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细雨呼喊读后感8篇

发表时间:2023-02-06

细雨呼喊读后感。

读书笔记吧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细雨呼喊读后感”。读书可以让我们远离不安,读作品,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此时写一篇简单的读后感是一个好方法。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细雨呼喊读后感 篇1

无数的光紧紧包围着我,把我拉扯成无数的片段,我在每一块时间中徘徊,在绝对的恶意中寻找一些什么。

苏宇是孙光林最好的朋友。他的父亲在寡妇的床上堕落成他眼中的污泥,他夹在对父亲的埋怨与爱之中,饱受煎熬,他,站在善,正义的一方看着深处黑暗,恶的父亲,用目光鞭挞。心,却也在流血。一个孩子对家庭的渴望让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真正地恨他的父亲。当他在路上,由于青春本能的躁动,抱上那个女人的一刹那,那个瞬间,他被模糊不清的一团,拉了下去。光线在视野里坑洼不平,他父亲扭曲的脸,曾经宽厚温暖的大手,出现在面前,清楚起来,如同水泡破裂开的豁然。他明白了父亲当时为什么没有抗拒住寡妇的诱惑,正如他现在。他被打上了恶的标记。他原谅了苏医生,那个破坏家庭和睦的罪魁祸首。我看到的不只是犯了错的人对另一个犯了错的人的理解,还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下,亲情的花在爱欲的泥淖中娉婷地开放。

当苏宇告诉孙光林,他抱住那个女人肩膀的感受时,我感觉到了一颗纯真的心在剥去它表面的污浊时释放的光彩。两个人在月光幽深的照耀下,若与月华相应,融化在一起。青春的恶,只是妖媚花朵的四根芒刺,不会对他们的本心有任何的污浊。

实不是抱住郑亮的肩膀,是抱住你的肩膀,我当时就这样想。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孙光林在苏宇心中的分量。也许对苏宇自身来说都是一种醒悟。他应该也没有想到自己对女性的强烈渴望竟然和对友情的渴望相去无几。在苏宇大街上抱住她的一瞬间,我看到的不只是青春对现实的屈服,还有友情的花在青春迷茫的冲动中,尽情开放。

国庆爱上了一个小姑娘。他努力工作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勤劳的笑脸上总有汗水流淌郑重其事地拿着礼物去见他的外来的岳父,岳父。国庆在经历重重打击后已成为了一个有担当的,善良的,小男子汉,一个说出来不会有任何人有异议的好人。是的,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得第一天就被心爱姑娘父母拒之门外的好人。

这是时代的悲剧爱只能用恶行来表达。

他拿着寒光闪闪的铁菜刀冲进了大院,嘴里喊着:你不让我娶她我就杀了你们。只有鸡能稍微阻缓他的脚步,慧兰的母亲只能四处逃窜。他的小未婚妻看着他凶神恶煞的样子,倚在门框上惊恐地望着他。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的冲动,青春的不安定,但反映的,讽刺的,揭示的却是这个时代的悲伤。我们很弱小,不能用善意争取到自己的幸福,表达出自己的爱,我们只能堕落成恶鬼,用只有肉丝附着的森森白骨的手,抓紧我们自己的幸福,并捏碎,用自己的手。

孙广才也是如此。在孙光明死后,天天盼着,盼着,老眼望穿了秋水,只为看到穿中山服的人来,把光明封为英雄。然后,全家就幸福了,安泰了!我却只看见一无所有的虚无。

他用对这种虚无的幸福幻想,麻痹他的失子之痛,不,也许从来就不曾有过这样的痛苦,他的心早就被荣耀啃食殆尽。他的眼眶里溜溜地转着的早就不是眼珠子,而是腐烂了的虚荣。村里的小孩子过来捉弄他穿中山服的人来了!他就跑过去,用全力全速。但只能看见希望破碎后的空寂。我知道他可能根本追求的不是什么幸福安泰,只是作为一个无赖,无赖地利用他儿子最后的生命之火捞点钱,求些名,可如果抛开一切不谈,毁了一切的就是他对幸福的渴望与无视。无视现有的幸福,渴望虚无的快乐。

