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发表时间:2023-04-22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1500字(精选12篇)。

作文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多结合自己身边的事情来写,我们怎么动笔去写一篇作文呢?以下内容是读书笔记吧的编辑整理,主题为“写爱音乐的人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1

莱钢职工业余合唱团的歌手们在演唱无伴奏合唱山东民歌。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渐成热潮。20xx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项目申报日渐成为一种文化语境,影响着我国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的提出到成为国际公约并在全世界推行,历时三十几年,便深入世界各国主流意识中。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音乐品种,尽管每一批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都有我国传统音乐的身影,但相对于我国民间音乐的种类繁多,有幸入选而被法定保护的民间音乐仍属少数。非遗申报已成为影响我国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语境。政府、学界、民间艺人以及民众该以何种理念和行动对民间音乐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非遗申报成为文化语境当下,社会各界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非遗申报语境所带来的便利条件,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因所处的文化语境不同而可分为非遗立项类、非遗规划类和边缘化类等三类分别对其保护与传承。dsBj1.cOm

所谓非遗立项类,如昆曲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共有16项与民间音乐相关项目入选世界级非遗,在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近半数项目与民间音乐相关,加上更大数目的省级、市级和县级项目,非遗项目民间音乐的惊人数目令人关注。因此,尽管已获批项目的民间音乐品种都是急需保护的,但对其进行保护工作时仍要遵循良性保护的理念。

任何一个民间音乐品种获得非遗立项,政府职能部门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因此,职能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和后续投入,进行总结并制定后续保护与传承方案,不可将非遗立项获批当作地方招牌,过多追求商业价值,违背申报的初衷。

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策引导体系,监管好相关的资金运作流程。地方政府可搭建平台,引入地方民间文化组织和地方高校人员,对非遗立项类民间音乐进行解读,将“静态”的非遗民间音乐转化为“动态”的文艺节目引入社区,将“乡土化”的民间音乐转化为特色教材引入校园,通过吸纳更多的受众逐步恢复此类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

非遗立项类民间音乐是亟待保护的音乐品种,同时也是相对成体系的音乐品种,地方高校可结合当地实际,将本区域内此类音乐品种整理编入教材,逐步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在此过程中,可先聘请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一方面开展讲座,提高民间音乐的影响力,一方面将核心技艺传授于在岗教师,培养讲授后续非遗民间音乐的师资力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从普通教师到非遗项目一般性传承人的转变,从而为民间音乐的传承奠定更为宽广的传承基础。

非遗申报是一个长期而又繁琐的工作,它涉及到音乐品种的历史、现状、音乐本体、生存空间、仪式场域等方面。所谓非遗规划类,是指在申报过程中,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调配好非遗申报过程中各种力量,通过职能分工将申报相关事项加以完善,使其符合非遗申报的相关要求。

此类民间音乐在进行非遗申报的准备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应调动好地方高校的相关科研力量。我国非常重视培养高校科研力量,每年都会有不同级别的社科类、艺术类基金项目投放地方高校,政府职能部门可搭建地方高校与基层文化单位的互动桥梁,引导地方高校科研力量集中精力对非遗规划内民间音乐进行细致、有序的田野工作,整理、挑选适合该音乐品种进行非遗申报的相关资料,提高前期准备工作的时效性。

随着民间音乐生存环境不断萎缩,民间音乐已不能为传习者带来必要的经济利益,民间音乐的传承人呈现青黄不接的现状。在如此情况下,高校教师适时的介入,有利于为民间音乐传承引入更高层次的一般性传承人,且不受经济因素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民间音乐传承人缺失的困境。高校科研力量的介入,一方面可以为此类民间音乐申报非遗做足前期准备工作,一方面又使此类民间音乐的传承不至于仅依靠申报非遗项目这一条保护与传承之路。

所谓边缘化类是指,从某种程度上说,非遗申报这样一种语境可以促进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但并非所有的民间音乐都必须按照这样一种模式去保护与传承。非遗申报毕竟只是一种途径,在此种语境中被“边缘化”的民间音乐应选择适合自身的传承途径去传承。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间音乐都会吸收、利用当时的流行元素,这在琵琶、古筝等代表性民族乐器的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民间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走到今天,都曾经历了无数次岁月的侵蚀与洗礼。民间音乐本身具有强大的适应性与自我修复力,在今天,仍有众多民间音乐活跃于民间,并逐渐接受了时下的一些流行元素,从而吸引了更大群体的受众。这种现象,在中部省份的丧葬礼俗音乐中都有表现。传统的吹打班社在丧葬礼俗服务时,在传统仪式中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礼俗音乐传统;在融合邻里感情时,适时地引入了电子琴、架子鼓等现代乐器,从而吸引了青年一代的受众关注丧葬礼俗。

