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书笔记 > 导航

杜甫传读书笔记

发表时间:2024-03-09

杜甫传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篇揭示“杜甫传读书笔记”内涵的文章,在阅读作者的作品后,我们一定能从中感悟到什么。 写读后感是对原文再次思考的过程,只有变得更好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1

杜甫,诗圣,英名千古流转,却是一生颠沛流离,纵使茅屋为秋风所破,也不忘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诗句离我们很近,可诗人的经历与内心,却从没真正展现于世人。洪业,著立此书,蓬门今始为君开。

洪业本人钟情于杜甫其人其诗,故于杜甫的相关研究用力颇深。在哈佛大学二十年间,于1952年的“TuFu:China’sGreatest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迄今为止仍被公认是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的最重要著述。

这本书是由英文再翻译回中文,而且中国古籍出版社的原版已无法买到,入手了一册影印本,也算显得我心诚意笃了。

杜甫一生官运不畅,又遇安史之乱,算不得什么成功人士。但他上不忘爱国情深,下不忘爱民意切,对朋友敦厚良善,对家人关爱赤诚,不弯不折,不气不馁,临风潇潇如翠竹苍松。

你读他“复何时会于王镐之京,载饮我浊酒,载呼我为兄?”,你读他“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样的好友是暖心的。你读他““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你读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这样的夫父兄长是体贴可靠的。

书中说,“终其一生,杜甫始终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愿望中徘徊:退隐山林间,或是置身庙堂上。贫穷和家庭责任感始终是妨碍第一个愿望的主要因素。不良的健康状况和忠诚直谏的责任感则是第二个愿望的阻碍因素。”这大概也是千古文人宿命的真实写照,也是杜甫伟大之处。

洪业对杜甫的评价是“温柔敦厚,旭日春风”,所谓至情至深,我们喜爱杜甫千年,喜爱杜甫诗文千年,也正是因为了这一份真与情。

结语引用作者原文:

“我不敢轻言自己完全懂得了作为诗人的杜甫。我相信我对于作为个人的杜甫已经有了相当准确的了解。他是孝子,是慈父,是慷慨的兄长,是忠诚的丈夫,是可信的朋友,是守职的官员,是心系家邦的国民。他不但秉性善良,而且心存智慧。他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深入的研习,得以理解人类本性的力量和脆弱,领会政治的正大光明与肮脏龌龊。他所观察到的八世纪大唐帝国的某些情形仍然存在于现代中国;而且,也存在于其他的国度。”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2

《杜甫登高》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诗,通过描写登高的场景和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深情地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意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让人浮想联翩,引发了我深深的共鸣。

这首诗以登高为题材,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中的杜甫笔触纵横,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将登高时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篇中的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将风猛、天高的景象与猿猴哀鸣相结合,表达了高山秋天的凄凉之感。接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将清波、白沙、飞鸟描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正是这些独到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种壮丽景色给人带来的震撼。

而不仅仅是景色的描绘,诗人还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心情和境遇,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处境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思索。尽管时光流转,岁月变迁,诗人仍然常年奔波、孤苦伶仃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这种无奈和无助的境地,以及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中的描写不仅仅展示了诗人对登高景色的个人感受,还透过景物折射出了一种对人生的豪情壮志。杜甫笔下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两句,道出了诗人雄壮的志向和对于人生的热爱。他倡导追求人生乐趣的同时,也要抱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种对人生的豪情壮志,给人以力量和动力,鼓舞着人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读完《杜甫登高》这首诗,我被其中展现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思考所深深打动。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思索,以及表达对于人生的豪情壮志,让我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与体验,也给予了读者们力量和启迪,让人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悟。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3

提要: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熠熠闪烁的明星,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他的忧国忧民精神更是为后世称道。而在大时代里他曾是小人物,甚至于,名字也不起眼。他有报国壮志,却难以施展;他心系黎民,却遭受误解;他曾有过官职,却生活困顿。他在拼搏事业的路上有许多无奈。这些无奈源自于什么呢?

