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10-26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精选9篇。

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哈佛幸福课读后感”。任何时间皆可读书,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约定时间地点,作品就是一部值得大家细细品味的好作品。 读后感是我们对于所读书籍的感受和思考的总结。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仅供参考最终决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篇1

这几天拜读了时下很流行的一本书,《哈佛幸福课》。本书主要介绍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幸福课程。相比起哈佛其它著名的专业,幸福课是一门不是那么专业的,却对大多数人都十分有益的一门课。

它是有根据的,并用许多有趣的例子来证明它的观点。它堪称是心灵鸡汤的鼻祖,也是心灵鸡汤的巅峰之作之一。

从一开始,这本书就暴露了我们经常认为的幸福幻觉,幸福就是事业成功,成为亿万富翁等等。然而,许多案例告诉我们,成功或财富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幸福。这是一个例子,一个99奴隶的寓言。

说的就是一个原本十分贫穷也十分幸福的小厨师,因为意外得到了99枚金币,却因为那缺失的一枚金币而终日不欢,完全失去昨日的幸福的故事。这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正确看待金钱,它只会成为你寻找幸福的绊脚石。它讲述了很多这样的故事,影响了我最初的幸福观,慢慢地接受了它所认为的真正的幸福。

之后它讲道,每个人的幸福都有所不同。于是它也对我们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做了一些介绍。它有很多争论,但我更喜欢其中一个,幸福没有尽头。

幸福无止境有两种含义。一是幸福可以不断追求,所以要有进取心,不要贪图享乐。二是幸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们不要用贪心去看幸福,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在某个时候得到满足,永恒的不满只会使我们越来越偏离幸福。这两个看似有些矛盾的地方,其实不然。

仔细想想,其实是两个方面。在行动上,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幸福,不要原地踏步。从心态上讲,我们应该对幸福有一种满足感,而不是总是不满足。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接近幸福。

接着它也讲述了幸福的几个方面。首先,健康,它不吝啬于健康的笔墨。确实健康是革命的本钱。

它还强调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甚至心灵的健康更容易影响人的幸福。它讲述了心灵的品质。我非常喜欢它。这是一种简单的心态。

说白了,我们应该减少对物质生活的渴望,过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他说,有很多例子,比如爱因斯坦的简单生活,只要有牛奶、饼干、水果,外加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那时,他是物理学界最有名的人之一。

大概也是因为简朴的生活,才造就了他如此众多的天才理论。

总之,幸福是我们一生不懈的追求。幸福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幸福。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篇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

寒假,读了《哈佛幸福课》一书,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这种幸福的课堂真谛真是感人至深。想起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

这也提醒我,读书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存折。如果我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我会发现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他认为幸福是衡量生活的唯一标准,也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他的理念和精彩的教学让快乐课在哈佛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他被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这种积极心理学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目标指向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完善发展。

一、转变幸福的思维方式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衡量幸福的标准很多,可能是考上好大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积累一定的财富,建立幸福的家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拥有幸福的未来。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只是关于幸福的错觉,你作何感想?这个人就是人称“幸福教授”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

他摒弃了传统的幸福观,从科学的角度给我们上了一堂崭新而生动的幸福课。他从梦想的幸福起笔,到幸福是什么,再到测测你的幸福感,最后落笔于幸福其实很简单,六部分层层递进,阐释幸福的真谛。

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不同,书中讲到连体的双胞胎,她们认为连体没什么,不影响彼此的生活,她们觉得生活的很快乐,心情愉悦、兴高采烈和积极向上,当人们问起她们是否愿意进行外科分离手术时,她们断然拒绝,而我们却觉得她们不幸福,因为彼此不能独立的生活。这也为我们如何构建个人幸福和幸福提供了很大的启示:要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幸福,关键是要改变幸福的思维方式。

从这本书中,我可以深刻地了解到,积极和快乐的真正问题不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消极事件,而是个人对消极事件的固执和对消极情绪的固执己见。当我们只关注意个问题时,我们会偏执于问题的一个方面,无法自拔。我们会错过现实的许多重要部分,看不到全面的现实。

正如泰勒本沙哈尔所举得例子,一个人失恋了,被女友抛弃,他会非常的难过,想想自己哪里不好,开始自卑,反省反省反省,然后变成恼羞成怒,怨女友,怨老板,怨**和**……他的世界变得只有这一件事,看待这件事的眼界只集中在这一点。其实,他不是不能快乐,不能快乐,失恋不限制他的积极性,但他限制了自己的积极性。

现在得到普遍认可的幸福概念是主观幸福感,其首要的特点就是主观性。因此说,一个人幸福与否的评价更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个体内定的标准,那么幸福就在于个体能否适时地改变、从而建立起一个恰当的幸福标准。

二、阳光的心态是幸福的前提

幸福与否?到底应该如何区分?记得《庄子.

