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推荐]《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500字

发表时间:2023-01-09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者所写的作品一定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应以写“体会”为主。那如何写才能将这无法言语的震撼写出来呢?由此,栏目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最好的告别》读后感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

在这个时间点上看了Being

Mortal(最好的告别)这本书。阿图.葛文德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同时也是患者的家属,亲眼目睹了众多病人,也包括自己的父亲由生病到离开的过程。他婉婉道来美国养老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并与印度传统的方式进行比较。

美国从疗养院渐渐发展过来,目前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养老体系和临终医疗体系。这些国人目前还无法享受到的福利和服务,在阿图.葛文德眼里是有众多弊病的,也正是他这样的人在不断促进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需要真正的去了解老人还有临终病人需要的是什么,什么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

国内并非没有启动养老产业,就拿养老地产来说,多家地产商和保险商已经在布局。但目前这些企业行为的养老地产无一例外的是针对高端人群。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老人们往往是倾其所有才能给子女凑够买房的钱,微薄的退休金根本无法支付目前商业的养老社区费用。人口结构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从事生产、经济发展、教育下一代的人口都不够,很难对养老行业投入太多的人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要先重视这个问题,需要大家群策群力。由于巨大的人口数量,中国需要的解决方案可能会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别,多多借鉴他人的经验也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

在我看来,至少善终服务(Hospice

services),也叫做临终关怀,是一个有益的方向。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能够节省大量的医疗和社会资源,并让更多的老人在生命的末期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在离去的时候更有尊严。据我自身的了解,目前少有医生和护士愿意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既没有很高的收入,也不受重视,很多医院的老年科只是一个摆设,这样的状况必然不应该持续下去。

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可能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改变,当子女没有时间照顾老人,而老人又无法自理时,现实会推动着观念的改变。养老社区在中国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够既保证了老人的需求,让大部分人能够负担得起,又让运营企业能够盈利,可能还需要政府的一些支持,比如说在土地资源上的优惠或者额外的补助。

医生拥有目前这种“起死回生”的能力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医生很多时候只能够安慰患者,大多数的死亡还都发生在家中。人类不过在医学技术上向前迈了小小的一步,却从未停止对于永生的追求,前段时间还看到女作家冷冻遗体50年这样的新闻。人类创造出来上帝,仿佛就是要给自己一个追求的目标似的。我们不过是凡人,确总是想要逃避这个事实。

生存和生活就像是一个人的两条腿,我们先迈出“生存”这条腿,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继续把“生存”这条腿往前挪,而是让“生活”这条腿也跟上。在我临终之前,想要的绝对不是带着各种插管多活上一天。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2】

养病期间,读完了阿图(阿图 葛文德,AtulGawande)医生的《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

这本书跟《解忧杂货店》几乎同时买来,但读后感却迟迟未有,一来是书读得断断续续,没有成效;二来则是读完了书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个沉重的话题,沉重到无法去思考,一思考就会落入一个深渊中,解决不了,却又跟着难受。

它离我还算遥远,但离我的亲人却如此接近。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如何对待老年病的问题,如何帮助老年人(其实我觉得年轻人也应该认识)认识到,从对医学不确定性的认知到对死亡必然性的豁然。你选择在医药技术的折磨中苟延残喘,全身插满管子的活着,还是跟家人,跟自己需要的环境,跟你自己的医院开开心心地死去。医疗对于患者,究竟是活着的人对即将逝去的亲人的苦苦留恋,从而抓着不放,还是死者的意愿?

这都是从理性的医药科学到人文科学都需要综合考虑的话题。

Being Mortal 应该是Mortal Being换了顺序,译为凡人,相对于神的存在,正确的参考也许应该是身为必死的凡人。

那么,既知必死,医生的责任究竟是维持病人的生命质量,还是延长病人的生命长度?

