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

发表时间:2022-12-09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1

我觉得这本书里最有价值的,是作者介绍的几个在生活中运用游戏化帮助改善行为的例子。脑洞大、系统化,让人能一窥生活游戏化的面貌。

第一个例子,也是之前文章中介绍过的——家务战争游戏。利用“偷摸地做家务而不能被发现”为游戏规则,夫妻双方展开激烈地竞争,最终大家“偷偷抢着”把家务做完了。游戏化可以把枯燥繁琐变得有趣高效。

第二个例子是《超好》,作者利用游戏化帮助自己只用了一个月就从脑震荡中康复过来。她是怎么做到的?把康复目标当成游戏目标。然后拆解成了几个任务:

01、创建游戏角色身份

选定自己喜欢的角色,在游戏中扮演ta。

02、招募队友

邀请自己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参加游戏,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角色,一起完成各自的任务来帮助主角达成目标。如姐姐是“守护者”,任务是每天打电话来督导主角的康复进程,并给与鼓励。这有一个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在之前是不好意思要求这些亲友每天来关心自己的,但在游戏中,由于每个人都有角色任务在身,关心变得自然而主动。

03、寻找坏人

即那些需要对付的事物,对康复不利的因素,如喝咖啡、熬夜等。这是需要坚决抵抗的。

04、寻找“能量补给块”

这是让自己变好的事物,如闻各种香水味(作者发现嗅觉是最具超能力的感官)、和爱人去爬山等。

05、创建“超级英雄待做事项”

这是一些可能连做梦都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如写本书,为邻居做饼干,穿上紫色的靴子去晚宴等。优秀的游戏有一大特点:结果的不确定性。超级英雄任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更多不确定性。作者也解释说这个灵感是来自一位职业治疗师,“如果我不能带走你的痛苦,你希望生活中另有什么其他的改善吗?”这真是一个大胆而有建设性的提问!

以上是我读完《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后的收获和感想。总体说来,是可以快速读一读的。有些大胆新颖的游戏化设计想法,值得我们在生活中一起玩起来,甚至是在心理治疗中也值得借鉴!

对知识的理解像挤牙膏,挤挤总还能再来一点。之前自以为对游戏化的理解算不错了,但对任何事物,保持不断精进,感悟还会不断积累!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2

读《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1000字: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便用一贯的思维把游戏局限于网络,所以觉得惊奇,游戏竟能改变世界。其实不然,是自己狭隘地理解游戏这个词以致曲解作者的表达。不过,我发现,以游戏一词在理解范围上的拓展作为笔记的思路来进行还比较清晰。

我们在看到游戏时很容易联想到的应该就是网络上各种游戏了吧,各种类型的游戏应有尽有,而网络游戏真正带来的作用倒不全是令人接受的。很多时候玩游戏被理解为耽误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事,不可排除的是有些情况的确如此,但我们不能忽略游戏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作用,尤其未来游戏以新的形式与内容出现时,我们会感叹游戏能够产生更多更积极的影响。起初,对于游戏的正面评价我们基本是停留在游戏所带来的愉悦上,因为很多人可以在游戏中宣泄负面情绪,释放压力,而当我们考虑更多类型的游戏的时候,会发现游戏中不仅存在着乐趣,还有更多现实意义。比如某个游戏中的玩家形成一个社交网络,很多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借此与其他人发生连结,即使是最陌生的陌生人,也愿意分享彼此的游戏体验。我们会发现游戏使很多人产生了亲社会情感,或者通过在游戏中一起做事拥有了社会临场感。可见,即使是网络游戏,也具有对现实生活有积极影响的参考价值。

而游戏又岂止网络游戏,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不同类型的游戏。把游戏所需的参与、反馈、规则和目标这四大特征套用到实际生活的各类事情上,就会发现游戏无处不在。

