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我们俩》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06

《我们俩》观后感精选。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真实感受是观后感的基础所在,写观后感时要关注文章细节,才能写出真实的感悟,写观后感时有什么我们会疏忽的地方吗?为您提供读书笔记吧准备的以下可能有用的“《我们俩》观后感”,请点击收藏按钮以便下次您能更方便地找到此页!

《我们俩》观后感 篇1

前些天,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了剧集《我们俩的婚姻》,由李亚鹏、苗圃、柯蓝主演。不知是出自全新组合的新奇,还是希望自己能对婚姻和爱情之间关系增加一点了解,我对它产生了兴趣,当中更感受了从开始的无聊、气愤到后来的吸引、感动的过程。我觉得《我们俩的婚姻》是一部好作品,它真实演绎现实生活中婚姻与爱情的矛盾和关系,令人感动和震撼,特别是片中人物内心读白的形式,更具真实感。

什么是婚姻?片子启示,婚姻是亲情和爱情的结合体。无论婚前多么轰轰烈烈的爱情都会在婚姻生活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亲情,尽管在爱情淡去的过程中挣扎、阻挠,仍旧阻挡不了它的逝去,所以,与其在它逝去的过程中伤心、绝望,不如欣然面对亲情的到来。

婚姻中的两个人不可能一直保持亲密关系。婚姻中的爱情夹杂着许多亲情,而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理想地认为靠爱情、激情、新鲜感来维持婚姻,那么他所能经历的就只能是反复的结婚离婚。这也像是恋爱中的人,遇见心动的人,激情澎湃的时候爱得天翻地覆,可激情退去后呢?当遇到另一个让你激情澎湃的人的时候呢?抛弃旧爱么?也许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这样做着。因为恋爱中的人不需要彼此负责,也许婚姻的优势就是对彼此多了一份责任。

爱情是婚姻的前提,但不是基础。因为爱情很脆弱,会有一天突然消失,而婚姻则是建立在双方的家庭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婚姻需要坚持。男主角李亚鹏说的`一句话:“婚姻并不单单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是你们家、我们家,你的同事、我的朋友等两个人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旦走入围城,婚姻就不简单是两个人的事情。

在家庭亲情关系日益淡薄、日渐疏离的今天,血缘亲情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腐蚀和退化,血缘的力量正在被现代社会普遍蔓延的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所扭曲。放眼城乡,无数老人独居空巢的现象,一方面彰显着经济发展带来的住房条件的改善,而另一方面,昭示着社会道德意识滑坡的危机和惨状。是时候重提血缘的神圣,呼唤血缘亲情的回归了。

时下流行一种说法,“婚姻中的爱情多以誓言开始,以谎言结束,”并以此解释为婚姻的常态。这种说法无论消极与否,一是道出当下社会在婚姻爱情方面普遍存在的危机感;二是把婚姻爱情忠诚到底的美好愿望置于无尽的猜度和普遍的怀疑之中。

“往事没有价值,只有对往事的回味和反思才有价值。”这是女主人公在总结历时六年的婚姻生活时由衷的感叹。说得非常好,片中启示,婚姻是了解自己、认识对方、体味人性、确立人格、塑造对方也被对方塑造的终身学校。既然婚姻是一种家庭形式,那么婚姻就不应排斥双方的家庭和家族。在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里,家和国始终是并列的,家的核心价值是孝,国的核心价值是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个和谐完整的家庭才是我们真正意义的精神依托。

《我们俩》观后感 篇2

前些天,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了剧集《我们俩的婚姻》,由李亚鹏、苗圃、柯蓝主演。不知是出自全新组合的新奇,还是希望自己能对婚姻和爱情之间关系增加一点了解,我对它产生了兴趣,当中更感受了从开始的无聊、气愤到后来的吸引、感动的过程。我觉得《我们俩的婚姻》是一部好作品,它真实演绎现实生活中婚姻与爱情的矛盾和关系,令人感动和震撼,特别是片中人物内心读白的形式,更具真实感。

