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读后感一万句

发表时间:2023-05-18

读后感一万句通用。

只有读书和学习,才是成为人生赢家的最大捷径,对于作品这本书,大家都会有各自的想法。我们可以把在阅读感受到的想法,写成读后感记录好,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包含哪些内容呢?或许"读后感一万句"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读后感一万句 篇1

这本书被称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读来觉得大气磅礴,没有华丽的词藻,平淡又不平淡的讲述了发生在生活中的故事,故事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最平凡不过,透露着社会底层人物对于生活,对于人情冷暖的无奈,却是最孤独不过。

这本书分为了两半部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上半部分讲述了二十世纪河南的一位农民杨百顺的故事,他喜欢同乡的罗长礼喊丧,不喜欢在家做豆腐,也不喜欢做豆腐的老杨,因为逃避做豆腐想去上学却被老杨用假抓阉给坑了,让他觉得从此和弟弟杨百利过上了不同的人生,他仇恨杨百利,更仇恨的是老杨。离家出走后学剃头、杀猪、挑水、破竹、种菜、卖馒头…..随意却又被动改写自己的人生,后来遇上了传教的老詹,为了讨活口让老詹找份信事,改名叫杨摩西。阴差阳错进了县令府种菜,而卖馒头的寡妇吴香香看上了杨摩西种菜后的县令府,打着从此吴记馒头铺就不叫吴记馒头铺,而是县令府的吴记馒头铺的算盘,差人找上杨摩西想娶他进门,杨摩西本无定所,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差事,有个馒头铺当后路自己也更加放心有安全感,于是应了这门亲事,从此杨摩西又变成了吴摩西。

吴摩西与吴香香说话说不着一块儿,而变成了无话可说,反而与吴香香的女儿巧玲能说到一块儿,吴香香还处处压吴摩西一头,吴摩西也觉得没啥大事,日子或许就该这么过下去,但后来发现吴香香和自己说不到一块儿,却和隔壁的银匠老高能说到一块儿,并且背着自己背着前任老姜好了三四年了,被吴摩西发现后和老高逃走私奔。吴摩西为了城里的舆论压力和巧玲踏上了找吴香香的路,却在途中把巧玲弄丢了,于是吴摩西由假找变成真找,走出了延津。

后半部分讲述了巧玲的后代牛爱国,也是过得七零八落的生活,为了寻找挂名私奔的媳妇,走了出去,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去寻找能说得上话的朋友,也为了寻找心里的困扰,了解吴摩西的事迹和巧玲临终时的愿望,而从假找变成了真找,走向延津。

书中人物众多,绕得密密麻麻,看似没有关系没有接触的人却总在书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是实际。书中人物分为两种:“说得上话”与“说不上话”两种,分类简单,生活复杂,两个人一旦能说上话,那就变得亲了,一旦说不上话,心就分开了,不能再一起过了。可说话该怎么去说,才算说得上话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达。书名叫一句顶一万句,可是是哪一句话也没有明说。文中说“一个女人与人通奸,通奸之前,总有一句话打动了她,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吴摩西一辈子都没有想出来。”可能一句话顶一万句话,也可能一万句话不如一句话,端看是谁说?谁在说罢了!

无论是因无法寄托对灯盏思念而离开的教师老汪,还是因为话多而唠叨不停的小韩,或是话少的老裴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只有往前走,放下过去,才会拥有将来吧。

读后感一万句 篇2

套用刘震云先生的话讲,这部小说是一部很长的“喷空”,也不愧为他的集大成之作。

这本书,涵盖了好几代人,无数个形形色色的角色,层层关联的分条缕析,跨越许多个地理和时空的长河,但贯穿其中的却是“说话”二字。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有的人说话对口,可以互相欣赏而说话滔滔不绝,成为人生快事。有的人话不投机,即使是亲人,抑或同床共枕,也说不上一句掏心窝的知心话。也有的人三天说不上十句话,也有的人一天能说上千句。但说话,不在于话的多少,而在于跟谁说,以及能不能说到点子上。一句话说不好,朋友成仇人。一句话说的好,陌路成至交。这正是所谓的“一句顶一万句”。

