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29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系列10篇。

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是很愉快的事情,读作者写的作品便是给了我们一个攀登的台阶。如何用文字将作品的读后感真实表达出来呢?以下为我们为您分享的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1)

《小游击队员》这个故事是军旅作家王愿坚先生写的短篇小说,故事取材于1935年红军长征后的真人真事,通过叙述少年樟伢子机智灵活救护红军战士,不畏强敌勇敢抵抗。充分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反对内战维护统一的坚定信念。

文章主要讲述了红军要攻打蔡溪县城,派贞察兵小黄前去探查虚实,半路遇上国民党保安团,中弹负伤滚下山坡。幸好遇到了樟伢子(这个男孩,大约十二三岁,又黑又瘦的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头发有两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巢。)的救助,才得以重新去执行侦察任务,并在樟伢子的帮助下成功绘制了敌占区地形图。不料,到了蔡溪却被敌军发现,小黄被捕,只好让樟伢子独自去送地形图。在游击队拿下蔡溪后小黄获救,樟伢子也终于成为了梦寐以求的游击队员,为被敌人害死的爹妈报了仇。

这也有点像王二小的故事,正如书中说的,“这几天来的情况,证明他不愧是革命根据地里生长起来的孩子,是个童子团的好团员,他会在革命摇篮里迅速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革命战士的!”他们都因自己的聪明勇敢而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由此想到我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跟他们比比,真是微不足道,不仅在学习中要勇于克服困难,生活中遇到恶人,也要向他们一样有着一双慧眼,能明辨是非,有防范能力。要勇敢面对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挫折,决不退缩。

樟伢子小小年纪就为革命作出贡献,而现在有的孩子,不但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还不好好学习,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上实在是不应该啊。虽然现在不是战争年代,没有那样的生活背景,但我认为做好事不在大小,三国时期刘备曾经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毛主席也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雷锋没有做惊天动地的事,只是做了许多对人民有益的小事,却惊动了世界,教育了几代人。这本书正是号召我们从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2)

《小游击队员》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樟伢子的父母为了掩护伤员红军,被鬼子给杀害了。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成了孤儿的他四处寻找红军时遇到了红军的侦查员。侦查员去敌区侦查时不慎被敌人发现,侦查员被俘。机智勇敢的樟伢子把敌人的情报送给了游击队,游击队歼灭的敌人,救出了侦查员。樟伢子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成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书中还讲述了游击队员中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护理伤员的小何,为了给伤员吃粮食,自己偷偷煮野菜;保管粮食的老姚,为了省粮食,自己却吃皮带;在战斗中牺牲的黄茂有同志,他的妻子、儿女继续支持革命斗争,将自己视为革命的后代,投身到革命中去。

看完这本书,我很感动。老一辈革命英雄为了我们能过上今天幸福的生活,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虽然现在我不能成为一名小游击队员,但是我要学习樟伢子的机智、勇敢,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舍己为人的优良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老师,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3)

还记得今年的十月份,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小游击队员》,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红军们打仗时的艰辛。主人公有:樟枒子、彭绍明、小何、赖兴华、姚恒义等人物。其中我最喜欢樟枒子,他简直就是一位小游击队员,老黄走了四十多里路,气喘汗流,快支撑不住了,多亏有樟枒子出现救他,当老黄说不用扶的时候,樟枒子却默默地扶着他。有时老黄坚持不住了,既把大半个身子架在他身上。樟枒子什么也不说,只是一声不吭地扶着他。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樟枒子,就没有老黄这条命。别的人物我也非常喜欢。比如小何,每次她把饭给老滕做好了,老滕就去吃了,可小何已经筋疲力尽了,却还在给老滕收拾睡觉的东西。每一次老滕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睡的。直到有一天。老滕才知道,她每天就吃几片牛耳大黄叶子,煮出黄黄的汤,有一股土腥味。还有,她的皮带不是断了,而自己煮着吃了。而她一点也不觉得吃不下支。但最后,老滕却离开了小何。还有姚恒义也很值得我们学习,他虽然嘴上不给小赖加饭,但却在训斥小赖时偷偷地放了一点面,煮好后,他就看着小赖吃,自己却一点也舍不得吃。还有,他的伤要比小赖多。但却一直照顾着小赖。有什么好吃的,他就第一个让小赖吃。我读到了这儿,想起了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对我的,嘴上在骂我,但心里是爱我的,还有彭绍明也值得我们学习。自己受了伤也不管,只知道跟随着革命队伍打仗。他也很聪明,白鬼子来村里,他的计谋使白鬼子又一次失败了。

