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死亡诗社》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12

《死亡诗社》观后感(8篇)。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在观看了的后,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死亡诗社》观后感(8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死亡诗社》观后感 篇1

刚才看了电影《死亡诗社》后我很感动,所以我得写点东西。我原以为这是一部很普通的校园青春剧,但尼尔的父亲出现在剧院时,整部电影都变了。变得无比沉重。当我看到尼尔无助的眼睛,当我听到他说什么,我知道他会选择自杀。

有人说,我们是一个迷茫的一代,缺乏信念、理想和激情。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关心的只是一味地读好书、作个大人看来引以为豪的孩子,考出优异的成绩,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以后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再在以后等我们有了孩子,也要这样循环往复地教导培养下一代,读好书、作好孩子等等……

不可避免地,一个问题开始在我脑海里萦绕了一整天: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我们要想尼尔那样,顺从父母的意志?

那我们自己的生活呢?我们自己的思想呢?没错,父母们是爱我们的,是为我们好。

但是,他们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吗?显然不知道

看了《死亡诗社》后,我懂得了意义存在的价值。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个舞台,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舞台上选择并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内容:戏剧、诗歌、悲剧、话剧、哑剧、歌剧……,什么都可以,哪怕乱七八糟,浑浑噩噩都可以,但原则是:

你自己选择的并乐意用一生去努力追求。就像许三多说的那样,人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

当然,这部电影里还是有一些关于人性的思想。很深,我说不好。只是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感想。

说真的,如果我拿到那张纸,我也会签的。是真的。我永远不会像卡梅伦那样背叛诗歌社,但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不会因此辍学。我想,对我来说,我会站在桌子上喊“aptain”,aptain!

我坚信像海宁这样的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值得尊敬。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结尾和女人的味道太像似了!

最后用电影里面的一首诗来结尾: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死亡诗社》观后感 篇2

《死亡诗社》,提醒教育的真义

“死亡诗社”,一个阴冷的,指向毁灭、绝望、凄惨、悲哀的词语,尽管尚存一丝“诗”意,却还是将寒意刺入人心。如果不是推荐,我是决然不会关注这部电影的——虽然它被誉为影史“经典”之作。

影片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佛蒙特州的威尔顿学院,这所学院75%的毕业生都能进入常春藤联盟大学,因此被认为是“全美最好的大学预科学校”,“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这“四大信念”是成就这所学校的精神法宝。

就是这么一所学校,家长们趋之若鹜——将孩子送入学校,意味着步入上流社会,高贵、成功、荣耀招手即来;孩子们惶恐惧惮——“四大信念”有如沉重的镣铐,将他们锁在了阴冷的地域里,上课、自习、学习小组,这便是青春的全部。

基廷老师的口哨,带着一丝调侃,打破了学校的成见。这是一位特立独行、才华横溢的老师,浑身散发着浪漫与激情,他告诉学生要“及时行乐”,评价教科书上博士著的“导论”是“鬼话”,可以毫不犹豫地撕下这一页;他提出“诗、美、浪漫、爱”是生存的原因,鼓励学生站在讲台上换一种视角看世界,发现不同的东西;他让同学们在校园里随意行走,找到自己的步态走自己的路,在运动场上咆哮着踢球,将内心真实的原始的冻死迸发出来……

基廷老师是威尔顿学院的“另类”,他挑战学院尊崇的古风传统,挑战循规蹈矩下的教学体制,将学生沉睡着的对生活的激情、对爱的信仰、对梦想的坚持、对自由的追求一一唤醒、点燃,引导他们冲破那个被重重包裹的自我,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理性面对父母对自己人生的安排。基廷老师是学生生命中真正的精神导师,不朽的“船长”!

影片终究还是悲情结局——追求戏剧之梦的尼尔在父亲的威逼下绝望地选择了自杀;基廷老师被学院驱逐出校;“古诗人社”被传统和纪律压制;“荣誉法”冷酷地将激情与追求打入古板沉闷的地域……“古诗人社”死了,但令我激动的是,学生们在告别基廷“船长”时,不顾诺伦院长制止站到了桌上,我看到了他们心中崛起的自由之神,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成长为思想独立、追求梦想、勇敢坚毅的一群人。

走出《死亡诗社》,回到我们身处的中国特色的小学教育,我以为,我们不适合、也不可以简单模仿基廷老师的特立独行,我们要学习的是他对生活对教育的永葆激情、坚持思考,我们要吸收的基廷老师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不把成绩当赌注;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培养孩子有梦想、有激情、有大爱、有追求。

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在著名诗作《人,诗意的栖居》中有这么一句经典名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是啊,这就是生活,人类该拥有的生活,充满激情、梦想、追求的生活。

而教育,不是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生活、诗意生活吗?