往深了说,人与人之间的事,表面上是说话,实际上还是做人。这做人呢,不看嘴上怎么说,主要还是实际行为。人活一世,都有许多个角色,关键就在于怎么活好每一个角色,不至于让生活走了型、变了味。

我想,以上这些正是刘震云通过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吧。

抛开这些说话做人的东西不谈,我想聊聊这书中牛爱国以及他老妈寻根的那些段子的感触。

牛爱国为了求证他妈妈生前最后一刻的想法和想知道的事情,奔波多地以求证,这一场景,牵涉到了上上下下三四代人的生活。这给了我一种深深地跨越了时空的沧桑感,有沧海桑田之感,有物是人非之感,有时不我待之感,有人生而渺小之感。

通过书中角色延伸到自身,也联想到我现在的家庭,我的父母的上一代,以及他们上一代的再上一代,这里面又有多少人和他们各自的人生和故事啊。刘震云的这本书,可不就是由一个家庭延伸出来的许多个不同家庭的不同的人的人生经历的选编合集么。

关于上一代的事情,现在几乎已经要传断层了,更不要说更久远先人的故事了。这对于我本人来说,既是一种遗憾,又是一种无奈。且不说我的父母对于他们的父母所知所记已所剩无多,就是我对我的父母,想要多了解他们一些,也是充满了阻碍和隔阂。

每个人的生活,以及每个人先人的生活,如果能够得以流传并被有心人加以记录,那这些生活就是一本书,一本与本书所差不多的书。

刘震云这本书,既是记录,也是纪实,来源于生活的取材,通过自己坚实的文笔这么一组织,一本生动又翔实的作品就这么被生产出来。

读后感一万句 篇3

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看不下去,觉的跟喝白开水一样,放了一周再接着看,觉的书中人物关系越来越紧密,人物形象也越来越饱满,仿佛就像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但可能我是理想加浪漫主义者,看到书中人事不和就特别着急,想着我去给他助个力,但实际我又[折磨][折磨][折磨],所以就一直抓紧往下看,期待有个美满的结局,可到最后却是嘎然而止,一时间感到慌乱无头绪,再一想,可能是平时电视剧看多了的原因,对于啥事都想整清楚,得有个结局,但结合生活经验,真实的人生就是这样,从杨百顺年轻时追求自由,自我,离家出走到假装寻妻再到弄丢巧玲,从刚开始对师父老詹的不解到最后对老詹留下的图纸视为珍宝,从跟妻子无话可说到跟巧玲说的着,中间经历了各种生活困难,精神打击,杨百顺在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丢掉自我,到最后又找回自我,牛爱国也是如此,曹青娥也如此,八年前压在心里以为能放过去,到人生尽头之际才明白自己的心,罗长治也是。书中人物众多,有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就有人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去哪,书中女性有些做法虽然不道德,确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对于这种勇敢点。

书中有句话是,生活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怀着希望追求自己的幸福,经营好自己的生活,错过的不遗憾,未来的把握好。

