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走向共和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10-22

走向共和读后感10篇。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向共和读后感10篇”,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1)

一,历史——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最有感触的几部国内历史片就是《武则天》、《雍正王朝》,《大明王朝》和《走向共和》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浩瀚宏大的历史正剧,对人们映射中的历史人物以全新的视觉刻画,时间跨度大,人物性格丰富、复杂,线索繁多却不杂乱,剧情可信度高、感染力强,回味悠长,口有余香。令人欣慰的是,后三部电视剧几乎都是同一个创作者,而且每一部都在前一部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改进。后期剪辑更多的是运用电影手法,超越了普通电视剧为专业人士和外行所承载的元素。够彪悍,够犀利!

《走向共和》开篇便围绕着一个非常现实的主题:找钱!钱钱钱钱,搵食艰难,揾钱不易,这已是亘古不变的难题,对于身处于经济危机大时代的我们更是感触良多。

在电视剧里,缺钱已经不是个人的纠结,一个国家中,各个阶层都绞尽脑汁只为找钱。清**需要钱。一方面,北洋海军需要扩充军备。另一方面,慈禧太后想建造颐和园来庆祝她的60岁生日。但是,国家没有钱,所以不能削减成本。为了要钱,中厅大人可以低价要求财政拨款。为了要钱,太后的母亲把军费放进了她的后花园。

与此同时的日本政丅府也需要钱,要钱去发展现代化事业,要钱去打造“大东亚共荣圈”。与慈禧太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治天皇把私房钱捐给了海军,皇后也把自己所有的金银首饰都捐给了海军。她头上没有金银,只有樱花。清朝,缺钱的不只是朝廷,地方上发展实业、办洋务也缺钱。

农民起义军造反也缺钱。在海外,孙中山缺钱搞革命,在国内,康有为缺钱搞改革。没有钱,地球仍然需要运转,甚至超出预算。时代跌宕起伏,英雄大量涌现,**也随之涌现。

选择“钱”这样一个俗气的话题作为故事切入口,很现实很靠谱又带着一点幽默。

从清末到**,是近代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也是最感人的时期。小时候看tvb,但凡看到这个年代的戏,我们都叫做“旗袍与洋装”时代。因为时值乱世,人才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演绎到极致,回忆过去,那些历史书中模糊不清的年代里,人最美花最艳故事最动人。

要怎么看待历史,是一个严肃却很自由的态度。历史剧导演歪曲历史、丑化伟人、美化汉奸等,都要挨骂。但历史要怎样看才算公正呢?

态度,本来就是唯心的东西,见仁见智。即使有历史书为证,那写书的人也是有自己的立场的。一个历史人物怎样评价,并不是一门科学,他是不可以被盖棺定论的,因为一百个读者眼中会有一百零一个哈姆雷特。

某些人,咳咳,某些人,要我们站在现代的高度——历史制高点去看待过去,于是乎,封建士大夫极力维护已没落的王朝成了阻扰世界发展潮流的行为,于是乎,天平天国这样的愚昧流寇反而成了放抗封建**的大英雄,这显然对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物是不公平的,而且,你凭什么认为现在的观点就比过去先进?编《明史》的是明朝的敌人大清,它肯定要以情的政治立场去评价明的人,同理可证,二十四史非史也,后来人的意淫耳。所以,我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是,你永远不要相信历史书上的东西。当然,你可以结合你找到的数据,相信你认为你可以相信的,抛弃你不想象信的,再加上你可以想象你自己,在你的脑海中建立一个你同意的人物形象。是江湖医生。

反正,过去是回不去的,即使回去了,你见着历史人物本尊,你就能了解他吗?《走向共和》的人物形象刻画,是一个巨大亮点,不同于故纸堆中看到的,以不同于以往的思维里固有的。在它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在电视台热播之际,就有人开始争议:

李鸿章怎么变成了高大正面的形象,而袁世凯也近似于英雄人物。难道不可以吗?或者说,难道不是吗?

在现在的历史大片中,跨越时代的大背景并不少见,但大多数是家庭史诗,类似于一个艰苦女人在男权社会中成就自我的奋斗史啊、家族集团间的利益纠纷爱恨情仇啊等等,其中不乏佳片,如《大宅门》,连姜文、陈凯歌、张艺谋都来友情客串,当然烂片也是层出不穷,那个谁硬是把林语堂倾国倾城的一部《京华烟云》拍成了华丽丽的琼瑶式三厅戏。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中,《走向共和》的导演敢于把政治作为历史片的主题,是需要一定勇气和魄力的。在张黎导演的诸多电视剧中,不难看出他一直执着于某种政治理想,这种理想在《雍正王朝》中表现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刀阔斧改革,在《大明王朝》中体现为文官集团与皇权、宦官的斗智斗勇,在《走向共和》中,则体现为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寻。

二,人物——往事并不如烟

我们看历史,正如黄子华在栋笃笑《跟住去边度》里所说,越是离我们近的时代我们越是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对于**,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风起云涌、扑朔迷离,东风和西风撞击成世间百态,传统与现代以最甜蜜最妖孽的姿态结合纠缠,民丅主自由的空气里夹杂着浓烈的性感,百乐门的细软声线和富连成的锣鼓喧天奇妙地融合。。。。。。如果要在历史上找出另一个朝代来比喻**,我立即想到魏晋,同样的军阀混战,同样的名士风流。

把现在和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相比,不知是宋英宗之后的宋朝,还是明英宗之后的明朝?

李鸿章: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近代有四大传记,吴晗的《朱元璋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要说写传记,这四本书在国内的同类著作里租可以笑傲江湖了。其中我看过两本,朱东润亲切,称呼堂堂张太岳为邻家大叔一般“居正”;林语堂幽默,将大作英文名定位《happy gay》,gay意为天才,但更加广为人知的含义是同志,译名噱头十足,大卖。

李鸿章传是一直想看而没有缘分看到的,本来下有电子书,杀毒的时候不慎丢失,后来又在网上找到,梁大才子浩浩荡荡的文字却显得艰深。

李鸿章在历史书上多次提到,但那么多次的处境都拼凑不起一个完整的影像,直到如今看了《走向共和》,再加谷歌的亲情奉献,渐渐有了清晰的勾勒。他被李斯特列为20世纪三大伟人中的第一位,也是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他。他是这里最杰出的人之一。

在中国有两个半公认的外交官,一个是李鸿章,一个是周恩来,另一个是顾维钧。李鸿章是最杰出的,因为他处在最艰难的外交环境中。上有君权后权高压,下有四万万百姓闲话,内有党派纷争,外有列强倾轧。

晚清,那是一个把弱国无外交诠释得最深刻的时代,李鸿章正是在这样的夹缝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分一毫地和列强谈判。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他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兵临城下,在谈判中他仍旧是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把李鸿章视为偶像,他看着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前辈,远渡重洋、背负着耻辱和重压来和他们谈判,被战胜国的民众嘲讽羞辱,甚至被东洋愤青刺杀而挂彩,伊藤也于心不忍,于是说,既然您挨了一子弹,那赔款就减少一亿吧,李鸿章说,既然挨一枪就少一亿,那再打我几枪,银子就别赔了,反正我也是老得快要死了的人。

