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罗辑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18

罗辑读后感精选。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罗辑读后感精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罗辑读后感【篇1】

涉及多门学科。里面的很多书需要去看。未来不可预测,好好把握当下,在已掌握的知识背景下做最正确的决定。

因为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缺乏知识的恐慌而想看《我懂你的知识焦虑》,最后看完了整套书,不得不佩服罗涉猎的知识有多广。

抛出问题,然后用绕一系列的例子,最后又引回问题本身,看的时候,由于例子太长,有时后直接陷入例子本身而忘记了去辫子问题,特别是后面对历史的精彩罗氏描述。

最后附上前段时间的感悟:

这段时间,总感觉世界变化太快,不知和去何从,怎么在外界不断的变化中找到不变的点,在变化中快速求生存。变化即能淘汰一部分人,同时也是另一部分人不可多得,难得一遇的机遇,是翻身的跷跷板。其实,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改变很快,我们总以为只有我们这代人身处不断变化的时代,时代在不断孵化机会,变化的速度让人感到焦虑,一会互联网的颠覆,一会人工智能的渠道,让我们无所适从。

最近这几天看《季羡林谈写作》,虽然没读过什么历史,但是也隐隐感觉到,每一代人都处于变化之中,这只是人类发展的必经过程,在近一百年中,洋务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哪一件不让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想想当时的人民的生活状态,从旗袍到西装、从文言文变白话文、从辫子到短发、从黄金到纸币满天飞,敢说那会的百姓不是提心吊胆?可就是在乱世中才有可能发生反转。在这段时间一定出现了很多像王健林这样的一类人,抓住了时代丢下来的铁链,在风中摇曳,要风中努力生存,顺着链子往上爬,直到下一个时代他们站在时代的顶端。

至少现在不用感受挨饿和战乱,好好去找找历史上的这些人,学习他们是怎么面对变化,怎么利用变化的。之前五年一代沟,现在说三年一代沟,以前总对这样的说法表示质疑,现在看来不得不承认。也许时间只是过去了五年,但是社会的改变 、人类的进化可能就远不止古代的五年,或者其他国家不同发展进度国家的五年。和父母怎么能没有代沟,不是他们太固执,是他们真的来不及变,好好和他们沟通。

罗辑读后感【篇2】

神灯:我可以帮助你实现三个愿望。

阿拉丁:我想要你帮人实现愿望的本领。

。。。

罗胖:我帮你读书。

我:你只要告诉我你是怎么读、写、思的就好了。

罗胖:很简单,读要成体系,写要讲故事,思要跨界和跳跃。

我:我靠,这么爽快!你就不怕把这些说出来以后我再也不听你的看你的吗?

罗胖:这你就不懂了。格局决定高度。我现在有两个理念:一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化,二是造平台。什么意思呢?我不怕我知道的你也知道,我怕的是你知道的速度比我快。我把我知道的告诉你,这样也可以督促我去学新东西。要是你学习的速度真比我快呢?那也没关系。我这里是一个平台,如果你能在这个平台上成长起来,我可以跟你合作呀,我可以给你投资呀,这样你成长起来了,对我也有好处,是不是?

我:有道理。您的格局让我思路也变宽了。不过我现在更想好好看书。关于读、写、思的部分能不能再细说下?

罗胖:细说的话会比较长。你知道我讲起故事来,一讲可以讲四个多小时。

我:…

罗胖:咱先说读书和知识。简单讲读书就是为了获得知识。但是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说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如果你只是像电脑硬盘一样把知识存储起来,一则能够存储的知识有限,二则容易遗忘更难以提取,最重要的是你没法应用,没法用这些知识进行思考,更不用说创建新观念了。那怎么办呢?把知识组成一个体系。就好比一棵树,核心是树干,也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知识,是你平时直接用来思考的那些东西。比如我现在有两个树干,一个是开放,一个是联盟。剩下的知识是树枝。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看作是不同的树枝。然后你自然会问,那根系呢?没错,根就是我的学习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知识之树才能繁盛。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我们有了体系,就可以把新知识直接挂在相应的枝上。

