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书笔记 > 导航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发表时间:2022-12-16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

作文水平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文是我们个人思想的表达,个人情感的抒发。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是非常赏心悦目的,在写作文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栏目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欢迎你的品鉴!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1

细细地品味着薛老师的《做什么事最快乐》课堂实录,不禁为薛老师的又一精彩课堂拍案。什么是精彩的课堂?我说不好,但我知道,老师快乐,学生快乐、听课老师快乐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

是否能有那么一架望远镜,能把这快乐的课堂拉得离我们近些,再近些;是否能有一束X光,能穿透快乐课堂,把薛老师融化于这课堂其中的智慧与思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时找不到。

所以只好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依稀寻找快乐课堂的模样。

一、体验进步的快乐。

师:敢于表现自己优点的人是可爱的;勇于暴露自己缺点的人是可敬的!而只有改正了缺点的人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成长!谁愿意第一个成长?

生:我读第二小节。他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给大树捉虫子最快乐。

师:你读得很通顺,别人也听得懂。如果你能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就能读得更好。想再试一试吗?

生:想!(再读,仍然将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读成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将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读成给大树捉虫子最快乐。)

师:要改掉一个缺点真是不容易。你看,小青蛙叫啄木鸟什么?生:叔叔。

师:假如老师就是啄木鸟,你来问我?

生: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众笑)

师:请你不要叫我的名字,好吗?

生:好!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

师:真乖!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现在,你再来你,一定能读正确!

生:(读正确了)

师:(高兴地)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成长!你有什么感想吗?

生:一定要看仔细读。

师:对,这是读书的要领,你已经懂了!还有吗?生:谢谢老师!(众笑)

这是个很典型的教学片段。在薛老师的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引导、点拨之下,孩子终于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了。学生就是在老师搀扶着、引领着的过程中从读错、读破,到读对、读顺,一点点地进步着。课堂上像这样的特写还有不少,薛老师以他独特的课堂智慧和对教材的深入浅出的把握,通过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艺术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评价语言,营造着学生体验进步的快乐课堂氛围进步是快乐的!

二、移植教材的快乐。

课题是做什么事最快乐,在薛老师的两个教时的过程中,快乐成了课堂的主旋律,快乐像一首轻松愉快的小步舞曲,或轻柔低回,或明快轻松,或激情跳跃课堂充溢着快乐的分子。

从写快乐读快乐说说自己最快乐的事读通课文的快乐理解内容的快乐说说课文的快乐演绎快乐的快乐领悟快乐的快乐以快乐为线,将课堂各个环节自如地连缀,浑然一体!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悄地把课文中小青蛙、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的快乐变成了自己的快乐!当孩子们快乐着课文的快乐的时候,我相信,老师一定也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三、享受情趣的快乐。

在第二课时中,薛老师独具匠心地设计了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一种小动物来回答小青蛙的问题和谁来演小青蛙,问一问小动物的环节,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对课文主旨领悟的归纳所需要的铺垫,使最后的提升水到渠成,而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角色扮演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表现和思考的内驱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主体的价值。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冥思苦想,没有机械的贴标签,有的只是轻松活泼的演绎,生动而充满情趣的师生多向活动。最后,当老师自然地转向学生:小朋友,那么觉得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为班级扫地最快乐!帮妈妈洗碗最快乐!帮助同学补习功课最快乐!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老师的只要我们多为别人着想,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你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你帮助了别人,使别人感到了快乐,你就会快乐!的课堂结束语也就如洪钟般响亮且余音缭绕,经久不息

尽管课堂已经结束,但薛老师留给孩子、留给听课老师的快乐却不会结束,而且会历久弥新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2

一、指导思想:

落实《新课程标准》,以教育局下发的教学要求和学校提出的校本研训要求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深入开展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加强语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们7位女教师组成低段的语文团队,继续任教一、二年级语文,我们教研组教师都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爱生心,敬业爱岗,积极上进,碰到问题能大胆提出,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我们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们将会继续发扬低段教研组精诚合作的风格,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教研组及时召开专题会,明确了组内分工,在教研活动中认真总结工作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教研组的特点,共同讨论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

三、工作要点: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1、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加强“钻研新教材、落实新大纲”为中心的“六认真”工作。用好备课本。加强集体备课,年级组教师要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

