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4-16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10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秒速五厘米读后感1000字”,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篇1

贵树同学,要是明年能一起看樱花就好了呢

当13岁的明理站在列车道口对面和13岁的贵树微笑说着的时候,她也许不知道,这个简单的约定却成了他们以后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初恋永远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初恋往往你在还没来得及读懂的时候就稍纵即逝了。等你发现时,那个让你一生最难忘的人,虽然一直在你生命中,却早已在你生活之外了。

樱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喜欢上一个人,又需要怎样的速度呢?当樱花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落下时,当那个撑伞女孩回眸一笑时,贵树知道,此刻明理是他的一切。但是他却不知,他的今后数十载中,在十字路口,等电车时的空隙,在小店的角落,在梦中,他不停的搜寻明理的踪迹时,此刻他世界中的一切是明理。

秒速的画面美的让人窒息,飘然的樱花落下,悠扬的大雪飞扬,急速的列车飞驰,神秘的浩瀚宇宙,带着淡淡忧伤的每个画面让你毫不犹豫的全然融入。看着秒速,看着他们的故事,自己也仿佛回到了最美好的那一年```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的这句话语何尝不是贵树内心的独白呢?只为了排遣寂寞的话,找个伴很容易,但无论是贵树和明理心中一直留着对彼此的羁绊,每次和别人相伴路过那个熟悉的收信箱时,总忍不住去望一眼,虽然很清楚,那里面不会再有什么了,有的只是那个时候那一封封书信的思念,那一份份等待的甜蜜。

列车,载着时间呼啸而过。时隔xx年,当他再一次走过那条熟悉的小路,樱花还是那样美丽的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悠然飘落时,在那个列车道口,他忽然看到了自己搜寻十几年的身影,他站在飞驰的列车前等待着对面那个熟悉的微笑```

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个很久之前的梦。在那个梦里,我们还只有13岁,那是一个被白雪覆盖的宽广庭院,远处稀稀落落的闪着几家灯火,堆积的新雪上,有我们两个人走过的足迹。就这样,相信总有一天能再一起去看樱花,我和他,毫不犹豫的,如此相信着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篇2

《秒速五厘米》这部受到无数人好评,感动了无数人的经典之作,我相信许多人都看过,影片中不论是将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演绎的淋漓尽致的樱花瓣,还是那一幕幕极具日本美感的画面,又或是那一首首随故事情节而转变的歌曲旋律,都不禁使人感叹日本除了有故事动人,风格温暖的宫崎骏大师,也有感情细腻,画面唯美的新海诚。

日本动漫丰富的情节,唯美的画面总使人感到惊奇,而精湛的技术,用心的制作也能感动许多人。日本动漫的特点是角色描绘的极其细致,造型与场景接近现实;借助超现实的想象空间,满足观众对不可能发生的事产生幻想。我想,这正是日本动漫为何处于世界顶端的原因吧。

电影《秒速五厘米》是一部唯美而伤感,打动人心的作品,作品对樱花进行了着重描绘,影片中无数次出现了带有樱花的场景。电影讲述了一个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故事。十三岁的明里与贵树在樱花树下约定明年一起看樱花,而突然驶来的火车却挡住了各自的视线,他们无法看见对方的脸。留下的,只是明理灿烂的笑容。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约定即将随着女主角明理的转学而被打破。

三年级的筱原明里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不得不随父母经常转学,这一次她又来到了东京。性格内向,孤僻的明理不太擅长接触别人,但她遇见了与她同为转校生的远野贵树。可能因为性格相同,又同为转校生的原因,明里与贵树很快达成了共识,并且成为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小学毕业之际,两人本约定读同一所初中,因为明里的再一次转学,两人被阻挡在两个城市,所有的联系仅限于信件交流。进入初中没多久,贵树也要转学去到更远的地方,这一次,两人的距离又被拉大了。

离别之际,明里与贵树约定再见一次面,几个小时的车程将贵树带到了明里身边。

樱花树下,雪花纷飞,两个身影紧紧依偎在一起。

时光流逝,十三年过去,明里与贵树早已没有了联系。当两人最后一次在火车站擦肩而过时,两人都强烈感到,如果一人回头,另外一人也会回头,可是这次袭来的火车再一次阻挡了两人的视线,当贵树再望向对面时,已不见明里的身影。

