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台北人》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2-28

《台北人》读后感900字。

读一本好书,从中能得到一些感悟,对于读后感来说,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您对作品哪些情节印象深刻到想写读后感呢?为此,读书笔记吧的编辑特意呈上“《台北人》读后感”,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台北人》读后感 篇1

要读台北人了。

这书名,真不够吸引人!白先勇?这作家倒是耳闻过,他写的《孽子》还曾红上电视节目呢。

翻开国文老师下达的阅读命令,头个见的诗句并不陌生刘禹锡的乌衣巷。中国文学真够神奇够伟大的了,几个字,如此美丽,如此悽凉,让我略微猜中整本书的底细。书的头篇「永远的伊雪艳」挺吸引人,但直到结束,我还有些不解其中含意,甚至为其倏然划下休止符而感错愕,只觉内文似乎暗暗隐藏些许讽刺和悲伤。白先勇锁住一个主题人物,从其周围脉络而下的铺陈,像是他在本书中大略不变的笔法,而这些文章之宝,或许只需览过一遍,也或许得多加品尝玩味才得了解其中含意吧。看到后来我渐渐懂了,塬来这整本,真的全繫着「台北人」,经过华丽的、沧桑的、波折的、热血奔腾的,而或,从哪来、从哪走的,一本书,道尽了各个走向台北、归回台北、留驻台北、离开台北的台北人,与各个平凡中又不平凡的故事。

这座牵引着一系列故事的台北之都,或许,更可称其为一把时间之钥,因为,它联繫着「今」与「昔」,环绕着多少过去,令人刻骨铭心的记忆;以及歷经多少波动转折,而「再度」或者「崭新」呈现的千万面貌,又管它是优美,或者悲楚的呢?

或许,我还不够明白,不能全然懂得,白先勇反覆使用这些手法,所要表达他内心中真正所想传送的讯息及情感,因为我总认为,没有真正遇过,怎可能理解。也或许,在读过之后,我的所学所想根本不是那回事!可能与书中塬文毫无关联,但是,仍深加感谢「台北人」给予我的那份「获得感」

《台北人》读后感 篇2

『《台北人》充满含义,充满意象,这里一闪,那里一烁,像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遗下遍处“印象”,却仿佛不能让人用文字捉捕。』根据欧阳子女士的分析,她将《台北人》的主题命意分三节来讨论,即“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

过去(青春纯洁敏锐秩序传统精神爱情美理想……)vs现在(年衰腐朽麻木混乱西化物质肉欲绝望)——他们无法摆脱过去,也无法放弃过去。对他们而言,那些过去是他们全部的生命意义。——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人类永远无法常葆青春、停止时间激流的万古怅恨。人,要活下去,要不败亡,最多只能这样——偶然回顾。

灵肉之争,其实也就是今昔之争,因为在《台北人》世界中,“灵”与“昔”互相印证,“肉”与“今”互相认同。灵是爱情,理想,精神。肉是性欲,现实,肉体。而在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中,灵与肉之间的张力与扯力,极端强烈,两方彼此厮斗,全然没有妥协的余地。

但在白先勇视界中,“昔”象征生命,“今”象征死亡。这一特殊看法之根结,在于白先勇将“精神”,或“灵”,与生命认同,而将“肉体”与死亡印证。如此,当王雄自杀,毁了自己肉身,他就真正又活起来,摆脱了肉体的桎梏,回到丽儿花园里浇杜鹃花。至于白先勇对人类命数的看法:『我觉得他是个相当消极的宿命论者。也就是说,他显然不相信一个人的命运,操在自己手中。读《台北人》,我们常碰到“冤”、“孽”等字眼,以及“八字冲犯”等论调。』

《台北人》读后感 篇3

《台北人》读后感1000字!

一曲民国余韵——那些人的后半生!

