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分享(5篇)

发表时间:2022-07-16

读人间词话有感。

想必大家在初中时候就接触到了《人间词话》,虽然只接触到一篇,但那也是王国维的经典。如今再次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真的是感受又不一样了。那么,你读完《人间词话》后,感悟到了什么人生真谛吗?下面是读书笔记吧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篇一】

《人间词话》分两半读完,前一半是这样的:看了一半发现实在是知识储备太少,手边一个度娘一本书,边看边查,坎坎坷坷能啃到一半对我来说已是不易,之后果断被一句“兴趣不如境界直指根本”说带跑读《沧浪诗话》去了。后一半是这样的:准备演讲时飞速粗读了《审美教育书简》,顿时感觉《人间词话》满满的《书简》即视感,当时顿时觉得《词话》整个是一王国维的席勒研究小论文,主题就是“由席勒美学思想浅析中国古典诗词”于是又在这种莫名的喜感中捡起来好好读了另一半。

好吧,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王国维既然被尊为“吾国之希勒(即席勒)”,受席勒的影响之深显而易见。20世纪初王国维通过自学西学,了解了席勒的美学、美育思想,还以席勒“游戏说”为理论基石,肯定艺术的游戏本质,强调文艺功能的“无用之用”,批判传统“文以载道”思想;依据席勒对艺术创作手法的区分,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创新传统意境论,可以说是席勒的铁杆粉丝,这也难怪在《人间词话》中处处可见席勒影响的痕迹。

我认为《人间词话》其核心思想在于“境界”说,"境界"说的主旨主要有三个要义:第一,诗词以"境界"为本;第二,境界的核心内涵是"自然与理想结合";第三,境界的构成原理是"有我与无我的统一"。这样归纳起来,脑海里第一时间跳出《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王国维的境界说可以说是对诗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而席勒一开始即提出是依据”是自然”还是“追求自然”划分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再来,素朴的诗:诗人就是自然或体现自然,反映现实——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诗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感伤的诗:诗人离开了自然,追求自然,投射理想——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于自然外写自然,以自然投射情感。两相对应,可以说是严丝合缝。

而至第五则:“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则更可看出来自席勒"自然与理想结合"的诗学观念及“游戏说”的影响——"因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分别代表了人性的自然(经验)和理想(理性)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分裂,也就是人性的分裂。"席勒认为,感性阻碍理性,理性压制感性,都是人性的损害和缺失,只有两者统一起来,人才是完整的,他认为这种统一,是真正的自由,是审美游戏。"在这两种倾向的结合中,人将实现最高程度的独立和自由与生活的最大限度的完满的统一;同时,他将在身处现实的无限景象时,把世界纳入他自身、使它服从他的理性的统一,而不使自身迷失于世界。"他认为在审美状态中,人通过游戏冲动消除了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对立和分裂,并且将两者自由地结合起来了。这两种冲动在审美活动中的结合实现了人性的完整自由的状态。王国维的“境界”说所强调的正是这种"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既求"生气"、又求"高致",追求自然与理想统一的诗学精神。在《词话》中不仅符合这种强调自然与理想和谐统一的精神处处得到强调,王国维更是直接在书中提出了“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故诙谐与严重二性质,亦不可缺一也。”由此足见其对“游戏说”的接受与认同。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篇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边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记得当初中语文老师对我们讲起这三种境界的时候,我们都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对于境界一词也不是很了解,尽管那时已经读背了不少的诗词。直到后来,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诗词之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现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一生在考据、哲学、文学评论等多方面成就俱佳。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人间词话》以其见解之新奇,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独树一帜,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夏承焘《词论十评》),它突破清代词坛浙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独创一派。这《人》是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境界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文学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实际和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情感和理智的统一所谓境界,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写境,即有创造的境界,有写实的境界。在此,对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确的说明,继而又对境界的构成作了具体阐述,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虽写实象,亦理想家也,这就是说,境界是诗人模写自然又表现理想构成,成功之诗必然是理想与写实的密切结合。王国维先生在书中对于境界的阐释有: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纵观古今诗词,能够流传千古的名片名句,哪一句不是有独特的境界呢?我们先来讨论有我之境界,有我之谓在境界之中有作者,重点在于以我观物。即从自我感情出发,借助自己所观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诗人借助眼前之花,表达出自己的悲伤之情。一般而言,花是一种美好的食物,但是正是这样美丽的东西也会触动诗人的伤心之处,可谓乐景衬哀情。这就说明是从自我本身的情感出发的,不管是多么美好的事物,都能引起诗人的伤感。因为有我,此之谓有我之境界!

那么无我之境界又是怎么样的呢?无我之境界主要强调以物观物,强调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将主观意识客观化。如陶潜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轻松、淡雅的田园风光图。通过这样一句诗,通过这样对自然客观景物的描写,我们感觉到作者对自然田园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一种隐居田园山水间的悠然、闲适之情,可谓意境深远,令人心向往之。正是因为诗人描绘了一种意境,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王国维先生所言之无我之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境界”二字呢?一就是创作要有真情实感,讲求一个“真”字。在这里,先要讲明的一点便是“境非独谓景物也”。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人之情感更是境界。不论是写景或是抒情,能写出真情实感,做到情景交融,使人身临其境才算是做到了“真”。然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池塘一角、西风大漠与雾失楼台怎能相提并论?很多传世之作都是作者随兴所至,即挥毫泼墨抒其所见所感,无所拘束,常常命为“无题”或者直接从诗中抽出二字。然则若给定了题目,依然抒其真情,但总在潜意识里受到题目的局限,所求境界亦仿佛裁剪过后,并不完整。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吧。其二,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词要做到“不隔”,也就是用词平实易懂。“欧阳公‘阑干十二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与,行色若愁人’。语语在眼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已。”不难看出,前者如画一般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身临其境,但无晦涩之词语;而后者,如不知道“谢家池上”指的是春草一说,就会不知所云。

王国维认为“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白,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个人理解就是作词能做到不讽刺不赞美,不用典仿古,不用替代字,完全都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和真实所想,才称得上是纯粹的创作。正如“桂华流瓦”不如“月流瓦”的意境好,倘若用词自然、易懂,感情真实,何必非有替代字呢?“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以免会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其三,诗人词人要做到“虽理想家,亦写实家”。王国维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一个诗人可以凭空虚构,肯定都是立足于现实世界的。诗人虽然是很理想化的,但是他们的理想化从某一个侧面也会显现出社会的现实,即理想源于现实。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有造境,有写景,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事实上,从表面可能很容易分辨出诗人是理想化的还是在写实。但是细细品味,再理想化的境界也是在抒发一种真实的感情或者从真实发生的事情所升华的一种境界。写境的同时在抒发自己的抱负,造境的同时亦是在反映现实。然而,仅此也是不足的。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正是他对前文所提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进一步阐述吗。有我之境界就是“入乎其内”,无我之境界不就是“出乎其外”吗?

总而言之,我认为要写出境界,就在于一个“真”字,感情要真,景物要真,只有这样,读者才会有所共鸣,才不至于不知所云。

然而,我最喜欢的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所言关于三种人生境界的阐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第一境的落脚点应该是在“独”和“望尽天涯路”。是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这就表明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可理解为独自地准备追求理想,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第二境界则是当自己的目标确定之后,付出全力为其打拼而不后悔。第三境就是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人生就是如此,因此我常常引用这句话来比喻人生。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篇三】

王静安的《人间词话》问世以来,一直脍炙人口,他的词话所标举的“境界”一词,文学评论者多奉为圭臬。“境界”一词的提出,盖欲取代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王静安并自负此为“探其本”的发现。

《人间词话》卷上云: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其实,这里的意境一词,依旧是沧浪所谓的兴趣,阮亭所谓的神韵,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而王氏的境界说,以为词之有无境界的关键,便是自然,也就是真。

前人有言:论词者之所谓自然,盖有二义。如王灼《碧鸡漫志》所主的自然,是不待锤炼之自然,他举《敕勒歌》和《易水歌》为例来说明自然是“变徵换羽于立谈间”,是出口成章,挥笔成文的;这和刘勰的“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钟嵘《诗品序》所标举的“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等说法较为近似,这是一类;另如彭孙遹、王鹏运、况周颐等所主张的自然,而是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自然。前者主吟咏情性,不待雕饰,故特别注重天才;后者因主“自然从追琢中来,”所以除了天才,他们还重视学识,甚至于认为学识可以弥补天才之不足。而王静安的境界说,可肯定是属于前者,是重视天才,主创造而不主因袭的,即“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不使吏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人间词话》卷上云: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照此一说,可知“自然”也是“真”的含义之一,并为达到“真”的必备条件。则王静安以为纳兰词的好处,是在自然也就是像李后主一样,都是阅历浅而有赤子之心的人。所谓赤子之心,其含义究竟如何?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并没有明确的界说,但他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曾引尼采《察拉图斯德拉》的一段文字,“赤子若狂也,自然之轮也,第一运动也,神圣之自尊也。”如是,王氏所谓的“赤子之心,”似乎是一种纯依智力不受意志左右,纯依主观不受客观影响,纯依直观不杂概念的心理状态;但就艺术而言,唯有天才具备此种心态。具备此种纯真无染的赤子之心,则诗人词人,就能“以自然之眼观物,”以直观去领受这个世界,做到妙手造文,能使纷沓之情思,以极自然之表现,望之不啻真实之暴露,而修辞的自然,也就成为理所当然,不待追琢锤炼了。

其实,以上的“自然”一论,在王静安的境界说中,是就写作技巧而言,是说表现要恰到好处,不可过于雕琢;而所谓真,是就作品内容而言,是要感情真挚,不可虚浮。

谈到这里,就要说一说境界的内容。《人间词话》卷上云: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据此,我们晓得所谓境界是统意与境二者而言的,境界也就是情趣和意象。情趣是属于情感的,而意象是属于景物的,因此境界有造境与写境之分。《人间词话》又说: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可见,据王静安的看法,境界又有大小之分。但我们细读全书,可以发现这和他所说的造境、写境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深相关联。盖据康德说,优美乃无我之境所表现的形式,往往确定而有限;而壮美乃有我之境因只存于我们的思想之中,不见于实际自然界,因此达于无穷。所以无我之境界较小,而有我之境者境界较大。

以上就王静安的观点,将境界说的要点,作了一个概括的说明,现在谈谈笔者个人意见,参考各家说法,评论其得失。

先说境界说的好处,前人曾推许王静安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此话并无过誉之处,王氏确可当之无愧。其一,与旧有词话相比,王氏没有摘句之弊,其论词又能以哲学、美学观点来分析申论,不落俗套;其二,晚晴词风多主南宋且竞相效仿,因袭陈故者甚繁,而开创新意者少,故王静安转变风气,实在可说是独具慧眼,虽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处,却亦能切中时弊,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开一先河;其三,王静安主真切,重自然,此乃千古文学不易之定理,而王静安除此之外,尚且要求在真切之余,能够表现人生,美化人生。他的词话所以叫做《人间词话》,都可以晓得他是有意描写人生的,这点和历代那些评论诗词的人,就其对人生的体验而言,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再说《人间词话》的一些缺点。盖《人间词话》乃王氏早年之作,因此我们实在不必以此来责备他。不过,就《人间词话》论《人间词话》,我暂且归纳了下列几个缺点:其一,体例为臻完善,编排秩序也没有系统,因而论点错杂间出,没有统一感,这恐怕与他采用札记笔记方式的评论有关;其二,有些理论说得不透彻,容易令人发生误会,如“隔与不隔”的问题,如“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问题等;其三,太过于自信主观。譬如他太注重先天的才力而忽视了后天的人力,这是颇为值得商榷的;其四,论词太偏重文章而忽略声律。词由乐府诗演化而来,原来是合律可歌的,张炎谓其先父《瑞鹤仙》词的“粉蝶儿扑定花心不去,闲了寻香两翅,”所以要将“扑”改为“守”;《惜花香》词的“琐窗深”所以要将“深”改为“幽”,又改为“明”,就是为了要合律的缘故。在讲究声律的词人来看,词的音律效果是要重于文字效果的,这点王静安似乎没有留意,因而不能对某些词人——譬如南宋的吴梦窗、王碧山、姜白石、张玉田诸家,予以适当的评价。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篇四】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谓古之成大学问大事业者的三种境界,他是用的三首词里的词句来表示的,仔细玩味下我觉得同样适用于阅读。

他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就像是开始看书,总要挑一本吧,但书很多,一条通向天涯的路看上去是没尽头一样的,同时阅读是一件需要安安静静的事,就像独上高楼。歌德也曾说过:你要我指点周围的风景,你首先要自己爬上屋顶,大体也说的是这个意思,就是读书的感悟需要人自身的努力,没有人会替你去做。

第二种境界他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本是写爱情的,为了爱情的殚精竭虑同样适用于阅读,“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死是不用死了,减减肥也行啊,哈哈。

第三种境界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是阅读的关键,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一种入得书出得书的境界,是一种豁然开朗,好像郭靖观北斗星突然悟出九阴真经似的。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篇五】

读第一版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平息、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例如王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国维谓之“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王国维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这,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dsbj1.com精选阅读

读人间词话有感600字(5篇)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句话是《人间词话》里的一个观点之一。王国维所说的三重境界,也可以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去,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你在读完《人间词话》之后有没有什么想写的感悟呢?下面是读书笔记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人间词话有感600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人间词话有感600字(篇一)

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宋词闲适优雅的意境很是值得称道。一方面,宋代在政治上重文轻武,再加上国家的内忧外患,统治者对外政策的软弱,宋代文人将很多注意力都转移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禅宗和老庄思想在宋朝的盛行,也让很多文人心性更加的超脱、达观。而宋朝经济的发达,享乐风行,歌舞升平、酬宾赠妓、留恋光景者特别多,青楼楚馆成为文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闲适(虽说有一部分排遣内心抑郁的因素)。“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宋词更多的将物我融为了一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只有通过词作来反映自己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似写春意阑珊的幽怨,却实是在写自己对于政治的幽愤。