事关国家的谈判当然不会再有让步,伊藤对这位他曾视为老师的老人说:“国力相当的时候,外交就是力量;国力悬殊的时候,力量就是外交”,这句话残酷却是真理,李鸿章只有回报以无声叹息。弱国有外交家,但是无外交,它输在了起跑在线。

回国以后,李鸿章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丧权辱国的“汉奸”,尽管签订条约是朝廷的旨意,但是他必须要做替罪羊,这是中堂大人的责任。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赶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上半阙讲的是苏州籍丑角名伶刘赶三之死,下半阙讲的是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对仗工整,立意尖刻。

李鸿章给我的地图是中国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张居正和曾国藩也把这张地图留给了我。很赞同当年明月在《明朝的那些事儿》里对封建士大夫的论述:“所谓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没落,守旧,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瞧不起劳动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他们坚信自己的一生与众不同,高高在上,无论对方反不反感。我坚信我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照顾那些与我无关的人,不管他们是否接受。坚信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自己不认识,或许永远不会认识的芸芸众生,并为之奋斗一生,无论对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

坚信无论经过多少黑暗与苦难,那传说了无数次,忽悠了无数回,却始终未见的太平盛世,终会到来”。

士”是“国士”的士,何为国士——苟利家国生死矣,岂因福祸避趋之。他们站得很高,远远地看着。他们做的许多事情,下级人民是看不懂的。他们想要创造的利益可能不会被当代人享受,但他们知道这是正确的。他们必须在不向任何人解释的情况下这样做。很少有人愿意听他们解释,他们也不希望有很多人能理解。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委屈时,只有一个人承担。他们所承担的不是个人的荣辱,而是国家的未来。

他们并非没有缺点,有的是性格上的缺陷、傲慢、任性;有的是作风上的缺陷,如赚钱、任用私家等。但他们的缺点并不是所谓的脱离人民。在那个无知的时代,一个有抱负的人,一个有能力、有手段的人,一个有头脑、有气度的人,自然会有很高的气质。现在的主流是打造“平民英雄”,“真心英雄”,因为平凡的人给你们最多感动,而精英英雄仿佛是西方罪恶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在我们的历史里,史书是人民写就的,是集体的历史。

极端一点说,当庸才最终替代了精英的地位,那么这个民族的前途必定是平庸的,一个拒绝波澜壮阔的个人英雄的时代,必然是昏暗而没有盼头的。

梁启超无比肯定将李鸿章定位为“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见证了那段历史的梁启超还说:“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

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李鸿章试图像他的老师曾文正公一样力挽狂澜,像孔明一样,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也有人说,他的努力不仅徒劳,而且违背了世界潮流,因为他的成就延缓了腐朽封建王朝的衰落。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外交事务的人之一,作为一个建立了现代化工厂和海军的人,作为一个与列强中最具铁血血统的俾斯麦平起平坐的人,他能了解世界潮流吗?康梁变法的时候没有钱,他捐。孙中山找他推翻清政丅府,他不干,但也没有把孙中山抓起来怎么样。

他也是知道世界走向的,但是他不能因为知道这个国家要灭亡了,就不去管它,毕竟是它成就了他。他耻辱而悲愤地签下《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他拖着年迈的身躯,看着从捻军手里收回的山河在洋枪洋炮下更加破败不堪,他终于与世长辞,长辞此世界此国民,长辞世界潮流。

梁启超曰:“后此内忧外患之风丅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清皇室:瀛台泣血

《走向共和》里的光绪,形象塑造得实在太好,与之相比,李翰祥的《瀛台泣血》里狄龙扮演的光绪,性格都显得不够丰富。当然,李翰祥走的是民间传说的路线,而张黎则在努力还原真正的光绪。总的来说,他对光绪心态的把握的很到位,在片子中,光绪经常以这样两种姿态出现。

当他在慈禧面前的时候,他是低头的,垂头丧气,俯首帖耳,唯唯诺诺,极力压抑着不满,总是放弃自己的意见。当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常常是仰着头,满腔血热无处挥洒、无语问苍天,连皇帝尚且怀才不遇,大志不得展,何况国民乎?光绪望着天,一副“我有迷魂招不得”的表情,可是,他能等到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时候吗,当他见到康有为的时候,他以为等到了这一天,慈禧也有点要归还大权的意思,但是康有为的激进和傲慢得罪了中间派,使得维新派不得不仅凭自己的力量和顽固派短兵相接。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一百天血气方刚的维新变法只落得尴尬的去留肝胆。接着,光绪被幽禁瀛台。即使失去了自由,他也没有失去希望,他知道他还年轻,他耗得起,他可以等,等到她死。

他的童年充满这位亲姨妈怨毒的眼神,他几乎吃不饱饭,以至于长大后一直体弱多病。但苦难中成长的他实在很争气,比乾隆之后的每一个皇帝都要争气,他不会像嘉庆那样弄倒和珅后中饱私囊,他不会像道光那样虚伪地穿破衣服以示节俭,他不会像咸丰那样逃避责任不顾国家,更不会像他堂兄同治那样自暴自弃寻花问柳。他在诗里面这样写到:

“忧民念每深求治日兢兢虚怀能纳谏旁求常侧席”,从他从政的各种行为来说,他也确实做到了诗中所说的忧国忧民、虚怀纳谏。他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即使被关在笼子里。无疑他是痛苦的,他的痛苦源自于他的清醒,他清醒地知道国家发生了什么,清醒地知道国家需要怎么前进,清醒地知道他是皇帝,清醒地知道皇帝应该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更清醒地知道他什么也做不了主,他的帝位就好比金水桥下一片落叶 ,飘忽不定,就好比春末的花朵,明艳动人、抱香枝头,但是只要风一吹雨一打,便会啪嗒跌落在地上,混为泥浆中的污垢。

 可贵可叹的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哪怕是甲午战败,世界排名第七的帝国水师全军覆没,哪怕是他最喜欢的女人被慈禧丢进井里再用石头砸死,哪怕是皇室西狩四处流亡、仓皇辞庙。他都没有放弃。甲午之时,他听说邓世昌战死,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他相信他的国家还可以屹立,输不可怕,放弃希望才可怕。

他清楚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等慈禧归天。当他听到她病重的消息,激动得调响了幽居里所有的自鸣钟,自鸣钟里的音乐是他在幽禁的生活中一点一点设置进去的,那旋律,是圣祖康熙登基用的音乐,那音乐里载满了祖先驰骋疆场的光荣与梦想。光绪再一次望向苍天,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他终于可以自由了。

但是他想不到,她竟然狠心到把他毒死,当他血液里的砒霜一点一点夺去他生命的时候,很难猜想他在想些什么,他才38岁,他等了34年,还是没有等到这一天。这样一位年轻人,满腔抱负,面孔苍白忧虑,有点音乐才华,有点书法造诣,从小受虐,一直缺爱,英年早逝。。。。。这样的经历实在叫人不能不同情。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2)

《走向共和》该剧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30年间的中国历史,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以下是中国迷失网提供的印象样本,欢迎阅读!

