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悉达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15

悉达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悉达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悉达读后感 篇1

我太喜欢《悉达多》了,以至于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酣畅淋漓。

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寻求真理和真我的时候遇到麻烦吧。有过自大,有过对自己的厌恶,然后有过迷失,这本书是位很好的引路人。告诉你,别害怕,去经历,去感受,去拿起,去放下。

个人最喜欢的章节是轮回。轮回这个章节太精彩了,好像就是作者画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圆。让悉达多从大河渡过去入世,然后返回大河出世。刚好一个轮回,一次我生我死。悉达多这个修行者,有血有肉非常丰满。充满矛盾,但是像我们每一个人。

有的读者认为,真正的修行要六根清静不理凡尘,无欲无求心无旁骛。

但是不知众生苦,怎会苦众生之苦呢?不会小爱,怎知大爱。没有我执,怎么放下我执。所以私以为,最好的修行恰恰是到尘世里,看众生观百态。只有经历尘世从尘世中走出,方叫出世。这是相对的概念。

书中的悉达多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他离家一心去追求无我的境界。对佛说的话谦卑但是他傲慢,他自以为一心向“无我”便可以真的达到最高境界。

“悉达多只有一个目标——变得空无:没有渴望、意愿、梦想、快乐和悲哀——让“我”死掉。不再有“我”,体味空无心灵的平静,体味纯洁的思想,那就是他的目标。”但是人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欲,有了欲自然不会做到无我。做不到无我,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本心所看到的,完全受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他入世了。他有了自己的爱情体验,有了自己对金钱的渴望,他不再把这一切当作一场游戏。因为他有了强大的欲,也就有了强大的惧。他害怕失去,他变得世俗。一切的山山水水都和他没有关系,他执着于自己现有的财富和华丽的生活,他看重名利为五斗米折腰,背弃了自己的修行,坠入了尘世的欲念纠葛。他有了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便无法看清事情的本质,即一切都是无。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悉达多经历了尘世,放走了自己这只金丝鸟。最后在大河里悟到,不是所有以爱为名的感情都是好的对的。自己应该做的是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等他放下了对儿子的惦念,放下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就终于放下了“我”放下了小爱。小爱成了大爱,他爱每一块只是石头的石头,爱每一个世人,爱每一种苦难和幸福。

有句话我很喜欢,因缘而得往往求而不得。追求无上的境界本身就违背了修行的“皆空”和“无我”悉达多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安宁,找到了“我”又失去了“我”。

最后用喜欢的一句台词结束这个书评“众生之爱皆是爱。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悉达读后感 篇2

虽然感悟落于文字难免失去些意味

但原谅还是想抒发下我心中的《悉达多》

文学首先是倾听自己内在安静的力量,学习独自一个人与自己对话的力量。

初识悉达多,是在蒋勋的品红楼里,听他讲到悉达多为了求道如何在人世间放纵,那时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惑,人来世间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要走一遍的路,究竟能留下什么?再看悉达多,也是在蒋勋的散文集里,只记得最后的一句话“流浪,会不会本来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心里震动了一下。所有的因缘牵扯,直到今天终于翻看了这本书,随着悉达多活了一遍。

读到青年的悉达多时,看到未经世事,初入冥想的少年悉达多,似乎与自己发生了深深的联结,因此产生了更深的代入感。想到自己这一路以来被引到宗教,学习禅定,然后似懂非懂的在这条路上被牵引着,回头看觉得一切因缘都很奇妙。但心中难免有很多疑惑,甚至急功近利,产生了执着,与现实世界脱轨,想到读上一本哲学史时说的“见和蔽是连在一起的。他有所见,可常常为其见所蔽。”于是产生了如同少年悉达多同样的心里,去排斥世俗的一切,想削减一切欲望去把周围的事物看淡,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暂时找不到出路。所以可想而知当我读完《悉达多》时内心的无比激动,读它的时候,感受到了与自己内在心灵深处做生命质问的力量,再次体会到了读书的妙处。

从这本书里,我试图厘清了自己当下的状态以及透过这本书我的观念发生的改变。

1人来世间就是为了学习的,所有的体验都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完整的我。世事无常,苦谛只能独自品尝,我们做的不是去逃避所有的苦,而是用开放的心去面对它,化解它,不要有分别心,最后淡然地放下一切,把伤害作为促进。