结发之妻死了,他曾无数次榨取的对象离开了他,孙广才以前定是巴不得她死,早就想一脚把她踹下河,自己就可以和寡妇共尝云雨之欢。可他这一切的所为,恶,善都可能只是因为把自己对妻子的爱看做了一种习惯,挂在眼帘上的绚烂。她生前,他的爱穿着恶的衣裳,死后,他的恸哭却显得如此赤裸,真心。

我突然觉得很伤感,也许是因为捏碎自己幸福的不止国庆和孙广才,还有我。

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花开在每一个人心中的恶上。

细雨呼喊读后感 篇2

很早看过余华的《活着》和《兄弟》,心被故事牢牢吸引,随着书里的人或哭或笑,而没有注意写书的余华。近来读他写的在细雨中呼喊,里面的很多句子都让我反复默读,不由得佩服这个余华,同样的汉字,经过他的排列,就有了不同的味道。这让我想起很早看余光中散文和诗歌时的感慨,他对文字的驾驭让我有很美得感受。

文字在余华这里,不再是符号,而是一只画笔,他用这只画笔细腻的描画出一幅幅场景,在这些场景里,似乎能感受到时间的流动,能看到人性扭曲的丑陋,也能看到人性中善的温暖,在绝望中也蕴含着希望。

我看到孤独敏感的孩子对爱和友谊的渴望。医生用手掌抚摸额头来了解小患者的体温,对于一个孤独的孩子来说却是亲切感人的抚摸,因为对爱的抚摸的期待,使这个孩子躁动而且更加孤独。

这个孩子能看到祖父慈祥的目光,也能看到养父羞愧而又疼爱的目光。这些,都温暖着他幼小善感的心。

细雨呼喊读后感 篇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通过记忆的拼凑给我们呈现一个少年的内心世界还有那个年代的人情世故。

如果往事就像一杯美酒,那么回忆就该是一场华丽的宿醉。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就像是一本叙写一篇篇与回忆约会的场景的漫漫长诗。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

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全新的过去。而且还可以不断更换自己的组合,以求获得不一样的经历。余华的这本小说是用记忆贯穿起来的书,里面云集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感受和理解,那里不仅有幸福,也有辛酸。谁的年少不曾轻狂,谁的青春不曾彷徨。当作者远隔七年的距离和曾经的人和事相遇,便不可避免的将自己的情感加之与上,去揣摩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叹息,试着去重新理解他们的命运。

在语言里的现实和虚构中,运用七年的沉淀去理解,去理解小说里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去理解那个名叫孙广才的父亲又是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对待自己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他随时都准备着踢开他们,他在妻子生前就和另外的女人同居,可是在妻子死后,在死亡逐渐靠近他的时候,他不断的被黑夜指引到了亡妻的坟前,不断地哭泣着。

孙广才的父亲孙有元,他的一生过于漫长,漫长到自己都已经难以忍受,可是他的幽默总是大于悲伤。还有孙光平、孙光林和孙光明,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地有过重叠,随即就叉向了各自的方向。孙光平以最平庸的方式长大成人,他让父亲孙广才胆战心惊。

而孙光林,作为故事叙述的出发和回归者,他拥有了更多的经历,因此他的眼睛也记录了更多的命运;孙光明第一个走向了死亡,这个家庭中最小的成员最先完成了人世间的使命,被河水淹死,当他最后一次针扎着露出是水面时,他睁大眼睛直视了耀眼的太阳。还有那些儿时的伙伴,一个个都在人生的轨迹上继续着自己的成长,有了各自的归宿。

余华的这部小说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记忆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所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有一个少年所认识,所体会到的世界,也有对那个年代的最真实的感情流露。

或许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感情平淡却又丰富,他可以平淡的看待弟弟的死亡,可以平平淡的看待父亲对母亲的不忠,但是他却不能冷静的看待成长带来的变化,他的感情因为不知道而丰富起来,我们可以更多的看到他的内心独白,看到他深深的恐惧和不安。透过主人公的成长,我们也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那些以宣扬自己亲人的'死亡为成名代价的人,那些有知识的下乡青年却没有抵抗住诱惑落得不良名声的人,那些因青春的冲动获得罪名的人……

或许在主人公的童年记忆里,成长是心酸的,在他的童年里,永远羡慕着哥哥,不受父母重视,没有太多的朋友,每天都要忍受父亲,哥哥和陌生人的嘲笑奚落。但是在继父母家里,他还是拥有亲情和友情,拥有那种爱的感觉。青春是无知无畏的,而正是这种无知无畏才更显得可贵,当我们已经长大后回首翻开记忆的相册,便会无比怀念当年什么都不知道却无所畏惧的傻傻的自己!