长达五十九集的《走向共和》昨天终于看完了,我能欣赏到这样好的电视剧首先要感谢三哥鸿德的推荐,这段时间因为既要熟悉新车又打羽毛球,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虽然我非常爱看这部连戏剧,有时也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应该讲我的欣赏效果不是很好,但即使是这样我也认为这是一部多年来难得一见的非常好的电视作品。

如果说到《走向共和》后我最大的反应是什么。我会毫不犹疑的回答就是“气愤”。坦率的讲我从慈禧“辛丑事件”之后要“立宪”开始我气愤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不下来,我在这里也不和谁去争论慈禧是真立宪还是假立宪,我生气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皇太后在二十世纪初都能要立宪,都能废除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可是一百年过去了我们还有些人在说“议会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可以想一想从二十世纪初到今天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是从“甲午战争”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到真正让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感到震撼和耻辱的不是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而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崛起。“甲午战争”后的满清皇朝的慈禧和光绪实事求是分析出是日本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战胜了自己的封建**制度,应该讲慈禧和光绪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就非常的不简单。这部连续剧也就由此展开了“**”“立宪”和“共和”三股势力相互争斗的大舞台。

这部电视剧里有一段话给我印象很深,我忘了是谁讲的:“英国的君主立宪是国家拿钱给这些旧官僚,让他们同意了国家立宪的主张,而日本是全体国民都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同意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所以这两个国家能够顺利的从封建君主制过渡到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度。”(我在这里插一句话,我觉得日本这个民族在民族的危机感,责任感,荣誉感,在工作中的务实和进取精神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现在从《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从甲午战争到今天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中我们的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共和或者立宪不知道要他们艰难多少倍,我们一定要有耐心。

中国的民主之路的确是困难重重,但有困难我们就是我们不实行民主的理由了吗?在这部电视剧里有一段孙中山和宋教仁去乡下拉选票时和一个私塾老先生的对话给我印象很深,一开始这个私塾老先生对于在中国搞民选表示不理解,认为中国人现在根本不懂什么是民主。

孙中山对老先生说:“小孩不识字就可以是不让他们上学的理由了吗”老先生说:“不对不对,正因为他们不识字所以他们更应当上学”孙中山说:

“同理,中国人民主意识差,所以就更要实行民主”应该讲这段对话是这部连续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如果中国实现了民主,就把民主视同洪水猛兽,他们老成持重的认为中国真要给了民主肯定社会大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纵向的想一想一百年以前我国都可以实现全体国民民选国会议员。

为什么一百年后我们连提都不敢提?让我们横向思考一下,世界上所有国家,除了少数几个中东石油富国,还有朝鲜、越南和古巴,都可以选出国会议员或**。连**不断地伊拉克和阿富汗都可以搞民选。我们要民选真的就这么难。

我想在这里向这些视民选为洪水猛兽的人问一下,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中国不能搞民选。难道是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就这样差吗。我想答案肯定不会在这里。

《走向共和》给我的第二个感触是从戊戌变法到现在我们国家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都是军人和枪杆子在左右着历史的进程,这也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悲哀。从《走向共和》这部连续剧可以看到袁世凯为什么在历史发生巨变过程中可以“翻手云,复手雨”就是他牢牢地掌握着北洋军。

在这个历史剧变的舞台上,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变化路线,但是他们都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军队。首先是满清王朝,我们可以讲满清王朝经过了太平天国以后已经没有了自己掌握的军队,之所以它还能延续几十年就是此时出了个慈禧这样铁腕人物,所以慈禧一死满清就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武昌起义后,三国时期魏、蜀、吴再中国再次出现。袁世凯代表曹操占领北方,黎元洪代表刘备占领湖广,孙中山代表孙权占领江东。

孙中山是三股势力中第一个退出历史舞台的,这势力史的巧合。为什么,他没有自己的军队。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军我们就不说了,黎元洪这个从床底下拉出来的“武昌起义的英雄”为什么能长时间站在历史舞台上就是他有一支由香帅张之洞创建的“南洋军”。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国家从满族到今天的历史,这些士兵蹂躏了我们国家。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只有发展到“军队只有属于国家”才算真正的进步了。

《走向共和》给我的第三个感触是一个社会的新闻**的自由程度是反映这个社会进步的晴雨表,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里,田沫这个新闻记者占了很大的份额,这也是这部电视剧非常成功的一个方面,在这部电视剧里是报纸把袁世凯的心腹赵炳坤**下了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的进步。在当今社会,我满意的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这给了新闻机构更广阔的空间,也迫使当权者趋同。

心中感慨万千!闲来无事,试着把这些感慨记下来,也算是观后感吧。

洋洋六十集,虽是加了几分演义的东西在里面,但至少把自光绪朝后,清末民初的中国历史交待了个大概齐。而这段历史,每个中国人但凡提及,大概都会加上”中华民族耻辱史“这个考语吧。

这些已有定论,我也不打算再说些什么,只想说说对清王朝终究一朝倾覆,以及这段历史对于今日之中国有何参考意义的一点陋见。

这想经历这段历史的人,内心的痛苦最刻骨铭心的,必定是清朝的最后两个皇帝——光宣二帝了。

一个大志未酬,终究死于非命。三十八年的生命,虽然像天子一样珍贵,但却实是囚徒。另一个生来富贵,三岁为帝,虽有复国大志,却终其一生都在被各种各样的势力利用,身背无数罪名,最后以一个“被无产阶级**成功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名份死去,连个皇帝的谥号都没落着。

一本自传《我的前半生》数百页,字里行间写满了自我忏悔表衷心,可谁能知道心底里又有多少龙游浅涧时不我济的失落与神伤不敢流露支言片语呢?

或者站在局外,换个远远的角度来说,若爱新觉罗的一姓江山倒了,换来的真是当初振臂一呼者所宣称的民主倒也罢了,至少还可以说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多少也有个说词安慰一下受伤的心。

可旧的王朝倒下了,站上来的是什么东西呢?

只能说清失其鹿,群雄共逐之。各路**,督军,委员长,主席……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老百姓要承受的,是同晚清一样甚至要更甚于晚清的兵匪为祸,烈强欺压,污吏横行,苦不堪言……最重要的是,虽无封建,**依旧。

民主?旧瓶子里装些新酒罢了……哪来的那么多a理想b主义!

恐怕连正在谋划世界的孙大宝也想不到这样的结局

你说,爱新觉罗家的,心里怎么可能释然得了?

