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孝道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7-05

孝道读后感(精选11篇)。

生活中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工作中读书是为了锻炼自己,我们认真阅读了作品,对于其中的情节描述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读后感时,应该集中力量描写那些令你感触最深的情节与内容,您掌握了正确写作品读后感的技巧吗?我们带您了解“孝道读后感”的故事和文化底蕴请阅读,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孝道读后感 篇1

读了这本《中华孝道故事》后,深有感触,尤其是看了其中的《母爱是钟》。

故事说:作者读小学时,家境贫困,没有钟,每次都要到附近王麻子家看时间。一次,作者又去看钟,王麻子让他买个钟回家看。作者回家后就放声大哭,而他的母亲却说:孩子,咱人穷志不穷,以后别去他家看钟了,妈给你报时。他上中学以后,时间就更紧了,每天天不亮就要步行到位于市区的二中上早自习。母亲这只钟更是不知疲倦地工作,使他一次也没迟到过。但是这位母亲也有失误的时候。一天夜里,天上阴云密布,星星始终未露脸儿,远处胸肌有死绝了似的未叫一声,母亲沉不住气了,忙催促他起床。他到校门口后,只见大门紧闭,原来才凌晨两点。他就在马路上来会不停地跑,直到天亮学校开门。放学回家后,母亲听完他的叙述,便搂住他哭了。第二天他放学回到家,一眼看到桌上摆着一支崭新的小闹钟,他又看看母亲,见她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原来是母亲卖了血,买了钟。他顿时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

我感觉母亲的一生确实如钟,为了儿女长大成为有用之才,她一刻不停地奔忙着。多么伟大的母亲啊!为了孩子,可以舍得一切,忍受一切,充当一切,包括为儿子上学做一只报时的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生于我们的伟大母亲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尊师重教、孝顺父母、团结同学的好孩子。

孝道读后感 篇2

孝道作文900字百善孝为先读《孝女绳》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孝女绳》,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根,是我们的同龄人,她的童年浸满了辛酸的泪水。李根的爸爸身患重病,瘫痪在床,基本丧失语言能力,妈妈因此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从此,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李根稚嫩的肩膀上。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爸爸,一边更是还在继续坚持的努力学习。为了能更加方便地给爸爸扎针、吃药,聪明的李根就拿了一根细细的尼龙绳,一头系在爸爸床头,另一头则系在自己的脚腕上。尽管李根的生活十分辛苦、家境贫寒,但她从未放弃学习。五年来,李根捧回了九张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奖状。

这是一个多么孝顺、多么坚强的女孩啊!这跟尼龙绳不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绳,这分明是李根用血汗和亲情编织成的孝女绳啊!这根尼龙绳一头系着爸爸的生命,一头系着爸爸对女儿的依赖与企盼,一头更是系着女儿对爸爸的爱心与孝心。

读了李根的故事后,我不禁思绪万千。为了家庭生计,李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难?同是和我们一样的花季少年,生活的道路与我们相差何远?比起李根,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妈妈让我去帮她把茶杯端过来,我嘟着嘴不干,外婆让我帮她把碗和菜端进厨房,我依然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记得那是一天放学回家后,准备先填一点肚子,就去找我没吃完的早餐奶酪面包。咦,怎么没有了呢?我生气的大声吼道:外婆!也许那天是因为天气闷热,心情烦躁。只见外婆急忙跑来问:怎么了?我问:我的奶酪面包呢?我把它吃了。啊,你怎么能吃了它呢?我吼了一声,我不管,反正我就要吃,要不饿死我算啦。说完,我头一甩跑进了房间,把门重重关上,我心里还埋怨:外婆怎么能吃了它呢?她怎么能吃我的东西呢..现在想想当时也真不应该,我们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可是看了李根的故事后,我们是不是都该想想父母他们也是很不容易呢?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还要辛苦的工作,他们的想法是不是我们也该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应该孝顺父母,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多去为他们想一想。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现在双亲仍还健在的时候,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吧,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把父母想起来,但到那时我们也只能是追悔莫及了。