更多的民间音乐因不符合进行申报的硬性指标而被“边缘化”,并非完全是坏事,正是因为被“边缘化”,此类民间音乐才可以沿用数千年来不变的传承模式,通过自身的适应性与自我修复力去融入时代,传承于当下。在此过程中,职能部门可以在寻找适合进行非遗申报音乐品种的同时,理清当地被“边缘化”的音乐品种,为下一步的探索保护与传承工作奠定基础,确保此类民间音乐在非遗申报的语境中不至于“被消亡”。同时,地方文化部门可与地方高校协同工作,让高校师生以实地调查的形式记录此类音乐品种“边缘化”的演变过程,以寻找可行的传承之路。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2

一直以来,音乐歌曲课被称为副课,特别是个别地方学校更认为音乐歌曲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歌曲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歌曲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歌曲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歌曲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歌曲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歌曲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歌曲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歌曲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歌曲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歌曲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这一点特别是在年龄较小的年级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学习《四季童趣》这首歌曲,节奏较难:除了切分节奏,还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我除了采用各种教唱的方法之外,重点放在给学生心理暗示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整个教唱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赞扬激励他们:“你们真棒,这么难唱的句子都难不住你们,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明能干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赏一遍!”“你们愿意吸收老师加入你们的合唱队吗?”一节课下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会让你身心愉悦兴致更高。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

三、音乐歌曲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只一次地发现:当我身体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时,学生上课也是懒洋洋的,歌唱时很难进入状态。同样的班级,当我富有激情地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唱时,学生不仅学的快,对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时,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中都发现,学生把音乐歌曲老师当成了美的标准。音乐歌曲老师会跳舞,言谈举止美观大方;音乐歌曲老师会唱歌,声音美;音乐歌曲老师会弹琴,很让人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歌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3

音乐,是一种艺术。我认为它是所有艺术中最绚丽的,因为她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当高涨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的时候,听听音乐,一切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而生活又变得美妙起来。

现在的人们,常常背负着各种问题和压力。他们整天灰头土脸的生活,迷茫在城市的海市蜃楼下,不在乎每天的感受,慢慢地,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机器,笼罩着阴郁。而音乐,正是让他们恢复往日鲜活的一剂良药。

不知道是音乐如心情,还是心情如音乐!也或许音乐与心情融为了一体!人与自然也融为了一体!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音乐。

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因此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同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音乐是一位好老师。它会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使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音乐是你开心时的朋友,音乐也是你失意时的伙伴。

音乐可以充当太多真善美的角色,在生活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类陶冶情操的良方,是文明传播的阶梯。让音乐走进每个人的心灵,去领悟那最美的真谛,感受人间真情的律动!!!!

——让音乐走进心灵!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4

【摘 要】 一堂成功的小学音乐课须有一定的艺术美的建构。教师设计这堂课的教学计划,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美的欣赏。所以说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是教学成败的前提。

【关健词】音乐;教学;有效性;艺术;审美

如何激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要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使小学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一、改变教育理念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展开。尤其是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音乐普及教育

音乐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在这大目标的前提下,由此决定其性质是音乐艺术普及教育,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师必须开展强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审美能力,发展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素质。美育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教师可根据小学学生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等越趋成熟的特点,结合本学科优势,教育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素质的目的,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在我的音乐欣赏课上,如何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情感的敏锐的洞察力,是非常有趣的的过程。记得有一次我在没有出示课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说说听了《野蜂飞舞》后的感受。学生有的说听到了洪水暴发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骏马在奔腾……其中有一个学生还描述得很生动:“音乐时而低沉有力仿佛一头凶猛的老虎,音乐中时而跳跃的感觉又如同一只可爱灵动的小鹿,音乐中飞快的速度仿佛是老虎和小鹿互相追逐的场景,音乐大气恢宏的感觉又带人进入了宽阔的原野。”我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我不禁问他:“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个场景呢?”学生回答我说:“前几天我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看过老虎追赶小鹿的场景,今天听音乐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地就想到了。”是呀,不管是“老虎追逐小鹿”还是“骏马奔腾”或者是“洪水暴发”,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聆听音乐时思维想象的成果,教师怎能轻易否定呢?更何况音乐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没有标题的提示前任何感受是成立的。我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与赞赏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性也得到了肯定。