我读了之后,才恍然大悟,我们现在已经算是非常享福了,不用打仗,不用逃亡,不用躲避,也不愁吃不愁喝。在想想那些红军们,他们时刻准备战斗。我要向那些红军们学习。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4)

小游击队员这本书,讲的是革命时期的英雄事迹,例如从小失去父母的樟伢子,为了给爹妈报仇,就当了游击队员,消灭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小游击队员这本书最令我震撼的是从小失去父母的樟伢子,他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从小没了爹妈,只能靠自己生活,就四处寻找红军,消灭敌人,为祖国作出巨大的贡献。樟伢子在找红军时,碰巧遇到了被鬼子打伤的红军侦察员,就把他带回自己造的一个小窝,因为侦察员在流血,怕鬼子跟着血迹找到他们,就先用沙土把血迹盖上,再用木瓜借住侦察员的血,倒在另一条小路上,再把他的鞋子扔到有血的那条小路上,这样鬼子就会跟着血迹走,走到另一条小路上,这样,鬼子就找不到他们了,就这样,樟伢子就救了侦察员。

看了小游击队员里的内容,使我感动,我看见过吃树叶,吃野菜,吃嫩草的人,但从来没有见过吧牛皮带煮熟了吃,那我可以想象解放前的日子是多么苦啊,因为革命时期的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换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5)

前几天,王老师推荐给我读了《小游击队员》这本书,我从来没读过类似的书,一下子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书中机智勇敢的樟伢子,嫉恶如仇的彭绍明,舍己为人的小何······我被他们身上的可贵精神所深深震撼!我这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阳光少年,对于战争年代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几乎一点都不了解,无法想象他们的艰苦,他们的坚强,他们的勇敢!我一边看书一边想也许我在那个时代该是个什么模样?多么幸运呀,我生活在这幸福和平的年代!

这本《小游击队员》是著名作家王愿坚的小说集,收入了他的《小游击队员》、《村野的火星》、《赶队》、《征途上》、《后代》五篇家喻户晓的作品。我最喜欢其中的《小游击队员》和《赶队》。《小游击队员》描写的是樟伢子的父母被白鬼子杀害了,他成了孤儿,但是他没有害怕,并踏上了寻找红军的路途,在途中遇到了红军侦查员并帮助侦查员完成了任务,使游击队消灭了敌人。他甚至在敌人面前假装采蘑菇,真是个机智勇敢的“淘气鬼”!最终樟伢子实现了自己永久的愿望——成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赶队》写的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小何,她是红军伤员护理员。一位红军的腿中弹了,她扶着那位红军跟着队伍,在半山腰却遇到了白鬼子,他们赶紧躲到了一片树林里,过了好久,白鬼子走了,他们却掉队了。在赶队的日子里,小何把粮食给了那位负伤的红军,自己却用野菜充饥,当那位红军看到时,她还用“女同志的东西不能随便看”来隐瞒伤员。最后在重重困难中赶上了部队。同样是少年的他们怎么能那么勇敢无畏、舍己忘我呢!而现在的我们却常常在为一些小事计较,为一些小困难哭鼻子。和他们相比,我们真应该感到惭愧!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要勇敢面对一切,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回报祖国。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也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历史,努力争做一个有用的人!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6)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作家王愿坚写的小说《小游击队员》。读完后,我的内心深有感触,被那些战争时期的英雄深深感动,我敬佩,敬佩他们遇事沉着,敬佩他们为祖国为人民而牺牲自己,敬佩他们担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

这本书里面有一个让我记忆犹深的故事——《小游击队员》。故事写的是一个叫樟枒子的小游击队员的成长经历。樟枒子这个孩子很聪明,又很不幸,他的父母亲为了掩护红军而被白鬼子杀害,于是樟枒子就立下决心要当红军,给爹妈报仇。为了掩护了一位受伤的游击队员,樟枒子先把游击队员留下的血印子,用沙土盖住,把压倒的草扶好,又到别处去压了压草,又害怕白鬼子乱搜,就跑到与游击队员藏身相反的山上最显眼的大石头上洒上血,一直到沟边,又把另一块大石头顺血线推下去,还跑到白鬼子面前假装采蘑菇,向白鬼子谎报了那位游击队员的去向,用他的机智勇敢成功掩护救助了一名游击队员。不仅如此,他还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帮助游击队送情报,协助游击队打白鬼子……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这本书封面上的那句话: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华丽的语言上,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和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回想一下当时那些战争时期的生活,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而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呢?吃的好,住的好,想要什么都有。那些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子弹都打在身上了还不肯倒下,还要拿着枪继续战斗。而现在的我们呢?写作业多写一个字都觉得手痛,摔跤了,破皮都会哭很久,甚至还要去医院,我们真应该像那时的英雄学习,学习他们的坚强,学习他们的坚持,学习他们的无畏。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他们那时一样去打仗,去为了祖国而牺牲,去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但我们可以好好学习,好好读书,以后为国家建设更好的家园!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7)

