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传承文化的作文1000字系列8篇

发表时间:2023-02-12

传承文化的作文。

下面是读书笔记吧帮大家整理的传承文化的作文,上学的时候对于写作文应该是很了解,写作文是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写作前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作文类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怎样把作文写得又好又快?

传承文化的作文【篇1】

在教育部的语言生活报告中,国人汉语能力退化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报告中援引了一些媒体和社会的调查结果,如《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确认当前社会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占80.8%,认为造成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原因在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的占52.0%

看了这一段报告,我不禁感到羞愧和悔恨——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中国字浓缩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血,一笔一划都是我们中国人内在品质的象征。现在,竟有那么多中国人轻视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这怎不让人悲愤?

遥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光辉的古代文明,它们带给我无限的惊叹和自豪:商朝的甲骨卜辞,西周的青铜编钟,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皇的万里长城,汉武的丝绸之路,两晋时期的《洛神赋图》;贞观时的玄奘西行,开元时的鉴真东渡,唐朝初年的雕版印刷术……中国悠久的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而拥有这些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一定能拥有更加光明前程,我们中国人也会大展宏图,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并不只是说说而已,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在这个充满希望,生机勃发的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生发爱国情感,建议朋友、老师、父母多读文学典籍,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每一天,走好每一步!

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学习,不断奋斗,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传承文化的作文【篇2】

车,在菜园沟附近跌跌撞撞,走在这里,就像在崎岖的山路上徘徊一样。今日,我校小记者将参观新密瓷器文化,我很将参与其中,却亲近陶瓷的故乡。密瓷产于新密市原密县而得名。新密市中国陶瓷的起源地之一。所以说,新密——陶瓷的故乡。

我们小记者来到了工作车间,看起来很小,但一直存在着陶瓷的味道,深吸一口气,吸住了陶瓷的清香,呼出一口气,呼出了人们对密瓷文化未来的展望。梅子姐姐给我们简单讲解了一下密子的来历起源。密瓷是起源于隋朝,兴于唐宋。密茨是新密市的历史,名品,是代表新密市文化形象的一张文化名片。接下来我们跟着刘院长了解怎样制作密瓷。

想要制作密瓷少不了家乡的土地。制作密瓷,需要用到新密的土。

因为新密土里含有特殊的矿物质。所以制作出来的瓷器也是独特的。第一步,把采集的土放在第二台机器的洞里,然后再进行过滤,把他按比例制作成条状土块,制作完之后,就可以成型了。成型之后再刻花上釉,最后烧制。做一个瓷器需要经过多少步骤。费的是我们中华人民的心绪。但做出来的却是我中华民族的精华。

刘院长带领我们去参观了密瓷标本馆。里面有许多珍贵瓷器碎片。有些名贵瓷器被外国军队缴获走了一批。最后,我们将亲手制作了一个瓷器在。看操作员做的时候我捏了一把泥,开始捏图形,顿时脑子空空一片,觉得。动手,捏一个怎么那么难。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我校小记者终于完成了三个作品。

最后我们一次采访了刘院长,并和他拍了个合照。我们大声的说出:传承密瓷文化,从我做起!

传承文化的作文【篇3】

戏曲如今渐渐被人遗忘,如今在现代人眼里已是叽叽呱呱听不懂的句子,其实你并不知道,戏曲里真正有的韵味。

字正腔圆、别有一番韵味的戏曲艺术,已经是人们不再去理会的艺术。要知道戏曲艺术存在已经八百多年了,八百多年来都是人们欣赏的艺术,为什么现在却变得一文不值了呢?有些人会说,也许是时代不同了,我们应该不再去理会旧文化,要迎接新文化。但是事实是这样吗?为什么要把我们祖先一代一代传承的艺术不去理会,去接受西方的文化?这些可是我们祖先一步步传承下来的中国文化啊!