秋水》中,庄子和惠子争论水里的游鱼是否快乐。庄子说,鱼儿很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知鱼的快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知道我不知道呢?对与错,对与错,幸福与否,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不能把别人当自己看待。

书中讲到你中大奖,你认为会让你永远开心、快乐,过了一段时间后,在回头看,中奖的幸福感并没有你预期的那样强烈持久,乐观的人,依旧乐观,悲观的人,依旧悲观,那突来的幸福感持续很短,你又回到了没中奖之前的心态。

就如电影《功夫熊猫 ⅱ》,也演绎了这一点。这是一部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和元素,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电影。电影的主角是一只爱功夫的熊猫——阿宝。为了保卫中国功夫,他勇敢地承担起了抗击**的任务。

但是就在此时,阿宝心中深埋的痛苦回忆却复苏了——小时候父母惨遭杀害、自己被遗弃在冰天荒野中,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时一个人指点他:“不要挣扎了,让它自然的流动”,“你人生的开始或许不算好,但是这并不能决定你是谁,你的其他部分的人生才能决定”。

记忆慢慢展开,像水一样流动。面对灾难的记忆,阿宝学会了勇敢、冷静地接受。他意识到自己的心就像水一样,是功夫的最高境界。这时,他脑子里浮现的是养父的关怀,师傅的教诲和对功夫的追求。他终于实现了心中的梦想和使命,最终捍卫了中国功夫。“你得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因为那已经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你选择现在成为什么。

”阿宝如是说。

宝的遭遇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只有接受现实,静下心来,有一种阳光向上的心态,才能实现转变,走出悲观和消极的事件,关注生活中的积极因素。这些都是实现思维、视角转变的前提。

三、用感恩的心拥抱幸福

幸福是什么?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幸福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一是幸福的生活,二是充实的生活,三是有意义的生活。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对别人的慷慨赠与表示感谢,这比在银行有个大户头更能够创造深入、持久的幸福快乐。

感恩是如此的重要,但是令人沮丧的是,感恩之心的获得是那么的艰难和不易。一方面,要主动接受事实。正如泰勒·本沙哈尔所说,有些事情我们不完美,我们可以改变;有些事情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必须理解并积极接受它的存在——我们必须接受人性,接受我们自己,接受我们的自然情感。

当我们试图抑制自然的痛苦时,我们只会加强它;当我们拒绝人性时,我们只会导致次优的表现。只有从心底接受,思想才会不僵化而流淌,就像流动的浑水会随着泥沙在水流中的沉积而变得清澈,心才会随着思想的流动而变得宁静,才会感激别人。

记得,那个从无家可归到哈佛的女孩丽兹默里,“我心里所有的安全感都被从身体中抛弃了,所以我被迫向前看,必须向前,没有能后退的路,我到了一种状态——好吧,我要尽我所能的工作,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极其悲苦的生活的逼迫没有给她任何选择的余地,被迫的接受现实也给了她一片安静的空间,使她能够“向深处观察”,观察事物的整体,观察“所有能够成功的微小元素和什么是成功”。她内心的安静和感恩改变了自己命运。

另一方面,需要正确而健康的内隐信念。逻辑学和心理学都发现,人们的思想观念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着一些不容置疑或不可改变的坚定信念,这是人们日常推理的内在前提。正如三段论的大前提是推理功能一样,内隐信念对个体心里健康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相比之下,这些内隐信念与个体成长的背景和经历密切相关。常见的健康的内隐信念有:“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我是独特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有信心和力量,能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

比如在《功夫熊猫》中,阿宝含蓄的信仰就是它对中国武术的热爱,他强烈的捍卫功夫的使命感,他父亲的关心,朋友的支持,是父的教诲。丽兹·默里隐含的信念是父母的关心和他小时候对未来的信心。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健康的信念其实是积极的人生沉淀和情感记忆,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这些内心的感恩属于人类先进的精神现象,但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当幸福敲门,感知她,接受她,充满我们的心,让温暖萦绕在我们的心里,你就会明白幸福的真谛就在你自己的心里。积极面对各种困难,你会感到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绚烂美丽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现代人的幸福感缺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泰勒教授的幸福课就如同雪中送炭,让人们的心灵“久旱逢甘露”。

这本书写的很好。自从我看了目录以后,我就感觉到了。因为目录中真实、简单、平凡的句子能打动人心,给人温暖的感觉,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作为现代忙碌的都市人,我们被太多的事情包围,以至于说不出,听不到,看不到。

每天的工作、家庭琐事、孩子的健康、学习、个性发展等等,我们是否经常想到幸福这个词?你感到自己幸福了吗?也许很多人经常谈论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的唠叨和抱怨。

相信大家应该有同感。

在这本书中,我着重讲述了两个章节:友谊是温暖心灵的鸡汤,只有学会感恩,才能体会幸福。

古人说:千金易得,知己难寻;知己足矣!俗话说: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说明了一件事: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每个人都希望能有朋友,多多益善,谁又会嫌朋友多呢?我们的心渴望友谊就像旱地需要水一样。相信有朋友的人,生活会快乐很多。

书上说:要得到一份珍贵的友谊,你不应该自私,远离刻薄和吝啬。你应该学会宽容,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与朋友分享快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独自行走,没有人可以离开朋友而不感到悲伤。

没有朋友相陪的人生是寂寞的人生。所以,珍惜我们现有的朋友,在未来交更多的朋友。

心理学家认为,感恩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利益的一种内在认知,是个体获得被认为是宝贵的、有价值的、利他的帮助后的一种情感。懂得感恩代表一个人对生活的淡漠和乐观态度。他看到了生活给他更多的好处,并对他们心存感激。因此,他更懂得幸福的意义,更能体会幸福的滋味。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人应该懂得感恩生活,感恩逆境和敌人。如果你不懂得感恩,那将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为不懂得感恩的人根本没有能力去欣赏幸福的生活。他们的心是麻木的,没有人情味。