2世间的一切都很美好,我们只管纵情感受,用力去爱。但我们也是自己肉体的主宰,要对它负责,借它修炼自己,要有时时能跳脱的无我智慧,不要深陷其中,要保持住“一念心”,守住内心深处的“唵”,用不懈的学识与求索为自己开辟一条通往内心的路。

3不要把宗教的法义作为人生的目标去奉行,生命的觉悟也不可贪,贪便有了执着,正邪皆不用,清净至无余。

4奉行悉达多“思考,等待,斋戒”里的智慧。

5智慧源自于生命经历,学识,苦难,情感等等的凝集。智者无言,所有的生命感受融为一体,文字就会变得赘余。时刻思考,树立人生追求。

6当然也不要忘了悉达多的原型是乔达摩,如果拥有了力量,也要积极把它传播到人群中去。

然而有了些思考也不过是一切的开始,前路还很漫长,我还要历经很多考验。但愿借着这本书的初心,能为我人生亮起一盏明灯。

悉达读后感 篇3

黑塞的《悉达多》讲了一个很经典也很简单的故事,简单概括就是悉达多一生的求道之旅,但是人生在世,其中的因果又有谁说的清呢。全书主线虽然是悉达多的求道之路,但其实亦是作者本人的求道之路,并且他本人在其作品《我的信仰》中提到他将自己的信仰写成了一本书,而这本书正是《悉达多》。

《悉达多》全书并不长,只有七万余字,而且故事简单干净,黑塞充分发挥了他作为诗人的特点,文学语言比起他的其他作品不仅不晦涩难懂,反而十分优美动人。因为受到了卡尔·荣格的影响,所以黑塞对于人物的塑造运用到了大量的心理分析,而这也极大的影响了他之后的诸如《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巨著。

黑塞酷爱“双重性”的写法,所以《悉达多》中的两位主角也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虽然有名字的出场人物不多,但是每个人物都有着深意,从黑天的俗身,象征求法者的乔文达到最终引渡过黑天的摆渡人世天,这很明显能看到黑塞深受《奥义书》,《梨俱吠陀》和《薄伽梵歌》的影响,而且利用西方的理性主义思维来浸透解构东方特有的“佛”。不但如此,黑塞还是一个有着强烈人本主义情怀的世界主义者。

书中悉达多不断的悟道伴随着风景和心境的转化,正和卢卡奇《小说理论》中描述的人类已经失落的整体性世界相对应。在荷马史诗的年代,无处不在的整体性构成了人们生活的先验本质,形而上学的领域和现实的领域共同处于一种和谐的同质性之中,也就是说,人的内在心灵与外在世界不存在任何分裂与隔离。

而在他的数次悟道之间的转换也发人深省。带有韵律的文字之间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思想,隐隐约约可以感觉到和王国维的三重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从最开始的苦修到对于佛陀的质疑,思想的种子深埋于人性之间,作文当他对人世间重燃热情后又再次陷入了对自我的深深厌倦之中,此时绝望至极的悉达多在生命之河边感受到了永恒,方才真正的悟得自我。“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最终的回归自我才是全书的真正意义所在,在看遍世间所有的罪孽欢喜之后,如同一条河一样的接纳万物,承认生命是无休止的轮回,所有的波澜壮阔或一潭死水都是必经的。

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抵御它们。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象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欢喜。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悟道并非空谈,而是在出入红尘之后知万物灵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悉达读后感 篇4

年轻时候的悉达多会思想,会等待,会斋戒。他曾说:“大多数的人就像是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随风飘游、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有少数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循着固定的轨道运行,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那儿,在他们内心中,有他们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那时悉达多认为自己是天上的星星,可以循着固定的轨迹运行,不被世间万物影响。

后来,悉达多沉迷于世俗的欢愉,甚至喜欢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不是星星的轨迹,而是一片落叶的宿命吧。

再后来,悉达多成了摆渡人,最终河流让他抵达佛性终点,找到世界本源。

“我曾经从我的躯体和灵魂明白了,我的犯罪是必需的,我需要欲望,必须为财产而奋斗,必须历经厌恶和绝望的深渊,为的是学会不抗拒这种种,为的是学会去爱这世界,为的是学会不再把这世界与一种臆想的世界相比较,与一种想象的完美幻景相比较,而是接受这个世界,去爱它,为自己属于它而高兴。”

