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雅舍的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11

雅舍的读后感1000字模板。

许多人被作者所写的畅销书籍所深深吸引。在撰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从其中的多个思想中挑选出最贴切的感受,作为全文讨论的重点。以下是读书笔记吧编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雅舍的读后感”的文章,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雅舍的读后感 篇1

哑舍,这个既是书名有时古董店的名字,第一次看到它还是在朋友真悦家里看到的,一看到哑舍的封面就被迷住了,深深的棕色为背景,给人以古朴的感觉,一个身穿赤龙袍的少年,黑发凤眼,右手食指轻轻放在唇上,被鲜艳的彼岸花簇拥着,身后是花纹缭绕的云雾没有书名,却有这样的一竖排字:默然等待千年,只为再此相遇就是这句话,让我打开了哑舍的大门,去聆听古物背后的故事那些神话传说中亦真亦假的奇珍异宝,曾一度遗落在历史的长河里。然而,此刻,它们就在这里名为哑舍的古董店:一面古镜,可以连接两个时空使人相见;一根香烛燃烧千年,也流了千年烛泪,只为等到那个人

让我最为深刻的是香妃链,因为我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一直希望有一件宝物能将我的东西找回。

香妃链的有缘人苏晚落在一次偶然,也不应该说偶然,应该说是命中注定的机会下,她从哑舍得到了一条宝石手链,而这条看似平常的宝石手链,竟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宠妃香妃打造的手链,上嵌蛋白石、青金石、托帕石、月光石、橄榄石、石榴石、黑曜石七颗宝石,传说戴上它便可找回七样失去的东西。

苏晚落首先失去的是寓意为不再哭泣的黑曜石,但她丢失的宠物狗狗可乐回来了,可是她却发现可乐当初并不是走丢了,而是被父母给丢弃了。她第二次失去的是誉为友谊之石的托帕石,她当年的生日会录像带找到了,她以为找回了珍贵友谊时,却发现很久很久以前就被丢弃了当年那些所谓的朋友根本没有把她当做朋友看。她第三次失去的是被誉为恋人之石的月光石,找回了同桌的伞,但她却不知道,最后丢失的究竟是他的伞还是他三次的找回,三次的失去,得到美好的同时,她也看到了美好背后的黑暗,这些使她明白了: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属于我,我不会追悔,也不必惋惜。

事实证明其实失去的东西反而会显得分外美好,而得到以后却不知道珍惜。失去的东西真的是美好的么?我的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其实丢东西是人的天性,而拥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淡淡的遗憾总是流连在脑海之中,但是有时候去可以的找回来,反而没有记忆中的美好。

读完哑舍我发现我其实不需要一个找回东西的宝物,因为我可以将自己对丢失东西的美好的回忆记放在心中,想象着这个样东西被怎样的一个人捡到,过着被人珍惜的生活。

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但是,它们都在等待

雅舍的读后感 篇2

所谓雅舍在重庆的北碚,据作者萧宜在《与赵清阁谈文史往事》一文中说,赵清阁女士回忆当年她住北碚与雅舍比邻。1940年梁实秋同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在重庆郊区由青木关通向北碚市区一条公路北侧的土坡上购置一处平顶灰房,(今北碚梨园村47--51号为雅舍旧址)。当年因为这里没有门牌,通邮不便,梁实秋便以龚业雅之名命名其为‘雅舍’。并做了一块木牌插在路边。梁实秋先生在他的《雅舍小品》序中说他的雅舍是竹篾抹泥做墙,沿山坡高低建的棚屋,里外两间由高向低,发挥想象吧,好似现在的跃层。梁实秋在此雅舍住了七年(1939--1946),恰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他在此完成了《雅舍小品》。梁实秋说:并非某些人之所误以为是自命风雅。其实如果我没看他的书,也是这样认为的。

《雅舍谈吃》里,篇篇美文,怀古,论今,忆旧。所忆小吃大餐,美轮美奂。大多出自老北京,来自故土,拳拳爱国心,窥一斑而见全貌。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按照老先生文字的描述,能做出一道菜品来,很是快活。比如《醋溜鱼》一篇,我按照老先生的指教总结出做法,记在卡片上:西湖醋鱼,选青鱼或草鱼,长不过尺,半斤大小。1先用开水煮,熟即起锅。2调汁,醋酱油少许,姜末少许。3汁中勾芡,浇鱼上。4注意:调汁要清淡,色浅,透明,不加糖,不用油。另外酱黄瓜炒鸡丁,雪里蕻炒笋,水晶虾饼……都可如法炮制,岂不快哉!《雅舍谈吃》是最形象的菜谱,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情境与味道交融,仿佛看见老北京旧街巷老朋友觥筹交错。其间早已物是人非了。