《死亡诗社》观后感 篇3

观《死亡诗社》有感

很有幸,在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最后一天**了这部教育影片《死亡诗社》。乍一听影名,感觉有些阴森、恐怖,就像恐怖片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带着我的疑惑和期许开始了影片的**。

看完影片后,内心不禁有一些惋惜,而它内容的真实写照便是如今的教育,却是那样的无奈与无能为力。

影片讲述了一位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想突破的学生的故事。主演罗宾威廉姆斯演绎了一种创新的教育,一种让人跃跃欲试的教育,可是,影片中墨守成规的学校教育制度扼杀了学生的梦想,学生屈服于来自父母的期许,同样,面对中国望子成龙的应试教育,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让人不得深思。

影片中这位教师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拥护,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这无形中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仿佛是在告诫我们:只有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学***乏味。当镜头快速切换几个不同的主题,思考相似的教学方法,然后停留在英语课堂上时,他用不同的方法与他人一起教学,并从一开始就告诉学生:

“读书的时候不要看作者怎么看,而是看你怎么看!”突出学生自己的思维,这不就是当今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题吗?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这位教师的帮助下,一个自卑、怯懦的孩子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突破了自己的底线,放手做了自己;而另一个孩子则在服从父母与追求自我之间突然选择了死亡,违背了父母的期待和放弃自己都是他不愿面对的,而这一切都源于内心的压力,这些压力让他别无选择。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和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与家长沟通,而不是压迫他们的重身教职。

看完影片后我才知道它题目的真正含义,当教师引导学生燃起了对学***热爱,重建诗社,而热爱和社团最后在制度与期待的压迫下,死亡,成为泡沫不复存在。基丁老师他说他热爱教育,所以忍受、不离开。可见,只有教师热爱教育,教育才有价值。

最后,我提出了电影中最经典、最受欢迎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学会为自己着想!

《死亡诗社》观后感 篇4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一种感觉,电影中展示的教育模式与中国的教育现状非常相似。

父母要求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们不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能有自己的娱乐时间。父母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孩子的未来。他们认为他们给孩子的是最好的。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孩子有自己的梦想,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说到学校,它压抑了学生的天性,扼杀了他们的才能。学校只培养他们认为对社会有贡献的经济学家、医生、科学家等。可以说,学校教育是社会培养人才的工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全忽视。学校实践的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本位理论,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工厂生产的零件一样,没有个性。

然而,基廷先生的到来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他的教学方法也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但基廷的教学方法遭到了学校其他老师的拒绝,甚至遭到家长的责骂。

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大的悲剧是尼尔仍然无法用自己的生命唤醒学校和家长的觉醒。尼尔去世后,学校和家长都没有考虑自己的问题,没有反思教育体制的缺陷,而是急于找人来承担尼尔的死亡。所以,在这个时候,基廷老师便成了学校其他老师及家长的众矢之的。

由于影片中的教育模式与中国的教育现状相似,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它仅仅是一种服务社会的工具,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了消除学生的梦想,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在我看来,教育首先应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然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贡献。如果排斥个性的自由发展,不关心学生的独立个性,那么学生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只学习、循规蹈矩的态度。因此,教育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使他们形成一种开拓精神,一种创造才能,这样才能使社会人才辈出,群星灿烂。

化学学院2010级

梁燕燕***

《死亡诗社》观后感 篇5

这里我从基廷老师的视角来谈谈我的感悟。我所要表达的东西从尼尔的自杀开始。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知道像基廷这样的老师是否正确。虽然尼尔的自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也可以说,如果尼尔没有遇到基廷先生,他不会选择在很小的时候自杀。最后,基廷老师自己也被开除了。

我记得基廷先生说过他热爱这个职业,即使是在这样一个传统而僵化的学校。暂且抛开他对孩子们的启迪,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以后会很难在教师这行业生存了吧。那么,如果校长命令基廷离开学校,基廷老师的理想就不会被打破。这是对现实的无情压制。学校里发生的这种事足以使学校停课。他们需要一个替罪羊。学校必须向社会舆论和学生家长的要求作出解释和说明。

古诗社的学生可以被原谅,但基廷老师注定被“牺牲”。

作为学生的角度来说,基廷毋庸置疑是个好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基廷以一个船长的身份用诗歌引导他的学生,最求自己的梦想,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青春、激情、理想、现实,急于在迷茫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却毫无头绪,是成长,这似乎是我们所有人的必由之路。为了理想在挣扎中四处碰壁头破血流,然后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自己一直在追求的世界不过是自己臆想的,在现实面前一切梦想都可以渺小的忽略不计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选择沉默?服从?还是反抗到底?