我们一直犹犹豫豫,不肯诚实地面对衰老和垂死的窘境,本应获得的安静缓和医疗与许多人擦肩而过,过度的技术干预反而增加了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剥夺了他们最需要的临终关怀。人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此大多数人缺乏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给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掌控。

这并不是一个诱人的前景,人们自然而然地喜欢避开衰老的话题,所以畅销书大多是《Younger Next Year》、《Ageless》、《The Fountain of Age》等等,却有效地规避了如何面对的问题。

也因此书中主流的医生会避开老年病,因为他们没有对付老废物的措施。老废物要么耳背,要么视力差,要么记忆力衰退。为老废物看病,你得放慢速度,重说一遍或者再说一次。而且他不止一个主要问题,他有15个主要问题,他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胃病等等,有些病可能已经50年了。

身体的衰退就像藤蔓一样慢慢蔓延,一天一天,变化微小不易察觉。人会适应变化,直到有一天,某件事情发生了,才明白情况终于不同了。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来临。当我们身体的最后一个备用系统失灵时,医药可以决定你的生命道路是猛然下降的,还是舒缓下降,于是当各式各样的医疗设备加在病人身上,或者护工,或者疗养院等等一切手段都实施之后,有了以下的情景:

在爱丽丝搬家后的几周,我见到了她。她一点都不开心,也完全没有适应。她从来不是一个会抱怨的人,所以她并没有表达任何愤怒、不快或者痛苦,但她显得从所未有的沉默寡言。大体上,她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她眼睛里的光芒不见了。

总体感觉这是一本信息量很大的书,需要很多时间去阅读,更需要很多时间去思考。在我看来,需要静下心来反复地读,身临其境地去想,才能慢慢接受。

我无意于推广或者嫁接,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对我这样的年轻人而言,衰老和死亡也许近也许远,都可以由自己说,但从来不能让你感同身受。也许它在某一刻离你特别近,离你亲人,你的朋友,甚至是你的擦肩而过的路人,我们可能从不在意,或者在意那么一瞬间,在意一阵子,但却没有思考过。

只能说,我有读闲书的习惯,所谓闲书,可能就是暂时用不上,或者永远用不上,又或者用上了我也不知道的书吧。这本书也许今天之后就会放入书柜,我想,终有一天我还会再翻开。人生在世,闲事也做过不少,何况看几本闲书呢?

我扶他起来,他紧紧抓住我的胳膊,缓缓迈步,半年以来,他走得最远就是客厅

生命是短暂的,如何面对别人的告别,或者以后与自己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3】

生活中,谈生、谈备孕、谈育幼、谈如何活得更快乐长久的书比比皆是,市场也非常庞大。但是,谈病、谈衰老、谈如何面对老病死的书少之又少,好奇书中的内容,决定买来看看。书的作者头上的光环也足够吸引你读一读这本书。阿图·葛文德是印度裔美籍哈佛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克林顿、奥巴马两届美国民主党政府医改顾问。这些头衔只是作者实力的一部分体现,其实阿图在整本书的措辞行文中流露出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和目睹工作生活中各类人临终之苦后的理性反思、勇敢面对的精神是最让人流连的。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医疗行业受各种商业利益的驱动,医务工作者因医患关系被束缚手脚,家属对于现代医学抱有的过高估计,病人因缺乏正确引导而不能认真思考自己的本真需要,这一切让这本书的问世,可谓雪中送炭。

中学时看到鲁迅弃医从文,不能理解,总以为解除病痛要比医疗精神来的更切合实际,因为病痛才是切肤之痛。但是,长大后才知道,疾病的产生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长期的情绪焦虑,因为科学分析早已证明,免疫力是直接受人的情绪左右的。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文学却可以医治人的思想。无论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皇帝内经”还是现代西方医学,医心才是本质,无论对于疾病的预防本身、还是对于疾病的治疗、对待生死,解决思想意识问题,才能够警醒人们在挥霍健康时的肆意、人们在面对“苦”时候的彷徨、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失措。当然,社会政府也需要加大对临终关怀机构的重视和设立,提供一个体面养老的场所。

书中引用了很多科学发现,“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经过萨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研究发现。随着变老,人们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增长,快乐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生活是一种技能。老年的平静和智慧是在时间历程中实现的。”这一点可人让人不在惧怕,变老。的确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应了中国一句俗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书中提到从医者的责任。“我们从医者的责任,是按照人类本来的样子对待病人。医学的存在是为了抗击死亡和疾病,死亡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这个敌人拥有优势力量,注定是最后的赢家。在异常无法获胜的战争中,你不会想要一个战斗到全军覆没的将军。你不回想要一个乔治卡斯特,你需要的是一个罗伯特李,一个既懂得怎样攻取能够赢得领土,也知道无法制胜时如何投降的人,一个明白如果全部所谓就是苦战到底则会造成最大损失的人。”这些我们老祖先也早已经说过,比如老子《道德经》里的“道法自然”;比如李汝珍

《镜花缘》中的“尽人事、安天命”。这些都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的真正的爱心与理性。