关键词:社会大动荡 统治阶级内部昏庸 潜规则 强烈爱国心 为仕失误 无奈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工部。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状,被后世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称为“诗圣”。他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却始终没得到重用,一生饱经忧患。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在拼搏事业的过程里,因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只把诗人看成清客和帮闲,看成它的点缀,从不能容忍他充当人民的喉舌,谁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谁的生活便会受到冻馁的威胁,杜甫的悲剧也就无从避免。他的无奈已经超越了无奈的定义,成为普通人难以体会之重。究其事业无奈感的缘由,可能有:

杜甫20岁后的生活可大致分为4个时期:南北壮游(玄宗开元十九年至天宝四载731--745);困居长安(天宝五载至十四载746--755);为官流亡(肃宗至德元载至乾元二年756--759);漂泊西南(肃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760--770)。

在这4个时期里,从天宝十四载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唐朝陷入一片混乱,战争不断,政权不稳,民生凋敝。即使8年后安史之乱被平定,唐王朝也是虚有其表,藩镇割据,外族侵犯频繁,局部地区(尤其西南)兵变实属常事。社会的大动荡使得统治阶级已经无暇顾及治国人才的筛选,而是更看重可以迅速平定战乱的武将。这一点可以从757年唐肃宗感动着杜甫的报国热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而看似相当重要的职务却由“从八品”官员担任,看出皇帝并不是需要什么真正的谏臣,而是把他当做身边的点缀。而当时杜甫也只是一个名气不大的诗人,生活条件的恶劣,年龄的增长使他疾病缠身,形容枯槁。就第一印象来说,他不可能是必需的人才。而且杜甫在这之前有很多写实诗歌是针砭时弊的,如:《兵车行》《丽人行》等,是官僚阶层难于容忍的,统治阶级不会让一个会或可能制造对他负面影响的人身居要职。

如果时代没有开始安史之乱,杜甫的前途会不会更有希望呢?答案是:也不会!唐玄宗从开元之治晚期开始沉湎女色,荒于政事,政权由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长达十九年之久,而李林甫最疾恨文人,怕他们任意批评朝政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策划了无一人及第的科考,还对玄宗谎称“野无遗贤”。而这次考试35岁的杜甫也参加了,他把这次考试看成他唯一的出路并且以为一定能成功,不料是这样的结果。落榜的同时,杜甫的父亲可能在奉天县令的任上不久就去世,他的家境从此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物质上的支持和任何有利前途的人脉关系。在家道没有完全衰微时,他的壮年有十年漫游,而他漫游途中所结识的朋友多是游猎玩乐的朋友,并没有什么实际上能援引他去做一番事业的人物。即使这个时期结识的李白,李邕,高适等名人,对杜甫的前途也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杜甫所推崇的耿介人士张九龄,严挺之都被李林甫排挤,离京不久便逝去;李白,贺知章等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李邕在任上被李林甫势力暗杀;左丞相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后也被迫自杀;而后来与杜甫关系密切的房管也贬为宜春太守。可见当时的唐王朝统治阶级何其腐败黑暗。

杜甫的为官经历有三次。755年,长安,也许是上承左丞相韦见素的诗起作用,44岁的杜甫,被任为河西县尉。但当时的县尉是为恶的官职,他已然辞却改就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任务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钥匙,职位正八品下。为此他写了诗《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没工作多久,安禄山打到洛阳,长安沦陷,国难官不成。757年,凤翔,46岁的他被唐肃宗任为左拾遗,职务是供奉皇帝,进谏言,举贤荐良,职位从八品上。但仅工作三个多月,肃宗不喜欢他,被放还回家。764年,成都,53岁的杜甫受严武的举荐任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职位从六品上,但因幕府幕僚间相互倾轧的状态使杜甫心力交瘁,次年正月便辞职卸任。从他的事业轨迹看,杜甫没有大起,也不存在大落,甚至谈不上是一条事业线。

任何时代都有潜规则。杨玉环受宠,全家得势;李林甫掌权,异己得诛,在这样**的时代,这样腐坏的统治阶级,这样无情的潜规则下,杜甫没有好的地位,没有优的背景,没有多的钱财,没有厉害的人脉,没有惊人的治国之才,上级不讨喜,同级不讨好,想要有所作为实属难事。史料记载,在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出三篇辞气壮伟的“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赏识,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他则等待分配,但没有下文。之后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举荐,但都没有结果。可见杜甫前途的无奈,外在的压迫和排挤是占很大比重的。

杜甫的家世与出身是有亮点的。他是晋代名将杜预(222-284)的第十三代孙。杜预的少子杜耽任晋凉州刺史,杜耽孙杜逊在东晋任魏兴太守,杜逊子杜乾光的玄孙杜叔毗任北周硖刺史,杜叔毗子杜杜鱼石在隋任获嘉县令,杜鱼石子杜依艺任巩县令,杜依艺子杜审言任

