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1000字

发表时间:2023-01-06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

一篇篇作文承载了我们美好的青春年华。坚持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水平,好的作文能不断提升写作水平。你读过哪些优秀的作文呢?以下为读书笔记吧的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作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 篇1

我相信大家对《弟子规》并不陌生,可是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朋友们,请允许我把我与它的故事给你慢慢道来。

记得,我第一次与《弟子规》的亲密接触,是在三年级上学期的课外阅读课。李老师对《弟子规》这本书很是情有独钟,老师说过,学习《弟子规》关键是要领会书中的道德规范、处世准则,以指引人生航船。只要我们深刻领悟书中要义,我们就不会在惊涛骇浪中触礁,就不会在艰难跋涉中迷途——天呀!好厉害的样子!时至今日,我仍然最期待李老师上的课外书阅读课,觉得他深奥的言语背后必有深意。李老师的多次“怂恿”下,我竟能把《弟子规》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

每当我打开《弟子规》总序开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李老师抑扬顿挫的解说言语和严肃的形象,总会在我脑海浮现。我终于理解李老师当时的解说,“总序开篇”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我发现在学校的文化长廊,或品读或徜徉都是一种人生的享受。琳琅满目的古籍今典和沁人心脾的书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与先贤古哲交谈的文化盛宴……为什么千年前的《弟子规》对今人仍有如此重要意义?我想就像李老师说的那样吧——它是坚强的,是不屈的。它的意义是让人们难以抗拒的,它的真理是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它的美丽,是世人共睹的。

读书是有力量的,读一本好书如同得知心的朋友让人循循向善,读一本经典则能开辟人生境界,让人踏地顶天无愧于世。感谢李老师的“怂恿”让我在浩瀚的书海中,发现并爱上属于自己的美丽一角。我将以《弟子规》为范——我的老师,我的朋友,它指引着我走向黎明,引领着我走向成功。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 篇2

在我的假期生活中,我读过了许多的好书,有《皮皮鲁系列》、《最后一头战象》、《再被狐狸骗一次》、《三国演义》等。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老朋友,它就是《弟子规》。当我走进一年级的殿堂时他就进入了我的脑海之中,但那时我是似懂非懂。可当我再次拿起它时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和做人的道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也就是说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传统的美德。我们在孝敬爸爸妈妈的同时,爸爸妈妈高兴了,我们也会得到一份快乐的。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不由的低下了头,因为当爸爸妈妈有事情叫我的时候,我就像没长耳朵一样,没有做到“应勿缓”。当早晨妈妈叫我起床的时候,我也没有立刻就动身,总是懒洋洋的说:“在躺一会儿”也没做到“行为懒”。读完这几句话以后,我立刻改掉了我的坏习惯。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和弟弟玩,不小心把奶奶的花盆踢炸了。奶奶问我们的时候,我说了谎话。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信”中的“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后,我明白了犯了错误能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假如犯了错误而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从此以后,我犯错误时都是勇敢地向爸爸、妈妈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爸爸妈妈还表扬了我。

《弟子规》中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对我的感触也挺深。早晨要早早的起床,晚上睡觉要晚一些。因为人的一生很快就过去,从幼年到老年是转瞬即至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加倍珍惜眼前的时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所以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但是我们有些同学总是磨磨蹭蹭,不懂得珍惜时间,要知道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珍惜时间。我们都听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共同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和《弟子规》手拉手,获得更多的知识,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 篇3

刚开始接触《弟子规》,随手翻了翻,总以为是为佛而说教。仔细读着,里面的话朗朗上口,不生涩,不别扭。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行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说的多好!只恨自己接触迟,没精读!

联系实际,上面所引用的话,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而且容易做到的,但却有许多人没有做到!至于“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又有多少子女做到了呢?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富国强了,但人伦道德教育缺失了!子女不孝敬父母、妯娌东扭西趔、兄弟反目成仇、邻里互不来往,在农村还比较普遍。其根源是道德崩溃,孝道严重破坏。而《弟子规》“首孝悌”正是以“孝”字开头的。我读《弟子规》,深刻体会到它是我们做人的“交通规则”!如若依规做人,子不孝、妯不和、兄弟仇、邻不睦,就会统统消融化解!正如《弟子规》所言:“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讲话》,呼吁我们:“锤炼品德修为,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

”认真品读《弟子规》,我弄明白了《弟子规》书名中的“弟”是指学生,“子”是指儿女,“规”是规矩。“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言;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为七个组成部分。全书堪称启蒙养正、修德立业的根基。是教育人们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培养栋梁之才的好教材!

