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艺术故事的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9-21

[荐]艺术故事的读后感(6篇)。

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艺术故事的读后感”,文档是我们记录和沟通工作细节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或许要尽可能接触更多的范文。写作架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写范文我们需要明白些什么呢?

艺术故事的读后感 篇1

中外艺术家故事小学生读后感范文

这本书讲述了喜剧巨星卓别林,雕塑大师罗丹,印象派画家的始祖莫奈,咏唱生命之歌的柴可夫斯基,全能天才达芬奇,与命运进行抗争的强者贝多芬和音乐神童莫扎特。我在这些人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大部分人的家庭式不完整的。比如柴可夫斯基。

他原本有一个很完整的家庭,可是由于他父亲的差错,他的父亲和母亲路混了,这对小柴可夫斯基的打击是很大的。但是不久,他回到了他所痴迷的音乐中,让音乐抚平自己的伤痛。在音乐学院,他不断的创造出优美的曲子,他的曲子在毕业大会上取得了银牌奖。

此后,他就在音乐学院教学,这件事情耗去了他很多的创作时间,但是他对教学还是充满着热情。此后他接二连三的创作作品,热别是天鹅湖和睡美人,一直都在演奏着。在他创作完第六交响曲之后,这个伟大的音乐家就跟这个世界说了再见,把许多美丽的曲子留在了世间。

他的故事告诉我,一个人不经历一些风风雨雨,是不可能成为像柴可夫斯基那样的伟大的'人物。其实不仅仅柴可夫斯基,还有贝多芬,他在面对着降临在自己身上的苦难时,他的“我要勇敢扼住命运的喉咙”振聋发聩。我觉得大家都该来看看这些名人的故事,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想起他们的故事会给我们力量。

书读完了,但是书中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都已经深深的刻在我的大脑里了。

艺术故事的读后感 篇2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看起来比我想象中的要厚重许多,但读起来,也比我设想的要平易近人许多。作者以“故事”为题,自然也体现了通俗行文的一大特点,读来恍如睡前小故事一般令人深感舒适而平静。

这本书可谓是一本艺术领域的启蒙之书。在读这本书之前,作为一个热爱艺术但不把艺术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法律系学生,他对艺术知之甚少。绘画这件事,曾在初高中时期也一度痴迷过,但是与艺术领域自然还是隔着个天堑。

因此,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探索未知艺术的旅程,换句话说,是一次探访面具之美的旅程。对我们这些不学艺术的人来说,艺术听上去更像是一种高级的东西,它往往阳光明媚,风雪交加,往往魅力深远,往往难以理解。贡布里希却在这本书中点明,“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那么,我们一直认为的有距离的艺术,也在这句话中变成了一位艺术家,也就是一个多了一些艺术素养的普通人。这无疑拉近了读者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在我看来,艺术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感性认识和表达,它随着人们的经验、品味和气质而变化。同样,艺术美的观点自然也因人而异。正如老生常谈所言: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会自然地带入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喜趣,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绪如果可以被欣赏者理解和接受,那么对于这个欣赏者来说,这个作品,就是他内心认定的艺术之美;反之,若艺术家的表达无法得到欣赏者的共鸣,那么在他眼里,这个作品就没有体现出美感。但是不论欣赏者如何回应,艺术家创造出这个作品,自然包含了他自己对于艺术的体会,既然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认知和理解,它就不应该有标准化的答案。

作为欣赏者,我们只能试着去理解,而不能去评判,因为艺术没有优劣之分,它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只要我们能表达自己的内心。

这样,导言只有几千字,看似简单的导言,实则是作者在欣赏艺术时对读者的警示。作者希望欣赏者不带有任何偏见和陋***赏艺术作品,与此同时,任何走过场、摆架子和盲从的行为也都会成为欣赏艺术的桎梏。面对艺术作品,人们应该学会用五官和内心体验去品味,而不是用机械构成等标准来衡量。

毕竟,艺术更多地存在于作品的表现中,而不是表面上。

本书基本以时间顺序为基础,叙述了自远古时代到当代艺术的变革之路,涵盖了艺术形式的变化、艺术方法的革新、艺术观念的变更等重要形态,同时,也介绍了各个时期非凡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在我看来,艺术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代代相传而又与时俱进

与现代艺术相比,古代艺术更注重艺术的产生目的,而不是对美的追求。在古人的世界里,艺术是为表达观念和信仰服务的,也是因为观念和信仰而存在的。作为现代人,我们更多地意识到艺术表现美、表现品位的方式,或者现代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因此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下,很难用普通的眼光看待古代艺术。

