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

发表时间:2023-05-20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通用11篇)。

工作学习之余,我们都喜欢走进电影院欣赏好看的电影,与其羡慕网络上的影评,不如自己写一份观后感,写写观后感,可以更好地训练我们的写作思维,作品名的观后感怎么写才算优秀呢?您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读书笔记吧为您量身定制了一篇“观后感金陵十三钗”,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1)

我,一个90后,从小便是听着父母“好好读书,光耀门楣”的经,10岁前从未深刻的去想一些国家大事、伦理纲常,一心去学那些课本。

如今大了些,倒是会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道理,也拜读了孔夫子、孟子的著作,对于世事也有几分了解。偶尔看着那些新闻,也会义愤填膺得评论几句,嘲讽几句,虽是客观独到,却仍不够深远,堪堪称得上一个雏儿罢了!

从不喜看抗战片,不是对于国家不上心,只是觉得片子很虚伪。演员的演技固然精卓,却也不过是吊线木偶为了弥补没有灵魂的缺陷而刻意为之罢了!我不懂,为何几乎每一部抗战片子全是以男人的功绩为首,而女人的功绩却轻描淡写,虚无的更本难以发现?即使是《刘三姐》,剧本作者也不忘凸显的去写写男人们的光辉,试问,为何男女待遇差别如此之大?

呵,当我看到《金陵十三钗》并且拜读了一些时才终于为一部抗战片笑了,不仅仅因为她是属于女同胞的书,更因为她总算把历史的魂写出来了。

世人皆以为“娼妓无情,戏子无义”,即使是被上帝满面慈悲所熏染的教徒们、神甫们也仍是如此,视其生命如蝼蚁、草芥。而他们呢?却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云端,自以为纯洁正义,最后呢,不也还是要靠这些他们眼中花街柳巷、见不得人的风尘女子女人换来苟存的机会?

不管是颇有傲骨、八面玲珑的赵玉墨,还是表面刻薄无情的豆蔻她们不过都是可怜之人罢了!要知一个毫无背景又无文化的女人在乱世中能够苟延残喘实在不易啊,她们的无情不过是一张面具,遮挡悲伤的面具罢了!而这些又怎会是那些娇养深闺的牡丹能知的?又怎会是那些或衣食无忧或有自保能力而不会受人侵犯的男人所能明白的?苓的字字句句都昭示了“十三钗”外柔内刚的巾帼形象,矫正了那些“特殊女人”的真实内心思想,这便是此书吸引人或者说灵魂所在。

文中那个英格曼神父天真的以为日本这个在世界上被誉为最守秩序的国家会快速的解决这场混战,可令他想不到的是日军在这场战役中全然失去了属于人的理智,而是如同野兽一般厮杀、掠夺、淫乐,血洗了整个南京城,此处是对日军嗜血、恋战品性的一个揭示。

文的一开头还写了军阀自相残杀的片段,这更是令人心灰意冷。古语有云:治国齐家,方能平天下,此处便是犯了“未齐家”一大忌。我们的国家相当于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同管理家庭的道理一般,倘若连自己的家都无法治理的井然有序又何谈治理一个泱泱大国?何谈去抵御外敌?如此说来,南京沦丧怕是情理之中,也莫怪敌人凶狠了!

点评:作者笔墨丰润,刻画人物攻其最平常的神、语、行,寥寥数语却恰到好处得将一个灵动鲜活的人物驾于纸上,其中半掩半露的将一个简单的“理“道出,毫不枯燥,作者笔墨之深,实在让人叹服!

落座影院,犹如坐在灯光摇曳的一方四方桌前,听一个老人娓娓讲述一个惊心动魄而又美艳动人的悲惨故事。老人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于我,自然是托腮凝神,听者用心。

看他挥洒所有气力,泼墨挥毫,堆砌出一个多维度的废墟,最后,让一朵美艳不可方物的花朵在其顶上灿烂盛开!那如死灰般灰白的大地、那浸透鲜血的残垣、在他的指挥下,统统成为舞台的半尺背景。能够看出摄影出道的他仍然忠诚于画面镜像中巨大的视觉反差:行走于硝烟烽火中的女孩,炮火声中低吟浅唱的女子,还有一个维系于她们之间的异国男子。毫无疑问的是老谋子这次拿到了一个好剧本,想比之前的几部作品,这个故事更加撼动人心,情节也更加跌宕且符合逻辑。

观影完毕,感觉身边的人与我一样,沉重、悲愤的情绪犹如拥堵在喉,无法言语。纠结其中的,无非爱国情、民族恨之类的东西。但细细品味整个故事及其中的人物,却好似夜幕中的秦淮河水,薄雾蔼蔼,模糊难辨。手捧琵琶吴侬软语的绝色女子也好,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智勇双全的狙击手也罢,清澈如水般的小女孩和英俊正义的假神父,人物一个个的都浓墨重彩一一呈现。就如张艺谋本人所说的,整个故事就是想要展现出战争中的一抹粉红,他最终做到了。但是,于我,也仅仅是这样一副精美画面,仅此而已。