最后,引用书中的一段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勇气是面对知道需要害怕什么或者希望什么时体现的力量,而智慧是审慎的力量。”愿勇气和智慧成为人类的两翼,护送每一个人到达想去的地方。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4】

这是一本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书,让所有人恐惧的命题,这两者所带来的阴影同时也迫使人去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关于人生的意义、个人对于人生的期望、怎样取舍、怎样保留对于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时期,衰老和死亡对于我们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无可避免地,我们几乎都经历过亲人离去的过程,有时候这过程甚至至为漫长,即便只是旁观,也能够隐约感受到那种痛苦。

在80岁之前,我外婆始终是整个家庭的掌控者,她独力支撑,一手带大了三个女儿,在女儿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她也习惯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即使成年之后,她也习惯于按自己的要求规范女儿们的行为,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换衣服的频率、吃饭的坐姿等,最喜欢给孙辈们讲的是二十四孝里割肉求母的故事。后来衰老逐渐剥夺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对零食的热爱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也变成了一种经常无法被满足的任性要求。

后来每一次见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对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门卫那里参加每天下午两点的牌局;她不再出门,女儿们来选择用轮椅推她出门溜达的时机;她喜欢的甜食没能吃完就会被拿走;她后来用上了尿不湿,在每次弄脏床铺的时候都羞愧得像做错事的孩子……

而我的记忆里,还是70岁时拄着拐杖在厨房里指挥女儿们置办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带出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那时候的她,眼睛里面是有光的。今年,96岁的她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于她超出正常指标数十倍的血样检测结果无能为力。住院一周以后我外婆坚决要求出院,她几乎近于哀求地不断催促我妈妈去问小姨,能不能让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床上。小姨当着她的面点头,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她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了下来,疲惫而宁静地躺在床上,像一个瞌睡的婴儿。

尽管回家以后她的情况时好时坏,她糊涂的时候甚至谁也不认识,但在短暂的清醒的时间里,她从未后悔过自己离开医院的决定,她很高兴是所有家人陪着她离开医院,我们也都很清楚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一定是在她熟悉的床上,一定会有人握着她的手。

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太过于关注结果,医学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延长生命,而不是给予安慰和陪伴;

我们太执着于问题得以被解决,而忽略了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痛苦。

我并不能像一个年迈或濒死的人一样,深切地体会独自等待最黑暗一刻来临的孤独。但我很清楚人类对于自己掌控人生的需求。在人只能听任他人摆布的时候,总是惊疑忧惧或是歇斯底里的,就像婴儿在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大声啼哭,少年倔强时总是以决绝的姿态对抗,不惜与全世界为敌。青春期的叛逆只是一场闹剧,回过头去看,激烈反抗的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时,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裤耀武扬威,并不是想顶着非主流的乱发抽一根烟。想来,任何时候我们都只是在变换着方式喊“我在这啊!”,只是希望那些我们在乎的人能够转过头来看一看,哪怕他们对我们的困境也无能为力,但是试图理解并试图给你你想要的,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安慰了。

如今突出的医患矛盾也好,城管和小贩的矛盾也好,其实都和人类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慌类似,人生之中的困境无处不在,尽管有各种为了规避风险而存在的制度,尽管社会努力去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黑暗面,很多人还是常常忘记了,处于矛盾中心位置的还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小贩和病人处于弱势,他们更需要被倾听,被理解,被需要。任何职业的实质其实都一样,都是为人或社会提供服务,社会又是人的社会,所以即便从事专业技术行业,其核心还是关注人的发展和需求。即便不用直接和人打交道,如果在专注于技术精进和达成目标的同时,能关注到消费者、使用者或接受服务者的感受,能尝试理解并设法改善对方的体验,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作为翻译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时常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与文化,甚至翻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别人理解并接纳对方的不同,所以这份职业给予我更多的可能,先更多地了解,再理解和转达。甚至肢体语言和表情上的细微差别都能带来情感交流结果的明显差异。

书中写道:“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他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人在最后时刻想要留住的才是对他最重要的,所以情感上的需求,特别是平等、尊重与理解才是最能触及人心的部分。放到职业上来说,不企图控制,不降格以求,不居高临下,而是了解、信任、关怀,然后再加上勤奋和用心,就能够改善用户体验。对于设计,书中也有特别独到的解释:设计追求的理念是:有价值的生活是可以创造的。创造性地工作,和智商关系不大,更多在于能否观之于微,而观察力这回事,重点在于是否愿意在乎他人的感受。任何发明,不也都是为了方便人类的生活而出现的吗?

