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教学设计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4-18

[荐]教学设计观后感汇总。

快乐的来源有多方面,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就是一种,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观看完的以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怎么才能防止将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荐]教学设计观后感汇总,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设计观后感 篇1

暑假期间学习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学校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前者没有明确学习体验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后者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缺乏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本书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目的;必须首先关注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教学行为;认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

1、需要树立的教学观点

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解者。

2、如何能达到逆向设计

与“翻转课堂”有相似之处,很多教学缺乏目的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可以思考以下的问题:什么可以用来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达到这些目标的证据是什么样的?教与学所指向的、构成评估的表现行为是什么样的?

在课堂教学中,悄悄走向一名学生,问他以下问题: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做?它会帮助你做什么?你和你先前做的事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3、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1: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

阶段2: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阶段3:如果学生要有效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观性目标,我们需要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综上所述,逆向设计会使预期结果,关键表现以及教与学体验之间产生更大的一致性,从面使学生有更好的表现-而这,正是设计的目的所在。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教学设计观后感 篇2

本书作者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作者引用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对理解的认识:“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的意义的`结果”。“事实”是知识,是知道;“理解”是“意义”或“探求意义”,是思维,最终形成“结果”这样的思想。作者在比较“知道”和“理解”时候,对“理解”提出了如下的理解:事实的意义,提供事实关联和意义的理论(证明),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论(证伪),有关程度和复杂性(理论间的关系),知识和知识的来由(明辨),对知识的具体使用研究(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括号内容是我的理解,由此看出,作者对“理解”赋予的丰富和高级的意义。

作者认为,理解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推断,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美国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到保罗的《批判性思维工具》,都把思维训练提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对我们的核心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国内一直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教育的有上海的余党绪老师和董毓教授。他们不遗余力的为批判性思维奔走呼告,而且成就斐然。余党绪老师的思辨,将批判性思维和读写训练结合,提倡整本书的思辨阅读,已经蔚然成风。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领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文本,新意迭出,成就卓著。潘新和教授的皇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对当下普遍的“议论文三要素”和高考伪文体进行了批判性的解构和重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者还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对终极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简。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作者特意提出了“学生的误解以及我们的感悟”。误解不是无知。它是指在一个新情况下用貌似合理但并非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已经明白,误解具有非常有用的教学价值。误解是将隐含的歧途显性化,误解具有袪魅解蔽的功能。误解不仅仅需要纠正错误,它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尝试,教师不但不能抑制这种尝试,而且还要鼓励,并参与共同试误,进而启发探索。歪打正着,因误生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误解之于生成,价值正在此处。

教学设计观后感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的含义及文体特点,并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言下之意,书要熟读还要精思,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所以每读完一本书,我们都要写下自己读书后的感悟,才不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才能让每一本书真正发挥作用,才能让书成为带我们在知识的上空翱翔的一对翅膀。

那么,什么是读后感?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基本概念

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读”,指读了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感”是重点。

四、出示例文

骆驼祥子读后感

这一学期,老师要求我们阅读名著,我读的是《骆驼祥子》,它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

主要叙述了主人公祥子,原本打算凭借着自己的好身体、勤劳,省吃俭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第一次辛苦攒了三年钱,从牙缝里挤出的钱,风里来雨里去挣的钱,买的车刚拉了半年,被逃兵抢走了。第二次,他从部队逃脱,顺手拉回三匹骆驼换来的钱,被孙侦探骗走了;第三次,和虎妞结婚后,用她的嫁妆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在虎妞难产时,被迫卖出。至此,祥子的梦想破灭了,他成了行尸走肉,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招摇撞骗。

书读完了,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旧社会不让好人过上好日子!祥子真可怜,如果他心爱的人福子没有去世该多好啊,真庆幸我生在新中国。