明里结婚了,而贵树也在转角处拐弯了……

当影片到这,不少人已经落下了泪珠。这不禁使我感叹再美好的事物、感情,也终究无法抵挡住时间的消磨与流逝。

新海诚的这部《秒速五厘米》使我们暂时忘记了一切烦恼,投身至浪漫美好的动漫世界中,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纯真、美好的故事,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爱情故事可以这么美好。

如果,樱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那么,两颗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秒速五厘米》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篇3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600字:

看完了《秒速5厘米》,感觉淡淡的忧伤。

也许主人公原野贵树和筱原明里的人生遭遇在人们的眼里非常平常,可是对于他俩这份美好情感的结局却是如此残忍。“一别就是天涯”,原本深深相爱的两个人从此天各一方,不再有交集。如果那天没有下雪,火车没有停开,如果在那个路口,明里转过身来,如果……无论多少个“如果”,当一切都没有发生的时候,它就是“如果”。甚至近在咫尺,甚至擦身而过。突如其来的“火车”,或是任何一个小小的因素,都会更改命运,而身在其中的你我并不知觉。人生中遇到一个“就像是自己”的人,那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贵树和明里遇上了,可是命运偏偏又让他们失去。这样的失去不惊天动地,却让人深深遗憾。

很多人都抱着这份遗憾,走完自己的人生。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没有贵树君的人生也要过得好。”看似积极,却是最让人无奈的一句话。

看完书和儿子交流时,儿子说,你们都是不懂感情的。这话说得有些偏颇,但是在还不成熟的他看来,成年人理性重于感情。他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生存需要的确重于感情。读后感·这也是人生的一个缺憾吧,但是我想说现在的我不是不懂,而是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责任。我能理解感情,但更看重责任,包括尽量能让你享受美好的感情,减少干扰因素。如果你能拥有我没有过的,那也是我人生的价值。美好的情感不只是一种模样,将来你也会懂的。对于生活和人生,我期待随着你的阅历增长,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篇4

最近,终于看了《秒速五厘米》。距上次朋友推荐,已过了一年的时间。那是一个很平淡的故事,因为没有我预想的那样波澜起伏,HAPPYENDING。

至今,仍常常浮现在脑中的一句话是:我不知该如何珍藏明里的这份温暖,也不知该将她的灵魂带往何处去。朋友说,男主角太忧郁了但我觉得只是单单加一个忧郁在他的身上,有点难以接受。也许是因为自己曾经也有类似的迷茫吧。

应该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过这样的迷茫吧!有的只是在年青的时候有过,有的则可能困惑了很久而已。是忧郁让男主角失去那份单纯美丽的情感吗?也许吧!但就像男主角说的,他不知道应该将这颗灵魂带往何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灵魂将可以飞往何处。与女主角分开后,来到新的地方,开始新的学生生活,男主角常常会一个人躺在草地上注视着远处。是注视着远处的她吗?也许他以为自己是在注视着远处的她吧。他渴望地平线那边的景象、他憧憬着未来,但是他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不知道自己的灵魂向往的是哪里,也许是这样,他将目光聚焦在地平线上,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所系的她放在那个焦点上。但她终究不能代替一个灵魂的归宿,所以当时间流逝到人开始清醒的时候,他猛然发现,原本以为最深沉、最真实的情感已消失殆尽了。

片中最后,导演没有给出男主角最后的结局,也许他重新开始寻找,现在的他已不再是十三岁的他了;也许他停止了寻找,也许连导演都不知道灵魂的归宿应该怎样去寻求,所以他实在无法给出比现在更好的结局吧。

以前听过这样一个理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空洞,而这个空洞只有神能来填补。因为同样是残缺的人无法解救他人。我想,应该确实有这样的空洞存在吧。所以,我们的心才会常常觉得缺漏、渴望满足,觉得迷惘这样的空洞的存在,也让我们时常没有信心去承载爱和生命的重量。我们的内心有一种渴望:要寻回这缺失的一块。我们渴望知道我们灵魂的归宿在哪里。似乎只有寻回了,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和信心去面对自己的生命。