抑或是以死明志?这过程中,沉默者往往到了最后会变得迟钝而麻木,进而屈服于现实,也许到老到死的时候,才会留下一滴泪祭奠自己的梦想。也许对某些人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得像一具行尸走肉,没有灵魂和意义。

我不能说尼尔的死是他懦弱的表现,对于有的人来说梦想比单纯的活更重要,那是生命的真谛,作为“人”意义。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我们来看看基廷老师是怎样教育引导学生的。

我们的队长基廷先生领着学生们一个一个地站在桌子上四处张望,因为他告诉我们,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不同的东西。

我们的班长基廷先生,让学生们随意地在校园里走来走去,不要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因为当你跟在别人后面的时候,你会发现服从是多么容易,在不受别人影响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个性是多么困难。

我们的队长基廷先生让学生们在运动场上咆哮,因为运动的激情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

然而,世界是这样的。当你为自己的年轻而兴奋,肆意宣传时,传统的保守势力就会跳出来指责它无所作为,颠覆体制。他们会盯着你,警告你,灌输现实,利益,功利,和所有残酷的事情给你,并告诉你:现实不允许放纵你,你应该清醒。

托德学会了勇敢地面对。他敢于直面内心,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不再感到自卑和懦弱。他发现了生活的意义。最终追求到了自己最爱的女孩,他明白了生命的美妙。尼尔的戏剧之梦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成功的上演,他的心跳都在随着激情而疯狂搏动,他也终于像老师说的那样做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

但是,理想的路上从来不是一马平川,有人找到了平庸与极端平衡点,就像托德、诺克斯,可有人不是的,就像尼尔,尼尔面对如国王般专制父亲无法表达心中所想,再次与父亲的交流只让他明白了什么叫绝望,当尼尔打开窗户,戴着自己演戏时的荆棘王冠,赤裸着上身的他张开双臂感受着自然之风的最后一次吹拂,他在最后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刻的眼神坚定地告诉我:没有梦想的生活比死亡更可怕!

那一刻我真的震撼了,我对我现在的生活感到羞愧。无法追寻的梦想,让它枯萎,然后在现实生活中麻木、僵化。我们的生活没有思想,没有激情,生活只有一步,我们只有一步。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也缺少一个队长来带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哦,船长,我的船长”!

回顾基廷上尉,虽然他被迫离开,但他的教育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谢谢孩子们,谢谢!”基丁老师微微颤动的嘴角,欣慰感动的目光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这里,没有留下遗憾,因为孩子们已经意识到了他所教的一切!

我认为这是对教师价值的实现。这就是当老师的意义!

《死亡诗社》观后感 篇6

初看影名,第一反应是电影剧情可能会比较悲凉凄惨,但当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它带给我的却是震撼与感动。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里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在富有个性的基丁老师带动下,年轻的学生们在视“传统和纪律”为第一要务的“地狱学校”,见识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教学,领会到了诗歌的非凡魅力,体悟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感受到了生命追求的另一种可能。基丁老师用他所特有的方式,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启发学生们的思考,引导学生们的思想,让学生们不再死板地墨守成规,而是释放属于年轻时代的活力与激情!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基廷并没有在教室里上课,而是领同学们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生命的真谛。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

有勇气展示个性,有勇气追求爱情,有激情热爱诗歌,有激情追求自由,寻找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并付出不懈努力去对之追逐。在这种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片段里,“死亡诗社”代表着一种诗意的态度,明快而欢喜,像最美的春光一般,温馨而感动。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在影片中,一开始基丁老师因为思想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让当时的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但在渐渐的接触和了解中,学生们开始理解并接受他甚至成为了心心相惜的朋友,因为他适应了年轻人的天性,让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这其中我认为和“爱”是分不开的,他在教育中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与诗歌去教育他的学生,以此让他们来明白生命的真谛。

影片最后,基丁老师被校长呵斥快点离开,沮丧中夹杂无奈,但当伊桑·霍克站上课桌喊起那句“哦船长,我的船长”时,我心潮腾涌,心里都是感激和喜悦。

《死亡诗社》观后感 篇7

《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是一部充满思考和勇气的电影,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生活和自我价值。这部电影以一所私立学校的一群学生为背景,通过一位特立独行的英语老师的影响,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电影中,我们见证了传统教育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这所学校一直以来都秉持着死板的纪律和僵化的教育模式,学生们的生活一直受到严格的束缚。然而,当新任英语老师约翰·基廷获得学生们的信任后,他引导他们重新思考生活和诗歌的意义。通过采用非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倡导学生写日记,观赏诗歌,甚至违反学校规则,约翰先生激励了学生们发现并追求自己的激情和理想,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