现在,清朝至少应该有两次机会避免一次推翻的结束。如果一开始抓住了这两次机会,恐怕不仅他们的命运可以改写,整个中国的命运也可以改写。

一次是光绪的戊戌变法。当时他若能不那么急于求成,行事更加周全,最终能战胜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变法成功的话。那爱新罗的天下搞不好真能万世不易,他的功业绝对是至少盖过他的祖宗康乾的,而中国很有可能早已实现在无数人用枪炮都没能实现的民主。

国人也会避免半个世纪的战乱不已。

这种双赢局面终究没有出现。光绪的失败与其说是慈禧,不如说是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空有大志,却权谋不足,任用康梁一帮书生,一味急于求成,以为如此关乎生死的政治斗争是几道诏书就能解决的事情。最后嗅到慈禧有政变的企图时束手无策,而康梁更是病急乱投医,把全部家当都压到了一个根本就不了解的袁世凯身上,最终致皇帝于绝境,身陷囫囵,幽死瀛台。

岂不是书生误国?而光绪焉能不败?

在这场斗争中,慈禧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是一支古老得利量,属于既得利益集团,但另一方面,她也是王朝的统治者。她不可能只审视自己的利益而忽视清朝。所以开始的时候,对于变化她是支持的,只是她以为的变化跟光绪心中的变会是完全不同的,她以为这变的只是行政上的,是技术层面的,跟之前曾李之辈的洋物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随你怎么变,只要大清江山不变,不乱,我这个太后的地位不动摇,而国家又能强盛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但光绪并不这么认为。他想要改变的是根本性的和制度性的。所以,当光绪的改革触及一大批老势力的利益,导致他们站起来**时,慈禧不能置之不理。她真想成为一个强国,但首先,她不能乱。如果乱了,就会毁了清朝。

在她的想法中,大清绝对是乱不得的,她不在乎既得其它既得势力的得失,但她绝不能不管江山的得失,因为这江山毕竟也是她的,是她的既得利益。

所以,当她终于认为光绪的变会不但不能让大清强盛起来,反而会葬送了大清江山时,她的支持就变成反对了。当反对派无法说服光绪时,她只能选择政变。

央视《走向共和》已经播完,应该说,这部作品还是一部很有意义的教育片,片中对某些人物,进行了一次重新定位,使得老题材有了新观点。

李鸿章、慈嬉太后、光绪皇帝、袁世凯、孙文、宋教仁、黄兴等人物的特征表现如此强烈是该片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个女士在网上这么说:看这电视看的,我都有点爱上袁世凯了。

不过,我觉得,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孙先生。

孙先生少年浪荡于会党和国外,对封建**制度是极度痛恨,把建立共和民主的中国定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受尽贫穷流浪之苦,历经10次起义失败、第一次大革命成果被窃、二次革命失败等,始终坚持不泄,革命到底,以致临终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醒世遗言。

孙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的民主理想支撑着他,一生如一日,为实现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国,奋斗到底。

孙先生的革命意识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对爱情婚姻的追求。

我是个有过失败爱情婚姻的人,看完了《走向共和》,看完了孙先生的革命经历,使我对追求爱情有了新的认识。

先打比喻如下:

10次失败的起义=多次失败的恋爱。

武昌起义成功,**初建立=有了一次还算初步成功,并且感到些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建立后被窃国者窃取=这一次初步成功的爱情或婚姻经过短时间就仍然以失败结束。

真正的实现民主共和=找到自己真正的爱情或婚姻,并过上稳定的爱情婚姻生活。

那么我们就和孙先生的在二次革命前的经历很相象了。

经过多次追求或恋爱,终于有一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得到了一次短暂的爱情或者婚姻,可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第三者的插足,我们的这第一次爱情在不久的时间里仍然以失败告终。这时,正是我们向孙先生学***候了,坚持不泻,进行二次革命或者三次革命,直到真正的革命成功---找到真爱,完成婚姻。

愿天下曾经失败过的爱情追求者,勇敢的二次革命。

最后,用孙先生的名言自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3)

**这部话剧既是对清末民初历史知识基础教育的回顾,也是对今天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教育和思想启蒙。千家万户坐在电视机前,跟着情节的起伏变化,接受孙文的三民主义,语言通俗易懂,要比读关于民主自由理论的长篇大论容易得多。凡中国大陆所出的电影和电视剧,还没有一部能如此清晰、条理地通过主人公孙文本人,宣扬其一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民主理念,又颇为详尽地展现出了他和他的革命党人几十年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推翻满清帝制创建民主共和的具体实践。

剧末国父孙中山关于民主共和的一段独白,虽闻已被斩截,原貌不现,但还是让伟人以自己设计的服饰将民主共和之五权宪政娓娓道来。

我们一代的男性相信都曾有过这件中山装,但对这件服装的五个口袋的意义一定知之甚少。胸前的两个口袋和底部的左右口袋分别代表**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审查权,而内口袋则代表**的权力,形成了中国**宪政时期的五权宪法。左右袖子上的六个钮扣代表着共和国、国家、民权、民生的平等、自由、博爱理念。

孙中山先生是否真如剧中以服装口袋宣示五权不得而知,即便是编剧的艺术加工,也可见其匠心独具。

剧中可圈可点处比比皆是,这里再举两例。例一:孙中山、宋教仁等选区参观,并有绅士招待会,抱怨老百姓文化水平低、民主素养低。即使他们有选举权,他们也不会行使选举权,只能由其他人取代。

孙中山说,孩子五六岁不识字,父亲是否因为孩子不识字而不学习。乡绅答曰:正因童子不识字而使学。

孙中山进而说,百姓不懂民主才应使之学习民主,个人的权利又怎能被他人替代。乡绅无言。这段对话显示了用孙中山先生的说服力指出中国共产党拒绝让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荒谬。

例二:时报记者田沫见国民党籍参议员罗文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无奈地屈从,就讲了个孩提时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猪原本生活在山上,自由自在,被人圈养后,居食无忧,但由人宰割。

人若一昧忍辱苟且,不知自身基本权利,该抗争时不抗争,被哀其不幸、被怒其不争,就何异于被圈养的猪!田沫不自由、不死的精神,不仅是对罗文的蔑视,更是对中国人民的提醒。剧名《走向共和》和剧中清末、民初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战欲推翻**创建民主共和之壮举,却引出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

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真正的共和国吗?何为共和国,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版《辞海》,「共和国」的定义如下:泛指国家代表机关和

选举国家元首的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称为共和国。很明显,中国的国家代表处和首都不是由中国公民选举产生的。当然,也有人会说,中国的党政机关和领导人是由代表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中国共产党党代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

这一代表就从1949年10月代表到如今

超过半个世纪,也不问「主人」是否愿意被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不是共和国,却坚称「共和国」,此非指鹿为马即沐猴而冠。

全剧末了一段文字说白,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创建共和的重任历史而又必然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伟大而坚强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真正共和国」,是与全剧内容、与现实中国国情最为冲突的胡言乱语,有如白壁上人为的污浊之物。但是作为本剧观众的本人,对此段胡话的垫后深表理解:

没有这段万般无奈的权宜,这部巨片必然胎死腹中,整个剧组多年心血必然付之东流。又闻国内禁播此剧,窃以为禁得好:本来不见得人人争相一睹,可一经禁播,国人的猎奇心态顿生,反倒要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惹恼了当局。

中国老百姓有的是聪明才智,盗版本正可大行其道,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百姓除了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头脑想,就定会分析和反思:中国怎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了历史的倒车?