五、分析例文,明确主要步骤

题目要求:常言道:“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文看题”。的确,好的标题恰如善睐之明眸,盼兮之美目,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能使读者怦然心动。人们经常采用正副标题配合使用的方法,把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或感受凝练成正标题,以《读》有感为副标题。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2、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感”点集中明晰。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可以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可以联系社会现实,还可以联系阅读积累。写成“读后抄”;在写感想的时候,要防止离开原文,“读”与“感”互相脱节。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六、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短文一篇,认真阅读、思考,试着写一篇读后感。

读后感的写作没有固定格式要求,作为初学者应该掌握一个基本样式去训练,等到读多了写多了,自然就能做到随心所欲,不受约束。

教学设计观后感 篇4

读了《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学生如何学习更有效和教师如何教学更有效。

有效学习可用九个字来概括,一是“经验”。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一个名词,它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经验又是动词,它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它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听说”。有效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多听常说,提倡学生多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这样就打破了旧式的“哑巴英语”。三是“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英语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教学设计重要的不是老师怎么讲解,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四是“再创造”。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记忆。

有效教学也可用六个字概括: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教师能做到心中有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发展及学习过程,才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才会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一书,着重探讨拉如何使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真正进入课堂之中。通过介绍西方课堂设计的理论和教学策略,总结国内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在此之前,我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大概念较模糊,通过学习,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概念有了清晰理解。教学模式往往都包含内在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效果评价等几部分。一般来说,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的、理论化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它不同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通过“调控”来指导教学活动,比起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的指导,其内涵更丰富。

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定型的教学范式,它有一定的实现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之相比,教学策略则相对比较灵活,它能根据目标的变化而调整,有时甚至会根据情境的变化,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并做出改变。同时,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模式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而教学策略的建构和使用也有助于形成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的相互活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的方式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教学大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看完《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后,我学到了很多教育学相关知识。与此同时,也深感以前所熟悉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越来越难以应对教育改革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挑战着教师的角色的定位,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学习着的角色。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因此,我作为一名教师,要增强“终身学习”观念,应该自觉、自主、自动的学习。终身学习不仅应成为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只要在教学上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不断变革,才能使教育过程成为个人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学会教学的各种策略,如提问策略、练习策略、评价策略等,从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

教学设计观后感 篇5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 “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习”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 “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教学设计观后感 篇6

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正实行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集体教学的活动设计,还有“建构主动有效课堂”等内容。原本的学前教育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所以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们为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开展和实施了许多的新政策。我想这也是当前所有幼儿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首先既然是活动设计,那就自然包括教案的文本。但是如果你认为只有教案的设计就错得太离谱了。除了教案的文本,还具体包括了目标制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与目标相契合,活动目标要具体细化)、过程设计(关于活动过程设计的主旨与切入,关于活动过程设计的要点与架构,教案文本的呈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分析)、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内容,本文就此相关问题展开了阐述和说明。

就目标的制定来说,我会适时的进行些许调整,是的目标对于本班幼儿来说更容易达成。但也存在着目标表述过于宽泛、以写“过程”代替写“目标”、目标的陈述混乱等问题。由于我是一名新教师,对于活动的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还远远不够,只能借助于一些现成的教案来试试。但是对于师生互动之间,我往往会有无效问题的出现,这是非常致命的一个弱点,但是相信见见我会有所减少,是提出的问题都是真正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设计都是预设的,可是毕竟幼儿的表现往往与预设的不同,对于幼儿突如其来的话语有时会有心无力,这是影响一节活动的进程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希望我会慢慢学会教学机智的运用,那上课时就会显得课程环节清晰,得心应手。

还有活动的反思,其实活动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把教学中的简单思考用文字的形式记下来,远远超过心中对于教学的思考的价值。可是千万不能只是应付性的完成它,而是要查阅资料,搜集素材,并加以整理。通过反思,既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也能及时关注到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反思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会加深自己的思考和记忆,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也会是你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路上最宝贵的财富。由于经验尚少,所以对于活动评价这一块还有待于今后的学习。

