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音乐的读后感汇总

发表时间:2022-12-25

音乐的读后感。

常言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了作品,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百态,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写成读后感,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感该包含哪些视角呢?为满足你的需求,栏目小编特地编辑了“音乐的读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音乐的读后感(篇1)

韵律有一种魔力,这种魔力会使我们深深地爱上音乐,甚至会使我们相信我们怀有最崇高的感情。

题记

古希腊伟大的教育家、数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是人类时代进步的一种象征,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的音乐,这些音乐或者欢乐,或者动人,或者悲伤,或者因此,音乐永远都是每个时代人们所追宠的对象。

在《乘着音乐的翅膀》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音乐和音乐家的故事,并且收入了十几位古今中外的音乐大师的成长历程和音乐成就,讲述了他们对音乐以及生活的热爱和奉献,以此感召每一位读者用心去体会音乐之美、音乐家人格与才华的伟大。

最初我了解这些音乐大师时,只是知道了他们在世界音乐界中所创造的辉煌成就。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不仅仅只是了解到他们的成就,更多的是他们那些鲜有人知的成长历程。在这本书中,为我揭示了许多音乐大师成长历程和音乐成就,梅纽因、莫扎特、贝多芬众多古今中外音乐家的生平事迹都在这本书中一一呈现。

在这本书中,最吸引我也是最令我敬佩的一位音乐大师便是乐圣----贝多芬。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充满苦难的,在《乘着音乐的翅膀》这本书中就有那么一句话:世界不曾给过他什么快乐,而他却创造了永久的快乐,献给了世界。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善良、仁慈,以及对弱小者的关爱,他常常会一言不发来到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身边,弹奏着自己所创造的那深情而又感人的乐曲,安慰着在贫困中哭泣的人们。同样,贝多芬从来都不会畏惧权势,更不会为了金钱而去为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演奏。

音乐作品,不是所谓的一件商品,而是音乐家心灵深处的一种美好感情的化身,而音乐家,也不是一位商人,他们只是可以将自己心中美好事物表达出来的人。每一位音乐家都不会为了金钱、权势去为他人演奏这些美妙的乐曲,更不会将这些乐曲像商品一样卖出去,这是属于音乐家的高尚人格。

德彪西与贝多芬一样,在他心中,这些伟大的音乐是至高无上的,而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生活贫困不已,几乎每时每刻都挣扎在饥饿与疾病的死亡线上。但是,德彪西不会为了金钱而去将音乐作品卖给其他人,也不愿为金钱而出卖艺术家的良心,出卖音乐的尊严,这同样是德彪西的艺术和生活准则。这就是音乐产生的魔力,这种魔力会使我们深深地爱上音乐,甚至会使我们相信我们怀有最崇高的感情。

音乐是伟大的,同样也是高尚的,它甚至可以用那动人而美妙的韵律影响一个人的平凡一生。在我尚为年幼之时,经常在爷爷奶奶所唱的各种民谣中缓缓入睡,那时的我只是知道这些民谣中包含着劳动人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在我身为孩童之时,经常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许多天真、美好的歌曲,在这些歌曲中,每一处透露着纯洁的欢乐;在我成为少年之时,倾听那些美妙、动听的乐曲的时候,我可以认识每一位音乐家真实的自我,感受到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音乐,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伴侣,

音乐真的很美妙,也很奇特,当我阅读《乘着音乐的翅膀》这本书时,我便无比向往音乐深处中的那个美好世界,那个世界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心灵深处那个真实的自我。

音乐的读后感(篇2)

《音乐教育的哲学》这本书是美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着,它是一本纯教育理论书籍,其中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作了连贯、深入的哲学思考。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活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聆听无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语言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科普兰认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教学大纲也指出音乐欣赏应以聆听音乐为主。但是,如果认为音乐欣赏课只要一味让学生聆听,不需要教师作任何解释,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教师恰当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理解音乐。