诚如所言,在想象中达不到佛性。只有去经历,去感悟,去爱,去恨,去经历世间的悲欢离合生死百态才能更爱这个世界,才能寻找到你行走在人世间的力量,才能最终达到灵魂上的归宿。

我时常仰望天空,也愈加被天空吸引。它的静谧无声,它的变幻莫测、它的包罗万象,它的多情无情。它的一切对我都充满诱惑,如此高深莫测如此触手可及。

有时候看久了就觉得我就是那片变幻莫测的云,我可以和周围的云一起变动,变幻出任意形状,我可以成为一切。

突然间,我感受不到周围的车水马龙,感觉不到世间的喜怒哀乐,感受不到世界的存在。或许天空就是世界的本身,而我就是世界的本身。

回过神来,我看着身边匆忙行走的路人,急速驶过的车辆,葱葱郁郁的树木…我听到一个心在跳动,扑通扑通,一下二下,一种破笼而出的渴望在我的身体跳动,肉体消失了,灵魂在世间行走…

我对每一个生灵微笑,对着嬉笑怒骂的情侣微笑,对着漆黑的夜空微笑,对着啼鸣的鸟兽微笑。

生命从来没有如此放松过,如此真实的属于我自己,又不被我所拥有。

蓦然间眼底擎满泪水,一种被生命力折服的情愫在悸动,一种未曾有过的表达欲在我心里头乱窜。

我知道,每种生命都有一种语言,它们都应该拥有表达的权力,而我只是世界的表达者。

当然,任何语言文字都只是世界的很小一部分,真理的对立面也是真理本身,甚至真理在表达出来时那一刻也许就不复存在。所以一切都需要我们自行体会,自行领悟。

我不想被贴上任何标签,更也不想定义世界。世界就是他本来是样子,我只想一个忠实的陈述者。

我想到深林里与鸟兽为伍,与朝露相伴。

我想到大海里与水滴跳舞,与众生相汇。

我想此刻,我最接近神。

悉达读后感 篇5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

少年悉达多苦苦寻求的是摆脱自我,然而他却不肯认同肉身的自我,他以为他的自我是自由的思想而不是为各类感官而生的头脑,他以为只要精进智慧解脱思想,就可以解脱自我。所以他追随沙门苦行,学了一堆法义,摒弃一切感官,无视世间的山河湖海、鸟语花香,却发现,法义最终也只是一个片面,一个越走越窄的狭径,一个永无可能证悟的绝地。因为:

没人能通过法义得到解脱。可以思想和言说的一切都是片面的,是局部,都缺乏整体、完满、统一一切有为相,如泡影

于是他悟到,不是抛弃自我而是要寻找自我才能证悟达到。而自我并非只有思想,自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会哭会笑,会悲会喜,他要融入这个世界,从新感受这个世界,像个孩童一样学习这世间的一切。他学爱,他学经商,他学纵欲,他学酗酒,他赌博....这个世俗人的自我,他感受了,他融入了,他圆满了,但他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轮回游戏,这不是他想要的,他再度困惑了。

时间如露

于是他回到河边,与船夫一起倾听河水的声音。无处不在的河水告诉他,这个世界没有时间,时间只是世间万物处于不同形态下对比出的产物,是世间万物在各种形态间变化的投影。此即是彼,彼即是此。高山的河水也是他眼前的河水,平原上的河水也是他眼前的河水,昨日的河水也是今日的河水,今日的河水也是明日的河水。

轮回如电

从不会爱的悉达多疯狂的爱着他儿子,而他的儿子却令他绝望悲痛,这一幕多么似曾相识,曾经的他作为儿子时也曾令他的父亲绝望悲痛。父亲,儿子,儿子,父亲,他曾是儿子,如今是父亲,他既是儿子也是父亲,但他始终还是他,轮回往复,不断变换的只是:

一切未受尽的苦,未获得的救赎都会重来慈悲为怀

世人除了自觉,并不缺少智者的一切,除了自觉,世人的一切皆是浑然一体。他们的爱恨情仇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没有绝对的神圣或绝对的罪恶,因为罪恶是他们,神圣也是他们,只要你明白,没有时间的存在,有的只是变化,不断的变化,时间只是变化的投影而已。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并属于它