其实想读《台北人》这本书很久了。从15年看了电视剧《一把青》,继而看了白先勇先生一万多字的原著以后,就很想看了。还有一个原因,《台北人》被誉为短篇小说的《红楼梦》,我就更想看了。

整部作品由14个短篇小说构成,有大人物,中人物,小人物,当然,无一例外都是“台北人”。他们真的是台北人吗?不,他们都是曾经来自五湖四海的大陆人,他们都是失了家园的异乡人。白先勇先生自述,“《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是的,看着这些故事,我竟然有种熟悉感。其实这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从很多的民国故事里都读到过,但我们读过的大多是他们的前半生。《台北人》里面告诉了我们他们故事的后半部。那是一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苍凉,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苍凉,是久违了而又陌生的民国余韵。

其中有一篇是讲的是台湾的一个落魄的教授。在台湾过着清贫落魄的生活,不得不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求人。可是,谁也不曾料到原来他是曾经五四运动的领头人之一,是第一个叠罗汉爬进曹汝霖家里的学生。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沸腾热血和理想主义,早已随风飘逝。过去的光荣,那么多的“想当年”,时过境迁,只能融化于老友相聚的几句谈笑,业已再难提起。回首在看,才发现年轻的自己在人生的长河中早已面目全非。故事淡淡的结束。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无声的追悼。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曾经那些在历史书里读到过的1911年到1949年之间的民国故事,在离开大陆后,很多时候竟然是这样的结局。虽然是小说,但是凝结了无数“台北人”的真实。虽然不是历史,但遍布了历史的沧桑感。

不得不说,《台北人》与《红楼梦》的文化内核是相似的。余秋雨在《世纪性的文化乡愁》里引用白先勇先生的表述:“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怀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出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的,这是纪念,是追悼,是著书立传,就好像每一个新王朝给上一个逝去的旧王朝修史一样。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传承记忆的民族独有的大观。读这样的作品总是让人伤怀,这种伤怀,初始清淡,却深入骨髓,后劲十足。

我想,这样的苍凉感,这样的乡愁,今天的我们,也同样拥有。对于白先勇来说,对于书中那么多的“台北人”来说,这个故乡并不仅仅是指大陆这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而更多是文化的故乡,内心的归属。那个曾经,那个远方,已经随风飘散了。那不仅仅是回到北京,回到四川,回到桂林,就能够回来的东西。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那个金碧辉煌、泱泱大国、开门宴客的时代,那个两千年前就秦皇统一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文化,那个在近现代被鞭笞的体无完肤的民族,所有的一切,都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作为中国人,我们好像注定要承受民族和文化的深刻印记,不住地会乡愁般的回望我们的曾经。

《台北人》读后感 篇4

台北,常常觉得像海市蜃楼一样的存在的城市。常常觉得熟悉,却并没有真正的接近过。

中学的时候,很流行刘墉、吴淡如之类的台湾作家,着实也看了一段时间的心灵鸡汤。慢慢长大后,就觉得似乎台湾作家的路线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台北人》这部小说,最初是蔡康永一再的提起。不过,对于蔡康永的文学选择,我此时已是不太信任的了。后来,在一次网络购书的过程中,为了凑金额,就把在购书单中存了很久的这本书加了进去。

看了第一个小故事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短、小、精、悍。每篇的篇幅都不大。但是寥寥几笔,却常常让人有“进入”的感觉。从国共,抗日的战争时期,到七八十年代的眷村时代。有像蔡康永那样的富家子弟,也有类似于王伟忠那样的眷村孩子。那两三代飘零的人儿。我,并无法品出其中况味。只是常常,从书中,读出那么一丝丝的怅然,一丝丝的忧愁,一丝丝的凄凉。。。

不了解白先勇,亦不了解台北人,更不了解那一段没有经历和感受过的历史。但是,白先勇的这本《台北人》,就光从文学的方向来看,在近现代中国也是非常合我胃口的。不评不论,不褒不贬,一切都只是陈述,功过是非自有公论。在这个所谓世界末日的前段,遇到《台北人》,真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也。

推荐给在努力生活着的人们。

活着,真好。

《台北人》读后感 篇5

白先勇的官二代身份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观察撤退前后那些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人和事。他的叙述从容、准确而又味道十足。从上海百乐门的风月场到阔太太们的客厅,那个时代的你来我往、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陈设器物无一不入木三分如在目前。白先勇毫不回避与这些当代作家常常会投机取巧一带而过的难点进行正面交锋,《红楼梦》的传统仿佛在这些小说中又复活过来,而另一方面偶尔又会令人联想到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关于绅士和淑女的故事。

