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精选

发表时间:2022-12-15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交。读完作品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可以将好的想法写成读后感,与身边的朋友一起分享。写作品的读后感有哪些技巧呢?编辑特别编辑了“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1

在人生即将抵达巅峰的时候遭遇了病魔的打击,我以为书中会有很多悲痛的段落,然而,却没有,作者用很真实质朴的笔触,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做为医生,他很清楚自己的病情,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结局。在医生的生涯中他见证了很多人的死亡,而现在开始见证自己的死亡之旅。他是坚强的、勇敢的,他选择了重返手术台,就像书中写道:“我要逼迫自己,回归手术室,因为我做得到,那就是我。因为我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本书中的一些医学病理常识,和一些大型精密神经手术的描写,让我见识了外科医生的手术的复杂性和技术的专业性。再到后来他病情加重不得不离开自己为之辛勤奋斗的事业,开始用文字书写,回顾自己的人生以及患病后的细节,在奋笔疾书中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写道:“展望无垠广阔的未来,我看到的不是寂静无人的空荡荒原,而是更简单更纯粹的东西:一页我将继续书写的白纸。”他最后写给还是婴孩的女儿的句子却平静得让人落泪:“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认真努力的活,坦然诚实的面对死,需要多大的坚强和勇敢,保罗做到了。后记中,保罗去世后,她的妻子露西写下的一段文字,同样温暖人心,给人鼓舞。她写道:”生与死,谁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就算无法掌控,也能因为对生与死的探寻,去寻找人生的意义。”

这是一本生命之书,读完本书的文字,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想起了那句哈佛名言:你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人生意义是什么呢?珍惜当下,及时去做想做的事情,快乐充实的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2

这是一本没有写完的书,看完并没有大彻大悟,也没激动万分,但是对我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多一份理解。与病人相处的每一秒都是付出与收获,也从未怀疑过这份职业,这是一种使命的召唤。很多疾病无法战胜,此时医生的职责不再是延缓生命,而是在病患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予安慰和庇护,只到他们有勇气站起来,重新面对生活。这恰好照应了医生的职责,有时去治愈,偶尔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联想到吴孟超老师说,成为人上人就算了,好好珍惜这双手,成为人中人吧。

其次是对于勇气的理解。最初看到勇气,说是去尝试你不敢做的事,如跳伞,滑冰等。但真正的勇气,应该用坚忍来形容。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移。忍者如柔练,虽困苦艰辛而不摧。坚忍者,刚柔并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出自恰同学少年台词)。保罗在知道自己病情以后,经历了:接受、沮丧、挣扎、愤怒、拒绝。与正常接受疾病的顺序相反,因为他是患者,更是医生。没有愤怒的挣扎,也没有激扬的宣言,只是坦然流露自己的难过,担心,还有对职业的坚守。在身体力行时忍受病痛回到手术台,在日渐消瘦时伏笔流露最真诚的情感。就如露西的描述,我爱那个风度翩翩,身强体健的他,但患病以后的他,充满了魅力,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让这份爱情在心中永存。

明知一开始与死神搏斗就是输,但仍要拼尽全力,虽不可能达到完美,但在无线努力下,能看见接近完美的渐进曲线。

Icantgoon,Iwillgoon.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3

很多人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还有如何过好这一生,却很容易忽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这一生到底有多长,如果提前知道这一生只能活30年,50年或者80年,会不会对人生的意义和活法就会有不同的打算。作者的前30几年都在积蓄能量,为今后的厚积薄发做着准备,却在梦想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一生也要走到头了。不知道他在癌症确诊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没有及时行乐早点成家立业享受生活,亦或者庆幸自己有限的生命一直在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着。

无论如何生命只有一次,知天命者亦无,保罗的经历给我的思考,是接受生活的变化无常,并努力让自己做好勇敢面对任何变数的准备。

看完这本中文版后又把英文版找来看了一遍。首先要给中文版的译者点赞,翻译的语言优美流畅,不会有出戏的仿佛在读英文直译的尴尬。但是更推荐有机会去看英文原版,保罗其实是念文学出身,他的语言简练精准,句式也简洁易读逻辑性强。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英文版里才能感受到,作者无论在描述多么痛苦的经历时,语气都是沉静内敛的,没有过多的情绪或悲伤。在他生病后和周围人的相处中,也看不到任何情绪化的行为,即便是他的遭遇让任何负面情绪都变得合理。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神经外科医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对自己情绪的高超把控,以及不随便把负面情绪强加于人的同理心,才是真正的高情商吧。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4