想起同样战争题材的一部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让人在快乐中流泪、悲伤中微笑。人性的雕刻在最平凡的情感流露中打磨出深刻的印迹。此片曾囊括3 项奥斯卡大奖以及 6 项提名。老谋子这次也想要角逐奥斯卡,在我看来,似乎还有一段距离。姑且不论整个故事描绘的方式是否得当,众多初试演戏的演员肤浅的表演也会成为此片的一大致命伤。也许老谋子真的是距离平淡的生活太久远了,用尽各种雕刻的工艺技术、耗费巨资所雕琢出来的作品,外表炫目却无法触动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毕竟,既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又要对得起巨额的投资是很难兼顾到的。但愿如我这样的观众很少,毕竟太贪心了一些,也希望中国电影市场上少一些我这样的挑三拣四苛刻者,也许这样的话,中国电影人才会信心满满,走得更远。

之前看过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金陵十三钗》,这也是成为我走进影院的主要原因。幕后工作人员努力的工作、导演整夜整夜的讨论剧本、小演员们剪掉长发时的伤心哭泣、巨大的战场和气势恢宏的教堂从无到有。每一个镜头十几二十次的重复,所有这些背后的点点滴滴均因为真实、因为执着,所以美丽。于是,过程相比结果本身,更甚于深刻与动容,于我来讲,这份背后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秦淮美景”。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2)

李安的《卧虎藏龙》给中国的导演们挖了个坑,都以为以西方的视角去展现中国故事更容易得到认同,更容易得奖,争先恐后往里跳,其结果是中国外国都不买账,一个个死得好惨。

一部好的电影绝不只是让人哭了笑了那么简单,还要有比情绪宣泄更深刻的内涵,能唤起观众的价值判断,运用自己的经验与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反思和对比。广义地讲,观众们的每一次观影体验,所得到的结果其实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人物无关,只是进行了一次形而上的价值判断,任何人在观后都会很直观简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好或坏。

当然,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民族信仰也许会影响某一个人对某一部电影的具体评判,但并不会影响到总体,因为全人类有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即普世价值的衡量。自推翻巴列维国王之后,伊朗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教合一在文化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但即便是这样,伊朗的导演们也还是能拍出一些得到全世界认同的电影来,比如说《白气球》《小鞋子》之类,原因无它,就是展示了人性,用电影讲述了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我曾说过,自《秋菊打官司》之后,张导演似乎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当时有几个张的同学在场,都说他要是不会讲故事,中国谁还会讲故事?张、陈是导演中的老大,而他们的同学在影视界也是个个如日中天,自然听不进这样的批评。

我所说的讲故事,其实就是基本功,就是素材的取舍和切入的角度,在技术上与剪辑相关,在创作上与主观意识相关。张导演在画面营造上堪称大师,但是讲故事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弱项。在这方面,日本的黑泽明是个高手,他能把一个事件的台前幕后用镜头交待得条理分明。

观看《金陵十三钗》,张氏风格一以贯之,营造画面不惜工本,战争炮火渲染得像焰火晚会。尤其是十三钗们身上那曲线毕露精致华美的旗袍,对男性观众是一种暧昧的暗示,跳脱于残酷故事背景之外,不能不说是气氛渲染的败笔。再对比斯皮尔伯格对《辛德勒名单》的黑白处理,以及那个小女孩红衣的出现对观众感官与心灵的冲击,高下立判。

对于贝尔这个演员,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他所饰演的那个人物,比起小说,因电影的形式所限被压缩了不少,显得不够丰满。他的表演,总体上中规中矩,但给我的感觉还有些游离于中国演员之外,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相比于《三枪》那样的庸俗电影,张导演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有了明显的变化,有评论称是回归了水准。但是在艺术上,至少在艺术观念上,张导演还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突破。文艺作品,说到底都是制作者自身素养的客观反映,大作品需要大胸怀和大人格,需要更高的人文视点和人文关照。题材可以讨巧,技术也可以讨巧,但也只限于一时一事,不可能获得永恒。

写到这里,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近三十年来,中国有几部好电影?细想了一下,我认为有三部。一部是张导演的《红高粱》,尽管不乏粗糙,但拍得荡气回肠,充满了象征意义;再就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细腻深刻地诠释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能引起观众对历史的认知与反思;第三部是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哀而不颓,歌颂人性,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

至于这部电影能不能获得奥斯卡,实话实说,真有点玄。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3)

下午给队长下《逆战》时,顺手下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晚上抽空看了下,2小时25分钟的时长,着实有点吃不消,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不过观看影片中却再没有了那种感觉。