虽然功力十足,两三篇看完以后却觉得并不够厚味。所有往昔风光不再的感叹,追根溯源不过是人的虚荣心和失落感,把这种虚荣心和失落感展示给我们大家看,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同情和动容;而白先勇在对这种普遍的失落人群寄予同情和感怀之外,并没能真正挖掘出什么对于人生、世界的新发现。只有看到《花桥荣记》这篇时才眼前一亮——老板娘拿起那张合影相框的时候,我们真正被推到了人生中那些无奈和痛楚的面前。我一直强调小说的“力量”,《台北人》教科书般的功力固然深厚,却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力量。,反倒是白先勇较早的短篇《寂寞的十七岁》(这篇很容易让人想起《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虽然技法比较质朴,给我的印象却更为深刻。

《台北人》读后感 篇6

前几天,随意整理书柜,无意间瞥见了妈妈推荐的《台北人》。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柜多年,我却始终不曾翻动过。直到看了老师的书单,发现上有这本书,才打算一探其究竟。其实,以前有很多机缘让我去翻动她,但我都刻意和她擦肩而过,因为它的书名。我一直认为《台北人》是写给台北人的小说,书中描述的是他们的歷史、他们的故事,与我何关?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人们的故事,只不过作者把地点放在台北。

台北人一书的故事发生于一个复杂的歷史时空当中。当时正值国共内战,由于大陆沦陷,许多人随着国民政府来到台湾这小岛。他们可能来自桂林(花桥荣记中的老闆娘),可能来自上海(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裡的金兆丽)可能来自南京(一把青中的师娘)也可能来自其他不同的角落;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从年迈挺拔的儒将朴公(梁父吟)到煺休佝偻的女僕顺恩嫂(思旧赋),从上流社会的钱夫人(游园惊梦)到下层社会的总司令(孤恋花);有社交名媛尹雪艷(永远的尹雪艷);有煺伍军人赖鸣(岁除);有帮佣工人王雄(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有知识份子余教授(冬夜)……他们都有过一段难忘的过去,或繁华、或引以为傲,但这一切的美好都在内战的蹂躏下化作灰烟,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他们背负着这些「重负」被迫来到台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失落、惆怅。在现实生活上,他们受过去影响,有的甚至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他们不断在回忆过去,期望能寻回一点美好,但今昔的强烈对比反而是一大讽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蓄意放在本书之前的无异是最好的注解。

虽然作者没有在小说中揭露什么一鸣惊人的社会现象,反而是以一种不紧不慢的描写方式细细刻画每一个人物、描写种种人生百态。他娓娓道来这一切,从容不迫,但在读完每一篇章后每每使我神伤。我爲(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裡王雄之死感到难过,他是那么忠厚老实、勤勉努力,然而,却因为他长的丑而被嫌弃;我爲(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裡的金兆丽感到惋惜,做了一辈子出风头的舞女,倒头来到底什么也不剩,就连最真切的「情」也牺牲了;我爲(梁父吟)中的朴公感到感慨,虽然白先勇描写他「身材硕大,走动起来,胸前银髥,临风飘然……脸上的神色却是十分的庄凝。」,使我们看到朴公凛然的威严,但事实上他是脱离现实的。

即便已读完这本书,我还是很难把那时的台北、那时的生活与现在的台北做连结。塬来无论再怎么繁华的城市,也会有一段昏暗的过去,《台北人》中的台北就是,它让我觉得沧凉、颓靡,就像一个已经穷途末路的舞女,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凄艳之美。

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所描写的是国共内战时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故事。这已超乎地域的限制,他所描述的既非台北,亦非中国大陆的故事,而是在这个时空下,这些征战时代的人们的故事。作者异乎常人的成就,也就在于他所传承的不仅仅是这十几则故事,更是整个时代吧!他们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走入歷史也走出歷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