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玫瑰教育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26

玫瑰教育读后感集锦。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玫瑰教育读后感集锦”,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玫瑰教育读后感 篇1

几年前,为了找几本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去了趟图书馆。那天收获颇多,我不仅发现了一套双语阅读书籍,能让我感受英语的魅力和体验英语的快乐,而且在一排教育著作前,我还惊喜地发现了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乍一看题目,我就非常好奇,象征浪漫的玫瑰怎么与严肃的教育联系在一起呢?最近,我又想起了这本书,于是我又去了一趟图书馆,借到了此书,再次好好地品读。

读窦桂梅老师的书,就像在读她这个人。从《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里,我们一样可以看到她的幽默与风趣,她的鲜明个性和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她确实就是那香飘万里的“玫瑰”。“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小花。”她认为自己是一朵小花,只是那么一朵带着一丝芬芳的小花,在风雨中执着的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清淡与忧患。写了她的教学反思和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在这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等。第二个部分主要写了她在语文教学中的所做所想。第三个部分写了她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是对比中国和日本教育的不同所引发的深刻的体会。最后一个部分写了她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从窦老师真实质朴的语言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对教育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的快乐。这一点从第一次观摩她的课的时候我就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快乐感染着每一个人,每一位学生都深深地被她吸引,在欢笑中学到知识。她也曾在日日夜夜不停地拼搏与奋斗。她的成功源于她的勤奋,她的执着与坚强。因为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有,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境由心生”是窦老师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提到的,都知道每天面对繁杂的事务,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还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也就是窦老师总结出的四条人生哲理:一是改变态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如意,我总是会想怎么是这个样子的,怎么不能像我想像的那样去发展的?这样真的很累,就好像和人相处,很多事情也不是像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样,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改变不了事情,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事情的态度。当然也不要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很无奈,其实这样挺好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快乐的因素,做什么心态最重要。二是享受过程。“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看到这句话很有感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都有自己不同的未来。谁说只有读大学才有出息了?谁说赚到大钱就是本事了?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无论是繁花似锦还是落叶纷飞,都要细细地品味,活出自己的精彩。三是活在当下。这句话很熟悉,老师们经常会说,就好像知足常乐,就好像那个称自己是船长的老师——Mr Kitin所说:及时行乐。四是学会感恩。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就可以得到很多快乐,正如我们改变态度的对面对人生一样。学会感恩,即是拥有幸福。

身处教师这个岗位,有很多事情会不尽人意,教学中也会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读了《小红花的背后》一文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我在课堂上和学生日常行为上都给学生实行分数制,然后给他们奖励小星星。本来我想把这样一个表格直接挂在教室的墙上,现在我觉得这样可能很不好。它可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孩子,可也在同时伤害了一些孩子。那些贴满小星星的孩子感觉无比的骄傲,可对那些只有寥寥几颗星或近乎空白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造成自卑的因素。我们说学习上没有失败者,只要付出努力了,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没有一个真正不想学习的孩子,做为老师我们不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可以鄙视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窦桂梅让我了解了激情与快乐,了解了对教育的热爱与真诚。我希望我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以像她一样成长为一朵绽放的玫瑰。让我的教育事业中充满芳香,充满爱。

玫瑰教育读后感 篇2

《玫瑰与教育》一书是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所写。此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是她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走进窦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我最喜欢其中的《心中盛满阳光》,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她说: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化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地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好花要有好心情赏,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赏到好的风光。你的内心如果是一团火,你就能释放出光和热。由此启迪我们教师面对教育上一些让人不满的现象,面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要从中寻找阳光、快乐的地方,紧贴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长。退去浮华留下平实,踏实前进。

其次,这本书中让我感受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谈不上,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勤奋地阅读成就了窦老师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

反观我们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己。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常常为自己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等等,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我想,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同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可以在我们的学生那里、我们的课堂教学上得到验证。

开卷有益,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就让我们开始自己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一定会变得如一朵玫瑰一般美丽、优雅。

玫瑰教育读后感 篇3

再次捧读完玫瑰的《玫瑰与教育》后,我再一次掩卷沉思。在读窦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时,我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玫瑰与教育》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触颇深。在细细品味《玫瑰与教育》时,我总会在不经意间被玫瑰的文字所吸引,被玫瑰坚持真教育的信念所折服。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当然,这本书不局限于谈教育,还谈友情、谈人生、谈读书,可谓一本杂书。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无风格何以立身”一文中,玫瑰说到,“有特色的老师往往容易被学生记住。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除了要排除外部环境的不良干扰,教师自身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师要能够找到独特的自己。教学有特色的教师不一定就能成为有风格的教师。一个有特点的教师,能赋课堂以智慧,融教学以自己的独特思考,这样才能拥有风格。”对于这点,我深有同感。我认为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有风格,最基本的是要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内心涌动着的智慧和激情。在形成教学风格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好好地读书,结合实践,深入思考,把“自己的心”放进教学中,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一个没有风格的教师就像吴非老师所形容的那样——如泥胎木偶。如果说自己以前还是一个“机器人”,现在,我在努力创造自己的风格。