那么为什么会没有学生联想到野蜂飞舞的情景呢?于是我问学生:“你们看见过一大群蜜蜂飞舞的场景吗?”学生说没有。怪不得,没有生活体验,哪来的意境?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曲家最初创作此曲的本意,于是我在课后寻找了一短有关于野蜂的视频。通过观看,让他们了解到野蜂喜欢群聚的生活、它们抖动翅膀时发出的声音,还有他们攻击敌人时的凶猛场景。有了这个的铺垫,再去欣赏《野蜂飞舞》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听着音乐时而抖动翅膀、时而感觉危险、时而手里划着野蜂飞舞的路线。

任何精彩的一瞬间不是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从思与思的交流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诠释,就是尊重我们的音乐,这正是音乐欣赏课的独特魅力所在。大度,应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异声,可能造就异彩。

三、研究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知识功能潜藏于头脑内,看不见,摸不着,当他们在欣赏作品时是否听到、听懂、或感受理解的程度深浅,教师都可以在设计时通过外部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内在的功能,如要求学生概述作品,学生就必须回忆和陈述他们所感受的音乐作品,能够概述作品的学生必定已激活了他原有的音乐、文学、文化、语言组织、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并且把注意指向作品的要点,进行欣赏时三度创作的反馈。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需要作出学生概述所需要的认识功能,而且需要监控获取的大意,以使问题切中要害。

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学生也会信赖教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感情的交融中,愉快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教师要创立适合小学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

音乐活动的过程原本就是三度创作的过程,一度创作是谱面静态的,二度创作是动态的表演,三度创作是欣赏者,课内的说、唱、奏、等活动都是在创作中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挖掘教材中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内在因素,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及语汇,给学生一个时间和环境的空间。另外,教师要具有广泛的兴趣,还要有渊博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轻松、灵活、自如。让学生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一次用打击乐器练习时,让我发现了一个好方法。在学生自由练习打击乐器时,我一改以往走来走去巡视的方法,自己在学生旁边坐下来带头练习。我练习得很认真,一开始有学生来张望我,特别是那几个调皮的学生,他们可能觉得老师练习很新奇。看我练习得那么认真,他们没有开小差,看了一会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认真练习起来。我把这种方法引用到了音乐欣赏课上,我坐下来安静地聆听着音乐,随着音乐的起伏,有时闭上眼睛,有时随着律动轻轻地摆动身体,有时会跟着音乐的旋律用手指轻轻敲击节奏。结果下面的孩子也和我一样非常认真,他们学着我的样子在认真欣赏音乐。

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又会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并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作指导的前提下设计的课堂教学才符合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才能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有效。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5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阶段,对于幼师来说不仅仅需要学会如何教育幼儿,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其中音乐内容的学习就非常重要,所以幼师院校对于这一教学理论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改革,只有在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幼师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够具有更高的素质,也能够把更多的艺术、知识、品德传授给幼儿,因此幼师院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不容忽视。

关键词:幼师院校;音乐理论;教学改革

现阶段,对于幼师的教育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其中不仅仅是幼儿的培养方式以及德育教育,还包括艺术教育的内容,其中音乐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教学改革不容忽视。音乐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三点内容,这三点内容的学习对于幼师音乐理论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中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幼师院校中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一、音乐理论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

现阶段,师范院校中对于幼师教育额改革,不仅仅需要关系到教学手法,还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针对幼师师范校园中的音乐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音乐基础课的理论内容,有基本的阅历,还有视唱、练耳等;第二部分就是技术理论课程,和声、作曲等;第三个部分就是历史理论课,主要就是音乐的艺术概括,以及中外音乐历史等内容[1]。对于幼师的教育来说,音乐本身就是听觉上的一个艺术,所以什么音乐理论的学习都无法离开实际的音响。所以还需要在感受实际的音响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音乐中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幼师的教育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内容,所以在音乐理论的教学中也开始增加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也知识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师为了把理论知识更好的使用,师范院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学生日常技能的训练,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感知的能力,这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二、加强音乐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师范校园对于幼师的教育过程中,想要保证幼师能够接收到良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幼师的学习情况,促进其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随着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所包括的有幼师的教育,同时也有幼师对幼儿的教育,但是单单在这样的关系下观察,就已经能够看出,只有保证幼师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向幼儿传递知识,幼儿的各方面素养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2]。在师范校园中,对于幼师的培养属于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幼师还需要具有更加广博的音乐基础,主要就是只有保证幼师的扎实功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其发展,也能够在后期被幼儿教育行业所需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师范院校教学改革还需要把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国外研究所结合,并且结合现实的知识内容,保证音乐理论课程在学习之后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具有更加良好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保证幼师对于幼儿的音乐教学能够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引进现代教育的理论