百善孝为先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优秀传统美德啊,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继承与传承下去。【551336.COM 合同帮帮网】

孝道读后感 篇3

一本《论语》放在书架已有好几年了,来到新的工作单位,也把它顺手带了过来置于床头,虽然偶尔翻阅几页,却也没有读完。

今年寒假总算是完整的读完了一遍,但总感觉只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而已,其中的好些道理还是参悟不透。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辽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现仅将本书中的孝道就与治学的部分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有些人们在这一方面却在褪色,学习孝道并对学生对后人讲述孝道是非常必要的,使自己也让他人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担心他的疾病,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我个人的理解为,能够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的事情,尽最大努力的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除非是像生病这样自己没法控制的x事情,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书中注释为“侍奉父母,难在时常保持和颜悦色!人子中年纪少的做事,年纪长的具备饮食,难道这就可以算得孝么!”我对后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些欠缺,单就“色难”一句,我认为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虽是有些讥讽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父母年事还不是很高,还没有到子女经常服侍的地步,但老人爱唠叨,唠叨多了就有些不耐烦了,其实想来老人的唠叨就是一种爱的体现,我也应该尊重老人的唠叨,和颜悦色地倾听她的唠叨。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的孝,只是能养父母。但人们亦养犬马。如果只养而不敬,则养父母跟养犬马还有什么不同!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不仅能养更注重敬的思想。当然针对于我们来说,相信在这一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会时常见到或听到对老人养而不敬的事例,更有甚者既不养也不敬者。因此不仅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也要对我们的后代,对我们的学生传输对父母对祖父母等不仅要养更要敬的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到远处去游;如出游,必有一定得地方。社会发展到现在“父母在不远游”是不大可能了,但“游必有方”还是很值得提倡的,必须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并且时常告知父母自己的情况。

孝道读后感 篇4

《中国孝道故事》是一本记叙了64篇关于孝顺的故事,每一篇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封面上的两句话更是富有哲理: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她像一颗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十分震撼,多少伟大的儿女,多少伟大的父母!尤其是看到《我的疯子娘》,那一篇时,我怔住了。有一天,一个疯女人流落到他们村里,穿着破烂,见人就傻笑。他的父亲还没有娶媳妇,于是他奶奶决定让她为他家续上香火。父亲也不情愿,但家里太穷,也只好答应了。

有一天,她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奶奶十分高兴,但从不让她接近她的亲生儿子。一个儿子给家里增加了不少负担,他娘在家里吃闲饭,还经常惹是生非,他奶奶狠心将他赶出了家门。

五年后,她又回来了,还是一样傻乎乎的,但是母爱却是清楚的。奶奶和他爹又把她领进了家门。有一次,他娘给他送伞,路上摔了好几跤,班上的小范带头笑了起来,他拿起文具盒拍去,却被小范掐住了。他娘冲了进来拎起小范把他丢进了池塘。后来事情变得严重,小范的家人找上门来索赔。

奶奶渐渐老了,没办法再给他送饭菜了。于是,他娘担起了每天给他送饭的事。有一次,娘顺带了十几个野山桃,我顺口说了声甜,第二天婶婶来找我,问我今天娘有没有来送饭,还没回家呢。难道走错路了?后来在峭壁下发现了母亲,但是是尸体他肝肠寸裂,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后来他被录取了,但母亲不在了。

孝顺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百善孝当先。

孝道读后感 篇5

其实孝无处不在,孝就在我们身边。

孟武伯像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那么,这种孝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呢?

说道“孝”,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伟大而又熟悉的身影“我的妈妈”。前不久,姥姥因气管炎住院了,姥爷在家又感冒了。妈妈每天安顿好家里以后,就去医院和舅舅姨妈们轮流照顾姥姥,在家还要照顾姥爷。回到家,还有买菜给我们做饭。那天晚上,我看见妈妈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叹气。此刻的我,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这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孝心,但这是一个女儿对生病的父母的孝。姥姥出院以后,妈妈还是不放心姥姥的病情,每天都去看望姥姥。妈妈的孝心深深的感动了我,同时我也明白一个道理:孝顺父母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

何为孝?