玫瑰老师是一个爱心的老师,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我认为,玫瑰老师不仅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更重要地是她掌握爱的艺术。

“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我们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就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其实我们应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自己对学生的爱是否缺乏了“爱”的艺术性。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会显得有点急躁,开始对他严加管教,冷眼直对,指名批评,甚至实在忍不住就会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刚开始我还会暗暗自喜,后来才知道那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我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再从其他渠道获知学生心里的真实感觉后,我反思了很久。后来,通过实践证明,我切身体会到,对学生的爱一定要掌握“艺术”才能达到好的成效。正如玫瑰老师所说,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对学生的爱也要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读罢《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玫瑰是一个酷爱阅读的人。书中,玫瑰老师写到,“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当我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也开始不断地反思自己。虽然我平时有积极记录和反思的意识,可能坚持不了记录自己的教学点滴和反思。我是一名音乐老师,不属于文科老师,如果平时多反思,多记录,我想一定可以更好地提高我的文学素养和职业素养。我曾下定决心要坚持反思和记录。“当我开始真正要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去很“蹩脚”。”这是玫瑰老师写的话,可是这句话怎么和我心里的感受这样贴切呢?简直是写到我的心坎上去了!在阅读后全书后,我知道了写作的功夫是需要积累的,就像玫瑰老师学习鲁讯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写作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强迫自己“硬写”啊!我也可以从“硬写”开始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今后,我要一路走来,一路书写,一路成长。

《玫瑰与教育》,着实让我浸润在玫瑰的芬芳气息中,沐浴在教育的阳光下,让我看到了一朵真正的成熟魅力四射的玫瑰,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付出的太多太多。她的毅力,她的好学精神,她的孜孜以求,她的激情梦想,无不散发着玫瑰独特的芳香。浸润在玫瑰的芬芳中,我自知自己还不是玫瑰,只是一棵无名小草而已,但当小草有着玫瑰之梦时,草儿也会溢出一丝芬芳,也一定会绽放出属于春天的花朵!我在为我的春天而努力,我在为我的芬芳而奋斗!

玫瑰教育读后感 篇4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000字:

看到书名心里有一丝疑惑,玫瑰一般是与唯美的爱情、美好的童话故事相联系的,怎么还跟“教育”扯上了关系呢?带着这不解,我读了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因为好奇开始读这本书,却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再也放不下。

这本书有四辑:第一辑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第二辑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写出了作者的多篇读后随笔,书籍点评。

读完《玫瑰与教育》这本书,一个幽默,风趣,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见解的人物形象清晰地凸现在我的眼前,她就是芬芳满园的“玫瑰”——窦桂梅老师。在字里行间,我强烈地感觉到了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她的这种快乐溢于言表,感染着我。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堂课不难,通过磨练上堂好课也不是很难,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上课的老师都是快乐的。窦桂梅老师的快乐是一种单纯而高尚的快乐,一种在平凡中演绎精彩的快乐,一种生命与童年相约的快乐,是一种缘于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真诚的爱的快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爬上心头,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窦老师认为“境由心生”,在书中毫不吝啬地道出了颇含人生哲理的四条建议:

一是改变态度。“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啊,“再伟大的人物,历史也不能为你折腰”,重要的是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只是繁花盛叶中弱不禁风的一叶草儿,理性做事,理性做人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二是享受过程。“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窦老师的这句话说得多好!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人生过程,有风景如画,也有残页败笔;有繁花似锦,也有落叶纷飞;有春华秋实,也有杂草枯荣……只要我们仔细品尝,品出它的意义,即便过程有些艰辛,即便其间会遭遇痛苦,我们就会感到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三是活在当下。“要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这句话,听起来有几分禅意,但如果真具备了这样的心态,人生的快乐便是无处不在了,知足长乐嘛!

四是学会感恩。“怀着爱心吃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这是西方的一句格言,朴实中却道出了幸福的本质意义。我一直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源于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暖暖的感觉!