读后感一万句 篇4

《一句顶一万句》,历时13个小时,跨时快三周,终于看完了。看完了我最想问一个问题,刘震云你是不是用一张A2的纸才能把你这小说的人物关系图画清楚?记得当年看《百年孤独》,看了三次都是进行不下去,因为人物太乱太多了。里面的人物不但是外国名,翻译过来就没有什么代入感,而且儿子的名字是爸爸名字加一部分,孙子名字变成爷爷名字加啥啥再加啥啥,结果通篇连人物谁对谁根本搞不清楚。看完《一句顶一万句》我居然能还搞清楚“卖豆腐老杨-吴摩西-巧玲-牛爱国-百慧”这五个人的辈分关系,还有那些繁复的旁枝人物也能被我数出来几个,可见刘震云对人物的刻画都让人印象深刻。能把这么多的人物的关系和性格描述得不枯燥,先给作者的逻辑和写作功底点个赞。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自我解救的故事,把自我从孤独中解救出来的故事。曾经一个朋友说,“每个人是孤独的与众不同的”这个论题有些吊诡的地方在于,至少在孤独感这一点上,绝大多数人都一样。的确,无论身处怎样的关系,无论有多么健全的交际圈,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不断地渴望被更理解,通过被理解来消除与影随行的孤独感。所以寻找一个“说得来”的人,或者有些文邹邹的说法叫“灵魂伴侣”,就成了解除精神孤独的重要办法。既然说到寻求理解,又可以讨论如下三个问题:被谁理解,如何理解,有多理解。

说到“被谁理解”

书中反复说到很多朋友的关系。比如老杨和老马:老杨觉得老马是朋友,因为老马比他看得远能给他码事情;但老马不拿老杨当朋友,因为老杨见识太浅,对他没有积极建设性的帮助。又比如老韩和老丁:本来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因为共同爱好走在一起,又因为性格里有彼此不认同的地方,最后因为利益拉扯而分开。再比如牛爱国和杜青海,本来是可以码事儿的朋友,随着杜青海构建家庭,对生活有了新的体会,只能从自己的经历给对方建议,但是未必真的适用于对方的处境,最后被牛爱国认为是没办法讲到心坎的朋友。全书都没有一对儿朋友的关系,是从头到尾因为共同价值观走到一起,到最后仍然彼此信任相互视为朋友的。本觉得有些可悲,后来一琢磨,现实就是这样。说白了都是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因为我需要有一个人和我一起做喜欢的事,因为我需要一个帮我码事儿的人,因为我需要一个在听我说话可以用神色回应我的人。需要陪伴,需要建议,需要认可,因为彼此需要,才有了这么一层关系。

书中还说到很多男女关系:吴摩西跟老婆吴香香,吴香香和隔壁老高,牛爱国与庞丽娜,庞丽娜与老蒋,牛爱国与章楚红。真正的夫妻无话可讲,通奸出轨者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什么会出轨,也是精神孤独。我对事物的见解你不能认同,我对事物的情感你不能共情,我的生活目标和对幸福的定义你不能理解,那我跟你生活在一起图个什么,搭伙过日子谁不行,为何偏偏是你。想说的话你都不愿意听,你都听不懂,久而久之就算你愿意听,我内心不认可你的话我都跟你说不着。无人可说,无处释放,必然要找个出口,不像朋友,是多对多的关系,夫妻关系只能一对一。孤独难耐,说不出的话像憋在心里的肿瘤,积久成疾,若置之不理,就把我憋死,若不愿坐以待毙,就总要找个人讲一讲。

所谓友情爱情,无非是找个人,在我说“要不咱再说点儿别的”的时候,你说“说点儿别的就说点儿别的”。看上去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儿,却是那么难。这恐怕是人生最大的苦。

说到”如何理解”

如此看来,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这么一个人,让我们摆脱精神上的孤独。书中摆脱孤独的方式,就是说话。对方听得明白的,给你建议;对方听不明白的,给你回应。这个时候,哪怕一句“你说呢”,都让你觉得没那么孤独了。但是,找到这么一个人就真的一劳永逸地摆脱孤独了么?书中很多的例子都在讲一件事,开始说得上的人,慢慢说不上了。人是会变的,无法共同进步和经历,就无法永远做到共情和理解,所以人才要一直寻找和自己在同一层面的人去诉说,才是难的地方所在。但可不可以不需要这么一个人?当然可以。所以人们会读书,会听音乐,会看电影,会信仰宗教。总要把自己的想法找一个地方投映,总要找到一个媒介,它讲出了你的情感,解答你的困惑,好似这个人在遥远的地方说,你看,我懂你。