说到底,艺术的起源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们所承载的观念之中。

其实,艺术传播的本质在于艺术所承载的思想交流。如果人们能够理解古代艺术所服务的目的,那么它们自然就能理解这种艺术的特点,也可以称之为现代艺术。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即使有时我们不能理解作品传承的意义,我们仍然可以欣赏它的美。

美丽是常见的。人们对美的认知从不受国家、时间和群体的差异影响。古代艺术家创作协调图案的手法和对于美的体验与感知也同样存在于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时间长河改变的只是艺术创作的目的和承载的观念,而这些并不会影响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体验。就像没有文化的文盲也会被美丽的人陶醉一样,不能分享共通思想的人也能欣赏彼此的艺术。

而且,古代的思想和现代的思想没有什么不同。相反,许多古代思想都能在现代世界找到它们的踪迹。如此说来,在纵向层次上,艺术并不是天差地别,而是代代相传,只是由于年代久远一时难以找寻源头罢了。

但正如每个朝代都会有它的叛逆者一样,即使艺术代代相传,它的背离者也存在着,当然,艺术的背离带来的并不是民不聊生的战争,而是文艺的发展。例如埃及时期的阿米诺菲斯四世。他打破了许多古埃及传统的神圣习俗,建立了一套他所钦佩的一术规则。

这套规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对于后世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发掘。艺术家开始摒弃旧的严格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也深刻地影响了两江流域艺术的发展。

除了时代的离去,艺术的进步也体现在每个时代的整体创新上。

可以说,希腊艺术是埃及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受埃及艺术的影响,希腊艺术也遵循着这一规律,使得希腊艺术作品在构图上依然井然有序、清晰明了。但与埃及艺术不同的是,希腊艺术并不遵守规则。

艺术家们已经开始想方设法使艺术令人信服。他们致力于在艺术中用自己眼睛视物的角度来表现事物,而不是如埃及艺术尽可能地使所有事物一目了然。这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和景物不再呈现僵硬扭曲的姿态,而是达到一种舒适自然的艺术效果。

新的艺术手法——短缩法——也随之产生。

而罗马时期的艺术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罗马民族***战的胜利者的思想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较之希腊艺术有了较大改变,可以说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中世纪时期的艺术主要是为宗教而服务。为了传达宗教观念与信仰,艺术家们侧重于对大局和主旨的表现,而往往忽视细节的刻画。艺术家们在适应宗教传播的目的的过程中不断地需求新的技术,艺术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

15世纪初期,文艺复兴开始了,在佛罗伦萨,艺术家们致力于创造新的艺术,与过去的观念诀别。这主要分为南北两个区域。首先,在南方的意大利与佛罗伦萨,绘画学校不断地涌现,艺术的新方法——透视法也得到研究与传播,通过对新方法与旧传统的调和,艺术家们在一幅又一幅作品中不遗余力地展示着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

艺术在这个时代愈加成为生活的镜子,而不再是传达宗教故事含义的工具了。与意大利艺术不同,15世纪时期的北方,在建筑上还是保持着哥特式的风格。但是时代的发展依然引领着潮流的变化,复杂花饰窗格和奇特装饰一度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建筑风气,而单纯的艺术风格似乎也露出了苗头。

除此之外,印刷术和雕刻铜版画出现,使得雕版艺术成为欧洲各地艺术交流的手段,艺术家们通过它了解彼此的观念,它促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欧洲其他地方的传播,同时也为北方中世纪艺术的终结提供了一些推动力。

16世纪的威尼斯艺术以对光线和色彩的巧妙运用而闻名。而当时的德国和尼德兰,面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成果,表现得矛盾而兴奋的。他们需要在所***哥特式传统和古代建筑的复兴之间寻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以达到艺术的进步,然而又不忘本。

本世纪的后期,艺术迎来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艺术家们开始认识到要自己去探索艺术的新程式,作出自己的艺术“随想曲”,而不是一味模仿前人。

17世纪的艺术中,强调光线与色彩的观念越来越重要,绘画也不再是手法主义风格的延续。由于新教的盛行,尼德兰的艺术呈现出简洁节俭的风格,艺术家们也被迫专于研究不遭教会方面指责的绘画分支。荷兰的艺术学会在平凡的事物中构成美好的图画,画作虽然反映自然,但并不像自然的镜子那么冰冷,反而反映了艺术家的内心,表现新的和谐。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盛行。艺术家们在这段时期内发展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花样,艺术开始变得华丽而丰富。除此之外,欧洲的其他许多国家也盛行华丽的艺术风格。