现阶段学生是社会中各个信息加工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主动构建人员,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内容,能够在学生欣赏和演奏音乐的阶段更好的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得出最终结果,把教学理论内容进行同化和迁移[3]。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内容的不断加入,老师在对于师范院校幼师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够仅仅使用教材的内容,还需要把知识进行多范围的拓展,所以老师还需要使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老师也可以把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多媒体方式的教学,把教材的内容总结和归纳最终做成PPT,这样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的理论内容,幼师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以此良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四、加强音乐理论和其他教学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新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提出,同时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也逐渐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所以能够看出,这两点内容的结合,导致现阶段幼师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出现众多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的改革,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培养出与基本国情相符的幼师人才。同时针对音乐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老师还需要把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和结合,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受多种教育,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之下达到多学科内容共同进步的效果,所以音乐理论知识和其他教学的联系,对于师范院校的幼师,音乐理论课程培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探讨和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果,目前来看,很多幼师在学习的阶段觉得音乐理论课程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在未来的幼儿教学中也完全不会和幼儿讲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也是很多师范院校放弃这一内容教学的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能够看出,对幼师进行理论内容的教学,能够有效的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工作作出良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斌玉,朱咏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概况[J].音乐创作,20xx,07:191-194.

[2]刘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经营管理者,20xx,18:405.

[3]杨民康.关于音乐高校民族音乐学理论教学现状的几点看法[J].人民音乐,20xx,11:38-41.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6

一、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堂教学,是构建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文化的基础和保障

(一)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开足开全艺术教育(音乐舞蹈)相关课程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xx年开始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程》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20xx年3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把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等课程作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大学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由此上升到一定地位。在实际工作中,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音乐鉴赏等课程,掀起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热潮。然而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在课程设置上中小学阶段普遍设有律动、音乐等课程,到了高职阶段相关课程的开设几乎为零。

因此,要构建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文化,首先需要职业院校对此有足够的重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将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教育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才能让音乐舞蹈走进课堂,让残疾学生吸取其中的养分,提高残疾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立足残疾学生类别、心理特点及所学专业,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

面向残疾学生的音乐舞蹈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人群的教育需要,通过歌唱、欣赏、律动、舞蹈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生的残疾类别与心理特点等确定教学内容。比如听障生在中小学阶段大多学习过律动课程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更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可以开设“舞蹈鉴赏”课;根据盲生所学专业(如康复治疗、推拿)的特点,可以开设“音乐欣赏”课,把中国古典音乐融人到中医推拿中,课堂上从学生熟悉的古典音乐作品导入,将音乐欣赏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其对古典文化及中医文化的认同感。

(三)提高音乐舞蹈类课程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授课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提高音乐舞蹈类课程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音乐舞蹈类课程的教师应了解各类别残疾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特殊的教育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如听觉缺陷导致听障生的动作不够灵敏、协调,缺乏节奏感,因此在听障生舞蹈训练中,除了节奏感训练,还应包括舞蹈姿态及情绪感觉的表达。教师应加大模仿训练、基本功练习以及舞蹈意识和气息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内在情感。而盲生往往内心敏感、脆弱,遇到阻力时缺乏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教师可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音乐舞蹈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是构建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文化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的。音乐在青年的道德观念和健全心理人格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教育就是以自然的、艺术的美感把音乐舞蹈教育渗透到残疾学生生活中去,引导残疾学生了解美、懂得美、珍爱美、爱真美。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舞蹈文化氛围,让残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1.利用校园广播向残疾学生传递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定期开设音乐欣赏等栏目,让残疾学生在茶余饭后听着广播学会欣赏美、发现美,通过音乐作品培养残疾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同时为盲生和肢残学生开辟“我是歌手”栏目,让他们走进广播室,将美妙的歌声传遍整个校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排解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

2.利用宣传橱窗开设音乐舞蹈专栏,普及相关的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在专栏的内容方面,可选择残疾学生感兴趣、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比如有关残疾人艺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演出,身边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省残疾人艺术团的同学及其相关作品的介绍。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残疾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3.利用校园走廊悬挂一些音乐舞蹈名家的图片,尤其是一些跟残疾学生有着同样经历与背景的残疾人名家,更能引起残疾学生的共鸣,比如贝多芬、阿炳、邰丽华等,让这些名人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4.结合学生残疾类别的不同,定期邀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开设不同的音乐舞蹈类讲座,比如对聋生开设以视觉效果为主的舞蹈作品欣赏等相关讲座,对盲生则开设以听觉效果为主的音乐欣赏等相关讲座。