关于南京的电影,在看之前就会让你心里蒙上一层尘埃,不管它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不管它要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都不能逃脱历史给它做好的定位。在这个背景下,没有生活,只有生存。当人的追求已经从生活降至生存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分外残酷,因为“生存”这个词太容易让人想到原始,想到那个适者生存物竟天择的世界。与此相应,在这种背景下表现出来的人的温情也就分外珍贵,让你不得不肃然起敬。 电影要讲述的是女人的故事。开头的一段李教官们的战斗只是点缀,在那样的背景下,男人就应该义不容辞,战在最前面去,然后引出本该受保护的女性主人公。 天地阴阳,各司其职,无关男女平等。女人本就是弱小的需要受到应有的保护的。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女性的生存境域是更值得关注和同情的。有些电视剧塑造的一些抗战时期身手不凡的女特工,已经多少忽视了女人的天性,这种方式并不是对残酷现实中女性生存境域的关注。如果有女权主义者想从这个角度看特历史看特男女平等的话,不妨去探讨《金陵十三钗》。男女平等不是把女人硬生生地“制作”成男人,让她们承担与男人同样的责任,而是各以其能司其职,偶能超越便是莫大的勇敢了。

先是有一个烟火纷飞的战场,或许吧,我觉得唯有生死不知的年代,才能有那种人命泯灭的卑微,以及——伟大,卑微标注着的伟大。它是那种无力改变,然后又决心付出的东西,这就称之为——牺牲! 教导连的十几条汉子,决定为一群女学生掩护的那一刻,他们已经决定了死去,有一种英雄,叫做视死如归。为了队友能接近装甲车,用自己的身体给队友挡子弹铺路,内心涌起一种悲凉与血性! 乔治,一开始感觉他是一个小孩子,虽然他心里有着一份责任,有着一份承诺,可是他知道以他自己的能力,是没有办法来完成这个承诺.到最后,我真希望他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妩媚的女人,哈哈.用生命去守护一份承诺,真得是一个最最男人的事情. 那个假的祖父,最开始感觉他是那种玩世不恭的人,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他去在意的,当然,没有正义,没有善良;只有钱,和红酒.当然,电影一定会这样演,最后,他就是那个拯救世界的那个人,可能是因为一开始就知道他一定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所以对于他和他所为大家做的一切,就觉得是那么的理所应当.也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入人心的东西,即使是他说,他是因为他女儿的死才开始做殡葬的,也没有让我太感动.一定是因为那个老外的演计不好.哈哈. 只为让浦生听到自己用四根弦弹出的好听的琵琶曲,豆蔻冒着生命危险走出了教堂,因为浦生像她弟弟,她觉得可怜

。如果你是有心人,不妨有心去体味一下豆蔻的内心,或许你会看到另一个悲伤的故事。此时的姐弟温情,在战火的背景下,带着血色,如此凄美!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将香兰跟豆蔻放在了一起行动,而动机却不同,香兰只是为了回去拿她的耳环。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爱美本就是女人的天性,香兰这一举动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女性最本然的状态。而把她们俩放在一起,正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女性本来应该像香兰一样,但这个特殊的现实却更应该唤起豆蔻一样的温情与勇气。 书娟,一个聪明,善良,正直,勇敢,机智,好奇心重,有主见的女生.她有着姐姐在十三岁所没有的很多非常优良的品质.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女孩.我很喜欢她.即使那些秦淮河的女人是让她不齿的,让她不屑为伍的,但是,在那样的一个生死关头,她还是非常果 断的救了那些女人,不仅是不求回报,而且,她并不觉得她做了什么,因为,她觉得那个时候那样做是正确,正常,自然的事情.

“十三钗”的形象是由自私麻木开始的,她们的勇气随着情节的推进一点点被唤起,并最终完成了她们的壮举。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但一部电影篇幅有限,只能以宏观的 视角塑造“十三钗”的群像,而无力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但其中也给了我们一个参照,那就是玉墨,关于她的述说比较多,正可以让我们由此及彼,去观照每一个人。 玉墨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无非又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你这个过客不会在意的。”这句话似乎是说给每一个观众听的。对于电影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只是过客。对于历史中的每一个人,我们连过客也不是!不管我们如何感动,如何投入,都不可能触碰到那已经远逝的历史。但她也在告诉我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故事,关注这句话,可以将电影的容量放大无数倍。历史是人的历史,每个人的历史,我们不妨把电影中的主角换一下,换作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那又将是多少故事!

虽只一部电影,可说的却太多,我不说太多。只想用上面这些话说一个意思:做个有心人去品味电影,你会看到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 这是一个杀戮与救赎,战争与牺牲,信念与寄托的故事。华丽的旗袍服装,出色的光影设计,人物鲜明的个性,地道的南京方言。唯一衬托的,就是那缥缈的人性了吧。 故事的人性,或者是陈教官的风雨衣,或许是秦淮河上的《秦淮景》,也可能是神父的葡萄酒。最后的一个精彩部分,来自于空白。 不知道原著里讲没讲那十三个代替女学生的人最后的下场,也许是被杀了吧。电影里,这一段是空白,取而代之的是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书娟她们的侥幸逃离南京,很喜欢这样的设计,不知道,谁都不知道玉墨她们最后怎样了,也不需要幻想,就像书里最后的留白那样,留在那,最后一汪眼泪便是永别。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4)

《金陵十三钗》真的是一部很震撼人心的电影。

银幕上的场景触动着我的视觉神经,自我仿佛也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那个极度的炼狱中。