我:那是不是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可以种不同的树,这样就有了不同的知识体系。比如文科的体系,就是从一个视角出发,构建出一整套体系。无论是小说、绘画,甚至是看历史的观点,都是一种近乎个人化的体验、风格和表达。

罗胖:文科的东西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的一个最大差别是,文科思维你怎么说都有道理,你没法检验它到底是不是对的。所以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理科思维则不同,你说出一个道理,能检验通过,那就是对的,跟现实不符,那这理论你再喜欢,也要干掉。我们说市场是检验产品的直接标准,一个东西好不好,不是你自我感觉良好,也不是发个问卷搞个民(通知范文吧 WWW.tv2288.cOm)

罗辑读后感【篇3】

内容简介:她是一个勇敢的母亲。罗妈妈八岁被迫离家,开始她的街头生涯;十四岁加入卖药团,全省街头走唱:二十岁嫁给罗爸爸,后来更带着当时只有三岁,被成为“天才小鼓手”的罗志祥,全家人开始全省走遍的街头表演生活。发有机会受太多教育的罗妈妈,却将她在街头的所见听闻、所体会到的人生道理,拿来当作从小教育罗志洋的真实教材。那些人们普遍面对的“事业”、“亲情”、“爱情”、“友情”的疑惑,罗妈妈都有他饶富智慧的看法与解答。

《罗辑课》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很棒的书,会是一种轻触心房的悸动!每一个小故事,可能以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或是我们即将要经历的一些事情。每一堂课简单却深刻,只言片语,却像铁锤夯在心中。一口气看完整本?,伸手发现我把整包纸巾都用完了。书在我手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次觉得茫然的时候,都会拿出来看,一个字一个字的扒,想在里面找到一点点勇气。可惜,我没有主任勇敢、坚强。昨天,我看了主任出《show time》专辑时的第一个通告《非常人物》:整个过程你紧张、搞笑,搞笑中的认真,不知道为什么,你在笑,而我脑海里出现的全是你拼了命的努力,拼尽全力的证明,还有一开始努力适应综艺主持的画面,我完全笑不出来,没有哭,眼泪自己滑落了。认识你太晚了,下辈子啊,我要从出生就开始认识你!下次啊,你也要像这次一样很勇敢过生活!告诉我,不要管别人怎么说,那都是别人给你的定义,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可以做到什么!只有你自己可以定义你自己。相信自己,很勇敢的做自己!一直走下去……

罗辑课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看了书才知道小猪能有今天的成功,多亏罗妈妈的教导。每当小猪遇到困难或者疑惑的时候,罗妈妈总是会给予了一个贴切不失为妙计的指点,让友情沉淀、远离黑道、学会弯腰、直面贫穷……这些朴素的道理让小猪无论在生命的低谷还是在事业的高潮都铭记在心。我承认每个故事对我来说都很受用,非常真诚。

罗辑读后感【篇4】

这两年朋友圈里忽然火了一个罗胖,我就好奇这人什么来头。索性读读他的《罗辑思维》。看《罗辑思维》顺便开启了我另外一个传统底线:听书。当我开始接受电子书碎片化时间阅读以后,发现依然读不了多少书,而那么多吸引人的书要读怎么办,接受听书。利用开车做家务的时间可以听书。这本书本来也是讲演出来的,不必理会什么文学水平,恰好适合听。不太理想的是听书时对于有启发的地方无法做笔记,也无法看去看书友们经典点评,分享思想火花。

对于这本书,我觉得还是有些价值,有些地方尽管一带而过,但能够脑洞大开的地方也不少,这正是我想打破的。在一个生活圈里生活久了,眼界有限,思路固化,生活仅在经验上来回刷新,而不是跳出圈子看世界。

其次,对于罗胖分享的一些书,个人还是建议好书要自己看,自己深入思考,不能靠别人的金句或提炼的思想,毕竟这些还是别人的,没有自己的深度思考,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很快又会成为过眼烟云。