膳部员外郎,杜审言子杜闲(就是杜甫的父亲)任奉天县令。可见,杜甫出身于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自小耳濡目染的是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而他也极其推崇他的祖先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希望可以延续先人的事业和文才,重兴家庭声势。在《进周赋表》里“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可见杜甫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他中年时期积极谋取官职,不惜向任何一个当权者寻求援引,结果总是让人抑郁。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是值得敬佩的,但没有结果的追求是不够明智的,是在自我施压,自我禁锢,是很无奈的。

杜甫的事业追求心是超出他能量之外的负担,除此之外,他的精神自我禁锢还在于他有着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出身使他在当时享有很多特权,但他一生多是在贫困中度过。他的强烈爱国心让他即使穷,也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即使没有物质的救助,也要用诗为苦难人民申诉。他为逃役的老翁一家写《石壕吏》;为不足年龄被迫征兵的孩童作《新安吏》,自己草堂漏雨他想的是天下仕子的处境;自己有温饱问题却为孤居无食的老妇写解围信;为新婚后作死别的夫妇吟《新婚别》……他无时无刻不关心天下苍生,他没有学李白的放任潇洒,他没有学陶渊明的遗世独立,他追随着屈原式的坚守,却比屈原更坚韧。当社会处于病态,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自己想极力援救却无计可施,他的无奈会有多重?!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4

从诗人到圣人p>

看完冯志先生写的《杜甫传》后,我才渐渐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的的真正的杜甫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打着自己的算盘,想着自己的利益,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是杜甫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杜甫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旧无比夸赞那些势利的权贵们。对于汝阳王李琎和驸马郑潜,杜甫一方面在赠给他们的诗中说他们对待自己“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难”,私下里却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看到这,我不禁觉得“虚伪” 、“趋炎附势”这些词用在此时的杜甫身上也毫不为过,杜甫似乎与小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后来的杜甫,接近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

这时杜甫已完全融入百姓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百姓紧紧相连,这一刻的杜甫,绝不再是虚伪的渴望谋求一官半职的杜甫,也不再是盲目侍奉皇帝、安于享乐的杜甫,这一刻的杜甫,才是我们一直敬仰的伟大的诗圣杜甫!

从平凡甚至庸俗的诗人到伟大的圣人,杜甫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转变。经过这次改造,原因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是经历,这是杜甫一生中遇到的无数挫折和磨难。对,这个回答自然是正确的。在长安十年的仕途,让杜甫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而四处游荡的痛苦经历,让杜甫深深体会到,人民深陷其中。

但是仅仅靠此就能造就我们的一代诗圣?试问,像杜甫这样没有好事业的人是不是很少?像杜甫这样被迫流亡的人少吗?

难道像杜甫这样目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人很少?但是,诗圣又有几个?不也仅仅只有杜甫一个。

经历固然会对杜甫的转变起一定作用,但是我想,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自身,而是一颗他一直深深埋在自己内心的种子,一颗叫做“同情百姓”的种子!

假如杜甫没有在内心埋下这颗“关心百姓”的种子,那么无论他经历多么多的人生坎坷,目睹多么多的百姓不幸,也只会变得更加麻木,对自己的人生更加麻木,对百姓的遭遇更加麻木。但是从刚来到长安开始,杜甫除了与别人一样惊叹长安耀眼的事物外,还比别人多一样东西,那便是对百姓痛苦的同情,也就是那颗种子。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或是流浪、逃命,杜甫始终带着这颗同情百姓的种子,尽管有时虚伪,尽管有时趋炎附势,尽管有时自身难保,但那颗种子却一直在他的心中,并悄悄地生根、发芽、生长。

而杜甫自己的经历,无论是因为被统治者搁置而难以付出,还是因为流放和见证了人民的苦难,都成为了那颗种子的自养。最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把那颗种子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杜甫也成了一位忧国忧民、歌颂人民疾苦的诗人!