沉沦的南京依旧充斥着热血,因有勇士与他存在继续与日本军做着殊死搏斗,我因哪怕只剩一人也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不惜冲在死亡的前线保护教堂的女学生的中国士兵而感动,因他们的痛而痛;为日本军队在南京到处搜抓女学生,对女性如牲畜般的蹂躏、残杀而而激愤;为那些逃命的沦落风尘的女子在最终关头挺身而出代替女学生的去参加日本军队所谓的庆功宴而对他们激赏,同时又为自我的无能为力感到彻骨的辛酸和深深的无奈。

电影院中的我只能静静地坐着,默默强忍着想哭的冲动,整颗心都是那么的沉重和苦涩。

回家的路上心久久不能平复,想哭却不知为了什么,可能是为了那些惨烈牺牲的战士而哭,可能是为了那些惨遭日本军队杀害和蹂躏的女性而哭,也可能是为了中国大陆上曾有过这么深深地炼狱,同时也为中国的统治腐败而哭,为统治者的无知而哭,为日本侵略军的愚忠而哭,他们似乎已经丧失了“人之初,性本善”这种人性的基础,那是何等的悲哀啊!

最终电影并没有交代那些那些代替女学生去日本军营的女人结果如何,只是交代了女学生最终是如何在外国人的帮忙下顺利逃离了南京,些女人或许是活着出来了,或许是被那些日本军给残杀了,相比前者而言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宁愿相信前者。

伟大的祖国孕育了我们,可是一场炮火轰击了我们的国门,伟大的土地印上了印上了侵略者的足迹。中国人民拿起了我们的武器,和他们进行了战斗,可是,那些自以为是勤劳、勇敢的官僚们却一味的退缩,才造成南京的杯具!如果当时每个中国人民都敢于拿起自我的武器去对抗我们的敌人,那么中国也就不会被摧残到如此境地。

在如今这个和平的年代,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要时常坚持警惕,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上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帝国主义国家更是不能失去了戒心。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刻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居安思危。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5)

纵然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繁华的车水马龙的城市,天空仍留着一抹历史的烟云,挥散不去。

《金陵十三钗》的上映,无疑在国人的心头又抹上了一层挥不去的阴霾,它讲述了十四个青楼女子为躲避日军的追杀而逃到一座有十三个女学生,一个男学生以及一个美国人的教学,她们都想让那个美国人带她们出城,可是那个人只是一位爱财如命的殓葬师,无意做这样的冒险,然而随着日军的进攻和接连发生的悲剧,改变了他和那十四个青楼女子。最后,那些女子替女学生坐上了日军的卡车,踏上了不归路,美国人则带领那十几个学生逃离了南京的故事。

《金陵十三钗》反映的并不只有南京大屠杀,而是借这个事件完美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比如那个美国人约翰,他之当初进入教堂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一些钱财好让他离开南京,他冷漠无情,拒绝了她们想借他离开南京的请求,但是他却在日军强行夺入教堂,企图伤害那些女学生时,他本不是神父,却以高于神父的姿态挺身而出,像个伟大的审判官一样,厉声阻止他们的罪行,在经历身边一个个的伙伴离他而去之后,他开始重视人生的意义,当他为了寻找两位离开教堂的女子时,他遇到了与他一同来到中国的朋友汤姆,汤姆告诉他,现在有一条船可以离开南京,希望与他一起离开。但是约翰却在短暂的动摇之后,拒绝了汤姆,并说了一句让我感慨万千的话:“不,我不能离开,他们需要我。”

是什么导致了约翰的改变?

我想应该是人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吧,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使约翰在紧急关头站了出来,冒着生命危险避开日军的耳目,修好教学中那辆破旧的卡车,载着十二位女学生离开南京城,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似乎已经丧失了那种责任感,近段时间一连串的事件正在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我们何时才能唤醒这些鲁迅笔下的看客?何时才能像片中的人们一样,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

我也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在我们身边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我会不会勇敢地面对灾难?如果面前有数不胜数的虎狼之狮,势单力薄的我会不会为拯救他人而牺牲自己?是否我们都应该在紧急的时刻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

所有人都具备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奉献,他们都为了别人奋不顾身地做着一切自己能做到的事,我们这种精神应该才是《金陵十三钗》最想呈现给大家的吧!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6)

最初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吸引到我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鲜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数百年之后,同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以后,日军进行血腥屠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此时南京的一个教堂临时成为了避难之所,一个美国殓葬师、一群教会女学生、几个军人和伤兵还有14个沦落风尘的秦淮女子都来到了那里,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最终日军还是闯入了那里,发现了女学生,中国军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再一次要求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表演节目。女大学生们不堪受日军凌辱,决定团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这12个平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

想想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读者看到那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耳环和猫而跑出去冒险,而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毕竟她们是遭人嘲笑戏弄的边缘人啊。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岁的豆蔻年华,教堂里的女学生们依然过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春天到来之前就遭受了残忍的摧残,她本该天真无邪的生活彻底被那些逼良为娼的人们所改变了。在这些岁月里,她们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尽,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她们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叹可悲。她们的伟大更显得日军的卑鄙,对她们的敬佩更激发我们队日军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们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三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终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吴语总柔软,却唱了一曲的刚烈。