生活中,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人发达,自己沾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感恩的心善待他人,而感恩不只是一种单向的付出,它让我们在施与的同时感受到了生命的阳光和感动,领略了幸福的真谛。

生活中,我们始终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任何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都要心怀感恩,包括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人。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向帮助过我们的他们表达自己的谢意,学会说最简单的两个字:“谢谢”。

用真诚的善心、不带如何私心杂念的,不去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俗话说:“多做善事,福未到但祸已远离;多做恶事,祸未到但福已远离。

”所以,试着每天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吧,在不断给予的过程中,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其实,幸福本来就藏在人们的心里,但它往往被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和压力所掩盖,导致人们找不到幸福,于是他们感到不幸福,甚至失去了寻找幸福的欲望。幸福离人很近,只要你愿意伸出你的手,你就能得到它。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篇4

内容简介:“幸福是什么”是一个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常识和满书架的自助类书籍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工作、积累财富、经营婚姻、养育子女、健康饮食,我们就能拥有幸福的未来。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只是关于幸福的错觉,你作何感想?这个人就是人称“幸福教授”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他摒弃了有关幸福的传统观念,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上了一堂新颖生动的幸福课。作者关于幸福最鲜明的观点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可以预见未来,因此,人类也就有了区别于其他所有动物的幸福感;但是,人类对于未来自己的情感预期,往往和实际有着很大的“预测偏差”。书中列举了大量怪诞的实验,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你以为中大奖可以让你幸福无比,被解雇会让你一蹶不振,但事实上,中奖的幸福感远没有你预期的那样强烈持久,被解雇的失落感也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痛苦。我们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础值”,生活中的成就与挫折,往往只是短暂地改变我们的幸福水平。很快地,我们就会回归自己的“幸福基础值”。那么,如何才能撞上幸福呢?吉尔伯特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有自主的选择权,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人们应当“智慧地购买”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基础值”。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这本通俗读物登过《纽约时报》的书评榜首,因为通俗,所以被它的作者用来向大众传达一种新的思想。这一新思想,与吉尔伯特长期研究的“基于情感的预测”密切相关。许多年前,叔本华描写过人类的无奈处境——在欲望得到满足前的“希望”与欲望满足后的“无聊”之间永远徘徊。吉尔伯特继续描写,市场经济的本性是努力让人们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所谓“消费主义时代”。可是,大量数据表明,人们并不感觉更幸福,至少不比以前更幸福。难道是人类预测未来幸福感的机制不可避免地包含系统性错误?读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相信书的封底广告词,我感觉确实很快乐。所以,读者应自己去读并感受快乐。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幸福应该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但我们却常常忽视、低估或忘记这目标。大多数人读书都好像是为了进名校,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赚更多的钱。但如果他们问自己“我幸福吗”,回答很可能是“我很少问自己这个问题”,又或者是“问了有什么用”。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幸福的真相。能知道幸福是什么,并学会如何追求它, 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篇5

不懂感恩将会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为不懂感恩的人根本就没有体味幸福生活的能力,他们的内心已经麻木,没有了人情味。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现代人幸福感的缺失成为焦点问题。而泰勒教授的幸福课就如同雪中送炭,让人们的心灵“久旱逢甘露”。

这本书真的写的很好,从看到目录之后,就已经有感觉了。因为目录中实实在在的、质朴而平凡的语句,很能打动人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触动我们的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作为现代忙碌的都市人,我们已经被太多的说不上来的东西包围了,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到。每天的工作、家庭琐事、孩子的健康、学习、个性发展,等等,请问我们经常想到幸福这个词了吗?你感到自己幸福了吗?可能很多人经常会说的都是对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唠叨和抱怨吧。相信大家应该有同感。

这本书中我重点关注了两个章节:友情是温暖我们的心灵鸡汤,学会感恩才能体味幸福。

古人云: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俗语也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都说明了一件事:朋友在我们人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希望能有朋友,多多益善,谁又会嫌朋友多呢?而我们的心灵对友情的渴望就像干涸的土地需要水的滋润一样。相信有朋友的人,生活会快乐很多。书中写到:要想得到珍贵的友谊,就不要自私、远离刻薄、不要吝啬,要学会包容、关心别人、替别人着想、和朋友分享快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孤独前行,也没有谁离开朋友而不觉感伤。没有朋友相陪的人生是寂寞的人生。所以,珍惜我们现有的朋友,在未来的日子里去交更多的朋友吧。

心理学家认为,感恩是个体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的恩惠在内心的认可,是个体接受被认为珍贵的、有价值的和利他的帮助后出现的一种情感。懂得感恩代表一个人对生活有着淡然而乐观的态度,他更多地看到了生活给予自己的好处并且对这好处感激不尽,由此,他也更懂得幸福的含义,更能体味幸福的滋味。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人应该懂得感恩生活,感恩逆境和敌人。不懂感恩将会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为不懂感恩的人根本就没有体味幸福生活的能力,他们的内心已经麻木,没有了人情味。

