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姥姥风箱作文

发表时间:2024-03-01

姥姥风箱作文5篇。

写作文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无法逃避,写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纠错和改进从而提升自己的文笔和表达能力。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看清楚作文的题目和要求,你知道该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吗?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让我们为您呈现优质的内容。

姥姥风箱作文 篇1

成长的滋味,只有自己体会,物是人非,只是那老风箱的故事依旧入味。――题记

“乖孙子,真懂事,等爷爷打完这把镰刀就给乖孙买米花糖!”爷爷笑眯着眼,一边忙活着手上,一边看着满头大汗的我。一听到心心念念的米花糖,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刚松懈下来,又使劲挥动起手中的拉杆,爷孙的笑脸映在闪烁的火花里,一直不曾消散……

岁月不饶人,只是带着时光的浪花一遍又一遍地冲淡着我们曾经的美好回忆,但愿我的小小童年录能保存在那角落的老风箱里,永不过期……

小的时候,什么都爱玩,一把小小的推木刀,一根细细的钻火棍,一块粗糙的磨刀石,就够我晚上一整天的了,而于今我却都已淡忘了,唯有那陪伴爷爷走完一生的老风箱令我至今难忘。爷爷是村里的木匠兼铁匠,在我眼里,爷爷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人,就像小时候他将给我的《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样,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好像只要有那个大风箱,爷爷就可以做出任何我想要的.东西。当然,那是小时候的单纯想法。于是每次爷爷要打铁或者是其它要用到风箱的时候,我总是很积极地跑去帮忙,它就是这样陪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

村里的大多数镰刀和铁器都是出自爷爷之手,大家都用行为来表示对爷爷技术的肯定。

“幺爸,我来打两把刀!”大姨大老远就喊道。爷爷掐灭手中的烟叶,放下烟斗说道:“快来,快来,今天人不多。”说完便开始准备东西,我站在旁边看得入神。只见爷爷摆好风箱,插好竹制的通气管,然后连接好铸烧台,拿出一个小铁锤和一个很重的铁锥……准备的差不多了,爷爷就让我去抱一些松枝,他又端上一盆冰凉凉的井水放在旁边,这时大姨也就到了。“幺爸,这两把刀锯齿有些弯了,磕着石头了。”大姨一边说着一边把这些东西放在爷爷面前。“先回去吧,这么热的天,等打好了我给你送去。”看着额头布满豆大的汗珠的大姨,爷爷回道。于是,大姨道过谢便回去了。等到我“笨手笨脚”地抱着松枝出来时,大姨已经走远了。我把松枝放下,大口大口地呼气,像累坏了一样,其实根本没什么。爷爷看着眼前这个“淘

姥姥风箱作文 篇2

秋高气爽,阳光终于变得温暖,在这一个酷暑的夏天将要过去的时候老姥姥走了!在昨天那个晴朗的早上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我问妹妹:“爸爸伤心吗?”妹妹答:“还行吧,年纪大了!”对于一位九十多岁高龄、不能动的老人来说,死亡也许真的是幸运的,不用再在世间遭罪。记得过年的时候,说到关于死亡的话题,老姥爷说:“活着呗,愿意伺候她,做个伴。”我深刻的体会到老来伴的含义,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七十多年,很多事情也许都成为了一种习惯。看着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为老伴洗衣、喂饭、穿衣、陪她上厕所,我会情不自禁的微笑,可今后再也看不到了!老姥姥照遗照的.时候嘴是张着的,兴许真的是在笑,老姥爷看着照片像逗小孩的语气对老姥姥说:“你笑那么很干啥?你看你笑的!”当时我的心不知为什么隐隐作痛,因为我不知道老姥姥是不是还清醒,是不是还认得自己的老伴。

死者是幸运的,不幸的是生者。老姥姥走了,最悲伤的人是老姥爷,很担心他,尽管他经历了世间很多的苦难,但是没有人能理解老姥姥对于他而言是怎样的一份感情。至于能不能长命百岁是另一回事,我衷心的希望在他老人家的有生之年都是健健康康的!

姥姥风箱作文 篇3

每次在老家的锅屋炒菜,看着锅底那团旺旺的火光,便会想到小时候使用的那只风箱。置身老家,似乎所有的一切都与一个“老”字分不开,老人、老房、老井、老碾、老挂钟……每一种都渗透着时光的沉淀,伴随着成长的记忆,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现如今,在农村偶尔会遇到爆米花的老头儿,旁边放着一个老风箱。每当有人来爆米花时,老头儿就会把玉米或大米粒放进米花机里,然后扣紧盖子,放到炉子上,开始“唿哒唿哒”地拉风箱。这个熟悉的老风箱,对于现在的城里的孩子们已经成为一个新鲜事物了,却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让我想起了当年拉风箱的难忘岁月。