用游戏化的思维看待一些原本觉得枯燥的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促使自己去完成任务。当然,完成的过程依赖于激励机制,即时的反馈让人产生持续的动力,但不一定是自己主动去做。我们更期待的是,用游戏的模式来帮助我们形成一个积极主动、自成目的的做事方法,以内在的动力督促自己完成任务。如果你有足够的情趣,也同样会激励自己。读后感·比如把一件普通的日常行动与宏大的目标相联系,为生话增加意义,由此带来的华丽制胜会超过一般意义上的骄傲和自豪。所以我们逐渐倾向于运用游戏化思维,借助游戏的形式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它给人带来诸如认知优势、人际优势、情感优势等优势,可以真正对生产力起到促进作用,作者所描述的重塑世界文明的宏大目标也会实现。

由单一的网络游戏到泛指的生活中的游戏,我一直在用游戏描述,如果同时替换为现实的话,就从用游戏化思维看现实和虚拟变成了现实与更好的现实的比较,更好的现实的意义不需要再赘述,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中间概念来用。接着把现实替换为虚拟,就变成了虚拟世界与更好的虚拟世界的比较。如此来看,变成了哲学层面上的东西。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认为的真实世界是否真实,我们是否同网络中的人物一样被其他称为上帝或其他名字的存在控制着,所以现实与虚拟的区别不复存在。如果我们要在虚拟和更好的虚拟之间做出选择,那应该是更好的虚拟世界。我们无法确定世界的真实性,只能反过来思考自我的真实,确定哪一个为真正的我,并为此选择存在的方式、意义。

这样看来,游戏并非玩乐的游戏,游戏改变了人,也将改变世界。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3

1.游戏化的激励机制

2.游戏化的团队机制

3.游戏化的持续性

看完该书,联系实际生活中游戏对人的影响,确实感触很深。

为什么做游戏的公司这么挣钱?世界各个发达国家人民包括精英阶层在游戏所花的时间远超出人民直观想象。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确实,全世界那么多人沉溺与游戏世界,这个事实必然预示着某件重要的事情。

书中所归纳的现实世界的不美好,游戏能够实现的快乐,都让你哑口无言。游戏化,就是把很锋利的双刃剑,平衡把握的较好,就能你体会更加美好的生活,把握不好,就是启动上瘾机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尤其这种能够强烈刺激人根本弱点,生理特征的事物杀伤力更强。

游戏化,让现实变得更美好——但愿如此。文/一日一读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4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2000字

当我在打堕拉攻时,我在想什么?

我一直对游戏冷感,乍读《游戏改变世界》时对这种疯狂安利游戏式人生的热情不以为然。加上平时也是一枚电竞寡妇,认为老公沉迷吃鸡就是欠缺自制力。我自诩非常自律,一个月计划看15本书就经常看到18本才算完,不过这说明不了问题,看书对我来说是舒适区里的活动,而对于健身这回事,自律就不怎么管用了。我曾经用行为设计学的思路跟自己约定:把讨厌的事情(运动)和喜欢的事情(看电影)捆绑起来,形成在家看片时要同时点开keep的习惯,效果当然非常显著:我的观影数断崖式下降了。

所以在我看来:运动起来需要自制力去坚持,沉迷游戏需要自制力去对抗,那么运动结合游戏,是不是就能把自制力两相抵消——产假期间(同时也是疫情爆发全国人民同坐月子的时期)我买了健身环大冒险,一个半月下来,平均每天在家至少能扎扎实实运动上两个小时,轻松坚持似乎不是难事。我试着结合书里的理论来分析一下原因:

所有的游戏都有4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目标(goal):玩家努力达成的具体结果。规则(rules):为如何实现目标施加的障碍,做出的限制;反馈系统(feedbacksystem):告诉玩家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给人继续玩下去的动力;自愿参与(voluntaryparticipation):很显然。

其他的一切只是起强化和巩固这些要素的作用,随着游戏的深入而提高难度的算法,只是重新定义目标、引入更多挑战性规则的方式罢了。

《目标》打怪升级。游戏的剧情很简单中二,玩家捡到一个健身环,释放了里面的健身狂魔堕拉攻,逃逸的堕拉攻黑化了腹肌利(腹部),足莉娜(臀腿),强腕(手臂),欧婆婆(瑜伽)四位力量大师,为害村落里可怜弱小无助的村民。玩家就在各个村庄里追着打大小boss,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健自己的肌肉……