孝,是在父母口渴时,递上一杯清香的绿茶;孝,是在父母疲惫时,帮他们放松放松;孝,是在父母饥饿时,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年少轻狂的我们,只要听父母的话,不把他们的教诲看作唠叨,不让他们受伤,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孝。

孟子说过,“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

孝,无处不在,孝就在我们身边。朋友们,世界需要更多的孝心,更多的关怀,行动起来吧!孝敬长辈,从现在做起……

孝道读后感 篇6

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己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伤心,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所以二老大笑。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知道古代人都那么孝顺,我们现代人就更应该孝顺父母了。这使我我想起了一个词“百善孝当先”。只有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顺。此时我想到了,我有没有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有没有让父母开心?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妈妈和我在家。突然,妈妈的肚子疼了起来,妈妈叫我拿药来,可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么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为了妈妈,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妈妈,他肯定为我买药的时候也一路小跑。现在,正好让我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药妈妈说:“有儿子真好。”我开心地说:“还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后会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孝道读后感 篇7

(一)天地人之道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生活这样艰苦,为什么能自得其乐呢?其实,主要是在于你的人生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二)处世之道

在现代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子贡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孔夫子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论语·颜渊》)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所以,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可。

(三)君子之道

这里的君子一般是泛指才德出众的人,在《论语》中,随意就可发现这二字,可见君子的重要性。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连孔子都愧称君子,不难发现君子的标准之高。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仅是一个好人,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四)人生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很多人都感叹光阴流逝之快,但孔子在看着流水兴叹的同时,也给大家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为政》)孔子提出的这六个人生轨迹,对我们现在仍有很多启迪意义,关键是我们如何领悟这其中的智慧,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窗外落花纷纷,合上书,闭上眼,闻着淡淡花香,细细咀嚼论语之道,我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份从容和坦然…

孝道读后感 篇8

读《二十四孝图》有感:说说孝心孝道

孝是什么?孝是宽容: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孝是报答: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是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孝是耐心的陪伴:耐心听取老人的话;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耐心说服老人。孝是善意的欺骗: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告诉老人只花了几十元。孝是常回家看看:回家给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闲暇之余,翻阅朋友的空间时偶然看见《二十四孝图》这本书,看后感受颇深!《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纵观《二十四孝图》这本书,孝子们有为父母舍利的,有为父母舍身的,有为父母舍妻子、儿女的,可以说无一不能舍!甚至自己的生命。舍身、舍心,完全是无我的尽孝。

吴猛《恣蚊饱血》,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丁兰《刻木事亲》,郭巨《埋儿奉母》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发自内心的侍奉父母的精神。

今天,孝敬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一个孝子该如何行孝呢?孔子从居、养、病、丧、葬、祭五个方面告诉我们具体的做法。

首先居则致其敬.致就是尽心尽力切实做到,而且做得圆满。就是说对父母要发自内心,完全真诚,没有丝毫保留。虚伪。对父母由衷的尊敬,这样的一种敬意就叫致其敬.二是:养则致其乐.孝亲有三个含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关键是要做到,让父母欢喜快乐,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三是:病则致其忧.

孝道读后感 篇9

文中的那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本来是努力学习的典型事例,可故事中苦孩子上完大学还要读研。读研没有错,可他错就错在了他忘记了他的家不富裕。家里面还有弟弟妹妹等着妈妈去养。他应该把家撑起来有机会再读研也不迟。就算他读完了但最爱的人却没有了他会后悔一辈子的。

这样的人就算当上再大的伟人别人也会说他是不孝子,像这样的人走到哪都会被别人看不起的。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亿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不要后悔一辈子,快行动吧。