《韭菜篓》里,写到一群石匠中午吃韭菜馅儿半尺大的包子,掀开笼屉一阵微风吹来韭菜味儿那个香,狼吞虎咽,吃得淋漓尽致,半尺大的包子啊!《吃相》一篇,写到车夫吃大饼卷肉,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一张饼即刻下肚,又一张还是如此吃法,风卷残云一般。吃饭的人这劲头这魄力,看书的我如身临其境,于我现在这吃劲儿还有吗?记得约三十多年前,我家老院子还没被拆掉,我的侄甥男女还小,暑假时候都齐聚小院里,妈妈命令我烧茄子,需四个大茄子,还要几个土豆炒辣子,还要西红柿做一锅汤米饭要蒸一大盆,一顿饭都能吃光。盛上一大碗饭,舀几勺烧茄子,撒上芫荽再来瓣蒜,痛痛快快的吃一通,那种令人振奋的吃劲,早已风光不再了。看着后辈们围着桌子狼吞虎咽,心中倍感欣慰,那就是老人活着的希望所在。现在烧茄子只需一个小的,还吃不完。不仅是因为我老了,现在的年轻人还用大碗盛饭吗?现在的人们到了饭时,端起碗绝不像《韭菜篓》里的老石匠,《吃相》里的车夫,那样饥饿难耐,对食物充满了期待和敬畏。那时候的小孩子,淘气大发了,妈妈就会说:再闹不给你饭吃。马上就老实极了,最怕不给饭吃。现在不给饭吃正好,我还减肥呐。饭口上端起碗来,肚里没饥饿感,连吃饭都懒懒的。一个家族一个民族颓了衰了,难道是从吃相上开始的吗!

雅舍的读后感 篇3

在读《雅舍小品》时,总会忍不住联想到本渔的《闲情偶寄》。我私下里想将两书归为同类,但是读完《雅》后,我却发现两书有着细微却无法忽视的差别。

寻常中顿悟世间哲理,困境中展现睿智幽默,岁月中洞察人生百态,阅读中品味辞苑英华,很贴切的评价。《雅舍小品》一书的极大特点就在于对浮世生活的独到品味。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亦褪去了不必要的虚饰与浮夸,梁实秋用极质朴厚实的文字随心地砌造着他对生活的热爱。那是能引得读者亦不自觉会心一笑的,极富感染力的情感。读着《骂人的艺术》,眼前会出现风度翩翩的梁老长身玉立,于三言两语间击得对手连连败退的对骂,场景再现;鸟下《男人》、《女人》的他,想必是边写边纠着染墨的袖襟,噙着无奈的笑意吧;至于老饕漫笔,我读来尚止不了下馆子的欲望,很难想像他是如何克服着垂涎三丈的馋意,把色香味意形养的六艺贯彻在书页铅墨之间细嚼书中每句话,莫不含有绵绵的筋道,余韵悠长,读来唇齿留香。

而李笠翁,作为中国古代别具特色的、有经济头脑的文人,他一直以其高超的享受尘世雅趣的本领见长。《闲情偶寄》作为他的代表作,融会了他对日常生活的心得体悟,篇篇都不离人生玩乐,却同时倾注了笠翁细微而深邃的思考,显得独特而极富实用价值。

林语堂在《悠闲生活的崇尚》中谈到: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正因为梁实秋与李渔都对生活怀有赤诚无比的热爱,才能成就这两本书。用全新的眼光去发掘生活中的闲情逸趣。

然而,五百年的差距,不大,却足以使两人之间出现一条时代决定的鸿沟。这条鸿沟使《雅》、《闲》两书有了本质区别。

李渔,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和小说家,才情卓越的风流才子。尽管未曾走上仁途,但满身才气与洒脱自如的个性魅力使他时常作为名流出入在达官贵人府上。养尊处优的生活与身处社会上流的优越感决定了他无法突破思想的局限,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生活,浸润了明士人放诞身适、追求享乐的风气。严重脱离社会与广大群众,这便是《闲情偶寄》的最大不足。