面对死亡,面对生命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从初中开始,我开始思考“死亡”的意义。当时的想法很消极,如果有一天我注定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那我现在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每每想到这里,我便一阵后怕,也就不敢往下想了。

到了高中,我在阅读时总会有意无意的关注有没有讨论“死亡”的书籍,也因此购入了不少绝症患者的自传。随着阅读这类书籍,我虽不能理解跟死亡直面的感受,但至少也对站在生命的分界线上的观感稍有了解。

可能因为彼时我读的那些自传的作者不是医生出身,死亡对他们而言仍然是神秘的,所以他们仍对是惧怕大过面对的,也会因为死亡的到来慌了阵脚。这是普通人面对死亡最通常的反应,恐惧,绝望,慌乱,交织在一起。而保罗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却将死亡,写入了生命的意义中的一页。

如果提前知道一部电影的结局,是不是观影的体验也会因此降低?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的”。那如果知道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又该如何继续生活?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因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理解的不同而不同。人群中的大多数人,都对生命的意义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却很少有人有着明确,坚定的概念。生活的琐碎总能让人轻易放弃在这方面的思考。但保罗确实那人群中的万分之一。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奋斗,死亡也无法将之改变。尽管提前到来的截止日期打乱了他的人生,他却在短时间内重新振作,规划。“如果只有三个月,那就陪伴家人,一年,就写一本书,十年,就回归手术台救死扶伤。”

保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思索的一生,却绝非快乐的一生。他也从未将快乐看成生命意义的一部分。这点他曾在书中明确表明“快乐幸福,并非人生的意义。”这个观点和普世的价值观是相悖的,我们努力工作,学习,都是为了取得成绩,最终获得快乐幸福。可以说,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在追求快乐幸福中度过。而保罗却更加长远一些,当然这份长远也注定了他需要经历的苦难比常人要多。他不仅想要自渡,更想渡化他人,理解生命,所以他选择了医生作为职业。正是因为他对人生超然的理解,使他面对死亡时没有过多的恐惧,因为他不眷恋尘世给他带来的快乐,只遗憾自己没有完成自己的意义。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或者有能力成为保罗这样的人。但是他面对死亡的态度至少可以给我们些许启迪,快乐幸福真的是人生的意义吗?是不是还有更深远的东西等着我们探寻?创造价值是不是比自我满足更有意义?

再次感慨医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至少他们在自我价值的认识上比普通人更加深刻,他们不是的生命追求不只是以自我实现为中心的。

保罗虽然在三十六岁就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但他给这个世界的价值却远超他的同龄人。从医时,他渡病人。患者在他的手中康复。从文时,他渡世人。读者被他唤醒。他的文字变成了一盏明灯,引导着迷途中的旅人走上一条艰苦却更有意义的道路。

有些人选择了燃烧,不为光芒万丈,只为照亮他人。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5

我想此刻比任何时刻都更为合适去写这篇书评了。因为此刻我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死亡,我知道我在300多里以外的家里,我奶躺在床上,死神躺在她旁边,我想为她分担痛苦,想留住她,可我什么也做不到。我什么也做不了,曾经,我想做的就是护我爱的人周全,可我究竟能做什么呢。在死神的面前,我们都无能为力。我们都这么渺小,而我真正珍惜的,爱的人,就要被夺走了,我又能做些什么。妈说,我太自私,我只是自己怕失去,但我奶在承受痛苦和煎熬,也许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也许我的理性是知道的,可我怎么去面临失去呢,那是我奶呀,陪了我19年的我奶呀。她走了,意味着门前的瓜果菜园,各种鲜花的荒芜,我曾经爱吃的菜没有,再回家时,没有人再坐在桥头等我,我再没有奶可叫。那个给我洗尿湿了的裤子的奶,那个为了让我不哭,不惜得罪邻家姐姐给我要勺子的奶,那个坐在桥头,眼巴巴望着我周六周末回老家的奶,那个拿着一堆药给我看的奶,那个让我摸她每分钟一百九十次心跳的奶,那个已经做不了饭了却硬撑着给我做饭的奶,那个明明病重,打电话却在故意用力说话的奶,那个经常念叨,我们家雅儿啥时候回来的奶,那个总在担心我们晚辈的奶,那个每次离开家时,总是悉心叮嘱一定要小心的奶。那个睡在一起时,聊东聊西不睡觉的奶,那个对所有人都很好的奶,她走了,我的生命要空白多少。我只知道,这人在的时候,我的根就在,我们家的根就在,有时,跟她说话,她听不到的时候,我也会烦;有时,打电话,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有时,我也会生她的气,觉得她老糊涂了。可是,现在,心里痛的要命。我知道她在同死神搏斗,我知道她现在很痛苦,也许死亡才是一种解脱。可是,我想再自私一回。奶,求你等我,我明天一早就起来回家。每次,都是失去的时候,才明白什么对我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什么可以交换,可以顶替奶的痛苦,我愿意。以后,我会护我家人周全,这种什么也做不了的废人的感觉真的是太难过了。我现在没有宗教信仰了,我不知道人到底会不会进天堂,我还是希望可以。如果有,就一定可以。奶一辈子吃过很多苦,却从来没有在善良上贫乏过,她谦卑忍让,施舍,容易满足。这样的人如果不能进天堂,又有谁可以呢。不管什么神,如果你存在,求你让这个过程不要那么痛苦。奶,等我。