在罪人身上,现在和今天的他即是未来的佛。他的未来已然存在。知识可以分享,智慧不可分享

以前一直不懂,何为佛无定相?看到最后一段才恍然大悟。

世间的一切都一体,悉达多的曾经是鱼、是罪犯,悉达多的未来是圣人、是佛陀,无论他如何变幻,他始终是它也是她。变幻的只是展现的形态,不变的是本质,这本质是什么呢?或许是量子,或许是某个尚未觉察的存在。只是无论是什么,它的形态不会永恒不变,它会由石头,变为沙土,变为草木,变为动物,变为神佛。世界没有绝对的时间,。就如《降临》中所揭示的,过去即未来,未来即现在。存在的只是变化,时间只是变化的产物。

万物本为一,一即是佛,佛即万相。我亦是佛的一瞬之相,佛中亦有我之相。我亦是佛的一部分,佛亦是我的一部分。

那些你能看到的,你能言说的,你可以执着的不过是它在你眼里一瞬的投影和幻象。

所谓轮回和涅盘、幻想和真相、苦与救赎,不过是一种方便说法。

乔达摩是悉达多的世俗之面,他化身世俗佛,说着便宜法,目的不是为了求知好学之人阐释世界的本质悟道成佛,而是为了救济苦难世人。这是乔达摩的法义,不是悉达多的智慧。

悉达多的智慧无法言传,只能发现,只能体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最后

关于黑塞:读了这本书愈发能体会到黑塞的伟大,知识可以分享,智慧不可分享,黑塞的伟大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他能用文字将无法言说的智慧传达给你,让你体验,让你思索,让你感悟。

关于本书:本书是我读过的最美译本。

悉达读后感 篇6

读完后最大的感想就是:语言真的是一个很不完美、自身充满谬误和套娃的、逻辑不能完美自洽的东西,就连书中我最喜欢的“当某个智者向人表达智慧时,那智慧听起来总像是愚蠢”这句伟大的智慧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后,都变得愚蠢了。所以《悉达多》并没有用语言来表达智慧,而是用语言讲了一个故事,用故事来表达智慧。这个故事即使经过翻译,也没有损失太多智慧。

但是,即使是充满智慧的故事,我也会想要寻找其中的不和谐,并力图使其变得更加和谐。我清晰地感觉到,这样敢于批判是年轻的特权,当人逐渐年迈时,可能会趋于一种平和,看啥都不会不顺眼的状态。所以特权当然是要趁还没过期的时候多行使行使。

在那之前,请允许我高度概括一下《悉达多》的故事梗概,其实这个故事非常简明,以时间顺序分为几个阶段。

阶段一:悉达多从小受良好的教育,但他为了寻求真理而踏上苦行之路。

阶段二:苦行数年后遇到高僧乔达摩,悉达多和乔达摩谈论过后选择不追随乔达摩,而是去独自旅行。

阶段三:悉达多来到大城市,体验世俗生活并逐渐沉溺其中。

阶段四:悉达多厌恶自己,并到河边做起了摆渡人。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这个故事写得并不详细,薄薄的几十页就讲述了悉达多的一生,可以说是有详略的概括。就像热血漫画,主角在修炼的时间会略过不写一样,“两年后”或者“几年后”再出来,战斗力大增,《悉达多》也是,枯燥的修炼和思考的过程以及在俗世具体遭遇的事情并没有细说,仅是提一句后略过,把重点放在一个阶段的结论上,详细描述悉达多在这一阶段得出的“答案”,每过一个阶段,悉达多的思维就跃进一个层次。

于是这引出了我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细致描写悉达多经历的种种事情呢?苦行也好,世俗也好,都是“几年过去了,悉达多变得怎样怎样”,而并没有细致的描写。悉达多思维层次的跃进,是经历的量变所积累出来的思想的质变,像“几年过去了”这样略过量变积累的过程直接描写质变,读来不免觉得突兀。如果像《百年孤独》一样,用各种各样繁杂的量变积累的细节塞满读者的脑子,那不是更棒吗?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忽然意识到悉达多他自己在与高僧乔达摩论道时也问过这个问题。悉达多问乔达摩:你在领悟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乔达摩却反问:你看那些跟在我身边学习的弟子,你是否认为如果他们各自散去,走向世界或回归欲望,其后果会更好些?乔达摩这句话的意思,按我的理解,即是在强调直接经验。从他人口中获得的观点,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这些都是间接的经验。悉达多想获得直接经验,所以询问“您的经历”,却不知这段经历如果从口中叙述出来,就仍然还是间接的经验。听人叙述经历并不能与亲身经历相等同,无论再怎么细致地描写,仍然是不如直接经验来得鲜明。这又与开头的感想关联。从直接的经验中获得的智慧,说出来,就是间接的经验,就变蠢了。