说到“有多理解”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对“理解”程度的要求随着阅历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增长是因为阅历变丰富想要分享或者抒发的更多,不但要求对方能够听,更希望得到积极建设性的回应。减少是因为随着阅历积累,渐渐意识到这种孤独感是无法绝对消除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经历不同,观念不同,让对方理解自己说这句话时的情感状态,即共情,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那种我跟你说了一句,你听懂了,省了我后面一万句的解释,那种高度共情的关系是极为难得,可遇而不可求,甚至也许压根不存在于这世上的。了解了这一点,对那个“说得来”的人的要求就变低了。书中最后像吴摩西和巧玲,曹青娥和百慧这样的“忘年交”,恐怕也是看穿了这理解的程度。若你能给我时间和注意力,听我说上几句不致厌烦,恐怕已经是我的幸运了。

《一句顶一万句》,我们说得上,一句话我们彼此就懂了,用不上一万句的解释;可偏偏,因为我们说得上,我们说一句怎么够,一直说上一万句都不会嫌多。看了这书,对孤独这件事情,看开了许多。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样一个存在,这种寻觅是每个人的宿命。可否找到这样的存在呢?用我很喜欢的歌词来回答:

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

一个人,从镜内发起恋爱。dSBJ1.COM

除非你是我,才可昼夜常在,

恋不来,从厌倦里面偷取恨爱。

在一起,会有多美,

在一起,也会不美,

一个人,同偕到老不靠运气。

读后感一万句 篇5

这本书的书评当然要用震云体来写。

觉得这本书好,不是因为它早已有的名声,如果是因为名声,天下这么多好书,为什么单单给它写了书评。觉得它好是因为经由这种书,我突然也想知道那个让自己心不慌,感觉舒服的城市是哪里了。老詹经常问别人的一句话是“你要知道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往哪儿去?”,其中,第三个问题是重要的,比前两个要重要,前两个问题可有可无,因为没有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少了那句话,你心里就是不行,就是会难受。我和杨百顺一样,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但是我也不知道我要往哪儿去,不知道要去哪儿,也就不太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底为啥来?去哪儿干点啥才能知道自己是谁?

杨摩西和老汪还有好多人,他们都因为一些事情,离开家乡,走上一条路,不知道具体要去哪儿的路。何必呢,待着不好吗?就麻木点、凑合点,好好待着不行吗?不行,杨摩西说心里难受,老汪试着走路也不行,牛爱国说不行,得找。好吧,这个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可是没有还不行,没有它,不知道答案,少了那句话,你就是人世的一根孤独的草,你甚至不知道自己一颗草为啥还要苦苦寻找,关键是还不知道要找什么。

还觉得这书好,不是因为书里的故事让作者都串成了一串,让人看了直呼过瘾,或笑或悲,或叹或息。而是这绕来绕去的事情背后简单的理,让你看完觉醒自己也被绕进去过,不由得觉得当时的自己比书中人可笑。

最近有时间就多读了一些小说,有国内的有国外的,为啥别的不写书评,就只写这个,也不是说别的小说不好,这个小说比其他的小说更好看,而是我总觉得,这本小说看完让人想写点什么,像有人在身后推着,不写就不行,像舌头中了邪,不吐不快,像双手被人摆布,不能再犯懒光看不写了。

读后感一万句 篇6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看上去的两部分,而是一个故事。三代人,相似却又不同的经历,用“历史重演”的手法,将“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说话的艺术、朋友和家人之间相互理解的程度,都用“绕弯子”的形式,重复却不失无聊地展现出来。

关于吴摩西也就是杨摩西也就是杨百顺也就是罗长礼,他是贯穿整部书的中心人物。除他之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让杨百顺改名为杨摩西,同时也是罗长礼始终保存的教堂图纸的起源,老詹。老詹一生都在寻找,找真正懂得主的人。然而,活在污浊的世间,谁又能真正明白、真正想了解“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呢?在大家看来,老詹的问题很无聊,但每个人都活在这样的问题下。杨百顺和牛爱国的寻找,验证了这一问题。