用我很喜欢的一部德国电影结尾,《脑中蜜》里的小女孩问得了阿茨海默症的爷爷,生这种病是什么样的感受,爷爷伤感地说,就像是啊,像是脑子里进了蜂蜜,然后所有东西都黏到一块儿去啦。人生常常让人充满了无力感,可是如果有人真的愿意了解你的处境,在乎你的感觉,哪怕是老年痴呆这么可怕的事,也能心甘情愿用蜂蜜的甜美来形容,让彼此都多一点坦然面对的勇气吧。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5】

老去和死亡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话题,对年轻人更是如此。但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大家应该都亲身经历过或者至少目睹过垂垂老去的亲人,他们的面容逐渐枯槁,活力也日益丧失。

Samuel的外曾祖母(我们客家话称泰泰)去年去世了,九十一岁,因为骨折卧病在床已经六年。为此外婆四家人轮流照料很久,大家为此真的付出了特别多没有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之类令人寒心的事。但泰泰人生最后一阶段真的幸福吗,我不这么认为。很简单,设身处地我就不愿意自己晚年这样度过,那是种没有自由和乐趣的

很幸运,我在二十岁的年纪接触到了阿图.葛文德这本讲述人们如何更自如面对老去和死亡的经典《最好的告别》。阿图是第二代印度裔移民,出生在医学世家的他取得了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并后续担任了医学院的外科教授,专业技术精湛的他,由于勤于思考加上本科PPE(政治哲学经济学)专业的积累,写作功底深厚,是《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者

这是作者的第四本书,起因是他观察到了妻子祖母和自己祖父在晚年生活的不同。阿图的祖父生活在印度的一个落后的村庄,享有传统社会中长者丰富见识所带来的地位和家庭事务决定权,加上东亚社会的集体主义秩序,所以有一大家人陪伴度过晚年。而妻子祖母生活在高度发达的美国,信息不对称也被互联网消弭,加上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在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事业比较发达。

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工业化完备的国家而且老龄化问题突出,有这个必要去完善自己社会化养老事业,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不过根据Samuel本人的生活经历,很多父辈人依然认为将父母送往养老院居住,是家庭子女不孝顺不尽责的体现,这当然与养老院生活质量差的刻板印象有密切关系

此处点到养老机构只是为了引出本文主题之一老年人应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晚年生活场所,并保障一定的生活质量。

随着三次工业革命医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中世纪人均寿命大概是三十多,也就是从人类历史上来看,近百年来的普遍高寿并不是自然现象。一个征兆是越来越多人是在医院去世。

而阿兰通过四个故事(包括老年医学专家和自己父亲)表达了老年人并不愿意在疗养院中渡过类似监狱般秩序井然的固定流程生活,因为那里为了保障生理权益往往牺牲了个人隐私和自主权。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人事尤其让老年人难受,而养老机构设计的人文关怀项目并不能满足很多人,他们更想要日益丧失的自由

然而与自主对立的身体衰弱是无法避免的,而根据这个问题,许多技术精湛的医生束手无策,其实很好理解医生们习惯治疗和手术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而这对于罹患重症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年病也成了吃力不讨好的区域,截至本书出版的2014年,美国每年新增老年医学医生数目也补充不了退休医生。然而,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许不限于医学范畴

为了模拟老年人自主权更好的环境,许多先驱探索出了类似于新型退休生活区的概念,在这里每个老年人有保障隐私的生活空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一定利于健康,比如糖尿病人吃冰淇淋),也会有医护人员协助生活的项目。这些生活区获得了人文和商业的认可

还有一家疗养院通过引进两只狗四只猫一百只鸟的革命来点燃了老年人的活力,通过照顾自己领养的宠物生活充满乐趣,统计表明这家疗养院的药品开支只有对照机构的38%,死亡率下降了15%。同样,让疗养院的老年人陪当地小学生一起玩耍并教授他们知识,可以让承担了责任的老人在一年半后和对照老人比起来更活跃,思维更敏捷也活得更长久

你可能会问,美国人不是崇尚个人主义吗,那为什么照料别人能够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这里印证阿图一段非常打动我的引述,因为讲述十分精彩我直接引用原文:

1908年,哈佛大学哲学家约西亚?罗伊斯(JosiahRoyce)写了题为《忠诚的哲学》(ThePhilosophyofLoyalty)一书。罗伊斯关注的不是衰老的考验,而是一个谜,这个谜对于任何一个思考其必死性的人至关根本。罗伊斯想弄明白:为什么仅仅存在,仅仅有住、有吃、安全地活着,对于我们是空洞而无意义的?我们还需要什么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