电影表现了勇敢追求梦想的重要性。在主人公崔德·安德森的领导下,学生们成立了一个秘密的诗歌俱乐部——死亡诗社。这个俱乐部赋予他们诗歌的力量,让他们敢于追求内心的声音。电影中的每个学生都经历着自己的内心挣扎和成长。他们不再仅仅按照规则行事,而是追求自己的激情和个性。他们重新定义了教育的价值,体验到了生活的美丽与多样性。

这部电影不仅深入探讨了传统教育和个人发展的关系,还对父母子女关系进行了思考。电影中的学生们大多都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压力,他们的父母都期望他们成为律师、医生或者工程师。但是,在死亡诗社的引导下,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并为之奋斗。这时,父母们的干预成为了他们的困扰,有的学生甚至面临违背父母意愿的抉择。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是否应该听从家长的安排,还是应该追随自己的内心声音?我相信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电影结尾带给我深深的触动和反思。约翰·基廷在遭到学校副校长的强制辞退后,学生们聚集在学校操场上,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与尊敬。每个学生手持亮起的蜡烛,象征着他们依然怀抱着内心的激情和希望。这一幕是如此令人感动,因为它反映了一种持续的力量,一种不朽的影响力。约翰先生在短暂的时间里改变了学生们的思维方式,激活了他们内心的激情,让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深深思考,我们是否也能够在生活中成为那个激发他人潜力的人呢?

《死亡诗社》带给我许多深刻的启示。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审视了传统教育和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现实中,“死亡诗社”或许并不存在,但每个人内心都有一股追求自由和梦想的力量。我们应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寻找自己热爱的事物,并勇敢地追求。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予他人支持与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潜能。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相信并追随自己的内心声音,不被旁人的期望和规则束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就。

《死亡诗社》观后感 篇8

所谓经典必是值得人们反复温习的,《死亡诗社》就是这样一部能引起育人者反复思虑的电影。

自由与规则之间似乎总是一对矛盾。就如同电影中的校长,他所象征的就是一种规则。而深受学生喜爱的基廷老师则是自由精神的体现。从电影所要表达的主旨来看,似乎更加青睐与颂扬基廷老师的自由主义精神,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自由和规则是完全对立的。但其实规则与自由之间是应该能够找到一种平衡点,从而达到对立统一的状态。当然,乍看之下,基廷及其学生的所作所为相对传统来说是叛逆的,但这种叛逆行为本身并不是对所有规则的否定与反叛,而主要集中于对教育中僵化、禁锢人的思想部分的抗争。比如撕去教科书前言部分的那段场景,基廷所要学生们撕去的并不是文学艺术作品本身,而是要学生们撕去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封条。

社会需要规则,学校也同样需要规则。遵守规则既是一个社会、集体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人的基本品质的反映。正如上海世博会,我觉得留给中国人最大的精神财富,可能正在于培养了中国人的规则意识。甚至有人开玩笑的说,经过世博会之后,中国人不但懂得排队,而且还能排9个小时的队了。这些规则不仅不影响人们思想自由的发挥,而且更是保证了每个人个性思想、创新精神的.拓展。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区分的是,校长所谓的规则并非我之前所讲的规则,他只是在假借规则这一名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最后男孩之所以要自杀的原因,并非是他触犯了什么清规戒律,而只是因为他没有走家长、学校给他规划的那条“经济仕途”而已。为了自己喜爱而终究因为现实中重重压力之下不能得到的戏剧表演,他选择了自杀。因此校长所代表的是保守和守旧,特别是在精神层面上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抹杀。他对学生的教育只是将学生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流程,输送进名牌的大学。他所要维护的已经不是学生这个受教育者本身,而是他所赖以生存的学校的名声。

与其说他在培养学生,还不如说他是在生产一件件待价而沽的商品。回想当下社会的种种教育问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想这可能才是这部电影所要带给我们的一些值得考量的东西。当然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是整个社会发展状态的真实反映,这些问题的产生我们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甚至于我们有时候明知存在问题但是还要迎合它,因为我们确实真实的活在一种还不完善的规则之下。看来,规则这个名词本身是没有好坏的,只是我们需要去创造更加适合人类发展的规则,而自由恰恰是实现这些的催化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