孝道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读了一篇古代故事,名叫——《贺织女的孝道》。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古时候有一个叫贺织女的人刚嫁到丈夫家不久,丈夫便外出,一去就是几年。他背着贺织女,把钱财都给了在外面的情人,可贺织女却一心孝敬婆婆,有一天,婆婆生病了,贺织女为了帮婆婆治病,去打工,挣来的钱都用来给婆婆治病,没有一文钱是花在自己身上的。有一次,丈夫把小情人带回来,贺织女不但没有生气,还以姐妹相称。和侄女嫁到丈夫家二十年,丈夫陪她的时间却不到半年,他心里没有怨恨,却对婆婆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

我在新闻中曾经看到过类似这样的事例:在某个农村,一位女人嫁到婆婆家之后,因为家中的经济并不是那样的富裕,丈夫不得不到外地去打工了。丈夫每个月都会给妻子寄一份信。也时常会到公共的电话亭去给妻子打电话。后来丈夫给妻子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甚至音信全无。原来,是丈夫在外面发达了,找了比自己原配年轻、漂亮的姑娘,在外面又娶了一个妻子。后来,年迈的婆婆病了,需要一大笔钱给婆婆治病。妻子走投无路,把婆婆交给邻居照顾一阵,自己便进城去找丈夫了。进了城之后,妻子找到了丈夫,妻子让丈夫回家,丈夫不肯。后来说出了是婆婆病了,可丈夫却狠心的说:“反正她早晚是要死的,还不如现在让她走,反正她活在这个世上也是活受罪,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也不用浪费我的钱。”妻子听了丈夫的话,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扔下婆婆不管。而是去帮别人做家务活,来给婆婆治病。婆婆死了以后,她把之前挣来的所有的钱都用来给婆婆安葬用了。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百善孝为先,孝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任何人得到感化,只要是人都应该有一颗孝心,来孝敬养育你的父母。

孝道读后感 篇11

近日,在党支部深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下,我阅读了《中华忠孝道德教育读本》之一的《忠孝立人》篇,被书中辑录的《忠经》和《孝经》的四十七个忠孝古典故事所深深感染,特别是对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领悟。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孝经》中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而大家更为熟知的,便是百善孝为先这五个大字。常存仁孝之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故孝居百行之先,孝道是道德的首要核心。我国著名的国学应用学家翟鸿燊教授曾经说过: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孝道不仅仅是在家对父母的敬养之孝、不辱之孝,也是对国家的奉献之孝、报国之孝。穷则善修其身,富则济达天下。忠孝做人,业有所成,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光宗耀祖,扬名显亲,是对父母的孝之至也。

自古以来,以孝道感天动地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不禁令我想起了董永。相传董永是东汉时期的千乘人,年幼时丧母,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安陆。后来董永的父亲亡故,董永为换取丧葬费用,卖身至一富人家为奴。一日,董永在槐荫之地偶遇一个女子,其自言无家可归,二人遂结为夫妇。女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在回家途中,又行至槐荫,女子告知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下凡助董永还债。言毕即凌空而去。后来,槐荫便改名为孝感,以纪念董永卖身葬父之孝,董永也成了从古至今人们所称道的大孝子,孝感这地方也因为董永的孝之所为而闻名遐迩。

再来看看我们党的好干部陈毅元帅,他也是一位大大的孝子。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身为人民公仆的他始终感到心中的愧疚。一九六二年陈毅出访,在途径成都时探望病重的父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母亲面有难色,但是陈毅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洗上十条,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有如此孝心的人,也一定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负责任的好干部。

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他、爱国家呢!《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给予我们一切。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无私伟大的爱,伴着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无微不至、任劳任怨的照顾,托起我们的光明未来。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而人又怎么能不孝呢!

从本质上看,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和赡养老人,能够让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和深远的社会意义。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可以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之风,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从而极大地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弟子规》有云:首孝悌,次谨信。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完善自身,践行传统美德。特别是作为百善之首的孝道,我们更是要继续发扬光大,让孝之江河源远流长,愈久弥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