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3-09

[精品]东周列国志读后感汇总。

以下内容主题是“东周列国志读后感”,是读书笔记吧为您分享的,作品这本书当中一些感人的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撰写读后感时,要紧密联系原文,却不可直接复述原文,怎样才能在读后感里更好的突出自己的感情呢?还请您收藏本文!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1

《东周列国志》这本书是一部描写我国东周历史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东周五百年间争霸称雄的故事。

我喜欢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挑选了最为精彩的故事,是能让我了解春秋国史的最佳通俗读本。

在这本书里演绎出了许多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书里有倾国倾城的美人、有力能扛鼎的壮士、有精于兵法的将军、有心怀叵测的奸人、有忠肝义胆的门客们,当然还有很多昏庸无能或精明强干的君主。

神箭养由基的故事中有个叫养由基的小士兵,他射箭技艺精湛,百步穿杨,在与敌方一位觉得自己箭术超群,天下无敌,没有人可以打败他的骄傲自大的将军比试中一箭就射中了他的脖子,射死了敌方的大将,获得了胜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骄傲浮夸导致失败,谦虚稳重能使人进步,获得胜利。

书中赵氏孤儿这个故事也十分精彩,更令我感动。故事是这样的:佞臣屠岸贾十分嫉妒赵氏家族显赫的地位,便诬告赵氏家族谋反。正巧国君晋景公也十分讨厌赵氏家族,所以他让屠岸贾悄悄地铲除赵氏一族。此时赵朔的妻子已怀孕了,在千辛万苦下生下了男婴赵武,为躲避屠岸贾的追杀,赵氏的门客程婴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冒充赵武,公孙忤臼抱假遗孤赵武甘心被杀,才使赵氏的遗孤逃过一劫。后来程婴带着赵武忍辱负重藏匿在盂山,15年后等赵武长大成人回到宫中杀死了佞臣屠岸贾,为赵氏一族报仇。故事中赵氏门客程婴和公孙忤臼为了报答赵朔的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和自己的性命,这种高尚伟大的情操着实令人佩服啊!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2

历时两个多星期把《东周列国志》粗看了一遍,它讲的是西周末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用半白话半文言的方式写了出来,并且加上一部分小说形式的加工,虽然这是一本小说,但关于历史方面的问题还是会以历史史实为依据的。《东周列国志》让我对先秦时期的许多历史进行了了解,并且能够把课本上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串联了起来。

在我看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失伦常,败德俗,子弑父,臣篡夺,礼崩乐坏的例子不剩枚举。在这种混乱的背景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物,有治国兴邦的明主,亦有荒淫无道的昏君;有励精图治的能臣,也有谗言献媚的佞臣。一个个以他们为主角,在时间顺序下串联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这五百多年的璀璨历史。

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是还能讲究个师出有名,打仗能够讲究礼节,虽战而不重杀,虽胜而不灭国,而到了战国后期,战争才是真的毫无“义”可言,战争动辄灭人国,屠军屠民几十万,面对虎狼,老少妇幼皆起来抵抗,甚至不乏十五岁的孩童就上战场的例子。

我认为本书从头至尾贯穿整本书的是气节二字,推崇的也是气节,在我们看来可以用愚忠、愚孝来形容,但是对许多古人来说气节甚至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他们能够矢志不渝的坚守自己的信仰,就算刀斧加身也面不改色。气节还可以引申出来忠、信、义等等。烛之武退秦师、蔺相如完璧归赵,都是临危受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算威胁到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渔丈人、浣纱女投河,田光自刎,都是为人谋事而见疑,遂以死明志,只为守信。鲍叔牙管仲相约互荐,申包胥伍员存楚覆楚之论,都是古人朋友相交的例子,古人的朋友之交可以各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去奋斗。

读完这本书,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明白了许多事情,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心中那一缕气节。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3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东周列国志》的书。这本书写了东周五百多年的历史,让人看了身临其境。

其中有一篇《百里奚谋求官位》。讲的是春秋时期虞国有个人叫百里奚。他家里非常穷,但他从小博览群书,很爱学习。在他三十多岁时娶了妻子杜氏,然后去谋求官位。他先来到了齐国,想辅佐齐襄王,但是没人引荐,时间一长,百里奚身上的钱就花光了,只好在路边乞讨。有一位叫蹇叔的人看出来他是个贤才,就与他一起谋求官位。但当时五十多岁的百里奚想回老家,就与蹇叔一起赶回了虞国。在虞国大臣宫之奇的帮助下,百里奚当上了中大夫,但一直没受到重用。蹇叔对他说“虞国国君见识短浅而且刚愎自用,不会有什么作为的。”可是百里奚不听。