生活中,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人发达,自己沾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感恩的心善待他人,而感恩不只是一种单向的付出,它让我们在施与的同时感受到了生命的阳光和感动,领略了幸福的真谛。生活中,我们始终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任何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都要心怀感恩,包括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人。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向帮助过我们的他们表达自己的谢意,学会说最简单的两个字:“谢谢”。用真诚的善心、不带如何私心杂念的,不去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俗话说:“多做善事,福未到但祸已远离;多做恶事,祸未到但福已远离。”所以,试着每天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吧,在不断给予的过程中,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其实,幸福感原本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往往被来自生活的不良情绪与压力所掩盖,导致人们无法将其发掘,因而觉得自己不幸福,甚至最终失去寻找幸福的欲望。幸福本来是离人们很近的,只要你愿意伸出手,就能够得到。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篇6

哈佛幸福课总结

哈佛幸福课是一门神奇的课程,很好地融合了学术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不难发现,每一分钟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几乎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让人开悟的地方。闪光点太多,只能把感触最深的几点总结下。

对信息的诠释

knowledge is about information, wisdom is about transformation.

同样的信息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诠释。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时,尝试了5000多种材料仍然没有成功,有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您已经失败了5000多次,还要继续尝试吗?

”,爱迪生很惊讶:“谁说我失败了5000多次?我成功地证明了这50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同样是5000多次试验,一种诠释让人灰心丧气,另一种诠释让人斗志昂扬。除了99%的汗水和1%的灵感,爱迪生成了发明之王。这种解释信息的方式也是其中一个秘密。

生活中常常有三种扭曲的解释方式:扩张、隧道视的视觉和虚构现实。扩大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遇到一个坏人就认为全世界都是坏人;隧道视野:

管中窥豹,只能看到例外的1%而忽略剩下的99%;捏造现实:以自己的情绪或主管臆断替代现实,过于善良的人常常会认为“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够好”,即使错误的一方根本不是他。这三种错误是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犯的错误,都是以脱离客观现实的方式诠释接受的信息,使认知向扭曲的、病态的方向发展,难以做出乐观积极的诠释。

关注积极的一面

when we appreciate the good, the good appreciates, if not , it depreciates.

好东西就像种子。如果你给它阳光和水,它会发芽和生长,否则它只会枯萎和死亡。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但大多数人的潜力由于没有被发掘而逐渐丧失。

玛尔瓦·柯林斯社区的黑人儿童被认为是不受教育的。他们长期涉黑涉毒,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学校唯一的要求就是尽量让他们留在学校,以免外出犯罪或吸毒。即使是这样,仍然有很多学生被学校开除。

玛娃·柯林斯收留了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她所做的不是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消除他们的缺点,而是努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当他们犯错误时,让他们尽可能地找出自己的长处和长处。几年后,大多数被认为是最绝望的孩子成为了社会精英。

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处于病态——如果我感到抑郁,一定是因为我的情绪问题,我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克服抑郁;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健康模式:如果我感到抑郁,一定是我不够快乐,我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更快乐。虽然疾病模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仅仅存在于疾病模型中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同样地,仅仅努力避免不幸福并不能让我们更幸福,想要更幸福,还需要培养自己的优点和潜能,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

感激gratefulness is the source of virtues.

海伦·凯勒的自传讲述了一个故事。她的一个朋友去剑桥看她,在树林里散步回来。海伦·凯勒问她:你看到了什么?她的朋友回答:

没什么特别的。在随后的自传中海伦凯勒写到:我很奇怪在树林中散步一个小时后怎么会什么都没看到,我虽然看不到却发现很多东西——精美对称的叶子,光滑的白桦树皮,粗糙的松树树皮……我这个瞎子给看得见的人一个提示——像明天就会瞎掉一样用你的眼睛;听声音的旋律,鸟的鸣唱,就像明天就会聋掉一样;像明天就会失去触觉一样触摸每样东西;闻花的芬芳,仔细品尝每一口美味,就像明天你将永远失去嗅觉和味觉……充分利用每一种感官,欣赏这个世界向你展示的每一面美好、愉悦和伟大。

不要等到真正的悲剧发生才懂得感恩。现在的每一天都蕴含着无尽的幸福:在房间里,在餐桌上,在朋友身边,远方的父母身边,有那么多我们应该感激的人和事,但我们都习惯了。感激带给人类的是最为单纯的快乐,培养感激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直到感激成为性格的一部分。

每天,我们都能把一两件我们习惯的东西变成我们感激的东西。它可以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人,最常见的走路方式,或者深呼吸。

宽容permission to be human.

世上只有两种人从不经历负面情绪:一种是精神病患者,另一种是死者;只有一种人从不失败:死者。

除了精神病人和死人,每个人都会焦虑和沮丧,每个人都会犯错和失败,就像一年有春有冬,天气有晴有云,月亮有圆有缺,这是人性。所以,准许自己为人,全然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积极的情感也接受自己消极的情感,接受自己的优点美德也接受自己的缺点过失;准许别人为人,感激别人的无私奉献也宽容别人的无心之过,没有人完美无缺、至高无上,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十恶不赦。

爱情perfect love does not exist, true love does.