今天,我找到我缺失的那一块,也知道我灵魂的归宿在哪。我也确实地看到心与心的距离可以小于五厘米。

在这个瞬间。我似乎明白了永远、心和灵魂的意义之所在,强烈的情感让我想将这十三年所经历的全部都与她分享。然后在下一个瞬间却又悲伤得无法抑制。那是因为,我不知该如何珍藏明里的这份温暖,也不知该将她的灵魂带往何处去。我清楚地明白,我们无法保证将来能永远在一起。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与漫长的时间,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无力感。

那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孤独旅程在那幽深的黑暗之中,只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地前进。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氢原子都难得一见。怀着探寻世界之秘密的心,深信不疑地潜入那无尽的深渊而我们,又将到达何方?又能去往何处呢?

我现在依然喜欢着你。但我们就算是来往一千封邮件,心却不可能接近哪怕一厘米。

在这几年里,我光顾着低头前行,只想着得到那无法得到的东西,但是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而这个不知从何而来的想法逐渐地变成一种压迫,让我只能靠不停工作来解脱。等我惊觉之时,逐渐僵硬的心只能感觉到痛苦。然后在一天早上,我发现曾经那刻骨铭心的感情已然完全失却。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篇5

当贵树的列车在风雪中等待的时候,突然感到很无奈。贵树的无奈,对于日后岁月的无奈。对于物是人非自然也是无奈:在影片的最后,明里翻出过去那封未交出的信,做了一个久违的梦。是啊,久违的梦,两人久不相见,虽然没有真的忘却,但却不再在脑海中或者心里提起,直到不经意间被突然出现的某物给翻出,突然出现在脑海,也只是像一个故事,或者一段小说,像明里说这番话的同时合上的书,只留下些平淡的感动,随即便随风而去了,而生活却仍然继续。这样地终了,不是无奈还是什么?

当列车在风雪中最终慢慢开动的时候,这份无奈也就在寒冷中凝结住了。最后两人相见,相别,竟彼此再也没有见面。

电影的最大威力之一就是叫人产生相应的共鸣。当樱花瓣同时落在远在两处的两个人的手掌中时,人们不禁想起自己,钩出自己经历过的那些无奈的事情。可能是一直没有并再无机会说出的表白的话语,或者是在公交车上遇见却又立即与之分别并在也未见的女生,也可能是樱花盛开时节久久凝望(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背影。当这些都在岁月中远去,留下来的便是一句叹息(你怎能记得住短暂的叹息?),以及在未来的某天(因某物)不经意地拾起,心里生出的莫名的悲喜交加。

我不觉地想到之前看到的一篇关于川端康成的《雪国》的书评。里面提到了徒劳的爱,或者,爱的徒劳。就像在开始列车在风雪中缓缓前行一样,贵树与明里之间,无奈之外,也是徒劳的。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篇6

最美的画作不是撑满纸张,而是黄金比例下勾线与色调的碰撞;

最美的《秒速》不是成全恋情,而是擦肩而过后两人的重新开始。

—题记

当初读《秒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觉得搁置太久应该读完。接触之后,我不得不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枯燥的感受。大概是因为印象中的言情小说都有千篇一律的构造,而《秒速》的故事却颠覆了我的想象。要真正读懂它,进入角色的心境,并感同身受,的确有些吃力。再加上跨国语言的逻辑思维,特殊人物的处境,对于浮光掠影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但当真正走进文字,看见明里与贵树从畏惧、依赖到恐慌、迷茫,最后又都坦然释怀,正面直视生活,见证了这样的成长多多少少也会为之触动,正如书中所说,很多东西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怀,也一样。

《秒速》是新海诚大名远扬的著作,看到结尾,不少人都为之感慨流泪,有的并不是因为明里与贵树没能在一起,而是莫名的泪腺崩坏,我清楚这种模糊的情感,但我并不为之叹息,相反,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其实我刚知道这部作品时,还未闻新海诚大名,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现在想来也怪,我竟会觉得这部作品一定又是在一起的美满结局。后来发现,这是市场小说的成功洗脑。现在看来,要是《秒速》结尾真是明里和贵树在一起,我才会觉得它落入了俗套。也许新海诚正是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才避免了这样的悲剧。