5.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活动,选择适合残疾学生欣赏的音乐舞蹈类节目,让残疾学生感受音乐舞蹈的特殊魅力,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愉悦身心、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舞蹈实践平台,让残疾学生在载歌载舞中获得技能

1.利用我国传统节日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让残疾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舞蹈才能。音乐是一种极具渗透性的力量,对残疾大学生人格的影响是渐进的、长远的。残疾学生在积极投入排演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自我磨练与自我实现。

2.利用学校各类文艺社团,为残疾学生创设在课余与同龄人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比如定期的合唱社训练、舞蹈社排练,各类音乐、舞蹈沙龙等。在长期的熏陶中,音乐舞蹈教育自然而然地融人到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和格调的同时,也促进了残疾大学生与人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利用各类校外联谊的机会,让残疾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普通大学校园,融人社会,与健全学生交流与分享音乐舞蹈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残疾学生的音乐舞蹈技能,同时也让健全人感受特殊的艺术,弘扬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残疾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4.成立残疾人艺术团,创建特殊教育职业院校音乐舞蹈文化品牌。特殊教育院校中有音乐舞蹈才能的残疾学生很多,如聋生的模仿能力强、舞蹈表现力强,盲生音乐感受力强、听觉灵敏。成立校残疾人艺术团,不仅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展现才艺的舞台,同时也丰富了学校文化。

(三)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

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才能让音乐舞蹈文化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适时调整音乐舞蹈艺术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和方向。其次,完善各类制度,如《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学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等,规范校园文化中音乐舞蹈文化教育的有序发展,使得校园文化既能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同时也不失品位及艺术格调。第三,各部门通力合作,在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舞蹈教育实践形式,创造音乐舞蹈教育实践机会。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7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一、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而创造意识是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表达心的中情感。我经常采用课堂音乐教学多样化,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即兴创作

最需要动脑筋的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这是每一位教师最直接的研究课题,是体现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无需动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静”字。而现代教育讲究学生的“参与”、“创造”,要让学生大胆发问,敢于质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动”字。怎样让儿童真正动起来,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的教育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

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独创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儿童在成长、实践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获得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奥尔夫说过,原本性的音乐是让儿童很早就开始以即兴活动形式,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即兴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部分。他称此为他的“音乐教学方式的独特之处,音乐学习和创作的基本部分。”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8

【摘 要】苗乡素有“诗海歌洋”之称,“歌场定终身”也是苗族自古以来的习俗.游方场即专供青年对唱情歌的场地.本文以婚恋音乐游方歌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内容及音乐特点方面做了阐述,以便对苗族民歌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苗族 游方 内容 音乐特点

一、苗族概况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贵州省的苗族人口最多,有4299954人,占全国苗族人口将近一半(48.1%).苗族的历史十分悠远,多数研究者认为,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是可考的苗族最早的文化源头,也有学者认为苗族族源只能上溯到三苗.

苗族自古能歌善舞,苗乡素有“诗海歌洋”之称.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苗族音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苗族的隆重节日,有苗年、吃新节、芦笙节、姊妹节、四月八、六月六、牯脏节等等.任何节日苗族青年男女都积极参与,因为节日不仅仅是祭祀祖先、联系生产,这种节日聚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对歌的好机会、大舞台.节日时,人们几乎都可看到苗族青年男女成双结队唱情歌、谈情说爱的情景.苗族自古就有“歌场定终身”的习俗,即青年男女以歌言情,以歌择偶.《夜郎史传》的《夜郎君法规》第九条规定:“四方的民众,所有的臣民,男女婚姻事,不准硬逼,男女相慕爱,歌唱定终身.”在苗族,许多村寨都辟有专供青年对唱情歌的场地,即游方场,游方歌是苗族情歌的专称.

二、游方

由于贵州苗族多聚族而居,同寨同姓,苗族有同姓同宗不婚的习俗,严禁在寨内求偶.因此未婚男青年,唱着游方歌,到邻寨或更远的地方寻偶,也就是俗称的“游方”,苗语的游即串,方即通婚的寨子.游方活动多在节日或农闲时进行,地点多在专为青年男女交际而设的“游方坪”(位于寨子附近的空地,有的设在山坡,又叫“游方坡”).由于各地文化习惯的差异,产生各种不同的称谓和方式,湘西和贵州松桃一带叫“野外情歌”,黔中南一带叫“坐花坡”,贵州榕江、从江和广西大苗山一带叫“坐姑娘”,贵州西北部地区叫“走月亮”,还有的地方叫“情歌”或“玩表”与“采花”.