我知道人终究无法战胜死神,一切在此刻显得那么渺小,非得等到要失去了,才突然明白,拥有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希望安宁平和满足,无遗憾无痛苦。

20xx.09.29.0027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6

在放春节假期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的时候,随手在书架上拿了一本专业方面的书和另一本名为《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书放进行李箱。当时有犹豫了一下确定在过年看本书吗?似乎觉得在大过年的热闹气氛下,看这本书或者讨论这个话题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这是人生需要直面的话题之一不是吗?那这样又有何时间之差呢?

书的作者是一名叫保罗.卡拉尼什(PaulKalanithi)的男医生。他成长在亚利桑那州的金曼,取得了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人体生物学的学士学位。其后于剑桥大学取得了科学医药历史与哲学的研究硕士学位。还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医学院毕业。之后保罗一直在斯坦福,并以神经外科住院医生的身份在与一个个神圣的“生命”打交道。

书中有描述到保罗在求学时期的回忆和在斯坦福住院部高强度的培训的工作生活日常。从初接触解剖人体的紧张到在神经外科面对过一个个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到主刀了无数台重要的手术等等,这一些经验和付出,让他的医术有了飞跃般的进步,也收获很多荣誉。从一个刚进去接受培训,还不停跟在有经验的前辈身边学习的初出茅庐的男医生,到可以成为神经外科的总医生。

按照大家所预想,保罗医术精湛,事业处于上升期,也有一个陪伴已久且相爱的女医生妻子(露西.卡拉尼什)。这样的职业发展前景和身份,是多少人都敬佩和向往的啊~然而现实就像保罗说的一样,从一个医生一下子变成了病人,整个过程措手不及,慌张忙乱。也正是因为自己是医生,才更加明白得了癌症,自己将会面对的是什么。这让他不断思考在人生最后与时间较劲的阶段,应该怎么怎么渡过以及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面对死亡,是什么让我们的什么值得一活?

像露西所说,保罗并没有故作坚强,他允许自己敞开心扉,展露脆弱,接受别人的安慰。就算身患绝症,保罗也活得很充实,还是充满希望,希望充实地度过目标明确,意义深远的每一天。看到书中保罗从发现身体的各种不适,到确诊身患癌症,到之后每个阶段治疗的反应。这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的,甚至在身体极度不适的情况下,保罗还坚持回到医院工作和主刀了很多手术,这是需要多强的意志力才撑得下来啊!我想那个叫“医生”的岗位带给他的不止是高薪,而是真正的热爱和责任心,也是常年与生命打交道更让他明白不能这样在病床接受治疗且等时间夺取他最后的时光。他还想再留下些什么,这也与他重新坚持写作写下这本书,并要求家人保证会出版这本书可以理解到,他更在乎让人们引发对生命的思考等。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7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关于生命告别的书,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很小心地避开了几乎所有类似和相关题材的书。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身份的转互,并以独特的写作视角来完整部作品。这是一个特例,而正是所有的特例才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研究价值。

这是一本200多页的小册子,就像书名一样,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读完,很自然,很顺畅。甚至自然和顺畅得有一些不自然。略感意外的是,一本有关生死的书,内容是如此平和,几乎没有任何起伏,原本还以为会有什么惊心动魄地过程和描写,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轻轻巧巧地就结束了。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同时作为医生和病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可预知的死亡。作者用超乎常人想像的冷静与理智告诉读者,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面对死亡的方式。我一直很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人可以有计划地倒数自己剩余的生命,为短暂的余生做冷静理智的安排。作者甚至没有花什么篇幅去追问自己的内心,探讨生命的意义或者回忆过往的幸福,而只是平实地记述了自己的经历。这是因为这,才让我觉得这本书朴素得过分。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过这本书的人会像我一样,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失望,嗯,就是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失望不是因为书的内容低于预期,而好像是因为一个这么厚重的话题被这么薄薄的一本书讲得平白无奇,就好比看到一个精巧的魔术,被一句话点破之后所产生的——"就这?"