《规则》闯关和打怪时发动的技能是各种健身动作,由健身环和绑腿上的两个手柄感应做动作判定,符合标准才算有效,当然动作识别手段毕竟有限,话痨健身环会适时提醒你“不要圆肩”“膝盖不要超过脚尖”“用腹部而非手臂发力”……这些提醒还挺精准的,有如偷懒时被目光如炬的教练抓包。随着经验值的增加会陆续解锁新的姿势动作,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健身部位,对同色的小怪兽特别有效。关卡赛道上的风光设计赏心悦目,完全不会觉得枯燥,途中可以收集食材作功能饮料,各种动作设计感觉都有巧妙切实地锻炼到各个身体部位。

《即时反馈》1.不必要的障碍使人快乐。游戏有一半的乐趣来自赚取的经验值、金币、道具,都是你辛苦奔跑打怪后的奖赏,是将努力可视化的数据,可用来升级、获得更好的套装、榨取更多功能饮料、解锁更多健身姿势。奖励反馈机制看似基础幼稚但也十分有效。游戏中,玩家从事的本来就是不必要的艰苦工作,挑战的也是完全不必要的重重障碍。全球的人们每个星期花30亿个小时、将个人能力用到极限,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外部奖励,而是那些不必要的障碍使人们快乐!

2.“心流”状态引导渐入佳境。现实生活里的锻炼时常让人觉得朴实无华且枯燥,注意力容易放在疲劳感上,得失心重,无法立竿见影看到成效就容易放弃。而游戏能够最有效、最可靠地产生“心流”(flow,沉浸、忘我状态),一旦进入了心流,玩家就想长久停留在那里,不管是放弃还是获胜,两种结果都同样欲罢不能(我的理解是大致类似于玩“头脑王者”时赢了一把还想来,输了一局更想来,就是不能停下来的有毒状态),心流激起内心再闯一关、再攀高峰的冲动,决定了你在游戏自动提示“是否结束今天的运动”时坚定地点了“继续锻炼”。通过简单的入门(gakki代言会让你觉得这款游戏简单温柔,毫无门槛,运动渣渣也能很快上手),量身定制的使命和任务,逐步提高挑战性,慢慢达成引君入坑的效果。

3.自豪激发成瘾回路。自豪是神经化学物质释放而产生的快感之一,由中脑多巴胺中心释放,也是形成“奖赏通路”,激发成瘾行为的源头。一些玩家对心爱的游戏觉得“上瘾”,最大的潜在原因就是社交满足感和自豪感。游戏体验中话痨“灵环”在陪跑全程会一刻不停地诱导:“动作很好!”“运动了很多呢!”“流了汗很舒服!”“肌肉很开心!”;健身教练咪普利则提供实时的报告:运动了几小时,相当于消耗了多少大卡,相当于跑了几公里,达成某个动作1000次成就,点燃头脑里的快乐雷管。当然运动状态本身就是奖励:感受到内啡肽,头脑清醒,耐力增加,消耗热量,肉眼可见的更为强壮;关键它还无需在意志力上挣扎:不需要抽出时间,说服自己出门前往健身房,换上健身套装,往往在自拍十分钟后,就击退了继续锻炼的热情。

《自愿》游戏是最典型的自成目的活动。自我激励、自我导向、基于浓厚的兴趣,激发真正的热情。

总结一下,采用游戏的形式结合到日常生活中,哪怕是健身这种麻烦事也能变得富有吸引力,通过附加不必要的障碍,让它变得更有挑战性,实施更多激励反馈,把累人的坚持转变成有趣的冒险。目标、障碍、越来越大的挑战以及自愿参与诱发的心流体验,结合直接的物理输入、灵活的难度设置、即时的视觉反馈,强化反馈循环,准确击中了情绪奖励——“自豪”,最终让玩家对自己的身材管理产生了有力的控制感!