中国有过短暂的民主。然而,民族运动是如此的贫乏:先是袁世凯称为皇帝,后是张勋复辟,军阀并肩作战,日本侵略。最后,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封建王朝的全面复辟。

国号改了,不叫帝国改叫人民共和国了,再叫帝国袁世凯就是榜样;皇冠不带了,龙袍也不穿了,家天下换成了党天下,三叩九拜不兴了,三呼万岁顶礼膜拜还是保存的。孙中山先生想让共和国成为我们真正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仰。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却把共和国变成了一个名词、一个空词和一种形式。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4)

这种双赢局面终究没有出现。光绪的失败与其说是慈禧,不如说是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空有大志,却权谋不足,任用康梁一帮书生,一味急于求成,以为如此关乎生死的政治斗争是几道诏书就能解决的事情。最后嗅到慈禧有政变的企图时束手无策,而康梁更是病急乱投医,把全部家当都压到了一个根本就不了解的袁世凯身上,最终致皇帝于绝境,身陷囫囵,幽死瀛台。

岂不是书生误国?而光绪焉能不败??

在这场斗争中,慈禧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是一支古老得利量,属于既得利益集团,但另一方面,她也是王朝的统治者。她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大清王朝。所以开始的时候,对于变化她是支持的,只是她以为的变化跟光绪心中的变会是完全不同的,她以为这变的只是行政上的,是技术层面的,跟之前曾李之辈的洋物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随你怎么变,只要大清江山不变,不乱,我这个太后的地位不动摇,而国家又能强盛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但光绪并不这么认为。他想要改变的是根本性的和制度性的。所以,当光绪的改革触及了一大群老势力的利益,导致他们站起来**时,慈禧不能置之不理。她真想成为一个强国,但首先,她不能乱。如果乱了,就会毁了清朝。

在她的想法中,大清绝对是乱不得的,她不在乎既得其它既得势力的得失,但她绝不能不管江山的得失,因为这江山毕竟也是她的,是她的既得利益。

所以,当她终于认为光绪的变会不但不能让大清强盛起来,反而会葬送了大清江山时,她的支持就变成反对了。而反对的意见不能说服光绪时,她就只能选择政变了。

〔〕随文赠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5)

对于历史我们每个人都不一定很明了,但是在心里都有一个印象,历史这玩意其实还是口口相传的,有些是经过一些个文人的笔来说的,一些个是由那些个戏啊曲啊剧啊的演出来的,也许我们听到的都不是历史,也许全是历史,我们既然不是学者,也无需考究真否,人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作用就是可以让听者体验不可能体验的事情,从而由史鉴今,以古人之事谈今人之不可为。只要历史足够精彩,真真假假,不足道也。

对于1894年到1917年的这段历史,我们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历史书的层面上,比如袁世凯是个大卖国贼,李鸿章是大卖国贼,慈禧是老混子,光绪倒是年少有为,谭嗣同是烈士,孙中山是革命先驱如此如此巴拉巴拉。这种思想一直存在我们的心中已经二十年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但是一部电视剧却真真正正的冲击了我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在经过了那个只有黑白非对既是错人云亦云的年纪,选择题也从双选改为了四选,作为一个思想独立身体成熟的成年人,考虑历史的时候是应该重新审视,有自己的看法了。毕竟没有无来由的恨也没有无来由的爱,卖国贼不是生来就是为了卖国滴,革命烈士也不是根红苗正生下来就脚踏七彩祥云滴,当然卖国贼的一些人性闪光,革命烈士的污点不能改变我们对卖国行径的唾骂和革命的崇敬。然而,任何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在过了那个一棍子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的时代,在百年以后,是不是可以给出公论的时候?作为即将接管社会的新一代,我们是否对历史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

走向盛唐的读后感5

走向共和,就拿今时今日来说我们仍然处在进程中。没有好的制度和坏的制度,只有合适不合适,即使是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不能去全盘否定,能够绵延数千年自有它的合理性,只是进步和发展是个大趋势,被淘汰也是必然。

“孙大炮”是这个剧中出现过很多次的称谓,刚开始我深以为然,因为总是把他和唐僧联想到一起,似乎有与生俱来的天真与赤诚,信念无比坚定却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能力。但是最后一段的演讲又觉得他确实有其伟大之处,同样也在于他极度的天真赤诚与坚定,他的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甚至于在如今也是超前的,任何理想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具体到个人,我们都被教导,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于国家,于民族更是如此,我们总要有个目标去为之奋斗,尽管过程可能回环曲折。

我不明白教科书为什么一定要笼统地给袁世凯冠一个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帽子,彻彻底底地否定了一个实干家,一个被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多次推荐,甚至舍命保全的人,他的能力才干可想而知。他一生的败笔可能就是养了一个蠢儿子,和杨度一起蒙骗自己老爹称帝,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袁世凯自己的私心,野心,结果骑虎难下,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北洋分裂,军阀割据。袁世凯曾经说“如果我输了,没有人能赢。”之后将近三十年的战乱印证了这句话。

说到杨度,看前面是个有能力有理想有原则的正人君子,袁世凯为了不到南京任职纵人放火,他大骂想搞君主立宪可以,这是堂堂正正的事,怎么可以用这种卑鄙龌龊的手段。后来为了骗袁世凯称帝,伪造报纸,伪造请愿书,授意段祺瑞威逼议员签字。嗯,这很“堂堂正正”。

历史的必然性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偶然性在于人作为一个又一个个体的差异性,可能起推动作用,又可能受自己短板的限制,使发展滞后。

又想到当初梁启超拜访李鸿章想请他一起搞君主立宪,李鸿章说了一句话“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感触良多,这部剧传达,涵盖的太多,真正能吸收的少之又少。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6)

一一点点想法

花了几天时间把争议颇大的《走向共和》看完了,59集啊,除了四大名著外,我看过最长的电视剧了。看着看着就慢慢的自己也好像生活到那一段所有中国人都觉得耻辱的历史中去了。悲其之悲,喜其之喜。

但是回味之时,却又有很多的感触。下面就谈几点自己的感受吧。

《走向共和国》是一部由一批悲剧性历史人物组成的思想史。

在这段历史中,最值得评论和争议的是李鸿章。以往的教科书中,对他的评价不提大家也都知道,那会在学历史教科书时我就在想,如果他真是一个**贼,他还能做到那么大的官吗?如果他真的出卖主权,皇帝为什么还会让他去出卖呢?