看过《霸王别姬》的人都知道它里面讲了什么。我看过这部电影,深有感触。看完以后我一直在想,以前家家户户都常见的戏曲为何现在戏曲却变成了无人欣赏的艺术呢?当时的戏曲多受人们欢迎。当年凡是唱的好的都要经历一些无人体会过的疼痛,最后收获了结果,有人成了“角儿”,有些却成了只会唱戏的普通人。也许只是现在因为人们怕疼怕严厉,不敢去学;有些的是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别说学了,更不会听。

我看来,戏曲应该添加到学校里的一门科目,这样既不会使古老的艺术文化消失,又可以使人们了解戏曲的悠远,培养对戏曲的兴趣,这样岂不是很好吗?“大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奈若何。”《霸王虞姬》我最爱的戏曲之一;梅兰芳,我最喜爱的戏曲演员,他给我们演绎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让我们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

戏曲,不止是古老的文化,也是我们现在该重视的文化,如无人重视,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就会消失!让我们一起重视戏曲吧!

传承文化的作文【篇4】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这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国之一。中华文化也称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

公元两千多年前,朝代出现,自那时起,一个个王朝书写着各自独有的史册。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汇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

滔滔黄河孕育了中华文化,滚滚长江养育着华夏子孙,巍巍长城记录着历史的沧桑,雄壮的兵马俑展现了民族的力量,悠扬的编钟奏出了神州乐章。从灿烂的夏商周青铜时代到近现代的悲欢荣辱,从远古的部落到今天的泱泱大国,五千年悠悠而逝,其间的强盛辉煌令人赞叹,阴霾衰落使人扼腕叹息。

历朝历代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最终造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辉煌,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这些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创造出璀璨的华夏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诗篇。

传承文化的作文【篇5】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诚实守信、义利并重的思想,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传承传统的文化作文,供参考阅读!

人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故事源远流长。”看完了以上的精美展示,相信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正是我们经常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等,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节日。胡锦涛在中说过:“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需要坚守的是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富有民族精神的东西,物质文化如国画、书法、碑刻,精神文化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坚守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很多传统节日都被冷落了,诚然,圣诞节、复活节等“洋节”的到来带给了我们新鲜活跃的西方文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见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从而忽视了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个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化的时代,传统节日仪式上的淡化虽难以避免,但节日若是被人们淡忘,甚至寻觅不到一息对传统节日的记忆,那将是危险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尊重不善待传统文化,难免逐渐丧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坚守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的课题。

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在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里面所蕴含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当下,只要我们记住传统节日内涵,牢记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刻韵味,改变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未尝不可。

当然,坚守传统文化内涵意在守住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这并不意味着墨守陈规或固步自封,而应是呼应时代、顺应发展要求、创新形式和突破。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特质。但是,在当今各种“变异”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开始亵渎文化,把文明积淀看作炒作的工具。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坚守文化的本真,守护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

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的气质和风格。微博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蓝精灵体”,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戏谑调侃之时,传统文化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号称能“医治心灵创伤”。这时的我们,情何以堪!

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修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该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乡之情被无聊地调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于中国沉淀已久的文化,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深谙,但也没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没有资格去胡编乱造,去挑战先人们高超的文学功底。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所以我们要坚守本真,不要丢失了对文化应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文化调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追求适宜的精神愉悦本无可非议。但各种不伦不类的体例的出现却是一个不好的征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保护不了,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当我们对“TVB体”、“流氓体”朗朗上口津津乐道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听见那一声声来自于几千年前的天空的无助哀号?

坚守文化的本真,并不是要我们一成不变地照搬先哲的思想,创新和突破是必要的,毕竟,那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源泉。坚守本真,意味着天空的圆月依然是圆月,它是一轮思乡的月,而非被人们俗化了的月亮;坚守文化的本真,意味着那融在酒中的是一片真情,而不是被整饰得面目全非的一潭污水。坚守文化的本真,给先哲们一份尊重和敬畏,不要矫揉造作,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将经典俗化。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坚守文化的本真,让自然和谐的春风吹向每一个角落,让经典文化之树绽放鲜花朵朵,滋润万物。

传承文化的作文【篇6】

从最初的部落时代,到社会文明的形成,从遥远的上古传说,到广为流传的神话,它的踪迹从来没有断绝。由氏族时期至三皇五帝,由夏商西周至春秋秦汉,再至后来的历代王朝,它始终占据着人们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随着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它的身上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含义,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承,人们将其命名为“龙文化”。“龙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同时也让它蕴含了三种不同的概念。在这些概念中,不仅体现了东方文明的古老与悠久,更加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融合性,象征着精神层次上的伟大突破。