什么是婚姻?片子启示,婚姻是亲情和爱情的结合体。无论婚前多么轰轰烈烈的爱情都会在婚姻生活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亲情,尽管在爱情淡去的过程中挣扎、阻挠,仍旧阻挡不了它的逝去,所以,与其在它逝去的过程中伤心、绝望,不如欣然面对亲情的到来。

婚姻中的两个人不可能一直保持亲密关系。婚姻中的爱情是和许多亲戚混在一起的,而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一个理想的人相信爱情、激情和新鲜是维系婚姻的唯一途径,所以他只能经历反复的婚姻和离婚。

这也像是恋爱中的人,遇见心动的人,激情澎湃的时候爱得天翻地覆,可激情退去后呢?当遇到另一个让你激情澎湃的人的时候呢?抛弃旧爱么?

也许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这样做着。因为恋爱中的人不需要对彼此负责,也许婚姻的好处是对彼此有更多的责任。

爱情是婚姻的前提,但不是基础。因为爱情很脆弱,总有一天会突然消失,而婚姻是建立在双方的家庭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婚姻需要坚持。男主角李亚鹏说的一句话: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婚姻是你的家庭,我们的家庭,你的同事,我的朋友和其他两个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旦走入围城,婚姻就不简单是两个人的事情。

在家庭亲情关系日益淡薄、日渐疏离的今天,血缘亲情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腐蚀和退化,血缘的力量正在被现代社会普遍蔓延的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所扭曲。纵观城乡,无数老人独居空巢现象,一方面显示出经济发展带来的居住条件改善,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社会道德意识下降的危机和悲剧。是时候重提血缘的神圣,呼唤血缘亲情的回归了。

如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婚姻中的爱情以誓言开始,以谎言结束,这被解释为婚姻的正常状态。这种说法无论消极与否,一是道出当下社会在婚姻爱情方面普遍存在的危机感;二是把婚姻爱情忠诚到底的美好愿望置于无尽的猜度和普遍的怀疑之中。

往事没有价值,只有对往事的回味和反思才有价值。这是女主角在总结六年婚姻生活时的由衷感叹。说得非常好,片中启示,婚姻是了解自己、认识对方、体味人性、确立人格、塑造对方也被对方塑造的终身学校。

由于婚姻是一种家庭形式,婚姻不应排斥双方的家庭和家庭。在我们的传统价值观中,家庭和国家总是肩并肩的。家庭的核心价值是孝道,国家的核心价值始终诚。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个和谐完整的家庭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支柱。

《我们俩》观后感 篇3

婚姻是俩个人的吗?也许存在争议,你可能觉得婚姻是两个人的,但是我相信这是你结婚之前的看法。我以前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毫无疑问。只要我们幸福,我们的婚姻就是健康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明白了而且是彻底的清楚了,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乃至两个家庭关系的总和。那一刻,我对自己说:亲爱的,你走错了路,不应该相信婚姻是我们俩的。

《我们俩的婚姻》也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看过之后有人说婚姻多数是爱情的坟墓。不是谁让谁进了死亡的地带,而是这个坟墓早就在那了,是你心甘情愿的走向了它,而且你是抱着一颗幻想的心,你认为爱情会在婚后变的更甜美,你认为两个人的世界会在婚后变的更安静,你认为爱情会在婚后升华成情爱。

但是亲爱的,你已经把他的父母包括在你婚后的爱情里了。如果不是,那不是你的错。也有人说,如果人们没有婚姻,那就不是没有埋葬的死亡之地。也有人说,婆媳关系本身就是婚姻的副产品。不过,这种副产品的味道和爱情不一样,也不会甜。

如果婚姻濒临崩溃,我们如何选择接收命运还是放弃?如果是放弃,除非你以后不再涉及婚姻,如果你再结婚,你还是逃不出同样的悲剧。如果你接收命运,我们婚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生活中应该期待什么,我们把个人情感放在**,甚至我们存在的缘因。此时,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生经历的全过程,剩下的只是每个人的一个归宿。

也许我太悲观了,也许我觉得问题很复杂,但也许我自己的性格注定在这个问题上是悲观的。在没有财产纠纷和孩子的良好环境下,也许我们应该选择放弃。但是,满目江山空念远,何不怜惜眼前人,更何况我们还有爱。

《我们俩》观后感 篇4

我们俩>观后感(一):代沟边上,两代人如何拥抱?