他认为,答案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对他来说,这是人类的一种内在需求。这个理由可大(家庭、国家、原则)可小(一项建筑工程、照顾一个宠物)。重要的是,在给这个理由赋予价值、将其视为值得为之牺牲之物的同时,我们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

罗伊斯把这种为超越我们自身的理由献身的行为称为忠诚。他认为这是个人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以个人利益为首,把个人的痛苦、愉快和存在作为最大的关切。对于一个个人主义者,忠诚于与个人利益无关的事情是奇怪之举。当这种忠诚涉及自我牺牲的时候,它甚至会令人惊恐这种错误的、不理性的倾向会使个人受到暴君的剥削。没什么比个人利益更要紧,因为你死了你就不存在了,自我牺牲毫无意义。

罗伊斯对个人主义观念完全不予赞同。我们一直都有私心,他写到,但是自私的神圣权利从来没有得到过更有力的辩护。事实上,他辩白道,人类需要忠诚。忠诚不一定带来幸福,甚至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为了使生活能够忍受,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只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无法满足的。最终,它们带来的只是折磨。就本质而言,我是无数祖先的倾向之流的某种汇集地。从一刻到一刻我是一个冲动的集合体。罗伊斯评述道,如果我们看不见内在的光明,那可以试一试外在的光明。

我们试了。想一想这样一个事实吧:我们都深切地关心我们死后世界会发生什么。如果自我利益是生命意义的主要来源,那么,如果死后一个小时,我们认识的每个人都将被从地球上抹去,我们应该觉得无所谓。然而,这对很多人来说都很要紧,因为我们会觉得若真发生这样的事,我们的生命将毫无意义。

唯一让死亡并非毫无意义的途径,就是把自己视为某种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家庭、社区、社会。如果不这么想,那么,死亡只能是一种恐惧;但是如果这么想,就不是。罗伊斯认为,忠诚通过显示为之服务的外在事务,以及乐于提供服务的内在意愿,解决了我们庸常的存在的悖论。在这种服务中,我们的存在不是受到挫折,而是得到丰富和表达。近期,心理学家使用超越(transcendence)一词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之上,他们提出人们有一种看见和帮助别人实现潜力的超越性愿望。

与此同时,阿图还提到了自己对于医患关系的思考,他坦言自己作为医生和医学的探索者,最深刻的一课居然在处理医学无能为力的问题中习得。阿图的父亲作为六十余年行医经历的医生,人生最后的阶段也希望能够自主选择,他在家中和亲人的温暖陪伴下结束了一生。作者在结尾中,指出他对医学作用的看法

如果作为人类就注定是受限的,那么,医护专业和机构,从外科医生到疗养院,理应协助人们搏击这些局限。有时候,我们可以提供疗愈,有时候只能提供慰藉,有时候甚至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但是,无论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我们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在满足病人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一旦忘记这一点,我们就会造成极其残忍的痛苦;而如果我们记着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带来令人赞叹的好处。

读这本书能带给正青春的我们带来什么呢?我个人看法是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只此一生的珍惜,相信阅读《最好的告别》这本书,能让你对这个无人可避的结局有更清晰的看法,而这也是本书作结所点出的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活着。话说,健康生活今晚早点睡觉开始。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6】

衰老是衡量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当老人出现摔倒症状,意味着身体正在快速衰老。需要考虑外部照顾介入。而老人之所以不喜欢老人院,很多时候是不喜欢毫无自由和隐私的空间、不喜欢死气沉沉的环境,或者说,不知道如何从容的与这个世界告别。

如何打破死气沉沉、没有任何自主性和选择性的常规老人院的环境,为园内添加些许生机可能会提升那些住在里面的老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者列举了美国的一位急诊科医生托马斯,别出心裁地帮助一个养老院引入了2条狗、4只猫、100只鸟和每个房间一盆植物。动物激发了老人的爱心和责任心。照顾其他的小生命,让老年人从被动照顾的人变成了主动照顾者,这样让老年人的心态发生了积极地转变,积极地心态促进了身体的良性运转,带来更多地活动,吃更少的药,互相传递更好的生活经验,从而进入良心循环。dSbj1.com

这是什么原因?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追求此外的事物?因为人们需要赋予自己一个超越生命基本需求本身的意义为理由,证明我们获得有价值。