完美的情人需要智者的感性,孩子的活泼,艺术家的感性,哲学家的思想,圣人的心灵,学者的宽容,朝圣者的决心。不存在完美的恋人,也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但可以存在真爱,真爱存在于不完美的恋人间。

艾默生在《论友谊》中对理想的朋友是这样描述的 “我寻找的不是盲目的让步,对我千依百顺的人。我正在寻找一个美丽的敌人谁可以挑战我,敦促我,并帮助我找到真相。”没有冲突的爱情,就没有美丽的敌人。

爱情中的错误是渴望寻求认可,并试图创造完美的爱情。事实上,坦诚相待可以形成更亲密的关系。除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美德外,你还需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缺点、耻辱,甚至是你被压抑时不知道的事情。掩盖和压制肯定会失败。相互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爱情是圆满的过程而不是圆满的状态。

消极受害者

no one is coming, it is up to you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your life.

做一个消极受害者总是毫不费力,谁都可以轻易地把自己当成环境的受害者,家庭教育的受害者,社会的受害者或任何其他人的受害者。一切都这么顺理成章,但除了抱怨、生气和愤怒,什么作用也没有。受害者的心理只会让他的视野越来越窄,他会越来越不幸地思考,直到他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你必须时刻为自己负责。虽然有时候很难也不公平,但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救你。

完美主义者

perfectioni** spells paralysis.

tal将完美主义定义为“一种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没有人想失败,也没有人喜欢听批评,但完美主义者对失败的恐惧超出了正常范围。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是二元的:

要么完美,要么什么都不是;要么做到最好,要么什么都不做。讽刺的是,最害怕失败的人反而是失败最多的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所以完美主义者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为了避免失败,完美主义者呆在自己的安全区内,不愿尝试新的事物,因为那样可能带来失败;他们具有很强的防卫性,因为害怕别人看到他的缺点,害怕听到批评的声音;他们无法接纳自己和他人,看到的永远是缺陷和不足;他们对自己、对别人都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他们期待的永远无法达到,所以受到的打击更多,更容易中途而废;他们做事事无巨细,容易陷入细节而抓不住重点,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完美主义者的行为几乎都是为了避免不足和失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要克服完美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失败。失败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成功的人往往是最失败的人。

乔丹的自述如下:“我职业生涯投篮失误超过9000次,输了大约300场比赛,有26次被委以重任投出制胜的一球,但失手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

”结果与过程

enjoy the destination as well as the journey.

我们往往夸大了结果的影响,中彩票头奖并不会幸福一辈子,幸运者在中奖一段时间后会很快回到以前的幸福水平,有的甚至还会更糟;一次失败的入学考试并不会让人郁闷一辈子,实际上入学后两周就能回到以前的状态,仍然可以像之前一样生活。享受过程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只是我们往往太在意结果而忘了享受过程。无论结果是喜是悲,都暂且将它放下,将自己从对结果的期待或担忧中解脱出来,享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就像爬山,不是漫无目的地在山下乱转,也不是认为只有山顶才有美好的风景。先设定到达山顶的目标,然后将这个目标放下,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往山顶爬。

自我实现预言

belief is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科学家和生理学家曾宣布人类跑完1英里的时间不可能少于4分钟,事实证明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1英里赛跑有记录的十几年间,从来没有人跑完1英里的时间少于4分钟,世界上最顶尖选手的成绩有4分10秒甚至4分2秒的,但从来没有少于4分钟的。roger bannister却坚持认为人类可以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经过长达数年的训练,终于在1954年5月6日,他跑完1英里的时间为3分59秒。

仅仅6周后澳大利亚选手跑完1英里用时3分57秒,第二年有37名选手的时间低于4分,第三年有300多名选手的时间低于4分。突破4分钟极限的选手数量之所以井喷式爆发,并不是因为他们训练的更加刻苦,而是roger bannister打破了由科学家和生理学家为他们设置的心理障碍。

信念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是成功的先兆,相信自己可以幸福是幸福的先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一些障碍前止步,这些障碍可能由外界设置,但更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设置。对自己能否成功的怀疑是成功的头号敌人,对自己能否幸福的怀疑是幸福的头号敌人。

自尊the disposition to experience oneself as competent to cope with the basic challenge of life and as worthy of happiness.

自尊由两部分组成:能力感和价值感,只有两者兼备才会拥有高水平的自尊。在一个人做出的所有判断中,没有什么比对自己做出的判断更重要。一个人所能犯的最愚蠢的错误莫过于自己否定自己。

自尊从低到高分三个层次:依赖型自尊、独立型自尊和无条件自尊。

依赖型自尊:对自己价值的评判依赖于外界,非常在意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所做的大部分事是为了迎合某个人或大多数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通过与别人比较得出,不管客观上有多好或多坏,只要有人比自己好就感到沮丧,只要自己比所有人都好就自我感觉良好。具有强依赖型自尊的人害怕批评,需要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这类人通常也是完美主义者。

独立型自尊:用自己的标准评判自己的价值,别人的观点也会参考,但最终的公断人是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评判通过与自己的比较得出,所关心的是自己进步了多少,学到了多少。拥有独立型自尊的人寻求批评,不断寻找能挑战他、帮他寻找真相的“美丽的敌人”,因为他们想要进步,他们的动力是“我热爱什么”、“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追求的是自我目标的实现。

无条件自尊:对自己价值的评判既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也不取决于自己的评价,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不参与任何评价;评判自己能力既不与他人比较也不与自己比较,与他人相互依赖而又怡然自得。拿写作来说,依赖性自尊的人会考虑怎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赞赏;独立型自尊的人会考虑和上次相比这次进步了多少;无条件自尊的人因为有灵感所以去写作,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就像就像习武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无为而无不为”。