“愿你把所有的艰难都遗忘。请收下吧,我送你的玫瑰,让你的生活充满希望。”这是她理想的愿望。她将教师从职业变成了身份,享受这份特殊的使命。这本书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要以情动人,以爱的火点燃学生和自己的世界。

玫瑰教育读后感 篇5

假日,独坐窗前,聆听院外枝头鸟儿的鸣奏,手捧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我慢慢走近名师,了解名师,感受名师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教育艺术。《玫瑰与教育》分为四部分,我们可以从她的“成长”中感受到高雅的“清淡与忧患”,并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真的让人心潮澎湃。书中的四辑分别是: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在书中,有许多地方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教师要有一个“终身学习”的观念。窦老师没有因为自己在教育行业已赫赫有名而固步自封,依然在教学的同时撰写教学记录不停地地反思,借鉴日本的教育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养成了勤于阅读的好习惯。正如她所言“有梦总是好的。”应试教育的中国,在新课改努力下,虽然取得成就,可还是有“应试”,但我们有梦才有奋斗的激情。为了心目中的“教育梦”,我们得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名师身上,总有一种热爱学习的激情,这种品质让我佩服,她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坚持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勤奋学习。没有谁是随随便便的成功,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更是如此,心中应该有追求,有梦想,饱读诗书,勤于笔耕,撰写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真正从内修炼,打造有底气、接地气的优秀教师.

其次,倡导有温度的语文课堂,这部分是给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在窦老师谈到“小红花的背后”,我是深有体会。一堂课中,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给优胜者星星、红花等等奖品。孩子也开始兴致勃勃地举起自己的手。但仍然有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我是也如此。一堂下来,我总看到那些没有得到星星的孩子眼中满满的失落,久而久之,这些无法得到奖励的孩子,丧失了兴趣和热情。那么怎么来对待孩子的奖励呢?正如窦老师所言“我们没有权利用成人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的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机器每一个孩子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耀的尊重”“不要仅仅以竞技的原则发放小红花,或者说不可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一如到小学的学习中去”。那么我们除了对优胜者予以奖励,还应该对那些暂时落后或者不积极学生予以奖励,恰如其分地奖励学生。更应该在奖励的同时,教师寻求语文课堂的本真,激起孩子的兴趣。比如,在课堂中,教师把文字语文引入生活语文,把生活语文化成文字语文。这样,枯燥的“学以致用”就不会使趣味的语文丧失在课堂中。有了趣味性,孩子才会主动去学,而不是老师和家长硬塞的。

最后,窦桂梅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她倡导的主题阅读的教育思想十分精辟,她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在阅读教学方面提供了好的捷径,让我能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有了路子,更多的是让我知道怎样引导学生爱上语文,作为老师,我们教的知识永远有限,在教他们学习方法的同时,应该鼓励孩子拓展他们的视野。应试教育留下的后遗症,还依旧在。窦老师说的好,“从小,没有好好感受那些充满人性的‘真善美’的书籍及受过艺术熏陶的人,必定有严重缺失的人”。语文来源于生活。现在教学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孩子的生活常识缺乏,老师只能用语言描述和图片展示给孩子。我们经常应该鼓励学生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多积累,这才是源头活水。

手捧这本《玫瑰与教育》,遇见有窦老师这样的名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自己。她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在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地不断奋斗,用心浇灌,相信自己的学生会像玫瑰一样散发迷人的芳香。

玫瑰教育读后感 篇6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而窦桂梅老师送给我们的这支玫瑰——书

却不只是留有余香在手

更是在心灵。读了她的书以后我更加放不下教育教学这份工作

这就是窦桂梅的人格感召力

她影响改变了一部分读者的生活。窦桂梅老师的生活是读书的生活

她将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和记录:“读书至深夜

甚至凌晨

彼此我总感觉自己生命的花朵在黑夜中尽情的舒展绽放。”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心胸、处世、为人、价值取向、世界观??气象万千。读书使人由内到外的美丽起来!

好书仿佛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而且,窗口开得越大,放进来的阳光就越多,进入视野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全面。只要一卷在手,无穷天地便装进了我们的襟怀。在书里,我们看到了广阔的世界,看到了银河外的星体,看到了人类的历史,纵横千秋,驰骋万里,不亦乐乎。读书不仅有怡情、博采、长才等

“行万里路”的功用,更能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取得入世的常识,找到生活的力量源泉。读书可以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伟人读书,

名人读书,

平凡的人也可以读书。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我用读书的方法拓展了我的生命,

在茫茫人海中,

我只是沧海一粟,

在漫漫红尘中上下求索,

但读书已成了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想要摆脱平庸。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老剂。就像女人护理自己的容颜一样,珍贵的文字饮食,修缮了灵魂,使心灵日益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和软弱。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这是窦老师多么精辟的论述。窦老师坐拥书城,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驰骋。奠定了她生命的底色,玫瑰花在枝头绽放,

孕育着美丽,孕育着风格。正是玫瑰花开的声音,

唤醒了睡意蒙胧的我,生活原来可以更多彩!

生命原来不平凡!