二、 王国维评价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所短,亦即为词人之所长处。”对于李煜,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评价他的好坏,作为一个帝王,他没有承担起他的责任,纵情享乐,挥霍无度,让他最终沦为阶下囚。但也正是人生巨大的反差造就了他的才气。诚然他有一定的天赋,君王时期的作品却多是描写其后宫旖旎生活的,在艺术和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而这次人生变故让的许多思想上有了升华与自我感悟,才让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亡国之主内心的凄哀。

三、 王国维的三境界。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注定要接受世俗的眼光,或者说“高处不胜寒”吧,很多时候,在成功之前,你的梦想在世俗面前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没有触及的可能。这个时候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成功者必须先要学会忍受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同样成功没有捷径,而机遇只会宠幸有准备的人。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艰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地三境界也。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成功的喜悦却是无法复制的,仿佛仿佛追寻已久的梦中女神,恍然间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心情还可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逐梦想太过不易,在绝境中一次次告诉自己在坚持一下,那是一种不甘放弃的心在一次次坚持终见到希望后的颤动。

读人间词话有感600字(篇二)

《人间词话》分两半读完,前一半是这样的:看了一半发现实在是知识储备太少,手边一个度娘一本书,边看边查,坎坎坷坷能啃到一半对我来说已是不易,之后果断被一句“兴趣不如境界直指根本”说带跑读《沧浪诗话》去了。后一半是这样的:准备演讲时飞速粗读了《审美教育书简》,顿时感觉《人间词话》满满的《书简》即视感,当时顿时觉得《词话》整个是一王国维的席勒研究小论文,主题就是“由席勒美学思想浅析中国古典诗词”于是又在这种莫名的喜感中捡起来好好读了另一半。

好吧,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王国维既然被尊为“吾国之希勒(即席勒)”,受席勒的影响之深显而易见。20世纪初王国维通过自学西学,了解了席勒的美学、美育思想,还以席勒“游戏说”为理论基石,肯定艺术的游戏本质,强调文艺功能的“无用之用”,批判传统“文以载道”思想;依据席勒对艺术创作手法的区分,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创新传统意境论,可以说是席勒的铁杆粉丝,这也难怪在《人间词话》中处处可见席勒影响的痕迹。

我认为《人间词话》其核心思想在于“境界”说,"境界"说的主旨主要有三个要义:第一,诗词以"境界"为本;第二,境界的核心内涵是"自然与理想结合";第三,境界的构成原理是"有我与无我的统一"。这样归纳起来,脑海里第一时间跳出《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王国维的境界说可以说是对诗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而席勒一开始即提出是依据”是自然”还是“追求自然”划分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再来,素朴的诗:诗人就是自然或体现自然,反映现实——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诗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感伤的诗:诗人离开了自然,追求自然,投射理想——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于自然外写自然,以自然投射情感。两相对应,可以说是严丝合缝。

而至第五则:“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则更可看出来自席勒"自然与理想结合"的诗学观念及“游戏说”的影响——"因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分别代表了人性的自然(经验)和理想(理性)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分裂,也就是人性的分裂。"席勒认为,感性阻碍理性,理性压制感性,都是人性的损害和缺失,只有两者统一起来,人才是完整的,他认为这种统一,是真正的自由,是审美游戏。"在这两种倾向的结合中,人将实现最高程度的独立和自由与生活的最大限度的完满的统一;同时,他将在身处现实的无限景象时,把世界纳入他自身、使它服从他的理性的统一,而不使自身迷失于世界。"他认为在审美状态中,人通过游戏冲动消除了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对立和分裂,并且将两者自由地结合起来了。这两种冲动在审美活动中的结合实现了人性的完整自由的状态。王国维的“境界”说所强调的正是这种"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既求"生气"、又求"高致",追求自然与理想统一的诗学精神。在《词话》中不仅符合这种强调自然与理想和谐统一的精神处处得到强调,王国维更是直接在书中提出了“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故诙谐与严重二性质,亦不可缺一也。”由此足见其对“游戏说”的接受与认同。

读人间词话有感600字(篇三)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温庭筠的作品: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少而敏悟,工为辞章,才思清丽,“花间鼻祖”这称呼,温飞卿当之无愧。在古代,官场、考场、战场是男子的天下,闺怨、情愁、爱恨,是女子的专属。偏偏,温庭筠是个例外。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王国维对辛弃疾和纳兰性德有极高的评价。从“南宋只爱稼轩一人”中可见他对辛弃疾的高度赞赏,他认为,南宋词人可比肩北宋者,只有辛弃疾一人。至于纳兰性德,王国维评价道“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足见纳兰之词成就之高,价值之大,地位之尊。

南唐中主李璟只流传四首词作,最著名的是《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大概是在写思妇怀人的幽怨,也道出了人生短促的悲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赞此词“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李璟的宰相冯延巳是五代词人中流传作品最多的,尽管冯延巳在官场上的人品饱受质疑,但他多才多艺,写起文章诗词来倒是无人能及了,他的词作偏向于苦情,当然不只是男女相思苦而已,更多是人生境遇的愁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推崇“冯正中(冯延巳)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王国维之《人间词话》,眼界甚高。推崇正中、李后主、永叔、屯田、子瞻、少游、美成、稼轩、纳兰诸家;梦窗、白石、梅溪、玉田、草窗、西麓、皋文等辈,则深自贬抑。后人或谓其带有强烈之主观倾向,失之于偏颇。其实不然。盖其所论者,皆在第一流之水平层面论述展开,论文叙笔,剖情析采,观其会通,窥其奥窔。其所贬抑者,仍不失之一流之水准。其余不录者,大抵皆不足以入王氏之法眼。…话说回来,评人论事不怕刻薄,就怕当滥好人,和稀泥,以持平公允状说一堆正确的废话——从这个角度讲,我很欣赏年轻时那么毒舌的王静安先生。古往今来,会吟诗写词的人不胜枚举。但怎样去欣赏其中的精髓,好像没人给过答案。《人间词话》中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其实,又岂是单单诗人写诗,做人做事,何尝不是? 入乎其内,人世间最不缺霓彩繁华,灯红酒绿,故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出乎其外,却也是月圆月缺,花开花落,因此“岁岁年年人不同”。正所谓“人世有代谢,往来无古今”。倘被梦幻泡影迷住心性,便会淡忘喜好、原则、信仰、理想。因而超然物外,对琐事看淡看轻,才有更多精力去看大局。这便是“不执迷于一叶,自然能见彩虹。”王国维说得好:“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其实谁又不是眼中人,谁又不恋红尘事?唯有归去不忘高峰皓月,心性自然少年。

王国维这位国学大师。他为五千年来的诗词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什么叫境界?就是一个人对万事万物的感悟。在王国维看来,诗词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也是最高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句词,不仅分出了诗词的境界,同时也分别代表着茫然、纠缠与释怀,与做人的境界不谋而合。

以人生品诗词,以诗词悟人生。这是王国维留给后人,最大的价值。

读人间词话有感600字(篇四)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边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记得当初中语文老师对我们讲起这三种境界的时候,我们都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对于境界一词也不是很了解,尽管那时已经读背了不少的诗词。直到后来,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诗词之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现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一生在考据、哲学、文学评论等多方面成就俱佳。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人间词话》以其见解之新奇,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独树一帜,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夏承焘《词论十评》),它突破清代词坛浙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独创一派。这《人》是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境界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文学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实际和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情感和理智的统一所谓境界,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写境,即有创造的境界,有写实的境界。在此,对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确的说明,继而又对境界的构成作了具体阐述,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虽写实象,亦理想家也,这就是说,境界是诗人模写自然又表现理想构成,成功之诗必然是理想与写实的密切结合。王国维先生在书中对于境界的阐释有: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纵观古今诗词,能够流传千古的名片名句,哪一句不是有独特的境界呢?我们先来讨论有我之境界,有我之谓在境界之中有作者,重点在于以我观物。即从自我感情出发,借助自己所观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诗人借助眼前之花,表达出自己的悲伤之情。一般而言,花是一种美好的食物,但是正是这样美丽的东西也会触动诗人的伤心之处,可谓乐景衬哀情。这就说明是从自我本身的情感出发的,不管是多么美好的事物,都能引起诗人的伤感。因为有我,此之谓有我之境界!

那么无我之境界又是怎么样的呢?无我之境界主要强调以物观物,强调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将主观意识客观化。如陶潜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轻松、淡雅的田园风光图。通过这样一句诗,通过这样对自然客观景物的描写,我们感觉到作者对自然田园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一种隐居田园山水间的悠然、闲适之情,可谓意境深远,令人心向往之。正是因为诗人描绘了一种意境,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王国维先生所言之无我之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境界”二字呢?一就是创作要有真情实感,讲求一个“真”字。在这里,先要讲明的一点便是“境非独谓景物也”。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人之情感更是境界。不论是写景或是抒情,能写出真情实感,做到情景交融,使人身临其境才算是做到了“真”。然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池塘一角、西风大漠与雾失楼台怎能相提并论?很多传世之作都是作者随兴所至,即挥毫泼墨抒其所见所感,无所拘束,常常命为“无题”或者直接从诗中抽出二字。然则若给定了题目,依然抒其真情,但总在潜意识里受到题目的局限,所求境界亦仿佛裁剪过后,并不完整。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吧。其二,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词要做到“不隔”,也就是用词平实易懂。“欧阳公‘阑干十二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与,行色若愁人’。语语在眼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已。”不难看出,前者如画一般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身临其境,但无晦涩之词语;而后者,如不知道“谢家池上”指的是春草一说,就会不知所云。

王国维认为“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白,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个人理解就是作词能做到不讽刺不赞美,不用典仿古,不用替代字,完全都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和真实所想,才称得上是纯粹的创作。正如“桂华流瓦”不如“月流瓦”的意境好,倘若用词自然、易懂,感情真实,何必非有替代字呢?“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以免会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其三,诗人词人要做到“虽理想家,亦写实家”。王国维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一个诗人可以凭空虚构,肯定都是立足于现实世界的。诗人虽然是很理想化的,但是他们的理想化从某一个侧面也会显现出社会的现实,即理想源于现实。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有造境,有写景,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事实上,从表面可能很容易分辨出诗人是理想化的还是在写实。但是细细品味,再理想化的境界也是在抒发一种真实的感情或者从真实发生的事情所升华的一种境界。写境的同时在抒发自己的抱负,造境的同时亦是在反映现实。然而,仅此也是不足的。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正是他对前文所提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进一步阐述吗。有我之境界就是“入乎其内”,无我之境界不就是“出乎其外”吗?

总而言之,我认为要写出境界,就在于一个“真”字,感情要真,景物要真,只有这样,读者才会有所共鸣,才不至于不知所云。

然而,我最喜欢的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所言关于三种人生境界的阐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第一境的落脚点应该是在“独”和“望尽天涯路”。是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这就表明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可理解为独自地准备追求理想,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第二境界则是当自己的目标确定之后,付出全力为其打拼而不后悔。第三境就是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人生就是如此,因此我常常引用这句话来比喻人生。

读人间词话有感600字(篇五)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这是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极大评赞。在学习的生活中,我早就听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介绍过这本书,趁着空当我便也仔细的品读了一遍。

《人间词话》写得很有见地很有特色。这是我个人的最大感触。书里面大多穿插着诗词、注释和评论。咋一看很凌乱很散的样子,其实不然。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只是形散而神不散罢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三,梦里寻她千百度,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而我和一些人一样喜欢将它喻为“立志”、“勤奋”、“成功”三个阶段。第一境界为立志,也是最初层次的境界。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诗人独上高楼,登高极目远眺,找到出路。第二境界为勤奋,即表述如何去奋斗的。为了伊人,人瘦了、憔悴了,但始终不后悔。第三境界为成功。经过打拼、努力、千辛万苦地奋斗,终于水到渠成,获得了成功。

人之成功,都必须经过立志、奋斗。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是每个奋斗的目标。立志是前提,奋斗是保障。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越王勾践,为了成就自己的理想,经历百倍挫折,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楚国是个小国,在强大秦国面前十分弱小,但他们通过努力,终于吞并了秦国。此可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没有志向,一切努力是徒劳的。只要有志气,朝着奋斗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会找到我们的成功的归属。我们立志不难,但需要认清我们自身的形势,因材制宜地确定奋斗目标。

没有勤奋,一切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朱熹有“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之古训,今有“空谈于国,实干兴帮”鉴言。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来的。原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给成功下了个定义: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先天性,机遇是可遇而不可得的,唯独勤奋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如果不勤奋努力,天资再聪慧都无济于补,机遇再多都白驹过隙,难以抓住。

成功是预期的实现值,虽有预见性,但却隐含未知性。我们理解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最重要就是要躬于行、亲于践,努力把握好今天,以曾国藩“日以学为业”的精神,加强学习,多于锻炼,提高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因为,奋斗其乐无穷。

是的。一旦有了寄托和目标就会奋力拼搏,因为是自己愿意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是兴奋而执著的,这条道路上兴许痛苦却是快乐的。

当你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是孤独的,能理解你的又有几个呢。不然伯牙怎会为子期断琴,故知音难遇。特别是君王,一个人站的太高,是寒不胜寒的。而后,寻寻觅觅,泠泠清清,终于漂泊归于宁静,却发现原来一直追寻的在你不经意间朝你微笑,这一直寻找的就是你的眼前。

人生一世,如此而已。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收益颇深,可惜只是浅尝辄止,甚至可谓囫囵吞枣。想到如此,心生遗憾。望有闲时,再细斟读。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左右集锦(6篇)


王国维提出:文艺创作必有取舍,要有主观理想的注入。如今再次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真的是感受又不一样了。在你读完《人间词话》后,是不是感觉心里多了一丝东西?下面是读书笔记吧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左右”,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左右【篇一】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堪称文学经典。读完这本精妙独到的词评,令人最有感触的,便是其中用三句宋词精妙概括的人生三境界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第一境界便让我产生了共鸣。一夜萧萧,西风凄凉,意境似乎有些悲伤。独上高楼,极目远眺天涯路,这又是何等的坦荡!西风凋零了碧树,眼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众多天涯路,我该走哪一条?这时就必须登上高楼,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站得高,才能排除干扰,不会被眼前飘忽不定的浮云所迷惑。这样,望尽天涯之路,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确定好下一步做什么,决定好自己即将要走的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看清起点,找明方向,这将是一个成功的开端。