历史上有关于苗族游方的记载,如《苗俗纪文》:“男子壮而无室者,”“悉登山四望,吹树叶作呦呦声,未字之女群从之.”《永绥厅志·苗恫篇》记载: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时,“男女邀约于野,以歌传意,父兄知而不禁”.《黄平州志》上曾有这样的记载:……吹笙间以山歌,木叶两相色引于深沟密菁,促膝私语,谓之“摇阿妹”,又谓“摇马郎”.“揺阿妹”、“揺马郎”即游方.

三、游方歌的内容

游方以对歌贯穿始终,一对青年男女从认识到结合,一般要经过集体对唱和单独接触的两个阶段.从素不相识到相互熟悉,渐至情深,都是通过对歌形成的.这种歌的顺序一般为见面歌、青春歌、赞美歌、求爱歌、相爱歌、分别歌.后生们先唱《邀妹歌》;应邀前来的姑娘们则以询问后生的来意、住址、姓名起头,回唱《见面歌》;然后是男赞女谦的《赞美歌》;接下来双方便开始唱《初相会》、《热恋歌》等,进入实质性的情歌对唱.对歌经常是通宵达旦,直到“阵阵鸡叫催别离”才依依惜别.

1.初会歌:包括问答歌、见面歌、约会歌等.这是青年男女初次相会时所唱的歌.由于歌唱者双方都还陌生,歌词一般比较委婉,饶有风趣,显出了那种曲折、羞怯的思想感情.

2.赞美歌:是青年男女双方在品貌和性格方面产生好感而互相赞美的歌.如赞美对方长得美丽或英俊,唱歌唱得好,聪明灵巧等.如《你的歌声映进我心窝》、《你的衣服映在我眼里》.

3.求爱歌:男女双方在互相爱慕,心心相印,即将成对时唱的的歌.如《两人唱到月亮落》.

4.盟誓歌:到双方情谊更深的时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心中深情,难以言表,于是就要唱盟誓歌,以表心迹.如《两心相结,万年不离》.

5.送别歌:送别歌是歌唱男女聚会又分离时依依不舍之情的歌.这类歌情深意切,柔肠百转,催人泪下.如《清清的河水流走了》、《你的情意留在我心里》.

四、游方歌的音乐特点

1.曲式结构

游方歌中,比较简单的是一段体曲式,即一句乐曲作无限反复,只在结束时才加上一至二小节用衬词唱的尾声收尾的曲式.如下例《晚上想的多》:

2.曲调特点

游方歌的曲调低回婉转,深情动人,其音乐风格与本地区的飞歌有密切联系.尤其唱法上独具特点.在多数地区男女都用假声的细声唱法.演唱时音量由弱到强,歌词语调、声腔因以感情的需要会发生的一些变化,从而引起音律的浮动以及细微的装饰、连续的下滑音等等,形成了游方歌的特有的风格.

3.织体结构

游方歌,大部分都是单声部的男女对唱形式,近年来在黔西北的纳雍、大方、黔西、织金,黔西南的普定和黔东南的台江都发现有多声重唱形式.这种多声形式一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男声或女声演唱的单声部分,即引子;第二部分是男女重唱部分,一般是由男女声起声不同步、自由模仿或是节奏对比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衬腔式的多声形态.如下例:

参考文献:

[1]李惟白.苗族音乐[M].贵阳: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李黔滨,杨庭顺,唐文元.贵州民族民俗概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xx.

[3]兰水.苗族“游方”歌选[J].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57.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9

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巍峨壮阔,到嵇康的《广陵散》悲怆凄凉,从贝多芬的《月光》皎皎流霜,到李斯特的《钟》声清朗悠长……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音乐从不吝于给予我们馈赠,总有一支旋律于不同时刻与心灵共响。

音乐是美的,它不同于绘画、书法、雕塑可见可触,音乐常常是不可捕捉于掌心的,唯一物质的存在不过是那几行外行人眼中感觉奇异难懂的符号,然而它确实是美的,它用音符,用旋律在人们脑海中凭空绘出一幅幅绮丽的画卷,有战时硝烟四起的壮丽沙场,有春泉破冰涌动的叮叮当当,亦有暮秋满地的落叶金黄……音乐描绘画面,画面使我们看见音乐,在旋律世界中,我们随手撷芳,在美的世界中无限徜徉。