在古诗《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不然,商女亦知亡国恨!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7)

今天看了《金陵十三钗》,看之前已经听妈妈讲过大意和一些精彩片段了,但是当我真正看的时候却是另一种感受。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南京大屠杀的故事,故事里12名妓女与14名女学生是故事的主线。14名学洋文的学生逃难到名义上没有士兵和战争的教会躲避外面的日本人的屠杀,12名妓女随后也来了,她们与一个来自美国的殡葬师一起躲在教堂里,却没想到有一天,在女学生们和妓女发生争吵的时候,日本兵还是冲了进来,而唯一能够藏身的地窖也被妓女们占用,日本兵们见到女学生就像发了疯似的,看到女的就乱抓,直接在地上拖,揪着她们的头发拖,整个教堂传来一阵阵稚嫩的尖叫声,这时,原本贪生怕死的美国人约翰心中的正义终于发现了,他拿着教会旗大喊着“stop!”他企图着挡开那些罪恶的手,他企图想保护那些女学生免受侮辱,可是,他也无能无力,他没有一点点力量,没有一点点有用的作用,他只能白看着,白看着那些人和那些女学生们,没有一点点可以干的事。最后,只剩下一个中国士兵,为了保护女生学生,牺牲了自己。他无能为力,只有铁了心,抱着必死无疑的念头,希望别人来给希望。最后,日本兵把13冒充女学生的妓女和小男孩带走去庆功宴,让女学生们免遭一劫……而那些妓女们则是踏上一次去送死的路途……

我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战火纷飞的年代,马路上遍地都是堆成山似的尸体,充满了子弹和炮火的大街,人似乎是没有人格的,那时候,你的身份并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而是当时的胜利者说了算,他们需要你什么,那么你对他们而言只有那一小部分躯干的用处,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你想象着的那个人。14名女学生是这样,12名妓女是这样,玉墨是这样,约翰是这样,乔治也是这样。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挫折、打击,他们的痛苦感都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面对的方式不一样。玉墨选择的是用微笑来面对,约翰选择的是坚持他的工作,那12名女学生选择的是准备自杀,12名妓女选择的东扯西拉、乱喊乱叫,而他们的结局有改变么,想一想最后他们走出教会,踏上日本兵为庆功宴而接送她们的车时,玉墨报以微笑,其他的妓女也都好淡然,可是呢,却有一个叫做“小蚊子”的妓女最后却叫了出来“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不去!”我在想,万一在场有一个日本人会中文,或者说那个汉奸不是那个女学生的爸爸的话,那怎么办?所有妓女都会死,所有女学生都会死,那个约翰也会死,所有人都会死,那有什么意义呢?到头来,还不是全死?

我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发生在战争年代,发生在不是我们存在的这个年代,可是,有什么关系呢?也许社会变了,可是人和人之间,变了什么么?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8)

12月24日平安夜,当一部部电影名字出现在影城大屏幕前供观影者选择时,我们选择了看《金陵十三钗》,一开始并没有对这部剧抱有任何的幻想,纯粹就是打发时间,同时很久没看电影了,也是想看,不过,看完之后我可以说不虚此行,当然每个人看完之后的感觉不一样,我也只是阐述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而已。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老某子近几年来拍的最好的一部,也是最值得人们去电影院花钱观看的一部。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日本占领的南京城,满目苍夷,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充满了颓废到处都充满了无情的杀戮和罪恶,那时候的南京城陷入的是怎样的境地,死城,地狱之城,无助的哭喊,奔跑,身后那穷凶极恶的鬼子们的咆哮叫嚣。

而故事从一个名为孟书娟的女孩的视觉中讲述她所见过的亲历过的战争年代,李教官带着所剩无几的战友为了帮助教会的女学生们逃回教堂而血战到底,那时候中国的武器非常落后,对付日本的坦克几乎是没有应对的方法的,所以只能靠战士们的血肉之躯,前仆后继的用自己的身体做盾牌,只为了最后的战士能够尽可能的靠近坦克,战士们一个个的倒下,当爆炸声响起时,相信每一个看了这样场景的观众都会为这样的场面给震撼住,不由自主的会升腾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悲悯和悲壮来。