总之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学习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不要以为一节课是简简单单的阐述,而是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细节,有早一日将来的我会好好掌握集体活动的教学设计,还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现在还是药好好吸取别人的优势、多多反思自己的弱点的。

教学设计观后感 篇7

自从学校发下书来后,我便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下面汇报一下感悟。

一、对全书认识以及主要观点摘录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本书就是帮助老师们如何把“剩下的东西”教给学生。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课程设计、教育评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创造 “逆向设计法”,使教学致力于发掘大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而不是灌输零散、学了不会用的知识。

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1998年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了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关键概念作了清晰透彻的阐释,比如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并关注理解六侧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本书为教师设计者建设课程体系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好多的名词我不是很理解。看的时候特别吃力。 通过学习我对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的认识当中,我们经常把“理解”作为了解、明白来说,比如语文学习中让学生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大概含义等等。当学生能回答出这个词的意思时,我们就会判定他理解了。在这过程中,我们把“理解”的含义局限在了对一些概念知识的解释、回忆和再现上。往往这样简单地判定学生理解的后果是到了做题时,仍有学生不会做,这时身为老师的我们才发现原来这群学生还是没有“理解透”。读了绪论,发现“理解”内涵原来能更深。书中的“理解”更注重于学习的迁移,更意味着行动,而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迁移的环境和挑战中也成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因此,我觉得我需要树立一个新的教学观点了:我们要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那个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解者。

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应用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了”意味着我们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转化所学习的知识。当我们理解时,我们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知识,而不仅是僵化刻板的回忆和再现。

二、下面分享我从这部书当中勾勒出来的几个重要的教学实用办法观点。

一、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评价。

二,讲授教学法。某知识内容通过明确的教学和学生阅读,以最快的,最有效的方式获得,然后是检查学生对他们的理解。270页

三,建构助学法。

四、个别指导法。一味地讲而不让学习者尝试任务并得到必要的反馈是愚蠢的。

五、当学习中,没有一个特定的核心挑战目标或者表现性,目标需要关注时。教师往往会讲的太多。

六、注意适时与有备无患的区别。

七、提供前后反思和元认识机会。没有反思,就不是做中学。

八,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你的工作不是解释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资源来使用,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重要概念,并引用特定表现所显示的知识和技能。

九、开展案例教学。

让学生来评价案例的优劣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十 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时机就是一切,274页

包括一下内容,什么时候做某件事情?。

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

什么时候我该帮助学生去体验并反思。

什么时候改让学生去尝试表现,并给予反馈。

什么时候我该提问,什么时候该回答。

什么时候该支持。什么时候该提供其他合理的选择。

什么时候我给讲自己的观点,什么时候该唱反调。

什么时候该去做研究?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去做,什么时候该声明本课的目的?什么时候去做推断。

277页,检验理解的技术。

重要的观点之二,关于讨论。

什么时候我该提出问题,然后阻止大家讨论。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发起讨论?

质疑一个不恰当的答案?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挑战。

什么时候我该去进行帮助,一个对观点存在明显失误的学生?

什么时候我该去等一等?

什么时候改明确去纠正错误陈述?

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来?

什么时候我该表现的像一个安静的旁观者?

什么时候我该像一个合作的参与者?

我们要确定。获得知识,并赶快使用它。

我们要确定智慧,不会被告知。

我们需要更多的形成性评价。

再一个重要的观点。口头提问。277页。

要使用下面的问题可进一步追问,来定期检验理解。

一什么如何类似不同于什么。

什么是什么的组成部分特征。

我们以哪种方式来展示,说明什么

什么如何与什么相关联。

你可以对什么增加哪些观点的细节。

给什么一个明显的例子。关于什么是错误的。

你会从什么当中推断出什么来。

从什么当中,你得出什么的结论。

我们试图回答哪些问题?我们试图解决哪些问题

二、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介绍和理解的六个侧面介绍。

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章节,恐怕就是第一章《逆向设计》了。正如文中所说的,教师是设计师。我喜欢比较现实地学习实施的方法和步骤。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阶段一中,我们思考教学目标,查看已发布的内容标准,检验课程预期结果。设计流程的第一阶段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8页