玫瑰教育读后感 篇7

走近窦桂梅的课堂,她朴实、细腻、清新的语文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走进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老朋友在促膝交谈,朴实的语言如涓涓细流进入干涸的心田,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令我不忍放下,常常跟着她优美的语言走进她的思想领域中。

“我们萧潇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这是《玫瑰与教育》这本书的卷首语,读罢令人心动。除了序之外,这本书有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写了作者的教学随感反思并就学生和自己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与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所感;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见闻,并对中国和日本教育的进行了对比而产生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着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老师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去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当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去很“蹩脚”。往往不自觉地把别人的一些话,当成自己文章中的内容。后来读到鲁讯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心里这才颇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读到窦老师书中的这些话,我感到强烈的惊喜。总是给自己寻找懒于写字的理由,即使话在嘴边,也懒得下笔,久而久之,想再表达,已经难以入手。想想文人书豪的鲁讯和特级教师的窦桂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这个平凡的人呢?窦老师的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书中有篇文章《心中盛满阳光》,文章里的每个字都能触动自己的心,不忍割舍就全部抄写到读书笔记中永远保留着。开头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化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地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好花要有好心情赏,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赏到好的风光。你的内心如果是一团火,你就能释放出光和热。因此,面对教育的系列让人不满的现象,面对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要从中寻找阳光、快乐的地方——根系教育的土壤,是理想滚烫于心,紧贴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长。如新课程改革在给我们带来了契机的同时,也随之会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许多新矛盾。需要我们所有的探索者手牵手,朝前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sbJ1.COM

总之,我喜欢窦老师的书,它引领我渐渐走进理想的课堂,走进教育的春天;我喜欢她的人,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宽厚仁慈,对教育不懈地追求,佩服之余,唯有感慨。

玫瑰教育读后感 篇8

随时随地地记录,就意味着要随时随地地思考,思考我们的教育生活,思考我们的人生。

“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窦老师的这句话说得多好!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人生过程,有风景如画,也有的残页败笔;有繁花似锦,也有落叶纷飞;有春华秋实,也有杂草枯荣……只要我们仔细品尝,品出它的意义,即便过程有些艰辛,即便其间会遭遇痛苦,我们就会感到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要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这句话,听起来有几分禅意,但如果真具备了这样的心态,人生的快乐便是无处不在了,知足长乐嘛!“怀着爱心吃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这是西方的一句格言,朴实中却道出了幸福的本质意义。我一直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源于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暖暖的感觉!有特色的教师容易被学生记住。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没有特色。究其原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家长、学生的压力导致教师缺少一个宽容、宽松的环境,令教师们不敢去尝试建立自己的风格,只能围着分数棒转,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成长与培育风格的大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他们的专业水平刚刚成长,就要面对学生是否接受、领导是否肯定、同行是否理解的问题;如果参加比赛,还要面对评委老师们能否首肯的问题。而目前的评委们,可能会出于对新风格的把握不定,或自身水平的局限,或为了规避风险,一般要求中规中矩、有板有眼。评委们只是按照时尚的理念或个人的印象给授课教师打分,也不给授课教师任何申辩的机会,更全然不顾教师的个人特点。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们很容易迷失自己、丧失自己,把自己当作体现某种理念的工具。那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呢?教师的自身素质最重要,教师要找到独特的自己。教学有特色的教师不一定是有风格的。一个有特点的教师,能赋课以智慧,融教学以自己的独特思考,这样才能拥有风格。

所以,教师一定要找到自己内心涌动着的智慧和激情。在形成教学风格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好好读书,结合实践,深入思考,把“自己的心”放进教学中去,切忌成为“教学机器”。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我们去善待,教育不是竞技体育,不是让受教育者优胜劣汰,而是让每个人都具有享受幸福和自由的可能。

玫瑰教育读后感 篇9

窦桂梅的的这本《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该书主要为四部分,第一辑是她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是一种清淡与忧患的完美结合。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这点给读者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而我沐浴在玫瑰清新婉约的文风里,体味着玫瑰繁富精到的旁征博引,把玩着玫瑰漂亮精致的文字,幸福着玫瑰“幸福的感觉”,“沉醉不知归处”成了自己最好的选择。

当然同样身为教师的我也在认真阅读完此书后,开始了严肃的思考。时代在不断变化着,我们所谓的课堂学习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竞技比赛,我们不该过于太死板。课堂里没有谁是真正的失败者,所有的学生都是需要鼓励的。尤其那些通常在老师眼里不积极的学生更应该得到鼓励,这些不起眼的鼓励也许会转折很多人的人生。我们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学生。我们没有权利用成人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冷血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给他们一颗美好的心去看待他们所要面对的路。正如窦老师所言:我们如果用形形色色的小红花娇纵一部分学生,同时会伤害一些无辜的学生。

我们要时刻铭记: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玫瑰与教育》一书最后一页,窦桂梅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诗:“跳着舞过黯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因为她的《玫瑰与教育》,我想把这句诗改写一下:跳着舞过平凡的日子,让我走进玫瑰的理想教育之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