记忆是最美好的东西,当人生的岁月所剩不多时,那些往日的虚名,荣耀都会随着光阴逝去,自己所能把握的,拥有的也只剩下独属于自己的回忆。待夕阳的余晖洒在阳台上,我们坐在躺椅上,品着清茗,细细回味往事,未尝不是人生一桩乐事,是已经平静下来了的人生又一朵鲜艳的牡丹,温暖着最后的光阴。

细雨呼喊读后感 篇4

余华写的是小说,也是文学。

我对《在细雨中呼喊》迫不及待地阅读完毕,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篇小说。可是我又惊异于小说写得如此的带有文学色彩。说它是美好的文学读本,可它的故事也一样令人清楚明白,引人入胜同时也发人深思;说它是有意思的小说,但是它的每一处描述都是真正文学般的.精致。这本书带给我最初的震撼便是,一部小说竟然被写得具有如此浓厚的文学色彩。

国外的经典小说虽然故事也很精彩,揭示的现实或表达的道理也都十分的深刻,可是它们的文字却缺少一种厚重感。余华作品中的这种厚重感也许只有中国作者才写的出来。这种厚重感是来源于中国农村的,而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是无法写出来的,但是它带给的读者体验却又是那么的真实。现代中国的小说和它比起来就逊色多了,已经很少有作者能够沉得下心去思考,甚至思考每一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去思考那个社会该有的情境。

在泛泛阅读的空闲中,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每年高考完,总有一堆键盘侠在网络上各种喷,高呼着取消阅读理解。而他们的理由似乎都充分的很,“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文化的喷子甚至还会引经据典,他们叫嚣着阅读理解题目的存在的无意义性质,喷出恨不得烧尽一切阅读理解标准答案的怒火。想到这里,我内心突然颤抖了。我国是应试教育,取消了的高考题目意味着学生不再学习这方面知识。不学习阅读理解?对于近几年出版的书籍来看,似乎不需要什么理解,作者们的语言都千篇一律,实在是看不到什么需要动动脑子深思的东西了。

但是当我读到余华的作品时,我有点震惊这还不到半个世纪的作品。于我看来,这篇小说的每一章都适合做阅读理解。因为它太需要你动动脑子了。当然,像我这样第一遍粗读掠过,也是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是读完之后,你所阅读的终究还是个故事而非文学。

再说说我对这个故事的看法。余华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描述主角的童年时期,虽然一章章之间看似毫无衔接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本书从他曾祖父到他以及他的兄弟,以他父亲的和他自己的描述居多,刻画了当时农村的现状。相当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人(孙广才)是怎么一步步堕落成浑蛋的?(我)童年时期的孤独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不能说作者把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但也揭露的十分透彻。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一定要进行一遍精读。就像做阅读理解那样。或许有人会反对:把文章分开解剖,失去了整体的意义,味同嚼蜡。但是,这是文学。

细雨呼喊读后感 篇5

感觉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不会读余华的作品了。那种不同于悲伤的窒息感与绝望几乎难以忍受。

每个人都在不可阻挡地走向命运为自己规划好的结局,没有什么冒险,没有什么惊喜,也没有什么英雄史诗般的波澜壮阔,只是平凡聒噪地活着。那种不管走到哪里,以何种方式,都逃离不开现实的无力,那种大大张开嘴巴却无法呐喊的悲哀,与每一个命运安排的交点重合,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苏宇之死是全篇最难受的地方,那样一个优雅文气的少年,活着时几乎在沉默中分裂,死时就像街边的一只蚂蚁,无人问津,无人留意。眼前只有黑暗,即便有过光,也都是转瞬即逝的火花,是不值得一个人为了体验而忍受无限黑暗的虚幻。那样美好的人仿佛不属于现实,他在这里就像误入沙漠的金鱼,色彩逐渐褪去,最后只剩下嘴巴一张一合拼命汲取氧气的单调动作。

