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写杨振宁作文

发表时间:2023-05-12

写杨振宁作文模板。

读书笔记吧栏目挑选推荐:“杨振宁文集”。

写杨振宁作文(篇1)

1.群英荟萃

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2.杨门长子

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3.名师高徒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15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

写杨振宁作文(篇2)

但很快,我的作文遇到了瓶颈,一些人物描写总是写不好。于是,妈妈又教育我。不要只看一种书,要多看各类书籍,才能吸取各种各样的营养,在妈妈的教育下,我开始向作文选、报纸、杂志、小说,这些书本发起进攻。这时,老师又教育我:平时要做读书笔记,并想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作者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老师还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是不够的,你们小孩子要背诵才行。

我们班的作文老师姓刘,她是一个幽默的好老师:当老师让写这篇作文时,xxx说道:我要写我的作文老师很二,二得无可救药。老师却开玩笑似的答道:你写吧,我倒要看看你能把我写的多二。xxx也来沾沾光:我的作文老师胖胖的,矮矮的,黑黑的。老师又来了个一鸣惊人:我黑吗?我天天早上洗澡,还每周去健身房锻炼身体。新来的xxx好奇地问:为什么你还瘦不下来呀?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练完了就去吃肯德基,所以这很正常!看吧,我们的老师就是这么的幽默。

写杨振宁作文(篇3)

我要比洋人强。这句话是我国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小时候立下的承诺。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天,小振宁家来了几位客人,他们问小振宁长大想不想做大官,而小振宁却说他不想做大官,还说:我要比洋人强!原来小振宁一天在大街上捡树叶时看见一个车夫正在很努力的拉着黄包车,而车上的洋人却破口大骂车夫,还用皮鞋蹬车夫的脊背。小振宁看后很生气,很愤怒;还有一次,小振宁看到几个持枪的洋人正在欺侮一个佝偻着背的盲人乞丐。从此,小振宁就立下承诺:我要比洋人强。后来小振宁发奋学习,1945年,他前往美国深造,受到费尔米教授的高度评价。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从我要比洋人强这句话,从中我体会到杨振宁从小就有爱国的精神,他宁愿自己不做大官,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这种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像杨振宁这样爱国的人士很多,徐悲鸿就是其中一个。徐悲鸿年轻时就在法国巴黎徐梁画院和巴黎国力高等学校学习绘画。他在画院向一个外国学生挑战,看看谁是人才。从此,徐悲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绘画,为祖国争气,为中华民族争光!他经常到罗浮宫,凡尔赛宫和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一去就是一整天。最后,徐悲鸿用他自己的努力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你们看,徐悲鸿和杨振宁这两位爱国人士为我们祖国争了多少口气啊!但是也有部分中国人不知道爱国,不把爱国放在第一位,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就出卖祖国利益,这真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例如日本侵略中国时有些人为了身存,竟然投靠侵略者,去和日本小鬼子并肩作战,他们还配得叫中国人吗!

今天看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同时,我告诉大家: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一定要把爱国放在第一位!

写杨振宁作文(篇4)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方程,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特方程。

宇称不守恒理论

他与李政道提出基础粒子间的弱核力并没有镜像对称的特性,违反了当时物理家的认知。该理论后得吴健雄的实验验证。

杨米尔斯方程

他与罗拔米尔斯(RobertMills)提出的理论,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美国鲍尔奖授予杨振宁时的颁奖词说杨-米尔斯方程和牛顿、麦克斯韦及爱因斯坦的工作相提并论,必将对未来有着足堪比拟的影响。

杨-巴克斯特方程具有基本的数学结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也慢慢在物理方面显示出深层的意义。1990年菲尔兹奖颁给四位数学家,其中就有三位和杨-巴克斯特方程有关。

粒子物理学

1954年与R.L.密耳斯共同提出杨-密耳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包括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大统一理论、引力场的规范理论)打下了基础。杨-密耳斯场方程被数学家S.唐纳森引用,获得了拓扑学上的重大突破。

1956年和李政道一起,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之谜即后来所谓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宇称守恒,则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是同一种介子。杨振宁和李政道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确认这些实验并未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第一次。

统计力学

二维伊辛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1952),与李政道合作的关于相变的理论(1952),与杨振平合作的关于数种模型的严格解(1966~1985)等。

凝聚态物理

与N.拜尔斯合作的对磁通量量子人的解释(1961),非对角长程序观念(1962)等。

个人文章

《邓稼先》是杨振宁为《英雄大爱》中邓稼先和许鹿希的旷世爱情作的序,《邓稼先》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和江苏中职语文第一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学术讲座

《物理学的诱惑》、《Some Recent Progress in Cold Atoms Research》

论文报告

杨振宁发表过约200篇科学论文和报告,代表作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和《邓稼先》。

翻译会歌

亚运会歌确定《重逢》英文由杨振宁、翁帆翻译。著名音乐人捞仔捞仔透露,徐荣凯和杨振宁夫妇是好友,他把中文歌词交给两人,请他们帮忙找专业人士译成英文,没想到两人对歌词爱不释手,很快就传回了译好的英文歌词。

其他贡献

费米-杨模型(1949),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57),与李政道和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C(电荷共轭变换)和T(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1957),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1959)和关于W粒子的研究(1960~1962)。与吴大峻合作的CP(宇称)不守恒分析(1964),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1974),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75),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1967~1985)等。

写杨振宁作文(篇5)

如果人生有方向,那一定是报国志!