其实,这个事例不仅对老年人,对年轻人也有警示意义。任何时候,都要告诉自己:追寻欲望(买买买)会冲昏头脑,迷失自我;追寻内在的成长(学习)能找寻自我,赋予生命积极以意义。男女老少皆如此。

当老人重症在床,我们究竟何时该努力医治,何时该放弃治疗?这个问题既问医生,也问患者。即使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没有哪位医生能自信地回答这个问题。而在探索与实践中,善终护理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参考方案。在中国,我们称其为临终关怀。

有时候,接受主动治疗的结果比善终护理的效果还要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求生是每个生命的本能,但过度医疗却让人生不如死,如同轮回地狱般痛苦。而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作者提供的一些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1、善终护理不是无所作为。标准治疗,如手术等,是以牺牲病人短期内的生活质量为前提,优先治疗身体顽疾。善终护理是以维持病人当前的生活质量为前提,保守治疗。两者优先顺序不同。

2、面对重要疾病,在是否接受大剂量的标准治疗前,先问问自己:为了博取一个活命的机会,我愿意承受多少,以及可以忍受的怎样的生活水平。越具体越好。

有时候,病人会觉得医生冰冷不近人情,那可能是因为:1、医生需要把更多的精力分配给其他病人,所以快速直接告诉你答案;2、这也能够促使病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底线,毕竟什么都想要是不太可能的。

面对疾病非常严重的病人,如末期癌症,疾病和治疗带给他们的折磨很可怕。面对生命的终点,作者不得不和父亲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谈话——治疗,还是不治疗?养老院,还是在家?需不需要临终关怀?我能想象,这些问题让人心如刀割。我佩服作者的勇气,他还是尝试了在家临终关怀,而他感悟到的是:

不要为了未来牺牲现在,把今天过到最好,是对病人生命的尊重。

或许哪一天,我也要做出选择。当父母的生命抵达末端时,让他们舒服一点,疼痛少一点,精神好一点,自主活动多一点,他们就会开心多一点。

面对死亡,我们如何做出最好的告别?我们真的有面对告别的勇气吗?作者用自己的例子解释了他和父亲最后告别的过程。作为一名资深医生,他说他做的最好的就是用医学之外的知识帮助别人。我想,这大概就是他推崇的“解释型”医生的做法——以病人的身体感受、愿望为中心,关切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书的作者讲述了美国对老年病人过度医疗的现状,抨击了美国医疗过程中不考虑老年病人的心理、情感需求和人文关怀,仅仅是让病人保持“活着”的状态的医疗现状。作者认为,当常规治疗失去意义,善终治疗能够帮助老年人在生命最后阶段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感和尊严感,让他们“好好的活到终点”,保持从容。

我们生而为人,注定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作者用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以病人为中心,引导他们进行“艰难的谈话”,帮助他们过好最后的每一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学到如何帮助最爱的亲人过好最后的时光之外,也明白了:时光一去不复返,珍惜身边人,就是对自己、对生命的最虔诚的敬重。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7】

这几天北京的气温特别冷,加班到很晚出来,一种透彻人心的凉。风也凉,心也凉,十月气温突降的北京特别适合讨论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都不想面对的话题。无论是告别自己的躯壳,还是告别身边最亲的人。《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的作者用一个个温情但是真实、残忍的故事,扪心自问也问我们一个深刻的问题:什么是最好的告别?老人需要的是晚年的温暖还是用技术手段延长生命?医疗手段是真的万能的么?作者用他温暖的笔,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我们需要更多看护老人的专业人才。

正如李开复说的,未来十年,ai也许会消灭很多职业,但也会催生很多职业。一些低端重复的职业会被淘汰,一些更加需要人性、需要关怀、需要个性化服务的职业会出现。就如书中所说,美国每年有不到300名的医生完成老年病学的培训,远远不足以代替退休的老年病学医生,更不用说满足未来十年的需要了,老年精神病医生护士和社工也是同样稀缺,供应情况也不乐观,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没什么两样。老年病因为情况复杂,困难重重,反而成为很多医院被取消的病种。但这不是正确的,整个社会需要在老年病医疗和看护上投入更多的金钱和人力。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机器,可能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职业发展变化。