一座已经破败的教堂,同时汇聚了三路人马,第一批是教会的学生陈乔治孟书娟为首的十几个孩子,而第二批是一个叫约翰的美国人,他来教堂的目的纯粹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第三路人马就是那些秦淮河的十四位妓女们,这三路人为了各自所需而逃到了这座看似平静的教堂内。李教官不属于这三路人,他身为中国军人只是在捍卫他军人的职责,他保护不了那么多人,也做不了什么事,他闯入教堂的目的只是将处于垂死边缘的孩子浦生能够在走完人生路之前是在温暖的地方度过,仅此而已,铁骨铮铮的男儿当走到虚掩的大门前听着孩子们的祷告时泪不由自主的落下,这是他第二次,第一次是亲眼看着自己的战友们当人肉盾牌去摧毁坦克,看着那么多同胞惨死在鬼子的铁蹄下,看着自己的战友英勇就义的壮举,一个男人,一个军人他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落泪,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真的是极度的难过了吧。他整晚只是在教堂对面书店的废墟中度过的,当第二天见到那些畜生魔鬼闯进教堂要侮辱那些女孩子时,他开枪射击引出鬼子,他用他的智慧和敌人周旋,但是他只是一个人而已,面对穷凶极恶的鬼子兵的枪林弹雨时,他最后的结局终究逃不开死亡,那炸弹已经将他炸的血肉模糊,当鬼子兵走到楼顶时见到奄奄一息的李教官,他们全体向他开枪射击,他挣扎的起身用最后一口气跳下楼同时扯动炸药和鬼子们同归于尽。何其之悲壮,何其之英勇无畏,他为了保护教堂的女孩子们不被侮辱而暴露自己,用自己最后的一口气血拼到底,他是好样的,他以及他那样的军人是真正的中国军人。

而约翰那个为了钱而来到教堂的美国人,从一个不问世事的酒鬼,从一个吊儿郎当的洋人,当见到鬼子们要侮辱中国的女孩子,做出禽兽不如的事时,他能够勇敢的站出来,阻止鬼子们的行径,他虽然也害怕,但是在他身上可以见到一个人的光辉,也可以见到一个人的最真实的一面,他有自私的一面,但是同时也有同情弱者的一面,虽然他可以离开,但是为了一个诺言,为了一句承诺,为了孩子们称呼他的这一声约翰神父,他选择和孩子们在一起,即使他很渺小但是有他这样的大人在,孩子们会觉得温暖无比,更会觉得有依靠。约翰的光辉和伟大是循序渐进的,但是觉得他真实和可敬。

妓女们的出现是戏剧性的,也是整部灰暗电影中的一抹艳丽的色彩,即使国难当头,她们要四处逃难,但是依然打扮的花枝招展,她们叽叽喳喳的站在教堂前敲门要进教堂,只有那位叫玉墨的女人平静的靠在墙边,见陈乔治不让她们进去索性将箱子透过围墙扔了进去,干脆翻墙而入,众妓女全部效仿,她们一进教堂便霸占了地下室,依旧打扮,打麻将,沉浸自己的世界里,似乎外面的兵荒马乱,似乎外面的杀戮和血腥与她们这帮女人真的毫无关系一般。

玉墨看的出那个叫约翰的洋人也许真的会有办法带她们逃出南京,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人们所意外的,总是认为落入风尘的女子又怎么会如此呢,但是她不同,她真的很不同,她有自己的高傲也有自己的矜持,她虽处风尘,但是骨子里的倔强仍在,只是生活的无奈摧毁了很多,唯一保持不变的也许就是她内心仅存的一点点可怜的自尊吧。她恳请约翰帮她们,然而一开始的约翰只是个令人生厌的酒鬼,玉墨恳请未果对酒鬼的约翰也是厌恶至极,然而通过约翰能够勇敢的站出来为孩子们解围帮助孩子们,去城内寻找豆蔻等人她渐渐的对约翰转变了看法,有的只是内心升腾的好感。

当孩子们希望能够在教会的保护下平安无事的时候,那帮鬼子们却并不想放过她们,长谷川大佐在听了孩子们的歌声后尽然让孩子们参加第二天的庆功宴,从一开始进入教堂内的`真挚,以及坐在琴前亲自弹唱的一曲思乡曲,我会误以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日本人,但是我的想法错了,可笑的幻想而已,他终究只是个鬼子,他命令孩子们去庆功宴唱歌,他是那样的无情和决然,约翰的恳请和指责,对他来说只是一句奉命行事,那帮日本人自己没有亲人吗?他们没有女儿吗?他们何其忍心?又何其之残忍呢?就为了一句所谓的效忠,就为了所谓的军令,他们可以泯灭人性,他们可以当侩子手,他们都是畜生,甚至是畜生不如。

书娟为了不让鬼子们糟蹋自己,她带领十几个孩子走到最高的地方准备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玉墨为了救她们不惜想出了让她们代替女孩子们去赴宴的想法,孩子们半信半疑,但是看着那些风尘女子的坚决她们动容了,将自己崭新的衣袍拿出来给她们穿,甚至称呼她们一声姐姐,也许搁在平静的日子,让孩子们和风尘之人心贴心的在一起那真的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因为国难当头,更为了保全女孩子们,风尘女子此时体现出来的大义怎么()不令人动容呢。她们最后唱了一曲《秦淮景》悠扬的弦乐,伴随着风尘女子们的动作演唱回荡在教堂之内,她们的行为如何解释呢?或许可以用玉墨说的话“都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谁说妓女不知荣辱,她们就要改变世人对她们的看法,她们也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于是她们剪短了头发,穿着学生们的衣袍上车赴宴。谁都知道她们最后的结局,但是她们的大义凌然令人敬佩更令人觉得商女也知亡国恨啊。

