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我们仨读后感模板

发表时间:2023-04-01

精选我们仨读后感模板系列7篇。

在欣赏了作者的作品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对于阅读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我们可以记录在读后感里,我们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我们仨读后感模板,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我们仨读后感模板 篇1

杨绛先生的大名早就知道,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也是我读过四五遍的书,这本《我们仨》也是很早之前就知道了,特别是前两三年前杨绛先生去世的更是网上铺天盖地。我对杨绛先生的记忆更深的是她回复读者那句“你的问题在于想法太多而读书太少”。她这句话还被我自嘲过说自己是“想法太多而行动太少”。

这个月开始想好好读几本实体书,就入手了这本书,今天放中秋节假,在这个传统的团圆节里读完这本书,甚好。

整本书读下来,感受到的不是传说中的“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实际上,这会读下来让我对这个说话相当怀疑,甚至鄙视,感觉是文人圈里文绉绉的奉承。)我无意诋毁杨绛先生,对于她,我是尊重之情。不过,我觉得从这本书里读出来她最令人羡慕的是和钱锺书先生心心相印,相濡以沫,两个人在精神上高度同步,在性格上有些互补,在是非对错上和教育女儿态度上又非常合拍,确实是非常棒的组合。在他们三个人的小家里,每个人都非常率真单纯,又各有优点,相互照顾。家庭氛围真的是轻松到让读着的都想结婚生娃。这样的家真是令人眷恋的心灵港湾。一个三口虽然每人都是学富五车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家里却一点那种清高冷谈的状态都没有,反倒是非常的活泼天真,像三个长不大的孩子。最后一节,那种淡而久的怀念和悲伤,让我想起了,“庭前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好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小家庭,温暖,轻松,关心。

我们仨读后感模板 篇2

 自多年前偶然读到杨绛先生的《洗澡》,对杨绛的文风甚是喜欢。这本《我们仨》是杨绛92岁高龄,回忆她与钱钟书、女儿圆圆一起走过的风雨路。一路坎坷,一路艰辛,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来思念着我们仨了。

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们老了,时常做梦,梦到失散。第二部分是以一个梦为主题,写到她在古栈道上与钟书、圆圆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路脚步或深或浅地走着,可是走着走着还是失散了。刚开始我并没有很深刻地理解这个梦,只当是先生隐喻自己与丈夫、女儿的失散。可读到第三部分的时候,简直潸然泪下。先生对他们一家人的细细回忆。从她和钱钟书新婚去牛津求学一直细述到女儿圆圆和钱钟书的相继去世。看钱钟书和杨绛,这么两个乱世学人,淡泊宁静,与世无争,与人无求,不事权贵,不理世事,袖手书斋,大隐隐于心,躲在人群背后,读书写字做学问。先生与丈夫一起风风雨雨地走过了63年,她对钱钟书的评价是极高的。例如 “阿圆的手脚轮廓,都长的象钟书”“阿圆温厚,不与人争,象钟书”“阿圆好静,象钟书”“阿圆胆子大,象钟书”“阿圆喜欢格物致知。象钟书”。杨绛先生是以钱钟书为骄傲的,她一再强调,钟书温柔敦厚,不事权贵,嗜书如命。

看了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有同感,也有异议。个人觉得这本书是本充满温情的书,书中到处都是平淡的温馨,钱钟书的口剑腹蜜,圆圆的聪颖孝顺,杨绛的随意自由。都让我觉得一个幸福家庭也不过如此罢了。其实看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夫妇两人的嗜书如命的状态,不论在何种环境下,他们都坚持看书,书便是生活的绝不大部分。任何时候只要有书,生活就有乐趣。或许这才是文人,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就如杨绛所说,“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了”。这辈子谁也无法陪谁到最后,总有一个人要先走,先走的那个人是幸福的,他不用忍受寂寞,不用忍受思念。后走的那个人注定要学会坚强,学会一个人面对孤独的晚年。夫妇之间,相濡以沫的日子,终究会过去,我并非悲观,只是觉得既然能彼此扶持,相互依靠,那么就一定要把可以相聚相助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起来,不论身处何种环境,心若静,风也奈何不了。

我们仨读后感模板 篇3

今天时间很悠闲,所以在图书馆看了一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直知道杨绛先生非常受世人关注,她的书籍,她的文字,她的人生旅程。

我记得有段时间,很多人在询问为什么杨绛是一位女性,却用先生称呼其名。

其实,原先先生不一定就是指男性,而是指达到一定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其实“先生”有很多种含义,以下做一下分享:

先生”的各类用法:

1、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古时对有学问的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所以“杨绛女士”会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旧时,管帐、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也会被称为“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叶曼、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6、现在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这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所以“先生”一词的用法,说明了大家对杨绛先生的尊敬。

其实很早之前就知道《我们仨》这本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缘故,总是翻了两页,或者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并没有阅读完这本书,而今或许跟它有些许的缘分,在此刻翻开了这本书,进入了杨绛先生的世界。

怎么说呢?在开头的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十分凌乱,因为我好像跟不上他的思路,并且不知道它这个时间线以及描述的每一件事情之间的内在关系,因为以梦为线让我在阅读过程当中无法分清楚她描述的情形何时为现实,何时为梦境。可随着跟杨绛先生逐渐深入的交流,我才摸清她的路线,而后在阅读到那一段文字的时候,眼泪不自觉的夺眶而出,被这样朴素却真挚的文字打动的有一种悲伤的喜悦之情。

我悲伤是因为它在描述那一段圆圆离开的过程当中,明明悲痛欲绝,却在怀着这样的心情里描绘出了一副幸福的画面;可我也有一部分的喜悦,因为我终于在这一刻融入了杨先生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坚韧和脆弱。