第二个问题:悉达多的出身令人沮丧。悉达多是婆罗门出身,是印度的高级种姓,是贵族,于是他在童年时就获得了一般人所没有的良好教育。他想去做苦行僧,就去做了,但如果是一个苦行僧想做贵族,却是断然不可能的,是会被社会的金字塔给牢牢压住的。悉达多最后得道,回想起了他的人生,他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他宝贵的精神财富,求学的悉达多、思索的悉达多、苦行的悉达多、追求爱情的悉达多、沉溺世俗的悉达多、摆渡的悉达多、教子无方的悉达多,这些都是得道的悉达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这样几乎垂直刺穿各阶层的社会经验,悉达多就不会想众人之所想,也就无法得道——我最初是这样想的。但故事里还有另一位得道者,就是在摆渡时倾听河流的华苏瓦德。他与悉达多同龄,当悉达多青年时,他免费载了悉达多一程,送悉达多进入花花俗世。当悉达多老年再来到河边时,他接纳失意的悉达多一起摆渡。虽然没有描写华苏瓦德的青年和老年之间是怎样,但大概可以认为他一直是摆渡人。他总会对悉达多说“听,河水在教导你/嘲笑你/别的怎么怎么样”。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暗示,因为河水声并不会代表某个圣贤、某个神明、或者某个思想更加高级的意志来教导悉达多如何如何。悉达多的思想都是悉达多自己想到的,而不是河流教他的——当然,这是我这个无神论者的论调,并不排除悉达多这个故事的世界中有什么神。总之我的意思是,即使一生只做摆渡人,也是能“得道”的,就像华苏瓦德一样,所以并没有什么对悉达多的贵族出身沮丧的必要。但华苏瓦德应该也从各种各样的渡船的乘客身上获得了从高到低的阶级的智慧,所以才能想众人之所想——但这又与前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论调相悖。我想到这里,决定不再去想。我隐约觉得,去找出身和求道的因果关系的结果大概率是没有结果,刻意地追求反而会使自己视野变得狭窄。出身什么的,也许有影响,也许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我不追求得道,却在替求道者着急,也许这是愚昧而没有必要,更是白费力气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得道后去干什么。本文借用道家的“得道”一词,来代表“高僧”们的“最终形态”——我只能这么形容,要么是我的词汇太匮乏,要么是语言里根本就没有我要的那个词。乔达摩得道后,去讲学,去尽自己的努力引导求道而不得者。但悉达多却不同,只是还在原地继续他的摆渡工作。这让我想起一个词叫“社会责任感”。在某个领域取得极高成就的人,按常理来说,都要回馈社会,向大众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幸福,反过来说,造福大众也会使其本人获得幸福感。乔达摩去讲学,符合,悉达多摆渡,不符合。当然,我所理解的摆渡,是像出租车那样,输入目的地就直向目的地驶去,终将会被替代的机械化的重复工作,而悉达多的摆渡可能也不止于此。“摆渡“是一个相当有象征意义的词,所以故事最后他”摆渡“自己的好友戈文达,也是比机械劳动更有意义的”摆渡“。