后来虞国灭亡了,百里奚被晋国作为奴仆陪嫁到秦国。在途中,他逃到了楚国。楚王不知道他的才能,让他去养马。秦穆公发现陪嫁的人里有百里奚的名字,却没有这个人,就问大臣。大臣说“百里奚有经世治国的才能,只不过没有遇到贤明的君主。”秦穆公与大臣们商议完之后,决定用五张羊皮去换百里奚,这样楚王就不会怀疑。楚王以百里奚就是普通的奴仆就爽快地答应了。百里奚由此被称为“五羖大夫。”百里奚后来又向秦穆公推荐了蹇叔,两个人一起辅佐秦穆公。

在这个故事中,虽然百里奚是主要人物,但我最喜欢的人物时秦穆公,他之所以会成为春秋五霸中的一位,是因为他能招贤纳士,任用贤才,把原先弱小,国土不广的秦国变得强大。他还霸西戎,扩大陕西北部地区,让他的霸业越来越稳固,不愧是一代贤君啊!

读了这本书,不但给我带来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认识了很多贤君。将领和大臣,这本书真是太棒了!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东周列国志》里的《卫懿公好鹤亡国》。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狄人侵犯邢国,有进攻卫国,杀死了卫懿公。原来,卫懿公即位九年来,根本不管国家的事,整天吃喝玩乐,还特别喜欢养鹤。每次出游时,卫懿公命令把鹤载于车前,号称“鹤将军”,却不管老百姓的饥饿寒冷。

一天,卫懿公又要载鹤出游,狄人却打了进来。卫懿公赶忙招募士兵,可城中的百姓纷纷逃到了乡村荒野,不愿意当兵。卫懿公派人抓来百余人,责问他们为何逃避兵役。众人说:“您有一种东西,足以抵挡狄人,何必用我们?”卫懿公问:“什么东西?”众人回答说:“鹤。”卫懿公很惊讶:“鹤怎么能御敌呢?”众人回答:“既然不能作站,就是没用的东西,你压榨有用的百姓,养没用的东西,所以百姓不服啊!”卫懿公很羞愧,立马把鹤放了,向百姓们表示悔过之意,百姓才稍微的聚集回来。

卫懿公带兵出站,一路上士兵都在口出怨言,狄人诈败,引得卫军中了埋伏,士兵本来就无心恋战,现在又见敌人来势凶猛,都丢盔弃甲的逃跑了,卫懿公被重重包围,砍为肉泥。

从卫懿公的故事里,我明白了人不能过于沉迷一种东西,否则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5

最近,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东周列国志》。一回家,我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的时期。诸侯列国之间政权变替、宫廷争权、战争谋略、外交智慧促成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经济发展、思想活跃和文化繁荣。

这本书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中华民族涌现了多少妇孺皆知的人物:孔子、孟子、孙子、老子……这些人物都是当代社会的智慧结晶啊!许多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外交战略,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有先例。比如说晏子使楚,晏子身材矮小,受到楚王和大臣的侮辱,但他运用智慧和巧舌,与楚王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战斗,把他们说得哑口无言,帮齐国挽回了面子,赢得了外交胜利。

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在威逼利诱时有坚强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早在春秋时期的大批人物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前不低头,不屈膝,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

想想我的有些同学,他们被别人的一点点利诱就去做自己本来不愿意做的事,甚至背叛很要好的同学。记得有一次,有位同学叫另一位同学干一件背叛别的同学的事,他本来是不愿意干的,但是当那位同学拿出五角钱时,他就乖乖地去干了。我当时很气愤,怎么可以这样呢?这件事可以看出那位见钱眼开的同学缺乏古人在利诱面前宁死不屈的精神。

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官用计,武将用勇。文武合作,文韬武略,使一个国家打败另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计谋用得更巧妙,武将更英勇,又把这个国家打败了。这就是诸侯列国纷争的场面。现在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打仗、打仗、再打仗。但是要成为全世界不可忽视的强国,除了经济上要有所提高外,还必须要有世界领先地位的高科技和相当高智慧的外交战略,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现在,我既不需要参军打仗,也不需要跟他国谈判。但是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祖国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人才。

这本书使我懂得了现在要怎样做,长大要怎样做。使我受益匪浅。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6

春秋时期,群雄四起,周室衰败,无力号令诸侯,中原大乱,外有楚国之患。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道义无存,礼乐仁义败坏的时代。此时急需一个能平定中原,号令群雄的人,此乃伯也。