音乐是永不过时的通用语言。陈丹燕写到,她在佛罗伦萨的黄昏时刻,站在广场边等待友人,一队手携不同乐器的当地人走来,在广场中央的喷泉边奏响乐章。没有文字,没有语言,只有那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串串欢快悦耳的旋律,无需交谈,无需询问,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不约而同围上前去,绕着喷泉跳起舞蹈。谷川俊太郎说:“灵魂在这个世界的故乡是音乐。”当音乐响起,创作者与欣赏者的灵魂相遇了。伴随音乐的律动,灵魂嗅到彼此的气息,相互倾诉与慰藉,心中的噪声逐渐被悠扬的音乐取代。这便是音乐的神奇之处,人人无师自通,还能借此传达和交流最真挚的感情,沉浸在音乐之中,我们无须开口,无须解释,便明白彼此间早已心灵相通,灵魂相依。音乐伟大而不庄严,它从不高踞殿堂之上漠视人间,不站在一边孤芳自赏,更不凝滞幽潭而不涌动,它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极力迸发其生命活力,打破一切枷锁,沟通心灵。

音乐最动人之处还是它的力量。音符本身其实并不具备力量,它不像生动的虫蛇鸟兽,可以尽情展现活跃恣意之美;它不像高山河流,能尽情展现或稳重或灵动之态;它更不像戏剧、舞蹈,能让人直观感受到生命的喜怒哀乐。和这些具象的美、力量相比,音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抽象,呆板的。但现实生活中,一个个黄豆芽般简单的音符拼接成的旋律、曲目,作为传承和交流的载体,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聆听者,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一个个聆听者产生心灵上的变化,可以说,音乐的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它像一股涓涓细流缓缓注入并滋润我们的心田。

你可以在音乐的世界中觅得春日花,秋山叶;你可以在音乐的山巅一跃而下,潜入旋律的海洋;你可以在音乐的空拍中盘腿而坐,进入沉思的世界;也可以在音乐中找到慰藉与希望的光点,给突然阴郁的自己增添一点饱和度。

在音乐中,我们获取美,获取交流的渠道,获取治愈心灵的力量;在音乐中,我们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

就让料峭春风为一早守在门口的彩蝶吹开耶路撒冷的第一朵玫瑰,就让音乐奏响人生的乐章,让我们在音乐指引和陪伴下,拥抱更宽广、更丰富、更自由的世界。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10

将流行音乐有效地带进音乐课堂之我见

摘要:将流行音乐带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要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不断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要注意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经典音乐的比重,突出教学重点。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教学选择性健康元素

流行音乐具有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等优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流行音乐受众迅速低龄化。现在的中学生可以说没有不喜欢流行音乐的,有的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一名中学的音乐教师,笔者认为,合理地将流行音乐带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客观来讲,有些流行歌曲的内容、格调不太适合中学生,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消极的影响。我们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目的正是在于加强对流行音乐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们仔细分析流行歌曲,引导他们在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有选择地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具体而言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

目前,中学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教材上面的音乐,而是特别钟爱那些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其实现在很多的流行音乐都运用了古典音乐中的音乐主题,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时,可以抓住这个特点,适当的引出与之相关的古典音乐供大家学习、鉴赏、提高。这样的教学形式应该比单纯的学习古典音乐效果要好。

例如:在一次音乐课中,笔者向学生教授“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教材列出的内容是莫扎特和他的《第四十交响曲》。笔者刚介绍完作曲家,准备让同学们先完整试听音乐时,教室里面立刻传来一阵阵“唉···唉···”、“真没劲···”的声音。于是笔者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音乐里面的音乐主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因为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流行音乐里面运用了这首作品的音乐主题。这首流行音乐到底是什么呢?为了让大家更清楚这首音乐的出处,请你们跟随老师的思路。首先听老师试唱音乐主题一。”当我还没有唱完音乐主题一时,底下已叽叽喳喳地讨论开来。学生们有说是SHE的《不想长大》的音乐,有说是韩剧《Mygirl》的插曲,气氛十分热烈。我充分把握住学生们情绪热烈、精神兴奋的有利时机,趁势引入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让学生们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作品与流行音乐的异同。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热烈,得出“莫扎特的作品与那两首流行音乐虽然旋律相同,但在情绪上有很明显的差别”的结论并具体分析。一节课就这样在很愉悦很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了,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学生和音乐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们上音乐课的积极性。