'老是听老人们发人生的感慨和见解,所以感到乏味;而他们从我这里甚至连见解和感慨也听不到。把沉默与他们分享未免太古怪,所以干脆躲着他们。'年轻人厌倦了老人的大道理吗?

时间染白了稀疏的头发,加深了脸上的皱纹,短时间内,人们对生活的真谛越来越清楚。年轻人认为老人的生活太清晰了,而回忆往事的路全是闲聊,于是隔着隔代的隔阂,两代人的温情渐渐远去。

生活中很多老人是把人生看得很透的,而电影《我们俩》,老太太是是孩子般脑筋、锱铢必较把人生看得很浅。在下雪的冬天,小女孩找到了老太太说她想租的四合院的房子。作为四合院的房东,老太太一辈子未婚,脾气暴躁,在电话费和煤气费上讨价还价。这个小女孩没有遵守钟表等规则。他们在争吵中互相排斥。

当春天来临,就像冬天的雪融化一样,她们的关系随着冬天的过去而开始缓和。

日子的脚步走到了夏天,就像这个季节的颜色,她们的生活展现着盎然生机,小女孩为老太太洗头发、为她录下'老太太的一天'的录像;而老太太在大雨倾盆的夜晚劝解失恋的女孩。

这是一个新的冬天,当小女孩要离开的时候,当老太太最伤新的时候,当她看透生活的时候。小女孩离开了老太太敲拐杖时会出现的院子,离开了她和老太太吵架的院子。小女孩离开了,给老太太留下了一盘清淡的碟子。没有刺激,生活就再也没有生机。

她们俩相遇的时候,老太太看人生太浅显,情感尽是迟钝的;她们俩分离的时候,老太太看透了生活,欲要倾诉,因病倒了,也就说不出话来。

其实敏感与迟钝是殊途同归的,前者对人生看的太透,后者对人生看得太浅。得出相同的结论:人生没有意思。

要活的有意思:思想应处在应该在敏感与迟钝之间的。不至于太明白也不至于太糊涂;不至于汲汲于金钱不至于深沉于哲思。

在那个冬天,在混沌迟钝的思想里,老太太看重金钱,她用'强'与'硬'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伪装;下一个冬天,老太太已转变成了生活中的'明白老人'们,只是哲理在嘴边,老太太讲述不出了。快乐的日子是两个冬天之间的季节,那个暖暖的春天,那个绿意盎然的夏天,那个满满感动的>秋天,那个既不糊涂也不明白的日子。

想到我们与老人,代沟的跨越不仅仅是单方的责任。因为我们太糊涂了,所以老人教我们怎么理解;周围的老人耐心地讲真话,但我们已经失去了耐心。也许当处于那种情感迟钝与情感敏感的中间段时,当我们不再那么糊涂的义无反顾向前走追逐着奖杯奖牌,追求金钱,热衷于名利;老人们不再只是一直倾诉着过去的>故事,讲诉着过去的经验和把人生看透的哲思,那时候当老人向前赶一赶、我们向后退一退,我们就会在看得透与看得浅之间的人生路上遇见,然后两代人就不会在无语的代沟边上徘徊了吧。

(二)观看《我们俩》着这部电影让我感触颇多,其实这部电影正反映了我们社会这样的一个事实:有好多的老年人,处在孤独中。家人很少给他们多一点的关怀。

故事讲的是一个大学生,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叫小马的大学生。小马租住老太太的四合院里的一间小房子,而老太太是一个极度固执,而且脾气很坏的老太太,她一生没有儿女,但是自己收养儿女还有一个孙子,但是他们之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老太太明白,她只能过一种在警惕中的生活。

在老太太和小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总是有钱的。也许在老坦台的世界里,她的养子孙女对她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太太和小马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事实上,老太太很孤独,她想找个人和她谈谈。在与小马接触时,老太太的态度一直在改变,从最初的冷漠到最后的勉强。