罗胖有个愿望,就是“时间的朋友”会讲20年。这个不容易,祝福他依然能够创出新意,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仅靠猎奇,新奇观点,泛泛涉猎很多领域,很容易慢慢失去人们的关注,那么5年也会嫌多了。

罗辑读后感【篇5】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有多阅读才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就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罗辑课》,正是作者掌握知识与命运抗争,从事业的低谷深渊重新地爬上了顶峰,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十五年前,一出道就广受年轻人喜爱的罗志祥,也是本书作者,却因为合约问题,事业瞬间坠入谷底。他不怨人忧天,在许多人都不再看好他的情况下,他愈挫愈勇、力争上游,不但重新站上舞台,更开拓了比以往更壮观的事业版图。但却很少人知道,那些被人欣赏的特质的养成,其实都是来自于他的母亲。

在八岁的那年,作者的母亲被迫离家,沦落街头,她就像街角的一朵小花。在大多数人都还在备受呵护的童年时光里,她很不一样,她必须要靠自己活下去,即使环境多么恶劣,她依然挺立,依然绽放。那是上天给那朵小花艰苦的命运,却没忘记同时给他乐观,还有来自街头的智慧。

作者只不过把母亲的话通过一些小故事、小插曲把当时的情景和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毫不保留地表达出来。这些金句是如此简单、却深刻、让我轻轻一看,就成为我以后做人处事的归依。

不要跳着拿东西!这一句话,一个标题,也是一句道理,是我最有感觉。故事主要是讲,小时候作者因为各自不够高,要跳着去拿高的东西的时候,就会被妈妈骂。这件事看似再也普通不过,似乎人人都经历过。但是在作者眼中却包含深刻的道理:人生前进最好的办法就是脚踏实地,不要贪快、不要贪心、不要跳着去强拿你的实力所摸不到的东西。归根到底,这句金句就化为一个字:脚踏实地。

当你在成长的路上遇上使你进退两难的问题时,无论是工作,还是朋友之间的困扰,今天我跟你们分享的这本《罗辑课》就是最好的解决偏方。

罗辑读后感【篇6】

这个世界真的是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谁都不知道自己烈火喷油似的繁华能够维持到哪一天。我们在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才能不迷茫。旧时代的全球秩序摇摇欲坠,传统的精英们束手无策,现在是轮到我们登场的时候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创造我们的社会。

罗胖真的是一个超级无敌会讲故事的人,任何复杂严肃的观点都可以给你列举古今中外的各种故事把这个观点的讲通,很好理解。本书不用太纠结前后章节的逻辑连贯性,内容都是他做逻辑思维讲的各个主题,这些主题的内容都可以放在“迷茫时代”这个大框架下,而我们在知道这个迷茫时代到底是个什么时代后,能让自己活的更明白一些。我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科普类读物,里面的那些案例,历史故事可以打开一些思路,让自己的阅读范围,关注范围得到一些延展。

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影响,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我记得锵锵在被关停的前几期,窦文涛无数次提到这个话题,如果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对人工工作岗位的影响到底会有大多的替代度,这个时候人类该如何自处。对于这个问题罗胖结合古往今来的一些情况给了给了一些未来世界的形态会变成怎么样的预设,也给了一些建议,人类应该如何做好迎接的准备。在人类孕育出“技术”这个儿子之后,社会的发展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去发展,去变革,怎么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抓住机会做一个明白人,需要做一个活在趋势中的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性程度、分辨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建立以自我为主导的人生决策能力,然后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用自己能够认同的因果关系,来把握自己的决策。

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取得正当的财富,赢得他人的尊重,做最具体、最实在的事情,而且勤奋去做,而不去空谈大道理。行走世间,全是妖怪。在这个雾霾弥散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静心下来,打开一本书,打开另一个世界,看过去、现在、未来,看古今中外变迁,遥望一下天边,静观一下内在,做个简单快乐的明白人。