达到超然的境界时,大脑会更加清晰,更懂得享受事物原本的样子,更能懂得把握现在,欣赏事物此刻的状态,而不是脱离实际地幻想。对别人的一举一动不再那么敏感,与周围的环境和人融为一体,变得更能理解和同情他人,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篇7

人文学院刘允 ***

看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给了我很多感受,让我知道,人在一生中应该积极追求的是幸福,幸福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没有幸福感的人是可悲的,也注定一生是悲惨的。只有幸福的人才能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取得成功,包括荣誉、地位、收入、友谊和健康。

从明天开始,我应该尽力做一个快乐的人。这将是我一生中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

从泰勒·本·沙哈尔的演讲中,我明白了幸福是什么。这不是一种崇高的荣誉,一种炙手可热的权力,或是无尽的金钱,而是一种对有意义事物的快乐追求。幸福是一种持续的状态,不是短暂的快乐,是一种需要一生完成的理想,是一种需要不断努力追求的结果。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需要大家积极争取,需要大家用心去管理和建设。就如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是需要每个人用心去雕琢,敲掉大卫身上多余的石头,摆脱束缚,才会的得到幸福。

马克思说过:“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先吃、喝、穿等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来满足这些需要,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概念的源头是需要和欲望。

如果人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的现实和幸福只是空话。马克思把人的幸福和人的需要看作不可分离的。他认为人的自身的实现,在一定意义上就“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

在这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格雷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他说:“幸福———人类一切企求的最终目的———在我们的自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以前,是无法达到的。”不容置疑,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人的自由创造性的劳动无不是为满足人的一定的需要而展开的。

由此可见,幸福的基本条件是需要。

当需要得到满足时,是不是就真正幸福了?那么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什么?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我认为快乐的人应该是这样的。

幸福的人应该乐观接受自己。自我接纳是人类的一项自然权利。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不接受自己,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他将如何获得自信、自尊和视自己变得己积的动力。生活中,我们都走向了一个误区,大部分想成功的人,都在不断需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想通过改善它们以此取得成功。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关注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人比那些只是关注自身缺点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很明显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自身的长处,那么我们的优势就会不断贬值,而最终我们身上便没有闪光的优点,剩下的只有平凡。

幸福的人应当学会宽容。人们在短暂的一生中会经历各种起伏。他们应该对生活中不满意的事情有宽容的态度。他们不应该总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他们应该学会原谅生活,抛弃心中的包袱,以积极、良好的态度走在生活的道路上。每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我都会想起林则徐的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我们选择原谅别人的错误时,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痛苦和怨恨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放松和快乐。宽容别人不仅体现了自己的宽容,也把敌意转化为友谊。同时,怨恨和悲伤随风而逝。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的人应当学会保持微笑传递快乐。科学界有个著名的“蝴蝶理论”,一个生活在新加坡的蝴蝶煽动了一下了它的翅膀,理论上就有可能会在佛罗里达引起一场龙卷风。人类网络指数理论也表明,我们每个人都在接触其他事物。

因此,快乐是能够传染的,今天因为你一个微笑,感染了另外三个人,而这三个人又将微笑传递其他九个人时,这样在很短时间内,可能你就是那个“蝴蝶”,而将你的快乐传递给了整个世界。如果全世界有相当多的人每天都在传递微笑和幸福,那么每天将为世界增添多少新的幸福。一个每天都在传递快乐的人,一定会在精神上得到快乐。他怎么能不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总之,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需要积极地锻炼和学习,可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我们都是在体验和经营生活,我们就会是幸福的。我相信,悲伤的日子会渐渐远去,快乐的日子会很快到来,我们的心总是在憧憬着幸福的未来,此刻的忧郁只是一转眼,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最终成为我们幸福的回忆。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篇8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寒假,读了《哈佛幸福课》一书,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这种幸福的课堂真谛真是感人至深。想起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这也时刻告诫这我读书是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就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他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他的这一理念及其精彩的授课,使得幸福课在哈佛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被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这种积极心理学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目标指向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完善发展。

一、转变幸福的思维方式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很多衡量幸福的标准可能是,考上好的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建立美满的家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样我们就能拥有幸福的未来。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只是关于幸福的错觉,你作何感想?这个人就是人称“幸福教授”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他摒弃了有关幸福的传统观念,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上了一堂新颖生动的幸福课。他从梦想的幸福起笔,到幸福是什么,再到测测你的幸福感,最后落笔于幸福其实很简单,六部分层层递进,阐释幸福的真谛。

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不同,书中讲到连体的双胞胎,她们认为连体没什么,不影响彼此的生活,她们觉得生活的很快乐,心情愉悦、兴高采烈和积极向上,当人们问起她们是否愿意进行外科分离手术时,她们断然拒绝,而我们却觉得她们不幸福,因为彼此不能独立的生活。这也为我们如何建构个体的幸福和快乐提供了重大的启示:我们要变得更积极、更乐观、更幸福的关键在于能够转变幸福的思维方式。

从书中我能深深体会到对积极和幸福的真正困扰不在于人们生活中遭遇的负性事件,而在于个体对负性事件的固执、对负性情绪的固着。当我们仅仅将注意力聚焦于一个问题,那我们会偏执于问题的一面而无法自拔,会错失许多现实的重要部分而看不到全面的真实的现实。(幼儿教师教育网 www.yJS21.cOm)