我们不难看出,人时间最宝贵的就是人间的真情。在老太太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打开了她尘封多年的爱情。而此时老太太已经不久于人世了。

整个故事很清楚,小马的真相与老太太收养孩子的残忍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分开的时候,可能会很不情愿地分开,但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却如此无情。我们不仅要思考当今社会有多少老年人孤独地度过一生,而且他们的孩子总是认为只要他们给老年人钱,他们就不明白老年人需要的是关爱,是煤田,他们可以说一句话。

有的人甚至是不管老人,不管他们过的怎么样。殊不知在他们老的时候如果自己的孩子也这么对自己,他们会有什么感想。

有人说养儿能防老,也许吧!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不孝的儿女也比比皆是。很多人说现在社会是一个金钱社会,到处充满铜臭味。

很多人为钱不惜任何代价,甚至自己的良心。就像故事中老太太收养的儿孙一样,他们不知道如何报答。他们还得离开老太太年老体弱时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让老人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

此时的老人已经奄奄一息了,当小马去那个地方看她的时候,两个人紧紧的握着手不肯放开,老人泪流满面,她已经不能说话了。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关心福利和金钱,就越感到孤独。看到很多人上网、写博客、玩游戏而不去感受外面的风景,说明他们觉得自己在外面没有寄托和归属感。然而,它让人感到更加孤独和孤独!人间最难得的是真情!

遗憾的是,有时候你的真情不一定被别人认可,因为社会太复杂,人们的思想越警惕,欺骗就越明显,你不知道该相信谁。因此,很难突破那条防线接受别人的爱。这也许就是现在社会的一个共识吧!

其实谁都希望自己身边多份温情,多份爱!这样生活才不会觉得累!

(三)总有些,想说却总也说不出、说不全的情感。dSbJ1.coM

总有些,想忘却总也忘不了、丢不去的过往。

春、夏、秋、冬,>四季的一个轮回,也许,代表着一段感情的逆转。

冬,漫天雪花纷飞,始终兴奋着,走落于千家万户。镜头前,一张年轻的脸喘息着停在一个破旧的院子里。迎上她的是一张苍沧的脸,和并未被岁月磨蚀的锐利眼神。

后来,小脸上的宠物,没有继续带着雪花奔跑,在这眼神的注视下,留在了这间已经忘记了多少年的安静得房子里。

一个“精明”的老太太和一个“任性”的小女孩被n代人的隔阂隔开。矛盾的立足点和原因总是合理的。这是一场女人间的战争,一老一少的口水之战。

临近新年,屋外的热闹和屋内的'热闹',相互交织着,创造出有些不和谐,却别有意味的乐章。

春,>温暖却又平和,春节的喧闹慢慢归为平淡,之前夹杂着浓烈火药味的屋子,在新年的钟声敲响后,如同春天的微风拂脸,有了些淡淡的温暖和特有的柔情。

老太太依然是习惯了坐在她屋前,看着小姑娘的出出进进,一句两句地搭聊着,虽然还是有些一如当初的厉声。小姑娘也是忙碌地来回于屋里和屋外,依然是常常和老太太理论着,但显然的,有些东西已渐渐地改变。而我们都愿意相信,那是十分美好的。

夏天,热情渐渐苏醒,无论内外,都同样火热。这曾经吵吵闹闹的一老一少,俨然祖孙俩,小姑娘已经时不时的,跑进老太太较为凉快的屋,躺着,犹如自己家一样。

任性的姑娘,还是点燃了争吵的导火线,吵闹引发的那一场热气,都比得上太阳给于盛夏的温度了,但也许是了解了老太太的性子,她随即又很好地转化了看似必会发生的'恶战',而老太太,也不是那一味地斥责,开始耐心地讲解起道理来。感情的温度,也在悄悄地上升。