第一境界所指的,是寻找天涯路的过程。而第二境界,则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心中有目标,眼前有方向,还缺什么?缺的是努力。好高骛远,光说不练,看清了路却懒得往前走,这算什么?没有实际行动,有再高的天赋,再好的计划又有何用?最后只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努力一天两天,不足为奇,一年两年,才是难能可贵。尽管遇到困难,尽管“衣带渐宽人憔悴”,也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能够一直眼看前方不改变方向,衣带渐宽终不悔,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境界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第三境界最为耐人寻味。世事无常,实现理想之路的羁旅漂泊最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上高楼,人憔悴,冲破了无数的难关与考验,我们就会逐渐变得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知道自己要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正是有了千百度的苦苦追寻,才有那蓦然回首时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俗话说,功到事成,追梦路上,我们心中应该不急不躁,耐心等待。即使千百度的追寻未果,也能安然面对,坦坦荡荡。淡泊间,真正想要的就稳稳地握在手里了。这就是经历了第一、第二境界后才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成熟与淡泊。我想,这也是人生真谛与价值的体现。

人生苦短,境界有三。《人间词话》中的的人生三境界之说,仿佛就是从宋词这片泼墨山水中辟出的世外桃源,给人以旷达,明朗的人生感悟。相信这三境界会成为我成长之路的启明星,带领我走向成功,踏入那最高的境界。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左右【篇二】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温庭筠的作品: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少而敏悟,工为辞章,才思清丽,“花间鼻祖”这称呼,温飞卿当之无愧。在古代,官场、考场、战场是男子的天下,闺怨、情愁、爱恨,是女子的专属。偏偏,温庭筠是个例外。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王国维对辛弃疾和纳兰性德有极高的评价。从“南宋只爱稼轩一人”中可见他对辛弃疾的高度赞赏,他认为,南宋词人可比肩北宋者,只有辛弃疾一人。至于纳兰性德,王国维评价道“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足见纳兰之词成就之高,价值之大,地位之尊。

南唐中主李璟只流传四首词作,最著名的是《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大概是在写思妇怀人的幽怨,也道出了人生短促的悲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赞此词“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李璟的宰相冯延巳是五代词人中流传作品最多的,尽管冯延巳在官场上的人品饱受质疑,但他多才多艺,写起文章诗词来倒是无人能及了,他的词作偏向于苦情,当然不只是男女相思苦而已,更多是人生境遇的愁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推崇“冯正中(冯延巳)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王国维之《人间词话》,眼界甚高。推崇正中、李后主、永叔、屯田、子瞻、少游、美成、稼轩、纳兰诸家;梦窗、白石、梅溪、玉田、草窗、西麓、皋文等辈,则深自贬抑。后人或谓其带有强烈之主观倾向,失之于偏颇。其实不然。盖其所论者,皆在第一流之水平层面论述展开,论文叙笔,剖情析采,观其会通,窥其奥窔。其所贬抑者,仍不失之一流之水准。其余不录者,大抵皆不足以入王氏之法眼。…话说回来,评人论事不怕刻薄,就怕当滥好人,和稀泥,以持平公允状说一堆正确的废话——从这个角度讲,我很欣赏年轻时那么毒舌的王静安先生。古往今来,会吟诗写词的人不胜枚举。但怎样去欣赏其中的精髓,好像没人给过答案。《人间词话》中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其实,又岂是单单诗人写诗,做人做事,何尝不是? 入乎其内,人世间最不缺霓彩繁华,灯红酒绿,故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出乎其外,却也是月圆月缺,花开花落,因此“岁岁年年人不同”。正所谓“人世有代谢,往来无古今”。倘被梦幻泡影迷住心性,便会淡忘喜好、原则、信仰、理想。因而超然物外,对琐事看淡看轻,才有更多精力去看大局。这便是“不执迷于一叶,自然能见彩虹。”王国维说得好:“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其实谁又不是眼中人,谁又不恋红尘事?唯有归去不忘高峰皓月,心性自然少年。

王国维这位国学大师。他为五千年来的诗词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什么叫境界?就是一个人对万事万物的感悟。在王国维看来,诗词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也是最高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句词,不仅分出了诗词的境界,同时也分别代表着茫然、纠缠与释怀,与做人的境界不谋而合。

以人生品诗词,以诗词悟人生。这是王国维留给后人,最大的价值。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左右【篇三】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王国维先生早年从事过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人间词话》却写于他已厌倦西方哲学而兴趣转移于中国旧文学之际,故其中虽然时时流露出早年所受西方思想之影响,然而就全书的体裁和批评方式而言,其实与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是相似的。

接触到《人间词话》,便不可避免地谈论到“境界”一词,王国维先生开篇便将“境界”一词作为评词的基准:“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在接下来,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批评理论如“造境”和“写境”之说、“有我”和“无我”两种境界的讨论等等,后部分为批评的实践举例部分。

作为纯粹的诗词评论,“境界”一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优秀词作所必须具有的特点。“有我之境”的要点在于“以我观物”,即从自我感情出发,对客体进行加工整理,一切外物都成为内在感情的表象,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幕”。“无我之境”的要点则在于“以物观物”,强调客体存在的真实性,主体意识被客体化,如“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也是主观诗跟客观诗的区别所在。古人写词,写有我之境的较多。但对名家高手来说,他们可以得心应手的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选择运用。例如苏轼之词既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情景无限”这样自然优美的无我之境,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样壮美的有我之境。 境界为词之根本,而“兴趣”、“神韵”乃词的表象。有了意境, “兴趣”“神韵”便自然而然显现出来。无意境之词,纵然辞藻华丽,也不过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实对于各种文学体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样才能久远,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通常认为《人间诗话》是王国维关于诗词之学的著作,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可以说,王国维其实是以评词的方式,在言说着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归结到“境界”这一词上来说,境界不仅仅是对于词、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要求,其实更反映在人生的意义上。

大多数人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三种境界”开始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王国维将这三种境界讲的似乎很透彻分明,阐述了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问的人所需奋斗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体现在“独”和“望尽天涯路”上面,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意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个阶段,体现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确立目标后,应为之付出无悔的努力;第三个阶段,体现在“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上,就是说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标便会自然的实现。在这里,作者用评词的方式说明了人生哲学的道理。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例如:“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可以归到理想与现实的讨论;而“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的论述可以作为自身修养对于处事的影响的论证。

在《人间词话》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所要表达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我想,王国维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是因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地表达感受,对于内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写的景物而言,没有比“境界”更好的词语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该做怎样的解释,从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对别人的评价做参考之后,似乎有了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但终

究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种朦胧的感觉,可能还是没有读懂的缘故吧,不过从叶嘉莹著的《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中关于境界的讨论来看,似乎有了一点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认为王国维选择“境界”一词来作为他的评词的特殊用语,是因为这种选择符合中国文人在用词时强调“有出处”的惯例,所以尽管语义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艺术,但也依然为读者所接受。可也许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用词的魅力,没有精确的解释,却有很广博的意境,有一种很大气的味道在里面,这是很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学作品所关注的始终是人本身,即使是写景之作,也不能抹去景物背后那双情感的眼睛。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国维理解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未径、上下求索的执著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讨论他作品中比较难懂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人生哲学之余,我却更想将注意力放在他关于词的赏析上面,他的这些评注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虽是断章零语,却都乃绝妙好文,很值得去品味一番,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左右【篇四】

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被后世认为是针对五代、北宋时期宋词哲学、 美学评论与分析的最重要著作,甚至没有之一。蒋勋先生在他的《蒋勋说宋词里》就曾多次引用《人间词话》,比如“人生三界”、“士大夫之词”等等。无论是进行哲学或美学的学术研究,还是出于对宋词的喜爱,《人间词话》都是一堂必修课。

从时间发展阶段来看,诗起源在词之前;而从对这类文学形式的文学评论来看,在王静安的《人间词话》之前,亦有多位大家学者在诗论方面著述立说。他们都是在探究诗或词在文学形式之外的本质。南宋诗论家严羽,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论第一人,他曾在《诗话》中提到“盛唐诸公,唯在兴趣。”他认为写诗的本质便在于写诗人的兴趣。而清朝诗论家王士祯则创立“神韵说”,追求外在与内涵的统一。王静安先生认为两者的“兴趣说”和“神韵说”都只不过是道其面目罢,“境界说”才谓之根本。举例来说,同为描写古代边关,作为观者,我们所感受到的境界则迥然不同。范文正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描绘了边关环境下人的主观感情;夏英公的“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夏竦,喜迁令),则描绘了人在景中游的场景,将事件同时寓于人与景之中;李太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这种纯意像的白描初看之下是一种视觉冲击,相互独立的意像在脑海中迅速形成画面,文字跃然纸上;再看之下才发现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场景已经融为一体,那种肃杀、沧桑之感通过短短八个字、仅三个意像便表达的淋漓尽致,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大抵如此。文学高手多为通才,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其实在词方面的成就也非一般词人可比。这位青莲居士将他的浪漫主义融入在了山川大河之间,其笔下的自然大多被赋予了生命,因而虽言之于物,但观者却能通之情,其境界便非同寻常。

王静安将“境界”奉为词之灵魂,故才会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那么如何判断词是“有境”还是“无境”呢?王静安先生给出了自己的标准:“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这是一种将情寓于景、将心境投射于环境的能力。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红杏为了迎接春天已经开始在枝头上喧闹起来,全文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再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花儿好似顽皮的孩子在玩弄手影戏,全文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这些拟人化的手法将生命的律动变得丰富起来,而拟人便是寓情于景的重要创作能力。

从创作动机来看,有“造境”与“写境”之分。造境,即理想派;写境,则为写实派。对于词来说,两派却不像在美术领域那么泾渭分明。词人所造之境比来源于自然,而所写之境亦必关联理想。造境不是空中楼阁,写境也不是临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用现代话来总结便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从创作手段来看,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前者是以主观的视角看世间万物,因此如王静安所说“万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冯延巳,鹊踏枝),人与花之间展开了一场对话,虽然人和花是无法对话的,但是在这里你又觉得那么顺理成章,在生命从繁华到幻灭的过程中,那种无力感在有我之境中被投射了出来,蒋勋更将此提炼为“颓废美学”;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词人的孤独、寂寞、茫然、惆怅、迷失……完全浸透于环境之中。这些有我之境大都是以第一视角出发,将我们从此时此刻带入到词人彼时彼刻的心理状态。而“无我之境”是以客观的视角看万物,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田园诗人的白描让我们很难察觉到他的内心世界;再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颖亭留别),更是不露一丝心迹,同为描写鸟,与感叹迟暮的杜鹃相比,在天空翱翔的白鸟与它的颜色一样纯粹。王静安先生认为此两种境界相对泾渭分明,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相对运动的不同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美学观感。

从创作多样性来看,境界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巧妙各有不同。比如,同为秦观笔下的词,“宝帘闲挂小银钩”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境界便各有不同。屋里屋外所反映的场景虽大小不同,但都能表达出词人那种特殊的迷失心境。

从以上方面,王静安先生的“境界说”可窥知一二。但若想通过皮毛进行深入研究,便需要大量阅读、反复体会,方能感悟到王静安先生的十之七八。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左右【篇五】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这里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好,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们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也许事情会简单许多,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国维所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这第三境界,体味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岁月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没有结果而结果,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我们应当往第三种境界发展,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处去。其实凡事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了人应当看戏者,观棋者吗。也许别人是对的,但我们也没有错,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除了平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平静珍惜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左右【篇六】

在人间撷取一片词香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代诗词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之一。捧一卷《人间词话》,与王国维一同发现中国古典美学上的星座与宇宙秩序,洗涤心灵陶冶情操,重拾初心,焕发活力而整装出发。

《人间词话》一卷读毕,再回顾,便明白为什么周公度要用“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一句情诗来概括词之美学境界的王国维了。整卷的语言精简而不失华丽,遣词造句别具匠心,体现了王国维先生独特的欣赏风格以及深厚的美学功底。《人间词话》名副其实,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提炼的一片清香,散播各方。香远益清,在于那引人入胜的语言,更在于革故鼎新的思想。

王国维先生跳出了以风格界定词的美学鉴赏,便陷入了狭隘之见的思维惯势,在本书第二十六则里从更高层面,概括词的美学。即为“古今之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最后的亦是最重要的第三境界则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境界,是《人间词话》中最最核心的思想。王国维所说的“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由名句”恰好体现了这一核心。一二境界努力追求,第三境界醍醐灌顶得到领悟。

掌握事物本质,才能更好地领悟它的意义;秉持精益求精,才能深入研究拓展学术。王国维先生在词的美学方面的卓异,源于他学问的周到和认真以及不懈的探索,车马前驱,万人随后。通方知类,蔚为大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少不了对事物精益求精的钻研“月下僧敲”的贾岛;“春风江雨”的王安石······炼字锻句,苦思冥想,终铸成一诗。

于词如此,何而为人!不断变更的世界中,屹立不倒的是梦想和初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又怎能少得了精益求精,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追求?又怎能少得了对事物静心观察的过程?