风箱,也叫风掀、风匣,相当于今天的鼓风机,是过去农村家庭中普通但不可或缺的炊事用具。在沂蒙山老家的六七十年代,风箱立在各家各户锅屋的灶台边,风箱是一天三顿饭都离不开的物件。那时候,在每个清晨或傍晚的村头巷尾,总能听到风箱“唿哒唿哒”的声音,童年的梦总是在风箱声中醒来,它和着鸡鸣狗叫、伴着孩童笑闹的喧哗,大人们的脚步声、说话声,那动听的风箱声和袅袅升起的炊烟,绘就了一幅极具农村特色的风景画。

风箱的制作原理并不复杂,它用木头制成,长方体,内空,由一活塞和两根木条连接在手柄上。说句通俗一点的,风箱就是做饭时用的“鼓风机”,庄稼人生火做饭、烧水全靠这风箱催火,那风儿够大,吹的火够劲的烧儿。

我小的时候,哥哥姐姐每天放学回到家会帮着母亲做饭,他们就帮着拉风箱,我因为年龄小,只有站在一边看的份。再后来,当我有力气拉动风箱时,风箱已经不再受宠受了。现在想来,拉风箱用的是巧劲,长拉短放、快拉慢推,才能使火苗匀称而又不费柴。同时,要根据所做饭菜的不同,变化拉风箱的快慢和力度。炒菜需要急火,风箱就要快拉;熬饭或煮粥,开锅之前要用急火,开锅之后需要文火慢熬,拉风箱就要先快后慢;而最考验拉风箱功力的是烙大饼,要细拉慢拽,父母掌握的比较到位,想来这也是一道农村做饭的技术活。

母亲做饭时,我多半在一边玩耍,看到锅底的那团红红的火儿,心里有一种踏实和温馨的感觉。锅里的水哧哧作响,灶堂内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噼啪啪”的欢快声,燃料自然是庄稼秸秆,比如,麦秸、玉米秆、玉米瓤,豆秆、棉柴以及树叶等。不久,锅里的水沸腾了,整个锅屋里热气氤氲,如果是做一道可口的饭菜,那浓浓的香气随着缭绕的炊烟向外扩散。

说到风箱,还有一句民间歇后语:“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现如今的中小学生多半是不知道风箱的,多半会一脸的茫然,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的孩子,谁见过风箱?“老鼠钻到风箱里”的情况,我是亲眼见过的,小老鼠不小心钻到了风箱里,因为出不来,当推拉风箱时,老鼠在风箱里只有挨夹的份了。

光阴转瞬即逝,现在的农村已难觅风箱的踪影,父母在老家也早已用上了液化气,只是偶尔会使用一下地锅炒菜做饭,但是风箱已经再也找不到了踪迹。我想,多年后,怕是让人想也想不起来了。

风箱远离了人们,故乡暖暖的炊烟和亲切的风箱声却没有走远。当年我家的那只风箱已经封存在了我的记忆里,但是那只老风箱发出的“唿哒唿哒”的声音,仿佛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在我的心底回响,弹拨着我的记忆之弦,伴我铿锵前行。

圣诞节的钟声似乎马上要在耳边响起,这让我不由地想起老家的那座老钟。每次回老家,正屋北墙上挂着的老挂钟总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准确的告诉我整点和半点的到来,作为我的老朋友,又像在和我打招呼。

说起老家的这座老挂钟,不由得让我会想到那久远的岁月。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是没有钟表的,手表更是遥不可及的物件,平时的生活时间是靠经验来掌握的,对于我来说,只有看太阳的高度和天气的变化来揣摩了,不得不说这是当时农村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

我刚开始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没有钟表,自然只好估计时候提前出门,每天早上经过同村表弟家时,都是结伴而行,表弟是我的同班同学,他的家就在学校附近,我们每次都是早早的到校。表叔在县城上班,他的家庭条件是比较好的,家里已经有了一座漂亮的挂钟,悬挂在白色的墙壁上,尤为好看,尤其是听到那响亮的“当当”的打点钟声,我是羡慕极了,当时心想,什么时候我家也能买一座呢?

我家终于拥有钟表,应该得益于我小学一年级的一段经历。当时,我上小学一年级不到三个月,天气就已经入冬了,应该和现在的时间差不多,但是农村的冬天显然比城市寒冷一点。有一天凌晨,天还没有亮,我认为快到上学的时间了,就起床上学,父母也拿不准时间,只好由着我。去喊表弟上学时得知还早,他们让我回家再睡会。生怕晚点的我,自然不会回家,而是选择了一个人站在未开校门的大门口等待。学校门前有一条宽广的河,校门口并没有任何遮挡的东西,风吹得特别来劲。一个人在凌晨的寒风中耐心守候了足有一个小时,可想而之,我当时在原地哆嗦的.样子,尤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手脚是耐不住寒的,这一段往事一直时常浮现。穷人家的孩子受磨练,或许正是小时候的经历和诸多考验,让我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努力。