如果志向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大先生杨振宁的一生是励志的一生。他十三岁便立志获得诺贝尔奖,三十五岁果真获诺贝尔奖。他前半生远渡重洋,外出深造,为国争光,后半生回到故乡,栽桃育李,卫国树才。

观毕,猛然回首,突感迷茫。十二岁,该是少年自强,意气风发的年纪,而此时的我,甚至不知今夕何夕,身处何处,何为志向,此行几裁,将去何方。我不由沉思,盛世中华,我们青少年的志向该是什么呢?是一日三餐酒足饭饱?是荣华富贵纸醉金迷?是终日玩闹娱乐至死?不!作为新时期的少年,人生志向,岂止于此!

何为志,何为立?吾以为:

立志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远抱负!它是我们的人生航标,理想信念!是从开始的"我想吃饱喝足"到"我想让自己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吃饱喝足"致后来的"我想让天下人都吃饱喝足,让天下人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的人生追求。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初心不变,改变的是格局与终点,是实现理想的能力与担当。我辈少年,当立志为国,以一颗爱国心撑起我们的报国志砥砺我们强国行。

立志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坚定执着,年少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半途而废的从不是志向,那无非是为自己的一时兴起而做的掩饰。今日之中国,已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在这太平盛世里,许多人将先烈抛头颅酒热血换来的岁月静好当做自己不努力的借口,但如今的我们,肩负着强国的重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怎能消极的挥霍先辈们用生命与热血换来的盛世中华!坚定执着追理想,只是向着信仰的方向奋不顾身的前行,才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励志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与坚持。人之立志并非要"常立志"而是要"立长志"。每只船都有自己的航向与终点,不断地更改航向只会让它在大海中迷失,而畏惧远方止步不前,更会朽烂与地平线,唯有坚持本心,不断朝着目标奋斗,方得始终!为什么我们总是立志容易坚持难?是终点太过遥远?是自己太容易被外界诱惑动摇?还是志向本身并没有那么坚定?时间不对,地点不对,方向不对…人们总是为自己的惰性不断找着能够劝慰自己的措辞,从而让对理想的坚持扑朔迷离。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为着理想披荆斩棘,奋勇前行,人生才能有所改变,远大的理想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我们的人生梦、强国梦、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愿我泱泱华夏,与天不老,山河无恙!中华永昌,源远流长!

写杨振宁作文(篇6)

尊敬的杨振宁先生:

您好!

先生,您的作品曾有幸拜读过,那文章字行间都积极流露初您对物理事业的深切热忱,对待事情的认真负责。新作遭遇退稿,甚是遗憾惋惜,孔子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物理界的翘楚,您的才华与担当着实令人敬佩,您在物理界的成就也如传奇一般激荡人心,即便如此,先生,我们在繁杂的人心里浮沉漂泊,坚守本心,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乐观积极,笑着面对生活。

先生不知是冒犯还是好笑,众说纷纭的世界里载满了许多驶往未知方向的船筏,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风过耳畔,我们看到的是一抹随即逝去的云烟,最后我们才会懂得曾经破碎的真与实。海岸上的贝壳划过的是沉淀历史的伤痕,带着记忆的远去,天地之间我们仍在,何必顾虑那些无处不在的指责和评说,我就是我,生命的路,还有些远,是不是所有烟火最后都会归于淹没,落入尘埃,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先生,是不是所有人的说法我们都应枉顾忽视,不是,如果一个人的前方布满阴霾,可能有了别人的帮助会就会令自己看到所谓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角之间,回眸片刻,让我们遇到相逢之音。钟于期与伯牙以音会友,当琴瑟萧萧和着柔软的春风沁入心脾,山川只成了背影或是旁白,河流叮咚成了两人相逢恨晚的声色,伴着高处的莺啼,天高云淡,云卷云舒,这难道不是相识相知相伴的力量吗?先生,自古有钟于期伯牙知音流水相随,而再看您的新作,众多同行评议者评叙了您神奇的分析能力,关于作品冠上缺乏物理兴趣和新概念,我们对您的新作在怀有尊敬的仰慕之余,还怀揣着追求物理新星的希冀,渴望对物理的追逐。繁华落尽,虽枝叶稀疏,但是树的挺拔坚忍扔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先生,我们同时对未来怀有热烈的希冀,那不妨以前方风雨为家,梦想为马,采取发展纠正自我反省之道,积极乐观之态度,一同圆了心中高楼永矗,共立致远之思。

有不同的意见是固然的,就像世间没有同一片相同的叶子存在那样,但是我们的生命不就是因为不同而添上锦色的吗?我们一直走在路上,一起奔赴远方,风不会轻易带走思念与期盼,因为有风,我们才会走得更远,才会看到彼岸不同的风光。

祝,身体健康!

写杨振宁作文(篇7)

两年多的时间,虽然杨振宁凭借着勤奋努力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因为他动手能力较弱,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出错,东磕西碰,经常会摔破东西甚至引发爆炸。老师和同学们都跟他开玩笑说:“实验室里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

思前想后,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而改读理论物理。对于这个选择,无论是国内的导师还是他在美国的导师都非常反对,他们认为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多年,选择放弃实在太可惜了。杨振宁这样回答他们:“放弃不是停止追求,而是换一条更适合的路继续前进。”

就这样,杨振宁在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学院研究所,开始专心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也就在那时,快速发展的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量子物理学。

杨振宁开始在这个领域做大量研究,1957年,他和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理论在全球科学家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杨振宁和李政道也凭此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全球闻名的科学家。

都说成功来自于坚持,其实很多时候,适时的改变也是一种成功的基础。

猜你喜欢