余华这本书的拼图式叙述是一绝,你之前笑过的,忽视过的,到头来都会在你心上留下重重一击。

细雨呼喊读后感 篇6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2000字:

起因:对中国60,70后的作家我其实是完全不了解的,印象中那个年代离我们太过遥远。就像与父母的代沟一样,身为90后的我自然也是出于本能地不愿去了解那个年代、那些思想、那些故事中的人。

近些日子出于对现实的逃避,我开始狂刷明侦,在刷到奇幻游乐园那期时,大张伟对死亡做出了这样一种解读——他不是死了,他是走出了时间。时间,这个概念一直在这段时间困扰着我,去年,我的外公和爷爷相继因为疾病而离去,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我没能赶上外公和爷爷的最后一眼,恍然想起只是在去年暑假时,怀着终于放假的轻松姿态去分别看望了他们,连说过的话也忘了,只记得好像就是以前大人们经常会问的话。现在再忆起来,好像那是我见他们的最后一面。

悲伤是有的,那是对亲人逝去本能的悲痛。现在再说来,对于老一辈,他们的处事和观点我至今无法认同。为什么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顽固不化,为什么……因着这些不认同,在他们晚年之时,我们这些孙子辈也只能是出于礼貌和尊重皱着眉头听他们的大道理和喋喋不休的质问。我,真的,太不懂。曾经,竟然也想要去纠正他们,无果后,自动放弃了,不予理睬。

他们走后,我开始研究时间。会不会有平行宇宙存在,那些宇宙替我们做了其他选择,那么这个世界留给我的遗憾也不那么遗憾了。多不想时间把一切夺走,真的也害怕面对更多的离去。

时间简史说,时间只是一个人类自定义的概念,它是一种混乱度,不可逆。余华说,孙光明走了,离开了时间,永远地停留在了那里。而剩下来的人,继续在时间里行走,让现实雕刻自己,磨灭自己,直至停下。

人类永远在追逐着事情背后的真相,而真相也可能往往时人类自己杜撰的。如果能信服,其实也没什么不可以。

弹幕上说那一句出自于在细雨中呼喊,这个名字很有诗意,于是,鬼使神差地,我读起了这篇作品,让文字带我穿越到父辈们的年代,去了解去体会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

深入:全书以孙光林为主人翁视角,带着读者在那个年代的时光中穿梭。孙家三代人的一生以及南门伙伴和孙家荡伙伴的一生,由着主人公的视角一一展开来。非常写实的文笔,非常压抑的悲伤,到最后也终于明白你所无法理解的事情,终归是有它既定的缘由。

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人们普遍文化不高,亲情、友情、爱情在欲望面前一文不值。

忍辱负重完成自己一生的母亲,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她弥留之际;那个名叫孙广才的父亲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混蛋,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随时都准备着踢开他们,他在妻子生前就已经和另外一个女人同居,可是在妻子死后在死亡逐渐靠近的时候,不断被黑暗指引着来到亡妻坟前,不断哭泣。孙广才的父亲孙有元,他的一生过于漫长,漫长到自己都无法忍耐,他的幽默总是大于悲伤。还有孙光平、孙光林和孙光明,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地有过重叠,随即就叉向了各自的方向。孙光平以最平庸的方式长大成人,他让父亲孙广才胆战心惊;而孙光林,作为故事叙述的出发和回归者,他拥有了更多的经历,因此他的眼睛也记录了更多的命运;孙光明第一个走向了死亡,这个家庭中最小的成员最先完成了人世间的使命,被河水淹没,当他最后一次挣扎着露出水面时,他睁大眼睛直视了耀眼的太阳。

这本书,因真实让人震惊;因真切而让人思考。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那些记忆深刻的人: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形象,在主人翁的视线里实践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输出。

