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朝圣之旅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4-17

朝圣之旅观后感1000字模板。

我们会观赏很多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在观赏的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朝圣之旅观后感1000字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朝圣之旅观后感【篇1】

《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读后感2000字!

在地球与宇宙之间,反复横跳。

了解只是其中一半,而爱是另一半。——约翰巴勒斯

最近读了切特莫雷(ChetRaymo)的《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这本书的写法跟之前所有的科普书都不一样,故事是从作者在波士顿的一个街区看到一个年轻人滑着滑板撞了一个小女孩开始的,在那一瞬间,作者联想到用天文望远镜观看在宇宙中的恒星爆炸的场面,由此展开了作者对星空的一系列相关的经历和思考。正如约翰巴勒斯的那句“了解只是其中一半,而爱是另一半”,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对世间万物的了解和爱。

在宇宙的世界里,距离都是用光年来计量的,当我们离开地球,任何一次与外太空的接触都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才能完成,所以让人遥不可及。但是作者总是能找到一个最贴近我们的东西来证明宇宙的历史对我们来说非常紧密,我们随时可以把宇宙拉到自己身边。比如我们写字用的铅笔中的石墨,其中的每一个碳原子,都是宇宙早期核聚变的产物,都贴着“金牛座制造”或者“猎户座制造”的标签。而且,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是经过恒星的锻造,才组成现在的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自己跟宇宙的源头息息相关。

宇宙不是冰冷的实物,而是一曲和谐的乐章。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物质的经典概念就是形态为固体且具有质量的物体,就想组成沙滩的沙子一样,比如中学的时候,我会把原子和电子想象成像太阳系一样的系统,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匀速旋转。但是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在原子的尺度上,物质跟能量其实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不再是一种实体,而更像是一种虚空的存在,然后从那以后,“物理学家开始用作曲家的语言来描绘原子--“共振”“频率”“和谐”“级”。物质和光之间的典型区别变得模糊不清。在新物理学里,光可以像粒子一样反弹,物质也可以像光一样产生波的涟漪”。当时看到这一段时,确实被这样的事实震撼到了,在近代物理诞生之前,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就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音乐家们用自己的一生去谱写去演奏的东西,曾经用于鼓舞人心、批判丑恶、揭露现实、赞美美德的东西,经过千年的积累,现在被完全用于描述物理学的微观世界,这是多么震撼的艺术家与科学家之间的“接力”!这让我联想到了数学,起初的数学确实是属于纯粹思维上的玩物,在微积分发明之后,被迅速用于描述大自然的方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其实在于明白了我们所有一切的思想活动,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拓展着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就像从最初的木棍,再到青铜器,再到铁器,最后到无所不能的瑞士军刀一样。

那么面对如此宏大的宇宙,我们该怎么开始呢?作者在其中提到了科学家通过观测银河系中遥远天体的运动速度,可以计算出束缚他们的总质量,从而发现银河系中97%的物质还没有被探测到,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暗物质。看来宇宙中的绝大多数真相被隐藏在角落里,约翰巴勒斯说:“如果世界永远以一种赤裸裸的宏伟姿态出现,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但无限的一半仍然是无限,一点点的无限,也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能抓住那一点点的话。这里有一条线索,那里有一条暗示,线索和暗示组成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其实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胡适的那句“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只要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那一点线索往前走,就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最后说几个觉得有意思的段落:

现存最古老的星图是由中国天文学家石申和甘德在公元前4世纪编制的。但是中国古人不是以现代天文学的眼光来研究星星的,他们的目的是从夜空中看到自然秩序,然后以此为基础来达到稳固其社会秩序以及与个人生活相融合的目的,难怪中国古代有那么多描写星空的诗句,因为在当时的人心里,已经把星空和自己融合在了一起。跟之前看《从一到无穷大》里面说第一次对超新星爆发的记载也出自中国一样,中国古代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很早的,只是由于阴差阳错,没能发展出一套科学的体系。