王国维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殉道者之一,他纵身一跃,将最后的生命寄托于了昆明湖畔的一汪春水。“至诚即是趋真,至真即是至善。而“美”则在“真”与“善”之间。抓住“真”与“善”向王国维先生学习。时间流逝,冲洗历史长河,春花秋月何时了,万物更替,不变的是《人间词话》,它将永久的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不会历久弥新,将永驻人心。

愿每个人都能读一卷《人间词话》,感“境界”之奇,会词中妙意;守一份初心,嗅人间芬芳。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合集(6篇)


王国维提出:文艺创作必有取舍,要有主观理想的注入。《人间词话》中的道理,一时之间还掌握不了,需要我们慢慢地吸收归纳为自己的知识。不知道你在读完《人间词话》之后有没有感悟到什么呢?下面是读书笔记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篇一)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虽然以传统的词话为形式,但结构上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思想上引入西方哲学及美学中诸如主体与客体,真实与虚构,理想与写实,优美与壮美的概念,内容上则不限于以词之一体为对象,其核心概念为“境界”,而“境界”的核心是“真”。

《人间词话》全书共有64则,均围绕“境界”来阐释的。第一则总领全书的主题,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歌,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这一句话点明了三个相互支持的因素:一,词以有境界为其美的追求;因此,用评论词作的形式来讨论审美鉴赏判断问题的外在形式。二,有无境界,这是衡量诗词作品是否美的前提。三,词史上最美的作品集中于五代、北宋时。第二到第九则是对“境界”加以分述,从七个层次来分析境界的种类、出处等。第十到六十四则就以“境界说”为核心,以时间为序,从七个方面,分别评述历代词家,补述、深化、完善以“真景物”、“真情感”为核心的境界论。

在第一则的总领下,王国维在接下来八则就具体讲述了“境界”形成及分类。第二则讲述作品的境界可以分为创造的境界和写实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是出于人们对文学艺术本质认识的区别的。一种认为,文学艺术处理的是虚构、想象的世界,而另一种认为,文学艺术描写的是真实、存在的世界。

王国维也指出,这两者是很难区分的。因为伟大的诗人所创造的世界,也必然合乎自然的真实,而他所描写的境界也是充满理想的。第三则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类。

“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感官来看世上的物,所以描绘的景物都染上了自我的感情色泽。“无我之境”中,自我的感官情绪消失,纯粹的欣赏外界景物的美感,将自己和景物融为一体,分不清实物还是我。

王国维用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和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来阐释“有我之境”。“问”、“乱红”、“春寒”、“杜鹃声”等我们都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因为这些是通过作者所见所闻所赶来描写的。“无我之境”使用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和元好问的《颖亭留别》来举例说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我们所能感受到得出了宁静还是宁静了,已经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身影了,作者也已完全沉浸于这宁静的风景中了。

基于第三则中提出的两种境界,在第四则,他又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这两种境界。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是作者在宁静中得到的感觉。而有我之境是从动中取静时得到的。所以无我之境是一种优美,有我之境是一种宏壮的美。第五则则与第二则相呼应,解释境界无法界定写实与理想的原因。因为,自然界中事物相互联系和限制的境况不可能完全的被写入文学艺术作品中的。

通过这一原因进一步指出艺术境界的写实与理想是相对而言的。在第六则中,王国维从景物的境界的角度提高到人的心灵境界的角度。王国维认为人的情绪也是境界的要素。只有真实地描绘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称作是有境界的。第七则是说明如何在真情真景(第六则)的基础上,创造境界。

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字词的斟酌。王国位举“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和“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来体现注重字词的运用而体现出来的境界。第八则中,王国维开篇就提出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能由境界的大小而判定境界的好坏。在这一则,王国维用杜甫的两首诗和秦观的两首词作比较。“细雨”、“微风”、“燕子”哪里比得上“落日”、“风萧萧”、“马”体积大,同样闺阁怎能与渡口相比,但是我们都不能就此判定“细雨”、“微风”、“闺阁”所创造的境界不如“落日”、大风、“渡口”所创造的境界。

第九则是对前面七则地总结,王国维认为自己提出的“境界”标出了唐诗宋词之所以好的本质。通过王国维这八则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境界”是一个可以被感觉、被认识、被分析的存在形式——“对象的形式”——我们可以视这个形势是美的载体,令人情感愉快、悲哀的,令人精神升华、变化的美的诸种因素可以被“安置”在里面。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篇二)

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宋词闲适优雅的意境很是值得称道。一方面,宋代在政治上重文轻武,再加上国家的内忧外患,统治者对外政策的软弱,宋代文人将很多注意力都转移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禅宗和老庄思想在宋朝的盛行,也让很多文人心性更加的超脱、达观。而宋朝经济的发达,享乐风行,歌舞升平、酬宾赠妓、留恋光景者特别多,青楼楚馆成为文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闲适(虽说有一部分排遣内心抑郁的因素)。“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宋词更多的将物我融为了一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只有通过词作来反映自己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似写春意阑珊的幽怨,却实是在写自己对于政治的幽愤。

二、 王国维评价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所短,亦即为词人之所长处。”对于李煜,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评价他的好坏,作为一个帝王,他没有承担起他的责任,纵情享乐,挥霍无度,让他最终沦为阶下囚。但也正是人生巨大的反差造就了他的才气。诚然他有一定的天赋,君王时期的作品却多是描写其后宫旖旎生活的,在艺术和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而这次人生变故让的许多思想上有了升华与自我感悟,才让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亡国之主内心的凄哀。

三、 王国维的三境界。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注定要接受世俗的眼光,或者说“高处不胜寒”吧,很多时候,在成功之前,你的梦想在世俗面前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没有触及的可能。这个时候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成功者必须先要学会忍受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同样成功没有捷径,而机遇只会宠幸有准备的人。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艰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地三境界也。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成功的喜悦却是无法复制的,仿佛仿佛追寻已久的梦中女神,恍然间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心情还可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逐梦想太过不易,在绝境中一次次告诉自己在坚持一下,那是一种不甘放弃的心在一次次坚持终见到希望后的颤动。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篇三)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词语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的讲解,第二部分为人间词话原文。

读书人之所以读书就是为了明理,追求真理。若不能自由追求真理,生活就是一种痛苦。从书中可以看出,古往今来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其气节在。若是没有历史知识做背景,读本书只能领会诗词表层的含义,对于诗词里的深意,只有有心人才能领悟。作为初读《人间词话》的我,对书中的每个语言符号的微妙作用,丰富的内容,只能领会其表层意思。正因为这本书,让我真正懂了“词之言长”的含义,只有你用心去领悟,才能懂得诗词的内在含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种境界是讲人生有时需要的是一种求孤独,求寂寞的心境。慢慢人生路,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都会遇到孤独、坎坷。在那种惆怅的心境下,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望尽远处的无尽之路。在绝望或孤独的境界中,可以寻求精神上短暂的慰藉。但是,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勇敢走下去。就如我现在,刚刚参加工作,许多事情还不能处理的非常到位;不应该害怕犯错,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失败,在失败中才能成长的更快。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种境界讲人生的种种,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到人瘦带宽也不后悔。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大师地位。正如现在的我们,刚刚接触药品注册,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不能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放弃,要凭着那份执着,守护患者用药安全的一道关卡。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认真书写审评报告时,还要不断给自己充充电。只有自己知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为公众用药安全服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种境界讲人生需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求、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释放。第三种境界,也是最高境界,讲的是在经过不断努力研究之后,会将之前所有的疑问完全释放。药学审评现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应不断研究,改革应体现与时俱进,同时应稳定步伐,守护好公众用药的安全关卡。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篇四)

高中时有一段时间喜欢上了现代诗,就尝试写了些,然辞藻实在匮乏,文笔过于拙劣,终究不了了之。后来迷上看一些江湖武侠之类的小说,里面常常会穿插一句诗词来引导文意,才发觉古诗词原来比现代诗更有韵味,至此便喜欢上了古诗词(不过还达不到痴迷的地步)。

关于王国维先生,我对他知之甚少,一开始不知从何处听得他的名言(成事业者,必经三境界...),细细分析,愈觉有道理,遂即找到了这本书。实话说,《人间词话》这本书的很多地方,我是看不明白的。必然是因为我阅历太浅,境界太小,又加上最近有要事要做,没有心思慢慢品读。不过王国维先生关于诗词的美学思想仍旧令我折服,何若“有我无我”,何若“意境风骨”,何若“音律曲调”...他都如抽丝剥茧之行对其细细分析。中学时期曾学过的一些诗词也出现在这本书中,虽然读过,背过,默写过,但是这其中的意境在当时的我却未能领会多少,而现在来看,古人一首词中的浪漫足以胜过当今的一部诺贝尔小说。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未有不越第一境第二境而能邃跻第三境者。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篇五)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温庭筠的作品: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少而敏悟,工为辞章,才思清丽,“花间鼻祖”这称呼,温飞卿当之无愧。在古代,官场、考场、战场是男子的天下,闺怨、情愁、爱恨,是女子的专属。偏偏,温庭筠是个例外。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王国维对辛弃疾和纳兰性德有极高的评价。从“南宋只爱稼轩一人”中可见他对辛弃疾的高度赞赏,他认为,南宋词人可比肩北宋者,只有辛弃疾一人。至于纳兰性德,王国维评价道“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足见纳兰之词成就之高,价值之大,地位之尊。

南唐中主李璟只流传四首词作,最著名的是《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大概是在写思妇怀人的幽怨,也道出了人生短促的悲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赞此词“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李璟的宰相冯延巳是五代词人中流传作品最多的,尽管冯延巳在官场上的人品饱受质疑,但他多才多艺,写起文章诗词来倒是无人能及了,他的词作偏向于苦情,当然不只是男女相思苦而已,更多是人生境遇的愁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推崇“冯正中(冯延巳)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王国维之《人间词话》,眼界甚高。推崇正中、李后主、永叔、屯田、子瞻、少游、美成、稼轩、纳兰诸家;梦窗、白石、梅溪、玉田、草窗、西麓、皋文等辈,则深自贬抑。后人或谓其带有强烈之主观倾向,失之于偏颇。其实不然。盖其所论者,皆在第一流之水平层面论述展开,论文叙笔,剖情析采,观其会通,窥其奥窔。其所贬抑者,仍不失之一流之水准。其余不录者,大抵皆不足以入王氏之法眼。…话说回来,评人论事不怕刻薄,就怕当滥好人,和稀泥,以持平公允状说一堆正确的废话——从这个角度讲,我很欣赏年轻时那么毒舌的王静安先生。古往今来,会吟诗写词的人不胜枚举。但怎样去欣赏其中的精髓,好像没人给过答案。《人间词话》中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其实,又岂是单单诗人写诗,做人做事,何尝不是? 入乎其内,人世间最不缺霓彩繁华,灯红酒绿,故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出乎其外,却也是月圆月缺,花开花落,因此“岁岁年年人不同”。正所谓“人世有代谢,往来无古今”。倘被梦幻泡影迷住心性,便会淡忘喜好、原则、信仰、理想。因而超然物外,对琐事看淡看轻,才有更多精力去看大局。这便是“不执迷于一叶,自然能见彩虹。”王国维说得好:“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其实谁又不是眼中人,谁又不恋红尘事?唯有归去不忘高峰皓月,心性自然少年。

王国维这位国学大师。他为五千年来的诗词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什么叫境界?就是一个人对万事万物的感悟。在王国维看来,诗词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也是最高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句词,不仅分出了诗词的境界,同时也分别代表着茫然、纠缠与释怀,与做人的境界不谋而合。

以人生品诗词,以诗词悟人生。这是王国维留给后人,最大的价值。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篇六)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这里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好,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们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也许事情会简单许多,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国维所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这第三境界,体味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岁月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没有结果而结果,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我们应当往第三种境界发展,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处去。其实凡事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了人应当看戏者,观棋者吗。也许别人是对的,但我们也没有错,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除了平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平静珍惜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读人间词话有感800字合集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不管时间过去多久,文学的创作都是需要融合自己的灵魂的,这样的文章才接地气。不知道你在读完《人间词话》后,产生了什么思想呢?下面是读书笔记吧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读人间词话有感800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读人间词话有感800字(篇一)

曾经,有“秋波横欲流”“魂迷春梦中”的绮丽浮靡;亦有“无泪可沾巾”“飘零事已空”的悔恨悲戚;然后,有了“垂泪对宫娥”“回首恨依依”的亡国之哀。倾尽“一江春水”,换来牵机毒药。

南唐李煜。

王国维谓:“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一个笔力纵横,他豪放超逸、恬淡旷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个,笔力雄厚,他壮志难酬、慷慨悲壮。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他,至情的楞伽山人,面对富贵可以轻看,面对仕途亦会厌倦,面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面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才是他的《饮水集》。

满清纳兰性德。

王国维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的成就极为卓著。他的《人间词话》一书,突破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用新的思想与眼光去鉴赏词话。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由名句。”由此观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叶茂。恰如国画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读人间词话有感800字(篇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虽然以传统的词话为形式,但结构上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思想上引入西方哲学及美学中诸如主体与客体,真实与虚构,理想与写实,优美与壮美的概念,内容上则不限于以词之一体为对象,其核心概念为“境界”,而“境界”的核心是“真”。

《人间词话》全书共有64则,均围绕“境界”来阐释的。第一则总领全书的主题,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歌,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这一句话点明了三个相互支持的因素:一,词以有境界为其美的追求;因此,用评论词作的形式来讨论审美鉴赏判断问题的外在形式。二,有无境界,这是衡量诗词作品是否美的前提。三,词史上最美的作品集中于五代、北宋时。第二到第九则是对“境界”加以分述,从七个层次来分析境界的种类、出处等。第十到六十四则就以“境界说”为核心,以时间为序,从七个方面,分别评述历代词家,补述、深化、完善以“真景物”、“真情感”为核心的境界论。

在第一则的总领下,王国维在接下来八则就具体讲述了“境界”形成及分类。第二则讲述作品的境界可以分为创造的境界和写实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是出于人们对文学艺术本质认识的区别的。一种认为,文学艺术处理的是虚构、想象的世界,而另一种认为,文学艺术描写的是真实、存在的世界。

王国维也指出,这两者是很难区分的。因为伟大的诗人所创造的世界,也必然合乎自然的真实,而他所描写的境界也是充满理想的。第三则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类。

“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感官来看世上的物,所以描绘的景物都染上了自我的感情色泽。“无我之境”中,自我的感官情绪消失,纯粹的欣赏外界景物的美感,将自己和景物融为一体,分不清实物还是我。

王国维用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和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来阐释“有我之境”。“问”、“乱红”、“春寒”、“杜鹃声”等我们都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因为这些是通过作者所见所闻所赶来描写的。“无我之境”使用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和元好问的《颖亭留别》来举例说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我们所能感受到得出了宁静还是宁静了,已经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身影了,作者也已完全沉浸于这宁静的风景中了。