这样没道理啊。这个怀疑直的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得到了解释,也证明了我当初的怀疑是正确的,教科书上的历史并不客观。在这部电影中,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修正。我个人认为,这是客观真实的,也体现了李鸿章内心的真实。

李鸿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年轻之时就曾经做出“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觅封侯。”如此豪迈的诗。

后面执掌北洋,直隶总督,是洋务运动的领袖。其对中国当时国情的把握不可谓不深,只是身不逢时。电视剧中有这样一段话,伊藤博文和五大臣之一的载扎关于他和李鸿章的比较的对话,是从梁启超的书中借来的:

"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驻足日本之地,此乃立宪国之地,且举国人才辈出;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此乃绝对**之地,故而有才而化无才,且举国人才,一遇**俱为奴才。"一言道破了李鸿章的时代悲剧。

第二位要说的人物就是慈禧太后。以往书中也说,她是如何如何的仅为自己私欲,不惜**,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以前我也有怀疑。

作为一国之主,她就真的这样愿意让自己脸面无存,愿意让别人把自己家里的东西都拿走吗?这一电视剧也算真实反映了其痛苦的内心挣扎。一方面,她使光绪变法自强,顺应时代,以确保清朝永远不易,另一方面,她坚持自己的权力不会被剥夺。

她所有的决定都在这个矛盾中挣扎,所以她的生活也是悲惨的。是旧时代与新时代斗争的一个缩影。

走向共和国,是一群志向远大的人为中华民族寻求不同道路的试炼史

在这一历史时期,在不同历史人物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尝试了不同的自强方式。总的来说也就三条道路吧。

第一条就是在李鸿章带领下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通过学习西方技艺来自强。在鸦片战争之后,开明的清朝官僚在于洋人交涉的过程中,认清了西方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飞跃,使得其炮利船坚。因此期望学习西方的工艺技术。

李鸿章是其中代表。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李鸿章真的找不到别的东西学习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他还发现了西方制度的优越性。

但他为什么不学呢?在这部电视连续剧里,我想有一句话表达了他的心声: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工作。其他的事,留给后人吧。

听得我心酸,多么无奈的心声。正是因为其看到了所处的时代环境还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理智的决定先易后难,此乃大智慧。

第二条就是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历史描述就不需要我赘言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日本胜。

泱泱大国居然被撮尔小国打败,其对清朝举国上下之震撼可想而知。君主立宪的潮流就形成了。康有为作为主张君主立宪的领袖,呼吁改革和改革。虽然他心地善良,但后来的发展却不一样。因为他参与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间的权力斗争,结果注定要失败。

以国家之发展参与皇家家事之争,大不智之举。真正理解这一点的李鸿章和荣禄,遇到这件事,要么不发表意见,要么躲得远远的。只可惜康有为一介书生,不懂朝政,书生意气用事,最终换来一个流亡海外,弄了个奉衣带诏鼓吹救光绪,杀慈禧。

其理想最终还是变质了。

第三条就是革命了。代表人物就是孙中山。革命未胜20年前,便立志推翻封建**,穷其一生精力追寻共和,其信仰之坚定,天下为公之心,无出其右者。

孙中山坚信,在清朝的基础上建立共和国大厦和君主立宪制是不可能的。正是在这种认识下,他坚持提倡革命理论,强调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并为之奔走。最终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共产党两千多年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

但水果实袁世凯偷来的,只能说他在国外呆的太久,对国内情况不熟悉。尽管他也说旧体制下的官僚们非常擅长政治手段,但他们没能阻止。根源在于当时的共和国知识一瓶心的旧酒。除了那些有西方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知道什么是共和、什么是民主之外,那些知道这一点的普通人,他们关心的是谁能让他们衣食住行,谁能给他们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

他们虽然不明白,但知道不能回到皇室制度,这也是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不久就会死去的原因。孙中山最大的贡献是推翻帝制,宣传共和国。虽然他对此知之甚少,但至少他知道共和国比帝制要好。

对于共和国,有许多其他的解释,以及许多深思熟虑的地方和细节。自己写上面这些的时候还是比较激动,思绪比较乱,没有多少条理。所以很多的看法还是初步的,而且还有很多的感受是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只是意会。

上面的文字就当做是这几天看电视剧的一点成果吧,聊以**,不至于说是浪费时间。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7)

10804陈昱同

俗话说:“乱世出枭雄”,清末,风起云涌,国家社稷风雨飘摇,是一个属于英雄豪杰的时代。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宋教仁、黄兴在这段历史中,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保卫着我们的国家。

而《走向共和》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走向共和》最为伟大的地方在于,这部剧很好地描绘了一群立体的人物。英雄不完美,历史罪人也不完全**,而是被迫这样做。

慈禧不再是一个恶毒残忍的魔鬼,而是一个外表坚强、一心为权的老太婆。对于政治一窍不通的她却强装事事都精通,竟然得出“要是我的生日过寒碜了,不仅我的面子没地方搁,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同治中兴以来的气象都跑哪去了?这样一来,不单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

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敢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这等荒唐至极的结论!一个偌大的帝国,被此等目光短浅,却又权倾天下,内心懦弱的人掌握,会落得的悲惨下场,也不难预料了。

影片主角的前三分之一是李鸿章,他参与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要事件。在这些大事背后,是一位老人的不由自主。

他一边要在列强之间斡旋,保留清廷的最大利益;一边要在朝堂之中“欺上瞒下”,哄得慈禧开心,斥得将士卖命。腐朽到骨子里的清**一再退让保安稳,仗打输了就推李鸿章出去签割地赔款的协议。李鸿章知道,如果他签了协议,他将被困在历史的耻辱中。他不签字怎么办?

他只能不断和列强讲价,说“无论如何再少点,就作为老夫回国的旅费吧”。而他以戏谑的口吻说:“老夫又要去**咯。

”不知戳中多少人的泪点。

至于袁世凯,则更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孙淳饰演的袁世凯是全剧最成功的人物。他扮演叛逆英雄的野心和恐惧。这个人是中国五千年官场的缩影。他是中国社会从兴盛到衰落的缩影。

他通过寻着左右手,奉承和收买别人的心来发财。然而,他在发财后做了一些实事:废除科举,创办新学校,训练警察,建设新军。是他一个人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主义,但他也想再次成为皇帝。

这里的袁世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者”形象,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有自己的精明算计。

袁世凯是乱世中的大才,可惜他只能看到自己的利益,看不到家国大义,他说他没见过人民,只见过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已,如此背离历史的潮流,无怪落得个悲剧收场。

《走向共和》里塑造的“国父”孙中山不仅只有意气风发、心怀大志,但更多时候他是郁郁不得志、甚至是失败的。

他满腔热血,决心**中国的疾病:无知和疾病。但总是事与愿违,被同僚出卖,被清**通缉,不被别人理解。

他为了躲避追捕在檀香山旅居数十年,一直都是靠哥哥救济,革命多年,却不见成效;孙中山甚至想要哥哥卖掉家里的最后一头牛去日本办学堂。推翻清朝后,他没有看到袁世凯的野心。他让袁世凯坐在伟大领袖的位置上,让这么多年的革命成果流向东方。