雷默在第七章体验音乐中认为:音乐教育向来是,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仍然是非音乐教育,说重一点是反音乐教育。根据雷默的表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反音乐教育强调了音乐的非审美体验,音乐的审美功能成为它的一种手段,其本质是为其它非艺术教育的目的服务。长期以来,由于无法获得正确的哲学观点的指导,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处于困惑的状态,有时不自觉地遵循一些本质上反音乐教育的哲学。当然,雷默也没有否认音乐应当为非音乐的目的服务。雷默认为,只要能合情合理地保持充分的音乐性和有效性,音乐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为一些非音乐的目的服务。如果因为那些价值不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而拒绝为其服务,那就过于讲究纯正性了。雷默不否认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和纪律,但他认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并不提供纪律和教授道德,这样做的是音乐。比如,一个孩子在练习一首曲子时,必定会遇到许多要求,只有对这些要求作出让步,他才能真正体验音乐并使音响捕捉到需要捕捉的东西。这个让步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经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纪律,从而做到有道德。如果我们在此过程中用说教来强调纪律和道德,忽视音乐本身对纪律和道德的自觉要求,这样的音乐教育无疑应归入反音乐教育中去。

《音乐教育的哲学》使我非常明确地找到了在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来困惑着我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如同迷路的航行者找到了引路的灯塔。

音乐的读后感(篇3)

纪录片与文本叙述的互相辅佐,或许对年轻读者有更多的吸引力。21世纪已经进入20年代,VR、AR等等媒介早已把人的视听局限无限拓宽,单向度的媒介载体很难引起新生代们的兴趣。就如古尔多书中所述:如果没有1895年那位银甲骑士(电影)的到来,古典乐仍旧在末日之路上徘徊呢。

且不论普罗科耶夫与爱森斯坦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中的天作之合,单就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就让国内几代年轻人牢记了《乡村骑士》间奏曲,认识了意大利歌剧,乃至西方古典乐,而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多少大导杰作均以古典音乐配之,就更不用提了。

在今天的社交平台上,只要自诩“影迷”的网友,都能说出四五位活跃在好莱坞全球巨制背后的作曲名家。这位给古典乐续命120年的银甲骑士,也使多年陪伴古典乐的歌剧、音乐剧、芭蕾舞剧变成了“曾经的文娱典范”,变成了“高”于大众生活的“古典”式文娱。

音乐的读后感(篇4)

令我感到很奇怪的是,房龙的这本《音乐的历史》居然没有多少人读,或许在现在这个时代,所谓的音乐已经被填词的流行歌曲所替代,那种以乐器创作出的纯音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情感需求。

也许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需要一种直接能表达情绪的途径,很显然,以古典音乐为代表的纯音乐已经不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能通过歌词直接窥探内心,又何必去多此一举试图通过旋律来叩击心灵。但经典是经得住时间的打磨的,虽然现在大众所接触的音乐多已被流行歌曲占领,经典却从没有消失过,它们被广泛运用于电影,短视频甚至广告。但经典的音乐不应该只是被当成背景音乐,或者是被填上词改头换面成流行歌曲。当它的内涵撞上时代,不应该只剩下一声叹息,然后被广泛利用于商业领域。至少,人们应该知道画面背后的音乐,是从何而来。比如,现在但凡上网看过视频的人,对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前奏肯定不会陌生,这首脍炙人口的曲子,在很多视频开始或者转折时候被反复运用,也应该被大众知道这首曲子从何而来,《命运》还算幸运,因为其经典性和它主人近似开挂的人生!但还有更多的经典,当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电影和视频里面,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其出自何处,出自何人,甚至叫什么名字!

如果你想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或者试图通过阅读本书理解音乐的内涵,那么很遗憾,不能!正如本书的书名,音乐的历史,它讲的仅仅只是历史,还有一些音乐人的小传!对于音乐本身,很少提及。

本书以时间为轴线,把西方音乐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大致串了一遍,重点介绍了每个时期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事件。本书的作者房龙擅长于写通俗读物,语言平实没那么多花架子和专业名词,被誉为知识的普及者,这本《音乐的历史》不是他最为著名的书籍,却是很多介绍音乐历史的经典,我见过很多撰写音乐历史的书籍,多数都是从本书中照搬拼接,作为了解一下西方音乐的历史还不错!

同时,如果你想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的音乐,那么很失望,本书一点都没涉及,一方面,作者房龙作为一个西方的学者,他所了解的音乐也是著名的西方音乐,另一方面,中国的音乐在世界流传性并不是很广。西方从中世纪开始,就已经涌现出大量的音乐家,并能得到社会的尊重,而中世纪的中国,社会的焦点还是在科举与皇帝制度里面。当然,并不能否定古代的中国没有优秀的音乐作品流传下来,但大多数真正优秀的作品,是诞生在社会中底层之间,而且由于古代中国没有记录音乐的符号和文字,大多数音乐作品随着创作人的逝世而消失,比如嵇康的《广陵散》,在刑场一现竟成绝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