基于第三则中提出的两种境界,在第四则,他又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这两种境界。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是作者在宁静中得到的感觉。而有我之境是从动中取静时得到的。所以无我之境是一种优美,有我之境是一种宏壮的美。第五则则与第二则相呼应,解释境界无法界定写实与理想的原因。因为,自然界中事物相互联系和限制的境况不可能完全的被写入文学艺术作品中的。

通过这一原因进一步指出艺术境界的写实与理想是相对而言的。在第六则中,王国维从景物的境界的角度提高到人的心灵境界的角度。王国维认为人的情绪也是境界的要素。只有真实地描绘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称作是有境界的。第七则是说明如何在真情真景(第六则)的基础上,创造境界。

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字词的斟酌。王国位举“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和“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来体现注重字词的运用而体现出来的境界。第八则中,王国维开篇就提出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能由境界的大小而判定境界的好坏。在这一则,王国维用杜甫的两首诗和秦观的两首词作比较。“细雨”、“微风”、“燕子”哪里比得上“落日”、“风萧萧”、“马”体积大,同样闺阁怎能与渡口相比,但是我们都不能就此判定“细雨”、“微风”、“闺阁”所创造的境界不如“落日”、大风、“渡口”所创造的境界。

第九则是对前面七则地总结,王国维认为自己提出的“境界”标出了唐诗宋词之所以好的本质。通过王国维这八则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境界”是一个可以被感觉、被认识、被分析的存在形式——“对象的形式”——我们可以视这个形势是美的载体,令人情感愉快、悲哀的,令人精神升华、变化的美的诸种因素可以被“安置”在里面。

读人间词话有感800字(篇三)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堪称文学经典。读完这本精妙独到的词评,令人最有感触的,便是其中用三句宋词精妙概括的人生三境界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第一境界便让我产生了共鸣。一夜萧萧,西风凄凉,意境似乎有些悲伤。独上高楼,极目远眺天涯路,这又是何等的坦荡!西风凋零了碧树,眼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众多天涯路,我该走哪一条?这时就必须登上高楼,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站得高,才能排除干扰,不会被眼前飘忽不定的浮云所迷惑。这样,望尽天涯之路,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确定好下一步做什么,决定好自己即将要走的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看清起点,找明方向,这将是一个成功的开端。

第一境界所指的,是寻找天涯路的过程。而第二境界,则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心中有目标,眼前有方向,还缺什么?缺的是努力。好高骛远,光说不练,看清了路却懒得往前走,这算什么?没有实际行动,有再高的天赋,再好的计划又有何用?最后只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努力一天两天,不足为奇,一年两年,才是难能可贵。尽管遇到困难,尽管“衣带渐宽人憔悴”,也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能够一直眼看前方不改变方向,衣带渐宽终不悔,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境界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第三境界最为耐人寻味。世事无常,实现理想之路的羁旅漂泊最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上高楼,人憔悴,冲破了无数的难关与考验,我们就会逐渐变得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知道自己要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正是有了千百度的苦苦追寻,才有那蓦然回首时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俗话说,功到事成,追梦路上,我们心中应该不急不躁,耐心等待。即使千百度的追寻未果,也能安然面对,坦坦荡荡。淡泊间,真正想要的就稳稳地握在手里了。这就是经历了第一、第二境界后才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成熟与淡泊。我想,这也是人生真谛与价值的体现。

人生苦短,境界有三。《人间词话》中的的人生三境界之说,仿佛就是从宋词这片泼墨山水中辟出的世外桃源,给人以旷达,明朗的人生感悟。相信这三境界会成为我成长之路的启明星,带领我走向成功,踏入那最高的境界。

读人间词话有感800字(篇四)

读第一版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平息、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例如王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国维谓之“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王国维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这,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读人间词话有感800字(篇五)

人间词话

拙以为此书一些观点过于偏激,但其也有许多可取之处,正所谓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今特将我认为好的部分摘录这里,并分成两大部分进行编排。

词的鉴赏: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之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上”,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大师者何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 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 写在最后: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诗。每个时代都有某个时代的文学,不可随意厚古薄今。

读人间词话有感800字(篇六)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王国维先生早年从事过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人间词话》却写于他已厌倦西方哲学而兴趣转移于中国旧文学之际,故其中虽然时时流露出早年所受西方思想之影响,然而就全书的体裁和批评方式而言,其实与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是相似的。

接触到《人间词话》,便不可避免地谈论到“境界”一词,王国维先生开篇便将“境界”一词作为评词的基准:“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在接下来,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批评理论如“造境”和“写境”之说、“有我”和“无我”两种境界的讨论等等,后部分为批评的实践举例部分。

作为纯粹的诗词评论,“境界”一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优秀词作所必须具有的特点。“有我之境”的要点在于“以我观物”,即从自我感情出发,对客体进行加工整理,一切外物都成为内在感情的表象,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幕”。“无我之境”的要点则在于“以物观物”,强调客体存在的真实性,主体意识被客体化,如“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也是主观诗跟客观诗的区别所在。古人写词,写有我之境的较多。但对名家高手来说,他们可以得心应手的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选择运用。例如苏轼之词既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情景无限”这样自然优美的无我之境,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样壮美的有我之境。 境界为词之根本,而“兴趣”、“神韵”乃词的表象。有了意境, “兴趣”“神韵”便自然而然显现出来。无意境之词,纵然辞藻华丽,也不过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实对于各种文学体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样才能久远,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通常认为《人间诗话》是王国维关于诗词之学的著作,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可以说,王国维其实是以评词的方式,在言说着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归结到“境界”这一词上来说,境界不仅仅是对于词、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要求,其实更反映在人生的意义上。

大多数人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三种境界”开始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王国维将这三种境界讲的似乎很透彻分明,阐述了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问的人所需奋斗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体现在“独”和“望尽天涯路”上面,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意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个阶段,体现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确立目标后,应为之付出无悔的努力;第三个阶段,体现在“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上,就是说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标便会自然的实现。在这里,作者用评词的方式说明了人生哲学的道理。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例如:“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可以归到理想与现实的讨论;而“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的论述可以作为自身修养对于处事的影响的论证。

在《人间词话》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所要表达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我想,王国维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是因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地表达感受,对于内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写的景物而言,没有比“境界”更好的词语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该做怎样的解释,从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对别人的评价做参考之后,似乎有了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但终

究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种朦胧的感觉,可能还是没有读懂的缘故吧,不过从叶嘉莹著的《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中关于境界的讨论来看,似乎有了一点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认为王国维选择“境界”一词来作为他的评词的特殊用语,是因为这种选择符合中国文人在用词时强调“有出处”的惯例,所以尽管语义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艺术,但也依然为读者所接受。可也许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用词的魅力,没有精确的解释,却有很广博的意境,有一种很大气的味道在里面,这是很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学作品所关注的始终是人本身,即使是写景之作,也不能抹去景物背后那双情感的眼睛。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国维理解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未径、上下求索的执著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讨论他作品中比较难懂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人生哲学之余,我却更想将注意力放在他关于词的赏析上面,他的这些评注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虽是断章零语,却都乃绝妙好文,很值得去品味一番,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

读人间词话有感1000字汇集六篇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人间词话》中的三重境界,与我们的人生密切相关。那么,你读完《人间词话》后,感悟到了什么人生真谛吗?下面是读书笔记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人间词话有感1000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人间词话有感1000字【篇一】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王国维王国维的这三境界是我读师范时所了解的,当时就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有幸拜读后,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王国维一生在考据、哲学、文学评论等多方面成就俱佳,然而他对自己写词的工夫尤其自得,曾说过这么一段雄视百代的话,他说:「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余阙,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王国维说这话的时候刚满三十岁,只写过百来首词,就轻易把八百年来的词人几乎全不放在眼里,写作能写到这等份上,先不说历史评价如何,就算清狂自信也够透彻的了。这位生于一八七七年,卒于一九二七年,在他五十岁的壮盛之年,跳入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没顶而死,其一生就是对人生问题不断追索讨问的过程。有人说他是逊节于清朝的遗臣,有人说他是忧心世道的烈士,也有人说他只是受不住罗振玉这位师长的长期欺压,一口怨气咽不下去,就投水自尽了。王国维戏剧性的死亡对历史学者而言是举足轻重的,但对于写作或画画的人而言,他所留下的文字比他个体生命的终始短长更重要。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人》以其见解之新颖,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独树一帜,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夏承焘《词论十评》),它突破清代词坛浙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独创一派。这《人》是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境界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文学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实际和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情感和理智的统一所谓境界「非独谓景物」,「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写境」,即有创造的境界,有写实的境界。在此,对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确的说明,继而又对境界的构成作了具体阐述,「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虽写实象,亦理想家也」,这就是说,境界是诗人模写自然又表现理想构成,成功之诗必然是理想与写实的密切结合。譬如书中对于「境界」的阐释有:

——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集结了六十四篇短评的《人》,是王国维写词的心得,也是他的艺术观之总结,文章虽短,但篇篇四两千斤,字字珠玑可贵,力可扛鼎。他用传统的词话形成以及反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是他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和传统诗词的最大区别是:他不再仅仅关注人的伦理世情,去重复离别相思、宠辱升降的主题;而是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它是王国维的生命底蕴,精神生气的灌注,不同于“羔雁之具”,模拟之作,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这也是我对《人》唯独钟爱原因。我喜欢他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我欣赏他那三境界和他那对人生不断探索的不懈精神;更羡慕他“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那份洒脱与自由。

最后我想借用他人对《人间词话》的一段评论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中西文艺思想交流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看成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读人间词话有感1000字【篇二】

读第一版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平息、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例如王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国维谓之“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王国维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这,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读人间词话有感1000字【篇三】

王国维的“境界说”可谓是中国美学方面的重要审美方法。他提出的境界创造的两种派别和两种境界以及境界的核心“真”开创了审美的新理念。“造境”与“写境”是从创造艺术的角度所作的分类,但表现在作品中的境界,不论是“造”的还是“写”的,是没有差别的。境界作为诗词的追求目标,其本身必然是作者的理想,而这种理想又依赖于自然景观,依赖于自然材料。艺术作品之所以会由境界,则是因为大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锈之文字”。

因而境界说尽管是对艺术美的概括,但从根本上看,它是本源于自然界的。当诗人对客观事物关照时,其审美形式被诗人所感受,诗人将这种形式以文字形式表达,这就是“写境”。诗人观物后有“遗世之意”的审美感受,并将对象准确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也同样获得“遗世之意”的审美感受。所谓造境,是指诗人在生活当中有了某种“遗世之意”的感受,尽管可以嗟叹一番,但这种嗟叹则难以传达给读者,为了把这种感受传达给读者,或者说是完全为了表现这种感受,诗人就要造境的抒情。造境是诗人联想的结果,当一些综合因素使诗人产生了某种感受,而这些因素不以用来直接表现时,诗人就可以用他联想到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造境和写境是从创作方式上论境界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则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而论的。王国维又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分别归为“宏壮”和“优美”。王国维的壮美和优美的区分是从“关系”方面考虑的,结合审美主体的美感特征而产生的,他认为一直由此而被忘却的“无我之境”是由美,而意志由此而破裂的“有我之境”为壮美。王国维强调创造“境界”必遗其关系,这关系既可看成物与物的关系,也可以看成是物与我的关系,也可以看成是物与我的关系。“无我之境”正是物我同构的无“关系”的境界,它的形成是主体的心理结构与外物的结构和谐地统一的结果,在这统一之中,物我的关系也融合了,即形成了“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的物我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即由动变静。在由动到静的过程中,美呈现给主题,主体就可以看到境界。“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我观物”是把外物纳入“我”之中。外物的一切属性都不再是漠然与我的,从外物中抽象出来的东西可能和从“我”中抽象出来的东西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上统一。“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本无高下之分,只是它们给人感受不同,在其结果上又统一于“静”,使人超越了“我”,摆脱了意志。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核心思想是“境界”,而“境界”的核心是真。《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强调要用作真实的语言,来表达情感,而不必雕饰。王国维所提得真可以概括为三种真:景物的真,情感的真和语言的阵。要求创作者反映真实的自然和社会,使王国维对“真”要求的第一个层面。在创作中,往往要通过真实自然景色的描摹,来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纳兰容若能“以自然之舌言情”。通过真实的物体传达人们的感情,显得无真情也真。在真景的基础上,注入创作者自己的真情,才能架构起境界。王国维要求:“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而这里的“赤子之情”就是创作者的真性情。只有在真景物中注入自己的真性情,才能达到另一个真的更高境界。体现在创作者的作品中就是语言的阵,通过语言,展现出一个真诚的文学世界。用以体现文学作品的特点,实现文学作品的功用:呼唤读者心中的真性情。在《人间词话》中,就成为通过艺术评论来传达对人生真义的思索——对“真”的不懈追求。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境界”说以及境界的核心——“真”。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境界的内容,使词的抒情功能提升至美学境界的高度。《人间词话》还是中国古典诗学终结的标志。

读人间词话有感1000字【篇四】

《人间词话》宛若月下纷扬的落花,华美绝伦却又悲喜交集。——卫琪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语句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

《人间词话》以小段形式呈现,甚至是只言片语,但其间不断流露出作者犀利见解的睿智。那些诗文的巨匠所创造的`千古绝句与王国维的深刻见解穿过历史合二为一。那宛若天成时而震撼人心的诗句加之王国维的唯美语句使《人间词话》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平静了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躁动的心灵。让那些被光明与黑暗折磨的筋疲力尽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间词话》就必须了解作者王国维。王国维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却又令人无奈的学士。又是我觉得他和我是如此的亲近,有时又是如此的疏远。王国维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结束的强音,自然是才高八斗,古文功夫炉火纯青的。