还有一个让人心疼的角色,就是牛爱国她娘曹青娥,也就是被老尤卖给老曹后来改名为改心的女孩子,还是吴摩西的继女巧玲,更是吴摩西最能说得来的人。巧玲是连接三代的中枢人物,是她让我们始终记得延津,始终忘不了那个乘火车改名后再也没有出现的吴摩西。相信巧玲被拐跑时,读者与摩西都悬着一颗心,生怕两个最能说得来的人再也见不到,那么活在这个世上也就成了将就,成了孤独的存在;我们都在期盼,巧玲能和摩西再次相见,但二人的结局只留给我们一句话,话的内容也只能由我们自己去猜测。可能这也是书的关键吧,我们不停在寻找,却不知道究竟要找什么,只是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也不能留下遗憾。而寻找的过程,就是不再孤独的最好药剂。

关于语言艺术,“喷空”是一大特色。以至于在阅读的过程中,读了好多章,才被作者生生地拉回来:“原来刚才的故事是为了说另一个故事啊!”不禁为作者的头脑感到敬佩。他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有一张大白纸,上面画满了树状人物图吧哈哈!还有一个特点想必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作者喜欢用这样的句式:“不是……也不是……而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句式似乎把我们所有人的猜测都清晰的列举了出来,而往往“更重要的是”后面的内容,是最本质、最绕弯的。中国人的思想就是这样,弯弯绕绕,一个事儿能引出好多事儿。所以,一句话,少说多做,嘻嘻。

三代人和他们的朋友都有“说的着”“说不着”的经历。有的人,和别人始终说不着,所以不是朋友;有的人,在这一阶段和朋友说的着,在另一阶段又说不着了,所以断了关系;有的人,结婚前说的着,婚后说不着,这是过日子;有的人,和妻子丈夫说不着,和别人的妻子丈夫却能说的着,这也是过日子,只不过选错了人。不是我说,过日子太恐怖了,一辈子能有一个真正说的着的朋友,一个真正说的着的家人,也算值了。

升华不深,因为涉世尚浅。希望以后能有很深的体会和理解吧!

读后感一万句 篇7

《一句顶一万句》| 百​年孤独,千年执着,万年故事

《一句顶一万句》前半部分倒叙回忆讲述吴摩西的故事,后半部分叙述牛爱国的故事。故事满是琐碎,满是生活,家长里短,说得上话的,说不上话的,由A的生活到B的生活,再到C、D的生活。A的生活和B的生活,甚至C、D的生活,都是相似的琐碎,相似的孤独,如影随行,伴随一生,百年,千年,甚至万年。

生活充满戏剧性,杨百顺与老杨不对付,离家谋生,命运似乎在捉弄他,他先后三番几次改名换姓(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换了好多工作,都很难找到说得上话的人。最后在妻子跟人家跑后,带着唯一说得上话的养女巧玲假找妻子,却把女儿丢了,从此离开延津逃到咸阳,改名换姓以罗长礼的身份活着,直到死都不回延津。70年前吴摩西有句话不明白,生前留下一句话。70年后,吴摩西养女儿子牛爱国,因为妻子庞丽娜跟人跑了,逼不得已出门假找,却冥冥之中,想看吴摩西临终时留下什么话,却去了延津、陕西咸阳,一个假找找另个假找却是真找。

作品故事情节简洁,叙事直接,有章回小说的味道,涉及人物多、故事多,家长里短,琐碎叙事,有时略显重复,比如叙述到说得上话的情景有重复地方(如:咱再说点儿别的;说点儿别的就说点儿别的),似乎说得上话的人或情景都是似曾相识或相似的感觉,初看有点啰嗦重复,但细想不无道理;再者就是说到某人过往的经历时,与前面已叙述的重复再叙述一遍的感觉。