整部作品先不论内容,光封皮、附赠的明信片、内页都恰到好处,什么好处?就是书中常提的樱花的美感。直到看完整本书,内心的这种感觉也没有消逝,反而愈发强烈。或许很多年后我会忘记书中的情节,但我绝对不会忘记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美感。漫天飘散的樱花,疾驰而过的电车,不急不缓的微风,还有拐角处的你和我。

我们再次相遇,却没有见面,但我能感受到你的存在,感受到久违的幸福。

当贵树与明里还是孩子的时候,自那次车站分别,两人便开始了各自的生活。说实在,当看到宇航员这篇我挺郁闷,那是以贵树为第一视角描述的在种子岛的生活,总得来说与明里并没有太多瓜葛,甚至还着重描写了澄田花苗,这不免令人恼怒:明里可还喜欢着你呢,你又在干什么呢?后来想想,这其实是我自己给作品贴的标签,作者并没有说《秒速》是讲男女主的情感纠纷,换个角度,明里和贵树其实就是两条线,只不过在叙述各自人生的时候偶然交叉,而每一次交叉,都是在催化成长。明里从畏惧生活到热爱世界,贵树从茫然无措再到幡然醒悟,这都是成长。这么说来《秒速》关乎的不只有情感,还有成长。

莫言说:“世上的事,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秒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还记得我刚才说的美感吗,那是因为明里与贵树没有在一起,这就是美感。那有人便要问了,都没在一起,怎么会是美感呢?我举个例子:死亡。这个词其实对于有些人来说并不是冷酷与悲哀,而是凄美与哀婉,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但站在美学的角度,这是成立的。再者说绘画,大家画除了抽象,往往不会将主要的内容充斥整个画面,这样反而令人徒生不快,要是有所取舍,就算是不入门的人来欣赏,虽说不上个所以然,但也会感到莫名的舒畅。建筑与拍照也是,两者总要讲究黄金比例,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而这种有所缺失,就是所谓的美感,贵树与明里的错过正是因此缺失,才拥有了美感。以至于最后两人樱花下相隔电车无法相见的画面,却是这部作品美感的巅峰,成为永恒的经典。而当我看到结尾,此时的内心,竟与贵树雷同:莫名的喜悦,涌动的幸福,以及,想跟任何人诉说的心情。我们当时就站在最初的樱花树下,擦肩而过,然后重新开始。

明里的幸福中有贵树,但也有匆忙的丈夫与一尘不染的小家。贵树的幸福中有明里,但也有单纯的花苗与种子岛的生活。我们两根线,无数次重叠交叉,最后又都回归正轨。我们仍旧相爱,却并没有在一起,但在我们看来,这是最好的结局。

观影感受:

那年很美,樱花很美,你也很美。只不过再回首,早已物是人非。

影片有很多未提及,所以没看过书的人,难免会一头雾水。但看过书再来回嚼影片,心里却遏制不住地难受。影片的叙述方式要比书本悲情些,但和书中一样,平淡而真实。

轻谈,短信,喜欢,电车,工作,遥远的你和周而复始的生活。新海诚将真实而平凡的生活方式搬上荧幕,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生离死别,非常平淡地叙述着各自的内心世界,贵树和明里都很细腻温柔。明明描述的画面如此唯美,却仍然让人内心隐隐作痛。

我搬过来了哦,和明里又近了一步。贵树君近况如何,我已然不是13岁的样子了,不知见面的时候贵树君还会认出我来吗?

今天我经过电车的时候,遇见明里了,想起以前很多事情。嗯,当时樱花飘落,很美呢。这的确容易让我们想起13岁的样子。那也算是吧,和明里你最后一次赏樱花,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机会。这很难猜测贵树君,但是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幸福啊。

嗯,你也是,明里。看到贵树最后转身,离开。他的表情明明在笑,却看哭了我。

彼此的距离终于拉近,但心的距离却不会因此靠近一厘米。结局依旧很美,但美得压抑。我突然想起尤妮尔的那句话

“若世上真有所谓的命运,我也只能放声笑看命运的无常。”这就是明里和贵树的生活。平淡,真实,又富予着悲剧色彩的美感。

我仍然不否认这是最好的结局,但我却很难过,仅此而已。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篇7