“龙文化”的源头——图腾

根据一些先秦文献记载,早在远古的伏羲时期,就拥有了关于龙的传说,以及一些衍生的神话生物。

《尚书中侯·握河纪》有云:“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

其中龙马的形象,便是由龙和马结合而成,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对龙有了一定的认知。而且《竹书纪年》中也提到,伏羲时代的各个氏族,也经常以龙来命名自己的族群,如:“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同时根据一些相关文献中的说法,有很多学者认为,龙很有可能是远古时期的一种生物,从而被人演化成了图腾的形象。就像《路史·后纪》书中所写:“当舜之时,人来效献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以及一些传说中也曾提到,夏朝君王孔甲也曾命人养龙。甚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公,还曾在打猎时获得过一条黑龙。

这些古籍记载着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于龙这种生物的认知。而且在距今约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查海遗址中发现了有史以来最早的龙形石塑,分别有四肢和头尾,很像是某种陆地生物或者水陆两栖动物。由此也就更加证明了,龙是由自然界生物中演化而来的图腾崇拜。

而其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加入新元素完善形象,其实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如红山文化中的龙,就是以当地的生物棕熊作为原型,进行的仿龙化塑造。良渚文化中的龙,则兼具了牛、鹿、猪、羊等多种动物形态。

推动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源自于远古时期部落之间的相互吞并与融合。闻一多在《伏羲考》一书中认为,龙原本是远古时期一个强大部落的图腾,后来随着文明的过渡历程,拥有龙图腾的部落逐渐吸纳了当时各种部落图腾的元素,最终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信仰。

这种说法在学术界受到了非常广泛的认可,因为这种观点突出了中华文明在人性上的突破,代表着精神上的伟大转折点。世界上最原始的规律,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部落文明之间也是一样,斗争中的失败者要被迫放弃原有的一切,包括对于自己图腾的信仰。

但是这种图腾融合的学说,却打破了这一种原始的观念,象征着人们走出了弱肉强食的蒙昧时代,在思想上开启了人性化的大门。在两个或多个部落彼此交融之后,允许对方保留原来的精神信仰和生活习俗,并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将两种或多种图腾的形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符号。这意味着远古先民的思想,得到了一个飞跃性的提升,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也正是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之下,现实中的文化与思想上的文明不断融合,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龙形图腾。其中所包含的信仰与人文精神,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同时也开启了“龙文化”真正的辉煌篇章。

由全民信仰的图腾,升华至古代帝王的象征

这一项意义重大的转变,发生在历史上的商周时期。在此之前龙的地位虽然比较崇高,但是还远没有达到与统治者相提并论的地步。

如《史记》中记载黄帝大战蚩尤之时,“应龙”作为黄帝手下大将,在战斗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在黄帝时代,龙是作为帝王下属的形象存在。

然而到了比较推崇神话色彩的商朝,龙图腾也随之沾染了十分浓厚的神秘气息,甚至开始被奉为神灵。而且在祭祀用的青铜器上,也绘有许多的龙形图案,以体现龙的神圣象征。

《商颂·玄鸟》称:“龙旂十乘,大糦是乘。”由此足见龙在商朝的地位,已经凌驾到了统治者之上。

这样的风俗习惯,一直被保留到了周朝,并且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周王朝的统治者,将龙的图案用在了象征整个国家的旗帜上,和自己所穿的衣物之上,这也是历史上龙袍的由来。

此观念一直传承到春秋战国,又一次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他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使自己与神话中龙的形象,进行了一次十分全面而又彻底的结合,不仅自称为“始皇帝”,同时也称自己为“祖龙”。

由此开始帝王成为了龙的化身,皇帝们开始以真龙天子自称。甚至演变到后来形成了一种垄断性的行为,但凡与皇帝有关的事物,皆冠以龙的形象,从日常生活到各种称谓都与龙有关。这是古代帝王们加强中央集权的体现,为了凸显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而故意将龙的形象神秘化和神圣化。从而使人们将帝王与神灵联系在一起,产生一种更深层次的敬畏。