正如泰勒本沙哈尔所举得例子,一个人失恋了,被女友抛弃,他会非常的难过,想想自己哪里不好,开始自卑,反省反省反省,然后变成恼羞成怒,怨女友,怨老板,怨政府和总统他的世界变得只有这一件事,看待这件事的眼界只集中在这一点。其实,他并不是不能幸福、不能快乐,失恋没有限制他的积极,而是他自己限制了自己的积极。

现在得到普遍认可的幸福概念是主观幸福感,其首要的特点就是主观性。因此说,一个人幸福与否的评价更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个体内定的标准,那么幸福就在于个体能否适时地改变、从而建立起一个恰当的幸福标准。

二、阳光的心态是幸福的前提

幸福与否?到底应该如何区分?记得《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子争论水里的游鱼是否快乐。庄子说,鱼儿很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知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知道我不知道呢?对与错,是与非,幸福与否,关键在自己的内心,我们不能以己度人。 书中讲到你中大奖,你认为会让你永远开心、快乐,过了一段时间后,在回头看,中奖的幸福感并没有你预期的那样强烈持久,乐观的人,依旧乐观,悲观的人,依旧悲观,那突来的幸福感持续很短,你又回到了没中奖之前的心态。

就如电影《功夫熊猫 Ⅱ》,也演绎了这一点。这是一部带有浓重东方色彩和元素,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电影。电影的主角是一只热爱功夫的熊猫——阿宝,它为了捍卫中国功夫,勇敢承担起与邪恶作斗争的重任。但是就在此时,阿宝心中深埋的痛苦回忆却复苏了——小时候父母惨遭杀害、自己被遗弃在冰天荒野中,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时一个人指点他:“不要挣扎了,让它自然的流动”,“你人生的开始或许不算好,但是这并不能决定你是谁,你的其他部分的人生才能决定”。记忆慢慢展开,如水般流淌,阿宝面对灾难的记忆,学会了勇敢而平静的接受,他领悟到了心如止水——功夫最高境界。此时,涌现在脑海中的是养父的关爱、师傅的教导、自己对功夫的追求,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和身上的使命,最终捍卫了中国功夫。“你得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因为那已经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你选择现在成为什么。”阿宝如是说。

阿宝的遭遇是现实中人生的隐喻:只有接受现实,获得安静,有一个阳光向上的心态,才能实现转变,从悲观和负性事件中走出来,关注到生活中积极的因素。这些都是实现思维、视角转变的前提。

三、用感恩的心拥抱幸福

幸福是什么?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幸福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第一是愉快的生活,第二是充实的生活,第三是有意义的生活。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对别人的慷慨赠与表示感谢,这比在银行有个大户头更能够创造深入、持久的幸福快乐。

感恩是如此的重要,但是令人沮丧的是,感恩之心的获得是那么的艰难和不易。一方面,要主动接受事实。正如泰勒本沙哈尔所言,有些事我们不完美,我们能够改变;有些事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必须理解并主动接受它的存在——我们必须接受人性,接受自我,接受我们自然产生的情绪。当我们试图压抑自然痛苦时,只会强化它;拒绝人性时,只会导致次优的表现。只有发自内心的接受,思维才不会僵化而会流动,就如同流淌的浑水会在流淌中随着泥沙的沉积而变得清澈,内心会随着思维的流动才能获得安静,才会感恩他人。

记得,那个从无家可归到哈佛的女孩丽兹默里,“我心里所有的安全感都被从身体中抛弃了,所以我被迫向前看,必须向前,没有能后退的路,我到了一种状态——好吧,我要尽我所能的工作,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极其悲苦的生活的逼迫没有给她任何选择的余地,被迫的接受现实也给了她一片安静的空间,使她能够“向深处观察”,观察事物的整体,观察“所有能够成功的微小元素和什么是成功”。她内心的安静和感恩改变了自己命运。另一方面,需要正确而健康的内隐信念。无论逻辑学 还是心理学都发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或者认知结构中存在着一些不可怀疑或更改的坚定信念,这些信念是人们进行日常推理的内隐性的大前提。正如三段论中大前提之于推理的作用,内隐信念对于个人心里健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比较而言,这些内隐信念主要是与个体的成长背景和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常见的健康的内隐信念有:“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我是独特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有信心和力量,能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就如功夫熊猫中阿宝的内隐信念是它对中国武术的挚爱、是捍卫功夫的强烈使命感、是父亲的关爱、朋友的支持和师傅的教导等,丽兹默里的内隐信念是小时候父母的关爱和自己对未来的信心。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健康的信念,其实都是一些积极的生活沉淀和感情记忆,是经验智慧的结晶。这些内心的感恩属于人类高级的精神现象,但是它们的重要性或许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

当幸福来敲门,感知她,接受她,让她充盈我们的内心,让温暖萦绕心间,你就会明白快乐的真谛在于自己的内心,积极的面对各种困难,你就会觉得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如此绚烂美丽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篇9

幸福课观后感

去年的国庆期间,**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普通人的新闻,这些采访主要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受访者有各种各样的人,普通市民、大学生、售货员,还有一些最基层的清洁工和打工人员,人们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还闹出一些笑话。