实际效果呢,因为我本来就很瘦,对比掉没掉肉这个指标没啥意义,比较直观的是肌肉状态真的有变好,产后肚子完全收回去了,手臂较产前更紧致,臂力紧随宝宝体重一起同步上升。最开心的是锻炼对仪态的改善,哺乳期不仅没有腰酸背痛困扰,含胸驼背猥琐颈这些读书时就伴随而来的老毛病都有了很大改观,之前请私教都没辙的目标在快乐健身中达成了,老公都说我好像长高了!

总之现在对标题《游戏改变世界》的认同度有了很大提高,通关后应该还会尝试switch家庭健身三件套中的另外两款游戏。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5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

“朋友,你养蛙吗?”也许在三个月之前,有熟人这么询问你的时候,你还会摸不着头脑。而现在,一些年轻人可能会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图标很简单的软件,给你看手机里珍藏的呱娃子寄来的明信片。

在《旅行青蛙》出现之前,大家也许不能想象到,一个只有日语版本的游戏会在2018年1月20日登上中国区APPSTORE的免费游戏榜榜首。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在这款刷遍朋友圈和微博的游戏里,玩家只能做一件事:给一只青蛙准备出游品。

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吧?一个操作特别简单、甚至没有中文版的游戏,居然一时成为了话题榜的榜首,仅在APPSTORE的中国大陆区就达到了390万下载量,收获了超过200万美金的收入。

而在过去的一年,《旅行青蛙》并不是唯一夺人眼球的游戏。腾讯打造的爆款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一年收入300亿,拥有两亿注册用户;而以卖游戏为主的PC游戏《绝地求生》(也就是大家戏称的“吃鸡”),上线后八个月囊获了7.14亿美元的收入,力压了暴雪收入为3.82亿的《守望先锋》,成为PC游戏界又一颗闪耀的新星。

2017年游戏界的成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还是少年时被灌输的成见:游戏,真的只是浪费时间的消遣么?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我们能不能有游戏相伴而行?从游戏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也许这些疑问的答案,就可以从简·麦戈尼格尔教授的新作《游戏改变世界》里得到启发。生活越不完美,越想在游戏中喘息。

在晚班的地铁上,我们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们:有的人衣着精致,但是妆容却已经暗淡了色彩;学生们把沉重的书包往地上一放,几个略为凌乱的脑袋凑在一起不知道在讨论什么;还有一些衬衫已经略有褶皱的上班族,戴着并不廉价的耳机,趁着通勤的时间享受着一点清闲的时光。

在一个“丧”文化流行起来的今天,人们也不用费力的掩盖自己的疲累和沮丧,坦诚的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完美之处。

事实上,游戏的兴起正在展示着一个事实:生活中的人们已经受够了现实的不完美。遇到了游戏之后,人们便更加愿意成群结队的逃离现实中的不如意,沉浸在美好的游戏世界中。这里抽出一个小时打几盘王者荣耀的排位赛,那里在周末里给自己个放纵的机会玩个通宵,甚至在春节长假中,恨不得将自己的每一个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投入到虚拟的空间和游戏中。

严格的说,游戏玩家们并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现实。在不玩游戏的时候,他们都有工作、有课业,有着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实践的承诺,游戏本身只是一个无害的消遣而已。然后这个无害的消遣又在悄悄地偷走大把大把的时间,却让人浑然不觉。

如果工作日的每天晚上花两个小时来玩游戏,加上周五周六的晚上熬夜奋战,一个玩家一周就可以轻轻松松用掉二三十个小时在游戏上“消遣”,抵得上大半份全职工作所能占据的时间了。

于是,想要自我提升和改变的游戏玩家们就决定“再玩游戏就剁手”,或者心里一狠,把游戏彻底的卸载掉。这些方法真的有用么?也许有的时候,卸掉的游戏又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到电脑中、手机里;更多的时候,市面上的游戏犹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立刻长出了新的一茬,永远会有很多新游戏正在撩拨着你的内心。人们挣扎于游戏的海洋中,想要爬回自我提升的海滩上,却又经常沉迷游戏而裹足不前。

然而,自我提升和玩游戏真的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么?我们如果不玩游戏,又能从哪里得到喘息的机会呢?