而且这样的行为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人们开始纷纷引用神话中的瑞兽和神兽,去形容现实中的王宫贵胄。比如皇帝的妻子皇后被当做神鸟凤凰的化身,还有一些达官贵人家中的子嗣,则被人称之为麒麟子,这些风俗习惯都是受到了“龙文化”的熏陶,才被人们广泛运用和接受。

自从龙与帝王的形象和合一后,关于龙的各种神话传说也开始丰富起来。比如民间普遍认为,龙是神兽中的万鳞之长,能够掌控风雨驾驭雷电,可以腾飞在九天之上,也可以潜入到海底深渊。此外还从龙的身上演化出了许多神兽以及凶兽,譬如龙生九子的传说就源自于此。

与此同时这样的思想对于许多文学和哲学作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周易》一书中,便以龙的形象来诠释乾卦的卦象,以及其六爻的含义,如此行为也是对统治者敬畏的一种表现。因为在卦象中乾代表的是天,而自商周以来帝王又自称天子,所以用象征帝王的龙来解释乾卦,在当时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但是这样的情况,也给人的思想造成了一种禁锢,让人们认为帝王是神圣的存在,既不可侵犯也无法取代,给当时的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不但从思想上压迫了古代人民的反抗精神,甚至还演化出了一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就像商纣王手下大臣比干,就是被这种思想禁锢的体现。

在这一段漫长的时期,龙的文化中融入了古代帝王的统治思想,虽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变得更加虚幻。并且人们对其的认知也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和偏差,因为在这段期间人们对于龙的认识,总是停留在帝王那种威严的形象,将其当成了一种至高无上令人畏惧的生物,与原来的图腾时代有了本质性的区别。

佛教文化的传入,给“龙文化”带来了新的转机

在传统神话中,一开始其实并没有龙王这一种称号。人们所供奉的除了龙图腾之外,就是能够行云布雨的龙神,这种信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后来之所以会出现龙王的称呼,是由于汉朝以后佛教文化的大量涌入,而且龙王这种说法,也正是源自于佛经当中。在《妙法莲花经》中曾经提及过八位龙王,分别是难陀、跋难陀、婆伽罗、和修吉、五德义迦、阿那婆达多、摩那斯、优钵罗。这八位龙王的形象,与人间的帝王颇为相似,可以算做是龙的最早人格化形象。

最重要的是龙王这种说法,让龙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帝王区分开来,拥有了独立的神格,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神话色彩的道路。而且随着民众对于龙王的普遍认可,帝王们也终于对传说中的龙王进行了册封。

据史料记载第一位正式加封龙王的皇帝,是唐朝时的唐玄宗。他兴建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从那个时期开始,龙王能够掌管人间风调雨顺的观点正式成立,供奉他们的庙宇也随着越来越多。

而且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道教也兴起了对于龙王的祭拜,并且设置了一套更加完整的神话体系,与更加严格的等级划分。《太上洞渊神咒经》中首先以五行对照五个方位,设定了五帝龙王,之后又按照《山海经》中天下有四海的说法,确立了四海龙王。

其中五帝龙王的体系,在宋朝年间被宋太祖沿用,分别为五个龙王加封王爵,彻底树立起了龙的神话形象。同时也意味着“龙文化”,进入了真正的神话时代。

包括之后各种有关于龙的神话小说,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西游记》中四海龙王的形象,更是以宋太祖加封的神龙为原型,而进行的刻画。并且在刻画的过程中,不仅借用了佛经中龙王的外貌,而且还按照阴阳五行,分别对他们进行了极为严格的塑造。

如东海龙王以青色为主,南海龙王须发皆为赤色,西海龙王为白色,北海龙王为黑色。这些都能够在五行方位学说中,找到具体的依据。而且这几位龙王,也都是以龙首人身的形象出现,如此一来可以说既保留了佛经中的原型,又融入了道教神话的色彩。

从此人们对于龙的印象,大都转化为了《西游记》书中描写的龙王,可以化成原来的龙身,也能够以龙首人身的形象出现。后来随着《西游记》的广泛流传,龙王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