全书最让人哑然失笑的地方,在聊到北斗七星的时候,西方把北斗七星叫大熊座,但是看上去并不像熊,作者还考察了北斗七星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的样子,发现并不像熊的样子,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作者得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也许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熊长得像勺子。

最后我发现了本书里几处跟刘慈欣小说很类似的描写,比如:

本书里“铁匠赫菲斯托斯为众神锻造了金色的太阳和银色的月亮”。

和《带上她的眼睛》:“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

用了相同的描写。喜欢刘慈欣作品的原因也正是他能把宇宙和人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个人猜测刘慈欣从这本书里吸收到了很多东西,并且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刘慈欣写得更加自然,而这本书里面虽然旁征博引,但是有时候这种联系跨度太大,难以在脑海中建立直接的联系,显得比较牵强。

朝圣之旅观后感【篇2】

《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读后感400字!

这是一本关于天文学方面的书。从前我一直觉得,天文学是复杂的,难懂的。大概我高中想去学理科就是因为小时候很喜欢天文,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可是……后面就不说了,最后学了文科。

这本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文字很美。美到像诗,美到你不觉得它讲的是天文,反而觉得是文学,是诗。

这本书也像是天文版的瓦尔登湖,给人寂静神秘的感觉。你很想弄懂每个句子的意思,但好像最吸引人的点就在这里,在于它的不确定无法琢磨。

同样它也是深奥的,不仅仅包括天文学,还包括哲学。大概每个学科之间都是相互联通的,互相影响无法分隔。

我想每个人,每个喜欢天文学的人,每位从事天文学的学者,包括我们普通人。都会对天空宇宙星星有这无限的向往。那个神秘而又美丽的东西,能让人走出当时的困境,体会到自己的渺小。

每个喜欢天文学的人,可能都对天空宇宙有这样一种情怀——向朝圣者一样,为之愿意付出所有。

朝圣之旅观后感【篇3】

《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读后感2000字!

与其说这是一本科普读物,不如说这是一本诗集、一部电影,准确又富有魔力的文字,直接打消了我快速刷完它的念头。

书的开头,作者切特·雷莫描写了波士顿大街上一位滑板少年撞倒小女孩的事情,这件原本只有2秒钟的事情,竟然在作者的语言下,延伸到了十几分钟。在小女孩被撞倒的一瞬间,仿佛时间冻结,声音凝固,在你期待故事结局会有何不同时,作者却转而开始讲述宇宙中的寂静时空和超新星爆发的遗迹。最终宇宙运转,小女孩刚刚落地,波士顿大街又重新开始喧闹起来。

之后的每一章节,也基本延续了这种方式,从眼前的生活转到宇宙,再回到眼前。这样的写法用久了听起来会很无聊,但作者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利用自己极美的语言和极高的文化素养让你摆脱了对模式的厌倦。如果不是这本书,我可能从不会将严谨的科普知识和诗意优美的语言联系起来,更不会思考这些科普知识到底会在人类历史上刻下怎样的文化符号。原来,几万光年之外的宇宙,竟然可以和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联系起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是最后一章“飞鸟与鱼”的开头,这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而这一章竟然是以陶渊明为中心展开的,以他的经历和思想来阐述自己“逃离荒野的寂静与黑暗的倾向”,一位国外的天文学家竟然对一千多年前的中国诗人还有如此了解,让我不禁感叹自己的无知。另外,作者还大量运用了现代诗歌、希腊神话以及动植物学的例子,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能让人涉猎如此宽广的文化领域的科普读物。

文化和语言远远不是这本书的全部,终归这是一本天文学的科普书,严格来说,只能算作是天文学的入门书籍,但对于我这样的知识匮乏者来说,也算是久旱逢甘露了。不过要说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我想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联系。

其实我对宇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没有一丁点的认识,只知道它无边无际,除了恒星、行星还有叫黑洞的“引力洞”。但事实是,万物之初,大约140亿年前,宇宙诞生于能量和物质辐射所形成的大火球中——宇宙大爆炸,宇宙中的所有星体、星系均诞生于这场爆炸。这场爆炸和我们生活中所常见的爆炸相同,爆炸的产物以极高的速度不断地向外扩散,宇宙中的星系也是如此,星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最外围的爆炸产物,实际上也决定了宇宙的边界。