现代医学和科研几乎已经证明了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台机器——有时候运行正常,有时候出点故障,最终彻底失灵。我曾经表达过一个略显消极的想法——人生就是一个认命的过程。无论是谁,最终的结果大概是:"不过如此"和"只能如此".我猜想,作为医生,可能比我们这些人更早地认识到人和生命究竟是什么。于是,就像书里所写到的那样,病人和家属更关心的是如何治疗、花多少钱、还能活多久;而医生也许更想知道的是:上帝保佑,希望我刚刚放在隔壁房间的冰淇淋还没化……

换一个视角思考问题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要换位到自己的对立面。这种困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生存的环境,认识的高度和维度,自身的社交网络等等。这种困难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无知地过活——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时往往不理智。我亲眼见到一个医生脸上略带微笑地对家属解释,病人目前已经处于脑死亡的状态,几乎无法挽救生命了,而家属一再哀求是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甚至还有什么办法起死回生。

于是,意义在哪里?无论一个人是伟大还是渺小,最终,最终都"不过如此"、"只能如此"——要向死亡低头,无论有没有机会,最终的结果都只是"认命".也许,我们可以站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往前看往后看。这个时间点就是答案终将揭晓的那一刻,往前看,过去做了什么;往后看,将来要做什么。只不过,在那一刻,往前看的意义好像已经不太大了。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8

当呼吸化为空气,这个题目看起来很轻松但又有些沉重。习惯了在新鲜的空气中大口地呼吸,作为一个健康人总觉得那种畅快是理所应当。

周围有不同科室的医生,熟悉的不熟悉的,故事也听了不少。似乎身上的哪个器官或者哪个微小的细胞出了问题,都会让人不自在,忍不住感叹原来人身上的每个物件都那么重要。处在医学院校的环境,大概对医生、患者、疾病有多一丢丢的感受吧。最喜欢问医生们你为什么选择现在的科室?最近听到了很别致的很有意思的回答大概恰好与本书有很多的相似。答案是因为大脑是最复杂的最神奇的最难的呀。是,曾经我会想到心内科的人很神奇,外科医生很神奇,脑袋里也没有过多的词汇量来感受。不得不承认,大脑,在人的生命中在社会的发展中如此不可护士。语言、情感,所有可能的科学创造,与之相关。研究大脑的人们,在挽救生命在医学进步中创造的奇迹,其实也是人类社会不断推进的奇迹吧。

读完保罗的文字,似乎在病床前和他一起快速地走了一遍这30年的人生。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优秀的人,也真的有这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可当它成为故事时,也就只是谈笑间的某种内容了吧。有幸的是,作为医生和患者,保罗记录下了这段历程,我也有幸有了这样的一点点思考。

每个医生都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似的修炼,有了别人无法超越的专业知识积累。经济市场上提到最多的话是信息不对称,在专业性极高的领域则更为普遍地探索不对称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是的,医学领域有非常经典的不对称,患者永远无法像医生一样专业地了解疾病,需要有很好的依从性来接受不同疾病进展下的治疗。但此时,我却突然震惊,其实同样,不生病的人,哪怕是医生,怎么可能真的知道患者的情况呢?这也是另一种信息的不对称吧。因为,即使掌握再多知识,医生也只能知道癌症会带来疼痛,是隐隐作痛还是痛不欲生,可这种痛是这样的呢?不知。医生很清楚的知道,这个疾病会带来相关的后遗症,比如无法说话无法走路。可当保住了生命,后遗症带给病人和家属的又是什么呢?的确,除了病人,无人知晓。保罗说他经历了不同的心路历程,接受?委屈?拒绝?放弃?抱着幻想重燃希望?很清楚地知道死亡临近,也第一次知道原来吃什么曾经那么热爱的美味都真的可能是咸味的,疼痛是那样的苦。

人的大脑产生了科学,科学探究真理,可又有人相信世界上有救世主一样神的存在。我是唯物主义,无神论,可谁又能说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自始至终,我也理不清头绪,因为我从来没有去探究意识、科学、真理、上帝,仅仅在尝试无限接近地去浅浅了解吧。