欲成伯业必有如公子小白(后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之智。想当年小白为夺齐王之位,以为父出丧之名返回齐国。谁知为扶持公子纠的管夷吾,却于途中暗放冷箭。虽然管夷吾的箭并未射中小白要害,但小白咬破舌尖,吐血诈亡,不仅骗过了管夷吾,防住了他的第二箭,竟然还骗了随行的鲍叔牙。此为急中生智。

误以为小白已死的公子纠放慢了脚步,而小白则换了便服快马加鞭。终于小白赶在公子纠之前到达了齐国。由于他的贤德和鲍叔牙的举荐,小白终成齐桓公。桓公之善在于愿纳贤人之谏,亦有容人之量。鲍叔牙知管夷吾贤德,将他推荐给齐桓公。桓公不计之前的一箭之仇,还任用管夷吾为相。此等容人之度,普天之下有谁能不臣服?

虽然,齐侯有智,但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自知之明。齐桓公深知自己的才能不如管夷吾,于是他下令:“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不过,桓公此举不免让人有覆国之忧。但齐桓公之智正在与此,他下令国人只得称管夷吾为仲父。他用免死大恩,相国之职,万人之敬将管仲“囚禁”于齐,让他为齐效力。

齐桓公可谓:“知贤,知贤而用,用而任,任而弗以小人参之,可霸天下也。”

若欲霸天下,兵甲必足,但是霸主必以德服人勿用威。如卫国为狄所破之时,卫民半罹狄刃,卫懿公亦死于铁骑之下。桓公麾师驱狄,助卫重修宗庙,又送木材重建其国。此乃桓公之仁也,亦为亲邻国之计。在混乱的年代里,桓功亦行周礼,伐楚亦以以讨楚久不效周为名。并请于周天子,联合七国之兵,以压楚境。正如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齐桓公以兵安乱邦,以仁平中原,以礼服人心,被誉为春秋五霸之首。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可以霸天下,得人心,恐怕有也只是屈指可数吧!而仅靠武力夺取天下又能维持多久呢?

兵者救人,能者治人,仁者爱人,伯业之成。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7

读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的大门;读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读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你最好的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认真读书,刻苦读书。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它叫《东周列国志》。

这本书的作者是明朝冯梦龙。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懊恼不已,幽王从此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不久,便死于刀下,亡了西周。

《东周列国志》这本书是时间跨度五百年的故事,书中一共有一百零八回,这一百零八回故事就像一百零八颗珍珠,每颗珍珠都令人印象深刻。我要把他永远记在心里,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后代,永远传承下去。这本书告诉我一个道理做人不要贪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完美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呼吁大家都要好好读书,认真读书。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8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好书,名叫《东周列国志》,这本书共48章节,202页。

它主要描述了春秋战国时代,上自周平王东迁洛巴,下迄秦始皇统一去全国,上下五千年余年间诸侯纷争的状况,其中不乏我们比较熟悉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孙庞斗智、荆轲刺秦王等家喻户晓的故事……所以很快吸引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读完了它。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掘地见母,讲的是郑庄公在父亲郑武公去世后继承了王位,可母亲武姜却因偏爱小儿子段居然厚颜无耻地向郑庄公提出把京城分封给段作封邑。郑庄公为了不伤母子之情,成全兄弟之义,只好将京城分封给段。谁知段仗着母亲的宠爱竟然得寸进尺,到京城后就着手积聚力量,扩充地盘,扩大势力,准备夺权。后来更以打猎为名夺取了鄢和廪廷,但是郑庄公对此仍然忍让。

直到得到段谋权篡位的确实证据才起兵吧段打得落花流水,人仰马翻。段兵败自杀,郑庄公十分伤心,觉得是母亲的偏爱害了段,于是将她逐出王宫,并当众立誓:不到黄泉,决不再与姜氏相见。不过郑庄公终究是孝顺的,气头一过就觉得这样对待母亲于心不忍,又怕天下人笑话。

但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怎么办呢?于是大臣颍考叔献计,派人掘一个地道,待掘到泉水后在泉边建一个地下室,这样母子才得以相见,两人禁不住抱头痛哭。一直以来,在我的概念里,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争夺王位向来是不择手段的,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有时候单凭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仁者才是真正无敌的,孝义之人天不负!它也启发我平时遇到事情要多一些宽容、仁爱,这样才会成为更多人喜爱的孩子。当然书中还有很多让我们深受启发的故事,它们一样引人入胜,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东周列国志》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朋友,你也来读一读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