在阶段一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已完成)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9页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头脑中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果和关于理解的合适证据后,就该全面考虑最适合的教学活动了。

在逆向设计的第三阶段,我们必须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结果,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9页

通过阅读,让读者认识和理解了一个很深刻的概念,就是UbD,逆向设计。本章节中向我们提供了逆向设计模板,第23页

它提供了UbD模板的雏形,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逆向设计,依葫芦画瓢,对于一个逆向设计的初学者来说,相当有意义!

为了让初学者进一步理解逆向设计的方法,掌握逆向设计的技能,文中还以(第23页)“三页模板:营养案例”为例,阐述了UbD模板设计标准、设计工具,帮助我们产生更高质量的设计。与此同时,还向我们剖析了使用UbD新手鲍勃.詹姆斯的设计思考和反思过程,引领我们走近UbD!

我想,同理,阅读理论书籍,了解知识技能,也只是停留在灌输与填鸭层面,如何真正理解"逆向设计",还应开展实战运用,模仿着进行一、二次逆向设计,针对性地开展点评指导,进行逆向设计比评、说说设计思考和反思,才能将教师们最终引向"逆向设计"之路,才能逐渐削弱活动式、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本书我还特别看重的几个章节:第四章理解六侧面

侧面1:解释

侧面2:阐明

侧面3:应用

方面4:洞察

方面5:神入

侧面6:自知

理解六侧面对教与学的关键启发

此章节将理解分为了六个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

侧面一:解释(恰如其分地运用理论和图示,有见地、合理地说明事件、行为和观点)

这里的理解是指人们能够解释事物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反映了什么,在什么地方相互联系,为什么会发生。也就是说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们对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基于问题的学习。

侧面二:阐明(演绎、解说和转述,从而提供某种意义)

这里的解释是指一个人能够将一件事阐述得让别人从中感受到意义,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本领。

侧面三:应用(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

这里的理解是指具体知识的迁移和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侧面四:洞察(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

这里的理解是指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理解,以及进行对比,从而锻炼洞察力。

侧面五:神入(感受到比人的情感和世界观的能力)

这里的理解我还不够明白,希望读完本书能够对此进行一个补充。

侧面六:自知(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如何促进或妨碍了认知)

在这六个侧面中,“解释”是处于第一位的,因此可以说,在理解中,首先要能够做到“解释”。基于这理解六侧面,书中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问题模版,让我也更深入地有了一个理解。在教学中,也可以以此由浅及深。第136页有一个非常好基于理解的六侧面的问题模板。

我们应当把理解六侧面渗透到逆向设计三阶段的思考中,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所需要的理解、必要的评估任务和最有可能促进学生理解的学习活动。这些侧面能提醒我们,理解不能靠陈述事实,为了使学习获得所期望的意义构建,理解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行为和绩效评估。怎样才能让学习者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呢?这才是我们每个老师值得去深究的问题!理解才是我们老师的目标,然而教学设计必须使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时有意义,而不是草草行事!

第九章 设计学习 213页也不错。

在所有章节的阅读中,第九章"设计学习"更是夺人眼球。根据教学目标,对于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我们究竟要完成哪些内容?什么样的计划是一个好计划?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它必须兼具吸引力与有效性。

那么吸引力和有效性的标志是什么?我们如何"体现"这些特质?书中提出了精彩的WHERETO要素,值得我们学习并实践。

还有第十章、十二章等。

教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教材所呈现给师生的学习内容,其背后有许多“弦外之音”,需要师生借助综合性的思考来加以理解。教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必须始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在学生上的纠结与困难。

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它只能通过巧妙设计和有效指导由学习者自我构建而来。

这本书我还要仔细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