卫琪有言王国维是“一个只认死理脑筋不转弯”的人。他执着,他才能有资格成为研究国学和史学的大师,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的一生刚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他是个恪守传统,拒绝革新的人,他不能理解革命,也幻想着清王朝能够复辟成功,可惜他的愿望一一破灭。我想王国维如果当年未听取罗振玉的劝告而未尽弃前学去研究新学。王国维也许就会成为一个承载文明启新时代的大师了。1924年废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国维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想自杀被家人严密监控而未遂。到1927年,北伐进军华北,北洋军阀即将崩溃,王国维最后的希望破灭。“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人间词话》倾注着王国维的心血,才情高绝。其中对读者影响最大以及最成名之段莫过于“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其实我对这三段话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虽称不上大事业大学问,但也足以以小见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种境界说的是入门前,心中惶恐不安,不知从何开始。曾记高一虚度光阴之后,各科成绩尽是让人心碎的,高二时幡然醒悟想努力一番考个好成绩,然而面对千疮百孔的学业却不知从何补起。彷徨、痛苦与渴求正如此。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地位。而我高一那段暗地里奋斗的时光,那些狠追尖子生的拼劲才使我能够在期末取得好成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补偿。这种释怀的感觉尖子生们必然感受到,正如题海战术之后,突然灵机一动,看透各种题目中的真谛,然后触类旁通,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人间词话》中的真谛如是。

王国维带着中国最后一个传统士大夫苍老而悲凉的背影,在一汪碧蓝如玉的湖水中,渐渐地沉没,消失,永不再现。而我们只需守住对《人间词话》的青睐,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的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读人间词话有感1000字【篇五】

《人间词话》分两半读完,前一半是这样的:看了一半发现实在是知识储备太少,手边一个度娘一本书,边看边查,坎坎坷坷能啃到一半对我来说已是不易,之后果断被一句“兴趣不如境界直指根本”说带跑读《沧浪诗话》去了。后一半是这样的:准备演讲时飞速粗读了《审美教育书简》,顿时感觉《人间词话》满满的《书简》即视感,当时顿时觉得《词话》整个是一王国维的席勒研究小论文,主题就是“由席勒美学思想浅析中国古典诗词”于是又在这种莫名的喜感中捡起来好好读了另一半。

好吧,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王国维既然被尊为“吾国之希勒(即席勒)”,受席勒的影响之深显而易见。20世纪初王国维通过自学西学,了解了席勒的美学、美育思想,还以席勒“游戏说”为理论基石,肯定艺术的游戏本质,强调文艺功能的“无用之用”,批判传统“文以载道”思想;依据席勒对艺术创作手法的区分,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创新传统意境论,可以说是席勒的铁杆粉丝,这也难怪在《人间词话》中处处可见席勒影响的痕迹。

我认为《人间词话》其核心思想在于“境界”说,"境界"说的主旨主要有三个要义:第一,诗词以"境界"为本;第二,境界的核心内涵是"自然与理想结合";第三,境界的构成原理是"有我与无我的统一"。这样归纳起来,脑海里第一时间跳出《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王国维的境界说可以说是对诗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而席勒一开始即提出是依据”是自然”还是“追求自然”划分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再来,素朴的诗:诗人就是自然或体现自然,反映现实——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诗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感伤的诗:诗人离开了自然,追求自然,投射理想——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于自然外写自然,以自然投射情感。两相对应,可以说是严丝合缝。

而至第五则:“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则更可看出来自席勒"自然与理想结合"的诗学观念及“游戏说”的影响——"因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分别代表了人性的自然(经验)和理想(理性)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分裂,也就是人性的分裂。"席勒认为,感性阻碍理性,理性压制感性,都是人性的损害和缺失,只有两者统一起来,人才是完整的,他认为这种统一,是真正的自由,是审美游戏。"在这两种倾向的结合中,人将实现最高程度的独立和自由与生活的最大限度的完满的统一;同时,他将在身处现实的无限景象时,把世界纳入他自身、使它服从他的理性的统一,而不使自身迷失于世界。"他认为在审美状态中,人通过游戏冲动消除了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对立和分裂,并且将两者自由地结合起来了。这两种冲动在审美活动中的结合实现了人性的完整自由的状态。王国维的“境界”说所强调的正是这种"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既求"生气"、又求"高致",追求自然与理想统一的诗学精神。在《词话》中不仅符合这种强调自然与理想和谐统一的精神处处得到强调,王国维更是直接在书中提出了“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故诙谐与严重二性质,亦不可缺一也。”由此足见其对“游戏说”的接受与认同。

读人间词话有感1000字【篇六】

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被后世认为是针对五代、北宋时期宋词哲学、 美学评论与分析的最重要著作,甚至没有之一。蒋勋先生在他的《蒋勋说宋词里》就曾多次引用《人间词话》,比如“人生三界”、“士大夫之词”等等。无论是进行哲学或美学的学术研究,还是出于对宋词的喜爱,《人间词话》都是一堂必修课。

从时间发展阶段来看,诗起源在词之前;而从对这类文学形式的文学评论来看,在王静安的《人间词话》之前,亦有多位大家学者在诗论方面著述立说。他们都是在探究诗或词在文学形式之外的本质。南宋诗论家严羽,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论第一人,他曾在《诗话》中提到“盛唐诸公,唯在兴趣。”他认为写诗的本质便在于写诗人的兴趣。而清朝诗论家王士祯则创立“神韵说”,追求外在与内涵的统一。王静安先生认为两者的“兴趣说”和“神韵说”都只不过是道其面目罢,“境界说”才谓之根本。举例来说,同为描写古代边关,作为观者,我们所感受到的境界则迥然不同。范文正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描绘了边关环境下人的主观感情;夏英公的“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夏竦,喜迁令),则描绘了人在景中游的场景,将事件同时寓于人与景之中;李太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这种纯意像的白描初看之下是一种视觉冲击,相互独立的意像在脑海中迅速形成画面,文字跃然纸上;再看之下才发现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场景已经融为一体,那种肃杀、沧桑之感通过短短八个字、仅三个意像便表达的淋漓尽致,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大抵如此。文学高手多为通才,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其实在词方面的成就也非一般词人可比。这位青莲居士将他的浪漫主义融入在了山川大河之间,其笔下的自然大多被赋予了生命,因而虽言之于物,但观者却能通之情,其境界便非同寻常。

王静安将“境界”奉为词之灵魂,故才会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那么如何判断词是“有境”还是“无境”呢?王静安先生给出了自己的标准:“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这是一种将情寓于景、将心境投射于环境的能力。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红杏为了迎接春天已经开始在枝头上喧闹起来,全文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再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花儿好似顽皮的孩子在玩弄手影戏,全文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这些拟人化的手法将生命的律动变得丰富起来,而拟人便是寓情于景的重要创作能力。

从创作动机来看,有“造境”与“写境”之分。造境,即理想派;写境,则为写实派。对于词来说,两派却不像在美术领域那么泾渭分明。词人所造之境比来源于自然,而所写之境亦必关联理想。造境不是空中楼阁,写境也不是临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用现代话来总结便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从创作手段来看,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前者是以主观的视角看世间万物,因此如王静安所说“万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冯延巳,鹊踏枝),人与花之间展开了一场对话,虽然人和花是无法对话的,但是在这里你又觉得那么顺理成章,在生命从繁华到幻灭的过程中,那种无力感在有我之境中被投射了出来,蒋勋更将此提炼为“颓废美学”;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词人的孤独、寂寞、茫然、惆怅、迷失……完全浸透于环境之中。这些有我之境大都是以第一视角出发,将我们从此时此刻带入到词人彼时彼刻的心理状态。而“无我之境”是以客观的视角看万物,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田园诗人的白描让我们很难察觉到他的内心世界;再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颖亭留别),更是不露一丝心迹,同为描写鸟,与感叹迟暮的杜鹃相比,在天空翱翔的白鸟与它的颜色一样纯粹。王静安先生认为此两种境界相对泾渭分明,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相对运动的不同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美学观感。

从创作多样性来看,境界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巧妙各有不同。比如,同为秦观笔下的词,“宝帘闲挂小银钩”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境界便各有不同。屋里屋外所反映的场景虽大小不同,但都能表达出词人那种特殊的迷失心境。

从以上方面,王静安先生的“境界说”可窥知一二。但若想通过皮毛进行深入研究,便需要大量阅读、反复体会,方能感悟到王静安先生的十之七八。

读人间词话有感3000字合集五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人生有三种境界,也就是现在被后人归纳为的知、行、得三境界。王国维所说的三重境界,也可以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去,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不知道你在读完《人间词话》之后有没有感悟到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读书笔记吧小编整理的“读人间词话有感3000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人间词话有感3000字(篇一)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他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乃是段章零语,灵机闪现处便是绝妙好辞成文。所以这本书极大程度的保存了这种写作的真实。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原文;第二部分是附录。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最初接触王国维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并不知道是出自他的著作,但已对概括除此三境界的人敬佩不已,便生出急切阅读此书的念头,其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老师推荐必读的书目中就有这本。因为经验的浅薄,阅读时感到困难重重,比较晦涩难懂,匆匆读了一遍了事。但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人生的阅历积攒的比较丰富,阅读了较多的书之后,忽然又一次想读他一读。再读之后,对这位天才的敬佩由此剧增。他有关词的境界的论述确实极为精辟,极为精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引领了一代文学批评的脉搏,引导人们如何去审美,如何在词中品味,感悟,获得美的熏陶。一首词从怎样的角度去鉴赏。例如,他提出了“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提出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引导作者和读者向更高的层次迈步。

《人间词话》中还有一种观点正中了我的心扉,让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在《乐府诗集》《子夜歌》中提出的:“人用来排遣愁苦的东西不外三样东西:酒、诗和死亡。而人又来享受欢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哪里还有功夫来排比字句,搜索枯肠呢?”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感情就是人心中的境界,只有心中有丘壑,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就是求真,任何技巧都无法掩饰对真实的敷衍。所以经历苦难才能写出好作品。

读人间词话有感3000字(篇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边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记得当初中语文老师对我们讲起这三种境界的时候,我们都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对于境界一词也不是很了解,尽管那时已经读背了不少的诗词。直到后来,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诗词之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现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一生在考据、哲学、文学评论等多方面成就俱佳。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人间词话》以其见解之新奇,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独树一帜,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夏承焘《词论十评》),它突破清代词坛浙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独创一派。这《人》是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境界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文学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实际和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情感和理智的统一所谓境界,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写境,即有创造的境界,有写实的境界。在此,对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确的说明,继而又对境界的构成作了具体阐述,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虽写实象,亦理想家也,这就是说,境界是诗人模写自然又表现理想构成,成功之诗必然是理想与写实的密切结合。王国维先生在书中对于境界的阐释有: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纵观古今诗词,能够流传千古的名片名句,哪一句不是有独特的境界呢?我们先来讨论有我之境界,有我之谓在境界之中有作者,重点在于以我观物。即从自我感情出发,借助自己所观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诗人借助眼前之花,表达出自己的悲伤之情。一般而言,花是一种美好的食物,但是正是这样美丽的东西也会触动诗人的伤心之处,可谓乐景衬哀情。这就说明是从自我本身的情感出发的,不管是多么美好的事物,都能引起诗人的伤感。因为有我,此之谓有我之境界!

那么无我之境界又是怎么样的呢?无我之境界主要强调以物观物,强调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将主观意识客观化。如陶潜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轻松、淡雅的田园风光图。通过这样一句诗,通过这样对自然客观景物的描写,我们感觉到作者对自然田园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一种隐居田园山水间的悠然、闲适之情,可谓意境深远,令人心向往之。正是因为诗人描绘了一种意境,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王国维先生所言之无我之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境界”二字呢?一就是创作要有真情实感,讲求一个“真”字。在这里,先要讲明的一点便是“境非独谓景物也”。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人之情感更是境界。不论是写景或是抒情,能写出真情实感,做到情景交融,使人身临其境才算是做到了“真”。然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池塘一角、西风大漠与雾失楼台怎能相提并论?很多传世之作都是作者随兴所至,即挥毫泼墨抒其所见所感,无所拘束,常常命为“无题”或者直接从诗中抽出二字。然则若给定了题目,依然抒其真情,但总在潜意识里受到题目的局限,所求境界亦仿佛裁剪过后,并不完整。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吧。其二,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词要做到“不隔”,也就是用词平实易懂。“欧阳公‘阑干十二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与,行色若愁人’。语语在眼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已。”不难看出,前者如画一般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身临其境,但无晦涩之词语;而后者,如不知道“谢家池上”指的是春草一说,就会不知所云。

王国维认为“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白,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个人理解就是作词能做到不讽刺不赞美,不用典仿古,不用替代字,完全都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和真实所想,才称得上是纯粹的创作。正如“桂华流瓦”不如“月流瓦”的意境好,倘若用词自然、易懂,感情真实,何必非有替代字呢?“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以免会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其三,诗人词人要做到“虽理想家,亦写实家”。王国维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一个诗人可以凭空虚构,肯定都是立足于现实世界的。诗人虽然是很理想化的,但是他们的理想化从某一个侧面也会显现出社会的现实,即理想源于现实。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有造境,有写景,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事实上,从表面可能很容易分辨出诗人是理想化的还是在写实。但是细细品味,再理想化的境界也是在抒发一种真实的感情或者从真实发生的事情所升华的一种境界。写境的同时在抒发自己的抱负,造境的同时亦是在反映现实。然而,仅此也是不足的。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正是他对前文所提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进一步阐述吗。有我之境界就是“入乎其内”,无我之境界不就是“出乎其外”吗?