第一次认识新海诚,是在大学里的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不知道从哪里看来一篇同人小说,标题是《星之声》。事后来看,这同人小说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无非是把原片中的场景描绘一下而已(杂志社人傻钱多的事情时有发生)。然而文中配的几张图还是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一向对精美的场景没有抵抗力。终于在不久后去上海玩时受到了那张名为《星之声》的DVD。只有短短十五分钟的动画,却讲了一个简单而不乏新意的爱情故事。同时附带还有玩票性质的两个短片《她和她的猫》、《笑颜》。从此我成了新海诚的信徒。

有的时候导演就是一个很神奇的魅力。有的导演的作品不用想都值得为之掏钱,比如新海诚。当然也有的导演你要绕道走,比如朱延平。

大四那年动荡的生活让我错过了新海诚的《云之彼岸、约束之地》,对此一直惋惜不已。然而20xx年的《秒速五厘米》终于让我重拾久违的感动。

20xx年是个雷片云集的一年,从最早上映的《江山美人》和《10000BC》这样的惊天大雷,直到《赤壁下》为这个天雷震震的一年画上句号。唯一两部好看的片在还都是动画片,一款《Wall.e》,另一部就是《秒速五厘米》。

前者我不涉及。本文只想说一下后者。若干年过去,新海诚在对画面的雕琢和煽情的手法上更加成熟了。本片的每一幅画面都精美到可以拿出来做桌面。穿插在其中的缓慢忧伤的钢琴曲也把意境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结尾处的《Onemoretimeonemorechance》更是把煽情推向了极致。结尾处空荡荡的路口与飞舞的樱花,宣告一个美丽的故事结束。

20xx年的某一天,在广东的天气已经略微有了寒意的的一个下午,我坐在沙发上简陋的沙发上看完此片,感叹了一句:我觉得里面的男主角很像我。旁边的小美马上就接过去:哪里是像?分明就是你。是么?或许。

到此刻为止,在亚罗米尔的人生中,他所体会过的幸福的顶点,就是一个女孩的头偎依在他肩膀上。对远野贵树来说,和筱原明理一期度过的那个雪夜大概是他人生中幸福的顶点。故事发展的有点类似于《情书》,一段懵懵懂懂的恋情戛然而止于一人的转校。然而两人并没有就此停步。一封一封的书信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内容。雪夜的列车走走停停,贵树的心情也如早已突破约定时间的时钟。窗外的大雪掩盖了许多许多,却掩盖不住一份纯真的感情。那是没经历过风雨,也不含有任何杂质的感情。白雪覆盖的樱花树下,洁白的雪花见证了两个少年的成长。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时间总是能从我们身边带走很多我们珍视的东西。而空间的距离就像一个绝大水洼,只能映出倒影。对贵树来说,在新的生活环境里的六年,与明理的热情已渐渐磨灭,身边的朋友换了又换,身体的伤痛好了又好,贵树一直在坚守一份不渝的感情。或许热情已经不再,记忆已经越来越淡薄,往事已成云烟,甚至身边依然有很好的女孩在爱着自己。贵树始终望着远方似乎没人能达到的地方。

那位左手只有4个手指的女孩,我再也未曾见过。冬天我回来时,她已辞去唱片店的工作,宿舍也退了,在人的洪流与时间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若干年过去,再倔强的情感也只能归于消沉。即使有机会擦肩而过,但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两人已经无法坦然面对。只留下飘零的樱花。有的人,或许还在你生命之中,却早已在生活之外了。

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个很久之前的梦。在那个梦里,我们还只有13岁,那是一个被白雪覆盖的宽广庭院,远处稀稀落落的闪着几家灯火,堆积的新雪上,有我们两个人走过的足迹。就这样,相信总有一天能再一起去看樱花,我和他,毫不犹豫的,如此相信着看过本片已经一年有余,却始终收拾不好心情去为此写点什么。甚至连一个恰当额副标题的都想不出来。因为我找不到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这样一个故事,以及这个故事带给我的心情。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篇8