二、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

当前,我们的音乐教科书特别是初中的教材里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流行音乐。但教材里的音乐经过编写、定稿、出版再发到学生的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教材不可能年年都在重新改编,因此教材里的流行音乐有些滞后甚至是落后,学生们普遍觉得书中的音乐不太符合现在的时代特点,于是便出现了学生喜欢唱歌而不喜欢音乐课中的歌曲的尴尬场面。但必须认清一点,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和歌曲都适合学生、适合音乐教学。笔者所在学校每年的文艺汇演、卡拉OK或生命教育展示周的节目筛选时,很多学生首选都是像《死了都要爱》、《爱情买卖》这样的情爱歌曲。可见,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选择一些和时代相结合的音乐并配合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供学生欣赏或学唱,如北京奥运会前群星演唱的《北京欢迎你》,5·12汶川大地震后成龙演唱的《生死不离》等等。还有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比如臧天朔的《朋友》,孙楠的《红旗飘飘》,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等等,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引入流行音乐是适应教学相长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对流行音乐、歌曲的“健康选择”,避免让学生不辨善恶的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和歌曲,就可以让学生接触、了解和学习。学生们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的去欣赏、去学唱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要比回避或强行制止的效果好的多。

三、注意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经典音乐的比重

将流行音乐引入音乐教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笔者从事音乐教学时,除了用流行音乐来带古典音乐和有选择性的加入流行音乐在课堂中进行欣赏和学唱外,每节音乐课还会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听听教师为他们选择、准备的流行音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效地规范了音乐课堂的纪律。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留时间给学生欣赏流行音乐和歌曲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不要让学生听流行音乐的时间多过了我们上音乐课的时间,这样的教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要清楚,我们将流行音乐带进音乐课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多的学习和了解传统的、经典的音乐,而不是喧宾夺主,把整节课或者是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听流行音乐和歌曲。如果本末倒置,这样的音乐课随便叫什么人都能上下来,哪里还需要专业的音乐老师?学生们哪里还需要接受什么专业的审美教育?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播放流行音乐和歌曲的时间。笔者在音乐课堂上一般都只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听适合他们听的流行音乐,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应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适当的、合理的将流行音乐有效地带进中学音乐课堂,为音乐课的普及、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让我们音乐教师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吧!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11

最常听到的是钢琴。钢琴总是给我一种说不出话来的感觉。声音是如此美丽,就像清澈的溪水流过你的心。我以前听过一首歌。它叫做“少女的祈祷”。那是什么歌?我好像看见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像一朵百合花,纯洁而美丽。她轻轻地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在月光下默默地祈祷,我的心还在随着音乐荡漾

古筝给人不同的感觉,它是一种非常精致的中国古典民间音乐。不时传来铿锵、奔放、铁骨铮铮的乐声,令人振奋、振奋;不时传来高山流水的乐声,欢快清澈,清脆悠长,令人陶醉。还是晚上,我们听“渔船在晚上唱歌”扮演的琴,静静聆听,仔细品味,如果我们站在湖边,看着金色的夕阳下湖,渔船将波向岸边,和渔民的歌曲回荡。当夜幕降临,月亮像一块玉盘挂在天空中,渔船在夕阳的余晖中停泊在岸边,湖面上传来水声

音乐,可以为你创造一个梦想的空间,也可以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音乐总是那么迷人,那么美妙。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她都让人陶醉,让人着迷。听音乐!让你的思绪在音乐中飘荡。

写爱音乐的人作文 篇12

二三年级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从简单的单音开始练习学生的音准,在进行简单的音程练习,让学生初步感受音高。节奏训练也非常重要,教师编写简单的节奏,在课前教授学生,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有比较稳定的节奏感了。结合教材把歌谱完整的演唱。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

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1、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五、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

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本学期,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吹起羌笛跳起锅庄教学案例

一堂好的音乐课主线必须清晰,目标不易过多,教学手段方法不宜繁杂。针对包琰瑜在五年级三班讲的受“吹起羌笛跳起锅庄”我个人觉得课堂没有整体感,容量大,分层太多,只有横向,没有纵向,而且没有深挖,导致目标没有较好的实现。其中的问题有很多,有教师的、学生的。教师的最大问题是教学设计不够清晰,每一个教学方法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问题是音乐素养和音乐创造力缺乏。这二者很好的结合才会有较好的课堂成果。

教师在讲解歌曲情绪时,先让学生感受了歌曲的情绪,在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这非常好,一问一答最起码的起到两个作用,第一就是学生积极的感受音乐,第二个学生经过聆听音乐,他开始思考音乐带给他什么样的感受。但是教师在反馈情绪的时候,词语一定要精准,不要过多的用一些词语去丰富歌曲的情绪,如果多了反而学生把握不住歌曲的情绪。歌曲的情绪主要从歌词去剖析。让歌词动起来有画面感,用教师的情绪带动学生的情绪,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让歌曲变的生动有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