总而言之,我认为要写出境界,就在于一个“真”字,感情要真,景物要真,只有这样,读者才会有所共鸣,才不至于不知所云。

然而,我最喜欢的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所言关于三种人生境界的阐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第一境的落脚点应该是在“独”和“望尽天涯路”。是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这就表明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可理解为独自地准备追求理想,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第二境界则是当自己的目标确定之后,付出全力为其打拼而不后悔。第三境就是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人生就是如此,因此我常常引用这句话来比喻人生。

读人间词话有感3000字(篇三)

读第一版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平息、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例如王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国维谓之“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王国维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这,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读人间词话有感3000字(篇四)

人间词话

拙以为此书一些观点过于偏激,但其也有许多可取之处,正所谓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今特将我认为好的部分摘录这里,并分成两大部分进行编排。

词的鉴赏: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之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上”,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大师者何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 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 写在最后: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诗。每个时代都有某个时代的文学,不可随意厚古薄今。

读人间词话有感3000字(篇五)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王国维先生早年从事过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人间词话》却写于他已厌倦西方哲学而兴趣转移于中国旧文学之际,故其中虽然时时流露出早年所受西方思想之影响,然而就全书的体裁和批评方式而言,其实与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是相似的。

接触到《人间词话》,便不可避免地谈论到“境界”一词,王国维先生开篇便将“境界”一词作为评词的基准:“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在接下来,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批评理论如“造境”和“写境”之说、“有我”和“无我”两种境界的讨论等等,后部分为批评的实践举例部分。

作为纯粹的诗词评论,“境界”一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优秀词作所必须具有的特点。境界为词之根本,而“兴趣”、“神韵”乃词的表象。有了意境,“兴趣”“神韵”便自然而然显现出来。无意境之词,纵然辞藻华丽,也不过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实对于各种文学体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样才能久远,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通常认为《人间诗话》是王国维关于诗词之学的著作,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可以说,王国维其实是以评词的方式,在言说着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归结到“境界”这一词上来说,境界不仅仅是对于词、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要求,其实更反映在人生的意义上。

大多数人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三种境界”开始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王国维将这三种境界讲的似乎很透彻分明,阐述了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问的人所需奋斗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体现在“独”和“望尽天涯路”上面,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意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个阶段,体现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确立目标后,应为之付出无悔的努力;第三个阶段,体现在“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上,就是说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标便会自然的实现。在这里,作者用评词的方式说明了人生哲学的道理。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例如:“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可以归到理想与现实的讨论;而“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的论述可以作为自身修养对于处事的影响的论证。

在《人间词话》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所要表达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我想,王国维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是因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地表达感受,对于内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写的景物而言,没有比“境界”更好的词语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该做怎样的解释,从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对别人的评价做参考之后,似乎有了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但终究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种朦胧的感觉,可能还是没有读懂的缘故吧,不过从叶嘉莹著的《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中关于境界的讨论来看,似乎有了一点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认为王国维选择“境界”一词来作为他的评词的特殊用语,是因为这种选择符合中国文人在用词时强调“有出处”的惯例,所以尽管语义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艺术,但也依然为读者所接受。可也许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用词的魅力,没有精确的解释,却有很广博的意境,有一种很大气的味道在里面,这是很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

高中生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集锦(5篇)


一本好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您也许正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也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赞叹,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我们该如何去写这个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由读书笔记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中生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篇一)

我有些理解阿叶,不停地用酒精,用女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读完《人间失格》,我沉默了许久,不知道从何说起,又有许多想说。

悲哀和不幸的人总是格外能感知同类,也更容易被自己身上所缺失的特质吸引,甚至一度当作救赎。疯子的话没有人信,即使并不是疯子,有人大声嘶吼反驳否认,回应的是世人难以接受的怜悯或是嘲笑,反正人都想要找点什么乐子活着。

阿叶的每一次纵情似乎都并没有让自己得到救赎,而是去了更深的深渊,直至走到毁灭。以一种边缘人的状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活着,伸头试探又打回深渊,假面戴得看起来越来越自然,要不是难以逃避的恐惧,怎么做得到小丑般逗乐。

虽说为了纵情的欢乐不惜悲哀接踵而至,可是每一次期望何尝不是一次死亡,阿叶死了很多次,于是真的死了。

再黑暗的深渊都会隐约有一些光,像良子,可是世人那容得下良纯,也难怪都失去未来,倒是多了许多不幸的阿叶,酒馆老板娘。伤口传来的痛楚反倒成了对伤口的情感,阿叶就是用纵情声色的伤口拯救了他许多年,可是伤口的痛楚总有一天会超越对伤口的情感,于是除了死亡一无所解。

我不确定死亡是否意味着拯救和解脱,倒是好像无数人都选择用死亡救赎自我。海子是,三毛是,阿叶也是,许许多多的人都是,可是我大概不会。死亡救不了我,唯有爱,唯有阳光能让我一次次死亡又重生。

高中生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篇二)

人间失格大正和昭和时代下的矛盾体,读的是童潇骁北京联合出版社的版本上评分最低的一本,然而然而当初买的时候是因为折价书籍,翻译阅读上并没有带来不畅快。

一共收录六目录,我看了人间失格一目录字数不多约莫两小时。

因为之前看了《东京百年史》,所以对那个时代的文人小说家多少带了一点世界社会影响的眼镜去看,也便使得对这样的小说或者是作者本人近乎狂魔毁灭而没有衍生出救世反抗的力量,并不那么追随的心境来。

那个时代阴阳怪气,慌乱矛盾表里不一社会思潮野风一般,谁都说不来谁是正确的,谁都急切证明自己剑走偏锋,不少虽然要谨慎的大历史观来看个人,却也正是一大堆这样的个人生灭可能才推动着一个社会的车轮吧,地震空袭太多的绝望了,反倒是如川端康成这般的带着微弱温情和物哀在尘埃中让人开出美丽和希望来才称呼为不枉人世,甚至在世界上受到认同,拿下文学奖。转而也就忽然明白太宰先生笔下的近乎自传体的主人翁确是人间失格草芥不如,在这样矛盾的世间存活,野狗一般,是伤己伤人,越是求越是无,确是多数人的现状,只得一条跳进大川。那是缺少进步教育独立人格封建残存的时代。

家庭的温暖和认同,很重要家庭里面的成员也需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一言难尽其主人翁的酸苦弱鸡,改变吧青年选择不了时代就换一种想法积极推动一些事情吧。

高中生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篇三)

《人间失格》是躺在书架里好久的一本书,翻了几页,深感压抑,便再没有读起。直到前几天学弟说他在读,又恰好成立读书小组,便又和这书重逢。

坦白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是在看叶藏的故事,而更像在回顾和剖析过去的我。这一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却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假若你也曾有过一段晦涩孤寂的时光的话。

对于有的人来说,相比活着,死亡真的不可怕。

读《人间失格》,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挣扎与痛苦。然而却丝毫不觉得同情,因为“同情”总是给他人,而《人间失格》里的种。种阴暗,总有一款适合你。就像张国荣先生在《异度空间》中所饰演的心理医生,以为看到的是“他人即地狱”,殊不知,自己才是地狱。

我们每个人苟活于世,除了见诸于朋友圈的种。种正能量,总还有更多的阴暗情绪缠绕着我们。有时候你隐隐的感觉到了它,却又难以具体描摹,甚至不敢面对,便放它匆匆溜走,如果你不幸并非生性乐观之人,那么诸多颓丧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在你内心肆虐。后来那些游离的阴暗情绪在深夜流出你的脑海,幻化成一本《人间失格》。

我很遗憾,叶藏没有和这个世界和解。叶藏最后感慨他失去作人的资格,是他在做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发现,他终究还是无法做一个正常人,他的灵魂依然无法得到救赎。更可悲的是,这些并非是别人的过错,而是他自己。是他的灵魂出了问题,难以修补。这无疑是最绝望的事情。就好像一个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忽然残缺的身体,难以挽回的那种悲恸。他再也没有勇气,也找不到办法去融入人间了。

高中生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篇四)

今天终于把这部名篇粗略地读完了,对于某些心理活动的刻画打心底有了许多感触,虽然引发了自己一些负面情绪,但不得不佩服笔者对人性悲剧本身的刻画功力。,《人间失格》描述了一个孤独无助的灵魂,置身于人世间,看似无异于他人一样生存着,但始终无法理解人类的生活,恐惧人类,却又无力反抗,只能逆来顺受讨好人类,身在人类当中,灵魂却彷徨在人世之外,被人世间的风刮得千疮百孔,这个人就是主角大庭叶藏,叶藏是一个对人类充满恐惧,只能戴上面具扮演丑角来和人类相处,直到死都无法理解人类的这样一个人。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我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人间失格》是我读过的书当中比较特殊的一本,本书一直被认为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和作者的生平高度一—致,作者太宰治写完这本书之后没多久,第五次自杀,成功辞世,对他来说,这大概是最好的解脱。作者以自传的形式诉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而又深刻,小说主人公叶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药物麻痹自。我,自杀,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药物和酒精侵蚀了他的身体和灵魂,他痛苦不堪,却又无法挣脱。

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选择。与他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选择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人间失格,读过便相当于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过后,依然要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并告诫自己,要好好的活。

高中生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篇五)

把每个明天当做世界末日,从现在起迈出第一步——题记。

初次听闻这本书,是在与朋友的一次闲聊之中,随后对这本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便去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书,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书不厚,若投入,三小时足矣!细细品味……

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人间失格,自暴自弃的代言词(失去了为人的资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又是无尽的悲哀。《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绝笔之作,也是我一读再读,感慨无限的佳作。作者用平淡的口吻,纤细的语言,叙事着绝望的故事,在书中能看见太宰治的影子,也能看到生而为人,每个人的影子。

这是一部残酷而美丽,永恒而至上的青春文学。它确实让人感受至深,直逼灵魂,令人无法逃脱。

这是太宰治灵魂深处无助的生命绝唱,同时也是村上春树绝望凄美的灵感源泉。可能有人觉得这只是几些小故事的组合,也觉得书中描述的只是一个懒人如何混迹社会,可我觉得不仅仅是这些,否则,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评价欣赏呢。它值得我们一看,人们的绝望往往不是因为生活本身的绝望,即使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荒谬,也要遵循生活本身的规则去努力的生活,这才是生活。

《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世界里本是阳光明媚,温暖四季,你来时,狂风暴雨,我无处可避,你走时带走四季,我久病难医。人生来,为了喜悦也为了悲伤。一千种生活,我们也有一千个自己的哈姆雷特,向着自己的未来努力奔走吧。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读后感分享四篇


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阅读作者林徽因写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我们该如何去写《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读后感呢?下面是读书笔记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读后感(篇一)

每当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望着挂满枝头的朵朵鲜花,便会有一首“你是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美丽诗句萦绕在脑海中。

林徽因——一位中国现代史上传奇式的女子,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而且又是一位诗人。她的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使许多人爱上春意盎然的春天,爱上了鸟语花香的人间,更有许多人对这个女子萌生了感情,并认定她是梦中期待己久的白莲。无论岁月如何变换,她永远定格在人间四月。

林徽因的性情是温和的,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没有三毛的放逐,不管她的生活受到多少人的赞美与不解,她依然乐观执着,所以她的生命不惊心也不张扬,她柔婉又坚忍,诗意又真实,她淡定优雅,端庄娴舒,可以令徐志摩为她写下最美丽的诗章,令梁思成和金岳霖两位才华横溢的男子相安无事的为她甘愿守护一生,都说文如其人,读她的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就象四月天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不冷峻,但却轻柔绵软,清新温暖。又好似她如莲的一生,纯净,柔美,典雅,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

在这鲜花盛开,星光灿烂的夜晚,内心充斥着温暖和感动,站在窗前,依栏远望星空,任微风吹拂着额前的发丝,彷佛看到一位清丽秀美的女子,携带着花的芬芳,微笑着站在广袤的夜空中,我的耳边又响起了《你是人间四月天》美丽诗章。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读后感(篇二)

青春的时光,缓慢到可以使棉花糖长久地维持最初的可爱模样,而不会逐渐变成发黄的糖块。我在这样美好的年华里遇见了你。

——题记

曾经以为人是孤独的个体,不会永远依赖另一个人,所以只是一直一直像个孤独患者一般,笑着,却不走心。直至我遇见了你。

初次相遇,是个不会笑的娃娃

混着夏末干燥的气息,我踏进了校园的大门。军训的时光总是那样累,但夜晚的点点星光却也是那样耀眼。

你坐在我的斜后方,短短的头发,小眼睛的女生。当时我的同桌是个胖乎乎的男生,他似乎和你有同样熟识的人,于是常常找你交谈。你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一连九天,我没见你笑过,或许说,没见你对我笑过。

有的人说,女生的世界很奇怪,最好的朋友第一次见的时候,总是相互看不太顺眼。我也是。于是乎,在我得知军训后调寝你调来我们寝室时,我是不甚满意的,因为你像个不会笑的娃娃,让我没有亲切感。

第一个梦是多啦a梦

遇见一个人,然后连生命的整个气息全改变。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和你走在的一起,也记不得是怎样关系越来越亲密,但我只知道,我的生命里开始围绕着你身上那股淡淡的奶香。

我开始和你在一起嬉笑,每次和你腻在一起总是笑得肆无忌惮。你怕鸡,所以很多同学反其道行之给你起了“小鸡”这一外号。我就笑,你是鸡里面最聪明的,所以你就是鸡中之王,简称鸡王,然后我又说我要当鸡王的老婆,你表面无情地白了我一眼说那你是不是简称鸡婆啊?我笑喷了,你也被自己逗笑了。

但,也不可能是没有伤心的时候,不经意间的无视或与别人的亲密总是会成为导火线。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们成了别人眼中吵架吵得最凶,和好速度最快的一对。

快乐的日子总是这么快,转眼三年就过去了。

我开始做梦,梦见很多很多,但最常做的就是关于离别的梦,告别了彼此的多啦a梦与大雄,做的梦也会是彼此,还有多啦a梦的魔法口袋。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上帝只是眨了眨眼睛,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又结束,他把我们都偷走了。我们的友情,不值得歌颂,它很普通,普通到只是足够温暖彼此。母校的离别颂曲也快想起,我们也将离开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告别曾经最亲密的彼此。可能,不久后的将来,便是重逢之际,那时的我们会以有别于以往的姿态相遇,但也不会忘记这青春时期的彼此带给对方值得珍惜的回忆。

树影斑驳的青葱年华里有你在,美好如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读后感(篇三)

当第一次看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本书,便被春风般的气息所吸引。一是因为书名,温暖而宁静,有一种对生活的释然。二是因为林徽因,这一充满传奇的女子,不仅因为她情感史——是一位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更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的女子,更因为她在事业上的成就———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曾看到过她的旧照片,素净而优雅,心想着这样一个女子,应有怎样的坚强,经历过怎样的沧桑。