秋,丰收还是萧瑟?情感上面,她们俩都有了很大的丰收,但,有些>景色,注定不属于这里的。

不管是获得还是舍去,两者,都有了。看着小的为老的,做的这些那些的小事,老的,对小的,有意无意的关心,不免为人类感情的微妙感慨万分。

小姑娘的不辞而别,让老太太,失去了争吵,同时,也重新捡回了孤独。破旧的四合院,从里到外,继续破旧着。给过它短暂新鲜的那道风景,已经迅速地成为历史。

萧瑟的秋风吹着,屋子里,已经静谧得有些可怕了。

姑娘接到了邻居打的电话,老太太生病了,她马上到四合院,两人再次相遇的一瞬那,老太太已经忍不住潸然泪下,小姑娘在回去的路上,也是难忍悲伤。

冬,伴随着沉重的木门关上,年老的生命已经悄然离去,镜头的最后,布满灰尘的坐椅,能让人,回忆得起,曾经,这里发生过美好么?

有些人,很单纯;有些事,很简单;有些改变,很自然;有些生命,应该给予掌声。

《我们俩》观后感 篇5

端午节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端午—20--》,讲的是我在兴平读书的时候寄住在一对老年夫妇家里的事情。寻觅阳光看了推荐我看电影《我们俩》当时忙于备战六级也一直没有看,今天突然想起,在土豆观看《我们俩》。

本以为我的视点会过多的放在寄宿的学生小马身上,但是看完以后触动最大的倒不是小马,而是那个孤独的老太太。看到好几处的时候都想流泪,想起了姥姥。

我是由姥姥、姥爷带到五岁,印象中最宠我的是姥爷,凶凶的是姥姥。姥姥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只要我稍微不听话就打我。姥爷却总是护着。姥爷去世的那个晚上,我跪在院子里对着满天划过的流星许愿,结果姥爷还是走了,从此不再相信有关流星的任何传说,也不再观看流星,更不会对着流星许愿。姥姥不久后患了偏瘫,听那些老人说姥姥干净了一辈子,要强了一辈子,临了得了不能动的病。

以前每次见到我她都对我妈说:“你看孩子那脸黄的,你们也带着去医院看看。”可是没有人会当回事,包括我自己。

寒假回家的第二天爸爸就带我去了医院,舅舅带着姥姥去了,她见到我还是打,颤抖着手里的拐杖,眼里却又流露出伤心。她的左手不能伸直,我撒娇的掰开她的手,慢慢的抚摸着,安慰着说没事。我看着她拄着拐杖一跛一跛的离开病房,偷偷的流了泪。那以后到现在就再也没有见到姥姥,我想我要是早点看《我们俩》的话一定会回家。

人上了年纪,总是盼望身边能有个人,虽然姥姥有六个孩子,可是却都各忙各的。看着《我们俩》似乎看到姥姥一个人坐在自家的院门口,东看看西望望,期盼来个孩子看看,哪怕是陪着说说话……心被紧紧的揪着,这几天本来就不想呆在武汉的我越发难受~~

《我们俩》观后感 篇6

影评课上看完的马俪文导演的我们俩,我没有想到这部只有400万的小投资电影,带给我的巨大震撼。该片制作班底十分朴实,总共历时一年半,片中的四季轮回完全是真实场景。

该片讲述了一个简单而动人的故事,主演金雅琴老太太说,她看任何一部名著从未掉过眼泪,但是在拍片过程中她每天都在被故事里的亲情感动着。该片是当今一片喧嚣中的电影珍品。这样的评价当之无愧。

全篇的音乐是非常沧桑泛古的,来自窦唯,以季节时间转换来巧妙地演绎剧情发展的各个分界点。每个季节的声乐都有意引导我们深入理解和进入下一个阶段。

充斥着寂寞、孤独和冲突的氛围。在破旧的四合院里,一切在悄悄的发生。

老太太的百般刻薄刁难让我们甚至揣测,是不是她的故意作为,而就是替其孙子找个能干的好媳妇。喜欢预测剧情,可是越往后面看越觉得冲突、矛盾是那么的真实。老太太就是难相处,就是精明,就是会算计,就是咄咄逼人。小马就是不喜欢总吃亏,就是会反抗不公平的待遇。她们是那么的真实。