罗辑读后感【篇7】

迷茫时代的明白人,这话讲的就蛮大的,这么自信。

是真明白,还是自以为明白?我不知道,也无所谓。

罗胖子,知晓他是从年会某老师的介绍。

每天早60s的语音,持续的坚持,让他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推崇。

他卖书,就需要读书,去推荐书。他说他是知识服务商。

他也常常说,自己是臭奸商,又说挣钱是世界上最体面的生活方式。

嗯,就这样一个臭奸商,他整了个20年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

今年是倒数第18年,盛况是空前。一点都不怀疑他能坚持去做,从60s是看得出来。想到了微博里钟楼的铛铛铛。

真实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问罗胖,他好像说是留给自己未来孩子的礼物。但或许,不是。似乎并不重要,总之是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事儿持续去做,一定会很了不起。

他是不是迷茫时代的明白人,我不知道。

他在书里的某些观点确实是刷新了个人思维方式。

谈一个,因果。

平时个许多时候,我们自认为的此因彼果,其中关系经不住推敲。

大多的因果关系,实质上可能是自认为的因。

休谟说:“哪有什么因果关系?无非是外在世界一堆相关联的事物而已,是在人的脑子里把它拼成了因果关系,就是说故事嘛”。

所以,想问题一定要跳出别人给我们设计后的因果论框架。像智者一样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智者的目标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尽其可能地避免不幸。

某些果是不可避免,无须人为调取因,强行关联以让内心接受而丧失掉了该有的勇气和斗志。

直面它,正视它,感知它,是该做的。

爱默生也说过,一个人在集体中,就容易按别人的想法思考;在孤独的时候,就容易按自己的想法思考。而真正的牛人,就是在集体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考的人。

众人皆说如此这般,请稍微迟疑一秒,思辨方能明晰“真相”。反套路的招数得要学习。

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新颖观点,还不错。比如国富论后的英国殖民思路、不可逆的拖延症患者在高价值区结构性拖延、传说化的富兰克林的商人思维、灯塔背后的系统思考模式等等……

推荐小伙伴们得空去翻。

珉炜大哥哥@20xx年01月03日凌晨1:12

罗辑读后感【篇8】

我之前不知道羅輯思維,只是因為書名看的,看后感覺,它不懂我的知識焦慮。我的知識焦慮大概在於自己知道的比別人少,學的專業很感興趣但很吃力。而書里講的啥?我邏輯不好,沒看出章節之間的邏輯聯繫。但是很多思維是新的。比如講為什麼說直播火,那陣我正好迷上看吃播……明明知道沒有用處,我為什麼要看?好奇?本性?大概是人性的弱點吧。而自我超越,自我約束多難喲。人性有一點特別有意思,我明知道這事對我來說是放縱,我偏偏可以說服自己,給自己找理由讓心安寧。我討厭這樣的自己。同樣我也喜歡這樣的自己,讓自己舒服為目的,說明不傻。第二點,關於創新,創新是一類人都努力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諾貝爾獎不行,不應該只獎勵屠呦呦一個人呀,明明是整個團隊的努力,這樣對創新不利。創新不是高知識分子的專享權利,醫學界的洗手這件小事,讓我明白,大眾創新是值得提倡的,創新不在於高明與否不在於代價大小,在於作業和影響。第三點,關於人類演進,依存度越來越低,結構化越來越複雜。就是說越智能,壽命越短。我們能做的是理性樂觀。好吧,漲了見識。但是商業氣息較重,特別在標題方面,文字技巧很妙啊。