我甚至无法说出他的文字的朴素程度,可就这样平凡的辞藻却直击人心,震的你颤颤发抖然后让你不自觉的潸然泪下。《我们仨》到最后却是她一个人怀念着三个人,承载着三个人的记忆,我说不上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幻境中每个人安然无恙,现实里一个人孤独绝望。明明杨绛先生怀念的是美好,我却稍稍显露出了悲伤,但也再一次明白了“珍惜”的深层含义。

感谢这个下午,有阳光,有你。

我们仨读后感模板 篇4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时的话语,却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叙述了她和钱钟书及独女钱媛三个人的家庭生活,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单纯、与世无争的气氛和浓浓的亲情。

文章以一个梦开头,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侣。梦中的紧张和苏醒后的“埋怨”,让我为这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动容。

其后,便是一个长长的亦真亦幻的梦的故事。钱老生病了,圆圆生病了,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启动。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女儿,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无望的边缘;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的驿站,杨绛也到了人生边缘。

第三部,用完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杨绛和钱钟书结婚后到英国留学,爱女出生,回国工作直到钱钟书和圆圆相继去世的一系列人生历程。平凡朴实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的依恋和关爱。记得最深的是他们的“探险”,这是多么适合夫妻的“节目”啊。

圆圆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许多快乐。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者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幅幅漫画,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互相打闹玩笑,一起“对付”妈妈;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妈妈真像是贴心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重病期间,还不忘叮嘱写贺卡。看着那些妙趣横生的新建,看着那些亲昵的称呼,真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

书中还有个细节,很是触动我。他们仨,出差了,喜欢记录所见所闻所感,在家也会记下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他们称为“石子”,有空会经常在一起“把玩欣赏”。书后也附了不少“石子”,“我们仨”的相亲相爱都在“石子”里有着真真实实的反映。我想,爱是需要表达的。这些“石子”,其实就是一份份爱的表达。炽热也好,琐碎也罢,总之,相互的爱恋和关怀,都让这些“石子”说尽了。诚然,感情真挚与否,重行甚于言。但是爱,既做了又表达了,不是让家里人更了解或明白了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欢乐,如今的寂寥,天人相隔,往事皆随风远去。我们仨,文字简单平实,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

我们仨读后感模板 篇5

《我们仨》这本书已经买了很久了,可能是前年暑假。

书中记录了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先生的大半人生,一起出国留学,有了孩子,回国之后。我真的从内心向往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先生之间单纯美好诚挚的感情,没有更妙的词来形容。一生与书为伴,一生不停不休地工作;既是工作也是爱好。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想象不到。

他们都能平静淡泊地面对人生,却又在各自领域大放异彩,即使再低调也无法让人忽视的才华。三人的相处即使亲人又是朋友,让人羡慕不已。虽是那个年代,保守的年代的人,却在字里话里感到情深爱浓。看到杨绛、钱锺书时,不免感叹:这就是遇到对的人的样子吧。

书香家庭,相敬如宾;却在对方面前又像个小孩子。三人相失于古驿道时,我内心悲恸。杨绛先生的内心是该有多么强大啊!她对人生的体悟是该有多彻底啊!一辈子相依相亲的二人都走了,将她一人孤零零地留在这世上,从此她便不再有家,随到处,只是客栈。

他们的女儿钱瑗的一生也困苦不断,但她都能顺利度过。她与父母的相处交往也是我所向往的。由衷地崇敬她,一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女子。

全书语言平静,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没有情节设计;完全是纪实。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杨绛先生的思念,越是记得详细,便越是思念。她没有想要教会我们什么道理,只是平静且深情地在给我们讲述一个关于他们一家人的故事。

杨绛先生起先不会做什么好吃的饭菜,钱锺书先生便和她一起“探索”,锺书先生身体不好,几夜不眠,杨绛先生便陪着他不眠;钱瑗在去世前几天的病床上,不可以讲话,在信中依然牵挂这妈妈吃不好饭。

我深觉自己不像个成年人,却也不像个孩子。

在这个被娱乐充斥的年代,老一辈人的品质更值得被发扬,相比那些没有营养的娱乐人、娱乐事;这些骨子里优雅坚毅的人,更值得我们去了解。

我们仨读后感模板 篇6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

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

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

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

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

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

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

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仨读后感模板 篇7

人在,家在。人散,家只是客栈。

聚与散,尤如一场做了万里的梦。

正值清明时节,读杨绛先生著作《我们仨》。杨先生将本书分成三部分,看着目录中的三个标题,“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的眼中已有泪。人生尤如梦一场。杨先生从梦讲起,讲了一个长达万里的离别梦。

开篇首段,她说,“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锺书不知道哪里去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害怕失去陪伴自己的眷侣离去,自会做如此的梦,这是因爱才升起的梦。

第二部首段,她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第二部的梦,读来,让人真的很心酸。杨先生用诗意幻化的笔,用精妙入胜的结构,诉说着一个让人辛酸的故事,她如在梦中,伤心欲绝,浑浑噩噩,以耄耋之躯奔波于病重的爱人与女儿之间,白发人送黑发人,永失所爱,何等悲戚!她写道,“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第三部开头,她说,“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过往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温馨的场面很多。1941年暑假,锺书辗转回到上海。两年不见,圆圆好像已经不认识爸爸了,他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的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锺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读到这段文字,含着眼泪在笑。

本书的最后,杨先生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想,杨先生在回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一定是带着泪幸福着。我还想,杨先生现应已寻得归途,“我们仨”已经再相聚。

正清明时节,哀悼逝去的先人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