医学领域中,最接近科学和世界本源的研究大概就是对大脑的探究了吧。对人来说,除了生命,还有人格,一个完整的人是怎样的,仅仅是有生命吗?一定不是的。那么在大脑中相差1毫米的抉择可能就会给一个完整的人带来无法挽回的不完整,神经外科是一种怎样的神奇的存在。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那一点点偏离和抉择所带来的无穷的可能。

作者是幸运的。弃文从医,文字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扮演着那么重要的角色,读者也是幸运的,文字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的绽放和消逝。他不断去问,生命还有多久?如果十年,可以继续在手术台上哪怕很辛苦。如果两年,可以写书。如果一个月呢?也许就静静地看看家人吧。在生命最后的判断和抉择中,大概慢慢地清楚了自己到底更依赖更想要什么吧。感谢保罗的医生,在最后的最后,她还是把他当作医生,即使是病入膏肓的患者,也鼓励他去完成7年住院医师的答卷,去完成组建神经科学研究实验室的使命,去完成最后一台驾轻就熟的高难度手术。最后一次刷手、缝合,收拾掉7年来所有的东西,回家。有没有不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入斯坦福和耶鲁,将自己打造工作的机会拱手相让。有没有委屈?毕竟三十几岁距离人们认为的死亡事件还有很远。有没有不舍?毕竟鼓起勇气,在婚姻出现裂痕又转折后迎来你们的孩子。有没有理不清,造物主到底开了怎样的玩笑?毕竟,他人的生命还是现在进行时,而你全部成为了过去完成时。

也许是有的,有所有复杂的感情变化。太清楚这个疾病带来的死亡有多么的不可避免,太清楚最熟悉的片子上的那个肿瘤是自己时的没有希望。

故事很快就结尾了。作者的思路很清晰,而我却理不出头绪。妻子露西续写那最后时光,终于多精英多顽强多接受死亡的人,最后也要在那么痛苦中弥留。还好,家人和朋友给了他最安心的告别。此生,无憾了。

愿生下来活下去努力着或者挣扎着的人们,一切安好。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9

当呼吸化为空气,多么富有诗意的文字,然而阅读中好几处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不是因为这是一部癌症病人晚期的催泪之作,而是因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能理智、清醒、用实际行动过好当下的分秒。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你只是一个三十六岁的神经外科医生,你的生命本来有无限可能性,虽然你的职业让你有更多机会窥探死亡,但旁观者和当局者那根本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对待死亡这件事。

我想,正是因为作者这一生都在探求生命的意义,而这个终极答案就是活在当下。所以当他得知自己得了肺癌之后还能平静接受,在不确定还能活多久的时间里,依然拿起手术刀去拯救更多的生命,去和死神抗争。

他对于事业、理想的近乎执拗的追求让人动容。对于家庭、妻子的责任心也让我感动。只是,当读到他得知自己的癌症病情而只得放下手术刀,闲下来的时候,他竟然感到无聊,我想一个普通人是很难理解他的人生的。这种时时现在人生的金字塔,理想唾手可及的人,本就不是我们这样的凡人,只满足于活下去。他是追求生活效率的人,他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没有退缩,甚至没有疑惑,如果没有癌症,他的前途无量,他可以说马上就能实现梦想,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了。

也许天妒英才,才让他这么走了。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正如他妻子露西所说,他虽然走了,她除了思念他,依然那么深的爱着他。我想,他也会影响每一个看到他文字的人。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篇10

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命运不公?是默默接受,等待着死亡?还是完成自己最后的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

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决定,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他在患病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一是可爱的女儿卡迪,二就是这本书。保罗的心理需要强大成什么样子,才能云淡风轻的把这些经历都写下来,不停地回顾,也就是在这些回顾中,他认清了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我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是啊,我只需要问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的意义?有没有把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过好?每每这样自问,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未来的迷茫,就变成了勇敢和笃定。这是多好的提醒人们的句子啊,无数人用最后的关头、一些突然的警醒作为行动或者不行动的标准,充其量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拖拉寻找着借口。那些熟悉的场景总是频频出现:懒懒地什么都不想干;看着别人汗流浃背,想着自己如此松散;早起几天进行晨跑,便被自己的行动和勇气感动不已,坐在沙发上捧着饮料瓶开始享受成功的自己。

放低对自己、对生活没有要求,我们总是过于容易原谅自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在机会遍地的时候,躺着不动,却盼望着机会降临,等机会没有了才叹息后悔。正如保罗所说,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任何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都值得一直做下去,不管何时,只要去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