罗辑读后感【篇9】

真是槽点满满的一本书,之前看过他的《我懂你的知识焦虑》感觉还可以,这次感觉就是吹牛扯皮加放屁(罗胖在里面常说屁话俩字,这里引用一下而已,并不是骂[奸笑]),看完之后感觉罗振宇靠着他的智能团真的忽悠到天际了,这就是一个忽悠团嘛[捂脸],照我说,想当一个明白人,首先要学会防罗防骗防忽悠。。。这书既金玉也败絮,金玉在于里面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供你参考认知,也推荐了很多书,败絮在于逻辑实在不咋的,举的很多例子太过牵强附会,难以服人,特别是美国独立战争这么大的历史事件,怎么就被你一套商业逻辑给说通了,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绝不是你说的这么简单,还有说到互联网进化论这东西,我实在不敢苟同这些观点和推论,这些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罗胖特别喜欢从几百万甚至几亿年前说起,其实我就想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东西是没有逻辑的,如果你非要搞一套逻辑给它套上,那你就是忽悠。其实,看看这样的书也蛮好的,我们往往会因为不能与作者的观点产生共鸣而更加地深入思考试图去推翻作者的观点,无形之中也就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看一本书,最爽的莫过于能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碰撞,每一次碰撞,都是对自己锤炼,如果全是平平淡淡,说什么都只能点头的,那就没啥意思了。每一个时代都是迷茫的时代,每一个迷茫的时代都有迷茫的人和假装的明白人,用罗胖的一句话结束:我们绝不忽悠人,但也绝不允许别人把我们当傻子一样忽悠。[捂脸][捂脸][捂脸]

罗辑读后感【篇10】

全书写的是古今中外的历史,讲的却是为人处世的哲学。

1.不执着于妄念

李廷玉的悲剧,在于执着于配享太庙的妄念。

拿破仑三世的悲剧,在于想让民众相信自己就是不败的拿破仑的妄念。

而什么是妄念?妄念就是一个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靠他人才能实现的愿望。

2.专注当下,日拱一卒

曾国藩曾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刘春也有类似的说法,“不问是非,埋头业务,屁股干净,尽力协调”

着眼当下,不沉浸于过往的恩怨,不被人际关系绑定,不计较胜负得失,只关心事情能不能做成,日拱一卒,才是捷径。

3.自由主义

什么是自由主义的人生观?

就是我们在保持自己独立人格和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他人释放善意。

什么是自由主义的爱情观?

应该就像张爱玲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写的那句话一样吧,“我爱你,关你什么事”。或许,我们做不到不求回报,至少也不做情感的绑架,对吧?

4.内圣外王

曾国藩的人生原则是不给他人难堪

“我有美名,则人必有不美之名与虽美而远不能及己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

圣贤就一定好吗?海瑞是清官标杆,而且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人,他人自然远离。

然而实际上

当然也有人,把这一切称之为格局。

罗辑读后感【篇11】

不同于《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关注创新与商业思维,罗胖在这本书里更多地关注历史人物的生平解析,以此来揭示当今仍旧适用的做人道理。叙述如说故事般娓娓道来,而蕴含之道理却不知不觉深深根植我心。

从张廷玉身上,我们看到“不求身外之物,一切皆为成长”的人格健全;从曾国藩身上,我们看到“为人处事就事论事,把眼前事办好就好的步步为营;从拿破仑三世过山车般的人生中,我们窥见了“过去的荣光属于过去,不用让他拖累了当下的决策和行为”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卢梭“抓住读者基本需求从而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媚俗著作中,灌注冷静思考,进而改变世界”中,我们感知到他的不拘形式,灵活变通;从乾隆与嘉庆的对比中,我们觉察“一味守成只会减速创新;不追过往,着眼当下才会永葆创新不灭”。

而在对李鸿章的分析中我们也看到“明确目标,但不需急于求成;日进一步,无激进口号也能力挽狂澜”的扎实,以及明确了“利用现老板资源,为整个市场创造高地,也是在为自己创造品牌”的职业方向。而从对雍正的分析,我们更应明确“我们在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格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对他人释放善意”的自由主义。而在对圣人甘地的思考中,我们也应熟知“只有看清全景,权衡利弊,得出的结论才最客观实际”的全局性思维。而从隋炀帝和罗马帝国屋大维的对比中,奥古斯都屋大维

“见好就收,制定共同底线,制定共同规则,用柔软身段和谐关系,得到高帽子,利用高帽子取得成功所需的社会认可”明显技高一筹。

而最后,全书以曾国藩与胡适收尾,揭示了“一个人成事的关键不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牛,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不仅要追逐内圣,更要追逐外王,要有能力调动一切能够帮助你的力量,来帮助你做成这一番事业”,同时,也应葆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真正独立思考和“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的普世慈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