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关于第一书记简短观后感通用

发表时间:2022-12-26

第一书记观后感。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在观看了以后,不禁为演员精湛的演技所钦佩,写写观后感,可以更好地训练我们的写作思维。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第一书记简短观后感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书记简短观后感【篇1】

沈浩,这个名字我在县委党校培训的时候听说的,并且在县委组织部组织下我们到了小岗村进行参观学习,对沈浩同志的事迹了解颇深。今天在乡组织委员唐咏梅的带领下,我们大学生村官、挂职书记及各村书记一起到长丰一中观看了影片mdash;mdash;第一书记。

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屏幕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影片《第一书记》的原型是小岗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沈浩,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xx年2月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xx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6年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总是被沈书记简单而不平凡的一生所深深的打动。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看《第一书记》,我深深的明白,要当一个人民群众信服的好干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用心做事,沈浩书记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和专注于目标心无旁骛的定力,使他能够用心地去践行自己的承诺。用心去做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很强的定力。用心做事先要用心选择,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本来就很难,选择后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就更难。能够用心地去把自己的选择做到极致、做到一流就更难。沈浩在省财政厅机关工作了十八年,在面临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乡到坚苦的农村工作这一选择时,他也有过思想斗争,但当他看到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给世界一个惊喜的广告牌和“红手印”时,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对沈浩而言小岗给沈浩一个机会,沈浩给小岗一个惊喜就是他的选择。决定去小岗村任职后,他用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了自己的选择。

二是要敢为人先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敢闯敢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新问题,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激活发展动力。把发展所需与群众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学习沈浩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没有博爱的情怀,就不可能在小岗呆上一届,又一届。他割舍了老母和妻女的爱,他割舍了他升职的台阶,他割舍了安逸的生活,他最后将自己定格在小岗村了。

沈浩同志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地去感悟,去学习,我坚信,沈浩同志的事迹可以照亮我们不断为人民服务之路。从目前来说,对于我们大学生村官而言,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用沈浩的精神,去做好我们的农村事业,用我们的热心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老百姓多做事,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我们的岗位虽小,并不能像沈浩同志那样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修路建厂,但责任重大,因此,看完《第一书记》之后,我更加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第一书记简短观后感【篇2】

纵观电影《第一书记》,不仅展现了第一书记抛家舍亲、义无反顾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反映了一种务实、实事求是、勇于开创的工作精神,同时也倡导了一种不放弃、坚持不懈的奋进精神,确是一部主题明确、思想深刻的教育大片。

仔细品味,与以往的主题教育电影不同,《第一书记》突破了一些原有的主题电影的窠臼。影片的开始虽然颇为伤感,但是,沈书记离世的那一刻,从书记手中滑落的手机上一条短信,已经稍稍打破了以往主题电影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无情。宝贝女儿,爸爸不舒服。半夜醒了,想通通话,想到你要早起上学,爸爸是想你们了!。多么温馨的一条短信,多么普通的一条短信,多么可怜的一条短信,反映的是第一书记亲情本性的一面,第一书记为工作无私奉献,但是真正能对他心灵安慰的是亲情,是温情。从这里看到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逐渐淡化神化思想和阶级思想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凸显人情味,背后是人和道。

同时,沈浩的上任又是一个励志短片,它告诉我们励志不仅适用于企业和职场,同样也适用于仕途。看看沈浩在拔河比赛中的投入,看看好几座比赛的奖杯,与基本称职的考核形成鲜明对比。别人可以当考核是年年如此的例行公事,但是沈浩没有,在难得有的一次听女儿弹琴的机会下,接到上级组织的电话时,陷入了沉思。当别人嫌三年太长时,沈浩考虑的却是一年太短,干不成什么事情。思路不同,思想迥异,坚持努力,决定了沈书记的出现。沈书记的出现,绝不仅仅是因为去了小岗,是因为在去小岗之前已经铺垫和奠定了许多东西,小岗只是一个机会和舞台,对沈浩来说,小岗迟早会出现。鲜明的反映了一个主题,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成功。

影片中更多的是展现第一书记的做事,也似乎在提醒,做事是第一要义。从收车到修路,从盖房到办厂,从引资到重盖纪念馆,直到京九线双向停车四十五分钟。因为收车被打,修路需要跑资金,引资需要迁坟,跨京九线需要上北京。做事就要处理难题,处理难题就需要魄力和勇气,需要坚持不懈。