然而到后来鬼子点的人数是十三个,而十二位顶替的风尘女子还少一个,于是陈乔治这个男孩子勇敢的站了出来,他恳请约翰为他化妆打扮成女孩子的模样,混入人群中跟着去,原本约翰是拒绝的,但是陈乔治却无比的坚定,其实他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而已,但是他为了能够给约翰带女孩子离开,他宁愿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因此他成为“十三钗”。他只是个孩子,内心却异常的成熟内敛,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重担,为了他人而宁愿放弃自己,他的死却换来了那些孩子们的生,因此他也是伟大的。

当最后约翰急速带着女孩子们离开拿着来之不易的通关文牒的时候,他一路狂奔,飞速的开车,他不想辜负任何人,他会带着女孩子们安全离开,这也是他的使命,夕阳下他泪也止不住的流下。

整部电影是南京话,英语为主,同时也有普通话,上海话和日语。当然这是和当时的背景有关,会令人有认同感。这种地方语言融入的方式是不错的。特殊年代,特殊背景。

故事结束,书娟也讲述完毕,电影也结束了,但是已经哽咽,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为之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是的,震撼,感动,愤怒,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当时的感觉,只能说,这部电影是老某子的代表作是一部好电影,没有看过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就是:商女也知亡国恨,酒鬼约翰也有爆发的时候,玉墨是个奇女子,中国军人是好样的,但是武器实在是太陈旧,鬼子真不是个东西。虽然在战争年代汉奸走狗不在少数,但是相信只要有人不愿做亡国奴,只要国人还有点良知和血性,中国亡不了,而同时我们只有发奋图强只有更好才不会让历史重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9)

周日来到天津金逸影城鞍山西道店,参加了电一影网的观影活动,这次是看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当天观影时间是10:20,但周五那天金逸影城打电话说是10:30到,10:45左右开场,由于提前看了影讯,所以10:00便到了影城,幸好没有错过,可能是影城没有安排好,最后导致有许多网友都没看到开头。

先来说说影片吧,《金陵十三钗》是以南京大屠一杀为背景的一部影片,片中的战争场面很震撼,女主角是由一位80后的新人扮演的秦淮河的风尘女子,她的表演没有让大家失望,如果不看介绍,我甚至猜不出她是80后。她扮演的玉墨表面上看和其他的风尘女子没什么两样,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看到的是一位有牺牲一精一神,善良的女子。她有着悲惨的身世,她也向往着像女学生一样读书,但命运却如此不公平。当面临选择的时候,她和她的姐妹们牺牲了自己,去保护女学生。玉墨以及她的姐妹们都有着善良的一面,在国难当头,她们勇敢地面对着日军的残暴,最终保护了女学生。

影片中又一亮点就是男主角,他原本是一个贪图钱财的料理死人身后的先生,来到教堂后,为了救女学生,便充当起了教父,在日本军官来到教堂时,教父义正言辞地与日本军官交谈,虽然当时没能拒绝日本军官的邀请,但后来正是他才使得十二名女学生离开了那个地狱。

整部影片的心理描写也很到位,突出了人物之间的心理矛盾。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10)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还不能免费观看之前,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有关它的评论,其中以否定的声音最为响亮,笔者由于了解张艺谋的“艺术阴谋”(那一套),所以在没有观看到这部电影的情况下,对这些“否定的声音”就采取了支持的态度,更何况发出这些“否定的声音”的大多是我素来所敬佩的专家、学者,《金陵十三钗》之观后感。后来网络上可以免费观看了,笔者又闲着无聊,就找来看看,才发现我之前竟被那些“否定的声音”忽悠了。在笔者看来,电影《金陵十三钗》堪称华语电影的鸿篇巨制,其视听效果之恢弘强悍,人物台词之风趣幽默,演技表情之准确到位,故事情节之跌宕起伏,思想含量之深刻博大,颇有好莱坞风范。令笔者疑惑的是,这么一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思想能量的影视作品,竟遭遇到许多专家、学者的粗暴解读!

首先,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披上爱国主义的简陋外衣。电影《金陵十三钗》从头至尾奏响的无疑是一支有关善(正义)恶(邪恶)搏斗的人性之歌,它采取的叙述背景是令中国人不堪回首的南京大屠杀,不过是客观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疼痛,难道因为此一重大历史事件后来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材,就让客观呈现这一历史疼痛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简单轻易地打上爱国主义的烙印?据笔者掌握的史料,可以说,电影《金陵十三钗》所揭露的日军暴行全都有史可查,包括豆蔻和香兰的死亡方式,没有丝毫捏造或夸张。而整部电影《金陵十三钗》没有出现过任何所谓的爱国叙述,虽然出现过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是十二钗在激烈讨论是否充当替身时所发的牢骚,实际上是她们对自己遭受世俗歧视的无奈抱怨,根本与爱国没有瓜葛,而之后她们愿意代替学生们赴约,也不是什么爱国,而是她们的人性之善使然——她们均有自己的人生之痛,她们不想让它在这些学生们身上重演,如此简单而已。