今天我读了《小游击队员》这本书,合上书本,心中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英勇机智的小英雄樟伢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军主力长征途中,十三岁的樟伢子父母为了掩护红军伤员,被白鬼子发现不幸遇害身亡,樟伢子从此变成孤儿。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他四处寻找红军想要参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那个被白鬼子追杀而受伤的红军侦查员,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勇敢巧妙地帮侦查员避开了白鬼子的追杀,之后还协助红军战士一起完成了侦查任务,最后他成功被游击队队长认可,成为了一名小游击队员。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机灵的樟伢子从白鬼子的眼前钻过,误导了白鬼子,心中不禁暗暗叫好。

读完后我深有感触,我被樟伢子小小年纪却那么勇敢坚强、不怕吃苦的精神所打动。他为父母报仇,为牺牲的战士报仇,为了搭救红军,为了完成侦察任务,为了保卫国家,却如此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

这让我想到了在战乱年代,无数游击队员同敌人抗击的场景。如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日本鬼子到村里到处杀人放火,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不顾生命危险跟鬼子硬战,挨了鬼子几拳后,他依然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跳入河水中,当村民都以为他牺牲时,他却以惊人的潜水能力,在鬼子枪口下巧妙逃生。他的故事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者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他们值得我们铭记。如果没有保卫国家的勇士就没有和平的年代,更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争做追梦好少年,今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少年强则国强,奋斗吧,少年!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8)

读了王愿坚先生的书《小游击队员》后,好像自己也身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好像看到了英雄们的浴血奋战的身影;也好像听到了老百姓们的求救。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人民的爱国之心与民族精神。

这个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的时候,山上的孩子樟伢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的父母想要掩护受伤的红军,被白鬼子发现,不幸的被杀害了。樟伢子为了给父母报仇,就想加入红军。他为了找到红军,跑了一个多月,山、坑、洼都跑遍了,也没见到一个红军。累了,就在茅草里睡觉;渴了,喝点泉水;饿了,就摘果子或是上树掏鸟雏烧烧吃。他下了狠心,如果找不到红军就不回去!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受伤的红军叔叔,被白鬼子追杀。他凭着勇气、聪明、材质,协助红军侦察员完成任务,樟伢子的勇气、聪明、才智,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今天,重温了那段充满“血”的历史,不得不感慨万千,深深的印在我的心底。正是那些英雄,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我以后绝对不能娇气,要向樟伢子学习珍惜时间,热爱祖国,刻苦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9)

小游击队员读后感

《小游击队员》是一本很老的书。今天,我读完了它。

一翻开这本书,里边的故事就吸引了我。我贪婪地读着,好像要把它里面的情节全部吸进我的脑子里。

这本书主要讲了樟伢子救出了侦察班长,和二分队一起拿下孙家大院,最后成为小红军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樟伢子的机智勇敢让我大吃一惊。虽然他是一个小孩子,但是他很聪明,能巧妙地引开白鬼子救出侦察班长,还能在白鬼子的眼皮底下把情报送出去

读到樟伢子,我就想起了一些革命小战士,如张嘎、雨来等。他们跟樟伢子一样,都很爱国,都为打鬼子做出了贡献。而且,他们都很机灵,遇到困难总是想出办法解决。

读了这本书,我能感受到侦察班长很坚强。他能在自己负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只要你有聪明的头脑,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这本书里的樟伢子非常值得我学习,以后我要多看看这本书。

小游击队员的读后感(篇10)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小游击队员》,这本书的作者是王愿坚,书里记录了他的多篇小说,如《粮食的故事》、《小游击队员》、《党费》、《七根火柴》等,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游击队员樟伢子的故事。

樟伢子十二三岁的时候,父母被白鬼子残忍的杀害了,为了给父母报仇,樟伢子踏上了寻找红军的路途。在寻找红军的路途中,樟伢子遇到了受伤的侦察员,他为了救侦察员,巧用妙计,引开敌人,最后不仅救了侦察员,还帮他送出了情报,帮助游击队歼灭了敌人,最终自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读完这本书,我百感交集,在当时险恶复杂的社会环境,为了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都在所不惜......现在的我们生活的这么幸福,不用打仗、不用逃亡,不愁吃穿,我以后更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樟伢子的勇敢令我敬佩,那种坚持不懈,舍己为人的精神更令我敬佩。这本书还告诉我一个道理:只要你有明确的目标,有一个思路清晰的头脑,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论你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一定能战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