第四个问题:关于爱情。书中悉达多和名妓卡玛拉的互动让我想起以前曾看过关于玛丽莲梦露的文章,有一句“以性猎爱“。本人今年24岁,至今未曾有与我互相恋爱的人,也从未有过性生活,在读《悉达多》之前,这似乎是一件引以为耻的事情,因为从生物的兽性的角度来说,我羞于去证明自己身为雄性的价值。而读了《悉达多》之后,我意识到我可能也与悉达多和卡玛拉类似,心中留有一片避难处。但我的避难处太过于舒适以至于我根本不想出去,于是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自恋。我并没有表现得像传统的自恋者一样,喜欢展示自己多帅啊多美啊什么的,我的症状仅仅就是难以爱上别人。所以爱情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我无法想象,我只能用理性分析它。在我的印象中,爱情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性欲,还有一个是责任感。我的性欲是正常的,而缺失责任感。普遍认为没有责任感的爱情是不能长久的,是”一夜情“,但是,既然仅仅只是性欲的问题,那解决办法不是很多吗?比如用手?为什么非要和他人发生什么纠葛呢?如果双方的责任感相差太大,一方会因为背叛而受伤,另一方也会因为被束缚而受伤,这样的互相伤害可以说是再普遍不过了,但从根本上考虑,为什么爱情非得是”某个他人“而不能是自己呢?我用手解决自己的性欲,并且对自己负责,这难道不是非常节能环保无害的生活方式吗?若是有某个名妓诱惑我,我必定要问清楚一个”为什么“——当看到卡玛拉对悉达多说”要为你生一个孩子“时,我最直接的想法就是立即从床上弹起来,并与她断绝关系——这样直接斩断还未生出的乱麻才是最省心的处理方式。说白了还是缺失责任感。如果我有钱,说不定会喜欢嫖娼吧,因为嫖娼所付的钱不仅仅是用于购买妓女的”服务“,还是用来推卸,或者说抵消责任感的。这也就是些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的迷思,说不定出现了一个能改变我一生的人,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想法,那也说不定。并且爱情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没有做非常严肃地追求的必要。

第五个问题,也可以说不算什么问题:关于“得道”和“世俗”的胡思乱想。尚在得道的途中,追求得道的人,应该都是远离世俗的,而大多数追求者,也许都只能穷其一生去追求,而无法达到得道的境界,就像地平线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得道”和“世俗”就成了一对对立的词语,中间夹着一个“求道”。假如,我说假如,世界上的一大半的人,突然开始求道了呢?他们将断绝妨碍他们求道的欲望,维持最低的物质消费,并从事简单重复不用脑子的劳动,来把脑子腾出来思考得道的问题,他们还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来与其他求道者论道,并且将有意义的成果记录下来。也许一段时间后,精神文明趋于昌盛而物质文明趋于衰败。如果人们都以追求精神文明为荣,“全职求道者”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即使要忍受贫穷和饥饿,人们也都心向往之呢?那想必求道者会越来越多,而世俗人会越来越少——求道者自然是断绝欲望的,生育的欲望,即性欲,自然是包含在内——于是人口总数会越来越小,世俗人将会承担过于繁重的工作,无论是为了逃避工作还是为了追求得道,世俗人都会逐渐开始求道。最终,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世俗人,他疯狂地工作,履行一切他可以担起的职责,被所有求道者做为唯一的世俗样本来观察,就像一群好奇的孩子们围着一只离群的蚂蚁。终于,这个人因为过劳而去世了,记述他的生平的书成为了所有人必读的教科书,因为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世俗可供他们观察了。到这一步时,我已经无法再往下想象。如果一对相对概念,其中一方消亡了,另一方的存在也就变得无意义了,就像没有矮就无所谓高,没有轻就无所谓重一样,没有世俗也就无所谓“脱俗”了。这只是我幼稚的狂想,记录下来只是因为很有趣,并且也是读后感想的一部分。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阅读哲学类的作品,并且也幸好《悉达多》是一个故事而非“愚蠢”地讲道理,我才能耐心读完。我的感想可能幼稚可笑,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假如我以后进入了更高思想境界,这些感想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也一定有用。虽然我可能进行了一些“求道”的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正走在求道的路上,我一介俗人,并不能忍受求道的艰苦。我仅仅是享受思索的过程,向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试图解决它,这就能给我带来足够的愉悦。

悉达读后感 篇7

惊艳。

如果说《悉达多》是一首浪漫主义诗歌,那么《刀锋》中的拉里则活成了悉达多。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为了找到答案,悉达多放弃了婆罗门的地位和名誉,在森林中苦行;拉里和相爱的未婚妻解除婚约,去欧洲自我放逐,都曾在欲望中放纵和迷失,也都在导师指引或者顿悟中遇见自己。