《弟子规》、《三字经》曾以“封”“资”“修”大毒草被批判,改革开放后,《弟子规》《三字经》都以传统经典而向莘莘学子引进推荐,这是天大反差,令人兴叹!WWW.DsbJ1.com

我读《弟子规》,受益匪浅,总想推而广之。我七旬有九,与同龄人交谈,询问《弟子规》摇头的多,年轻人,知之者更少。我奉劝诸君读读《弟子规》,使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进驻我们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多读书、读好书。事实说明“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要读好书,就要牢记《弟子规》所言:“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多读书,读好书。只有如此:父母就会德高望重,子女就会孝行天下,社会就会风清气正!(胡汉新)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 篇4

华,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它长养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际遇会大不相同。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以前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父母辛苦供养我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所以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读了《弟子规》,作为初为父母的我们,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做起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其中的道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往往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画画、唱歌、弹钢琴、学外语,其本意都是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度的强迫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要不得的。父母通过读书,会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

?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然流露的品质。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但我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极其优美的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回想一下,骄傲自满的的确确给自己招来了许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经文。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总会有限,人无完人,人总有缺点,所以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提醒。一个人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是非常窄的,如果能虚怀若谷,就好像多了许多双眼睛和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就扩得很大,那么就会走得更高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 篇5

这段时间孩子每天早上打卡都要背一首古诗以及背诵弟子规,看孩子背的头头是道,感觉和三字经差不多,都是三个字三个字的,还以为和三字经差不多。读完以后和自己想得还是有很大出入的,本以为只适合学生读,没想到里面的内容涉及到做人的方方面面。

三字经从小就知道一点,但是不是老师教的,是在电视里看的。古装片里面的小孩子到私塾里读书背的好像都是三字经,不但要背,还要有动作,背着手闭着眼,身体要左摇右晃的甚是好玩。

对于三字经印象最深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后面的除了养不教父之过生不熟师之惰别的基本上记不起来了,这几句耳熟能详也大概知道意思:说人刚生下来都是一样,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性格很相近,但是每个人的习惯肯定不一样,甚至相去甚远,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人。孩子生下来只养育他而不教他做人的道理这就是父亲的责任,学生文章背的不熟,要么是没讲好,要么是没有要求到位,总之是老师的责任。

三字经里面的习相远,这个习说的应该就是成长环境,其中应该有学习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周围环境。都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习惯决定命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恰恰说明在古时候的孟母已经意识到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说的也是一样道理,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弟子规开篇讲的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做人第一点要做到孝敬父母,其次要诚实守信,爱身边所有人,去亲近有德行的人,如果以上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则要学习知识。

父母乃人之根本,生我养我,如果长大不孝顺自己的父母,那就枉为人。更何况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的心肯定比财狼还要可怕。动物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别说人了。可是现在社会很多人往往连这做人的第一点都做不到,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很多不孝子孙,没结婚对父母只管索取,结了婚对父母不管不问,辱骂甚至殴打父母,这些事情比比皆是。从小就听过一句谚语说:花喜鹊尾巴长,取了媳妇忘了娘,很多人一结婚真的就把爹娘忘记了。

可是反过来说这些人生下来就是不孝顺吗?肯定不是的,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些人不孝顺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与年幼时父母的教导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有因才有果,小时候不好好教他,长大了不孝顺只能自食其果。还有一些人现在当着孩子的面不孝顺老人,难道就不怕孩子将来跟你们一样也不孝顺你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未来肯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弟子规讲的做到了孝,接下来就是诚实守信了,以前看到过一句话我还专门记在本子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那不知道他这一辈子还能干些什么!可见诚信对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从小听《狼来了》的故事也是教育我们要讲诚信,现在社会对诚信也越来越重视,一个人最大的资本就是【信用】,不信你看支付宝里面的花呗借呗,都是和个人信用挂钩的,未来社会信用的好坏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对于不守信的人最严重就是黑名单了,坐飞机高铁会被限制,银行贷款更不用想了,子女上学落户都会受影响。据说德国对信用方面非常重视,如果一个人没有守信犯了错被发现,会把这个记录写在你的个人简历上,不管走到哪里,只要一刷身份证,你的所有负面信息就会显示出来,就像烙印一样跟你一辈子。在抖音上看到过这样的视频,高速公路堵车,一边车道堵了好几公里,另一边车道一辆车都没有,即使在没有监控的地方也没有一辆车越线走对向车道,这在国内肯定不可能发生,别说堵车走对向车道,应急车道都是一辆接一辆的被占用,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想过,应急车道就生命通道,如果前面出了事故,救护车警车开不进来怎么办?耽误了伤者找谁负责?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被耽误救治的是自己的家人,你会怎样看待占用应急车道的人?

泛爱众而亲仁。爱所有人这个不容易做到,我们不是圣人,现在社会人人为己,不害别人就已经很难得了,更别说爱所有人,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很多人都拿来为自己的自私自利找借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是古人说的没错,我以前也认为是人要是不为自己着想天诛地灭,后来百度了一下,这里说的为,是修为、修身的意思,就是说人要是不修身会天理不容的。亲仁是教我们要亲近哪些品德高尚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接触那些仁者,自己耳濡目染肯定也会学到很多东西,变得越来越好。

有余力则学文。古人教导我们要把之前的孝,谨信,爱众,亲仁都学好了,还有精力再去学文化。和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相反,现在很多父母只要求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教育,很多孩子成为了考试机器,成为了父母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成为了向别人炫耀的资本。学习固然重要,做人更重要,很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到了社会格格不入,都是因为只重视分数,不重视其他方面教育造成的,做人要学的太多了,活到老学到老!成绩不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唯一标准。希望社会能早日重视这个问题,否则就会与古人的文化教育背道而驰,让我们离圣贤越来越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