本以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本人物传记,细细看来,作者采用了如诗般的行文方式,在娓娓道来的同时穿插优美的点评,立即让人徜徉于优美的词句中,原来人物传记也可以写成这样,典雅怡情的文字,如窖藏发酵的美酒余味悠长,如丝丝沁脾的清茶余香千里。“如若磐石上,雨过青石,日落黄昏,晴天安好,人间四月!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一季花,一时雨,独自犹怜,处世不惊,油纸伞开,阳光普照,人生况味,惟己自知!”,“曾几何时,我们做了那最柔情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多么美的语句,它拨动着人的心弦,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诗意的柔情,应是一本适合在黄昏下,微风里,独自静坐湖畔细细品味的美文。只是读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太过浮躁吧,怎会有这种雅致,跳过大段大段的美文,也算是对作者的不敬吧。

剥开美丽文字的包裹,不得不为林徽因的坚韧所感动。文中描写的林徽因,美丽如蝶,洁净如莲,随遇而安,永远似人间的四月天。其实以她的诗情和文弱,完全可以栖息山林或大院,安然度日,颐养天年,但这个看似柔弱的江南女子,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忍耐力。她热爱生命,对古建筑钟情无比,日以继夜地钻研古建筑学术,甚至在抱病的情况下,为写作《中国建筑史》而阅读了二十四史,并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最后的十年间,她备受病痛折磨,却坚韧勇敢,医生以为最多只有三五年光景,她却以非凡的毅力熬过十年。而这十年,林徽因不是在病榻上度过的,她把所有的力气投身在了中国的建筑事业上,她和梁思成一起颠沛流离,考察中国古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设计出中国国徽,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据说,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全体代表起立,以鼓掌的方式通过了由梁思成、林徽因主持并设计的国徽图案时,林徽因病弱的身体,已无力从座位上站立起来答谢了。对事业的热爱,一生矢志不渝的奋斗和进取,生如夏花般灿烂,乐观豁达,成就了林徽因,这也证实了一个伟人背后的艰辛,而我们日常所感叹的工作上的那点点烦心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更钦佩于她的聪慧。书中的林徽因,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会轻易让自己受伤害,她给自己保留有一块净土,努力展现她最美好的一面。林徽因在16岁的时候遇到了24岁的徐志摩,但是当她发现自己摆脱不了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的阴影的时候,她断然的选择了离开,没有告别,就像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在浪漫的爱情与安稳的生活面前,她最终选择了梁思成给的安稳的、真实的生活,就象书中所说的,林徽因是温和的,她的性情不曾有太多的放纵,所以她的生命不惊心亦不招摇,她不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不曾被他人所伤。书上还提到林徽因的一个细节,因为肺不好,在她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的日子里,喜欢穿一袭白睡袍,焚一炷香,在花瓶里插几只鲜花,在窗明几净的小屋低眉写字,风雅至极。这种风情,又是几位凡妇所能想到。

书的最后收藏了林徽因的诗,仅看了她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便被“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所打动。据说林徽因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已30多岁,而许多人看到诗时,都以为是她20岁所写。30岁的女子,很多已为凡妇,但林徽因始终是静美的,因为她的才情,闲来就读书写诗,所以她永远那么优雅而自如地穿梭在这个不是那么如意的人世间。她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写下这样灵动而充满暖意的诗句,为世人留下了《情愿》、《仍然》、《一片阳光》等诗歌、散文,不得不让人感叹,知识确是一种后天的魅力,用心 经营,你会变得更美丽,深切体会,你会变得更加知性。

细细想来,恐怕只有这样的一个女子,才配得上“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地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为她守候了一世。”许多人都感动于金岳霖,书中说林徽因逝世后的好多年,某日,已是耄耋之年的金岳霖请来所有的朋友在饭店相聚,大家都诧异为何而聚,金岳霖在饭桌上简单说了句,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让人不得不为这样真挚的爱情,为这样执着的相守而感动。然而感动之余更生出了许多不忍,若是林徽因泉下有知,心里更是觉得对金老亏欠太多吧,而对于梁思成多年后娶了其学生林洙相伴余生,则更能安心一点吧。借用书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恐怕更是林徽因所期盼的吧。

书里的一字一句,让人找到了一种宁静感,也让人生出一些感触,一个女人,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里,不慌不忙的坚强。当然,要做到这点,的确不简单,首先就是要学会静心,就像当下的自己,就是要学会调整心态,在繁杂的生活里,捡得片刻的清闲。比如说,静下心来,去细细体会文中的美句,去慢慢体味“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读后感(篇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很有名的诗作,诗中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也广为传颂。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如今,这一句“你是人间四月天”已经成为年轻人表达心中情意的寄托。

诗中是画面和声音交织在一起的,在鹅黄和白莲之间有人们笑的声音、风舞动的声音、雨滴洒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和阳光一起浮动的流水的声音、树儿花开的声音以及那春天最不可缺的燕子的声音,在洁白温暖的画面上,这些声音喧闹起来,但并不觉得杂乱,热闹而不杂乱。所以,透过这些表达声音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整首诗歌完整的情绪流,那是欢快的声音,类似溪水的流动。

她的诗,就是这样让心境平静下来,让我多了些女儿才情,添了些少女情愫。

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满分作文分享(5篇)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每个人对于青春之歌,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写青春之歌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读书笔记吧小编特地编辑了“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满分作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满分作文(篇一)

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享受着安逸的生活,在党的阳光下茁壮地成长,让我们好好珍惜这段时光。

近来,我读了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青春之歌》,这本书叙述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林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踏上流亡之路。她逃离家庭,到北戴河附近做了代课教师。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海自尽,被一直注意着她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林道静决心离开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从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软弱,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真诚,以及那一份为了祖国愿意捐献自己一切的赤忱之心。

回归到我们现在这群在党的阳光下成长的少年们身上,有不少人喜欢抨击我们,说我们一代不如一代啊,浪费党的栽培啊,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都在努力着,努力学习,努力成为人才,努力报效祖国。

我们把握得住青春,不需要过分坎坷,只需要平平淡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握得住现在,不需要过分辉煌,只需要平平凡凡,尽自己所有的心血灌溉每一株花朵,把握得住未来,不需要过分耀眼,只需要让周围人看见,尽自己所有的思考力选择每一条道路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只要用行动就可以证明我们在党的阳光下成长的很好!

从小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即使迷茫也能再次找到方向,即使害怕也能再次鼓起勇气,即使跌倒也能再次爬起党永远会在前方指引着我们的道路。

请让我们珍惜这段时光,在党的阳光下努力前行。

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满分作文(篇二)

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为美好的青春置于黑暗阴沉的背景下时年轻的声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出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灵魂迎着初升的太阳。于任何时代和历史时期一样,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有令人捶胸顿足的奸邪小人。《青春之歌》这部小说中,这种助力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些助力中,青年一代付出了血的代价,也换回了成长经验。胡梦安时那些灭绝人性,卖国求荣,只为自己不想国家的贪官污吏,这样的人像一只蛀虫一样,吮吸着残破江山的骨髓,这样的人怎不恨的人咬牙切齿,怎不遭到千万人民群众的反击。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嘹亮的歌,高声长出青春的梦想;青春是一首歌,一首豪迈的歌,尽情唱出青春的斗志;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深情的歌,娓娓唱出青春的火热。

《青春之歌》饱含作者的感情,将那段不应忘怀的历史赋予青春的激情和火热,用红色经典染满记忆,用斗争书写豪情。那铿锵而激昂的文字唤起我们心灵深处强烈的共鸣,唤起我们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激情,勉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抬头看窗外明媚的春光,聆听嫩枝上那清脆的鸟鸣,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安详。似乎这片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那惨痛的经历,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段潺潺的历史,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胜利。

当我们再次迷茫,再次彷徨,再次萌生放弃希望的想法,让青春青春之歌唤起那时封存的激情和活力!全书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年轻人的激情,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观点过于偏激,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稍欠公正,然而,瑕不掩瑜,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对青年人的影响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带着红色的回忆,金色的憧憬,让我们也唱着青春之歌,破茧成蝶。

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满分作文(篇三)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身影,我依旧能够感受到这场历时的大风暴。也依旧能够领略到她对党的真诚,对祖国的热爱。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的中国时,她那种无私奉献青春、顽强与不屈的斗争精神,令我深深地感动。

林道静虽是大地主家庭出身,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她不仅为个人主义命运做挣扎,也为着拯救危难的祖国奋斗,却又一度遭到打击—自杀未遂、教书被逐、爱情不如意、寻找职业四处碰壁、对党的理解尚且幼稚…面对重重打击,她没有选择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她选择的这条路异常艰辛,可她只挡这些打击、坎坷。从没有放弃自己的理念与命运,没有放弃对党的向往。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精神,令人起敬佩。特别让我触动心弦的是她在狱中与林红接触的那一段,一个女孩,本着柔弱的身躯,面对烤打,她没有屈服:面对爱情的诱惑,她没有动摇。而是带着愤怒与之抗争。她的心中只有党和国,她身上的一道道疤痕,就是最好的鉴证。

在感动与敬佩之余,不由得想到了我们正值青春的朋友们。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太短暂了,也正是因为她的短暂,让我们觉得弥足珍贵。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正值青春年华的朋友们,却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的人选择让青春随风逝去,面对挫折,或是些生活的小挫折,就不堪一击;或是学习的一点小坎儿,就匍匐在地;或是写感情的小插曲,就选择轻生…有的人选择让青春沉沦,或是习惯了像花一样的生活,经不起风吹雨打,很多事情都靠着父母,缺乏奉献精神,脱离了父母,就选择沉沦、搁浅。当选择让青春逝去的人醒来的时候,发现青春以不在。当选择沉沦、搁浅的人准备起航时,却发现青春已成伤感。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都在隐隐作痛,这种痛愈发严重。

我记得且很喜欢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保尔说的那段话:“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以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是的!有人说的好,拥有健康是可喜的,能用健康的身躯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的人是可敬的,年轻就应该奉献。

正在少年的朋友们,即将步入青年的朋友们,青春不设回头客。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命运”,而是要像林道静那样,努力改写命运,一个人的本质,不仅仅是简单的存在,应该是一种超越价值的存在。是的!也许这条路很艰难,可我们有青春,那就应有冲劲,有干劲。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即使是100次跌倒依然有101次爬起来,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相信青春,相信未来。

《青春之歌》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应该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向林道静学习,献出我们最壮美、最靓丽的青春,与祖国共进!

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满分作文(篇四)

暑假,我迷上了红色经典系列丛书,如《红岩》,《铁道游击队》,《红军不怕远征难》……几乎天天和她们约会在一个个静谧的下午。杨沫写的《青春之歌》带给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此刻,我的眼前又出现了《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这位传奇女性的人生总让后人为之感叹,为之敬佩,这位“女保尔”以她的年轻、热情、斗志,无私地为革命抗战所奉献着。她孤独的脸略显苍白,那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她的眼神仿佛向读者诉说着;“我痛恨腐败、黑暗的封建社会,更痛恨日本帝国主义!”她的一举一动在向我们暗示着:“腐败,封建社会,日本帝国主义终究会被我们打败,真理是必胜的!”;她的心在怒吼着:“不愿当奴隶的人们起来斗争啊!我们坚信,一定能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这属于中国的地盘!”

“冲啊,冲啊……”随着林道静的一声愤慨的呼喊,上百民学生凝成了一座人的铁壁,开始愤怒地向包围他们的军警冲击过去。许多名教师和学生向拦阻他们,毒打他们的军警肉搏,道静、晓燕、槐英几次被军警打倒在地,秀发蓬乱了,脸青肿了,鼻血不争气地流了出来,而她们又昂然挺立起来,不顾一切地冲去……他们用热血唱响了他们心中的青春之歌。

人的一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有低谷,也有峭壁悬崖。有些人被吓倒了,而有些人则挺了过来,他们面对的是成功的指示牌。

读完《青春之歌》,我不禁掩卷沉思,只有坚定心中的信仰,青春才是一首无悔的歌。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霍金。他虽然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就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可他并没有放弃,最终成为了“宇宙之王”“另一个爱因斯坦”“ 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身残志不残的无腿作家张海迪,无臂钢琴家刘伟斩,无臂游泳健将曹会琛等都挺过了一道道坎,没有被挫折打败,走向了成功的彼岸。

我明白,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从现在开始奋斗,青春的旋律时而悠扬,时而激情四射,我要做的就是积极备战,努力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坎!

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满分作文(篇五)

纯白、高洁、清澈……这是我读《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的第一感。阴暗、无耻、肮脏……是我对当时那个社会的评价。

林道静生于地主家庭,生母是地主的姨太太,后来被地主害死。道静年幼丧母,又饱受林家的与虐待。这样的生活养成了她孤僻倔强的性格。接着,林家夫妇竟想利用林道静来赚钱——送她去读书,再找个人嫁个好价钱。但是她抵抗着,终于与亲人断绝了关系,离家出走。

因此,林道静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革命工作者的指引下,走上了革命之路。因为她在之前充分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与衰落:大官、富人所谓的衣冠楚楚下的贪财好色,乞丐流氓的低俗下流,使林道静一心向着革命,与众多革命战士一起为新的社会努力着。

林道静在改变着,变得坚强、勇敢、独立。她不怕人们的疏远甚至于完全孤独,不怕亲戚朋友带给她的痛苦与打击,甚至不怕与丈夫余永泽长久的美好关系断裂,直到分离。对革命的热情,导致她坚持着,哪怕就在死神面前!!就算是白白牺牲,也永不后悔、至死不渝!

她不是一个人,她有着和她一样的一群人。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品质。这种品质让他们走上了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不像所谓的懦夫,呆在家里不闻不问。更不像那些欺软怕硬的汉奸,背叛祖国!他们是勇敢者,是他们站出来与敌人战斗!!正因为我们中国有许多这样的人,才能战胜日本和众多侵略者。

我发现,最初林道静在我眼中,是朵冰清玉洁的莲花,现在,竟成了在雪中傲然挺立的梅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