第一书记简短观后感【篇3】

很早就听说过了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我听说电影《第一书记》上映时,早早就到达影院观看这部触动每个人心灵的片子。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中国优秀共产党员甚好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国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任职以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敢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的神圣职责,直到20xx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当片头的音乐想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地写意镜头中出现时,所有的观众都安静下来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故事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经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了,就好像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起起伏。

这是部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以沈浩为荣,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

影片最好以女儿的一段告白而结尾。而这时,我悄悄看了一下周围,多数人都有抹眼泪的动作,天啊,了不起的导演。不,这或许是真实的力量,因为真实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当然,看完电影后,也会引起大家根深的思考,这就是导演的魅力所在,我想,这部影片对我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我从《第一书记》里看到了一个好人影子,一个真正的基层干部的影子。

第一书记简短观后感【篇4】

偶然看了广西卫视的一个电视栏目,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接地气。我也是做策划的,也看过很多有创意的电视栏目,对于娱乐性的选秀以及爸爸去哪儿的栏目,说实话我很不敢兴趣,毕竟看过一期就能大概知道怎么策划,怎么炒作,怎么赚人气。但对于这个《第一书记》,我竟然看完了,而且意犹未尽的又从网上开始的第一期又看了一遍。

说实话,公益节目不好做,我看了这些栏目,基本上每一期都能刺中大家的泪点。《第一书记》的定位就是乡村公益栏目,栏目的流程就是从这些贫困村的书记开始介绍村里的贫困情况,和那些一个个让人泪奔的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小孩。爸爸疯傻奶奶残烧炭妈妈撑家难父走母走爷又走两个孩童真遭罪父瘫母走奶奶病兄妹太苦背压弯每一期都有一个特别心酸的故事。这些情况根本不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可以想象的。栏目里的场景我相信都是真实的,当然为了拍摄效果,拍摄过程中可能会采用一些小手段这是无可厚非的,总比《爸爸去哪了》这种全程剧本的现象真实多了,这些故事都是从生活里的真实体现,毕竟我们身边不会有那么多的林志颖,那么多的张亮。

公益栏目不好做,广西卫视敢于做第一个做大型公益栏目的省级卫视,我相信也是下了很大的勇气。首先,必须要得到了省级领导的许可,毕竟现在官员更在乎的是面子工程,而做公益,说的不好听的就是为ZF抹黑。《第一书记》的策划团队很聪明的把扶贫这个事情,转变为帮助村民致富,缓解了各个地区ZF的压力,毕竟有红十字会的前车之鉴。广西卫视有全国平台的资源,广西宣传部和组织部的大力配合,下面的ZF自然会极力配合,公益栏目自然而然的就有很大的操作性了。

第二,公益事业是属于自愿性质的而不是强迫性质的,这点《第一书记》栏目做的很好,将各个贫困村的困难现状,各个需要帮助者的心酸现实都在栏目里展现出来,在现场聚集了当地一百家爱心企业商家,用故事来打动这些爱心企业,让这些爱心企业自愿上台捐赠,没有任何的强迫性质。不再像别的公益栏目那样充满了作秀。其实很多在看电视观众们都希望能帮助这些贫困孩子,但是毕竟没有那个财力和精力,能有一个爱心企业上台不作秀的捐赠,自然也会让观众们觉得亲近。