艺术被发现具有感染和征服人心的能力。

即使宗教改革时期艺术家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窘境,艺术依然在亘古未变的共同基础上发展着,艺术家们依然是为了把美丽的东西给予需要它们或欣赏它们的人而创作艺术。

但到了18世纪末期,这一共同基础开始倒塌了,时代发生了变化。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极大地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艺术观念的转变也发生于此。人们开始对艺术的风格有所觉悟。

英国第一任首相的儿子霍勒斯·沃波尔开创性地根据建筑物的作用和表现力来选取建筑的风格,这成为了新时代开始的一个标志。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开始摧毁可靠的手艺传统。建筑开始了批量生产,绘画与雕塑领域中,由于艺术的题材极大地扩大,艺术家们在风格、题材选择时往往会遭遇难以和顾客一致的窘境。本世纪末期,人们开始认识到之前大规模的冒牌仿古建筑的粗鄙,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站出来提倡改革工艺美术,支持认真的、单纯的、内含丰富的手工艺品。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产生的对于艺术问题的思考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导火索。建筑家们更加注重建筑的目的性以及人们的需要,而不再追求表面华丽、实则无用的花饰。在绘画中,又有一批艺术家们意图超越印象主义者。

他们意识到,人的所见并不能完完全全地反映真实,在画作中,这意味着不能将视觉所见的景象科学地反映到画布上。最后,他们抛弃了整个西方传统,转为寻求直率单纯的技术和强烈的表现力,似乎有些类似于高更的“野蛮”。

从这样历经千百年的艺术变化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得知,艺术既具有着不可动摇的稳定性,但这稳定性又是相对的,艺术总是与时俱进的。

(二)受时代因素的巨大影响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表现形式,自然会受到时代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这本书中,作者也详细地介绍了不同时**育出的艺术的不同特征。以下举几个例子:

希腊的政治环境以及宗教对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主政体的顶峰时期同样也是艺术发展的巅峰,随着王朝版图的扩大,新的建筑林立,辉煌壮丽的建筑形式得到广泛的传扬。**教对异教思想的排斥使得几乎所有的古代雕像被毁,缺乏原作的辉煌,仅仅依靠复制品认识罗马和希腊艺术的现代人往往会产生误解,这时,想象力和典籍的记述就变得分外重要。

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时期是艺术受时代影响较为显著的两个时期。在前者,复兴的观念席卷文学以及艺术领域;在后者产生了艺术的危机,新教的推行使得祭坛画一时失去市场,艺术家的固定经济**只剩下书籍插图和绘画。一些地区的艺术发展一时间遇到阻碍。

各类革命活动也起到一定作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极大地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艺术观念的转变也发生于此。人们开始对艺术的风格有所觉悟。

工业革命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生产机器,同时也摧毁了手工艺的传统,直接影响到了建筑业。19世纪末期,建筑家开始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型装饰进行建筑实验。同时,他们也开始期望从东方艺术中得到启发。

比利时建筑家维克托·霍尔塔从日本艺术中学得弯曲弧线的表达效果,并运用到建筑之中,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艺术故事的读后感 篇3

“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在《艺术的故事》前言里,作者贡布里希如是说道。

看到这句话,我起初有些诧异,但是略一思考便发现这话很有道理,所谓艺术,其实也是依附于艺术家而存在的,没有艺术家,艺术便仅仅只是一幅画、一座雕塑、一件瓷器,仅此而已。

既然现实中没有艺术,那么什么是艺术史?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阅读。

在《艺术的故事》这本书里,图与文字相结合,其中很多图都具有历史意义,例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在他的书中,戈布里希着重于艺术家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至于政治经济的变化,除非影响到艺术的发展,否则贡布里奇将直接过关。

贡布里希作为本书的作者,他尽量摒弃了对某个艺术家或流派的偏见,客观地向我们展示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艺术史,阐明了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在不断变化的历史中,每一部作品都回顾过去,引领未来。”

作为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贡布里希在书中用了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初学者引领到了艺术的殿堂。读完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欣赏艺术,还可以欣赏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艺术故事的读后感 篇4