2、继续加强写字训练,上好每一节的写字指导课,抓好一、二年级写字训练关键期的工作,巩固写字教育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各班认真组织好写字比赛。

3、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这学期开展“读好书”的读书活动,“读好书”这一活动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学生和好书交朋友,而且教师自己也要进行“读好书”活动,给自己充电。

4、树立现代化的课程观,强化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学习手段,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理论学习实效。

5、深入学习语文新课标中针对一、二年级教学的具体要求,力争每位教师能运用生活教育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6、开展组内教师间团结互助活动,发挥团队优势力量,开展经验共享活动,组内教师间毫无保留地交流切磋不同地域、不同年段教育教学经验、策略,促进组内教师相互沟通、了解,共同成长,营造教研组其乐融融的研究氛围。

(二)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组每位教师均应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体表现在:

计划: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本组、本班实际情况充分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将计划的落实、效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准绳。

备课:

把新理念转化为实践,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因此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重视课堂教学,关注备课效度,关注质量,才能提高效率。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在钻研教材及大纲基础上(或新课程标准),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在各阶段必须达到的双基要求,领会教材中各部分内容的编排意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重点、难点和关键课的集体研究攻关,同时强调教师针对本班学生实情对教案进行个性化调整,要充分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优势领域与可能存在的问题,考虑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在此基础上设计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与同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并进行课堂实践,及时做好课后反思。要聚焦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师的精品意识,努力备出高质量的精品课,并做好资源共享。

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做到每课有反思,一个单元有长反思。

上课: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师生互动、现场生成的常态课堂,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优质教学。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知识,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每人在组内完成研究课。

作业:精心研究、设计作业,布置作业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体现层次性和个性化,既能让学困生达到保底的要求,又能让学有余力的优生有发展的空间。加强作业批改,反馈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反思:及时反思、总结、反馈,促进教师与课改共同成长。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随笔、案例、论文、反思,总结反思自己在课改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困惑及难题。让反思和调整成为一种教育生活的习惯,在反思中得到提高与发展。反思以点切入,展示细节,梳理每课的点滴记录及调整思考,做好课后(单元)反思,使反思主题化,体现深度和实效。

关注学困生:对学困生要从各个方面深度关注,对其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整合力量,阶段期望,制定转化计划。对其作业的批改和评语要体现人文关怀,以情化人,充分调动家长参与转化工作,以形成合力,增强效果。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地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全组教师将按单元学习进度认真、及时地对作业进行批改、评讲、分析、补漏。对于各班共同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利用教研组活动或课间、午休时间进行沟通、碰撞,真正做到及时反思及时调整,促进教研组教师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复习:做好复习计划和课时安排,从简单的知识回顾、查缺补漏走向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学习规律的感悟。制定复习计划时应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参考学习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复习与测查计划。

(三)积极发挥教研组功能,打造幸福和谐的优秀教研团队

1、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每次教研活动教师要认真对待,认真准备资料,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积极发言。

2、提升组内教师培训和反思意识。多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参加公开课教学活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总结,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增强团队的活力。我们将发扬团队呈现出的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展丰富多彩的组内活动,增进团队的凝聚力。

4、每次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作好考勤,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每月两次教研活动

5、组织课题组人员认真学习课题理论,及时写好心得体会。收交各种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包括研究课教案、教学反思、论文、案例以及课件资料等。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并组织投稿。

四、具体工作安排:

2月:

1、做好新生报到工作。

2、狠抓课堂常规,培养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

3、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每位教师制定本班教学工作计划。

4、安排落实教研组同课异构的内容、时间。

5、学习学校关于备课要求,认真备课,及时进行反思及调整。

6、组内进行一次备课互查。

7、统一作业量与作业批改方式。

8、组内推荐好书,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9、撰写教学案例。

3月:

1、积极准备组内教研课教案。

2、就作业设计,作业批改,开展组内交流和自查。

3、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导读课。

4、进行一次课后反思交流。

4月:

1、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

2、教研组工作中期自查,及资料收集整理。

3、进行一次课后反思交流。

4、开展组内教研课”同课异构”,组织全组教师听课、评课。

5月:

1、开展语文拓展活动。

2、开展语文沙龙。

3、研讨语文复习计划、复习教案、复习策略、复习资料。

4、抓紧辅导及转化学困生工作。

6月:

1、抓紧期末复习工作。

2、努力做好优生的提高教育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迎接考试。

3、整理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和成果资料,进行教研组考核评估的期末自查工作。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3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四课,大家把课题读一下。(出示事先在黑板上写好的课题。)

生:我们爱老师。

师:很好。现在翻开第十四课,请小朋友自己把课文学一学,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通过拼音来正音,认识生字,从小开始培养自学能力。〕

小声地读,读完的小朋友举手。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能默读,只能要求小声地读。〕

生:(学生认真地、小声地读课文,读完纷纷举手。)

师:放下,现在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所以老师先要范读,范读时速度适当放慢一点。〕

你们自己小声读了一遍,又听老师读了一遍,你们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初步培养概括能力。〕

生: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师:好。哪位小朋友能够讲得更简单一些?

生:这一课主要讲的是:我们爱老师。

师:讲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一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结合课文教句号。〕

生:这一篇课文有三句话。

师:你怎么知道有三句话?

生:我看见课文里有三个句号。

师:对!谁能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生:我们爱老师,老师关心我们。

师:关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

〔关心是一个新词,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自己理解关心的意思。〕

生:老师教育我们上课要用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

师: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学习。老师还在哪些地方关心你们呢?

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斯老师问我为什么要把手放在嘴里,我说我的牙齿活动了,斯老师就替我把牙齿拔了。

〔七、八岁的儿童正是换牙的时候,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师:黄晓说,前几天他牙齿活动的时候,老师帮他把活动的牙齿拔了,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身体健康。

生:有一次,天很冷,周小松穿的衣服很少,斯老师就找了一件衣服给他穿上,这也是老师关心我们。

师:对!这是老师在生活上关心你们。呵,龚遵群也想说,你说吧!

生:有的时候,我们有缺点,老师找我们谈话,要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师:你们都讲得很好。老师从学习、生活、思想品德方面关心你们,所以课文上说:老师关心我们。现在大家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第一句。)

〔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关心一词理解得比较透彻。第一句话先后读过四遍,已能记住了。〕

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关心你们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句话。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里有几个生字,我们先学习生字。

〔这句话有五个生字。生字结合在句子里教,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样容易使学生理解词义,也节省教学时间。〕

(出示事先写好的拼音duǒ。)

大家把这个拼音读一读。

生:duǒ。〔生字都通过拼音正音。〕

师:看老师写朵字。

〔对一年级学生,生字要当堂板书,以便使他们知道写字的笔画顺序。〕

(教师边讲边板书,字的上半部用红粉笔写,以便引起学生注意;字的下半部用白粉笔写。)

谁说说,朵字怎么记住它?

生:朵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几字少一钩,下面是木字,合起来就是朵,花朵的朵。

〔开始教一年级学生汉字时,要引导他们分析字形结构。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能力。二年级学生就不必每个字都分析字形了。〕

师:讲得很好。你们看得很仔细,上面不是几字而是几字少一钩。你们再看看,这个字的上面一部分像一朵花,花多半长在树上,所以下面是一个树木的木字。大家能记住吗?

生:能!

师:现在我们来看花朵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一束鲜花。)

〔花朵学生都见过,本来用不着实物教具,但为了引出花朵美丽可爱,所以用一束花作实物教具。〕

看,这就是花朵。一朵一朵的花叫什么呢?

生:花朵。

师:花很美丽可爱,你们知道是谁栽培的?

生:这么美丽的花朵是园丁叔叔、阿姨们浇灌出来的。

〔因事先曾带领学生到公园里去参观过,所以他们知道园丁。〕

师:对,是园丁们栽培出来的。

〔说栽培比浇灌恰当,教师及时纠正。〕

(指黑板上的yun。)

生:yun。

师:yun要整体认读,再读一遍。

生:yun、yun。

师:看,老师怎样写这个园字。(边说边写。)先写外面,后写里面,最后关门。

〔指导先外后内、最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大家看好了,我马上要把这个园字遮住,看谁能说出,园字是怎么写的?

〔此刻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字形能牢固地记住,这样做比机械地唱笔画笔顺好。〕

(片刻后用东西把园字遮住。)

生:园字是全包围结构,外面是个国字框,里面是个一元的元,合起来就是园,园丁的园。

〔在前面看图学词学句时已学过全国人民的国字,所以知道是全包围结构。〕

师:很好。那么园字怎么讲呢?你们知道有什么园?