但是总而言之,“龙文化”能够走出古代帝王的垄断,的确得益于佛教文化中龙王形象的传入。神话传说中的龙王,既具备了统治者那种威严神圣的特点,同时也携带着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神话色彩,在无形中推动了“龙文化”的传播与转变。

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这次转变无疑是思想与精神层次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新鲜血古代人民主动接受了外来文化,并且是有选择性的吸纳,借助其他文化中的新生力量,为传统文化注入液,补充了自己的短板,使其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长久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这一次历史性的融合与突破,是“龙文化”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它能够深入人心并且走向世界的关键点。

结语

从远古流传至今的“龙文化”,已然成为了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象征。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转变,它身上所承载的信仰,已经超出了图腾的意义,转变成了一种更加宏大的观念,是思想与精神的共同体现。

它的存在贯穿了数千年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见证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的精神突破,与文化的融合。“龙文化”中所蕴含的概念,超脱了所有的局限性,代表着人类发展的过往状态,以及未来的正确走向。

传承文化的作文【篇7】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就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激流中。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悬艾叶,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如今的端午节,不仅有祭奠先人的意义,还是每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虽说都是在华夏这片大地上,但每个家庭过端午节的形式都不一样。

每年端午节,奶奶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菜市为我买一些中草药,然后回来熬水给我洗澡,说是洗了之后就不会生疮长痱子。小时候,每次过端午节时,最盼望的就是泡“药水浴”。其实并不是为了什么不生疮,而是想得到在泡药浴时那种不一样的乐趣!奶奶为我搓着身子,而我却只顾着玩水,把水溅的奶奶一身都是,还在那儿“咯咯”的笑个不停。

泡完了药浴,还剩下一些中药草,扔了,又十分可惜。不过心灵手巧的奶奶有的是办法。她说:“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正好这里又剩下了一些药草,不如奶奶给你做个香囊吧!”听了奶奶的点子,我自然是很高兴,就围坐在奶奶身边看她一针一线的缝制香囊。奶奶的手艺果然很不一般,不到一会儿的功夫,一个形状玲珑可爱的香囊就做好了。精致的香囊散发出淡雅的清香,闻着沁人心脾。

和大多数地方一样,我们家里也要吃粽子。妈妈把一箩筐已经包好了的粽子放到蒸笼里边去,然后就到别处忙去了。然而,我却总是抵挡不住美味的诱惑,经常蹑手蹑脚的等妈妈离开厨房过后,就悄悄的揭开锅盖,搓搓小手,小心翼翼得拿出一个热乎乎的粽子。“呼呼!哇,好烫呀!”一不小心,手中的粽子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掉到了地上。这时,声音惊动了外面的妈妈,她走进了厨房,看到了掉在地上的粽子,一下子就什么都明白了,摸摸我的脑袋,又好气又好笑!

我家的端午节,就是一个快乐的Party。不仅有传统节日的热闹气氛,又在这些气氛中得到了一丝与众不同的快乐!

传承文化的作文【篇8】

暑假里,爸爸和妈妈都忙着迎接教师综合能力考试。一天,妈妈拿着一份报纸对我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首诗你能背全吗?”我一听乐了,这不是我们小学三年级中华经典诵读上的一首古诗吗?我马上背了出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妈妈说:“真不错,这是湖南省高考作文题目:根据从提供的唐诗中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800字议论文或记叙文。许多高三学生看了这个题目也是一片茫然。”

这首诗我们老师教我们读过,诗歌强调了“润如酥”的春雨和若隐若现的浅草色所组成的早春景色的可爱,带给人们无穷的遐想与美感。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爸妈虽然是老师,可是有些问题还得请教我——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这不,星期二的早上,爸爸又来“考”我:“背几句送别的诗句给我听听?”

“简单,张口就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爸爸满意而去。

还有一回考试结束,爸爸一进家门就问我::“落霞与孤鹜齐飞,下一句是什么?”我不假思索:“秋水共长天一色。”“唉,我写成了明月共长天一色。看来今后要向儿子学背古诗文了。”“很乐意收你这个学生。哈哈——”

中华经典古诗文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自信,我能不爱她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