当时我心里一直纳闷,我的家庭境况在村里虽不富裕但并不贫困,为何一直没有买起钟表呢。后来我才得知其中的原因。我的母亲是姥姥家8个孩子中的大姐,几个舅舅当时有的要上学,有的要盖房子,有的要结婚,责任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我母亲的身上。我的父母亲把亲情看得很重,尽可能地把家里的收入贴补给了几个舅舅。

有了我这一段起早挨冻的深刻经历,父母亲就商量买一个挂座,解决我上学遇到的时间问题。本村是买不到挂钟的,父亲分别探询多个商店才得知,老家乡镇驻地的挂钟品种并不多,最多样式的是隔壁村庄的大吴皇路村供销社。买挂钟的时候,母亲专门带上我,母亲选了一个浅红色木质外壳的机械挂钟,挂钟有一扇门,上面有块方形玻璃,能看见里面的钟摆。母亲试着上了弦,钟摆自然摇摆,每摆一次,秒针的齿轮就发出“咔嗒”一声响,不亚于现在的流行音乐好听。这样一个挂钟价值58元钱,母亲即高兴也心疼,58元钱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当时不少于三个月的家庭收入,买了这个大件,带回家的时候,我心底的喜悦比现在拥有一辆漂亮的汽车更加鲜明。

母亲说,红色外表的挂钟喜庆,有好运。母亲有时会讲我抽红签的故事,我一岁的时候遇到一位到村里抽签算命的先生,我抽到了红签,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长大了会有出息,现在母亲每每提到抽签的事,我都不会反驳,因为我分明看到母亲沧桑的脸上显露出一份对儿子成长的自豪和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有了挂钟的相伴,每天清晨它洪亮的钟声伴我起床上学,夜晚它有节奏的滴答声伴我静静的入眠。清脆声的挂钟一周就得上一次弦,不然它就会停滞不前。挂钟陪伴我顺利的度过了小学,走过一段段人生的路途,让我成为“时间”的主人。光阴似箭,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一起上小学的表弟早已在北京安家生子,我们每每提及此事都会满足于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在挂钟的样子已经有了变化,有些地方已经退色和生锈,我们全家却从未有过让它退休的念头,对它情有独钟。因为,它还是那样坚强的生活,生命力愈发的旺盛,指针运行依然很准,整点报时的钟声更是清脆悦耳,还会有一阵阵回音,好听极了。且看着那一针针的走动,时光随着一点点消逝,好像它的生命里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让我们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我想,没有了压力和动力,挂钟也会失去前进的劲头。这就是如同人生,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希望,积极进取,坚定正确的方向,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就会感悟到生活的美丽和生命的真谛。

庄子云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不老挂钟的三个指针重复转动不断印证着人生的轨迹。我想,尊重时间,应该把温暖和关爱充盈家里的每个角落;尊重时间,应该把友谊传递给知心的朋友;尊重时间,应该让自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尊重时间,应该传递温情奉献爱心。

以钟为友,人生会愈加厚重。

姥姥风箱作文 篇4

①木风箱,不过是丑笨的木箱子。然而,在过去,它可是普通农家必不可少的灶具,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奥秘和学问。

②它的外壳是用半寸厚的木板做成,密封严实。前后两面的侧板上,各留有二寸见方的一个“吸气口”。“吸气口”内壁悬吊着活动的小木板,叫“舌头”。风箱中间竖置一活动木板,周围密密地缚扎着一圈鸡毛,叫“毛头”。毛头像活塞一样和风箱内壁保持密封,它的面板上竖开两个直径约一寸的小圆孔,用来固定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小圆孔伸出风箱外,头部竖直安装一圆木柄,即拉风箱的把柄。拉风箱时,手握把柄,一推一拉,“舌头”也跟着有规律地一张一翕——“舌头”一张,外面的空气被抽进木箱里;“舌头”一翕,把吸气口挡严,木箱里的风就通过出风口呼呼地吹入了灶膛。

③冬天,尤其是数九隆冬时节,风箱就成了一家温暖的心脏。我们兄弟姊妹围坐在炕头上,父亲把柴火抱回屋子,不时地往灶膛里添柴,母亲不紧不慢地拉风箱,“呱嗒——呱嗒——”,给寒冷的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暖意,给寡淡的日子增添了特别的情韵。

④临近年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储备各种吃食,蒸花馍,炸麻花,做年糕、漏粉条等。每逢这种情形,婶子大娘们都来帮忙,拉风箱就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的营生。