孤独就像是作品的魂,跨越百年里,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县长、镇长,还是教师、理发师、屠夫、染坊工、传教士等寻常百姓,每个人都在经历孤独。因为孤独,说话成了唯一的沟通途径。他们之间有说不上话的,也因说不上话有矛盾冲突;有因说得上话而亲的,更有因说得上话而激发情欲的。总之他们有一句顶一万句,也有一万句抵不过一句的。

因为说得上话的女儿吴摩西走出延津,牛爱国因为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杨百顺崇拜喊丧职业,喜欢喊丧的罗长礼,最后以罗长礼的身份活着;延津县长与戏子手谈彻夜,私宠戏子。因为说得上而建立友谊,却也因为不再说得上友谊不再;意大利神父老詹四十多年传教,却只发展8个信徒,一直锲而不舍,执着传教,直到生命最后,一传教就是一生

读后感一万句 篇8

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再到吴摩西,最后,在去陕西的火车上想起了小时候喜欢喊丧的罗长礼,于是取名罗长礼。从跟爹老杨买豆腐,跟师傅老曾学杀猪,给老蒋挑水,给老鲁破竹子,拜老詹为徒,给县长老史种菜,和吴香香结婚买馒头,吴香香和银匠老高私奔,假找吴香香,却丢了吴香香女儿巧玲,一边打工一边满世界找,最后落户咸阳,而巧玲几经周折被老曹收养,和牛书道结婚,生下三儿一女,老三牛爱国遭婚姻背叛,借假找庞丽娜抒心中郁闷,辗转四地寻找吴摩西遗言,和相似吴摩西的经历,最后找与饭店老李离婚的老婆也就是情人章楚红结尾。

小说里人物很多,很多不经意的东西,说着说着就很顺,顺着顺着就读了下来,被语言征服,被情节吸引,故事都是小故事,但是故事的每句话,说着想着就会产生一种结果,而每个人的理解又不同,故事的曲折和喜剧就突显了出来,特别喜欢写杨百顺到吴摩西这一大篇幅,一开始怕人物多怕自己看乱,最后反而希望看到更多的人物,更多的对话,很吸引人的一本书,幽默又有思考。有一点遗憾,就是吴摩西想把老詹的教堂用竹子扎出来,但是直到死去,直到牛爱国再看到图纸,教堂也没有扎起来,真希望经历了这么多坎坷,有一件东西能够完成,有一些东西可以值得自己欣慰,可是从头到尾都是坎坷,只有一句作者语重心长的话,借由罗安江的老婆说给牛爱国“生活不是看从前,而是过未来”

这本书这么看的话,可写的东西太多了,还希望了解杨百顺的哥哥杨百业,取了老秦的女儿秦曼卿最后的故事,他的弟弟杨百利再有没有“喷空”,他的同学牛国兴最后如何,老詹在意大利的孙女说要来中国,不知道老詹死后是如何的,爱讲课的第二任县长小韩还会有怎样的故事,两个女人,吴香香和章楚红都去了哪儿,在干什么?买老鼠药的老尤对当初拐卖巧玲最后的下场呢,除了后悔,还有其他吗?说了这么多,就想说,一句顶一万句还没有读够(^_^)

读后感一万句 篇9

书中的主角们无论是吴摩西、牛爱国,还是吴香香、庞丽娜,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说得上话的人,寻寻觅觅,不得其所。说的上话,我想其实就是理解吧。但找到一个能够一直理解你的人何其困难。这世界上本就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也就没有真正彻底的理解。更何况人心易变世事无常,往昔一万句构筑的情谊不及争吵时的一句。一句话可以轻易毁了所有,其实不是话语本身的力量,而是我们会通过这句话突然发现“原来你根本不理解我”,于是便再也无话可说。