《刀锋》开头引用了印度教经典《迦托·奥义书》: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悉达多对歌文达说,“我的犯罪是必须的,我需要欲望,必须为财产而奋斗,必须经历厌恶和绝望的深渊,为的是不抗拒这种种,为的是学会去爱这世界,为的是不再把这世界同一种臆想的世界相比较,而是接受这个世界,去爱它,为自己属于它而高兴”。

二者异曲同工。

每个人内在都是有神性的,在欲望被物质填满,灵魂被科技裹挟的今天,《刀锋》《悉达多》这样的书让你看见自己,发现自己,在虚假、迂回和错误中体验自己。

如悉达多所说,

“心境淳朴,清醒,关怀眼前遇到的一切,不带任何怀疑,就这样活在这世界上是美好而愉快的事。”

年度最喜爱作家:黑塞。

悉达读后感 篇8

1922年出版,黑塞已经45岁了。看到一条评论说:18岁的时候看觉得这个真理,28岁的时候看觉得这写的是58岁的自己,58岁的时候看会觉得这是28岁时写的58岁的自己。深以为然。书里是有青年甚至是18岁的少年气的。边读边感受着强烈的共鸣。两个沙门,一个入世一个出世,显然黑塞是肯定前者的。大多数读黑塞的读者都有一些的文学品味,于是读到书中悉达多放弃沙门而入世的情节会无法理解,会觉得我在期待一段灵魂之旅你却带我进入一片狗血之地,这真是不看也罢。但我在这里有不一样的理解。人的解脱和对自我深刻的认识不来自避世的修行而来自深入生活后的感悟和思考。这也是黑塞的主张,一战后,厌世悲观肆意蔓延,黑塞就想用此书来提醒人们不要逃避自我,像悉达多有了男女之欲就去遵从内心,而不是进行消极反抗(并不是赞同纵欲)。感性和理性,抛弃一方都不可的去彻悟。本书和佛教也是分不开的,最后悉达多成为了佛也成为了众生,所以哥文达看到了众生相om。这看上去非常唯心的同时黑塞还格物,那条河就是最大的意向表达,它甚至包括了全世界。

黑塞写完它就写了荒原狼,所以这本也许只手实验级别的小作品也不一定。实验的时候顺便玩了玩佛教思想。啧啧,真是会玩啊。

悉达读后感 篇9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很巧,最近看的两本书都是关乎寻找自我的故事,是不是意味着我也正在不断寻找自我?)书的篇幅很短,仅有130多页,故事也很简单,主要讲的是悉达多的自我找寻之旅。

书的主人公悉达多出生于印度的婆罗门家族,出身高贵,英俊聪慧,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是这些都无法让他幸福、安宁和幸福。为了寻找自我,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达到无我的境界,悉达多开始了漫长的求索之路。他抛弃富裕安逸,先是去森林里当沙门(苦行僧),此后转而追随佛陀乔达摩,然而他发现佛陀是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于是他离开佛陀,继续自己的流浪汉生活。

在林苑他遇到了名妓迦摩罗,最终沉沦于情欲,沉沦于赌博,完全被世俗控制。某天突然清醒过来的他内心充满了绝望,准备跳河迎接死亡,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听到了“唵”字,长眠的灵魂猛然复苏,最后悉达多奔向河流成为一名摆渡者,“以等待和坦诚之心倾听,不怀激情,不存热望,不加判断,不带见解。”

悉达多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以河为师,聆听河流的教诲,听到了世界,听到了整体与统一,听到了“唵”,得到了圆满。

每人眼中看到的故事可能相同,但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悟。可能大多数人都在解读书中蕴含的宗教和哲学寓意,我对这些都不擅长,就站在凡人的角度说说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句话。

“他不再问询本质,瞄准彼岸,他在世间寻找故乡。如若人能毫无希求,质朴而天真无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隽美!”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当下,当下的每一份体验和感受,当下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和妙不可言的的感觉,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非常喜欢林清玄的“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这句话,不要做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忽略当下的美好,快乐过好当下的每一刻。

“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物质和精神都是重要的,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在贬低对物质的追求,将精神追求置于比物质追求更高的地位。实际上,物质追求才是基础,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满足了物质追求,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方面的目标。但我不赞同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甚至将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我认为,人很多的需求是物质没法满足的,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都需要从内心去探寻和挖掘。

这是一本深刻的书,就像悉达多说的“知识可以分享,但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愿每个人都能从悉达多的故事中发现智慧,并认真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