其次,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让情色暴力泛滥成灾。在张艺谋以前的作品里,情色暴力等影视元素均遭受过批评家们的猛烈抨击,不知道张艺谋是否从中吸取了教训,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它们相对而言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克制。众所周知,情色暴力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由竞争的商业社会里,要最大限度地迎合广大群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无条件地尊重人性。因此,情色暴力元素的广泛采用也就成为了电影的重大生存策略。事实上,大量欧美电影包括许多好莱坞巨片在内,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情色暴力元素。如果对此有意忽略,却对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吹毛求疵的话,就有失公允。在笔者看来,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出现情色暴力过度渲染的问题。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情色镜头没有过分暴露,都做到适可而止,当然里面可能存在电影分级和人为删节的原因,此不累赘。战争暴力的镜头也许过于血腥,但是看过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都应该不会对此再有微词。相反,正是电影《金陵十三钗》在一些细节、场面运用了特技,达到了较好的视听效果,才能为自己进军国际影坛营造有利条件。

此外,还有一些人指责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在大发“国难财”,在笔者看来,此种指责也没有太多的道理。虽然以国家或民族的历史灾难作为艺术题材,确实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煽情效果,但是问题是,没有谁规定不准以国家灾难作为艺术题材,当然,也更没有哪部法律禁止历史灾难之类的题材进入影视领域。在这方面,欧美电影也并不乏例子。例如,美国的《偷袭珍珠港》就是一部典型的以历史灾难作为题材的影片,为何没有人指责它大发国难财?因此,并不存在国难能否再现的问题,而是存在能否再现得更生动,更有创意,也就是说,能否再现得更有艺术性的问题。假如能够做到有创新,更具艺术性,即使再拍一百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或背景的电影又何妨。假如第一百部这样的题材电影仍能感动你,那绝对不是题材敏感的原因,而是电影的艺术魅力所致。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产生一些以历史灾难为题材的优秀电影,给世人以永恒的启迪,那无疑将是一个民族的极大幸运,观后感《金陵十三钗》之观后感》。关于这一点,在笔者看来,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做到了。

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篇11)

穿过茫茫烟海,翻开厚重的历史,唯独南京那一页久久不能翻过。那是中国人心中的痛,也是埋藏在心中最深处的一段记忆。

那一个个冰凉而无声的数字诉说着历史的悲哀,那一场场震撼而心痛的画面刺激着人们的心灵,一具具冰冷而悲怨的尸体陈述着那时的惨状;一个个鲜活而凄凉的故事扯开了中国人的伤口那一年,注定在历史上镌刻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南京。

在这个拥有将近38万个心灵陈述的事件中,有这样几个风尘女子,在这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背影,我透过屏幕看着她们,她们一步步地走近,笑靥如花,又一步步走远,只给我们留下那从容赴死的背影。

电影的内容很简单,发生在一个教堂里,有一群看不起风尘女子但最后被她们感动的女学生,一群开始只为求生后来甘为女学生赴死的风尘女子,还有一个一心想保护女学生的陈乔治和一个开始只会喝酒抽烟而最后成了救世主的冒牌神父。开始的时候,人性的丑陋被充分展现出来,为了生存,为了利益,对其他东西都置之不顾;但是最后,一群被别人瞧不起的女子却彰显了作为中国人最后的尊严不卑不亢、坚韧顽强。

倏尔,脑海里回荡起那首悠扬的《秦淮景》。豆蔻为了给小战士弹《秦淮景》去找琴弦最后惨死在日本人手里。临行前一夜,玉墨抱着豆蔻的琵琶和姐妹们为女学生弹唱《秦淮景》,我听着那悠长舒远的曲调,不禁潸然泪下。哪一个秦淮女身后没有自己的故事,就像玉墨所说,她十二岁以前的时光和这些女学生一样美好,可是十二岁以后呢?她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她们。在别人眼中,她们永远都只是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人同情,没有人怜悯。但就是这样一群女子,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了这个永无退路的任务,她们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一遍又一遍地想起最后诀别的场景,无限悲痛。她们不是战士,却是战场上最伟大的战士,她们是一朵朵盛开在废墟上的鲜花,永不凋零。

影毕,让我想到了四个字勿忘国耻。几十年来,每个触碰到那个敏感的事件,总会让人想到这四个字,沉重但又不能回避。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名与利一直都是现实,而这个很虚无,虚无到已经快被人们所忘记。十三钗,却是十二名女子和那个陈乔治。记得陈乔治说过他要坚持到神父已经带着女学生们平安出城,即使是死,那也心安。为了十几个女学生,不惜一切代价也不曾后悔,这才是中国人的本色,这也是中国人的尊严。

电影中没有一丝爱国气息,却处处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书绢为了她的同学放弃了和爸爸一起走的机会,士兵为了保护孩子们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无数个场景只在彰显人与人之间的大义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古人对秦淮女的评价,可这十二名女子却诠释了一个不同的形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国人的气节,是中国人的傲骨。

战地之花,开得绚烂,燿燿生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