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的诗句更深刻感人。同样,虽然我对梁老的生平并不了解,但能写出这样一本书的人,一定有过那么些并不幸运甚至极度痛苦的经历。我能看到,书的背后,是一颗坚韧而包容的心。就像《垃圾》、《市容》、《乞丐》等文章一样,他写他所见到的平凡的美丽与丑恶,他说他所领悟的平凡的思考与哲学。世相百态,每一件被人忽略的小事都有数不清的落笔点,有时候,一条小小的街市,就是一个世界。

在我居住的巷口外大街上,在朝阳的那一面,通常总是麋聚着一堆摊贩围着就食的,有背书包戴口罩的小学生,有佩戴徽章缩头缩脑的小公务员,有穿短棉袄的工人,有披蓝号码背心的车夫,乱哄哄的一团。我每天早晨从这里经过,心里总充满了一种喜悦。我觉得这里面有生活。

每读到这一段总会试着闭眼,歆想着车水马龙中,灯火阑珊处,有那么一位睿智沧桑的老人,在年华中生活,在生活中微笑。

雅舍的读后感 篇4

在正文之前先说点别的,《雅舍小品》按体裁来说是小品文,散文的一种,大概像随笔之类,小有议论胜在清新简短,文字生动,较小说来讲是很适合日常闲杂时间阅读的,本身内容也日常一点。DSBj1.CoM

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小说固然精彩,人物个性分明,情节百转回肠,但恩恩怨怨的感情总是很浓烈,看的时候要投入相当的情绪,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悲欢离合,难以抽离出来,颇有“余音绕梁”的效果,所以更喜欢在大块的时间里阅读,这样酣畅淋漓的情感体验才不致被打断,不然总是记挂着,干别的事情也念念不忘,对自己也是种折磨,大概跟追剧的心情差不多,遇上要紧时候真是比追剧的急切更甚,恨不得抛下手头繁琐事务一览为快。

散文就不存在这种问题,遇上有趣的多看两眼,长篇大论的草草翻过也不影响心情,不会像小说漏看了一处伏笔那样疑惑懊恼,随看随停甚为方便。但就阅读来讲,散文也有个缺点(或许是我的缺点也不尽然),随看随忘,再看再新,除了中学时代要求背诵的名篇之外,大多数散文看完都没有什么印象,时间长了连书名都会忘掉。记得之前的一套三毛文集,除了撒哈拉的故事着实有趣印象较深,其他的实在没留下什么痕迹,尤其是成套阅读的,看完一本接着另外一本时常常犯难,不知道自己之前看过没有,非要翻开读上那么几十页才能确定,再读一遍自然也不是什么坏事,拿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和小说的不同罢了。

这大概也是决定每本书都写点读后感的契机了。

梁实秋最为著名的作品应当是译著的莎士比亚全集,直至如今都被奉为经典,我相信一句话,好的译者,作品都不可能差,因为胸中藏有万件法宝,笔下才能出乾坤,更何况是莎士比亚这样鼻祖级的人物,作品要翻译的优美又不失原味功力自不必说。

《雅舍小品》,是读先生的第一本书,书分为三个部分:人世间、生活小议、味是故乡浓。读的时候会想起语文书里的课文,旁征博引又妙趣横生,语言幽默辛辣,功力深厚用词讲究,不乏生僻字又不影响理解,大概是文言文和白话文过渡时期的特点吧,这时候就能联想到课文底下的注释,密密麻麻写着其用法出处,其实看的时候大可不必在意这些细节;又会希望有这样一个侃侃而谈的朋友,件件事情说的头头是道,褒贬都是一针见血,人物说法信手拈来,一定是个既能聊八卦又能谈人生的好伙伴,何况还能相约下馆子假装过把老餮的瘾……嗨醒醒~~

“雅舍”是先生在四川寓居时栖身的竹篦屋一座,“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而我没有法子”,“蚊虱之盛前所未见,聚蚊成雷真有其事”。雅舍的月夜不免让人想起“承天寺夜游”,雨天则颇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架势,而人生如逆旅,“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这是本书冠以“雅舍小品”的由来。