但正是由于这些“瑕疵”才更显得人物丰满,自始至终,孙中山都心怀天下:他想要革除封建制度,想要建立一个新世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也许《走向共和》有许多考究不慎的地方,可是作为一部历史剧,它的使命更多是引起观众对于历史的兴趣,而不是单纯的讲述。从这点来看,《走向共和》无疑是成功的。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8)

长达五十九集的《走向共和》昨天终于看完了,我能欣赏到这样好的电视剧首先要感谢三哥鸿德的推荐,这段时间因为既要熟悉新车又打羽毛球,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虽然我非常爱看这部连戏剧,有时也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应该讲我的欣赏效果不是很好,但即使是这样我也认为这是一部多年来难得一见的非常好的电视作品。

如果说到《走向共和》后我最大的反应是什么。我会毫不犹疑的回答就是“气愤”。坦率的讲我从慈禧“辛丑事件”之后要“立宪”开始我气愤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不下来,我在这里也不和谁去争论慈禧是真立宪还是假立宪,我生气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皇太后在二十世纪初都能要立宪,都能废除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可是一百年过去了我们还有些人在说“议会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可以想一想从二十世纪初到今天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是从“甲午战争”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到真正让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感到震撼和耻辱的不是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而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崛起。“甲午战争”后的满清皇朝的慈禧和光绪实事求是分析出是日本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战胜了自己的封建**制度,应该讲慈禧和光绪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就非常的不简单。这部连续剧也就由此展开了“**”“立宪”和“共和”三股势力相互争斗的大舞台。

这部电视剧里有一段话给我印象很深,我忘了是谁讲的:“英国的君主立宪是国家拿钱给这些旧官僚,让他们同意了国家立宪的主张,而日本是全体国民都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同意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所以这两个国家能够顺利的从封建君主制过渡到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度。”(我在这里插一句话,我觉得日本这个民族在民族的危机感,责任感,荣誉感,在工作中的务实和进取精神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现在从《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从甲午战争到今天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中我们的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共和或者立宪不知道要他们艰难多少倍,我们一定要有耐心。

中国的民主之路的确是困难重重,但有困难我们就是我们不实行民主的理由了吗?在这部电视剧里有一段孙中山和宋教仁去乡下拉选票时和一个私塾老先生的对话给我印象很深,一开始这个私塾老先生对于在中国搞民选表示不理解,认为中国人现在根本不懂什么是民主。

孙中山对老先生说:“小孩不识字就可以是不让他们上学的理由了吗”老先生说:“不对不对,正因为他们不识字所以他们更应当上学”孙中山说:

“同理,中国人民主意识差,所以就更要实行民主”应该讲这段对话是这部连续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如果中国实现了民主,就把民主视同洪水猛兽,他们老成持重的认为中国真要给了民主肯定社会大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纵向的想一想一百年以前我国都可以实现全体国民民选国会议员。

为什么一百年后我们连提都不敢提?让我们横向思考一下,世界上所有国家,除了少数几个富裕的中东国家,朝鲜、越南和古巴,都可以选举国会议员或**。连**不断地伊拉克和阿富汗都可以搞民选。我们要民选真的就这么难。

我想在这里向这些视民选为洪水猛兽的人问一下,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中国不能搞民选。难道是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就这样差吗。我想答案肯定不会在这里。

《走向共和》给我的第二个感触是从戊戌变法到现在我们国家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都是军人和枪杆子在左右着历史的进程,这也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悲哀。从《走向共和》这部连续剧可以看到袁世凯为什么在历史发生巨变过程中可以“翻手云,复手雨”就是他牢牢地掌握着北洋军。

在这个历史剧变的舞台上,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变化的路线,但是他们都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军队。首先是满清王朝,我们可以讲满清王朝经过了太平天国以后已经没有了自己掌握的军队,之所以它还能延续几十年就是此时出了个慈禧这样铁腕人物,所以慈禧一死满清就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武昌起义后,三国时期魏、蜀、吴再中国再次出现。袁世凯代表曹操占领北方,黎元洪代表刘备占领湖广,孙中山代表孙权占领江东。

孙中山是三股势力中第一个退出历史舞台的,这势力史的巧合。为什么,他没有自己的军队。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军我们就不说了,黎元洪这个从床底下拉出来的“武昌起义的英雄”为什么能长时间站在历史舞台上就是他有一支由香帅张之洞创建的“南洋军”。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国家从满族到今天的历史,这些士兵蹂躏了我们国家。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只有发展到“军队只有属于国家”才算真正的进步了。

《走向共和》给我的第三个感触是一个社会的新闻**的自由程度是反映这个社会进步的晴雨表,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里,田沫这个新闻记者占了很大的份额,这也是这部电视剧非常成功的一个方面,在这部电视剧里是报纸把袁世凯的心腹赵炳坤**下了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的进步。在当今社会,我满意的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这给了新闻机构更广阔的空间,也迫使当权者趋同。

这部话剧既是对清末民初历史知识基础教育的回顾,也是对今天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教育和思想启蒙。千家万户坐在电视机前,跟着情节的起伏变化,接受孙文的三民主义,这比读关于民主自由理论的长篇大论容易得多。凡中国大陆所出的电影和电视剧,还没有一部能如此清晰、条理地通过主人公孙文本人,宣扬其一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民主理念,又颇为详尽地展现出了他和他的革命党人几十年不屈不挠、前赴後继推翻满清帝制创建民主共和的具体实践。

剧末国父孙中山关於民主共和的一段独白,虽闻已被斩截,原貌不现,但还是让伟人以自己设计的服饰将民主共和之五权宪政娓娓道来。

我们一代的男性相信都曾有过这件中山装,但对这件服装的五个口袋的意义一定知之甚少。胸前的两个口袋和底部的左右口袋分别代表**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审查权,而内口袋则代表**的权力,形成了中国**宪政时期的五权宪法。左右袖口的六个钮扣分别代表了共和国的平等、自由和博爱、民族、民权和民生的理念。

孙中山先生是否真如剧中以服装口袋宣示五权不得而知,即便是编剧的艺术加工,也可见其匠心独具。

剧中可圈可点处比比皆是,这里再举两例。例一:孙中山、宋教仁等选区参观,并有绅士招待会,抱怨老百姓文化水平低、民主素养低。即使他们有选举权,他们也不会行使选举权,只能由其他人取代。

孙中山说,孩子五六岁不识字,父亲是否因为孩子不识字而不学习。乡绅答曰:正因童子不识字而使学。

孙中山进而说,百姓不懂民主才应使之学***,个人的权利又怎能被他人替代。乡绅无言。这段对话显示了用孙中山先生的说服力指出中国共产党拒绝让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荒谬。