对此有的人就说了,这不是乱采访吗,捡瓶子的你也问人家幸福不幸福,这能幸福吗?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没有一个幸福的指标。只要心中充满爱,乐观积极的生活,拿起酒瓶的人也能幸福。

当我看了tal ben-shahar博士的幸福课之后更增加了对幸福的感悟和理解,tal ben博士的第六讲主要是精神的力量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力量往往能够创造奇迹,乐观主义也是人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塔尔本博士的解释很幽默,在轻松愉快的讲座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实验和例子,让人们了解幸福的真谛,萌生追求幸福的动力,每个人都能很幸福!下面我简单谈谈对这节幸福课的一些感受。

首先,要幸福,内在因素很重要。tal ben博士讲到“我们每个人自尊的水平,也就是自信的程度,对我们的方方面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们的待人接物,能取得的地位,能取得多少成就,还比如在个人领域,我们会与谁坠入爱河,我们与配偶,孩子及朋友的关系,个人幸福的水平”。

物质财富与幸福、生活场所与幸福呈低线性相关,自尊与幸福呈高线性相关。大多数研究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7,因此自尊非常重要,而内在因素非常重要。

我们提高自信水平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是,我们在转变精神,改变“容器”,这样我们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了。

然后举出了几组病人事例,医生给头痛的人糖丸吃,说是特效药,病人相信了,然后真的好了;还有有的孕妇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医生给他们吃小剂量的吐根(一种催吐药),告诉她们可以缓解胃病,她们也的确恢复了健康,本来应该出现的呕吐症状不仅没有出现,由于服用了吐根更该呕吐的,实际上呕吐却停止了。因为她们相信自己服用的是止吐药,这实际上逆转了止吐药的效果,充分显示了精神的强大力量。

在我们的身旁精神的力量也随处可见,一些同学为了激励自己往往会在桌子上或者本子上写一句话:“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成功!

”“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第一!”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不知不觉当中就给自己带来的无穷的力量,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慢慢的自己越来越接近成功,最终他们真的成功了,这是精神的力量成就了学生的幸福!

这时,有人问,内力这么强,所以我们每个人只要好好想一件事就可以成功?不,内在的精神可以给人们带来战胜一切、接触成功的机会,但不是让我们坐下来思考,只是不足以去设想和相信,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多。

塔尔本博士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的心理模型,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会是怎样的,会是怎样的。个人对世界对事物的看法就是基模,基模就是内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外部世界,现实发生在外部世界。

比如,半空中我松开手,它就会掉下来,这一事实与我的基模无关,它发生在外部世界,不管我的基模如何,它在现实中就是会掉下来。所以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就是关键。

所以其次,要幸福,也要正确对待外部因素。我们的精神不喜欢内部和外部的区别,我们的精神喜欢两者的一致性。如果不相合,如果不一致,我们就会产生异议感,觉得不适,那么就得让两者统一。

要么改变外部现实,要么改变自我思维以符合外部现实,有几种方法,可以重建一致性。

第一种方法是更新基本模块。我不知道当我释放它们的时候东西会掉下来。现在我知道了,所以我更新了基本模块,也叫作与时俱进。第二种是忽视或抛弃外在信息、不符合基模的外部信息,这种可以针对那些不利的外部因素,把它忽视掉后你就更有自信去干好一件事。三是积极求真。当我们所看到的与我们自己的基本模式不同时,我们需要有怀疑的精神。我们需要找出谁是对的,找到证据和线索,最后找到真相。这是一种探索精神。

第四种方法是创造一个新的事实,当一些事实摆在面前成为极限的时候,比如1954年5月6日前的现实是1英里4分钟,是人类的极限,不可能突破,bannister成功了,他创造了新的事实,同时也让世界的其他赛跑者创造了事实,他是不断追求、超越自我的代言人。

最后,要幸福,乐观主义也很重要。爱迪生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申请了1097项专利。当今世界的大部分发展都归功于他。但历史上最成功、最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也是失败最多的科学家。

如何使用灯泡发光是科学界的一大难题,爱迪生也不例外。当地报纸的一名记者采访爱迪生说到 “爱迪生先生,您致力于灯泡研究许多年了,整个科学界都在进行相同研究,但毫无所获,您已经进行了5000次实验,失败了5000次,放弃吧”。爱迪生回答是“我没有失败5000次,是成功了5000次,我成功证明了哪些方法行不通”。

同样的客观现实,5000次失败,却有完全不同的解释,科学界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爱迪生的主观解释是他成功的关键。爱迪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失败,这正是他乐观的所在。他把失败积累为经验,十万五千次,这就有可能创造新的事实,这也是他的信念。

无独有偶,“babe”ruth是职业生涯中全垒打次数最多的棒球手,他也是三振出局最多的。史上最成功的人往往是,失败次数最多的。学会失败,乐观看待失败,坚持信念,学会失败,从失败中学习。

同样,纵观历史,那些经历过最多挫折和失败尝试的艺术家也是最后最成功的艺术家。成功没有捷径。幸福需要你的乐观,需要你的信念。

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或许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那么简单,或许又如珠穆朗玛峰那样高不可攀,其实幸福就像是每天升起的太阳,她把光辉撒向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你不能一直宅在屋子里,你得打开窗子,走出屋子去沐浴阳光,去切身的感受她的温暖,那就是幸福的味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