《小学数学心育艺术》是一本培养数学教师心育能力的专著,“心育”就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简称。心理教育就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个性、挖掘学生智力潜能的教育活动。心理教育是全程教育,应该寓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我们知道新课标准下的教学过程既是一种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一种探究知识,反思知识和生产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枯燥的,而是一个充满着理智和乐趣,陶冶情感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一来,心理素质教育的艺术就成为我们教师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提出了课堂教学心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观点,我认为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的,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应当是一体的,所以,两者整合起来是内在的一致,而不是外在的粘合。

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它为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使自己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潜能得到开发提供了一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则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展示数学心育的艺术。首先,我认为课堂应是开放的,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提倡学生上讲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有健康的竞争欲、表现欲、创造欲,心理才会健康。其次,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机会。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例如,法则可以让学生归纳、总结,规律可以让学生观察发现,结果可以让学生猜测、验证。还有,在数学课堂中也要经常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辨论。另外,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这个知识自己是否知道了,结果是否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用了什么方法,以及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等等。

《小学数学心育艺术》以介绍和指导教师的心育方法为重点,具有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该书的九篇77个小节,着重讲述如何更新小学数学教学的观念,怎样进行心育。更为突出的是每个小节不光有理论指导,更有案例可循。越读越发现自己的不足。不仅如此,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让你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言行。例如:读到“减轻学习负担,改革作业批改方式”这一章节,书中介绍了一位教师是这样批改学生作业的。①先查学生自查情况,自查认真的打“☆”,②每天作业首次批改时,对的打“√”,错的画上斜竖,加上如“你还能查出错误吗?”等评语,③学生将打斜竖的错题自觉订正过来后,将斜竖补画成“√”,没订正对的原封不动,并在旁边写上“继续努力”,要求学生接着改正,④对于学习较困难的采取面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学生作业本上每次作业最后见的全是“√”,这既调动了学生改正错误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自我检查的主动性。联想到我的作业批改采用的是“甲☆”,激励学生作业书写认真,答题正确,但得“甲☆”毕竟不是全班所有学生,而且对学生的自我检查习惯的养成还欠缺,那么今后在批改作业上我将尝试两者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特别是第八章《常规数学教学中的艺术》中提到的导入的艺术、提问的艺术、教学语言的艺术、布置练习的艺术、课堂教学结束的艺术等,既让我发现过去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又帮助我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心育艺术的方法。

读了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艺术故事的读后感 篇5

古代罗马和希腊的建筑特点

读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天下的征服者一章对古罗马希腊的建筑非常感兴趣,总结了其建筑的特点及典型建筑物

可以归纳出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平面结构,**是大厅,主厅,四周有柱子,这可以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下,各种建筑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式建筑相比,阳光消除了封闭式墙体的沉闷感,强化了希腊建筑雕塑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

1. 多立克柱式,

2. 爱奥尼克柱式,

3. 科林斯式柱式,

4. 女郎雕像柱式。这四种风格是在人们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后者与前者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后来古罗马和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个特点是建筑的双面坡屋顶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山墙前后装饰方式。古希腊建筑中有圆形雕塑、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相信人体的美。无论是雕塑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

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亚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头上的金银花叶子组成的花篮,到女孩雕像柱头上自由表达的女孩,再到寺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塑艺术。由此可见,雕塑是古希腊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造了一种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正是因为雕塑,希腊建筑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和谐。

古罗马建筑及其特点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与伊特鲁里亚人在亚平宁半岛的建筑技术一起,在建筑形式、技术和艺术上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厚砖墙、半圆拱、门框装饰和跨拱顶结构。

典型建筑

在罗马提比略凯旋门的建筑创作中,可能没有比凯旋门更持久的印象了。罗马人在意大利、法国、北非和亚洲建立了凯旋门和帝国。希腊建筑通常由相同的单元组成,甚至包括圆形剧场。

然而,凯旋门由圆柱构成,突出了**的巨大入口,两侧入口狭窄。这种安排用在建筑结构中,很像是音乐中使用的和弦。

圆形竞技赛场典型的罗马建筑,引起后世的高度赞美。它基本上是一个实用的建筑结构,有三层拱门,其中一层支撑着巨大圆形剧场内的座位。但在这些拱门前,罗马建筑师放置了希腊形式的屏风。

事实上,希腊神庙所用的三种建筑风格,他都用上了。底部是多立安式变形,即使中间和三个槽板保持不变;第二个是爱奥尼亚式,第三个和第四个是科林斯式半柱。罗马结构跟希腊形式或“柱式”的这一相互结合,对后来的建筑师有巨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环顾自己的城市,很容易看到受此影响的建筑。