二、在老年,独立生活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积累,驾驶技术是必须。

正如书中写到:就这样,在一个新月照耀的夜晚,在街头,一位老人开着车,红灯亮起的时候,他把车稳稳地停下来,在应该打灯的时候打灯,转弯的时候不会急刹车。但实际上,85岁以上的老人司机发生致命车祸的危险,比十几岁的司机高三倍以上,高龄老人是路上风险系数最高的一类司机。几个月前退休销售员乔治在洛杉矶被控过失杀人罪,她误把油门当刹车,把她的别克车开向了农贸市场的一群购物者,导致十人死亡,60多人受伤,他86岁。

书中的老人,虽然已经87岁的高龄,但是会开车,这极大增强了他独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尽管这样做的风险非常高。

在老年时代,能够有健康的身体,自我照顾,有足够的金钱养活自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我们看到很多新闻报道,有很多农村的老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照料,怕给孩子增加负担,最后只能选择自杀,其实,如果没有很好的社会支撑,没有很多的职业供应的话,老年的境况是非常凄苦和悲惨的。读后感·尤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为了子女牺牲一生的老人,在老年时候的心里状态和情绪状态非常差,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该活着,不该成为子女的负担。给这样的老人一种精神支撑,让她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哪怕是为了他养的狗,也要好好或活着,这也是一种刚需。老年人的生活可以比今天更好,而这种更好需要所有子女的努力,也需要公共服务的努力。

三、携手相伴,找一个爱你并且你爱的人,度过余生。

读到这段,我突然间很感动,我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和我最喜欢的两只,都有这样美好的晚年生活,都有这样的一个人,朝夕与你相伴。正如书中写道,他和菲利克斯之间还有他们私密的,几十年来从没停止过的对话,他从照顾她之中得到了极大的目标感,而他同样在为她而存在中感到了极大的意义,彼此的实际存在,给他们以慰藉,他为她穿衣服,协助她吃饭,散步的时候,他们手牵着手。菲利克斯说那是他们最珍惜的时刻,他感觉他们比过去70年共同生活的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相知相爱。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我看完了这段和队友说,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的,做你的眼睛,拐棍和你的耳朵。队友说,就你照顾人的水平,估计我不是病死的,是被你气死的......

锻炼身体不是可选项,是必须要选择的项目。因为到了晚年,你要去照顾你已经到晚年的父母,还要照顾你自己,你的伴侣。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而我们只能努力去对抗他。

如此看来,人生不过短短80余载,现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身体还听话,心智还健全,就去活到淋漓,尽情挥洒吧,写下文字,留下影像,看遍世界,这些都是你们垂垂老矣时可以回忆的幸福点滴,储蓄金钱和美好记忆,永远不晚!

顺便说一句:今天距离20xx年还有83天。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8】

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里,讲到了年老的丈夫菲利克斯和妻子贝拉的事例。让我非常震撼的是,菲利克斯对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妻子这件事的认知。他说:“现在,她就是我的目标,我是她个人专职的照料者。我乐此不疲”。

随着菲利克斯他个人生活的内容改变,照顾贝拉的能力成了他自我价值的来源。他从照顾她之中找到了极大的目标感。而她,同样从为他而存在中感到了极大的意义。

彼此实际的存在,给他们以慰藉,他为她穿衣服,协助她吃饭。散步的时候,他们手牵着手,那是他们最珍惜的时刻。他感觉他们比过去70多年共同生活的任何时候,都更加相知相爱。

当我们年轻力盛的时候,我们或许觉得照顾一个人是牺牲,甚至是包袱。但是,当一个人年老的时候,当这个社会貌似不再需要他的时候,当他的存在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的时候,那么,照顾身边的人,与身边人又交流,很可能就是他活着的全部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有些男人年轻的时候,对老婆并不怎么好,但是逐渐变老的时候,反而跟老婆很恩爱呢?因为年轻的时候,他是世界的一份子,外面广阔天地任他造作,老婆、婚姻或者家庭,可能真的只是他生命里的10%而已。可是当他逐渐变老,他才发现,对于世界而言,他压根什么都不是,没几个人真的care他,甚至当身边的老家伙们一个个都走了,他就更能发现,自己只有在老婆这里,才算是有点存在感和价值的,真正拿他当回事的,可能也就只有老婆了。所以,他才逐渐珍视身边这个女人。