我不能说自己读懂了这篇文章,但至少知道了那个年代的背景和人文。有些时候也会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对大人的盲目相信和崇拜,长大后的自以为是,甚至从那些只言片语里面不小心窥探到了自己的从前,觉得把人心分析得如此透彻又毫不避讳,可怕又心酸。可怕在于原来人们所作所为都不是一时而为,而是长久各方面的积累,潜意识也是总在潜移默化地随着环境改变。就像机器人突然发现自己脑中的芯片,恍然大悟,哦,原来我一直在被人类控制啊。心酸的是,很多东西真的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许你可以选择离开那样的环境,但往往,哪里都是一样的。无比庆幸的是,现如今留给了自己自我剖析和反思的机会,看世界而后看自己,很多曾经无法解释的事情都说得同了。

说得通也便看得开悟得透,总比模模糊糊不知道过去是为何,现在又为何要强。

细雨呼喊读后感 篇7

前不久读了余华的《活着》,深深被他的文章吸引,于是,又捧起了他写的《在细雨中呼喊》。

读毕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突然感觉被人抛弃真可怕,特别是被自己的亲人抛弃。WWw.dsBJ1.coM

孙光林做为故事的叙述者和最终的回归者,让他重温并饱尝了那个特殊年月带给他的辛酸。

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爱似乎都被无形的枷锁禁锢着。无人敢多说一句,也无人敢替别人操心,只要一不留神也许就被戴上了一顶莫名其妙的帽子。因此,全村人特别是无事可做的妇女们,无聊致极的搜索着村里的新闻,然后以最快速度传遍大街小巷。悲哉!可怜的妇女们!孙光林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出生在一个将爱包裹的时代,一个一穷二白的家庭。这些征兆就注定他将接受命运不平等的待遇,难以揭锅的日子,是他的父母再难负担这三个孩子,于是他被送出了,离开了他也许挚爱的父母和依然眷恋的故乡。他第一次被抛弃!在他的心中是一种无形的伤疤,时时隐隐做痛,让他追忆起那过往的日子。

新环境让他有了暂时的归宿,就在他心中刚要滋生家的温暖时, 一个晴天霹雳,对准了他的后爸。因犯错被别人揪住小辫,再难做人自杀而死。随后他多病的后妈,也是最信任、理解她的人也离他而去。他陪妈妈带好物品来到码头,本以为妈妈会带他一起走,可妈妈却独自一人上船,让他留在岸边,等着船慢慢开动,妈妈已消失在茫茫迷雾中时,他才恍悟到自己被妈妈抛弃了。爸爸走了,妈妈也走了,自己还是个孩子,他无法想象今后的生活,诺大的地方却无法被容纳。昔日美景越发显得惨淡,海上依旧托起的红日,此刻焦灼着他稚嫩而脆弱的心。在迷茫和惊恐中,他哭了,没有底气也没了勇气。他知道,心中勾勒的美景图宣告破灭,他又一次被抛弃。

他想到了南门,那个离开已久的家乡。不知故乡是否风貌依旧?他是否还能找寻旧日住所?阔别多年的父母还能否接受他?但无论如何,他心中还燃着一丝希望的火光。于是背起重重疑问和沉甸甸的希望,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踏上了返乡寻亲的路。一路群山逶迤,静水流深,他已顾不得欣赏,心中寻亲的信念取代了一切。细雨中,追寻儿时记忆,一路演绎着儿时嬉戏欢快的场面,因为只有想着这些,才能销蚀心头的恐惧。突然,他看到远处有一处活,这更是燃起他心头的希望,心中对家的呼喊越发强烈。走进一看,他的哥哥和弟弟正批着床单跪在地上,周围摆着的物品像是刚从大火中救出来的,一个女人和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也跪在那里,男人的嘴里不断的说着:这活真壮观啊,真壮观!只不过这代价太大了!他于是走上去说:我要找孙广元!(他的爸爸)

亲人相见已不相认,物是人非事事休!故事就在这似完非完中结束了,留给人无尽的思考。最终他依旧面对被亲人抛弃的惨局,故事虽没直接写出,但从整个家庭的遭遇中我们可以推断,虽然他历尽艰辛,心怀希望的找到了亲人,但亲人依然无法承担养育他的责任,他又一次被抛弃,被命运抛弃!