生:有园丁的园,花园的园,公园的园,幼儿园的园。

师:噢,还有马骏想说。

生:还有动物园的园。

师:对了,动物园的园也是这个园。公园、花园、幼儿园、动物园都是这个园字。这些地方,都要围起来,所以外面是个全包围结构,里面是个元字。

〔会意字,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那么什么叫园丁呢?

〔加深园丁的概念。〕

生:种花的人叫园丁。

师:对了,在公园里种花栽树的人叫园丁。前几天,我们到公园里去,看到工人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

生:前几天,老师带我们小朋友到公园里去看园丁叔叔、阿姨们劳动。我们看见园丁叔叔、阿姨们有的在浇花,有的在锄草,有的在松土,有的在洒药水,还有的在修树枝。

师:讲得很好。园丁叔叔、阿姨们为了把花草树木种好,他们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太阳晒,有时松土,有时浇水,有时锄草施肥,有时修树枝他们在辛勤地劳动。

〔讲述这些就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园丁的辛苦,并自然地引出辛勤这个生词。〕

把这两个拼音读一读。

生:xīn、qn,xīn、qn。

师:再读一遍。(学生读,教师板书辛勤。)

〔辛勤是二类字,只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不要求会写会默会用,所以不分析字形。〕

辛勤是什么意思?

生:辛就是辛苦的意思。

师:那么勤呢?

生:勤

生:我知道,勤就是勤劳。

师:对了,辛勤就是辛苦、勤劳的意思。园丁们工作很辛苦,很勤劳,所以称为辛勤的园丁。(在辛勤的后面、园丁的前面加上的字,成为辛勤的园丁。)

大家把它读一遍。

生:辛勤的园丁。

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指黑板上的zǔ)把这个拼音读一下。

生:zǔ、zǔ。

师:注意,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再读一遍。

生:zǔzǔ。

师:对。看祖字是怎么写的?(在黑板上写祖字,并在礻字旁用红粉笔加一点。)

说说祖字是什么结构?

生:祖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电视机的视字的半边,右边是个而且的且字,合起来就是祖国的祖。

〔且字没有学过,但学生已经认识了。〕

师:讲得不错。礻字旁我们已经学过了,电视机的视就是礻字旁。但大家要注意,礻字旁这儿是一点(用红粉笔标明一点),大家不要写错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容易把礻字旁写成衤字旁,故要加强指导,以免学生写错。〕

哪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来写个祖字?(很多学生举手。)

好,那么多小朋友要来写。现在请赵涓来写。写大一点,使大家看得清。你们用心看她写。

〔学生集中注意看赵涓写祖字,这比各人抄写五遍、十遍印象深刻。〕

(赵涓写好祖字后,面向全班同学。)

生:请小朋友提意见。(学生纷纷举手。)请黄悦提。

生:赵涓的祖字写对了,可惜右边的而且的且字写得有点儿歪。

(赵涓看了看自己写的祖字,的确有点歪,就天真地伸了伸舌头。)

生:还有哪个小朋友要提意见?

生:你的祖字写对了,可是右边而且的且字底下一横写得太长了。

〔学生喜欢提意见,而且往往是提缺点。教师要经常教育他们一分为二,先提优点,再指出不够的地方;同时要教育被提意见的学生虚心听取意见。〕

师:小朋友的意见都提得很好,祖字写对了,可是还写得不够好,以后我们多练习练习就会写得更好。你们可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祖国?

〔祖国的概念比较抽象,一年级学生不易理解,所以这个词放在后面教。〕

生:祖国就是南京。

(好多学生笑了,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这个学生对祖国理解得比较扩大了一些,但还不对。〕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答声中也有说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因为常有美国、日本朋友到我校来友好访问,所以学生对这两个国家比较熟悉。〕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经一再启发,学生逐渐理解了。〕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4

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这就是陈建先老师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中,令我久久难以忘怀的场面。

纵观陈老师整节课的教学,于大气中隐含着深邃,在平和中张显着个性。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牵引着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充满着浓浓书香的课堂,怎不让人回味?