活在游戏中,为何如此幸福

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游戏中的世界,我们总是感觉到充实的快乐。然后,游戏世界相比于现实,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游戏有什么特征,让它成为了让人一听就心向往之的概念。

明确的目标

在游戏中,我们永远拥有明确的目标。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并不知道自己的每一天要如何度过才不算虚度。而时间却不会因为我们的迷惘而稍作停歇,在浑浑噩噩中,也许有些日子就在麻木和重复中度过了。而这种烦恼从来不会在游戏中出现。

游戏的设计者们,为了不同级别的玩家提供了具体而可行的目标。在游戏中,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早就已经明确了,玩家们只要凭着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不断行动-升级的过程中,玩家们不由自主地被游戏所吸引,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参与度,让自己各快的达到目标。

合理的限制

游戏的规则有合理的限制,让人在探索中享受快乐。在游戏中,一些最为明显的目标达成方式是被禁止的,例如用外挂、金手指等。

在这样的规则限制中,我们就不会将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花在思考如何“四两拨千斤”的完成目标,而会根据明晰的游戏规则,探索游戏的全过程。并且在这个探索过程中,玩家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会会专注于用自己的创造力和策略性思维来直面难题,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反馈系统

游戏拥有非常直观的反馈系统。常见的反馈系统包括点数、级别、得分、进度条等形式来反映,让玩家认识到一个可观的结果。

它可以明确的告诉玩家们,自己和目标的距离有多远,从而避免了玩家迷失在游戏的进展方向中。并且从玩家的心理上说,实时反馈系统也让玩家相信,目标绝对是可以达到的,给了人们继续玩下去的动力。

自愿参与

游戏也都是玩家们自愿参与的。人的本性是趋易畏难的,但是在选择玩一款游戏的时候,玩家们其实已经首先了解过游戏的内容,并且愿意接受目标、规则和反馈,这就使得玩家在心态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并且,玩家们在游戏中一直保持任意参与和离去的自由。

这种自由给了玩家们可以随时控制自己面对的世界,增加了玩家对游戏的掌控感。研究表明,拥有掌控感的玩家们,在面对蓄意设计的高压挑战工作时,也能够依旧保持乐观和投入的热情。

利用游戏心理学,拥有更满意的工作

我们每一天都在渴望满意的工作。刚进入新公司的的时候,大多数热血的员工都会想要在岗位上一展身手,让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得到领导的认可。

然而,我们经常在工作中能遇见这样的困扰:拥有满腔热血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投入精力,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却看不到结果,又或者有时候失去了努力的动力。

面对这些常见的困扰,我们可以借鉴游戏心理学来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开心。不妨将自己想象成是一个游戏的设计者,给自己的工作以新的形态:

1、给工作明确的目标。

正如每个游戏都有一个终极目标一样(例如在王者荣耀中达到特定排位,或者在旅行青蛙中集齐各种特产等),我们在工作中也需要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很大,比如想要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这个目标也可以很具体,例如希望自己可以每年出国旅游。最重要的是,目标让你每天都充满期待,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达成。

2、给目标配备详细的可操作性步骤。

一个让人期待的目标可以给工作本身带来好情绪,而详细的可操作性步骤能够让自己达成目标的过程更现实可行。并且,设计可操作性步骤地时候可以不断的细微调整事情的难度。在自己成功完成较前的任务之后,略为增加的挑战性可以激发继续做下一个任务的兴趣和动机,让我们不会因为不停的重复劳动而感到倦怠,也避免了任务太难产生的焦虑或者能力差距感。