起初的我无法理解这种命运的捉弄,孙光林似乎是那个时代一切不幸的化身。他的遭遇让我心痛,怜惜。是时代将这个孩子折腾的遍体鳞伤,像恶魔一样吸蚀着他身上的营养,使他心力交瘁,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就这样自我消逝在一个特定环境中,或许多年后他会走出这段阴影,但他走不出这个时代!一个将爱包裹,人性伪装的时代!

整本书都深深的压抑着我,悲剧的结局,往往给人最深沉的感动。抛弃固然可怕,但只要不自我抛弃,你就会永远的被接纳。不要太过奢求,因为人总是难以满足。知足常乐!当岁月的痕迹已悄无声息的在你脸上雕琢,当你的内心已拥有足够的豁达和睿和,你会霍然发现,早有一朵圣洁的小花在你心头静静绽放,发出圣洁的光芒!

细雨呼喊读后感 篇8

买下《在细雨中呼喊》之前在书店里犹豫了很久,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最后一咬牙还是决定买下。

并不是第一次看余华的书,并不是怀疑书的内容不够精彩。相反,余华的小说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不论是最早的《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再到后来的《兄弟》。我只是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再一次经受得住余华书里的绝望以及悲伤。

始终觉得读余华的小说需要足够强大的内心,你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个瞬间崩溃,你不知道又会度过一个怎样郁闷的下午,所以我是从来不在下雨天读余华的小说的,因为我觉得那样对自己来说太过残忍。我想我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每次读余华的小说都是一次冒险,从对他一无所知的《活着》开始。那时的我也只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小说里那样沉重苦难的命运,对于一个少年真的是太过残酷了。有很多次都看不下去了,只有揉揉发红的眼睛,合上书,打打游戏,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我想我性格里悲伤的部分和余华有很大关系吧(笑)。

到后来渐渐熟悉了余华,你知道小说里的人永远是充满了苦难,那个时代那个世界总是恶意大过善良,当你在小说中看到微弱的光亮以为可以抓住成为太阳的时候,作者总是会迫不及待的用另一个更大的绝望来扑灭。你刻意保持与书中人物的距离,试图不注入感情,但余华总是能找到方法让你喜欢上他,书中的人物总是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的,你很容易从他们身上依稀看到你自己的影子,你总是没有办法逃脱。

“文~”是余华无法不去提及的词汇,背景。无论是《许三观卖血记》里的浓墨重彩还是《在细雨中呼喊》的少量描绘。我不知道那个时代对于余华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个年代给予了60年出生的余华怎样的记忆与经历。但我知道那对于余华来说应该是及其重要的,以至于他每一次小说都没有办法跳过那段历史,我们也能够从他的小说里明显的看到他的态度。

不知道是不是那段历史,那个年代的原因,余华的小说里世界始终是充满恶意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恶意,孙广才对孙有元的冷嘲热讽,李秀英的自私冷漠,医院为了给临盆的县长夫人输血夺去了有庆的生命,《兄弟》里两个秀才的低劣。我曾经试图找出他们恶意的来源,源于无知的愚昧,来自拥有知识的冷漠,乡村的粗鄙,城镇的自大。原因太多太多纷繁复杂不一而同,不论书中人物怎样生长总是向着最丑恶的方向。也许在那样疯狂的年代里,怎样的阶层怎样的经历怎样的背景都会朝向共同的方向。

余华是一个游刃有余的叙述者,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得不令人叹服。仿佛记得余华说过,他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流畅的文字,得益于他并不认识太多的字,所以只能用他认识的为数不多的文字讲述那些故事。

“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他这样说。

他就如同《活着》里那个迟暮的老人一样讲述着关于命运关于时代的故事。

他从不假装怜悯同情,也从不过度渲染悲伤,他只是平常但却出奇流畅的讲述者一个个沉重的故事。他的故事是悲惨凄凉的,但叙述者的内心却是看尽一切的幽默淡然,我们偶尔会看着那些趣味的句子忍俊不禁,但在笑声出口的瞬间嘴角就变成了苦涩。

每看一本余华的小说都会促使我写一篇书评,心中有太多太纠结的情绪需要找到一个喷薄而出的出口,如果聚集在心里会生长出不知怎样的怪物吧。

《在细雨中呼喊》是我看的第四本余华的小说,第五本余华的书。余华还是那个余华,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