从平凡甚至虚伪的人到最后让人敬仰的圣,看似天大的转变,或许,从杜甫在心中埋下“同情百姓”的那颗种子起,便已成为一个必然!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5

登高杜甫读后感

《登高》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其主题以咏山为主,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丰富感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读完杜甫的《登高》,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的感悟和思考。

首先,通过《登高》,我能感受到杜甫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描绘了高山巍峨壮丽的景象,蜿蜒的山路、奔腾的江水、苍翠的树木,以及那矗立于山巅的云海,使我仿佛置身于山巅之上,感受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杜甫对生命的敬畏,他知道登高的人少一个,也知道兄弟所经历的危险和困苦。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然的关注不够,常常忽视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伟大。读完《登高》后,我发现自然之美是如此庞大而壮观,我们应该更加敬畏大自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其次,杜甫在《登高》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还对社会现实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之情。诗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中的动态变化,表现出作者对当前的动乱局势的担忧和对社会的深思熟虑。读者不禁感叹时代的艰难和人们的苦难。登高的过程中,诗人常常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景象,他从高处看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杜甫对于了解更广阔的社会现象的渴望。对于每个人来说,认清社会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并在改革中寻求解决方案。

然而,《登高》并不仅仅是一首歌颂自然和关怀社会的诗篇,它也是一首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读《登高》,我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诗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对年幼时期美好回忆的追忆,“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表达诗人虽然如今面对困顿,但是依然不忘初心的坚持。这让我明白,人生的奋斗是很重要的,也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登高,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开阔视野,并在挫折和苦难中不忘初心。杜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不要放弃对人生的追求,勇往直前。

通过阅读《登高》,我认识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杜甫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考,精湛的描写和对社会的深刻了解,使我深受感动。这一篇800多字的长篇诗篇给我的启示是巨大的,引发了我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并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无论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还是社会的关怀,都需要我们从生活的琐碎中抽身而出,登上人生的高峰,俯瞰世界,不忘初心。

总之,《登高》是一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的辞章。通过对诗人在登高中所体验到的丰富感受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的描绘,诗中所传达给我们的启示是巨大的。杜甫的这首诗饱含了人生的智慧与哲理,使我在读后产生了无限的共鸣。读完《登高》,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追求和价值的思考。对我来说,它是一首深具意义的伟大诗篇,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6

我读过的第一首杜甫的诗,是《梦李白.其二》,那时我只有三岁。现在虽然依稀记得其中“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等诗句,然而其中的深意,十多年来我从未探究过。

人物传记通常评价得较为客观,个人崇拜和偏见相对较少。世人对于喜爱之物或是人,常多褒少贬,故而多年来我所听说的杜甫,已经不再是“诗圣”,而是一个真正的“圣人”,或是“神人”,他超脱于世,比君王更懂百姓,他才高八斗,他不慕名利……

然而在传记里,我所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诗圣”,而不是圣人或是神人,他曾走过的那年那月,有着一个普通人的艰辛困苦,他所期望的功名利禄,是凡夫俗子所追求的浮华。但是他的诗,却是在平淡艰苦的生活中最为与众不同的亮点。

情随事迁,他的诗,随着他生活的欢喜悲忧而千变万幻,而他的生活实在太艰苦,以至于他的诗,无论如何总笼罩着一层布满忧伤的细纱,剪不断、理还乱。他与世人分享喜悦的诗,寥寥无几。

中年的杜甫,可能是到了他此生最忧郁的时候,忧郁到他都不愿意生男孩,我记得自己在《兵车行》里见过的诗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读了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在那样战乱的年代,他甚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却不是像普通人那样,受杨贵妃被宠的影响,为了靠女儿的美艳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他虽颇有抱负,但他只是一个忧心忡忡的父亲,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送死的父亲!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更加思念李白,可以说,李白那样的.洒脱与不羁,是他所向往和曾经试图追随过的,除去与李白深刻的情谊,本质上,他思念的是他对于浪漫主义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却是他对现实的失望所表现出来的,故而连写两篇《梦李白》。但是他终究不是李白,不像李白那般深受重用过,也不像李白一样“欲与天公试比高”。

他对现实极度失望,但他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沉没在世俗的巨浪中的手无寸铁的文人,他还要依靠着这些世俗活下去!

于是,他曾经不羁的心,在凡尘中落寞成一季风花雪月。

他曾经向往的浪漫,在世俗中已然成了海市蜃楼。

所以,他并非李白那般“仙风道骨”,他成了“诗圣”,而绝非圣人,他把一生的抱负转为走向人民,他含泪写下了《三吏》、《三别》,取代了曾经“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而他不再抱有期望的朝廷上,玄宗也自食其果,导致“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而行宫也寥落不堪,正如元稹《行宫》所说,“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样的时刻,杜甫的梦彻底醒了,从此用余生,在笔下为百姓力争幸福的生活,也为后人记录下了兵荒马乱的那年那月。一代“诗圣”从此诞生!