但既然是爆炸,这些爆炸的产物总有动能为零的时候,就像我们平时的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到达上抛顶点之后便会加速向下运动。宇宙也不例外,只不过计算这一临界点的方式有所不同。科学家通过计算,如果宇宙目前的平均密度大于每立方米空间3个质子,那么引力终将占领上风,宇宙将朝着它最初的样子开始倒退。可是,如果当前宇宙的平均密度小于这个临界值,那么这种膨胀将会永远持续下去。

结局究竟如何,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就目前宇宙中能够观测到的发光物质来看,平均密度远远小于上述要求,并且现在宇宙仍然是不断向外扩张的,这会导致宇宙的密度会越来越小。但是,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隐藏物质(不发光无法观测的物质),如果这些隐藏物质足够多,能够提供将所有物质重新拉回到一起的引力,那宇宙将会快速收缩,最终不同星系中的多个黑洞将合并成一个与宇宙本身共同延伸的黑洞,一个朝着无限密度和无限微小的状态继续收缩的黑洞。

这已经完全刷新了我的认知,我从来没有想过宇宙竟然是以这样一种形态存在并且发展的。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在的宇宙,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毕竟我们都知道根据能量和物质守恒,宇宙不可能无中生有。宇宙大爆发,可能就像是更大的超空间与超时间基质中的泡沫沸腾一样,恒星和星系的正能量,与引力势能的负能量相互平衡,而造物的所有泡泡相加却等于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宇宙便是更大超空间超时间中无数还在不断自我创造的泡沫之一。

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平行宇宙的概念,更多的像是局限在平行地球中,毕竟现在的影视作品是这么引导我们的。但是平行宇宙是一个大的多的概念,一想到可能还有无数个像我们的宇宙这么无边无际的其他宇宙,我们人类本身在这个超空间中,怕是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每个人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这个无法想象的超空间中,是那么的渺小;我们的生命,在这个超空间以亿年为基本单位的时间中,又是那么短暂。可我们的眼界,与这个包容万物的宇宙相比,却只能装的下自己,我们紧紧地盯着自己的眼前,无暇抬头向这个神秘、伟大又沉默的宇宙中多看一眼。

你说,这是人类的可悲之处呢,还是迷人之处呢?

朝圣之旅观后感【篇4】

6月20日,《冈仁波齐》在上映首日以1.6%的排片量开画,彼时多部好莱坞大片正在热映,占据了超过60%的排片,《冈仁波齐》却以21%的超高上座率高居榜首,并于上映第三日(6月22日)票房突破六百万。6月23日,面临《变形金刚5》上映的巨大排片压力,《冈仁波齐》排片量锐减至0.9%,但依然没有阻挡观众的观影热情,平均上坐率高达26%。在随后周末两天,《冈仁波齐》排片分别升至1.2%和1.9%,上座率更飙升达到43.8%及41.4%。

与低排片率伴随的是影片超高的上座率及口碑,来自大众和影院对影片的支持声越来越多,终于在观众和影院的共同努力下,《冈仁波齐》在上映第七天(6月26日)排片达到3%以上,票房突破2000万。与此同时,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冈仁波齐》的讨论热度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自6月20日影片上映以来,微信指数已突破350万次,甚至超过正在上映的《异形:契约》。

这样一部在众人眼中只属于小众的影片,自公映以来日均排片不到2%,但是凭借一路飙升的上座率和口碑逐渐逆袭。行业人士一致认为这是近年来的罕见案例,尤其对于一部看起来不讨好的艺术电影来说。

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讲,千万票房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往往会被市场冷落的艺术电影,这样的成绩,让大家看到了国内电影市场的转变,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能够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选择。这些成绩也让大众看到,我们的市场一直在低估自己的观众,艺术电影的观众远非小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