老伴老伴,老来是个伴。很多人在婚姻里的顿悟,往往就是生命走向终点,时间所剩无几的时候。

30岁时,老婆让她修个门把锁,他可能还唧唧歪歪,半天都使唤不动。但是,当他80岁的时候,老婆说马桶堵住了,让他去通一下,作文那他真的把活干得可细致了呢,完事后,还会认真把马桶盖擦一下。以前,外面的广阔天地,是他的一亩三分地,如今老了,风烛残年,家庭和老伴,才终于有机会上位,成为他全部的一亩三分地。人生是需要目标感和价值感的,否则一切都会陷入虚无。哪怕你追求吃喝玩乐、在家躺尸,那也是一种目标感。

为什么很多爸妈或者祖父祖母,总是唠唠叨叨呢?因为他们真的没有什么人生大事值得去关注了,家人就是他的一切,生活的琐事就是他力所能及的生活范围,他确实眼里只剩下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了。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也逐渐学会从简单的的愉悦中寻求慰藉——友情,日常的例行公事,好食物的味道,以及阳光照在脸上的那种温暖。

同样的道理,衰老的男人,他的心也会逐渐从职场和家国时政,开始逐渐聚焦于生活中的琐事,去体会一些细微的快乐与喜悦,去忧心一些鸡毛蒜皮。

而这一切对细节的关注与体察,本身就是一段健康婚姻的基石。

有些人生的真相,真的还蛮残酷的:你看到一个男人年纪大了以后变好了,或者曾经的浪子变暖男,其实不是因为身边的女人让他变好了,也不是因为他真的看见并珍惜身边女人的付出了,而仅仅只是因为他老了而已,是时间让他显得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因为社会上没了他的位置,而家庭是他最后的堡垒和港湾。

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阿图·葛文德这本《最好的告别》,里面有很多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们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而作者阿图·葛文德也是大有来历。

他是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人,也是“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唯一一位医生,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是医生中最会写作的人。

就像别人怼他的评语写的那样: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深具慈悲心肠、富有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作家。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9】

“死生有度,生命无常”

生命中存在的绝对公平大概是每个人都会走向衰老和死亡,不会有人会跳出这个圈。人生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也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衰老和死亡是一个遥远、不需要细细考量的问题,也可以自信扬言“我选择孤独终老,我为我的决定负责”,但我三十岁、四十岁,乃至五十岁时,怎么还会有同当下一样的心态和决定呢?生命迈向终点,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每个凡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节目。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是生命圆满的标志。

我们的身体机能,在步入青壮年后就在缓慢滑向一条下坡路,老年身体机能与年轻时当然无法相提并论,这就出现了,我们该如何适应逐渐丧失的生活质量和个人生活空间?就如书中说的“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书中提及的失去一定生活能力的老年人会被送去疗养院,一个房间住几个人,遵从规章制度的生活安排,什么时候入厕,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集体活动,完全丧失家庭归属感和生活掌控感。这些事情的发生让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浮现在大众视野中“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动机论》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这个理论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金字塔。塔基是基本需求——生存的必需品(如食物、水、空气)和安全的必需品(如法律、秩序及稳定)。其上一个层次是爱的需求和归属感需求。再其上是成长的愿望——实现个人目标、掌握知识和技能、成就得到承认并获得奖励的机会。最上面一个层次的需求是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通过追求道德理想和创造性本身而获得的自我完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关于老年的公共政策和关注点着眼于健康和安全就是对这些目标的承认和体现。但是,事实比这提到的更复杂。为了某些超越他们自身的事情,如家庭、国家或者正义,人们愿意欣然牺牲自身安全和生命,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只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又无法满足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在意实现、拥有和得到转而懂得欣赏日常生活的愉快和亲密关系。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等到老了以后才去做?到老了以后才发现这样会带来更多的满足感?生活是一项技能。老年的平静和智慧是在时间历程中实现的。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你年轻,身体健康的时候,你相信自己会“长生不老”,从不担心失去自己的任何能力,周围的一切都在提示你,一切皆有可能,你愿意延迟享受,比方说花几年的时间,为更明媚的未来获取技能和资源,你努力吸取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信息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关系网,而不是和父母粘在一起,当未来以几十年计算的时候,你最想要的是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东西,成就、创造力以及自我实现的那些特质。但随着你的视野收缩,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

现代医学技术可以延缓人的死亡,但不能终止死亡的进程。试想一下,你躺在那里带着呼吸机,每一个器官都已停止运转,浑身上下布满维持生命的管子,你的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无法离开这个暂借的、灯火通明的地方,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同家人在一起,旅行或者享受巧克力冰淇淋。接受个人的必死性,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也许在生命的末期,所追求的不再是它的延长,而在于生命应享受的质量。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怎样一份礼物?接受时间给予的一切,不论长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