例二:时报记者田沫见国民党籍参议员罗文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无奈地屈从,就讲了个孩提时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猪原本生活在山上,自由自在,被人圈养後,居食无忧,但由人宰割。

人若一昧忍辱苟且,不知自身基本权利, 该抗争时不抗争,被哀其不幸、被怒其不争,就何异於被圈养的猪!田沫的不自由毋宁死的思想精神,不仅是对罗文的轻视,也是对中国百姓的提醒。

剧名《走向共和》和剧中清末、民初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战欲推翻**创建民主共和之壮举,却引出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中国,是真正的共和国吗?何为共和国,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版《辞海》,「共和国」的定义如下:

一般来说,是指由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选举产生的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被称为“共和国”。很明显,中国的国家代表处和首都不是由中国公民选举产生的。当然,也有人会说,中国的党政机关和领导人是由代表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中国共产党党代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

这一代表就从1949年10月代表到如今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没有问“大师”是否愿意被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不是共和国,却坚称「共和国」,此非指鹿为马即沐猴而冠。 全剧末了一段文字说白,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创建共和的重任历史而又必然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伟大而坚强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真正共和国」,是与全剧内容、与现实中国国情最为冲突的胡言乱语,有如白壁上人为的污浊之物。但是作为本剧观众的本人,对此段胡话的垫後深表理解:没有这段万般无奈的权宜,这部巨片必然胎死腹中,整个剧组多年心血必然付之东流。

又闻国内禁播此剧 ,窃以为禁得好:本来不见得人人争相一睹,可一经禁播,国人的猎奇心态顿生,反倒要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惹恼了当局。中国老百姓有的是聪明才智,盗版本正可大行其道,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果百姓除了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头脑想,就定会分析和反思:中国怎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了历史的倒车? 中国有过短暂的民主。

但是,国运就是那么地不济:先有袁世凯称帝 ,後有张勋复辟、军阀混战、日本入侵,最後,1949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封建王朝的全面复辟。国号改了,不叫帝国改叫人民共和国了,再叫帝国袁世凯就是榜样;皇冠不带了,龙袍也不穿了,家天下换成了党天下,三叩九拜不兴了,三呼万岁顶礼膜拜还是保存的。

孙中山先生要让共和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可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却让共和成了一个名词,一句空话, 一个形式。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9)

被安利来看这部剧,每天大约看一个小时左右,看了一个多月。倒不是这部剧难看,相反,我觉得它完全值得豆瓣的高分评价,只是,它所涉及的历史太沉重,尤其是当我们知道结局而去了解故事情节时,就更加疼痛。

近代中国,风云变幻,反复无常,各方势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轮番登台,却都是短暂停留,世事动荡,政局涣散,战火蔓延,我们就在希望与失望中一起盼着走向共和,哪怕,到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共和的心愿还不能说已经实现。

我们看着银幕上的热血青年们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努力着,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却不得不迎接一次次的失望。徐锡麟、梁启超、谭嗣同……无数个如同他们一样的青年在那动荡的年代苦苦探索着未来的奋斗方向,为了民族,为了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

五千年的华夏史上,近代史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创伤,被迫打开的国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北京条约》、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称帝……华夏大地上一片混乱,在混乱中,跌跌撞撞地前行。我们明白了,自己再也不是万国来朝的太平盛世,我们只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员,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的小弟日本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堂课。在此之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廷立宪等,各种各样的行动也纷纷开展,但为时已晚,因为整个国家当时已经病入膏肓,这些运动只不过是暂时治一治疼痛,缓解一下,真正出问题的,是帝制,而这所有的运动的动机,是为了保持这个制度,保护稳定,这就是矛盾。

袁世凯逼宫,结束了漫长的封建君主制,以为这是共和的开始,没想到,这是下一个皇朝的喘息期,袁世凯称帝,一百天左右,被迫退位。他其实是一个很能干的人,有勇有谋,军事、政治、经济样样在行,当时成为临时大总统也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在乱世,他不是一个英雄,是同曹操一样的枭雄,但这一称帝,一下掩盖了自身的所有贡献,成为了历史的千古罪人。不过,他的这一场戏也证明了帝制在中国已经行不通了。最后,他在临终之际,对着自己的红颜知己英子委屈地说:“为什么他们喜欢他,而不喜欢我?”让我一下就哭出来了。也是一个可怜人吧!当然,比起孙中山来,袁世凯的实际的功绩要大得多,但孙中山的威望要高得多,孙中山是典型的为了革命而生的人,率先剪了鞭子,无数次起义,为了革命四处筹款,找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要哥哥卖牛然后革命,对哥哥说:“这是革命的牛。”好吧,真为他哥哥感到心疼。其实,抛去影视作品脸谱化的呈现,孙中山和袁世凯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袁世凯不称帝,结局会怎样,谁也不好说,毕竟,历史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假设。

因为这部剧,突然开始对近代史感兴趣,并且有意地去查了查相关资料,总的来说,这部剧还是挺符合历史的。当然,也不要期望从一部电视剧中去学习历史,电视毕竟有电视的规则,娱乐还可以,但为了视觉化的呈现还是有了不少的改编,比如,对李鸿章过于洗白,对翁同龢过于抹黑。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剧,剧名《走向共和》,是当时无数人的梦想,也是我们现在无数人的梦想。

走向共和读后感(篇10)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历史剧,该剧以近代中国历史为背景,生动展现了中国共和政权的诞生过程。观看这部剧后,我深感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民奋斗的艰辛,也因此对我国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该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是它所呈现的历史背景。该剧以清朝末年至民国成立的近40年为背景,再现了这一时期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迁。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清王朝的垮台到民主共和的崛起,剧中人物们经历了中外各种变故,展示了历史的曲折与民族的觉醒。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近代史的不屈与坚毅,让我们明白革命是如何通过千锤百炼最终化腐朽为神奇。这一历史背景给我以启示,告诉我民族的兴替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经历艰辛与困难,同时也唤醒了我对历史的思考,使我更加自豪地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

其次,该剧铺陈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剧中的人物形象悲欢离合,上演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场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历史人物在剧中崭露头角,力求还原历史真相。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铸就了他们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探索革命之路。他们的坚守、牺牲、奋斗让人深感敬佩和感动。剧中的女性形象也给人留下深刻影响,如宋教仁的妻子陈定南、曾子舆的母亲竹衫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妇女也是革命的主力军,她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无私地贡献自己的一切。所有这些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使剧情更加引人入胜、感人至深。

此外,该剧在细节的展现上也有独到之处。剧中从外景到室内的场景切换流畅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剧组还花费大量精力研究那个时代的服装、建筑、道具,使得剧中情节更加真实可信。例如,场景中的建筑物、街头巷尾的摊贩、战争现场的烽火狼烟等等,都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细节的处理使得观众更容易进入剧情,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总而言之,观看《走向共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近代中国历史,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崛起离不开人民的奋斗和努力。这些历史人物的坚持和牺牲,让我明白了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共和国深具可贵的意义。历史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行进道路上的指南。希望我们能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