又或者,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是无力理解、无力关怀。人生艰难,当我们自身还困囿于生活的琐碎泥泞无力自拔时,又怎么有心有力去理解他人呢?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不想去关心别人的感受,不在乎也无所谓。无论是因为冷漠还是没有能力,人类间完全理解大概是不可能的吧。为了那个说的上话的人,吴摩西找了一生,牛爱国还在找。看书的时候就替主角们觉得累,如果他们像我一样悲观地认为找不到就不去找的话,他们的人生也许会轻松一些吧。最后,刘震云写的真的好,话语朴实平白,故事不宏大却真实得让人想到现实种种。看后,思考很多,学到很多。

读后感一万句 篇10

小说的前半部分写的是过去,为了寻找,杨百顺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分写的是现在,为了摆脱孤独,牛爱国走向延津。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孤独与寂寞,有些话不敢说,是因为有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有些话不能说,是因为有礼仪道德约束着;有些话不想说,有了欲望,就有了行动的理由与动力。正如文中:“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1.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2.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里的事,一件事扯着八件事。

3.人相互已有隔阂,对方便无做得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

4.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5.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

读后感一万句 篇11

杨百顺一辈子绕,到他外孙牛爱国一辈子也绕,其实我们也是无时无刻不在不断的绕圈子,绕回原点后又绕进了不同的圈子。圆圈的舞蹈中,只有圆心保持恒定。绕多了自己一码一码放好理也就顺了,见识多了经验也多了,心里承受能力也就强了,遇事也就淡定得多,对很多事情也看得开想的通。毕竟人活一辈子活的是以后而不是从前。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也是很绕的,书中基本不用人名,而是采用老杨,老牛这样的称号,看到后面书中百来几十号人物,搞不清谁是谁你也就被绕进去了,总是需要翻回前边自己又慢慢地把任务关系理顺,再继续看下去,一本书看下来也相当于看了好几遍。这个理关系的过程其实和书中人物理事情的过程又是大同小异的。一次性看完这本书真的需要很大的耐性,所以我总是看看停停,搭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一本写仓央嘉措生平的书,喜欢他只是单纯的觉得他的句子写的很美!世上最难吃的是屎,最难相的是人。杨百顺和牛爱国一辈子到最后知心的朋友却找不出几个,一个一个理下去竟找不到一个可投奔的人。总是因为一件两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了嫌隙,两个人掰了,又阴差阳错和另外一个人好上,之后又是这样的循环,这其实也是在绕。一辈子活下来到最后交心的朋友可能也就那么一两个。但这就够了!人生在世,草木一秋。看完满满的成就感!

读后感一万句 篇12

《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书中男主,这不是男主一开始的名字,因为好些事,改了好多次的名字)失去了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小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家乡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刚看到小说名字的时候,我就想一句什么话呀,怎么有这魔力,顶一万句?当然了,一翻开,我就被书中所描绘的我所熟悉的那种浓浓人间烟火气给吸引了,已无暇寻宝,特意去找这一句话。看完,书从头到尾都没直接写有这么一句话,可以顶一万句,但是智慧的作家已经默默告诉我们生活在世间,确实一句是可以顶一万句的。

这样的句子,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我而言,是下面的感受。

第一个是“说得上话”

小说写的是中国最底层百姓形形色色的生活,生活本身透着孤独的哲思在里面,我们生活在千年孤独中,无边无际的茫然和如影随形的疲惫,生活中能够说贴心话,慰藉灵魂的朋友和亲人并不多,因为说不上话。真正说得上话的人,可以温暖疲惫的心灵,振作生命的颓废,化解彼此的冲突、激发情欲等等。

与一般人说话,高兴的事说得高兴,不高兴的事说得败兴,但是说得上话的人,不高兴的事,也能说得高兴。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说不得着。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当然了,说得着说不着也不是永恒不变。

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写着市井中如你我在街角所看到的一切人,人间烟火气的声响和热闹一直在你耳边和眼前,作家是不是想说最是这样的人间烟火气,最慰凡人心呢。

第二个是“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就像书中一个主角说的:“我活了七十岁了,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小说就是写的一些家长里短,充满了琐碎,街角发生的事一件是一件,家里发生的事一件牵扯到八件,就看你怎么选择过日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