还是活着,而且活得自在,不禁想到余华在韩文版的自序中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当外孙苦根因吃了太多的豆子而撑死时,福贵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自责,但还是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他对这一切死亡的看法是“有时候想想很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蹋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这样的话读着让人心酸。可是,面对这些痛苦、死亡,他又有什么办法呢?没有,没有办法挽回,那就接受。而这种接受,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活着,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态度。我们活着不也是如此?人或许只有像福贵一样经历了生死离别,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暑假,哥哥突发疾病去世,我第一次对死亡有了一种恐惧。当你看着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内消失了,突然着了慌。生命真的这样脆弱,前一秒还有呼吸心跳,一转眼就什么都消失了,从此家里就没有了这个人,虽然房间里还处处都是他的气息,但是他却再也不会出现了,整的家庭就此变得不再完整。活着,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对家人的负责,活着,是一切的前提。

每个人在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是否也想起福贵,想想福贵的经历,你经历的痛苦和挫折也会成为的宝贵的财富。

我记得大学有一个老师曾经说过“任何经历都是一笔财富”,起初我还不太理解,慢慢地我理解了,失败的、痛苦的感受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亦给了我们教训。而成功给予的是希望和喜悦。总之,各种经历才是真正的生活,是我们活着所必须经历的。

面对死亡,我们束手无策,但活着的人就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来之不易,你又什么理由随意践踏,随便摧残。经历生活中的预知和未知,好好活着。

生活一直在继续,并没有所谓的幸福与不幸,遇到挫折时学会接受,学会乐观,学会抗争,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最大意义。

《活着》优秀读后感 篇9

活着,短短两个字,不禁引人深思,这背后的故事。正因为每个人活着的方式不同,境遇不同,才成就了一段段不同的故事。一个人活着,是一段故事;一群人活着,则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读完余华作品《活着》,一声叹息......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这是一个历经人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的戏剧。

余华笔下的这个故事,让我了解到老一辈那一代人的活法。享受生活,诗和远方,这些现代年轻人所追寻的,对那时的他们而言,甚至连词汇都是陌生的。而人名公社、工分等等词汇我也是从这本书第一次得知。主人公福贵,从仗着祖业不可一世的纨绔子弟,沦落至为三餐温饱而奔波的普通农民。而后又看着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所有亲人一一离他而去。他送走了所有最重要之人,最后与一头老牛相伴终老。书中的故事的确让人有一种悲痛,甚至说是一种苦难,但作者所采用的叙述方式确让我们感到平静,几乎没有大喜大悲,就是一位老人在话家常,讲述家人的故事,他们曾经生活过,然后他们死了。

余华在麦田新版序里这道这样一句话:“《活着》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的确,在我们看来福贵这一生的确过于悲惨,但在福贵自身看来,他和他们有许多的经历,或快乐,或悲伤,或恐惧,他们经历过了,然后各自走向各自的归程,有的人可能走得快点儿,有的人可能稍微慢一点,但最终都殊途同归。曾经的我一直害怕讨论死亡的话题,我没有经历过,我害怕,我不知道在面对至亲在面对自己死亡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但是如今我却有点看明白了,就像福贵说的“人是早晚会熟的”,也就不再如此害怕,反而开始想想自己的这一历程该如何去度过。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生活永远是自己的感受,别人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所以不强求别人,也别委屈自己,做好自己就好,短暂飘渺的一生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都是正常的,自从有了人类开始,大家就在探讨生死的问题。就在探讨如何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一致的方向是向着真善美出发,但各种情景只能由自己去体会,去成长,去经历。

《活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福贵在生活的磨难面前,没有屈服,没有放弃生的勇气,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坦然面对。我想,这正是我们每个人所要学的,生活再难,我们也要勇敢的活着。原来,《活着》便是最美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