第一书记简短观后感【篇5】

今天,吴老师给我们看了xx卫视的《第一书记》里的几个贫困孩子的故事,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是潘xx,他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家里有患有疯病的爸爸,还有患有疾病的奶奶,一家四口,这个家只有他和妈妈一起支撑着这个家,妈妈是这个家的唯一栋梁。他们是靠卖炭,自己烧,自己砍。有时邵强他不在家,到县城去上学,都是潘妈妈一个人做的。真是一位懂事的孩子!看完之后,有些同学都纷纷留下了眼泪。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高二女孩欧子研姐姐的,这个故事是我最感动也是印象最深的。欧姐姐她学习很好,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她也是一位贫困的孩子,她妈妈患有疾病,奶奶也快80多岁了,家中还有一位4岁的弟弟,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是弄电线的,眼睛因为常年看到激光,眼睛不好。这位欧姐姐,她想考上北大,她的爸爸就是为了能让她考上她梦寐以求的大学,坚持去外地打工,不让欧姐姐知道,同时也很少回来。在记者录节目的那一天,也是欧姐姐奶奶的生日,欧姐姐早早地准备好了饭菜,这一天,远道而来的爸爸也来为奶奶庆祝。爸爸过几天也就要去外地继续打工了,可欧姐姐不肯让她的爸爸再继续出去打工,她跟她爸爸说,她不去上学了。这样她的爸爸就没有必要再去打工供她读书,欧姐姐只希望他的爸爸能陪着她身边,看着看着,我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想到自己:爸爸平时也出去工作,早上也早早地出去,没看到几眼,晚上有时也很晚回来,晚上看到爸爸也才不到几个小时,可有时候我却不听话,和爸爸顶嘴吵架,惹爸爸生气。看完这位欧姐姐的故事,觉得很愧疚,所以以后要向欧姐姐学习。我觉得这位欧姐姐是一位好姐姐也是一位好学生,她在家照顾弟弟,帮忙家里的家务,而且还要学习,家里家穷可她还把贫困基金让给其他的同学,这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姐姐。

第三个故事是:一位孤儿杨xx的故事,他更是一名贫困儿童。在他6岁时,爸爸生病去世,妈妈则带着幼小的弟弟改嫁,奶奶也抚养不起他,于是把他送到堂兄家,可堂兄也要外去工作,于是只剩下一个他留在家里面。他从6岁起,就学会自生自立,自己煮饭,自己写作业,自己睡觉等等等等,年满11岁的他,每天吃的只是一碗饭,辣椒,然后趁放牛时,在草地上摘点野菜,用来拌辣椒酱吃,那么简朴的一餐啊!晚餐,就到小河里抓点小鱼,炒来吃。真是可伶的一位孩子。那些油、米都还是需要其他邻居的提供,他也是一个很勤快的小男孩,他很懂事,有时候会去帮邻居喂猪、放牛等等。邻居们也对他很好,给予他温暖。他在他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很想念他的母亲,于是在节目组的帮助下,经过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找到了母亲的下落,他们团聚了!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到了晚上,母亲和xx又要分别了,太多太多的想念,太多太多的爱在这一刻凝聚在了一起......

同学们,好好珍惜吧!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时光吧!用自己的努力来报答你们的父母和老师吧!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第一书记简短观后感【篇6】

五一放假前夕,市委组织部举办了为期一天半的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开展“双联共建”活动培训班,真是为我们开展双联共建工作下了一场及时雨。

培训班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任尚显主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丛锡刚首先做了辅导报告,丛部长围绕为什么选派“第一书记”开展“双联共建”、驻村开展“双联共建”要做哪些工作以及怎样做好这项工作,深刻阐述了选派“第一书记”开展“双联共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做好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使我们工作目标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

培训班上下发了《村党支部书记党务知识ABC》、《“第一书记”农村政策必读》和《山东组工信息》(第16期),感觉受益匪浅。其中李金峰的驻村日记摘抄更是得到很多启发。

培训班还邀请了滨州市邹平县韩店镇波店村党支部书记晋升同志,章丘市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高淑贞同志,冠县清水镇杜行村党支部书记路兴良同志和全国十大检察官白云同志为我们作了扎根农村,献身服务广大人民的报告。

几位的发言各有侧重,对我启发最大的是高淑贞书记的发言。她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不少好的经验和作法。她提到:要“善待尊重前任书记”,“要抓队伍,党员会不要局于形式、地点,要和党员座谈”,“要公道处事”,“千万不要大刀阔斧地干遗留问题,容易触及利益问题。敏感问题可以用时间拖,这不是逃避问题,而是用发展的视角去解决”,“‘第一书记’包村的目的是造血,不是输血”,“要积极主动地去干事”等等。

在座位上听着他们各自的发言和讲座,感慨颇多:

人的一生的事业,不在乎事的大小,只要你能积极主动地去干,总会有所收获,也会乐在其中。而要想干事、干成事,定好位是前提,善于摸索和善于学习总结则是必备条件。

这次培训是对选派“第一书记”和开展“双联共建”工作进行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再督促,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融入,创新思路,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切实做好帮扶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