香自何处来

语文课需要智慧的投入,更是闪现智慧的课堂。这种智慧得益于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得益于教师巧妙的预设与生成,得益于课堂文化氛围的创设。

(一)阅读文学文化

似乎这几个关键词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与精深,绝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赘述完的。但是,细细地品味陈老师的课,再慢慢地咀嚼这几个词语,也许你会有所发现:没有教师坚实的人文底蕴,哪来对文本深入细致地诠释;没有对文本深入细致地诠释,学生怎么会一步步与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并由此进入神圣的文学殿堂,使整个课堂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我们再来听一听陈老师在课堂上几次深情地描述:

①说得多好啊!一颗爱心!一颗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爱心!因为有了这颗火热的爱心,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觉得累;再危险的工作环境,他也不动摇;再艰苦的生活条件,他却怡然自乐。

②作者把老人的热情比作了热茶。茶热,情更热;茶浓,情更浓,茶香,情更真!一杯热茶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

③正因为老人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的洗礼。我想到了这样几句话:知足者常乐!还有一句是一个工厂的宣传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阅读对一个人精神的滋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陈老师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使扫路人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放大。而上述三段对扫路人恬淡心境与高尚品质的深情描述,不仅使人物形象更趋丰满,更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了人物的内心,走进了自己的内心,让心与心在这一刻充分地交流着、撞击着,从而受到心灵上的浸染与精神上的洗礼。不得不承认,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了一方思绪的晴空,一份持久的感动,从而进入了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灌稻,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的自由领地,透出语文课特有的文学氛围、文化气息。

(二)唤醒引领体悟

陈老师的课没有内容的支解,没有繁琐的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是这样三个问题:

(1)最让你钦佩的人是谁?

(2)能看出作者对这位扫路的老人怀有深深的敬意吗?

(3)扫路人哪些地方让我如此敬佩呢?

陈老师以这三个问题统整整节课的教学,紧扣文章的主线,思路相当清晰,线条非常明快。

课始,陈老师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最敬佩的一个人,看似闲聊却是匠心独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文本的解读做好情感上的铺垫,从而架设起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桥梁,让交流更加符合生活的本真。果然,学生畅快淋漓地表露着心中所想。此时,教师话锋陡然一转:同学们敬佩的大多是名人和自己的亲人。有一位叫章武的作家,他对一位偶然相遇的普普通通的天游峰扫路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想了解他的理由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是啊!如此普普通通又素不相识的人,怎会让作者平生敬佩之情呢?思维的矛盾点一旦闪现,就势必激起阅读的欲望,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话题的交谈之中。细细体味,你不得不由衷感叹:高招!

接下来,陈老师引领学生在文中进行探寻,让隐藏着的文字浮游出来,并加以细细咀嚼:

生:紧紧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握手表示友好,紧紧地抓住抓得更紧了,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了。

生:再就是又一次。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生: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一直伴随表示时间很长很久,说明扫路人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书读到这,也就不知不觉进入了佳境,此时将第三个问题和盘托出,更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于是,学生的思维游走于文本之中,与扫路人、作者和自己的阅读同伴进行着多维、有效地对话,在反复体悟中丰富着语言的内涵,丰富着人物的精神,丰富着学生的人生体验。

香飘何处去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如果着意于精神的滋养,着力于语言的训练,那么,必然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一)真实自由个性

回想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有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虚假多了,禁锢多了,共性多了。正因为如此,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在谈到自己新语文教育的思想时特别指出,五四新文化精神就是新语文精神,而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实质就是真实、自由、个性。反复感受陈老师的课,可以说无时无刻不闪现着学生与教师真实、自由、而又独具个性的心灵表白。

当谈到扫路人哪些地方让我如此敬佩呢?这个话题时,师生之间就文中第7自然段的内容展开了精彩的对话。读读这些对话,我们会发现,这其中既有学生对扫路人劳动之艰辛的认同,又有对扫路人精神之高尚的敬佩,还有对扫路人奉献爱心的由衷地赞美。这些都是十一、二岁懵懂的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体现了孩子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诉求。教师着力营造的自由的对话空间,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文化窗户。

孩子们尽情地说着、交流着、彼此敞开了心扉。他们不停地流露着人物背后所隐含着诸多的人生感悟。课终,陈老师顺势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孩子们的真情告白:

生: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读了《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生:读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懂得了:人不能太计较自己的得失,不要老是抱怨什么,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工作。

生:学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想起了一句话:对于一个不满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生:既来之,则安之!