他曾走过的那年那月,是一个为世俗打击而又不得不依赖世俗苟且求生的俗人的磨炼,所幸他最终被磨炼成了一大诗人,名流千古!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7

《杜甫传》读后感1000字!

少陵野老归野,浣花溪寺望春。

去成都时特意去了杜甫草堂,可惜我们选的时间不太好,当天大雨倾盆。

本想着,也许雨天游人会少一些,其实不然。走到草堂遗址处时,游人密密地挤在草屋之中,我有些惊讶于人们的热情,同时也忧虑扰了“诗圣”的清修,只好略带遗憾地远离了草屋。

759年,48岁的杜甫到达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

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写杜甫初到成都时的情形:“杜甫在庙里没住多久,便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先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树下建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

顺带说一句,浣花溪这个名字个人非常喜欢,离开了草屋之后,顺着小溪走了好长一段路。

几乎每一位国人都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杜甫诗作的,从《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到《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都时常被后人吟诵。

李龟年是大唐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遇李龟年,是在724(开元十二年),这时的杜甫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几十年后,晚年的杜甫在潭州(长沙)再次偶遇李龟年时,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平日里,我们对诗圣杜甫的了解多是因为一首诗作,或者是因为一个传说,非常的片面。读《杜甫传》,可以让我们对杜甫的生平有更加立体的了解。

2019年,冯远征导演并领衔主演的话剧《杜甫》在首都剧场首演,得知消息之后,人提前一个月就在网上预定了演出票。

整部话剧从李白、高适、杜甫三人把酒言欢开始,到三个人各奔东西,再到杜甫流亡途中写下“三吏三别”。最后,话剧落幕在杜甫高声吟诵《春望》,童声背景音让观众们听得潸然泪下。

《杜甫传》中写,游侠与求仙,在李白的一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对杜甫来说,这两种生活于他非常遥远。然而,当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因酒后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离开长安来到洛阳之时,杜甫因倾慕李白,被李白的文采吸引,欣然与李白一同渡黄河来到王屋山道家圣地。

冯至先生说,这在杜甫的一生里是一段插曲。这段插曲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的伟大时刻。

在这里,杜甫李白与高适相遇,三个朋友度过了一段呼鹰逐鹿的田园生活。

杜甫与李白、高适两人虽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之间纯挚的友谊、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令人羡慕,在我看来,李白和高适是杜甫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冯至先生在前记中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这段话让我由衷钦佩冯至先生,他坚守文人操守,为我们讲述了杜甫真实的人生故事,让我们在吟诵诗圣留下诗篇的同时,也可以走近诗圣杜甫的世界、品读杜甫的人生。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8

杜甫阅读心得

杜甫,中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真实、激情和关怀社会的情感著称,流传至今仍然被广泛赏识和研究。我近期阅读了一些杜甫的作品,深受启发和感动。在阅读过程中,我体悟到了杜甫作品中的一些重要主题,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启示。

杜甫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于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在他的一首名篇《兵车行》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描绘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恐怖。他描述了士兵们用尽全力驱动车辆,艰辛地前行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描写,杜甫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所面临的困境。这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和平的渴望和珍惜。

杜甫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和政治风云的观察与思考。在他的一篇《秋夕》中,他以大自然的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慨。他把人生比作秋天的夜晚,黄昏的宁静中隐含着对无常和必然性的思考。这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警示我珍惜每一个瞬间,用心去体验每一个时刻。

杜甫的作品也以其深刻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著称。他的一篇名作《登高》中表达了他对古人智慧和哲理的憧憬。他通过登高来寻找心灵的宽广和启迪。他写道:“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个描写展现了杜甫对壮丽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激起了我对山川壮丽的向往。同时,他还在其中表达了对古代圣人的敬佩和追求,他希望能够通过向古人学习和借鉴,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杜甫的作品中也展示出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他的一首著名诗作《月夜忆舍弟》中,他回忆起兄弟之间的情感和曾经的欢聚时光,并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贫困带来的痛苦的忧虑。他抒发了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这让我深感社会关怀的重要性,也促使我思考如何自己能够为解决社会问题尽一份力量。