书的第一部分说理居多,举得例子颇为生动,先生描写动作场景总是惟妙惟肖,读着就能看见这样那样的人物跃然纸上作人生百态,画面感不可谓不强,越往后烟火的气息渐渐浓厚,从一个概念一类人说到身边人生活事,越往后看越手不释卷,直至看到最后一章写吃食,那时已夜半三更,又舍不得放下,又气愤手边没吃的,一边看一边咽口水,好不容易看完了关灯睡觉,翻来覆去的肚子咕咕作响,脑子里净是糖葫芦藤萝饼核桃酪狮子头烧羊肉,差点就能闭着眼睛报菜单了,直到困得不行才睡过去。好的是书里有几味好吃的做法也写得详细,跟随园食单一样,食材处理火候大小妥妥当当,让人生出“大不了日后我自己做”这样的安慰。

先生好几处提到,少年时候不知读书,纵情酗酒糟蹋身体,直至而立才知发愤,才知爱惜身体,可还是疲懒,翻译大业硬是又拖了十年才完成,好在一切来得及弥补,文人回首还可说狂放,想来我们还是青年,爱惜身体,莫负好韶光。

雅舍的读后感 篇5

这一阵儿,红了周作人,红了梁实秋。很多青年人争着看,很久以前骂过他们的人,也来评述而大加赞扬,奉为经典。现在的社会,经典这词用得太多,好也经典,坏也经典。我突然有些奇怪,想看看他们到底写的是什么样的文章。赶巧了,一个朋友刚刚送给父亲一本梁实秋雅舍小品全集》,便抢来抱着读了,不几日,竟也看完大半了。

现在看起来,文章确实十分闲情雅致,写的都是平常小事,却篇篇透着学问,不时从唐诗宋词跳到日本古籍、希腊神话,不时妙语如珠,令人捧腹。这些文章称之为杂文有点不妥,倒更像贾平凹的《抱散集》的小品文,茶余饭后,厕上睡前看看,十分好,也增长些知识。

看过原序我才知道,这些文章都是1939年前陆陆续续写的,想想那时正是日本人侵的时候吧。国难当头,正该是大声疾呼,他却畏手畏脚写起了小品,不干政事,这不就是儒弱的表现吗?

我一直认为文学是应该对社会起一些作用的,看看目录,四集中尽写的是狗、猫、下棋、洗澡、痰孟、筷子等生活琐事,看来梁是过着闲适的生活的。看看别人吧,鲁迅先生正为革命奔走呼号,熊十力、马一浮正寻求从精神从哲学上救国的途径;弘一法师正因对世事的失望而遁人佛门;多少身在外国的学生、文人也在为祖国的振兴而疾呼他们都可以被称为仁人志士。再看看梁实秋,他和林语堂并称幽默大师,国之将亡,谁还笑得出来!别人都在为祖国之崛起而奋斗,而他们却在心中安心品茗、植花;别人都在研究救国之路,而他却研究出了搓麻将的上肢运动、蚌式游泳,有人就此说幽默,我无法想像,门外就是战场,而屋内却在研究搓麻的姿态!我不否认梁实秋的才华,译《莎士比亚全集》、《呼啸山庄》的功绩,也不否认他的小品文的精美,但在那个岁月,写这样的雅舍小品就是错的。一个人或一个文人光有学问是不够的,就像人光有华丽外衣而内心荒芜一样。1939年不是明哲保身的年代,而是为国献身的时刻。

我不喜欢梁实秋,他就是鲁迅所称的落水狗。中国的传统文人有一个不存在例外的共同点:他们都是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只不过有的官居宰辅,有的长衫布衣;有的侠骨赤胆,有的蝇营狗苟;有的豪壮奇崛,有的脂腻粉渍。文如其人,一点也不错,梁实秋正如他自己笔下的一批批慵懒的小市民一样,他不是我心中真正的文人。

什么是经典?风行一时,流行一时的不是经典,就像天空中的太阳,有时可能风风雨雨,乌云遮日,但雨过云开后,还是一片金黄、一片灿烂;即使在夜晚,月亮出来了,繁星闪烁时,太阳也并没有泯灭,它在地球的另一边升起。太阳才是宇宙中永恒的经典。而梁实秋不是。