里面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比如,房东老太太和小马因为谁偷打电话花了300多元而大相争执,互相误会,老人气将小马赶走,还捣坏了所有小马为庆祝新年而高挂的灯笼。当得知是自己的孙子爆打的电话,心生歉意,快九十岁的老人将灯笼一个个挂起来,还碎碎念,你脾气不该,你就孤独终老吧--然后,镜头拉远,向我们呈现一位老人,坐在挂满灯笼的庭院的门口正-,抵着拐杖,盼啊盼啊盼~为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带老太太出去的那一天,小马从另一位老人的口中知道了她的过去,似乎,看到了老人难处的外表下一颗善良、孤独、寂寞、简单而又害怕被人遗忘却总是被人忽略的一面。小马心疼的看了她一眼。我觉得她是心疼的看了老人一眼。小马养条-,表现的不怎么愿意的老太太,最后,在小马不在家的时候,居然主动跟这只不会说话的小东西讲起话来。

外面-竹声隆隆,年三十,镜头停留在窗外,透过窗户,一位老太太和一个外地求学的小姑娘对坐一张小四脚桌,吃着一条整盘的鲤鱼。昏暗的灯光下,黄晕泛泛而生,她们会在讲些什么呢,这么多年,小马没有出现之前的日子,这位老人一个人,她会又干些什么呢。也许可能如她自己所说,就是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吧,实在再加点,就是晒太阳,或者期待遇上收破烂的或走错门的陌生人,好讲几句话,也为了不荒废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冬天走到夏天,小马也不再当自己是房客的身份,需要什么就直接拿,开-箱也不打招呼了,老人虽嘴里念叨,怎么越来越放肆,把这儿都当自己家了。可是心里还是很开心,更没有与她斤斤计较。其实,此时,矛盾,冲突到这里时,已经开始慢慢缓冲、化解了。

每个人都知道,小马不可能永远住在这里,而老太太也不可能不离开这个世界。时间永远不会停止与某一个时期,状态。

《我们俩》观后感 篇7

《我们俩》讲述的是一段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情,一个20岁女学生租房时与房东老太太发生的一系列温情故事。导演以时间为轴线,将开始看彼此不顺眼,相互格格不入的女孩和老人串将起来,随着四季交替,老人和女孩开始相互关心,相互关照,相依为命。老人见证了女孩恋爱时的喜怒哀乐,女孩帮着老人一点点改变她沉闷的生活。后来女孩离去后老人一病不起,时时念叨女孩,等女孩再去看老人时老人已说不出话来。

电影很是细腻,老人跟女孩收取电话费,因为女孩要在老人的冰箱里存东西,老人就跟女孩要鲤鱼作为报酬。这点点滴滴似乎显得老人很是精明、很会计较、非常自私,可是我们看着却并不反感,这或许就是生活。女孩和老人吵架,与老人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却并不觉得女孩无礼,因为她们的争吵了透着关心和善良。

剧情虽然处处洋溢着温馨和感动,可是这却并不只是一部温情电影,它反映了时下比较普遍的现象:孤寡老人。看到老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模样,特别孤单。女孩给老人拍“老太太的一天”纪录片时,看老人打完哈欠,伸完懒腰,便问“还有什么事?”老太太回答“都快入土了,还能有什么事?”小马让她再想想还有什么事,她回答“醒了睡,睡醒了吃饱了歇会再睡”,“我闷的时候就希望来个收破烂的,收水费的,走错门的,敲门可以说说话,要不语言能力就退化了。”老人的话让人鼻子发酸,遥想当年当过兵、骑过马、救过伤员,抽过烟,简直响当当巾帼英雄,而今年迈却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电影对比明显,一边是花季少女缤纷多彩的生活,老人见证着女孩她恋爱时的喜怒哀乐;一边是孤寡老人一沉不变的生活,女孩看着老人如夕阳般余晖一点点散尽。或许女孩的现在就是老人拥有的曾经。看似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一个是日正当中,一个是夕阳西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