小编认为,阅读杜甫的作品是一次富有启发性和感人至深的经历。通过他的作品,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的诸多问题,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启示。杜甫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阅读他的作品,无论是当代读者还是后世后来者,都能够从中获得启迪和滋养,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杜甫的诗歌将永远传世,为后人指引前行的道路。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9

g1701 曹馨

初见这本书,以为是老大哥和小迷弟之间的绝世情怀,没想到却带我走进了当时那个社会下传奇二人组令人心寒的事件。李白依旧是那位卓尔不群的谪仙人,杜甫仍然是那个踏青大地游走河山的爱国少年,只是,他们二人均在世俗的摧折下多了几分悲哀和孤独、更令后人惋惜和心痛。

李白两次进长安,第一次本想做官干大事,却始终得不到重用,被皇上在宴会上传诏作诗以此来取悦皇上,终因得罪**贵族而被“赐金放还”。他第二次去北京,成为他一生中最华丽的乐章。恰恰相反,杜甫来到长安,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痛。当他遇到主考人李甫林时,李甫林命令他不要招收一个人,他屡遭政治挫折和经济困难。他只能在贵族官邸和他们一起喝酒写诗谋生。

同时,他对黑暗现实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杜甫硬生生地从少年磨成了“老杜”、也愈发接近百姓的心,这样忧国居民的他,更令人心疼。

再来说说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杜甫第一次遇见李白是在李白被“赐金放还”那段时光,杜甫作为李白的粉丝一直陪他游山玩水、求道炼丹,对李白疯狂崇拜。那一年成了二人心中最快乐的时光。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三次见面后,两人结束了“放荡齐赵章、表马颇清狂”的日子,一转身,便是一辈子的未曾相见……

从后人的角度看,杜甫写了20首涉及李白的诗,李白只为杜甫写了两首诗。最令人悲哀的是,连一个小小的**李白都可以为人家写一首《赠汪伦》,真一股心酸涌来。在杜甫的天空中,李白是唯一闪耀的星,而李白的天空里,群星灿烂浩若烟海……最后,李白身亡,杜甫过了很久,才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个消息,他长叹一声,半晌未醒,数年后,五天未吃东西的杜甫在县令的招待下暴饮暴饮、活活把自己撑死。

李白一生风流,无数人为之呐喊,杜甫半身凄凉,无人为之欣赏,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老杜、而李白没被称为老李?因为杜甫未曾年轻、李白从未老去。

这本书是郭沫若对《李白与杜甫》的重新解说和塑造。全文共分七章,对李、杜的遭遇和异同进行描写,保持了原意。二人都是诗坛的奇迹,交相辉映,缺一不可。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10

杜甫的别称很多,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等。如今在著名文学史家萧涤非先生眼里,他还是人民诗人。在萧涤非先生的《人民诗人杜甫》一书中集中介绍了为什么杜甫是人民诗人,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思想根源,艺术创作的变迁,人民性,主要作品风格,体裁特点,对后世的影响,文学史上的地位等等。这本书对于想全面了解杜甫,研究杜甫诗歌思想的朋友非常有帮助。

读杜甫的生平,看得到正是四处漫游的经历让杜甫比别的文人看到更多中下层民众的生活,看到繁荣背后的痛苦。也因为同情下层贫苦民众的性情与上层官场的不融洽,也使得他官场失意,曾经的豪情壮志渐渐被现实磨去棱角,只有在诗歌之中才得以一书心中的不平和愤懑。

选择与平民百姓为伍,心向老百姓生活靠齐,为贫苦百姓代言,这样的杜甫其实也是时代与个人的自然选择。战争残酷,民不聊生。作文眼中的人民悲苦,一如自我的坎坷,这样的心声是两相映和的,这样的心声既是他自己的,也是符合普罗大众的,属于时代之下的人民的,属于所有不甘于现实,渴望美好生活的向往者的。

面对不公,或者消沉落没,或者苟且偷生,或者同流合污,但也有像杜甫这样以激昂的文字发出振聋发聩之声,以诗写意,以文为人民立传的诗人。这样的诗人又怎么不被称为人民的诗人呢?

《人民诗人杜甫》很值得一读,作者萧涤非先生文笔简炼生动,对杜甫的逸事如数家珍,信手拈来,非常好看;对其作品分析也独有精道点评,很适合对杜甫有兴趣,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朋友阅读。

科技兴邦,娱乐至死。不要再“玩”坏杜甫了,多看看杜甫正面公正客观的评述,多看看这位真正的人民诗人的真实吧。精神的薪火永相传,只有与人民紧紧站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更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