3、享受工作的时间。

在人们全神贯注的时候,外界的刺激和声音都不能打扰他们的思路,这种状态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谓的“心流”。而研究发现,略有挑战性的工作很容易激发“心流”的状态。一旦进入了“心流”的状态,人就会变得专心致志、高度积极、创意勃发,让人想一直停留在这挑战个人能力极限的状态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也就是说,能够激发“心流”状态的工作本身,就能给予每个人情感上很大的奖赏。

4、在每一个步骤中都得到反馈。

实时反馈不仅是游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我们在生活中更加了解自己的途径。历经一个艰苦的挑战之后,成功的反馈可以让我们对自己产生自豪的感情。自豪感能激发大脑奖赏回路中三个不同的机构,分泌多巴胺,从而让我们对工作上瘾。并且,即使出现了失误,实时反馈可以让人很快的从失误中学习,更好的向着目标不断前行。

在《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作者不仅给出了如何游戏化设计生活的建议,还用很多成功的游戏作为例子,让人感受到游戏对世界的推动,甚至在人类的进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500年之前,吕底亚人通过游戏忘记了饥饿的痛苦,从而熬过了饥荒的年代;2006年,英国的《卫报》通过一个网络游戏联结了数万名志愿者,迅速整理出超过一百万份政府文件中政府人员挪用公款的证据,让至少28名议员宣布辞职或者在任期结束后退出政界;而在面向未来的游戏中,人们不断学习到如何面对资源缺乏,以及如何进行超级合作,为明天做好准备。

最后,祝愿大家不仅是自己生活的设计者,更是都是在人类世界中快乐的玩家。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6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过,游戏化=有趣好玩+价值感+激励机制。

如何好玩有趣?本书介绍了很多方式,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如偷摸地干、比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玩家身份错位(如和妈妈一起组队打游戏,我们变成了“战友”),可以通过搞笑滑稽的动画来化解失败的尴尬、增加失败的乐趣,可以通过虚拟社交来排解孤独感(哪怕是“一起各自玩”,也会让玩家感受到相互陪伴的“社会临场感”)等。

价值感其实也是个可以操控的东西。利用“虚拟目标”和“真实组队”,就可以营造出价值感。如王者荣耀组队去推塔。在团队协作中,依附的团体越大,个人获得的价值感越大。此外,作者还提出,在团队中的虚拟互助行为,也会增加个体在现实中的亲社会行为(关于这一点,我个人表示需验证)。wwW.dsBJ1.COM

激励的方式在以往的文章和研究中也有过很多的探讨。这里只想说一点,实时反馈的激励效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游戏的实时反馈机制,会让玩家在游戏中欲罢不能。如果在工作生活中存在实时反馈机制,会怎样呢?最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介绍,《过劳时代》一书开了个脑洞,如果我们的工资不是按月支付、而是按秒计算。每个人面前有个计时器,每多工作一秒,就会显示出你的账户上多出来的秒工资。这会带来什么变化?由于实时激励,每秒工资可视化,大多数人会因为碎片时间也能挣钱,而工作到筋疲力尽!所以,想让人一直做一件事不停下来,就把付出和收获实时展示出来就可以!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7

换个视角看游戏——《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1000字:

这也是一本畅销书,第一次接触记得是听罗振宇在罗辑思维里讲述这本书,记得当时听就挺震撼。正好这个月读书的一个专题就是关于上瘾的研究,刚读的《欲罢不能》这本书里也大量提到的游戏特点对上瘾的影响。所以这两本书结合在一起看,就特别有意思,能从不同视角去看游戏对人类的各种影响。

这本书的作者本身就是一名游戏设计专家,还被称之未来学家,同时他在TED大会的演讲受关注度甚至超过盖茨,位居第16位,可见这个人很厉害。从他在该书对游戏化的分析,力量的揭示,以及文中所透出的激情和赞扬,以及看看书中的副标题“互联时代的重要趋势,游戏化如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就能强烈感觉到他对游戏化的正面认知和大力推崇。相信你要是只看该书,估计也要被书中描述的游戏力量所震撼,颠覆对游戏很多根深蒂固的负面认知。

该书分为三部分:游戏的特征与意义,游戏化的目标,怎样实现游戏化的生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