生:自信快乐生活,踏踏实实做人。

生:乐观一些,生活永远都会对你微笑!

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温馨的精神殿堂中。如此丰厚的人生感悟,也许是一个人用一生也无法体验得到的,但是我们的孩子却能在阅读中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本有形的书,却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这不得不说最是书香能致远。

(二)出入吞吐收放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读得充分,读得深入,是写的前提和保障。读写结合一直语文教育界所研究的课题,而要将两者有机融合,达到近乎无痕的境界,着实不易。陈老师的教学始终贯穿着对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寓有形于无形之中,寓有意于无意之间。

留心一下陈老师的写作指导,不难发现,它主要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1、表达方式的形象化

在读到作者看见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时,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我觉得(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是表示作者的惊讶。但为什么不说我不禁惊讶起来了呢?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从两者所蕴含的意思上进行比较、鉴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表达之形象与生动:

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说惊讶也可以,但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体会;说倒抽了一口气就形象化了,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说表示害怕,还可以说成倒抽了一口冷气,吓得浑身起鸡皮疙瘩,脊梁骨发麻。我们要学习和运用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

2、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只知道平铺直叙,而不懂得侧面的烘托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妙处,在读到课文中描写天游峰之险时,陈老师适时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写扫路人,为什么用了整整一段话来写天游峰的险?这样就引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真正领悟写作的技巧。

3、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非常朴素的老人。

师:从哪里看出?

生:因为他穿了一套褪色的衣服,说明衣服已穿了很多年了,已经很旧了;而且人是精瘦的,说明他生活条件也不好。

师:生活条件好的人都得是胖子?

生:不一定。

师:再往深处想一想,从褪色的衣服、精瘦两个词还能体会到什么?可以讨论讨论。

生:从精瘦可以看出,老人是在辛勤地劳动,因为整天劳动就不容易发胖,而且整天在山上风吹日晒的也容易变瘦。

生:褪色的衣服不但说明老人艰苦朴素,也看出这是老人长期在外劳动造成的,风吹日晒才会褪色的。

生:老师,运动鞋也说明了老人是扫路人,穿运动鞋干起活来才能方便。

师:可见,无论是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你看只有一句话,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多么恰当!

教师时时不忘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既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感受到写作时推敲文字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4、人物描写的渐进性

陈老师就像一位拨弄琴弦的乐师,时不时地用旋律撞击一下学生的心灵,擦出新的火花。文中有两处对扫路人外貌的描写,为什么要分两处来写?这是学生很难想到的问题。陈老师就在此处设一障碍,让学生跳一跳,体会思考的愉悦,品尝收获的快感。

最最巧妙的是,上述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导,陈老师在设计上体现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让人不得不叹服其设计的精妙!

我想沉浸在陈老师课堂里的学生一定非常幸福,因为他们的心灵始终浸染着书香,他们的心灵也始终弥漫着书香。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5

最近,笔者带小课题听了一堂语文阅读课。听课主题是:教师有哪些无效教学语言?

执教老师上的是景山教材第五册《五花山》,我事先没有告知她我的听课意图。因为,我仅仅是把这堂课当作一个材料来进行剖析和研究。

纵观整堂课,教师还是很注意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做到精炼、规范的。但细细听来,仍存在一些无效的课堂教学语言。我把这些现象一一记录下来后,进行了分类:

第一类:口头禅。如:

好了,

是吗?

好不好?

第二类:重复学生的发言。如:

学生回答后,教师一边重复,一边板书:

哦!对,春天的山是浅绿色的

哦!对,夏天的山是深绿色的

第三类:无意义的提问。如:

学生已经回答了春天的山和夏天的山分别是浅绿色和深绿色的,而且教师也已作了板书。在接下来欣赏图片的时候,教师又问:

你们看,这是一种怎样的绿呢?

绿不绿呀?

而学生因为正沉浸在配有优美音乐的美丽画面中,对老师的发问几乎没有什么反应。

第四类:迂回的指令性语言。如:

教师想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就与学生商量:

春天的绿和夏天的绿都是那么美,咱们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你也想像刚才录像里那样美美地读一读吗?

事实上,学生非常明白老师的意图,都大声回答:想!但究竟是不是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需求呢?我们不得而知。试想一个,如果有学生回答不想,老师该怎么办?