万神庙罗马人逐渐对起拱技艺十分精通。那些建筑物中最奇妙的一座就是即万神庙。在万神殿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厅,顶部有拱形屋顶和圆形开口,透过这个可以看到天空。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窗户,但整个大厅都能从上面接收到充足甚至均匀的光线。在我知道的建筑物中,几乎没有一个能像它这样,给人这么沉静的和谐印象。里面完全没有沉闷的感觉。

罗马的图拉真纪功柱罗马人着眼于准确地表现全部细节和清晰的叙事,以使后人对有神奇的深刻印象、罗马人也想宣扬自己的胜利,报道战事的经过,所以竖立了一根巨大的石柱,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罗马军队集粮,征战,获胜的场面,希腊艺术几百年来的技法和成就都被用到了这些战功记事作品中。

我们发现,这三座建筑有许多共同点,这实际上是古罗马建筑的一个共同特点。

拱门技术是罗马建筑的最大特点和成就,也是对欧洲建筑的最大贡献。罗马建筑的典型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一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都与拱形结构密切相关。正是出色的拱券技术才使罗马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可能,使罗马建筑那种空前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物质的根据。

火山灰混凝土的使用。 火山灰混凝土的使用。大大促进古罗马拱券结构发展的是良好的天然混凝土。

古罗马混凝土中使用的活性材料是一种天然的活山灰,相当于今天的水泥。经水化、搅拌后可固化,抗压强度高。这种混凝土可以通过加入不同的骨料制成不同强度和承载力的混凝土,以便在不同的位置使用。浇注混凝土需要模板,拱券和穹顶木板做模板,墙体则用砖石做模板,而且事后并不拆掉,所以使得墙体很厚。

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柱式为罗马人所继承,其中科林斯柱式最为广泛使用。此外,罗马人还发展了两种新的立柱:一是托斯卡柱,它与古罗马建筑里的多立克柱相似,不同点在于柱身上没有凹槽,而且多了个柱础(更加简洁实用);另一个是组合柱式,就是在科林斯式的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克式的涡旋(变华丽为奢华)。

为了适应多层或高大建筑的需要,罗马人还在柱子的使用方面做出了2项重大发明:一个是叠柱法(大斗兽场),按楼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如果还有第四层,则用科林斯壁柱;另一个叫巨柱式,以一种巨大的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建筑。

个人感悟

作者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作者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 ,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 “问题情境”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

读了这么厚的一本书,读了几万字的东西,才露出冰山一角。我学习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我看到我严重的缺点。整个人不像以前那么冲动,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艺术故事的读后感 篇6

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很多艺术类的书,而第一个便是便是《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很强大,被誉为艺术中的圣经。也难怪被老师第一个推荐。上网查询下发现它被译成30种文字。

它的简介是:《艺术的故事》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它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这本书似乎贯穿了过去,指引了未来,这让我很好奇,作者贡布里希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洞察力的艺术史学家和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人推荐说好书,当初我是半信半疑:没有**试读、没有看到过,带着好奇的心情,慢慢翻阅,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我有点躁动,阅读几次后慢慢的觉得这本书好像有巨大的魔力。那个富有的**和那个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读这么厚的一本书突然成了我的一种享受。每次读到它,似乎都让我感觉到一个新的世界已经在我面前打开,总会有一种快乐。

其实能够让我这样着迷的是那些细节的阐述。《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不就是画了12个人而已嘛,但是读了《艺术的故事》关于《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描写,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会觉得妙不可言。引人注目的是,蒙娜丽莎看起来栩栩如生,她看起来像在看着我们,她有自己的想法。

就在这里,作者水到渠成的开始介绍“渐隐法”并且很贴心的在旁边附上衣服蒙娜丽莎面部的大图,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明白这个画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更让我佩服的是,凡是有可以做比较的参照物,作者都不会忘记表明这个参照物到底是在书本上的第几页,具体是什么地方可以对比或者反衬,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吧。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程度。

在前言我被震撼了,看到了很多实话。作者骇人听闻地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他还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作者谈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是画他们的所知道的东西,而印象主义者却是想画他们所见的东西。作者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

读完这么一本厚厚的书,觉得《艺术的故事》不仅教给人们欣赏艺术,而且它还让人们欣赏了知识和智慧的魅力。所以,这本书值得我们去读。WWw.DsbJ1.cOM

艺术设计学院

姓名:刘晶晶

班级:产品设计

2012.8.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