雅舍的读后感 篇6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这是冰心老人写给梁实秋先生的。梁实秋先生确也像一朵花儿一般,不但有色香味,更一定有才情。一页页静读,似乎就如欣赏了这一朵花。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散文,内有四集。小品广涉世态,内涵丰富,幽默风趣。台湾关过煊先生以温柔敦厚、谑而不虐、谈言微中、发人生醒十六字来评价梁实秋的散文。

卷首篇《雅舍》即描述了雅舍即作者的陋室,在公路旁,无门牌,不便于投递信函,于是用朋友的名字起名雅舍并书之于一木牌上。而旁人所见一桌一椅一榻,不免戏虐何来雅致?然作者看来能读能写足矣,纵然不能避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有可爱。雅舍的个性在哪呢,那都是作者所赋予的可爱。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拒不从俗。雅舍至之于作者是心灵家园,精神归属,那是一种对于生活百态的静默和从容,是达观,是对生命对生活的敬畏。现代的人们很多都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雅舍小品》里面记述的并非风雅之事,乍一看都是生活中的琐事百态,俗尘俗事。但是作者幽默风趣的笔调给人印象深刻,以唠嗑的形式和你说话,轻松随性,一想起就忍俊不禁!诸如调侃吝啬鬼的开电灯怕费电,再关上又怕费开关;对于女人买衣料东嫌西嫌的调侃也让人叫绝;对于牙签使用的方法更是粗柄夸张。但无不显现作者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智慧。小品语言也典雅清朗,雅俗共赏。作者写得那么随意、轻松、幽默,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狗一猫都可以激起他的写作冲动,皆可入文。

《雅舍小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戏谑,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更是一种雅致的襟怀和认知。

雅舍的读后感 篇7

“世事纷纭,而我终觉生逢盛世,趣味尚浓。”这是印在书扉页的一句话。也正因此话,我与此书结缘。

《雅舍闲趣》是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其中有四章,虽是大家之作,但却贴近生活。发于市井,映射社会百态,寻遍世间趣味,语言精炼,读来趣味尚浓。

梁实秋先生笔艺高超。寥寥几笔,竟将一个人完完全全的展现了出来。仿佛你与此人或此类人打交道数年,熟知了一般。比如写陪女人买衣料:她从不干干脆脆的说要做什么衣,要买什么料,准备出多少钱,不是嫌这匹料子太薄,就是怪那匹料子花样太旧,但笔锋一转,你会发现其实满不是这样一回事,她只闲加码,太贵而已!如果价钱便宜,其他的缺点全都不成问题,而且本来不要买的也要购储起来。看吧,这就是梁实秋先生笔下的女人,是真真正正的处在我们生活中的女人,活灵活现。梁实秋先生说:若是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的僵窘,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实是比较富于说谎的天才,对女人这样的见解,着实可爱,比如可爱的灵魂,谁不爱呢?

除了女人外,还有其他各形各色的人物,比如“扪虱而谈”的男人;随身携带着药房,兼营药业的医生;水火不相容儿,互相怄气的房客和房东;以及树小新画不古的暴发户。这些人都是真真实实地生活在我们身边,没有丝毫的捏造。

除了各形各色的人物外,还有市井中的百态。比如有“政治家的脸皮,外交家的嘴巴”的讲价之态;考试后的愤怨,沮丧,悔恨之态;因义愤填膺,顿起杀贼之意的义愤之态......这些市井百态也是真真实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半点虚假之情。

琐碎小事,寻趣知足。这就是梁实秋先生的非凡之处,身于市井,不食烟火气息,只闻生活之趣,热爱生活,这就是我在《雅舍闲趣》中所看到的梁实秋先生,他虽话语平平无华丽辞藻,却恰到好处,深得人心。在他的文章里仿佛又生活了一次,他像一个导游,带着我们领略了一番平日头累忽略的小而美好的事物。新认识了一遍曾经目光不及的人,发现生活中的有趣之处。

乐于生,善于活。用现代话来说,有一个较为相近的词可以用来形容梁实秋先生的生活态度——佛系,但又不完全是,因为他待人看物的那种淡然,可以称得上“佛”,可对于生活的那一份热爱,那种快乐生活的精神是绵延一生的,其温热及光芒如太阳,温暖人心,耀及所见之人。

市井有灵,趣味人生。先生的秉性,需从他的文章中慢慢去品,吾亦不该多言,但衷心祝愿所有人,都可如先生一般,身于市井,终不染烟火,趣知人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