第五类:指向不明确的指令性语言。如:

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已学完,而下课时间还未到。教师急中生智: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作业,请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它写下来。

因为这是教师临时想到的,对具体的目标和要求缺乏深思熟虑,话说出去以后,自己也觉得表意模糊,但又怕越描越黑,不敢再往下说。学生呢,没听清也没听懂,自然也不会去完成。(事后我调查了部分学生,证实了这一点。)

课后,我拿着上述记录与执教老师进行了交流与探讨,联系我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师课堂上出现无效的教学语言的现象,试着进行了归因分析。我认为原因有四:

一、习惯使然。

1、教师平时的语言习惯在课堂上的不经意流露,久而久之,因为自己的不加控制而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无效课堂语言,如上述第一类的口头禅。这类语言,教师自己很少意识到,而听者却甚觉别扭。

2、学生发言后,惟恐他表达得不够清楚,或其他学生没听清,教师再重复或强调一遍,出发点是对学生负责,而且重要的知识点也确实有必要通过重复来强化落实。但是,有些老师却是太不相信学生了,对学生的每个回答必重复,到后来,习惯成自然,演变成无意识行为。

二、为了缓解上课时的紧张情绪而唠唠叨叨。

课堂上,教师总是处于一种较为兴奋和紧张的状态。尤其是公开课,很多老师对自己缺乏自信。为了掩饰和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教师就会用一些有意或无意的唠叨来为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串联教学环节,或表白自己的某些教学设计意图与其说是讲给学生听,不如说是讲给听课的老师听。

三、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而刻意迂回曲折。

比如:现在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总是喜欢用婉转的、商量的语气给学生下达每一个指令好不好、行不行?、想不想?这些老师是否去考虑过,如果学生拒绝了你的提议呢?!

又如:前段时间,研究性学习成了时尚,语文课上便到处可以听到研究这个词儿,每一个环节都在研究,而并不去考虑是不是名副其实。

四、为了应付课堂意外而语无伦次。

课堂上,意外众多,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无法在事先估计得到的。这时候,有的教师凭着良好的教学机智巧妙地化解了。有的教师却乱了阵脚,不知所措,话说了不少,却是低效的。上面记录的第五类中的例子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那么,如何减少甚至杜绝自己课堂语言中的无效现象呢?细细思量,我认为有以下调适策略:

一、认识缺陷。

首先,要有意识地关注自己课堂语言,正确认识自身的缺陷所在。有两个很有效的办法:

1、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请别的老师来听课,帮你记录所有的无效、不规范语言,可以让你比较清楚地认识自我。

2、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微格教师上一堂课,由设备摄下整个过程。然后仔细地看看课堂上的自己,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你以前并没有意识到的细节问题。当然,也可以给自己的课堂进行录音,那样也能帮助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课堂语言。

二、剖析自我。

找到问题以后,你可以对这些现象做一个客观的分析,通过分类和归因,得知自己的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三、对症下药。

若发现自己的课堂语言中,有较多的口头禅或发言重复,则要有意识地去注意它、控制它,几堂课下来,便能基本改正。

若发现自己更多的是因为紧张而唠唠叨叨,则给自己定个规矩:少说闲话,做个深呼吸试试!

如果你也喜欢迂回曲折,那么,还是先想想是不是真的必要,再决定吧。

万一课堂上出现了意外,你一时又想不出良方,就不要急着语无伦次,先把球踢给学生,或许他们会把问题解决得非常圆满。如果不是,也为你赢得了思考的时间,或给了你启发。

记得还在师范求学的时候,有个老师好用啊,每句话中只要有停顿必有一个语调丰富、语气加重的啊。有好事者给这位老师作了一个统计:一节课里共用啊83次!有一次,有顽皮学生学着老师说啊:只要听老师的话中有停顿,立刻就不约而同地跟着老师说一个语调丰富、语气加重的啊,响应者越来越多,

搞得那位老师当时好不尴尬。虽然学生的做法不可取,但是从那以后,那位老师却意识到了自己课堂语言的缺陷,再也不冒学生之大不讳出现洋洋洒洒的啊了。

之所以提起这个例子,无非是想说明:课堂语言的精炼和规范实在是一个教师重要的素养之一,让我们大家都对自己的课堂语言加以足够的重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