作为一个女性,在这部动画里面只看到一个男人的懦弱。

新海诚的这部被不少人高度赞扬的作品,凭着唯美的画面,纯爱的剧情,最后一个悲情的结局。然后大家都仿佛被感动了一遍。

不得不说这部动画,每一个风景定格都有让人截图的冲动。

然而剧情,当第一话樱花抄中,中学的远野贵树在火车上面回忆小学时,面对明里的转学而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然而两个人的再次接触却是因为半年后明里的来信。

樱花抄的结尾,冰雪中的贵树和明里在飘散着雪花的樱花树下接吻。两个人大概从此有无尽的可能。

然而第二话中,远野却只知道每天编辑不发送的邮件。

最后第三话,早已经过上幸福生活的明里,和远野同样回忆起13岁的那些事。

然而远野却始终活在回忆之中,活在自己的爱这种。身边有一直在等他的人,远方有自己喜欢的人,却没有去接受,也没有去追求,只在那里独自痛苦。

但文艺好像总是敏感懦弱世界的艺术。假如每个人都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勇敢追逐自己喜欢的事物,这个世界会少了很多悲剧。但就像偶然看到的一句话:喜剧是偶然,悲剧是必然。这个世界只有命运悲剧值得惋惜。所有这些因矫情而产生的悲情,大多都是主人公的自我感动,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人生并没有看着每个细节聆听着心理活动细细品味的观众。绝情点说就是无用的作。

然而本人还是十分喜欢这个结局,贵树和明里回头,城市列车开过轨道,贵树在期盼。然而列车开过,对面却没有那个人的身影。如果说这部剧写实,大概就是因为爱情往往都是这样,我们感动了自己,却早被对方放下;我活在到处都是你的影子的世界中,现实的世界中,你早依偎在他人身边,和他人的影子重叠在一起。

最后远野的微笑仿佛在暗示着另一个故事的开头。那另一个故事有无限的可能性。如果本人是远野,会在内心中用文艺腔调独白:感谢那么多年后的这次相遇,让我知道了放弃。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 篇9

沉静的笔触,波澜不惊的情节就这样叙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种简洁的真实告诉我们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情愫的浮现,悸动的产生,思念的苦涩,回忆的美好,现实的无奈,情感的转移,过程就是这样。

时间如樱花般在无数个五秒前静静坠落,又在无数个五秒后引起了永不可逆的变化。这就是时间的动与静。影片以主人公沉默孤单的生活象征了时间的平静,又以自然万物四时的瑰丽变化和物质社会的运行发展展现了时间动态的一面,同时外界的动态深深也影响了沉默寡言的主人公的内心,使他的精神世界并不像表面那么木讷。

故事起于十三岁的贵树和明里两人相互思慕相信那样美好纯真的年少故事,我,你都曾有过。两个人在樱花树下赏樱,在快餐店里聊怪诞虫抑和欧巴宾海蝎,那时候他们还小,不知道什么是时间,也不知道它的可怕。于是时间给了他们一个障碍就像给我们每个人一样,两人因为转学而分别,空间的拉开重新定义了时间,于是两人的聊天要等一封信邮寄的时间,见面要等一列火车辗转抵达的时间。明里是这个故事的主动发起者,但却不是这个故事的最终坚守者,这对贵树来说有点不公平,可谁又能保证经得住时间的消磨呢,在时间面前我们都是败者。就这样故事终结于27岁,火车掠过,贵树没能开间明里,她并没如想象中那样面带微笑的看着他而是消失在街道中,无名指带着别人的戒指。影片真实不落俗套,虽然伤感重重但我宁愿如此欣赏品尝。

花苗是个孤独者,三个人的故事总有一个最孤单,但并不是每个孤独者都能够自我拯救,但她是个例外。电影极为细致的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的暗恋过程,鼓起勇气的那一刻,她认识到了贵树心里的人并不是自己从而全身而退,不再依赖心中不实际的寄托,努力面对未来。电影中表现了她在之后征服了海浪学会了冲浪象征着他鼓足了勇气找到了新的方向。花苗由从前内心的骚动重归了澄静从此完成了她自己在动静之间的成长。

语言永远不是画片最好的表达方式,更好的途径是画笔和摄像头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