⑤蒸馍馍拉风箱可是有许多讲究的。这时候,婶子就耐心地指导我们:“拉风箱要长拉慢推,吃匀力,均匀有度。拉得太慢,吸不进风,风力小,不起火;拉得太快,风虽有力,但吹风时间短,火力也顶不起来;用力太猛,还会别住推拉杆‘憋住气’。还有,用力方向要吃准;偏上偏下,忽左忽右,推拉杆就会罢住。”随着婶子的一推一拉,风箱吹出了匀称适度的呼呼风声,炭块吐着红红的火舌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开了,满屋子热气腾腾,笼罩着暖烘烘乐融融的氛围。

⑥不多时,馍馍的香味就在屋子里弥散开来。母亲一揭蒸笼,我们来不及等到冷却,捡一个轻轻一咬,齿颊生香,余味绕舌。

⑦这种农家乐,在谁家帮忙,谁家就是年。母亲用准备好的肉、土菜做一顿丰盛的大餐,硬把亲邻留下。母亲忙着炒菜炖肉,我们帮着取碗递盘。炒菜最关键的是火候,我们小孩子把握不好。这时候,轮到父亲拉风箱了。那风箱也似乎更加热心,炭火轻吻锅底,屋子里香飘四溢。炖肉和各种土菜一样样地端上来……人们边吃边夸母亲的厨艺,母亲

招呼这个应答那个:“往前坐,家常饭,要吃好,都是自家人,拿啥心哩!”她们那一张张笑脸,辉映着晾满屋子的花馍,乐成了花海。这时,室内屋外似乎弥漫着融融的春意,飘散着浓浓的年味。

⑧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我们的日子却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风箱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她似一位慈祥的`祖母,一天天,一年年唱着一首单纯而又执著的歌,为我们的生活鼓足了气,加满了劲。

⑨如今,木风箱,连同那些耧、连枷、车轱辘等旧式物件,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被闲置了。然而,它们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存在人们心灵的底片上,仿佛镌刻在山岩上的天书箴语。

12.文章第①段“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学问”,请概括“木风箱”都有哪些“学问”?(4分)

13.文章第②段详细地介绍了风箱的制作和工作原理,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案:

12.(4分)(1)制作:巧妙、科学;(巧妙、科学各1分);(2)使用:速度、力量、方向讲究。(速度、力量、方向讲究三个词语各1分,答两个得即可)

13.(6分)①许多人已不熟悉风箱,需要介绍;②照应了上文的“奥秘”、“学问”;③引出拉风箱的“讲究”。④表达了作者对风箱的深厚感情。(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4.(4分)运用拟 人修辞,(1分)从视觉、听觉、触觉方面(1分)写出了婶子拉风箱的高超技巧,(1分)营造了和乐的氛围。(1分)

15.(6分)风箱温幼暖贫,陪伴生活,不可或缺;风箱 见证家庭和谐、邻里和睦;风箱给人们鼓气、加劲(3分,每点1分):表达了对老木风箱和传统生活的感恩、赞叹和怀念之情。(3分)

姥姥风箱作文 篇5

星期天,爸爸妈妈和我开车来到了妈妈的老家,看望妈妈的姥姥——我的老姥姥。听说今年已经88岁了。

妈妈说,我长这么大了这还是第二次去老姥姥家呢。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还不到两岁,那可是一点印象也没有啊。我问妈妈:“妈,您的姥姥什么样啊?”妈妈笑笑说:“等见到了你就知道了,她可想你了!”

我们从柏油路转到了一段崎岖的山路,左拐右拐就来到了一座老房子前。妈妈说,这就是老姥姥家。刚一开车门,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就迎了上来。她就是妈妈的姥姥了。我赶紧喊了一声:“老姥姥好!”她一笑脸上的皱纹更多了。

我们的到来可把老姥姥忙坏了,又是倒水又是给我拿吃的,一个劲的说想我们了。

中午,我正和村里的小朋友玩,忽然看见老姥姥家冒烟了,吓得我赶紧喊:“妈、妈,失火了!”看到我的样子,妈妈笑得前仰后合:“傻孩子,你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过去一看,咦,老姥姥在里面呢,她还在一个劲地添棒子呢,而且还传出?嗒、?嗒的声音。

“妈妈,那是什么呀?”

“风箱。老姥姥用它给你做好吃的呢,妈妈小时候村里家家用这个做饭。……”

正说着,老姥姥出来了。我看到她两眼里好像有泪,妈妈告诉我那是让烟呛得。我对妈妈说:“妈,您给老姥姥买个电磁炉吧?那就可以不受烟呛了。”妈妈说:“像她这个年龄的人哪会这个啊,他们只会用风箱烧柴草。”

下午,我们带着老姥姥给的土特产回到了家里。

妈妈做晚饭了,出于对老姥姥做饭的好奇,我又去看妈妈做饭。只见妈妈在电磁炉上炒菜,同时还用电饼铛烙了两个油饼,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

看着妈妈在厨房做饭的样子,我又想起了被烟呛的流泪的老姥姥和她的风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